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鷓鴣海棠

鷓鴣海棠

發布時間: 2022-01-10 20:53:23

1. 《海棠》 鄭谷 翻譯

一、譯文

春風彷彿著意吹來一種特別鮮艷的顏色染紅她,打扮她。難怪惹得詩人鄭谷為之銷魂,禁不住要攜酒對賞,賦詩稱贊了。

大地春回,詩人放眼望去,只見微風過處,灑下一陣陣雨點,海棠新沾上晶瑩欲滴的水珠,塵垢洗盡,花色格外光潔鮮妍。

那美麗勤勞的莫愁女為欣賞海棠的嬌艷竟懶於梳妝,善畫海棠的畫家梁廣也為海棠的嬌美所吸引而遲遲動筆,不肯輕易點染,唯恐描畫不出海棠的豐姿神韻。

看不足,寫不完,甚至對蝴蝶能在海棠花上偎依撫弄而產生了艷羨之情,簡直把詩人對海棠的贊美與傾慕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二、原文

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

穠麗最宜新著雨,嬌饒全在欲開時。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

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三、出處

選自鄭谷《海棠》

(1)鷓鴣海棠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鄭谷一生作詩不下千首;因曾「寓居雲台道舍」,故稱詩集為《雲台編》,一名《宜陽集》,又叫《鄭守愚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陽外編》、《國風正誤》等書籍,有的著作已失傳。《全唐詩》收入鄭谷的詩歌共有三百多首。

二、作品賞析

鄭谷詩名盛於唐末,號《雲台編》,而世俗但稱其官,為「鄭都官詩」。其詩極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以易其曉,人家多以教小兒,余為兒時猶誦之,今其集不行於世矣。

三、作者簡介

鄭谷(公元849--911年),字守愚,江西袁州(今宜春)人。其父鄭史,其兄鄭啟,均為唐代詩人。受父兄熏陶,鄭谷七歲便能詩。

唐僖宗光啟三年(公元887年),鄭谷考中進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鄭谷寫的一首《鷓鴣》詩聲名遠播,因而又有「鄭鷓鴣」之稱。鄭谷與許棠、張喬、任濤等九位同輩人經常唱和往還,詩名頗盛,被譽為「芳林十哲」。

唐乾寧年間,毅然歸隱故鄉的仰山,過著「好句未停無暇日,舊山歸老有東林」的隱居生活。

2. 西對()水隊對()風對()桃對()萬紫對()碧草對()日月對 ()

西對(東)
水對(火)
風對(雷)
桃對(李)
萬紫對(千紅)
碧草對(丹心)
日月對 (星辰)

3. 詞,你還知道哪些

1.臨江仙 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原曲常用於詠水仙。

2: 卜運算元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運算元」。

3:採桑子 原唐教坊大麴中有《採桑》,後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詞中又創慢詞,《採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於晏殊。

4:釵頭鳳 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後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5:長相思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6:丑奴兒 詞牌名。出自唐教坊大麴《採桑》,所以,通稱《採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

7:搗練子 詞牌名。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

8:定風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10:風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風入松》歌,後取用為詞調。

11:花犯 詞牌名。周邦彥自度曲。「犯」:意為「犯調」,是將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為豐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

減字浣溪沙 詞牌名。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這首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過龍門》、《賣花聲》。此詞最早創於唐代劉禹錫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即念奴嬌,取蘇軾《念奴嬌》中「一樽還酹江月」。

15:六丑 周邦彥自創。後人覺《六丑》不雅,易名為《個儂》。

16:六州歌頭 詞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時入詞牌。六州指伊、涼、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統稱《六州》。歌頭即引歌。

17: 綠羅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記得綠羅裙」一句,取名之。

18:賣花聲 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過龍門》。此曲最早創自唐代劉禹錫。初為小令,形式與七言絕句相同。其內容專詠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調發展為長短句,內容也更廣泛。

19:滿庭芳 詞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的詩句而得。
又名《滿庭霜》、《江南好》、《滿庭花》。

20:木蘭花 又作《玉樓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詞人所填《木蘭花》,句式參差不一。宋人定為七言八句。

