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青海晁蘭花

青海晁蘭花

發布時間: 2022-01-01 04:36:10

⑴ 書幽芳亭記全文翻譯

參考譯文

如果一個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過其他的士人,那麼就成為國士;如果一個女人的美色超過其他的美女,那麼就稱之為國色;如果蘭花的香味勝過其它所有的蘭花那麼就稱之為國香。自古人們就以蘭花為貴,並不是等到屈原贊蘭花之後,人們才以它為貴的。蘭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長在深山和貧瘠的叢林里,不因為沒有人知道就不發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殘酷的摧殘後,也不改變自己的本性。這就是所說的避世而內心無憂,不被任用而內心無煩悶。蘭花雖然含著香味形狀美好,但平時與蕭艾沒有什麼兩樣。一陣清風吹來,他的香氣芬芳,遠近皆知,這就是所說的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

然而蘭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來的。我放任自己長期流浪四方,於是完全知道蘭和蕙的區別。大概蘭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蘭,《離騷》中說:「我已經培植蘭花九畹,又種下蕙百畝。」《招魂》說:「愛花的風俗離開蕙,普遍崇尚蘭花」因此知道楚人以蕙為賤以蘭為貴很久了。蘭和蕙到處都能生長,即使栽種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葉茂,如果用水澆灌就香氣芬芳,這是它們相同的地方,等到它們開花,一隻幹上就一朵花而香氣撲鼻的是蘭花,一隻幹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氣不足的就是蕙。雖然蕙比不上蘭花,但是與椒相比卻遠在椒之上,椒居然被當世之人稱為「國香」。於是說當權者必須除掉,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隱士紛紛遠離當局而不返回的原因啊!

⑵ 晁是個什麼字怎麼讀呢


cháo
【名】
姓。如:晁蓋
同「朝」。早晨〖morning〗
此字當為朝之或體,杜說是也(杜林以為朝旦)。——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於是天子乃以陽晁,始出乎玄宮。——揚雄《羽獵賦》 [編輯本段]一、姓氏源流晁(Cháo)姓源出有二:
1、源於姬姓,是周景王小兒子朝的後代,以祖名為氏。周景王的太子早死,景王最崇愛小兒子王子朝,於是打算將他立為太子。但是事情還沒有辦完的時候景帝就心臟病突發而死去了。景王的另一個兒子丐早就想得到王位,於是他乘這個機會暗中勾結晉國的君臣作為外援,景帝一死,他就要和王子朝爭奪王位。這時,執政的卿士單氏和劉氏擁立了另一個王子猛作為國君,稱為周悼王。王子朝發動周都部分貴族和失去官位的舊貴族的子弟起兵,趕走了悼王。這時晉國出面干涉,派兵送悼王歸國復位。不久以後,悼王暴病而死,王子丐繼位,稱周敬王。第二年,王子朝在貴族尹氏的支持下再次起兵趕走了敬王,自立為王。三年以後,周敬王在晉軍的幫助下復位。王子朝帶著周朝的典籍逃到楚國。王子朝的子孫後代後來並以朝為姓,稱為朝氏。晁是鼌、朝的古字,因而又寫做晁、鼌氏。晁與鼌、朝古代的時候音同意通,都有早晨的意思。
2、出自史氏,也是以祖名為姓。春秋時期,衛國有大夫史晁,他的子孫後代便以晁作為他們的姓氏。
得姓始祖:王子朝。從歷史文獻上考證,在我國古代,晁、鼌(鼌)、朝三字的讀音完全相同,所以,經常被混為一用。依照《風俗通》上記載,晁姓是衛大夫史晁之後。而《史記·晁錯傳·索隱》上記載說:「晁氏出南陽,今西鄂晁氏之後也。」《通志·氏族略》一書指出,這個家族的始祖,是周景王的兒子王子朝,或是衛國大夫史晁(又作史鼌)。據《鼠璞》上記載,認為晁姓是由朝姓改成的。綜合上述記載,可以知道推算起來,他們的得姓至少已經有2500年左右的歷史。追本求源,他們還是周文王珠姬姓後裔。望族居京兆郡(今陝西省西安東)。故晁氏後人奉王子朝為晁姓的得姓始祖。 [編輯本段]二、遷徙分布(缺)晁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晁源出於姬姓,春秋時期,周景王寵愛小兒子王子朝。當他正打算立王子朝為太子時,自己卻暴病身亡。景王死後的幾年內,幾個王子力爭奪王位互相爭斗。最後在晉國的干預下,王子句坐穩了王位,這就是周敬王。王子朝逃往楚國,他的子孫稱為朝氏。由於晁是朝的古字,所以朝氏又寫作晁氏。晁氏的望族居住在潁川(今天的河南省長葛、許昌一帶)、京兆(今天的陝西省長安以東)。 晁姓,在甘肅天祝縣;青海樂都縣也有很多;在山東菏澤也有很多。

