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荷花
『壹』 荷花淀原文
月亮升起來,院子里涼爽得很,干凈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潮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里跳躍著。
要問白洋淀有多少葦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葦子?不知道。只曉得,每年蘆花飄飛葦葉黃的時候,全淀的蘆葦收割,垛起垛來,在白洋淀周圍的廣場上,就成了一條葦子的長城。女人們,在場里院里編著席。
編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漲滿,有無數的船隻,運輸銀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莊,就全有了花紋又密、又精緻的席子用了。大家爭著買:「好席子,白洋淀席!」
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但是大門還沒關,丈夫還沒回來。
很晚丈夫才回來了。這年輕人不過二十五六歲,頭戴一頂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潔白的小褂,黑單褲卷過了膝蓋,光著腳。他叫水生,小葦庄的游擊組長,黨的負責人。今天領著游擊組到區上開會去來。女人抬頭笑著問:
「今天怎麼回來的這么晚?」站起來要去端飯。水生坐在台階上說:
「吃過飯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著丈夫的臉,她看出他的臉有些紅脹,說話也有些氣喘。她問:
「他們幾個哩?」
水生說:「還在區上。爹哩?」
女人說:「睡了。」「小華哩?」「和他爺爺去收了半天蝦簍,早就睡了。他們幾個為什麼還不回來?」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麼了,你?」水生小聲說:「明天我就到大部隊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像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她把一個手指放在嘴裡吮了一下。水生說:「今天縣委召集我們開會。假若敵人再在同口安上據點,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條線,淀里的斗爭形勢就變了。會上決定成立一個地區隊。我第一個舉手報了名的。」
女人低著頭說:「你總是很積極的。」水生說:「我是村裡的游擊組長,是幹部,自然要站在頭里,他們幾個也報了名。他們不敢回來,怕家裡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來和家裡人們說一說。他們全覺得你還開明一些。」
女人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她才說:「你走,我不攔你,家裡怎麼辦?」水生指著父親的小房叫她小聲一些。說:「家裡,自然有別人照顧。可是咱的莊子小,這一次參軍的就有七個。莊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別人,家裡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華還不懂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並沒有哭。只說:「你明白家裡的難處就好了。」水生想安慰她。因為要考慮准備的事情還太多,他只說了兩句:「千斤的擔子你先擔吧,打走了鬼子,我回來謝你。」說罷,他就到別人家裡去了,他說回來再和父親談。
雞叫的時候,水生才回來。女人還是獃獃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說:「你有什麼話囑咐我吧!」「沒有什麼話了,我走了,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嗯。」「什麼事也不要落在別人後面!」「嗯,還有什麼?」「不要叫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拚命。」
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著眼淚答應了他。
第二天,女人給他打點好一個小小的包裹,裡麵包了一身新單衣,一條新毛巾,一雙新鞋子。那幾家也是這些東西,交水生帶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門。父親一手拉著水生,對他說:「水生,你乾的是光榮事情,我不攔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給你照顧,什麼也不要惦記。」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來,水生對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們到底有些藕斷絲連。過了兩天,四個青年婦女集在水生家裡來,大家商量:「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水生的女人說:「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哪裡就碰得那麼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
於是這幾個女人偷偷坐在一隻小船上,劃到對面馬庄去了。
到了馬庄,她們不敢到街上去找,來到村頭一個親戚家裡。親戚說:你們來的不巧,昨天晚上他們還在這里,半夜裡走了,誰也不知開到哪裡去。你們不用惦記他們,聽說水生一來就當了副排長,大家都是歡天喜地的……
幾個女人羞紅著臉告辭出來,搖開靠在岸邊上的小船。現在已經快到晌午了,萬里無雲,可是因為在水上,還有些涼風。這風從南面吹過來,從稻秧上葦尖吹過來。水面沒有一隻船,水像無邊的跳盪的水銀。
幾個女人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各人在心裡罵著自己的狠心賊。可是青年人,永遠朝著愉快的事情想,女人們尤其容易忘記那些不痛快。不久,她們就又說笑起來了。「你看說走就走了。」「可慌(高興的意思)哩,比什麼也慌,比過新年,娶新娘也沒見他這么慌過!」
「拴馬樁也不頂事了。」「不行了,脫了韁了!」「一到軍隊里,他一準得忘了家裡的人。」「那是真的,我們家裡住過一些年輕的隊伍,一天到晚仰著脖子出來唱,進去唱,我們一輩子也沒那麼樂過。
等他們閑下來沒有事了,我就傻想:該低下頭了吧。你猜人家干什麼?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畫上許多圓圈圈,一個一個蹲在院子里,托著槍瞄那個,又唱起來了!」
她們輕輕劃著船,船兩邊的水嘩,嘩,嘩。順手從水裡撈上一棵菱角來,菱角還很嫩很小,乳白色。順手又丟到水裡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穩穩浮在水面上生長去了。
「現在你知道他們到了哪裡?」「管他哩,也許跑到天邊上去了!」她們都抬起頭往遠處看了看。「唉呀!那邊過來一隻船。」「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快搖!」
小船拚命往前搖。她們心裡也許有些後悔,不該這么冒冒失失走來;也許有些怨恨那些走遠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麼也別想了,快搖,大船緊緊追過來了。大船追的很緊。
幸虧是這些青年婦女,白洋淀長大的,她們搖的小船飛快。小船活像離開了水皮的一條打跳的梭魚。她們從小跟這小船打交道,駛起來,就像織布穿梭,縫衣透針一般快。假如敵人追上了,就跳到水裡去死吧!
