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古文

蘭花古文

發布時間: 2022-01-11 08:19:36

⑴ 贊美蘭花香味優美的文言文

蘭花午時則發幽之清香,滿一廳事,沁人心脾,令人如醉狀。
版冰根碧葉雜荒蕪,曉露近暉綴寶權珠。笑靨半含還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蘭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難將湘管筆,寫出此花神。

⑵ 蘭花的古文

七律/蘭花
淺碧清容不染塵,
瑤台遣去未沉淪。
烏盆一角能容我,
絕壁千尋可專寄身。
香遠豈屬宜酬處士,
名高自是引騷人。
此生難負當門罪,
朝市平常也避秦。
*「當門罪」,《典略》:曹操欲殺楊修,眾人惜修才,曹操曰:芳蘭當門,不得不除。

⑶ 描寫蘭花品行高潔的古文

孔 丘《猗蘭操》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何彼蒼內天,不得其所。容逍遙九州,無所定處。 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孔子歷聘諸侯,莫能任。隱俗之中,見芳 蘭獨茂, 喟然嘆曰:「蘭當為王者得,今 乃與眾草為伍。」 止車援琴鼓之,自傷不 逢時,托詞於蘭。這首詩是孔子在被趕出魯國是看到路邊蘭花與雜草生長在一起,有感而生就寫出了這首詩,他更是借這首詩寫出自己像蘭花 一樣生不逢時,生不逢地。他一蘭花自喻也表現了自己不願與雜草生在一起的文人高潔。

⑷ 求描寫蘭的詩詞或古文,要有賞析注釋的!

幽蘭操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韓 愈
釋義 蘭花開時,在遠處仍能聞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沒有人採摘蘭花佩戴,對蘭花本身有什麼損傷呢?今日的變故,並非我的過錯。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嚴寒時,薺麥卻正開始茂盛地生長,一派生機盎然,既然薺麥能無畏寒冬,那麼不利的環境對我又有什麼影響呢?一個君子是能處於不利的環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賞析
深谷幽蘭,清芳自足,甘於淡漠,正是象徵著一個人不管是做學問還是要成就事業,都要能夠承受寂寞和忍受別人的不理解,用達觀、平和的心境去面對風雨人生。然而,這並不只是某種孤芳自賞的清高,而是因為學習君子之道的過程本身就是快樂和充實的。

芳蘭
春暉開紫苑,淑景媚蘭場。
�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寫育蘭的場所,說明育蘭的規模與氣勢。春天和煦的陽光使皇家花園在眼前展開,美好的景色使得皇家蘭圃更討人喜歡。一個「開」一個「媚」使用擬人手法,流露出詩人對自己育蘭場所的欣賞之情。鏡頭由遠到近,由大到小,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寬廣的背景,讓讀者體會到皇帝家的養蘭規模和氣勢確實不同凡響。頷聯與頸聯寫出蘭花高雅的美點,從「色」美、「光」美、「影」美、引出「香」之美,四個方面逐層寫來,在春陽柔和的光線的映照下,加上蘭草翠綠的映襯,使得蘭室呈現一種怡人的淡淡色調,蘭葉上掛著下垂的一團團露珠,閃爍著晶瑩的浮動的亮光。陽光使得飄逸瀟灑、參差錯落的蘭草的靚影更加美麗,春風把一陣陣或輕或重的芳香傳送。詩人以色之淡雅、光之閃爍、影之參差、稱托出極為傳神的佳句香之輕重——陣發性的香味,這正是芳蘭幽香的與眾不同之處。尾聯寫出蘭花的品位與人格。正好等到人格高尚的人采折,佩帶在身上散發芳香。全詩意境開闊,借蘭抒懷,頗具大唐盛世氣象。