⑶ 山西蒲縣蘭花蘭興煤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山西蒲縣蘭花蘭興煤業有限公司是2012-02-28注冊成立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臨汾回市蒲縣克城鎮許家溝答村委馬駒溝村。

山西蒲縣蘭花蘭興煤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40000592965649E,企業法人晁建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山西蒲縣蘭花蘭興煤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礦產資源開采:煤炭開采;煤炭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山西蒲縣蘭花蘭興煤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⑷ 書幽芳亭記的作品賞析

中國古代歷來有「芳草美人」的傳統。這是典型的類比手法:以自然界的某種動植物來類比人的品行。周敦頤建立起了蓮與君子之間的牢固類比關系,黃庭堅此文則建立起蘭與君子之間的牢固類比關系。
作者一開始就連用三個類比:國士、國色、國香,將蘭抬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楚之逐臣」是指屈原。屈原在《離騷》里種蘭、佩蘭、賦蘭:「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以蘭來象徵自己美好的品德。黃庭堅指出蘭與君子十分類似:「蘭甚似乎君子,生於深山薄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君子就像蘭花,從不吹噓自己,也不因無人賞識而愁悶;在遭受外界殘酷的摧殘後,也不改變自己的本性。這兩句話的精警,可與「出淤泥而不染」相比肩。
作者特意點出這兩點,因為在這兩種環境中,最能見出君子的品格。在第一種環境下,君子尚未成名,無人賞識,要耐得住寂寞;在第二種環境下,雖屢遭打擊,而不改其操守。「遁世無悶」句,語出《易經》。《乾卦》《文言》:「初九日: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孔疏》:「遁世無悶者,謂遁避世,雖逢無道,心無所悶。不見是而無悶者,言舉世皆非,雖不見善而心亦無悶。上雲遁世無悶,心處僻陋,不見是而無悶,此因見世俗行惡,是亦無悶,故再起無悶之文。」《易·大過》《象傳》:「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孔疏》:「明君子衰難之時,卓爾獨立,不有畏懼。遁乎世而無憂,欲有遁難之心,其操不改。凡人則不能然,惟君子獨能如此。」可見,只有君子才能在這兩種環境中卓然挺立。「含章」句,亦出自《易經》。《易經》第六三章雲:「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章,即文采,也就是美德。含章,即藏善,韜光養晦,保養美德。貞,正。含章可貞:蘊含美德,心地守正。時,時機。成,居功。君子應耐心等待最佳時機再行動。含蘊秀美,品德堅貞;如為天子做事,不要居功,則有善終。黃庭堅在這里又一次贊揚君子立身處世的特點:一是含蓄,不張揚,不刻意追求。就像蘭花,平時與其他花草混處,香味不明顯。二是把握時機。君子一旦有機會能施展自己的才華,就會盡心盡力地報效國家民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如蘭花,一陣清風吹過,香氣芬芳,遠近皆知。
接下來,作者特意比較了蘭與蕙的不同,指出蘭似君子,蕙似士大夫。蘭與蕙的栽培環境相同,但兩者有花之多少與香味遠近不同。「一干一花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花少,則含蓄,不張揚;香味遠,則有真才實學,內蘊豐富。作者還指出,「蕙雖不若蘭,其視椒則遠矣。」椒,一種香味濃烈的常見草本植物,此處指庸碌之輩。士大夫雖然品德修養不如君子,但較之庸碌常人,又已遠甚。可嘆的是,椒居然被當世之人稱為「國香」。「當門」,指當權者。當權者昏庸,不能辨別蕙與椒,更無法賞識那含蓄的、清幽的蘭了。所以,那些品節高尚的「山林之士」,紛紛遠離當局,「往而不返」了。在這里,作者寄予了深沉的世道感嘆。
黃庭堅對蘭的推崇,是在北宋推崇君子氣節的大環境下提出來的。周敦頤《愛蓮說》就說:「蓮,花之君子者也。」黃庭堅也說:「蘭似君子。」此文寫於他貶居戎州之時。戎州有山名蘭山,上有野生蘭花。他將之移植於院中,建一小亭,名為「幽芳亭」。在北宋黨爭中,黃庭堅屬蘇軾黨,屢遭新黨打擊。但是,他並無怨恨詈罵之詞。蘇軾稱贊他:「意其超逸絕塵,獨立萬物之表,馭風騎氣,以與造物者游,非獨今世之君子所不能用,雖如軾之放浪自棄,與世闊疏者,亦莫得而友也。」(《答黃魯直書》)評價高得不能再高了。黃庭堅將居處先後命名為「任運堂」、「槁木庵」,表現了他隨緣任運的人生態度。他為人「內剛外和」,有如蘭花,含蓄,不張揚,內蘊深厚,講求氣節。他的詩也反復吟詠了蘭花的高潔品質,如《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丙寅十四首效韋蘇州》《次韻答和甫盧泉水三首》《答李康文》《和答劉中叟殿院》《寄晁元中十首》《寄傅君倚同年》《次韻答黃與迪》等詩。他還親手書寫了唐韓伯庸的《幽蘭賦》,流傳至今,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的行書佳作。
黃庭堅學識廣博,善用典故。他提倡廣泛學習古代優秀文學作品,厚積薄發,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點鐵成金」「脫胎換骨」。在這篇短文中,黃庭堅隨手引用《易經》《離騷》,展示了他深厚的學養。

