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海棠雖好不留詩

海棠雖好不留詩

發布時間: 2022-01-05 07:49:26

㈠ 解釋 海棠雖好不留詩

海棠雖好不留詩....意思是說杜甫作了很多的詩卻未涉及過海棠...這個典故....

長期內生活在海棠之鄉的大詩容人杜甫,在他一生所存1400多首詩中,偏偏沒有一首詠海棠花的詩。
蘇東坡:「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留詩。」
不少人對此有過猜想,進而也有人對他有所指責。
詩人錢易:「子美無情甚,都官著意頻」。
王十朋:「杜陵應恨未曾識,空向成都結草堂。」
杜詩中迴避海棠的原因,宋代文人王禹偁的《詩話》里說得最為清楚:「杜子美避地蜀中,未嘗有一詩說著海棠,以其生母名海棠也。」

㈡ 卻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言詩

我就好像是杜甫,而李琪就好像是海棠,雖然海棠萬種風情,十分美麗,但杜甫的詩句里卻沒有一個字提到它。
出自
東坡四年黃州住, 何事無言及李淇。
卻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

蘇軾運用了一個典故,就是杜甫不寫海棠的故事。杜甫一生寫詩約有3000首,流傳下來的也有1400餘首,其中不乏一些田園風景詩。關於杜甫為什麼不寫海棠,《古今詩話》中有一種猜測。《古今詩話》有註:「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諱之,故《杜集》中絕無海棠詩。」杜甫因為避諱母親的名諱不寫海棠,這也是極有可能的吧。

故事
在黃州的一次送行宴中,有一個歌女向蘇軾討詩。這個歌女名叫李琪,天生麗質,之前已經向蘇軾討了幾次詩,都沒能成功。這一次,李琪又走上前去,請求蘇軾在她的披肩上作詩。
蘇軾聽罷她的請求,立刻讓她前去研墨,然後大手一揮,在她的披肩上寫下了兩句詩:東坡四年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琪。說我蘇東坡在黃州住了四年,怎麼沒有給李琪寫過事呢?奇怪!但寫完這兩句詩,蘇東坡就繼續和朋友們聊起了天,一時之間似乎沒有繼續寫下去的意思。這兩句詩寫得十分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看起來沒有達到蘇軾該有的水準。
李琪等了許久,不禁再次央求蘇東坡把詩句寫完。於是蘇東坡又提起了筆,將剩下兩句詩一氣呵成地寫完:卻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言詩。
這兩句一寫完,賓客們紛紛拍手稱奇!它輕盈又自然地恭維了李琪,巧妙的一個典故,就使這個好命的歌女,在黃州名聲大噪,甚至流傳千古。

㈢ 劃線詩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留詩」大家都擊節叫好,如何理解

「東坡十年黃州住,何事不言及李琪。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言詩」這首詩是蘇軾寫給一個叫李琪的女子,自己沒有給李琪吟詩就好象當年杜甫沒給美麗的海棠寫詩一樣,其實都是默默欣賞,就是一種對人的高度評價,好到及至美到及至就覺得筆墨都是一種浪費

㈣ 東坡四年黃州住, 何事無言及李淇。 卻似西川杜工部, 海棠雖好不吟詩。 什麼意思

意思是蘇抄東坡說,我在黃州住了四年,為什麼從來沒有提及過李淇呢?那就似西川的海棠雖然好,杜甫也沒有題詠過一樣。

相傳蘇軾在黃州期間,黃州最著名的歌姬當屬李淇。可蘇軾寫詩詞題遍了黃州的方方面面,就是沒有詩詞提到過李淇,就有人讓蘇軾給李淇題一首,蘇軾也不推辭,於是寫了這首詩。

(4)海棠雖好不留詩擴展閱讀:

蘇軾的文學思想是文、道並重。他推崇韓愈和歐陽修對古文的貢獻,都是兼從文、道兩方面著眼的。但是蘇軾的文道觀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獨特性。