唐張九齡《感遇》(其一)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 陳子昂《感遇》(其二)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唐 高蟾《楚思》
疊浪與雲急,翠蘭和意香。風流化為雨,日暮下巫陽。
唐 唐彥謙《蘭二首》(一)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唐 唐彥謙《蘭二首》(二)
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於焉忽相見,歲晏將如何?
唐 王勃《春庄》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唐李白《贈友人》
蘭生不當戶,別是閑庭草。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謬接瑤華枝,結根君王池。
顧無馨香美,叨沐清風吹。餘芳若可佩,卒歲長相隨。
唐 李白《古風》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歷,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唐 李白《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句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松蘭相因依,蕭艾徒豐茸。
唐 李群玉
相逢在總角,與子即同心。隱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蘭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 李嶠《蘭》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英浮漢家酒,雪儷楚王琴。廣殿輕香發,高
台遠吹吟。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唐 劉駕《蘭昌宮》
宮蘭非瑤草,安得春長在。回首春又歸,翠華不能待。悲風生輦路,山
川寂已晦。邊恨在行人,行人無盡歲。
唐 陸龜蒙《方響》
擊霜寒玉亂丁丁,花底秋風拂坐生。王母閑看漢天子,滿猗蘭殿佩環聲。
唐 崔塗《幽蘭》
幽植眾能知,芬芳只暗持。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白露沾長早,青
春每到遲。不知當路草,芳馥欲何為。
唐 白居易《問友》
種蘭不種艾,蘭生艾亦生。根荄相交長,莖葉相附榮。香莖與臭葉,日
夜俱長大。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蘭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沉吟
意不決,問君合何如。蘭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
唐 陳陶《種蘭》
種蘭幽谷底,四遠聞馨香。春風長養深,枝葉趁人長。智水潤其根,仁
鋤護其芳。蒿藜不生地,惡鳥弓已藏。椒桂夾四隅,茅茨居中央。左鄰
桃花塢,右接蓮子塘。一月薰手足,兩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
心腸。幽人飢如何,采蘭充餱糧。幽人渴如何,醞蘭為酒漿。地無青苗
租,白日如散王。不嘗仙人葯,端坐紅霞房。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
。美人久不來,佩花徒生光。刈獲及葳蕤,無令見雪霜。清芬信神鬼,
一葉豈可忘。舉頭愧青天,鼓腹詠時康。下有賢公卿,上有聖明王。無
階答風雨,願獻蘭一筐。

《觀蘭作》

幽叢靄綠畹,豈必懷歸耕。
唐 孫顧《清露被皋蘭》
九皋蘭葉茂,八月露華清。稍與秋陰合,還將曉色並。向空羅細影,臨
水泫微明。的皪添幽興,芊綿動遠情。夕芳人未采,初降鶴先驚。為感
生成惠,心同葵藿傾。
唐 鄭谷《投所知》
砌下芝蘭新滿徑,門前桃李舊垂陰。卻應回念江邊草,放出春煙一寸心。
唐 無可 《蘭》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畹靜風吹亂,亭
秋雨引長。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網路上還有很多

⑸ 有蘭花的短篇文言文嗎

愛蓮說
(北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回愛牡丹。予獨答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眾矣。

水中、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惟獨喜愛菊花。自從唐代以來,世上的人們都很喜愛牡丹。我惟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成長出來,卻不受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並不顯得妖艷。蓮花的葉柄中間是空的,外面是直的,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傳播得越遠就越顯得幽香;筆直地挺立在那裡,只可以在遠處看,而不可以在近處玩弄。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人;蓮花,是花中君子。啊!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後就很少有聽聞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對於牡丹的喜愛,當然很多了。

希望幫到你

⑹ 贊美「蘭花香味優美」的文言文有哪些

贊美「蘭花香味優美」的文言文有:

  • 《三月三日絕句》吳嘉紀 (明末清初)

    船頭昨夜雨如絲,沃我盆中蘭蕙枝。

    繁蕊爭開修禊日,遊人正是到家時。

  • 《顧夫人畫蘭》 朱彝尊(清)

    青樓人去筆床空,往事西州說謝公。

    猶有秦淮芳草色,輕紈勻染夕陽紅。

  • 《馮女郎畫蘭》 王士慎(清)

    丐得騷人筆下妍,玉池清照影駢娟。

    一從弱質辭空谷,冶葉倡條盡可憐。

  • 《墨蘭》 石濤 (清)

    根已離塵何可詩,以詩相贈寂寥之。

    大千香過有誰並,消受臨池灑墨時。

  • 《墨蘭》 唐珙(元)

    瑤階夢結翠宜男,誤墮仙人紫玉簪。

    鶴帳有春留不得,碧雲扶影下湘南。

  • 《秋蘭》 愛新覺羅.玄燁 (清)

    殿前盆卉,芳蘭獨秀,

    昔人稱為王者香,

    又以方之君子,因題四韻。

    猗猗秋蘭色,布葉何蔥青。

    愛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緗帙,靜影依疏欞。

    豈必九畹多,侈彼離騷經。

  • 《雲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 愛新覺羅.玄燁 (清)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

    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雲。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

    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 《詠幽蘭》 愛新覺羅.玄燁 (清)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 《詠懷》 程 樊(清)

    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

    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

  • 《冬蘭》 曹 寅(清)

    冬草漫寒碧,幽蘭亦作花。

    清如辟穀士,瘦似琢詩家。

    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

    夕窗香思發,風影欲篝紗。

⑺ 蘭花的古文(不要詩句)急!