⑸ 晁采有著怎樣的愛情故事

江南的青山秀水蘊育了無數才子佳人,同時也留下一個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晁采與文茂詩詞傳情,終結百年之好,就是這些故事中極為美麗的一個。

話說唐代大歷年間,江南吳郡有一晁姓人家,世代書香,詩文傳家。男主人長年在江北做地方官,女主人因留戀故土不願隨去,帶著唯一的一個女兒住在家鄉。晁家女兒名喚晁采,出落得如同江南山水一般的秀麗可人,而且天資靈慧,性情溫雅,被晁母視為掌上明珠。晁母是一個出身於書香門第,頗通文墨,知書識禮的人,她對女兒除了保護備至外,還十分注重女兒的教育。在母親的訓教和熏陶下,晁采自幼就能吟詩頌詞,棋琴書畫樣樣都能拿下。晁家母女成了遠近皆知的才女。

一個夏日的上午,晁家母女正在房前庭院內休閑納涼,一位尼姑化緣來到門前。晁采這時正倚在院中的魚池邊,右手攀著池邊的翠竹,左手輕持蘭花絹扇,神情專注地欣賞著池中嬉戲的游魚。尼姑見她秀圖含笑,朱唇微嘬,不施丹鉛,但眉目比畫過的還清爽醒目。心如止水、六根清靜的修行人,這時卻為一個清俊透逸的小女子驚嘆不已,甚至忘了自己化緣一事。晁采賞魚賞到悠閑心怡時,嘴裡輕輕哼起了「竹枝小詞」,聲音雖低,但沁人心腑,清麗婉轉,宛如黃鶯出谷初試啼聲,尼姑聽了直嘆此音天下少有,因此直稱她為「試駕」。這尼姑見過晁采後,心中一直贊嘆不已,直認為她是瑤台仙女下凡,能一睹芳容真是自己三生有幸。後來,隨著尼姑雲游各地,她忍不住常向人宣揚晁採的風韻,因此,晁採的芳名傳遍了江南一帶。吳郡的年輕男子都知道晁采貌美才佳,雖不是人人都敢與她匹配,但誰都想見她一面,盼望能一睹她絕世的風采。然而晁母禮教極嚴,從不許女兒在人多處拋頭露面,免得惹事生非,因此,那些把晁采視為偶像的翩翩少年大都只能在夢中勾畫著晁採的形象。