21:念奴嬌 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絕妙,後人用其名為詞調。

22:破陣子 原是唐朝開國時創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陣樂》中一曲,後改用為詞牌。

23:菩薩蠻 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24:青玉案 詞牌名。取於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銹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

25:清平樂 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一說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後人偽托。

26:鵲橋仙 詞牌名。因歐陽修有詞「鵲迎橋路接天津」一句,取為詞名。又有一說,此調因詠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得名。

27:如夢令 相傳後唐庄宗自製曲,因曲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歸 詞牌名。出自東漢劉晨、阮肇天台山采葯遇仙女的典故。

29:瑞鶴仙 詞牌名。宋周邦彥始創,格體參差。

30:少年游 唐無此詞調,宋人晏殊作《珠玉詞》中有「長似少年時」句,取之為名。又名《小闌干》、《玉臘梅枝》。

31:霜天曉角 詞牌名。又名《月當窗》、《踏月》。此詞調首見於《全芳備祖前集》,宋代詞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為詞牌名。

32:水調歌頭 又名《元會曲》、《凱歌》、《台城游》。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麴。大麴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是中序的第一章。

33:水龍吟 又名《龍吟曲》。取李白「笛奏龍吟水」一詩句而名之。

34:蘇幕遮 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龜茲國,「蘇幕遮」意「西戎胡語」。

35:望江南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此調本名為《謝秋娘》,是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所作。後進入教坊。

惜分飛 又名《惜雙雙》、《惜芳菲》。《詞譜》中以毛滂為正曲。故此詞牌可能是毛滂自創。

37:惜奴嬌 《高麗史樂志》載:宋賜大晟樂內有《惜奴嬌曲破》,故此詞牌名應是出自大麴。

38:行路難 詞牌名。本是古樂府雜曲歌名,內容多寫世途艱難,英雄末路。後用為詞調。又名《梅花引》、《小梅花》。

39:一剪梅 出自宋代詞人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一句。又名《玉簟秋》、《臘梅香》。

40:漁家傲 唐、五代詞中不見此詞牌,取自北宋詞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漁家傲」一句。又名《吳門柳》、《忍辱仙人》、《荊溪詠》和《遊仙詠》等。

41: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調。據說取名於項羽寵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壺冰》。

42:雨霖鈴 一作《雨淋鈴》,唐教坊曲名。後用於詞牌。相傳唐玄宗因安史之亂逃入蜀地,進斜谷,霖雨連下十數天,在棧道中聞見鈴聲,思念起楊貴妃,便制曲一闕,名為《雨霖鈴》。

43:昭君怨 詞牌名。樂府詩集》載王昭君出塞故事,說此調最早為昭君所創。調見蘇軾的《東坡詞》。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無情》。

44:鷓鴣天 唐、五代詞中無此詞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詞家晏殊以《鷓鴣天》填詞最多。在北宋詞牌中《鷓鴣天》的別名最多,有《千葉蓮》、《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鷓鴣引》、《驪歌一疊》等等。

45:醉落魄 詞牌名。又名《一斛珠》。據曹鄴小說《梅妃傳》載,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賜江妃。江妃不受,寫下「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詩句。玄宗閱後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

4. 詞牌名為鷓鴣天的詩詞

一、鷓鴣天,據傳詞名取自鄭隅詩「春遊雞鹿塞,家在鷓鴣天」又稱《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醉梅花》,《思佳客》
雙調,上片四句,押三平韻,二十八字,下片五句,押三平韻,二十七字,共五十五字。上片第三、四句及下片兩個三字句多用對仗,用「大石調」
落花 流水 無痕

二、詞牌名的來歷
漁歌子:又名《漁父》。唐教坊曲名,詞調由張志和創制。

瀟湘神:又名《瀟湘曲》。唐代瀟湘地帶祭祀湘妃的神曲。

長相思:調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謁金門: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辭有「得謁金門朝帝廷」句,疑為此詞調本意。

蒼梧謠:通稱《十六字令》。

如夢令:後唐庄宗李存勖創制,因詞中有「如夢,如夢」而定名。

青玉案:調名出自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綉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八聲甘州:依唐邊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韻,故名八聲。