後面大船來的飛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這幾個青年婦女咬緊牙制止住心跳,搖櫓的手並沒有慌,水在兩旁大聲嘩嘩,嘩嘩,嘩嘩嘩!往荷花澱里搖!那裡水淺,大船過不去。
她們奔著那不知道有幾畝大小的荷花澱去,那一望無邊際的密密層層的大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牆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視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們向荷花澱里搖,最後,努力的一搖,小船竄進了荷花澱。幾只野鴨撲楞楞飛起,尖聲驚叫,掠著水面飛走了。就在她們的耳邊響起一排槍聲!
整個荷花澱全震盪起來。她們想,陷在敵人的埋伏里了,一準要死了,一齊翻身跳到水裡去。漸漸聽清楚槍聲只是向著外面,她們才又扒著船幫露出頭來。她們看見不遠的地方,那寬厚肥大的荷葉下面,有一個人的臉,下半截身子長在水裡。
荷花變成人了?那不是我們的水生嗎?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臉,啊!原來是他們!
但是那些隱蔽在大荷葉下面的戰士們,正在聚精會神瞄著敵人射擊,半眼也沒有看她們。槍聲清脆,三五排槍過後,他們投出了手榴彈,沖出了荷花澱。
手榴彈把敵人那隻大船擊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團煙硝火葯氣味。戰士們就在那裡大聲歡笑著,打撈戰利品。他們又開始了沉到水底撈出大魚來的拿手戲。他們爭著撈出敵人的槍支、子彈帶,然後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麵粉和大米。
水生拍打著水去追趕一個在水波上滾動的東西,是一包用精緻紙盒裝著的餅干。
婦女們帶著渾身水,又坐到她們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個紙盒,一隻手高高舉起,一隻手用力拍打著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對著荷花澱吆喝:「出來吧,你們!」好像帶著很大的氣。她們只好搖著船出來。忽然從她們的船底下冒出一個人來,只有水生的女人認的那是區小隊的隊長。
這個人抹一把臉上的水問她們:「你們干什麼來呀?」水生的女人說:「又給他們送了一些衣裳來!」小隊長回頭對水生說:「都是你村的?」「不是她們是誰,一群落後分子!」說完把紙盒順手丟在女人們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遠的地方才鑽出來。
小隊長開了個玩笑,他說:「你們也沒有白來,不是你們,我們的伏擊不會這么徹底。可是,任務已經完成,該回去曬曬衣裳了。情況還緊的很!」戰士們已經把打撈出來的戰利品,全裝在他們的小船上,
准備轉移。一人摘了一片大荷葉頂在頭上,抵擋正午的太陽。幾個青年婦女把掉在水裡又撈出來的小包裹,丟給了他們,戰士們的三隻小船就奔著東南方向,箭一樣飛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煙波里。
幾個青年婦女劃著她們的小船趕緊回家,一個個像落水雞似的。一路走著,因過於刺激和興奮,她們又說笑起來,坐在船頭臉朝後的一個噘著嘴說:「你看他們那個橫樣子,見了我們愛搭理不搭理的!」「啊,好像我們給他們丟了什麼人似的。」
她們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們沒槍,有槍就不往荷花澱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來!」「我今天也算看見打仗了。打仗有什麼出奇,只要你不著慌,誰還不會趴在那裡放槍呀!」「打沉了,我也會鳧水撈東西,我管保比他們水式好,再深點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們也成立隊伍,不然以後還能出門嗎!」「剛當上兵就小看我們,過二年,更把我們看得一錢不值了,誰比誰落後多少呢!」
這一年秋季,她們學會了射擊。冬天,打冰夾魚的時候,她們一個個登在流星一樣的冰船上,來回警戒。敵人圍剿那百畝大葦塘的時候,她們配合子弟兵作戰,出入在那蘆葦似的海里。
(1)村口荷花擴展閱讀:
《荷花澱》是孫犁的代表作。選自《白洋淀紀事》,與《蘆花盪》是姊妹篇,是「白洋淀紀事之一」,是「荷花澱派」的代表作品。