但並非從沒有少年郎接觸過晁采,文茂就是一個暗熟晁采風貌的幸運少年。文茂是晁家鄰居的孩子,年齡與晁采相仿,兩人自幼一起長大,因兩家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常讓他倆在一起結伴玩耍,可以說是青梅竹馬的一對。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人漸漸體會出男女之別來,心中時時期盼著對方,見面時又隔著一份羞澀,再不像少年時的那般兩小無猜。兩家父母為避嫌隙,也命他們斷絕往來,於是兩人近在咫尺卻不能相會。但這時,兩人早已把心暗許給對方,對方的音容笑貌時時浮現在兩人的腦海中。雖然斷了來往,但他倆常有書札相通,晁採的侍女小雲成了他們殷勤忠實的信使。雖不見面,兩顆心的距離卻越來越近了。

除詩詞書畫外,晁采還有一個嗜好,就是看雲。一有閑暇,她就在窗口或庭院中仰頭凝視著天際,看朵朵浮雲變幻游移,長時間不知疲倦。她看著白雲,常把清秀的那片雲想像成自己,把碩壯的那片當成文茂,等啊等啊,她獃獃地等著兩片雲飄到一處,最終溶為一體,再也不分開。因為愛雲,所以她給自己的居室取名為「窺雲室」,書房取名「期雲館」,就連她的侍女也喚作「小雲」。

一天,期雲館外蘭花開得正濃,晁采站在花叢中體味著蘭花的幽香。晁母走出來,慈愛地對她說;「你既然愛蘭,何不詠一首蘭花詩?」晁采知道母親是考自己的才思,立即應聲吟出:「隱於谷里,顯於澧潯,貴比於白玉,重匹於黃金,既入燕姬之夢,還嗚宋玉之琴。」

晁母見女兒詩來得這么快,而且用典貼切,含義深遠,心中十分贊賞,嘴裡卻沒說什麼,只是含笑點點頭,又回屋去了。

晁母進屋後,晁采卻仍端視著蘭花回味著自己的詩,蘭花盛開時我來賞蘭,而自己正值花期,心上人文茂卻不能來品賞。想著想著,不由得黯然神傷。

春風送暖,夏雨落紅,一個夏雨陣陣的響午,晁采坐在「期雲館」窗前,看著窗外被雨水打得零亂不堪的蘭花,心中倍感寂寥,感嘆著韶光易逝,花落難再,思緒郁結,難以遣散。為了渲泄心臆,她順手拈過一張素箋,提筆書成一首七言絕句:

晚來扶病鏡台前,無力梳頭任髻偏;

消瘦渾如江上柳,東風日日起還眠。

寫成後,她覺得很想把自己的感受讓文茂知道,於是托小雲把詩箋偷偷送給文茂。

文茂拿到詩箋,心中砰然一動。展開細閱,閨中人兒為情所苦,如痴如病,憔悴悒鬱,百無聊賴的心情躍然紙上。文茂此時也正對雨愁悵,因此對晁採的感受深有體會,立即提筆以詩作答:

旭日瞳瞳破曉霞,遙知妝罷下芳階;

那能化作桐花鳳,一嗅佳人白玉釵。

文茂的詩中強烈地呼喊出他心底的願望。晁採得詩,細細揣味,深知文郎的情意。她冒雨來到院中池塘邊,精心摘下池中蓮蓬上的十顆青蓮子,用一塊錦緞包好,又遣小雲送給文茂,包中還夾著一張紙片,寫著一句話:「吾憐子(蓮子)也,欲使君知吾心苦耳!」

文茂慢慢咀嚼著送來的青蓮子,在苦澀中竟漸漸品味出一絲清香甘甜來,他頓時悟出了苦盡甘來的道理,似乎看到希望就在前面,因而心頭為之一振,豁地站起身來,不料卻把放在膝頭的一顆蓮子彈出,落下了窗外盛水的盆中。他走出來正想去撿,剛巧一隻喜鵲飛過,不偏不倚屙下一團糞便在盆中,真讓文茂氣惱,只好把盆中的水和蓮子一同傾在院里的水池中。

過了一段時間,文茂發現他家原本未植蓮的池中竟然長出一枝蓮來。開頭很感訝異,仔細一想,那長蓮處正是前些日子自己傾水的地方,那顆晁果送來的青蓮子竟在文家生根發芽了。又過了幾天,蓮花開了,居然還是一株並蒂蓮花。一枝莖上相並盛開著兩朵嬌灼的紅蓮,它們相互依偎著,似乎有說不盡的愛戀。見此景,文茂心中大喜,連忙寫書信向晁采傳達喜訊。