念奴嬌:念奴,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萬斯年》,因皇甫松詞有《懊惱天仙應有以》句而改名。

水調歌頭:唐大麴有《水調歌》,是隋煬帝開鑿汴河時所作,此調是截取其開頭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薩蠻: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雲》等。據記載,唐宣宗時,女蠻國入貢,其人高髻金冠,瓔珞被體,故稱菩薩蠻隊,樂工因作《菩薩蠻曲》。

釵頭鳳:取無名氏《擷芳詞》「可憐孤似釵頭鳳」為調名。

西江月:調名取自李白《蘇台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詠湘靈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張衡《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

一剪梅:因周邦彥詞「一剪梅花萬樣嬌」而定名。

水龍吟:調名取自李白詩句「笛奏水龍吟」。

沁園春:沁園本為漢代沁水公主園林,唐詩人用以代稱公主園。

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簡文帝詩句「翻階峽蝶戀花情」,又名「鵲踏枝」「鳳棲梧」。

破陣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陣樂》

三、詞牌淺釋:
詞都有詞牌。例如滿江紅,西江月等等。所謂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清代萬樹的《詞規》中共收一千一百八十多個,實際上詞牌比這個數字還要多。
詞牌的來歷,大約有下面三種:
1、本來是樂曲名稱。詞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薩蠻,相傳是唐代宣宗時,女蠻國進貢,
她們高髻金冠,一身瓔珞(;身上佩帶的珠寶),形如菩薩,於是,時人有作菩薩蠻一曲詠之的,以後就成為詞牌。西江月、沁園春等也是如此。
2、取詞中幾個字做詞牌的。如憶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憶江南」而來。而念奴嬌亦名大江東去,即因蘇東坡的「大江東去」句而來。
3、原來是詞的題目。如漁歌子是詠漁家生活的,浪淘沙是詠大浪淘沙的,更漏子是詠夜的。凡是詞牌下註明「本意」的,那詞牌也就是題目了。
大多數詞牌不是詞的本意,而只是一種詞譜的代號,詞題和詞牌不發生關系。一般人填詞要另立題目或在下面注引小字以言其所詠之志。

5. 蜀中鄭谷詩句首聯的新和頸聯的舊各指什麼表達有何特點

鄭谷詩歌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寫景詠物、感時傷事、寄贈獻酬等三類,其中寫景詠物詩80餘首,感時傷事詩90餘首,寄贈獻酬詩140餘首。難能可貴的是:其感時傷事詩盡管多抒寫自己的情緒,但對民生疾苦多有反映,並具有一定的深度。在鄭谷的詩集中,給他帶來巨大聲譽的是寫景詠物詩,尤其是詠物詩。「此類詩世所盛傳,《鷓鴣》《燕》《海棠》等篇著。皆顏有韻致,傳神寫照,不即不離,從旁烘托,切時切地,景物之特徵與創作之風格皆得突出,並不拘於比興寄託。若但以物觀物,讀其詩,美感每油然而生。然亦有寓意深刻,感慨系之者。」

鄭谷繪圖

1.詠物詩——獨具深意,震撼人心

鄭谷的詠物詩共40餘首,最為有名的是《鷓鴣》。鄭谷的詠物詩偏重「寫意」,多達30餘首「刻畫」較少,只有《鷓鴣》《燕》《錦二首》《鶴》《鷺鷲》《山鳥》《苔錢》等幾首。並非清人查為仁所言:「詠物有兩種:一種刻畫,似畫家小李將軍,則李義山、鄭谷、曹唐是也;一種寫意,工者頗多,要以少陵為宗。」其刻畫之詠物詩,當以《鷓鴣》為代表。詩雲。

鄭谷的《鷓鴣》

全詩雖虛實結合,卻只有頸聯為虛寫。鄭谷因之得名「鄭鷓鴣」,全在刻畫之貼切:「首二句賦鷓鴣,言平蕪春暖,錦翼齊飛,頗似山雞之文采。三、四句虛詠之,專尚神韻。鷓鴣以湘楚為多,青草湖邊,黃陵廟里,在古色蒼茫之地,當雨昏花落之時,適有三兩鷓鴣,哀音啼遍。故五、六句接以遊子聞聲,而青衫淚濕,佳人按拍,而翠黛愁低也。末句言春盡湘江,斜陽相喚,就題作收束而已。」梅成棟以為頷聯寫得最好:「三、四句一往有遠神,耐人百回讀。」

