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刀飛刀迎鳳教學
A. 像花木蘭一樣的女英雄還有那些
一、中國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 婦好
婦好,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率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還主持著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且為三個法定配偶之一。名好,「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
婦好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是個善於打仗的女將軍,殷墟的甲骨文記錄了她攻克了周邊諸多方國,這在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婦好有獨葬的巨大墓穴,而且有拜祭的隆禮。這在商朝時期是非常少見的。
二、嶺南聖母 ,冼夫人
冼夫人(522年—602年),又稱冼太夫人,名百合,出生於今茂名市電城鎮山兜村。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被奉為「嶺南聖母」。夫人幼賢明,多籌略,在父母家,撫循部眾,能行軍用師,壓服諸越一生身歷三朝,順應人民的要求和願望,致力於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她和她的子孫們相繼為嶺南地區持續百年的相對穩定,促進廣東南部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是愛國主義典範。
她的英雄形象一直深深地刻在中國人民心中,被陳朝、隋皇朝敕封為「石龍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譙國夫人」,死後謚封為「誠敬夫人」。後來,明太祖和清朝同治帝分別追封為「高涼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總理譽之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三、花木蘭替父從軍
花木蘭是中國南北朝至隋末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花木蘭的事跡流傳至今,中國古代著名的巾幗英雄,忠孝節義,代父從軍擊敗入侵民族而流傳千古。相傳,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一十二載,屢建功勛,無人發現她是女子,回朝後,封為尚書。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載。
四、巾幗英雄,唐平陽公主
唐高祖李淵和皇後竇氏的愛女,柴紹(李世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妻。她是一個真正的巾幗英雄,才識膽略絲毫不遜色於她的兄弟們。公元617年(隋大業十三年)柴紹從李淵在太原舉兵反隋,她回家散財招兵得七萬人,親率師與李世民會於渭北。老百姓將平陽公主稱為「李娘子」,將她的軍隊稱為「娘子軍」。
娘子軍威名遠揚,很多人都慕名投奔。很快,平陽公主的娘子軍就超過七萬人了。平陽公主在軍事上的直覺與見地,堪稱天才,隋將屈突通就曾經在她手下連吃幾場大敗仗。關中平定之後,李淵將自己這位才略出眾的愛女封為「平陽公主」。
平陽公主她唐朝歷史上唯一一個有謚號的公主,也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由軍隊為她舉殯的女子。清吳偉業《思陵長公主輓詩》:「柔福何慚宋,平陽可佐唐。」
五、女中豪傑 ,樊梨花
樊梨花,唐貞觀年間人,她因與薛丁山平定西北邊亂、沙場揮戈與共的故事而家喻戶曉,在後世影響深遠。其傳奇故事被多種形式的文藝作品所表現和演繹,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樊梨花,薛丁山的妻子。她自幼隨梨山老母習藝,歷時八載,武藝高強。她乃是薛家父子征西的中流砥柱,一口綉戎刀無可匹敵。於薛仁貴身亡後,繼任征西大元帥,終至西涼之亂敉平,因居功厥偉,唐高宗時加封為威寧侯、鎮國一品夫人。在我國地方史記、掌故稗史中都有記載,她是一個敢愛敢恨、胸懷寬廣的大唐奇女,武藝高強、神通廣大、文武全才的兵馬大元帥。
樊梨花顧全大局、聰慧勇敢、忠於愛情的藝術形象,經過民間的傳說、說唱、演義等不斷的再加工、再創作,愈加鮮明、豐滿,廣為流傳,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六、折(舍)太君:滿門忠烈 佘賽花
折太君(即歷史上的佘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征遼之時,潘仁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折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
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六、穆桂英:穆桂英掛帥