晁采見信,同樣是喜不勝收,她暗想:並蒂蓮開,歡好永諧,這一定是好兆頭。欣喜之餘,又找來朝鮮繭紙,在兩面畫上鯉魚圖形,鱗甲閃爍,栩栩如生。在鯉魚腹中藏上一幀詩箋,送給文茂,上面寫著:

花箋制詩寄郎邊,魚雁往還為妾傳;

並蒂蓮開靈鵲報,倩郎早覓賣花船。

並蒂蓮開送吉兆,鯉魚傳書共心聲。雖然並蒂蓮開對晁采和文茂都是莫大的鼓舞,殷勤的小雲頻頻為兩人傳送詩文,溝通了縷縷情思,但這些畢竟還是望梅止渴,兩個相愛的人兒不能相見言歡,終究是莫大的遺憾。

時光悠悠,酷暑漸盡,轉眼已是秋涼。秋風過處,黃葉翻飛,凄清滿目,夜來秋月澄冷,更增添了不能見面的情人的思念之情。這天晁母要到外地一親戚家探視,路遠需隔天才能回來,留下晁采和小雲看守門戶。這真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仔細思量,不禁怦然心動,霎時紅暈浮上面頰,心頭猶如小鹿亂撞,但今天若不趁機見上文郎一面,還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相會。想到這里,她下定了決心,悄悄叫來小雲,要她把消息秘密傳給文茂。

這夜月色朦朧,清風剪剪。待夜深人靜時,文茂乘著月色越牆來到晁家院中,風搖花影,驚得他心神不寧。躡手躡腳登上「窺雲室」,晁采正坐在鏡前等他,只見她身著杏黃薄衫,臉上並不施脂粉,含羞藏喜斜倚在梳妝台旁,就像一朵正開的蘭花;這邊文郎,比往日益顯英俊,身材修長、神情俊雅、布衣儒巾,那身影既熟悉又陌生。兩人都怔了一下,很快就不約而同地撲向了對方,似乎為此都已等了一千年。兩情繾倦,萬般風流,兩人長久的相思與繫念,都消溶在這一夕的溫柔之中。窗外露出了微曦,到了不得不分別的時候,相互整好衣妝,晁采從頭上剪下一束青絲,用絲帶系好,送給文茂。並深情地望著他說:「好藏青絲,早結自首。」文茂含淚接過,道別時,兩人都已說不出話來。

回到家後,文茂把青絲小心翼翼地藏在自己的枕頭下。每天睡在枕上,他總嗅到枕下飄出陣陣如蘭的幽香,引動他無限的遐思,也更加思念晁采了。一夜思緒纏繞使他無法入眠,索性披衣起身,就著孤燈寫下一首七絕,聊以寄託情懷:

幾上金猊靜不焚,象床獨卧對斜曛;

犀梳金鏡人何處,半枕蘭香空綠雲。

一夕歡會之後,再也沒有見面的機會。文茂因秀發的芳香不時由枕底透出,從而撩起對心上人兒刻骨銘心的思念。在蕭瑟的秋風里,心情郁結,人也漸漸變得懶散不堪,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致來,甚至數日不理功課。晁採在閨閣中也是如此,空對羅帳,懶於杭汝,每日望著天邊白雲,思君斷腸,也是借詩抒懷:

枕簟生涼夜漏余,夢中憂惚覺來初;

魂離不得空成病,面見無白浪寄詩。

窗外江村鍾響絕,枕邊梧葉雨聲疏;

此時最是思君處,腸斷寒猿定不知。

清冷的秋夜,兩人隔牆同聽雨打梧桐的聲音,但咫尺天涯,有情人只能在夢中相會,醒來時只有空閨寂寂,孤燈相伴。此時見到晁采言愁之詩,文茂更深生憐愛之心,揮筆飽醮深情,寫下一詩,為兩人的未來,鉤勒出一幅幸福甜密的幻景:

忽見西風起洞房,盧家何處鬱金香

文君未奔先成渴,顓頊初逢亦自傷。

懷夢欲尋愁落葉,忘憂將種恐飛霜;