全文充滿詩意,被稱為「詩體小說」。在激烈殘酷的抗日戰爭這樣一個關系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說選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現農村婦女既溫柔多情,又堅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戰火硝煙中,夫妻之情、家國之愛,純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開的荷花一樣,美麗燦爛。
水生嫂--女主人公,她是一個傳統、善良的農村家庭婦女,盡心盡力地支撐家庭,不讓丈夫有後顧之憂。得知丈夫要離家參軍,她雖然心裡為難,但還是支持丈夫的選擇。對戰爭的親身感受,使她對丈夫的抗戰事業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於是她也投身到抗戰的行列中,直接參加保家衛國的神聖事業。
水生--男主人公,是眾多抗日人民的一個縮影。為抗日奉獻一切,不顧個人生死,有著一種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
原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姚雪垠:白洋淀明麗的天然景色,伴隨著殘酷戰爭年代裡根據地人民內心迸發出來的對祖國,對革命,對同志和親人熾熱無私的愛,像一股暖流,直沖你的心扉,使人經久難忘。一個作家的作品,有如此強大的藝術魅力,是不多見的。
孫犁(1913~2002年7月11日),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被譽為「荷花澱派」創始人。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學畢業後流浪到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去大學旁聽,當過職員。
『貳』 美麗的小村莊100字村莊里有一座小橋,橋下面有清清的河水,有荷花
答案:2 4 1 3 5
『叄』 農村院子里栽種荷花正對院門口問風水
西有荷花池,吉。
按易學大師邵偉華極力推崇的金鎖玉關派風水原理;一個房子的好壞,回首先應看其住答宅周圍的大環境,是否與風水理論相一致。其次看其宅內的格局分布是否合理。室內主要看門、廚、廁,金鎖玉關講究南低北高,西低東高,及其它四宮的配合,這叫八宮辯證。如需正規看宅,請聯系。
『肆』 關於荷花
關於荷花的古詩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鍾。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綉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二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白: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折荷有贈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子夜吳歌(其二) 唐
李 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越 女 唐
王昌齡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
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關於荷花的歇後語
並蒂蓮——香菱
並蒂蓮——聯春繞瑞——連理枝頭花正開
七月的荷花---一時香。
荷花塘里著火——藕燃(偶然)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關於荷花的傳說故事
(二)三月三的傳說(荷花傳說)
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和一個庵。廟里一個和尚與庵里的一個尼姑相好,隨著日子的長遠,兩人的恩愛與日俱深。可是,同是出家人,不能結成夫妻,只能時常暗中相會。
有一年的三月三,他們在一個湖邊相會,被一個叫花子發現了。那叫花子本也是無意中路過,無奈黑夜裡那叫花子的形象頗似她庵中的住持,尼姑嚇慌了,一慌之下竟跳湖自盡了。和尚見尼姑跳到湖裡去了,他也不知那湖水的深淺,一心只想救起尼姑,結果也被淹死了。叫花子撞到和尚與尼姑的好事後,難為情地急急走開了。可是緊接著聽到兩陣水響,又聽到和尚在水中呼喚尼姑的聲音,料是尼姑含羞自盡,想想全是自己的過錯,於是就急忙轉身,趕緊跳到湖裡救人。怎奈他們都不識水性,最後都被淹死在湖裡。這一幕悲喜劇,世人誰也不知,唯有土地菩薩全都看在眼裡。他同情他們的遭遇,可是卻不能救活他們,因為那和尚與尼姑畢竟犯了佛門的戒律!
