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txt雨疏海棠
Ⅰ 公共關系危機管理
民辦學校的危機公關管理是指從公共關系角度,對學校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危害學校、學生、教師等各主體重大利益的突發事件,進行有效的預防、控制和處理,以促進公共認知,提高學校的美譽度和相關人群(公眾)的信任感,維護學校的利益,提高社會效益。
一、民辦學校危機公共關系的主要形態
一般來說,民辦學校危機公共關系的主要形態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重大安全事故或者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引起的事件。如學生在校內發生的意外傷害事件、食物中毒事件、接送安全事件,以及各種不可抗拒、難以預料的天災人禍等。此類危機具有突發性強、危害性大的特點,在民辦學校可謂屢見不鮮。
2001年10月11日,哈爾濱某民辦學校發生集體中毒事件,近百名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反應。據悉,這起事件是由於該校食堂管理混亂所導致的。
2003年,自杭州發現非典型性肺炎病例以後,4月20日上午,杭州市建蘭中學根據教育部門對非典防控的規定,決定全校停課兩周。有關部門除對有關學生按規定進行隔離外,對有密切接觸的老師學生加強了觀察,規定其不得外出,並對全校師生進行排查。另外,行知中學、崇文小學等學校也實行了選擇性停課。
二是與競爭對手或者其它社會組織之間的矛盾。民辦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與競爭對手產生或明或暗的各種矛盾,或者與其它社會組織產生某些誤解,並可能因此滋生對學校不利的輿論或謠言等,從而有損於學校的聲譽,引發社會公眾對學校的信任危機。
例如,蘇州某民辦學校校長離開公辦學校到民辦學校任職,引發了南京某報紙的「校長叛逃」的假新聞報道。假新聞發生後,對該校長及所任職學校造成了極壞的影響。該校董事會當即向刊登此假新聞的南京某報發出了律師函,並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在該報及所有轉載此文的報紙頭版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澄清事實;二是賠償精神損失費500萬元。
三是和服務對象之間的糾紛。民辦學校的服務對象是家長和學生,學校在提供教育服務時,如果損害了部分家長和學生的利益,則有可能導致雙方產生利益糾紛,進而通過家長的不良口碑或者過激行為,在廣大家長、學生和社會中造成較壞的影響。
據筆者對江蘇某民辦學校的一次調查了解到,該校一位初二學生的家長因為對學校的教育教學不滿意,不僅讓自己的孩子轉了學,還利用自身的影響,在他所在的城市大肆作負面宣傳,大大損害了學校的聲譽,使該校在那座城市的招生工作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四是由學校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引發的危機。民辦學校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領導班子分裂、教師大量流失、學校管理混亂等等,這些不穩定因素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都有可能引發家長、學生和教職工對學校的信任危機,影響學校的社會聲譽,從而對學校造成較大的沖擊。
天津某民辦學校在辦學過程中,由於該校領導班子發生權利之爭,從而導致分裂,其中的創始人之一在抽走部分資金的同時,還在有關媒體上發表了有損於學校的言論,大大損害了學校的社會聲譽。廣州天河區某民辦學校由於對教師管理上的不完善,使教師對學校產生了較大的不滿,在2003年2月新學期伊始,部分教師出於報復心理,不僅自己跳槽到了其他民辦學校,還從原學校「挖」走了一大批學生,使該校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並且在家長和社會中造成了較壞的影響。
二、民辦學校危機公共關系管理的一般策略
由於公共關系的危機事件影響重大而又涉及面廣,會嚴重影響組織的正常運行,對組織的發展十分不利,甚至於會危及組織的生存,拖垮組織。而危機事件的處理,往往需要動員整個組織的力量及綜合運用各種傳播媒介,使之成為一種復雜的、特殊的公關專案行動。因此,作為一個社會機構和教育機構,民辦學校要把危機公共關系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根據民辦學校危機公共關系發生的特點,危機公關管理應該從危機預防和危機處理兩方面著手,重在預防,雙管齊下,以收到最佳的危機公關管理效果。
(一)、對於危機,民辦學校要建立「事先預防」機制。
美國公關杈威羅伯特"L狄思達在《公共關系手冊》中寫道:「最好的危機管理方法是:預先防備,知道去找誰和按哪個電鈕……」不管對危機的警戒和准備是自發的,還是法律所要求的,危機管理的關鍵是捕捉先機,在危機危害組織前對其進行控制,預防危機。民辦學校的危機預防要緊緊抓住以下幾個環節:
1. 成立危機管理機構,確定專職的公關人員,並制訂相應的危機管理方案或危機處理預案。一份全面、完整的危機管理方案應該包含的內容主要有:對危機持一種正確積極的態度;對各種潛在的危機形態進行分類;制訂預防危機的方針、對策;為處理每一項潛在的危機制訂具體的戰略和戰術;組建危機控制和險情審核小組;確定可能受到危機影響的公眾。
另外,在制訂危機管理方案時,要多傾聽有關專家的意見,善於吸取其他民辦學校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同時,還要對有關方案計劃進行不斷的試驗性演習,並在平時對有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
2. 強化和完善學校的各種管理措施,如教育教學、飲食衛生、宿舍管理、體育運動、戶外活動、醫療保健、設施維護、學生心理疏導、學生沖突等,研究發生危機的各種可能性,增強預見性,事先介入,事先建設,以避免危機的發生。比如,在2003年發生的SARS疫情情況下,有些民辦學校的做法是:
學生進校要測量體溫;上下學時接送孩子,家長不得進入校園;校園進行全面消毒,能不上的課盡量不上,多讓孩子走出教室活動……
3. 做好學校的常規公共關系管理,努力與家長、教職工、主管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建立和保持良好而又和諧的公共關系。這樣一旦危機發生,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各方面的理解與支持,為有效地處理危機創造良好的內外環境。
總之,「防火」勝於「滅火」,當危機發生以後,再去「補救」,那畢竟會造成一定的人力和物力的損失。因此,對民辦學校來說,上策之舉是不使這種「危機」發生,及早發現危機的端倪,防範未然。
(二)、對於危機處理,民辦學校要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主動積極介入,將危機造成的影響和損失最小化,甚至還可能將危機演變成促進學校發展的轉機。
為了做到一旦危機出現,能夠臨危不亂,民辦學校的公關人員不但應及早地發現危機的某些早期徵兆,將危機消除於萌芽狀態,還必須熟悉危機公關處理的要訣:「隨時注意輿境,對危機先兆有敏感性,事情發生後及時採取有力措施,防止升格;調查原因,善於識別,避免見危而不識危;果斷隔離危機源,消除影響;重視媒體作用,巧用傳播;被動狀態下要有主動進攻姿態。」在具體的危機公關實踐中,民辦學校應該注意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1. 迅速啟動危機管理機構的職能,並按照危機管理方案,有效管理和使用學校用於處理危機的公共資源,開展有效的公共關系活動。
以2003年暴發的SARS病毒的傳播為例,危機發生後,筆者專門在浙江、江蘇部分民辦學校作過調查,幾乎所有的民辦學校都成立了以校長、舉辦者等為第一責任人的防控非典工作應急領導機構,並制定和落實了應急制度,如非典應急預案、消毒、清潔、晨檢、隨訪、隔離、送診、信息報告和全民健身活動等制度和措施。
2. 一旦危機發生,民辦學校有義務也有責任迅速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尋求幫助和指導。在學校形象、名譽受到侵害的危機中,民辦學校要敢於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學校的正當權益。上文中蘇州民辦學校所謂「校長叛逃」事件的處理方式就是這樣。
3. 對危機受害者表示慰問和關注。學校首先要關心、安慰並誠懇地對待受害者及其家屬。對於他們的賠償,學校應該有充分的心理准備,可能要做出超過有關各方所期望的努力。
4. 危機處理過程中,學校要向公眾(尤其是家長)保持透明。唯有向公眾說明事故的性質以及學校所採取的補救措施,才能使人們覺得學校的行為是積極的,能夠增強社會對學校的信任。同時,學校應該對在危機中發表聲明,以及隨後所採取的行動有充分准備。可行務實的危機處理措施可以減輕人們對學校的猜疑和批評。
5. 為最大限度減少危機對學校聲譽的破壞性影響,必須建立有效的傳播溝通渠道,用正確的態度和方式與媒體接觸,實事求是地向媒體單位說明所發生的情況,以及學校為應對危機所採取的處理措施,並把教育行政部門的介入措施予以告知,這將有利於媒體理解學校。對於危機的非當事人來說,他們一般並不願意過於追究事件的細節,他們往往聽從新聞報道的結論。所以,要善於智慧地利用這種心理去平息公眾對學校的負面看法,減少負面影響,保證學校的利益。
相關鏈接:
(分享)「危機公關-危機傳播管理」講座筆記(上)
(分享)「危機公關-危機傳播管理」講座筆記(中)(分享)「危機公關-危機傳播管理」講座筆記(下)
評論(11)┆引用┆閱讀(257)┆圈子┆列印┆有獎舉報
文章評論
以下網友留言只代表其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的觀點或立場
4u和風
2006-08-06 22:10:22
謝謝:) 這么好的文章,我真得沉下心來好好學學!盡管學校建立了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但學校管理層及師生對此類工作的認知遠未達到上述理論高度,謝謝驛站給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工作指南!!!