唯應分付青天日,共聽床頭更漏長。

若能得到雙方家長的贊同,兩人共結連理,前景自然美好。只是兒女之事,兩個少年人都羞於向父母啟齒。他們所接受的禮教都認為,婚姻應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私訂終身是大逆不道的,這種根深蒂固的婚姻觀念,他們一時難以沖破。顧慮重重,美夢難以立刻成真,畫餅充飢終歸無用。日日夜夜的刻骨相思緊緊包圍著少男少女,滿懷的幽情無計排遣。只見她日益消瘦萎頓,原本瘦削的腰肢,已不盈一握,就像一條能隨風搖盪的弱柳。寒夜漫漫,孤枕難眠,更殘漏靜,憂思不絕,乃漫吟著長詩「子夜歌」:

儂既剪雲鬢,郎亦分絲發;

覓向無人處,綰作同心結。

夜夜不成寐,擁枕啼終夕;

郎不信依時,但看枕上跡。

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

剪之持寄郎,聊當攜手行。

綉房擬會郎,西窗日離離;

手自施屏障,恐有女伴窺。

金盆盥素手,焚香誦佛門;

來生何所願,與郎為一身。

寒風響枯木,通夕不得眠;

曉起遣問郎,昨宵何以過。

得郎憔悴音,令人不可睹;

熊膽磨作墨,書來字字苦。

儂贈綠絲衣,郎遺玉鉤子;

郎欲系儂心,依思著郎體。

晁採信口吟唱著「子夜歌」,聊以藉慰自己的相思情懷。她心想:不知此詩為何人所作,詞意竟與自己的情況不謀而合,天下為情所苦的人原是那麼的相通啊!唱著唱著,不禁淚珠滿腮,相思之苦借淚水聊作無奈的渲泄。

然而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正可謂借酒澆愁愁更愁。詩書往來愈頻,反而愈增添相思之苦。日日愁思,夜夜不眠,晁采最終憂郁成疾。聰明的晁母察覺女兒的病有些蹊蹺,於是找來侍女小雲,嚴加詢問,見晁母並無惡意,小雲將事情和盤托出,特別強調小姐與文茂相愛已久,不能分開。晁母又愛又憐地嘆息道:「才子佳人,本應成雙;古人多有斬斷兒女情思之母,我一定要成全他們。」晁母是一個明禮之人,本對文茂十分賞識,因此並不追究兩人的兒女私情。她深知心病還需心葯醫,女兒的病用葯是治不好的,於是託了媒人說合。文家父母自然是欣喜不已,連忙應承下來。於是擇一良辰吉日,一對相愛至深的有情人,終於結為百年之好。婚後兩人,互珍互愛,已能朝夕相伴,但時時還互以詩詞傳情,不忘過去那段苦戀的時光。

第二年,文茂要赴京城長安參加會試,臨別時兩人纏綿難舍,晁采寫下一首「春日送文茂之長安」詩表達惜別之情:

思君遠別妾心愁,蹈翠江邊送畫舟;

欲待相看遲此別,只憂紅日問西留。

文茂走後,晁采日日牽掛,常對著西北的天空呆望,心裡盤算著文郎此時行到何處?一路風霜,不知冷暖如何?晁采養有一隻白鶴,名叫素素。一天細雨迷朦,晁采隔簾凝視窗外的綿綿雨絲,想起趕路的文郎,不禁愁思滿懷,於是轉頭對素素念道:「過去王母有青鳥名詔蘭、紫燕,都能運飛送書,你難道不能嗎?」素素伸長了脖子迎向晁采,俯首若待命狀,晁采明白了它的意思,忙找到紙筆,寫成絕句兩首:

其一:

牖前細雨日啾啾,妾在閨中獨自愁;

何事玉郎久別離,忘憂草樹豈忘憂。

其二:

春風送雨過窗東,忽憶良人在客中;

安得妾身今似雨,也隨風去與郎同。

她把詩箋仔細裹好,系在白鶴足上,白鶴沖天而起,直往西北方向飛去。

不久,文茂在京城順利地通過了進士會試,錄為進士及第,再經吏部復試,授職為淮南道福山縣尉。金榜題名後,文茂衣錦還鄉,攜帶送信的白鶴素素回來家中。晁采喜出望外,自然又和文郎有一番新婚般的溫存。後來,晁采隨文茂往淮南赴任,協助文茂治理一方。這對才子佳人終成恩愛夫妻,親朋故舊與鄉鄰,都盛贊他們是「並蒂蓮開,佳偶天成。」