和尚與尼姑的屍體很快被湖裡的大魚吃掉了,骨頭飄到一塊兒,漸漸沉入湖底的淤泥中。魚兒嫌叫花子身上有股臭味,而沒有吃他的屍體,叫花子的屍體便浮到了水面上。和尚與尼姑都覺得自己死得冤枉,雙雙向土地菩薩訴冤,說:「我們在人世不能成為夫妻,能不能讓我們沉入淤泥的屍骨節節相連,並給予一點生機?」土地菩薩說:「因為你們違犯佛門的清規,死後只能與污泥為伴。但念你們都是人,人世間男女相愛並無過錯,故准許你們的屍骨在污泥中節節相連,恢復生機。」
和尚與尼姑的魂靈見土地菩薩應允了,又得寸進尺,要求每年出來看一看世界。土地菩薩心腸軟,竟也答應了,但是規定他們不能離開污泥。每年要到他們的忌日三月初三才能鑽出水面探看世界。
叫花子的魂靈見和尚與尼姑都獲准恢復生機,也前來向土地菩薩說:「雖然和尚與尼姑的死是我害的,可我是無意的,能不能也讓我恢復生機,每年到世間玩一段時間?」
土地菩薩覺得叫花子言之有理,便說:「好吧,你就變一條水蛇,每年三月初三去看世界。」
後來,和尚與尼姑的白骨長成人類喜歡吃的蓮藕,節節相連,節節有孔,以示他們心心相通,節節之間長滿細絲,即使折斷,也可相連。和尚讓自己長成荷葉,尼姑讓自已長成荷花,每年三月初三,荷葉先捲成尖角鑽出水面的,然後才慢慢舒展開來。荷花本來也是在三月初三鑽出水面的,怎奈她對過去的事感到難為情,要待荷葉長大了、長多了,她才從空隙里羞答各地鑽出來。
水蛇當然不會害羞,每年三月初三,他便迫不及待地從土洞里鑽出來。
因此,便有了「年年有個三月三,蛇出洞來藕出簪」的諺語。
關於我國的賞荷勝地
1:西湖2:錢塘3:蘇州園林4:晉祠5:華清池(賞荷勝地)
蓮花峰:1:黃山。2:武夷山。
關於荷花的謎語
荷葉里包著一個咸雞蛋.(打一食品) 荷包蛋
荷葉的孩子,常躲在水下,粉粉可好吃,掰開有張網.(打一食品) 蓮藕
雙子葉植物,想想可煮湯,不但是葯草,味道也很香.(打一植物) 薄荷
荷葉的淚珠. 荷珠
荷花燈里點蠟--------心裡明
荷花池養魚----------一舉兩得
關於荷花的成語
碧盤滾珠 皎潔無瑕 亭亭玉立 嫩蕊凝珠
清香襲人 風姿綽約 玉潔冰清 出水芙蓉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伍』 農村院子里栽種荷花正對院門口問風水
荷花寓意著吉祥,葉子同花都特別漂亮,農村院子栽種的荷花,如果正對院子門口,這沒有什麼不好,初入吉祥,是個大好事,好風水。
『陸』 我國的十大看荷花的景點在哪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蘇堤春曉 蘇堤全長三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空出的泥構築而成的。故名之以「蘇堤」。 早春四月,迎著熹微晨光,沿修長的湖堤漫步,但覺輕風徐來,十里垂柳飄忽。在輕煙薄霧中,灼灼紅桃含露開放,宛若噴霞,景色著實嬌媚迷人,而當春雨霏霏,透過裊娜柳絲眺望西湖,但見薄靄彌漫,漸遠漸淡,景色更是奇幻誘人,被人稱為「六橋煙柳」。蘇堤連接了南山和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且花木一年四季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如詩若畫的迷人風光,成了人們長年遊玩的好地方。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柳浪聞鶯柳浪聞鶯前身是南宋的皇家花園--聚景園。解放後經整修,已擴建成為佔地三百多畝的大型公園。這里以柳葉蔥蔥,鶯聲婉轉而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春天的花園柳樹蔭蔭,枝枝翠柳婀娜多姿,有些隨風搖曳,更有臨湖而植者,枝葉俯垂水面,遠望如少女浣紗的「浣紗柳」。步履其間,濃蔭深處的柳樹給人以陣陣思緒,悅耳的鶯啼聲更是撩人遐想。柳浪聞鶯現共分三組園景,即聞鶯館、友誼園和聚景園。這里引進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使園內景色越具誘人之處,以景寓意,情景交融,別有一番情趣。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花港觀魚 「盧園」是南宋內侍盧允升的私人花園,因其處有清溪自花家山流下,故名「花港」,花港觀魚,與蘇堤前接,西山在北為其護屏,還有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全園分為魚池古跡、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叢林區、芍葯圃等七個景區。