首先,蘇軾認為文章的藝術具有獨立的價值,如「精金美玉,文章並不僅僅是載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現功能便是人類精神活動的一種高級形態。其次,蘇軾心目中的「道」不限於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規律。

所以蘇軾主張文章應像客觀世界一樣,文理自然,姿態橫生。他提倡藝術風格的多樣化和生動性,反對千篇一律的統一文風,認為那樣會造成文壇「彌望皆黃茅白葦」般的荒蕪。

㈤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留詩」,這里杜甫所避諱的對象是

海棠,他媽的名字叫海棠

㈥ 劃線詩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留詩」大家都擊節叫好,如何理解

海棠是杜甫母親的名諱,所以杜工避諱。

㈦ 杜甫的詩中為何沒有關於海棠

有人說,那是避諱所致。杜甫母親名叫海棠,按照唐人名諱習俗,杜內甫不能將母親名字寫入詩容歌。

有人說,那是因為杜甫處於動亂年代,沒有詠海棠的閑情逸致;

有人說,杜甫盡忙著寫「三吏」「三別」之類關心時弊民瘼的作品了,無暇顧及花草樹木;

有人說,杜甫沒有寫過海棠很正常,因為那個年代,海棠還不是詩人們普遍關注的花卉品種。除了王維寫過之外,李白、韓愈、柳宗元、元稹、白居易等人都沒有寫過海棠;

有人說,杜甫避母親名諱的說法是無稽之談。「杜甫母親,一個北方老太太,沒有聽說他的故鄉河南鞏縣能夠生長多麼繁茂的海棠。在杜甫母親起小名的時候,海棠不是詩的意象。因此,她根本不可能用海棠當乳名」;

有人說,杜甫在成都居住時,「安史之亂」漸息,社會趨於安定,而且他在此時也留下了大量的閑適詩。如其《江畔獨步尋花絕句》組詩,就是專門寫花的。並且舉出「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等詩句為例,認為滿蹊的花中,不可能沒有海棠;

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

【作者簡介】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現山東章丘)人,宋朝傑出的女詞人,也是文學史上最有成就的女作家.
-------------------------------------------------------------------------------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
昨天夜裡,雨點稀疏,晚風急猛,雖然酣睡了一宵,還是余醉未消.問那捲簾的侍女,園中的海棠花怎麼樣了?她卻告訴我說,海棠花還跟原先那樣.唉,你知道嗎?知道嗎?一夜的風雨過後,海棠樹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賞析】