⑹ 花的資料,急!!!!!!!!!!!!!1

花的資料
http://www.lgfx.ct.e.cn/student/web/2000/20000215/huadeziliaozhuye.htm
http://..com/question/4691494.html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364_208635_3.htm

⑺ 湟源縣原副縣長晁世明是那裡人

湟源縣政府領導
縣長:史 超
副縣長:郭 健
副縣長:巫海蓉
副縣長:劉毅
副縣長:高海銀
副縣長:馬田源
副縣長:賈 卿

⑻ 描寫蘭花的句子

玉蘭花迎著春風開了,一樹潔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雲,像飛迸的浪花。
★樹上正開著大朵大朵白玉杯似的玉蘭花。
★白玉蘭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瑩雪中浸過,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樸素,溢滿了人間的純潔。
★依我看,顏色態度,既清雅而又高貴,誰都比不上玉蘭,她貴而不俗,雅而不酸,這樣白,這樣美。
★那白白的玉蘭花,素裝淡裹,晶瑩皎潔,亭亭玉立,看著它,人們會情不自禁地產生出一種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懷。
★小小白蘭花,開在月光下,夢一般輕柔,蜜一樣甜,香飄沁心田。
蘭花開放了,有的似一隻鳳蝶展翅飛來,有的像一排鈴鐺搖動,更有的像雄壯的軍號在吹奏著。
★一串紅的莖是碧綠的,像是哪個雕刻家用翡翠磨製出來的。它的葉子是橢圓形的。一朵朵小巧玲瓏的紅花像一個個小鈴鐺,彷彿你輕輕一碰,就會叮當作響。
★一串紅像是許多特製的冰糖葫蘆插在那兒。
我去年家養了一株蘭花,聽媽媽說,它就是春蘭。
剛買來的時候,它很嬌弱,彷彿一碰就會死去似的。但是,在我們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它開花了,像一隻只潔白無瑕的玉鈴在風中搖晃著,我數了一下,一共有五朵花,於是,全家人絞盡腦汁給花起名,最後,我以「五福臨門」贏得了大家的喝彩。
今年,它又開花了,而且是七朵呢!它的姿態那樣小巧秀麗,修長的葉子伸得高高的,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好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真叫人喜愛;那盛開的花好像在對我微笑,那麼清麗淡雅。花瓣雪白雪白的,彷彿塗上了一層銀粉,因為它有七朵花,於是,大家叫它「七仙女」。
人們喜歡富麗堂皇的牡丹,喜歡嬌紅似火的杜鵑,但我更喜歡那朴實無華的花中君子——蘭花。

⑼ 若君為我贈玉簪的全文以及出處

出自:

晁采《子夜歌》

寒夜漫漫,孤枕難眠,更殘漏靜,憂思不絕,乃漫吟著長詩「子夜歌」: 唐女晁采《子夜歌》:儂既剪雲鬢,郎亦分絲發。覓向無人處,綰作同心結。

儂既剪雲鬟,郎亦分絲發;

覓向無人處,綰作同心結。

夜夜不成寐,擁枕啼終夕;

郎不信依時,但看枕上跡。

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

剪之持寄郎,聊當攜手行。

綉房擬會郎,西窗日離離;

手自施屏障,恐有女伴窺。

金盆盥素手,焚香誦佛門;

來生何所願,與郎為一身。

寒風響枯木,通夕不得眠;

曉起遣問郎,昨宵何以過。

得郎憔悴音,令人不可睹;

熊膽磨作墨,書來字字苦。

儂贈綠絲衣,郎遺玉鉤子;

郎欲系儂心,依思著郎體。

翻譯:

我已剪雲發紅,郎也分絲發;

尋找到沒人的地方,他作同心結。

夜睡不好,抱著枕頭哭泣一晚上;

你不相信依時,但看枕頭上痕跡。

明窗弄玉指,指甲如同水晶;

剪的持寄郎,我應當攜手走。

綉房擬會郎,西窗太陽離離;

親手用屏風,恐怕有女伴看。

金盆洗手一向手,焚香念經門;

來產生什麼希望,與你為一個人。

寒風響枯木,整夜睡不著;

曉起派遣問郎,昨天晚上什麼比。

得到郎憔悴音,讓人看不到;

熊膽磨作墨,書來字字苦。

儂贈綠絲綢衣服,郎給玉鉤子;