穆桂英- 戲曲及小說《楊家將》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將通俗演義》中人物。原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藝超群、機智勇敢,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因陣前與楊宗保交戰,生擒宗保並招之成親,歸於楊家將之列,為楊門女將中的傑出人物。
穆桂英與楊家將一起征戰衛國,屢建戰功。佘太君(佘賽花)百歲掛帥,率十二寡婦西征,她五十歲尤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大獲全勝。是中國古典文學巾幗英雄的典型形象。
七、梁紅玉:梁紅玉擂鼓助威大破金軍
梁紅玉(1102—1153),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丈夫為抗金名將韓世忠。今安徽省貴池縣。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的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宋高宗建炎四年春,金軍從杭州北撤。韓世忠的部隊緊急出動,沿運河水陸兩岸齊頭並進,搶先佔領京口一帶的金山、焦山,專截金兀術的歸路。當天金兀術就給韓世忠下了戰書,約定第二天開戰。
第二天早晨,梁紅玉戴著雉尾八寶嵌金珠金鳳冠,穿一領鎖子黃金甲,圍著盤龍白玉帶,端坐在中軍的樓船上面指揮戰斗,在最激烈的時候,梁紅玉親自擂鼓助威,宋軍士氣百倍,一天戰鬥打下來打得金軍心膽俱寒,把金兀術的軍隊困在了黃天盪內。韓世忠用梁紅玉的計謀,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8000宋軍對10萬金軍)包圍敵軍達四十八天之久,名震華夏。
黃天盪一戰使金軍喪膽,再也不敢隨便過長江南侵。後來韓世忠和岳飛、張俊一起三路大軍北伐,梁紅玉專門訓練出一支女兵隊伍,屢立奇功。
岳飛被害後,韓世忠辭官與梁紅玉歸隱杭州西湖。1151年,韓世忠病逝。不到兩年,梁紅玉也悒鬱而逝。夫婦合葬於蘇堤靈岩山下。
八、秦良玉:歷史上唯一立傳記載到正史里的巾幗英雄
秦良玉(1574年-1648年),字貞素,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丈夫馬千乘是世襲石砫宣撫使(俗稱土司),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
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贊頌秦良玉。秦良玉死後後世文人贊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對秦良玉大加稱贊,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說到:「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謚秦良玉為「忠貞侯」。
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里,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
九、鑒湖女俠,秋瑾
秋瑾(1875-1907年)中國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為推翻滿清政權和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革命先驅,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提倡女權女學,為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近代中國是一個革命的時代,革命離不開作為「半邊天」的女性。秋瑾有幸適應了時代的需要,因而成為近代中國女性革命的一面旗幟:一個代表近代中國女權革命女性的頗具象徵性意義的標志性歷史人物。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就義於紹興軒亭口,時年僅32歲。
(1)木蘭花刀飛刀迎鳳教學擴展閱讀:
一、王昭君約於公元前52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宜昌秭歸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秦王嬙即此邑之人,故雲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
二、梁紅玉是南宋高宗的和岳飛同時代的大將軍韓世忠之妻,本是京口的妓女,遭人虐待,為韓世忠所救。梁紅玉感其恩義,以身相許。當時韓世忠只是一名小軍官,不敢答應,後來韓世忠升為將軍後,才正式迎娶梁紅玉為妻。在韓世忠的眼中,梁紅玉並不是一般的風塵女子,她應有過人之處。韓世忠在京口和金兵的金兀術在黃天盪對歭。
當時,金兀術擁兵十萬,戰艦無數,而韓世忠只有八千疲兵。韓世忠聽取梁紅玉的計策,由韓率領小隊宋兵艦誘金兵深入葦盪,再命大隊宋兵埋伏,以梁紅玉的鼓聲為命,以燈為引,用火箭石矢焚燒敵船。
金兵果然中計,梁紅玉站在金頂上擂鼓台,韓世忠率船隊迎戰,只聽「咚,咚」戰鼓響,金兵被韓世忠引入黃天盪,梁紅玉三通鼓響,埋伏的宋軍萬箭齊發,頓時火光沖天,金兵紛紛落水,棄船逃命,死傷無數。梁紅玉以燈為引,指揮宋軍把金兵打得落花流水。