公園中部的南端是最吸引人的地方-紅魚池。池中滿蓄金鱗紅鯉,池畔花木扶疏。遊人投餌,群魚爭食,有聲有色,賞心悅目。現公園的主景區為牡丹園,用牡丹、湖石等組成,小徑迂迴,布置緊湊有致。仲春時節,站在聳峙高處的牡丹亭向下俯視,但見大大小小的花壇間紅夾綠,那燦若雲錦的牡丹花千姿百態,斗奇競妍,令人流連忘返。不久將再辟芍葯圃,與牡丹亭相媲美。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麴院風荷 麴院風荷在靈隱路洪春橋畔,據說南宋時有一處官家釀酒作坊,坊內與金沙澗相通的池塘種滿了荷花,每逢夏日熏風吹拂,荷香與酒香四溢,令人陶醉,人們稱之為「麴院荷風」。舊時的麴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於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清康熙年間,在蘇堤跨虹橋畔的岳湖種荷花,並建亭立碑,題為「麴院風荷」,此景遂復。今天的「麴院風荷」仍以荷花為主景,建有五個荷花池,分別栽植紅蓮、粉蓮、白蓮以及重瓣的「重台」等多種品種。全園又分為岳湖、竹素園、風荷、麴院、濱湖密林等5個景區。每當夏日,荷花開放,滿眼翠蓋紅妝,香飄數里,池和池之間築小橋相連,便於遊人流連觀賞,可以領略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迷人景色。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雙峰插雲 在洪春橋畔。雙峰即南高峰、北高峰,分別位於西湖之西南、西北。南高峰海拔256.9米,北高峰海拔355米。兩峰遙相對峙,綿延相距十餘里。舊時人們游湖多在春秋兩季,每當欲雨未雨時,從湖上眺望南、北兩高峰,但見雲霧裊繞,雙峰時隱時現,時露雙尖,宛如峰插雲霄,自然風光異常優美,峰勢高峻磅礴,晴雨晨昏不同,尤在雨後或陰翳多雲天氣,彩雲、白雲或濃或淡,忽纏忽遮,是雲是山,一片朦朧。如一幅壯觀的水墨淋漓而濃淡有致的山水畫卷展現在面前,氣象萬千,景觀十分吸引人,便定為「西湖十景」之一,名兩峰插雲。後「兩峰」改為「雙峰」,從此這湖中之景便成為陸上之景。南高峰「攬長江若帶,俯平湖如杯」北高峰稱「錢塘之柱」,山間林木蒼翠,有石磴數百級,曲折盤上山頂。張岱《西湖十景兩(雙)峰插雲》:一峰一高人,兩人相與語。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位於西湖中部偏南,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它是由三座葫蘆形石塔和「小瀛洲」兩個部分組成。島是明萬曆年間用疏浚的湖泥堆積而成,島外又築有環表堤埂,堤島之間由九轉三回、三十個彎的曲橋相連,構成了一個湖中島、島中湖的勝似仙境的著名旅遊勝地,其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於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是我國水上景園的典範,古代園林藝術的精品,中秋之時,在塔中置燈燭,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外透,月光、燈光、湖光,月影、塔影、雲影溶成一片,恍惚迷離,說不盡的詩情畫意。登上小瀛洲,一路更有九曲橋、九獅石、開網亭、亭亭亭、「竹徑通幽」、木香榭、迎翠軒、花鳥廳等,最後是我心相印這亭。這些建築錯落布置,極盡巧思,一路游賞,意趣無窮。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瀕臨外西湖,此地商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方,視野開闊,中秋之夜,月白風清,湖水盈盈,坐在平台茶座上,仰看天上月輪當空,俯視湖中月影倒映,天上、湖中兩圓月,交相輝映,有使人如入方寒宮之感。所以前人題有「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的楹聯。而且假山疊起,四季花木,構成一處詩趣盎然的游覽勝景。更令人尋訪和體味的是其豐富的歷史古跡和文化底蘊,令人想到南宋的望月亭,明代的龍王祠,和清初的御書樓。