一隻鷓鴣

事實上,頷聯妙在:以「雨昏」「花落」「鳥啼」,營造出一派凄迷哀婉之象。自然意象「青草」「湖邊」與人文意象「黃陵」「廟里」,兩者相輔相成。一青一黃,一蔥郁,一衰敗,「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歷史的滄桑感鋪天蓋地而來。而作者卻巧妙地「以物色襯地名」,渾然天成。不僅如此,尾聯亦頗見功力。妙在「相呼相應湘江闊」之句,作者深諳音律之美,以三個「xiang」音連綴,既寫出鷓鴣的群聚習慣,又點明地點,將作者自身介入到詩歌意境之中。「竹深日向西」,「苦竹」雖為竹名,但正因為這一音之諧,又正好映射出作者的心境:夕陽西下,倦鳥歸林,而遊子落,無家可歸,念之斷腸。

一群鷓鴣

關於《鷓鴣》一詩,施蟄存先生的見解別具一格:「這首詩完全是詠物詩,八句全是賦體,不過描寫鴣而已。『雨昏』『花落』一聯很好,但用來詠杜鵑也未嘗不可。在鄭谷的詩集中,這首詩並不是最好的,更不能以此詩為他的代表作。但一時有『鄭鴣』之名,倒反而把他的好詩埋沒了。」其刻畫之詠物詩,《燕》亦當與《鷓鴣》相媲美。詩雲。

鄭谷的《燕》

吟誦之間,燕子的神態,如在目前,惟妙惟肖。「『鄭鷓鴣』又可稱『鄭燕子』。」當哉,陸次雲之言!《燕》之妙在:其一,結構分明。詩人以總分結構敘寫,首句總括燕子的命運,作者顯然將自己的情感投注其中,在作者看來,自己就是一隻燕子,為了說不清的目標而終年勞碌,第二句緊承首句為全詩定下基調。其二,敘事宏大。詩歌的頷聯從大處著眼,運用色彩對比自然與人文意象對比低飛之態,亂入樓棟正是一個汲汲於仕進的舉子形象。「閑幾硯中窺水淺,落花徑里得泥香」,乃詩中名句,一「窺」字,盡顯燕子的情態。我們從中看到的是一個辛勤的舉子形象。

古代詩人

其三,摹寫入妙。縱觀全詩,句句刻畫春燕,摹神寫行,盡得其妙。其四,以物擬人。「綺才藻思而含悲辛」,移情於燕子之上,抒發自己的落第之思乃至生命之感。總之,鄭谷偏重於刻畫的詠物詩,既能巧妙地將主觀情感投射於所詠對象之上,在刻畫對象特點的同時表現出自己的情感,融合自然,又極大地增添了詩歌的藝術張力。

參考資料

·《唐詩百話》

·《寒廳詩話》

6. 鷓鴣草香港有什麼功效

功能主治:滋養補虛;開胃化痰,失眠;胃病;下痢;小兒疳積;咳嗽痰多;《唐本草》:主嶺南野葛、菌毒、生金毒,及溫瘴久,欲死不可瘥者,合毛熬,酒漬服之;生搗取汁服最良。能補五臟,益心力,聰明。《醫林纂要》談到鷓鴣草能補中消痰。

《隨息居飲食譜》:利五臟,開胃,益心神。鷓鴣草也有地區稱作:黃花劉寄奴, 雞心茶,長柱金絲桃,金絲蝴蝶,金絲桃,箭花茶,牛心菜,牛心茶,湖南連翹,房心草,小黃心草,

大黃心草,大金雀,大茶葉,大精血,大箭草,大汗淋草,大頭草,土黃芩,劉寄奴,假連翹,傘旦花,一枝箭,中葯紅旱蓮為藤黃科植物黃海棠的全草。7~8月果實成熟時,割取地上部分,用熱水泡過,曬干。