網路-中國古代女英雄
B. 我姥姥在練太極和木蘭,需要以下音樂網上實在不好找,請有的朋友幫幫忙把~謝謝!
實在不行,花兩個錢買一套吧~孝敬老人,會回來的~
C. 去武術學校學全武好還是半文半武比較好
我認為這要看你個人的意向,你若想長大後走武科這條路,例如當警察,應該學全武,但也要有文化素養,否則最好是文武雙修,文武雙全。
D. 除了花木蘭之外還有哪些歷史上女英雄說說她們的事跡!
呂雉 漢
在中國上古時代,處於權力頂峰的國王、君主、皇帝軍政府,是男人的專利,女性可望而不可及。 經過楚漢相爭戰火洗禮的呂雉,巾幗不讓須眉,在歷史上第一個站出來向皇位男性傳統格局叫板,勇於在男人壟斷的政權世界裡角逐爭鋒,斬韓信,剁彭越,臨朝稱制,開外戚專權先河,變劉家江山為呂氏天下,呼風喚雨,讓男人們低下高貴的頭顱,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她俯視眾須眉,雌威伏萬民,無為治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執掌國家大權、政績卓著的巾幗梟雄
北魏 馮太後
南北朝時期振興北魏的「太和改制」,人們往往在習慣上把這一功勞歸於孝文帝拓跋宏。其實「太和改制」的真正主持 者是文明太後馮氏,翻開史籍,馮太後銳意改革的蓬勃英姿便會展現你的眼前。 馮太後伴隨著一道「神光」降世之後,歷盡常人少有的艱辛與磨難,從一個卑賤的宮中婢女,一躍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文成帝死後,她採取果斷執掌朝綱二十年。在以男寵為股肱之臣的核心集團輔佐下,大力推行「均田制」和「三長制」,嚴厲打擊貪官污吏,實行漢化政策,富國強兵,把北魏的封建推向一個新的里程碑,對我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武則天 唐
女皇的聖靈誘惑著武則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勾魂攝魄迷住唐太宗,施展媚功拴牢唐高宗;扼死親生女兒換鳳冠,毒殺親生兒子霸皇權;利用酷吏消滅政敵,藉助鷹犬頭顱平息危機。心狠手辣被後世稱為「殺人魔王」、「千古未有殘忍之人」。她極有耐心地經營了50年,終於打破皇位男性化傳統格局,成為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為中國歷史增添了新的篇章。
蕭燕燕 大遼
蕭燕燕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之初,面臨的是母寡子弱,族必雄強,邊防未靖的艱難局面。她處變不驚,沉著果斷,在皇權受到威脅之時,毫不猶豫犧牲,親手鴆殺了大姐二姐。同時廣攬人才,在韓德讓等蕃漢臣僚的輔佐下,順應歷史趨勢,仿效中原王朝的統治方法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把遼朝國力推向了鼎盛時期。 在大力整飭內政之際,蕭燕燕又騰出手來東征高麗,迫使其稱臣納貢;西討阻卜,降服其眾;揮師南下,活捉楊業,簽訂「澶淵之盟」,結束宋遼雙方的長期戰爭,生振遼王朝雄風。蕭燕燕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以武功卓絕著稱的皇後,而且也是推進契丹社會經濟發展進步的女英雄
孝庄文太後 清
孝庄文太後一生飽經滄桑,波瀾壯闊。她歷經三朝,輔立兩帝,運籌後宮而不臨朝擅權,順應時勢而不固執舊制。宮廷爭寵,可以狠心毒死親侄子;入主中原,不恥色誘洪承疇;為了兒子保位,捨得身子嫁叔子;協助孫子擒鰲拜,平三藩,擊潰葛爾丹叛亂的大手筆,堪稱建立大清王朝的「定海神針」。
長孫皇後 唐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站著一個偉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極一時,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謀臣武將外,也與他賢淑溫良的妻子長孫皇後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E. 我16練習後空翻行嗎
嗯,晚是晚了點,但絕對可以的!
我的一個師弟,他十七歲才剛剛學會會後空翻的,所以你不用為這個問題煩惱,我很負責任很權威地告訴你,可以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苦頭肯定是要比從小練的吃的要多,希望你做好心理准備。我是14歲開始學空翻的,最開始是側空翻,後來才是後空翻。我個人建議你,先把腿抻開,不然練習的過程中很容易拉傷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