幽蘭賦
文/唐·韓伯庸

陽和布氣兮,動植齊光;惟彼幽蘭兮,偏含國香。
吐秀喬林版之下,盤根眾草之權旁。雖無人而見賞,且得地而含芳。於是嫩葉旁開,浮香外襲。既生成而有分,何掇采之莫及?
入握稱美,未遭時主之恩;納佩為華,空載騷人之什。光陰向晚,歲月將終。芬芳十步之內,繁華九畹之中。
亂群蜂兮上下,雜百卉兮橫叢。
況荏苒於光陰,將衰敗於秋風。豈不處地稍幽,受氣仍別。蕭艾之新苗漸長,桃李之舊蹊將絕。空牽戲蝶,拂花蕊之翩翾;未遇來人,尋芳春而采折。既生幽徑,且任榮枯。冪輕煙而蔥翠,帶淑氣而紛敷。冀雨露之溥及,何見知之久無。及夫日往月來,時占歲睹,遇達人之回盼,披荒榛而見取。橫琴寫操,夫子傳之至今;入夢為征,燕姞聞之於前。古生雖失處,用乃有因。枝條嫩而既麗,光色發而猶新。雖見辭於下士,幸因遇於仁人。則知夫生理未衰,采掇何晚。幽名得而不朽,佳氣流而自遠。芊眠茂宛,摩迤秋坂。紉而為佩,騷人之意何深;間以在衿,楚客之情已罕。薄秋風而香盈十步,泛皓露則花飛三田。豈眾草之敢陵,信有慎乎伐剪。既征之而見寄,願移根於上苑。

⑻ 蘭花在古代的雅稱是什麼

蘭花在古代的雅稱有九畹,九畹花,蘭苕,國香,幽蘭,服媚,芳蘭,侍女,古香等等。古人用蘭花來形容溫婉,溫純,賢德的女性,也象徵著純潔的愛情和友情。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8)蘭花古文擴展閱讀: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⑼ 描述蘭花的古文句子

描寫蘭花的詩句匯總如下

1、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宋】 蘇軾 《題楊次公春蘭》

2.懊恨幽蘭強主張,花開不與我商量。

鼻端觸著成消受,著意尋香又不香。

——【明】 李日華 《蘭花二首》

3.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

——【元】余同麓《詠蘭》

4.幽蘭香風遠, 蕙草流芳根。

——【唐】 李白

5.芳草碧萋萋,思君灕水西。

盈盈葉上露,似欲向人啼。

——【明】張羽 《著色蘭 》

6.雪徑偷開淺碧花,永根亂吐小紅芽。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政坐國香到朝市,不容霜節老雲霞。江蘺圃蕙非吾耦,付與騷人定等差。

——【宋】·楊萬里《三花斛三首右蘭花》

6.曉起微涼病骨蘇,國香和露到貧居。我今不向當門種,免被時人取次鋤。

——【宋】·黎道華《謝惠蘭花》

7.行盡離騷國,春深未見蘭。容非隱君子,甘老蕨薇間。

——【宋】·李曾伯《自湘赴廣道間雜詠·蘭花》

8.兩盆去歲共移來,一置雕闌一委苔。我拙事持令葉瘦,君能調護遣花開,隸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澆泉走幾回。亦欲效顰耘小圃,地荒終恐費栽培。

——【宋】·劉克庄《詠鄰人蘭花》

9.破除百卉發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揚。平易堂中無個事,一枝相對吐清香。

——【宋】·劉宰《和趙季行用蘭花韻三首》

10.結根喦谷謝群芳,多謝光風為發揚。騷客毋煩賦紉佩,省郎行矣趣含香。

——【宋】劉宰《和趙季行用蘭花韻三首》

熱點內容
丁香能長多高 發布:2025-10-04 20:46:09 瀏覽:684
上野的櫻花魯迅 發布:2025-10-04 20:45:02 瀏覽:958
蘭花蚌刺身 發布:2025-10-04 20:44:59 瀏覽:28
冰凌梅花格 發布:2025-10-04 20:30:41 瀏覽:991
粉白色蘭花 發布:2025-10-04 20:09:08 瀏覽:196
秋櫻花語 發布:2025-10-04 19:34:47 瀏覽:456
蘭花像石斛 發布:2025-10-04 19:26:37 瀏覽:468
百合頤景園在哪上小學 發布:2025-10-04 18:37:13 瀏覽:140
插花粘土課 發布:2025-10-04 18:36:38 瀏覽:676
蘭花和蘭花草 發布:2025-10-04 18:15:31 瀏覽: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