(6)鷓鴣海棠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須根較粗而堅韌。稈直立,叢生,較細而堅硬,光滑無毛,高20-60厘米,具5-8節,基部可分枝。葉鞘圓筒形,鞘口或邊緣具短毛,多短於節間;葉舌硬而短,長約0.5毫米,具纖毛;葉片質地硬。

多縱捲成針狀,稀扁平,長2-10厘米,被疣毛。圓錐花序稀疏開展,長5-10厘米,分枝纖細,光滑無毛,單生,長達5厘米,其上著生少數小穗;小穗含2小花,長4-5.5毫米,帶紫色;穎硬紙質,卵形兼披針形,背部圓形,長3-4毫米,無毛,具9-10脈。

外稃質地較硬,長約3.5毫米,全部密生短糙毛,頂端具1直芒,與稃體幾相等或稍短;內稃與外稃等長,質同,背部亦具短糙毛;雄蕊3,花葯長約2毫米。穎果長圓形,長約2毫米。花果期5-10月。

7. 古語,有關花的語句,比如從花蕾的含苞待放,到花開的嬌艷芬芳,等等

《海棠》-鄭谷

春風用意均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

穠麗最宜新著雨,妖嬈全在欲開時。

莫愁粉黛供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

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譯文:

大地春回,詩人放眼望去,只見微風過處,灑下一陣陣雨點,海棠新沾上晶瑩欲滴的水珠,塵垢洗盡,花色格外光潔鮮妍。

此時此刻,詩人驚訝地發覺,「新著雨」的海棠別具一番風韻,顯得異常之美。人們知道,海棠未放時呈深紅色,開後現淡紅色,它最美最動人之處就在於含苞待放之時。

海棠花蕾剛著雨珠而又在「欲開時」,色澤分外鮮紅艷麗,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時的紅暈,嬌嬈而嫵媚。前人形容海棠「其花甚豐,其葉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綽綽如處女」(明王象晉《群芳譜·花譜》),唐人譽之為「花中神仙」。

賞析:

春天,在大自然的百花園里,海棠花素以嬌美著稱。詩人鄭谷為之傾倒,為之銷魂,並為之賦詩贊美。

「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首聯是說。春風彷彿著意用一種顯眼的顏色染紅她,打扮她。「銷得」,值得之意。大地春回,詩人為美麗的海棠花所吸引,興致勃勃的攜酒賞花。

「穠麗最宜新著雨,嬌嬈全在欲開時。」頷聯是說,雨後的海棠更美了,她最美的動人之處在於含苞待放之時。

詩人放眼望去,只見微風過處,灑下一陣雨點;海棠新沾上晶瑩欲滴的水珠,花色格外光潔鮮妍。此時此刻。詩人驚訝的發覺,「新著雨」的海棠別具一番風韻,顯得異常之美。

人們知道,海棠未放時呈深紅色,開後現淡紅色,她最美的動人之處就在於含苞待放之時,海棠花蕾剛著雨珠而又在「欲開時」,色澤分外鮮紅艷麗,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時的紅暈,嬌嬈而嫵媚。前人形容海棠「其花甚豐,其葉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綽綽如處女」(明王象晉《群芳譜·花譜》),唐人譽之為「花中神仙」。

詩人善於捕捉海棠「新著雨」、「欲開時」那種穠麗嬌嬈的風姿神采,著意刻畫,把花的形態和神韻浮雕般的表現出來。詩情畫意,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頸聯是說,那美麗勤勞的莫愁女為欣賞海棠的嬌艷懶於梳妝,善畫海棠的畫家梁廣也為海棠的嬌美所吸引不肯輕易動筆。

頸聯詩人又從側面對海棠進行烘托。海棠的美麗和風韻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尾聯是說,整日陶醉吟詠看不夠,以致於羨慕海棠花叢中的蝴蝶來了。