你想把我心,依思著郎體。

(9)青海晁蘭花擴展閱讀:

暗定終身

時光悠悠,酷暑漸盡,轉眼已是秋涼。秋風過處,黃葉翻飛,凄清滿目,夜來秋月澄冷,更增添了不能見面的情人的思念之情。這天晁母要到外地一親戚家探視,路遠需隔天才能回來,留下晁采和小雲看守門戶。

這真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仔細思量,不禁怦然心動,霎時紅暈浮上面頰,心頭猶如小鹿亂撞,但今天若不趁機見上文郎一面,還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相會。想到這里,她下定了決心,悄悄叫來小雲,要她把消息秘密傳給文茂。

晁家院中

這夜月色朦朧,清風剪剪。待夜深人靜時,文茂乘著月色越牆來到晁家院中,風搖花影,驚得他心神不寧。躡手躡腳登上「窺雲室」,晁采正坐在鏡前等他,只見她身著杏黃薄衫,臉上並不施脂粉,含羞藏喜斜倚在梳妝台旁,就象一朵正開的蘭花;這邊文郎,比往日益顯英俊,身材修長、神情俊雅、布衣儒巾,那身影既熟悉又陌生。

兩人都怔了一下,很快就不約而同地撲向了對方,似乎為此都已等了一千年。兩情繾倦,萬般風流,兩人長久的相思與繫念,都消溶在這一夕的溫柔之中。窗外露出了微曦,到了不得不分別的時候,相互整好衣妝,晁采從頭上剪下一束青絲,用絲帶系好,送給文茂。

唐女晁采《子夜歌》並深情地望著他說:「好藏青絲,早結自首。」文茂含淚接過,道別時,兩人都已說不出話來。

⑽ 晁姓的遷徙分布

晁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七十三位門閥。晁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晁源出於姬姓,春秋時期,周景王寵愛小兒子王子朝。當他正打算立王子朝為太子時,自己卻暴病身亡。景王死後的幾年內,幾個王子力爭奪王位互相爭斗。最後在晉國的干預下,王子句坐穩了王位,這就是周敬王。王子朝逃往楚國,他的子孫稱為朝氏。由於晁是朝的古字,所以朝氏又寫作晁氏。晁氏的望族居住在潁川(今天的河南省長葛、許昌一帶)、京兆(今天的陝西省長安以東)。
今河北省辛集市、河南省的開封市、開封縣、濮陽市、南樂縣、清豐縣、鞏義縣、漯河市、鄢陵縣、駐馬店市泌陽縣、虞城市、焦作市溫縣、濟源市,新鄉市獲嘉縣,山東省的德州市、菏澤市曹縣、鄆城縣、棗庄市、泰安市肥城市、臨沂市、青島市,濟寧市微山縣、嘉祥縣,江蘇省的新沂市、徐州市、泗陽市、濱海縣,浙江省的餘姚市,江西省的臨川縣、進賢縣,安徽省的蕭縣、六安市、穎上縣、寧國市、黃山市、宿州市、淮南市,四川省的宜賓市橫江縣,黑龍江省的五常市,雲南省的昆明市,北京市的密雲縣,河北省的唐山市樂亭縣、灤南縣,陝西省的扶風縣、寶雞市陳倉區、西安市、咸陽市禮泉縣、興平市,甘肅省的隴西縣、永登縣,青海省的樂都縣,廣東省的梅州市,山西省的太原市,上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等地,均有晁氏族人分布。

熱點內容
葦河牡丹江 發布:2025-07-07 22:47:21 瀏覽:69
鶴頂蘭花語 發布:2025-07-07 22:47:10 瀏覽:780
花卉修剪的方法 發布:2025-07-07 22:42:06 瀏覽:165
宗璞的散文好一朵權花 發布:2025-07-07 22:41:06 瀏覽:583
插花的用品 發布:2025-07-07 22:18:30 瀏覽:456
泰迪梅花鹿 發布:2025-07-07 22:04:27 瀏覽:21
歐石楠盆景 發布:2025-07-07 21:56:07 瀏覽:499
一朵花一條河是什麼歌 發布:2025-07-07 21:44:17 瀏覽:132
大理拍荷花 發布:2025-07-07 21:43:32 瀏覽:214
七夕陪喝酒 發布:2025-07-07 21:27:00 瀏覽: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