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轟動朝野.傳聞就是這首詞,使得趙明誠日夜作相思之夢,充分說明了這首小令在當時引起的轟動.又說此詞是化用
韓偓《懶起》詩意.韓詩曰:「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陣寒.海棠花在否?側卧卷簾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較原詩更勝一籌,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少女的傷春心境.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這兩句寫昨夜的風很急,還淅淅瀝瀝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飲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來酒意還沒有完全退去.一開始
就將整首詞的時間、環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風驟」十分恰當的寫出了暮春的特點,風吹的緊而雨卻是疏落,四個字即使人能夠感受到暮春的氣息.「濃睡不消
殘酒」則寫出了人物現在的狀態,剛剛醒來略略還帶些酒意,一副慵懶的模樣,這種狀態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風驟,隱隱心底還藏著些許心事,這樣就順理成章
地引出下文.上下兩句前者寫室外,後者寫室內,轉折的巧妙恰當,靈動自然.
經歷了一場風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園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
落,令人不忍面對,因此急地向「卷簾人」詢問.一個「試」字,寫出了人物心中的擔憂,她不願意春天就這么快的過去.「試」字將不忍問卻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
盾心理刻畫的淋漓盡致.孰料,「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讓她出乎意料,雖然她內心渴望海棠依舊,但自己也明白風雨之後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簾人」
的回答給了她意外的驚喜.「海棠依舊」從後面應和了前面「問」的內容,這種手法使得其詞更加耐讀.「卻」字同時寫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聽到回答後的意外
之情,還隱隱道出了「卷簾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時的漫不經心,這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個微妙的對比,主人公的細膩委婉與「卷簾人」粗疏淡漠之間的對
比.詞至此,又疊進一層,意境又開一界.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主人公畢竟還是知道這是暮春時節,況且昨夜又是一夜風雨,海棠花斷然
是不會依舊了,因此她連用兩個「知否」來糾正「卷簾人」的答復,口語的語氣使得這兩個「知否」讓人讀來頗覺清新.「應是綠肥紅瘦」一句寫出了當前的情形.
這句是最為世人稱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穎別致、生動傳神,看似信手拈來,卻是功力獨到.她用「綠」字代指滿枝的綠葉,用「紅」代指枝頭的花朵,「肥」替換
了「多」,「瘦」替換了「少」,寫出了一個全新的意境.無怪乎多為歷代詞論者贊譽,如《草堂詩余別錄》中曰「結句尤為委曲工整,含蓄無窮意焉」.而更深一
層,「紅」又不單指花朵,還隱指了春天萬紫千紅的景象與色彩,隱指了春天眾多無比美好的事物,隱指了在春天裡的喜悅心情.這樣「紅瘦」一詞就逼真地寫出了
人物地傷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飾,卻更令人心動,這是李清照的詞作給讀者的一個典型感受.
作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這首小令寫法別致.
它曲折委婉,意境層層疊進,雖只六句,卻幾度轉承,時時宕開一筆.同為傷春之作,作者並沒有像其他詩篇一樣直接寫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傷惆悵,而是通過聽
覺、視覺等側面營造暮春時節的氛圍,從客觀現實逐漸轉入主觀感受,從而能夠更加強烈的引起讀者的共鳴.
其次,作者通過主人公與「卷簾人」的對
話來展開全文.這種寫法,不僅是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在腦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畫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顯得緊湊而有內容.同時還將人物的心境
通過話語表現出來,更顯得真實可信.此外作者在對話中稍加點綴,如「試」、「卻」等字,將人物情感的轉折細膩地刻畫出來,對比著描寫了兩個人物的情感心
思.
再者,成功地運用代指手法.以「綠」「紅」代指葉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語言上更顯凝練,言前人所未言.前已詳述,此處即不重復了.

接下去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
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
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彥《少年游》:「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便顯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蠟了.
「試問」的結果如何呢?——「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
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
話後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
對侍女的反詰,也象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
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
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象她的
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
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
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不正
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嗎?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
《草堂詩余別錄》評:「結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看來皆非虛譽.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
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蓼
園詞選》雲:「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

㈨ 卻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吟詩什麼意思

「東坡十年黃州住,何事不言及李琪。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言詩」這首詩是蘇軾寫給一個叫李琪的女子,自己沒有給李琪吟詩就好象當年杜甫沒給美麗的海棠寫詩一樣,其實都是默默欣賞,就是一種對人的高度評價,好到及至美到及至就覺得筆墨都是一種浪費

㈩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題詩」,杜工部前面前面西川二字的由來

759年杜甫棄官入四川,住草堂,即杜甫草堂,故稱西川

熱點內容
傾城閣花卉 發布:2025-07-10 08:57:20 瀏覽:72
帶桿綠植 發布:2025-07-10 08:57:18 瀏覽:265
櫻花櫻花滿天飛歌詞 發布:2025-07-10 08:57:12 瀏覽:51
番紅花盆栽種植方法 發布:2025-07-10 08:51:38 瀏覽:899
丁丁香下載 發布:2025-07-10 08:49:55 瀏覽:108
綠植環保作文 發布:2025-07-10 08:41:58 瀏覽:394
朝陽綠植租擺怎麼樣 發布:2025-07-10 08:32:28 瀏覽:276
殺梅花鹿犯法嗎 發布:2025-07-10 08:27:24 瀏覽:839
丁香月月 發布:2025-07-10 08:13:10 瀏覽:536
情人節3d素描圖片 發布:2025-07-10 08:12:57 瀏覽: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