末聯寫詩人面對海棠,飲酒賦詩,流連忘返。看不足,寫不完,甚至對蝴蝶能在海棠枝上依偎而產生艷羨之情,簡直把詩人對海棠的贊美與傾慕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從藝術家對海棠的審美活動中突出花之美的魅力,用的是推開一層,從對面寫來的旁襯手法。從虛處見實,虛實相生,空靈傳神,既歌頌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現出詩人對美的事物熱愛和追求,情與物相交流。

(7)鷓鴣海棠擴展閱讀

鄭谷一生作詩不下千首;因曾「寓居雲台道舍」,故稱詩集為《雲台編》,一名《宜陽集》,又叫《鄭守愚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陽外編》、《國風正誤》等書籍,有的著作已失傳。《全唐詩》收入鄭谷的詩歌共有三百多首。

鄭谷的仕途順利,詩大多是詠物和表現士大夫的清高閑適,缺少社會內容,流傳下來的經典不多。

鄭谷的詩講究煉字煉句,但清婉明白,通俗易曉。其絕句風神綿邈、詞意婉約。《全唐詩補編》補詞三首。

唐僖宗光啟三年(公元887年),鄭谷考中進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鄭谷寫的一首《鷓鴣》詩聲名遠播,因而又有「鄭鷓鴣」之稱。鄭谷與許棠、張喬、任濤等九位同輩人經常唱和往還,詩名頗盛,被譽為「芳林十哲」。

唐乾寧年間,鄭谷「獨守義命之戒,而不牽於名利之域」,毅然歸隱故鄉的仰山,過著「好句未停無暇日,舊山歸老有東林」的隱居生活。

8. 笠翁對韻的原文

笠翁對韻的原文

作品名稱:笠翁對韻、作品別名:笠翁對偶、創作年代:明末清初。

作品出處:笠翁對韻、文學體裁:韻文、作者:李漁。

    一、東

    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蒙蒙,日下對天中。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斗西東。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

    河對漢,綠對紅。雨伯對雷公。煙樓對雪洞,月殿對天宮。雲叆叇,日曈朦。臘屐對漁篷。過天星似箭,吐 魄月如弓。驛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風。茅店村前,皓月墜林雞唱韻;板橋路上,青霜鎖道馬行蹤。

    山對海,華對嵩。四岳對三公。宮花對禁柳,塞雁對江龍。清暑殿,廣寒宮。拾翠對題紅。莊周夢化蝶,呂望兆飛熊。北牖當風停夏扇,南檐曝日省冬烘。鶴舞樓頭,玉笛弄殘仙子月;鳳翔台上,紫簫吹斷美人風。

    二、冬

    晨對午,夏對冬。下晌對高舂。青春對白晝,古柏對蒼松。垂釣客,荷鋤翁。仙鶴對神龍。鳳冠珠閃爍,螭帶玉玲瓏。三元及第才千頃,一品當朝祿萬鍾。花萼樓間,仙李盤根調國脈;沉香亭畔,嬌楊擅寵起邊風。

    清對淡,薄對濃。暮鼓對晨鍾。山茶對石菊,煙鎖對雲封。金菡萏,玉芙蓉。綠綺對青鋒。早湯先宿酒,晚食繼朝饔。唐庫金錢能化蝶,延津寶劍會成龍。巫峽浪傳,雲雨荒唐神女廟;岱宗遙望,兒孫羅列丈人峰。

    繁對簡,疊對重。意懶對心慵。仙翁對釋伴,道範對儒宗。花灼灼,草茸茸。浪蝶對狂蜂。數竿君子竹,五樹大夫松。高皇滅項憑三傑,虞帝承堯殛四凶。內苑佳人,滿地風光愁不盡;邊關過客,連天煙草憾無窮。

    三、江

    奇對偶,只對雙。大海對長江。金盤對玉盞,寶燭對銀釭。朱漆檻,碧紗窗。舞調對歌腔。興漢推馬武,諫夏著龍逄。四收列國群王服,三築高城眾敵降。跨鳳登台,瀟灑仙姬秦弄玉;斬蛇當道,英雄天子漢劉邦。

    顏對貌,像對龐。步輦對徒杠。停針對擱筆,意懶對心降。燈閃閃,月幢幢。攬轡對飛艎。柳堤馳駿馬,花院吠村尨。酒暈微酡瓊杏頰,香塵淺印玉蓮(雙)。詩寫丹楓,韓女幽懷流御水;淚彈斑竹,舜妃遺恨積湘江。