噢楂
2006-08-07 00:32:55
真是專業!
[匿名] 幸福解碼
2006-08-07 14:11:59
學習天地,受益!
醉客軒
2006-08-07 16:12:45
不錯的文章~
我是「我寫我想」博客圈的管理員,還沒見到圈子標圖,估計已經放棄申請,沒關系,不是圈友還是博友,多聯系。
謝謝你的大肚,
因為我加入其他圈都沒有這個要求,
因為我估計加註圈子標圖比較繁,
所以沒有和你聯系~
你的BOLG不錯,我加你了
岸在對岸
2006-08-08 06:57:52
孩子快讀小學了吧?是明年吧?我女兒9月份就讀書了,這個我也得仔細學習一下。
疏雨
2006-08-08 17:15:39
學習了,多讀這樣的文章,能使人多一份責任和清醒。謝謝!
小草_綠地
2006-08-08 19:41:46
看完後的最大感受就是,拯救民辦學校的方法主要就是實事求是面對社會輿論,必要的時候要拿起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
西北風
2006-08-10 02:32:25
仔仔細細看了幾遍,受益匪淺,文章我已復制,期待你更多精彩之文!
孤月寒陽
2006-08-10 11:54:37
看到你的這些文章 我想我會學到很多東西的
咻芘嘟嘩
2006-08-11 18:30:29
現在在公司工作 起早貪黑啊~!
我在追求我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許5年也許10年,不管怎麼樣,我會爭取,謝謝你的留言.
豐木色子
2006-08-12 12:48:53
加精閱讀!
超人氣博客圈
第 (1/1) 頁1
發表評論
稱 呼:
主 頁:
驗證碼: 圖案:
內 容:
發表評論
新浪BLOG意見反饋留言板 不良信息反饋 電話:95105670 提示音後按2鍵(按當地市話標准計費)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
系統提示信息
Ⅱ 網球王子之青學最大的危機詳細劇情
桃城被正選剔除後心情郁悶,3天沒來訓練,讓大石很擔心。龍馬看到桃城在湖邊琢磨怎麼打球知道他還沒放棄網球。訓練的時候一年級的說桃城放棄網球了惹得大石很生氣,這時菊丸開玩笑說本想等桃城來嘲弄一下的,大石很生氣地推了菊丸一下,卻將菊丸推倒在地,菊丸生氣說要解散黃金組合,要和龍馬一起打球。黃金搭檔分裂,青學最大危機誕生。桃城在街頭網球場遇到橘的妹妹杏,就和她一起打球,打球時受杏開導,解開了心結。第二天 桃城來訓練,大家紛紛猜測他會被罰多少圈,菊丸一如往常問大石,兩人互到對不起,黃金組合又恢復了原狀。這時手冢下令,讓桃城繞場跑100圈,破了校內跑圈記錄。第二天,桃城戴了一副黑誆眼睛來到了球場(參照乾的打扮)。
Ⅲ 昨夜雨疏風驟
起首兩句,如何理解頗有爭議。蓋推以事理邏輯:既然是「濃睡不消殘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風驟」,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其實對這兩句詞,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簡單事理去體會理解的,因為詞人的本意實不在此,而是通過這兩句詞表達無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詩詞都言及風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詩:「明朝風起花應盡,夜惜衰紅把火看。」馮延巳《長相思》詞:「紅滿枝,綠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周邦彥《少年游》詞:「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花在風雨中零落,這層意思是容易理解的。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賞析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賞析一】
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
「昨夜雨疏風驟」指的是昨宵雨狂風猛。疏,正寫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義。當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於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紅的見少,綠的見多了嗎!?」
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
作者以「濃睡」、「殘酒」搭橋,寫出了白夜至晨的時間變化和心理演變。然後一個「卷簾」,點破日曙天明,巧妙得當。然而,問卷簾之人,卻一字不提所問何事,只於答話中透露出謎底。
真是絕妙工巧,不著痕跡。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賞析二】