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雷峰夕照 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傳為吳越王為慶黃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黃妃塔」。但民間因塔在雷峰,均呼之為雷峰塔。塔共七層,重檐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舊時雷峰塔與保叔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納,保叔如美人」之譽。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至明嘉靖年間,塔外部樓廊被倭寇燒毀。塔基磚被迷信者盜竊,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傾圮。今政府批准復建。清人許承祖曾作詩雲:「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將重現雷峰塔與保叔塔隔湖對峙的景觀。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南屏晚鍾 南屏山橫亘於西湖南岸,山上林木蒼翠,秀石玲瓏。山上有一凈慈寺,位於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吳越始建,稱「永明禪院」,飽經滄桑。寺內有宗鏡堂、慧日閣、濟祖殿、運木井等古跡,山門前有放生池。寺院原有銅鍾一口,每天傍晚,深沉、渾厚的鍾聲在蒼煙暮靄中回響,山回谷鳴,發人悠遠的沉思,「南屏晚鍾」因此得名。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晨鍾暮鼓,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杭州西湖十大景點介紹--斷橋殘雪 西湖雪景,歷來受人稱頌。「斷橋殘雪」的意境尤為膾炙人口。斷橋殘雪景觀內涵說法不一,一般指冬日雪後,橋的陽面冰雪消融,但陰面仍有殘雪似銀,從高處眺望,橋似斷非斷。每當大雪之後,紅日初照,橋陽面的積雪開始消融,而陰面還是鋪玉砌玉,遠處觀橋,晶瑩如玉帶。佇立橋頭,放眼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給人以生機勃勃的強烈屬深刻的印象,是欣賞西湖雪景之佳地,中國著名的民間傳說《白蛇傳》,為斷橋景物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洪丞《斷橋閑望》詩雲:「閑作步上斷橋頭,到眼無窮勝景收。細柳織煙絲易,青屏拂鳥影難留。斜拖一道裙腰繞,橫著千尋境面浮。投者近來忘俗累,眷懷逋客舊風流。」
『柒』 荷花村的人口
全村現有農戶1430戶,鄉村人口4201人,其中男性 1813 人,女性2388 人。農業人口3695人,勞動力1750人.是一個以白族為主的自然村,其中漢族16人,白族3931人。
『捌』 村裡荷花灣西南角建一個休閑長廊在風水學中對村裡有沒有害處
『玖』 蓮花村裡蓮花開,蓮花池裡賞蓮花什麼意思
北京城區要想欣賞荷花,基本上要去蓮花池公園。,那裡每年種植的荷花品回種多花色也不少。最近幾年城區答的各個公園都可以看到荷花,但是荷花的品種都沒有蓮花池公園的多,特別是睡蓮、並蒂蓮,出泥而不染,潔白無瑕。還有黃、粉、紫.......給盛夏的人們一絲涼意。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拾』 荷花去哪裡欣賞
蓮,花之君子者也
夏季是荷花盛開時節
吻荷葉露珠,賞花粉葉綠
真是夏日裡的一大享受
在荷塘里,親手摘個還沾著露水的蓮蓬,穿過靜水蓮影,風輕蓮香。玩累了,到景區農家樂小憩,喝一杯清茶,點幾盤土菜,甚是享受。
古猗園是上海市五大古典園林之一。朝來湖畔,江南的柔美,江南的風情,江南的古韻與風流盡在眼前。盛夏的荷塘以它獨特的姿態綻放在古猗園內。漫步在小橋流水,徘徊於亭台樓閣,穿梭在曲折小路,融入這曲清幽與靜謐之中。
曲水園
上海的經典賞荷地點可多了去了。從優雅寧靜的五大古典園林的古猗園、醉白池、曲水園,到養殖荷花觀賞的顧村公園、海灣國家森林公園、閔行體育公園,上海絕佳賞荷地可謂到處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