    四、支

    泉對石,干對枝。吹竹對彈絲。山亭對水榭,鸚鵡對鸕鶿。五色筆,十香詞。潑墨對傳卮。神奇韓干畫,雄渾李陵詩。幾處花街新奪錦,有人香徑淡凝脂。萬里烽煙,戰士邊頭爭保塞;一犁膏雨,農夫村外盡乘時。

    菹對醢,賦對詩。點漆對描脂。瑤簪對珠履,劍客對琴師。沽酒價,買山貲。國色對仙姿。晚霞明似錦,春雨細如絲。柳絆長堤千萬樹,花橫野寺兩三枝。紫蓋黃旗,天象預占江左地;青袍白馬,童謠終應壽陽兒。

    箴對贊,缶對卮。螢焰對蠶絲。輕裾對長袖,瑞草對靈芝。流涕策,斷腸詩。喉舌對腰肢。雲中熊虎將,天上鳳麟兒。禹廟千年垂橘柚,堯階三尺覆茅茨。湘竹含煙,腰下輕紗籠玳瑁;海棠經雨,臉邊清淚濕胭脂。

    釋義

    流涕策:西漢賈誼《陳政事疏》:「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斷腸詩:宋代女詩人朱淑貞,相傳其對婚姻不滿,故詩詞多幽憤哀傷情調,後人輯有《斷腸詩集》、《斷腸詞集》傳世。

    雲中:漢代北方有雲中郡。垂橘柚:唐杜甫《禹廟》詩:「荒庭垂橘柚,古屋畫龍蛇。」茅茨:以土為階,以茅為屋。《韓非子.五蠹》:「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湘竹:湘妃竹,又名斑竹。



    (8)鷓鴣海棠擴展閱讀:

    《笠翁對韻》是從前人們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作者李漁,號笠翁,因此叫《笠翁對韻》。全書分為卷一和卷二。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

    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見韻味。

    9. 杳杳海棠胭脂色,疏疏蘆葦舊江山是什麼意思

    你這兩句是仿寫的古人作品。

    原詩詞為唐·鄭谷〈江際〉詩:「杳杳漁舟破暝煙,疏疏蘆葦舊江天」。

    杳杳是昏暗朦朧,不清晰的意思。疏疏是稀疏的樣子,也有朦朧的意思。

    從字面來看你改了之後的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海棠朦朦朧朧的帶著一些胭脂的色彩,稀疏的蘆葦仍然連著片延伸向遠方。


    《江際》
    作者:鄭谷



    杳杳漁舟破暝煙,疏疏蘆葦舊江天。

    那堪流落逢搖落,
    可得潸然是偶然。

    萬頃白波迷宿鷺,一林黃葉送殘蟬。


    兵車未息年華促,早晚閑吟向滻川。

    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

    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

    10. 給我答案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③。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喇叭,嗩吶,
    曲兒小,腔兒大,
    官船來往亂如麻,
    全仗你抬身價。
    軍聽了軍愁,
    民聽了民怕,
    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
    眼見的吹翻了這家,
    吹傷了那家,
    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三萬里河東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遺民盡淚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②
    我勸天公重抖擻,③
    不拘一格降人材。

    熱點內容
    嬌蘭花瓣腮紅 發布:2025-10-04 22:14:06 瀏覽:285
    百合花怎麼做好吃 發布:2025-10-04 22:12:26 瀏覽:12
    二月晴花卉 發布:2025-10-04 22:12:25 瀏覽:584
    茶花包蔻馳 發布:2025-10-04 22:10:56 瀏覽:166
    梅花樁翻譯 發布:2025-10-04 22:00:05 瀏覽:155
    白百合紋身戒指圖片 發布:2025-10-04 21:40:54 瀏覽:91
    城陽學花藝 發布:2025-10-04 21:17:52 瀏覽:574
    花藝固定繩子 發布:2025-10-04 21:01:10 瀏覽:832
    魯濱遜茶花 發布:2025-10-04 20:55:57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