李清照雖然不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其詞流傳至今的只不過四五十首,但卻「無一首不工」,「為詞家一大宗矣」。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起首兩句,如何理解頗有爭議。蓋推以事理邏輯:既然是「濃睡不消殘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風驟」,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其實對這兩句詞,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簡單事理去體會理解的,因為詞人的本意實不在此,而是通過這兩句詞表達無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詩詞都言及風雨。白居易《惜牡丹二首》詩:「明朝風起花應盡,夜惜衰紅把火看。」馮延巳《長相思》詞:「紅滿枝,綠滿枝,宿雨厭厭睡起遲。」周邦彥《少年游》詞:「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花在風雨中零落,這層意思是容易理解的。但是說「濃睡不消殘酒」也是寫惜花之情,恐怕就不太容易理解了。不過只要多讀些前人寫的惜花詩詞,也就不難體會了。杜甫《三絕句》詩:「不如醉里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韋庄《又玄集》卷下錄鮑征君(文姬)《惜花吟》詩:「枝上花,花下人,可憐顏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日看花花欲落。不如盡此花下飲,莫待春風總吹卻。」這些詩句正可用來作為「濃睡不消殘酒」的注腳。易安在其詠紅梅的《玉樓春》詞中所雲:「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亦可視為對「濃睡」一句的自注。這句詞的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後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餘醉。《漱玉詞》中曾多處寫到飲酒,可見易安居士是善飲的。善飲尚且酒醉而致濃睡,一夜濃睡之後酒力還未全消,這就不是一般的過量了。我們只要思索一下詞人為什麼要寫「濃睡不消殘酒」這句詞,得到的回答只能是「惜花」。就這句詞的立意而言,與上引杜甫和鮑文姬的詩句都是同一機杼,並無二致。但易安的高處正在於不落窠臼,獨辟蹊徑。一旦領悟了潛藏在「濃睡不消殘酒」背後的這層「惜花」之意,那麼對以下數句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接下去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彥《少年游》:「一夕東風,海棠花謝,樓上卷簾看。」便顯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蠟了。「試問」的結果如何呢?——「卻道海棠依舊。」侍女的回答卻讓詞人感到非常意外。本來以為經過一夜風雨,海棠花一定凋謝得不成樣子了,可是侍女捲起窗簾,看了看外面之後,卻漫不經心地答道:海棠花還是那樣。一個「卻」字,既表明侍女對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無覺察,對窗外發生的變化無動於衷,也表明詞人聽到答話後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風驟」之後,「海棠」怎會「依舊」呢?這就非常自然地帶出了結尾兩句。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象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嗎?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稱:「此語甚新。」《草堂詩余別錄》評:「結句尤為委曲精工,含蓄無窮意焉。」看來皆非虛譽。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蓼園詞選》雲:「短幅中藏無數曲折,自是聖於詞者。」可謂的評。
Ⅳ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資料
中國素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說法,這種說法以文化鏈的形式,概括出華夏神州對人類社會所貢獻出的精神財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為我國古代文學藝術寶庫中四顆璀燦的明珠,也是世界藝術之林中的寶貴財富。中國文學從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以至明清小說,構成了一卷幾千年中華文化的發展史。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時代藝術的最強音。並且超越了它們本身的意義,成為各自時代的一種藝術符號,形成一條中國文化內在的規律性,一條內在美的主線、美的歷程。
中國是一個詩樂的國度,有「大樂與天地同和」的思想。在中國人思想中,文明的進程、朝代的更替是宇宙節奏的一種呈現,作為人類社會的文化活動也是一種有節奏的運動。中國的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以至明清文藝就表達了中國文化史一種有節奏的美的運動。中國的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以至明清文藝的創作在廣義上講都與音樂有關,在文字上都追求適合吟詠或歌唱的韻律,在內容上體現天地節奏和人類心音。中國從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以至明清文藝,從內容和形式上既有傳承又有自我獨立,形成了一部中華文化美的樂章,其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就是這部樂章中最美妙的音符。唐詩中運轉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態的生命節奏;宋詞里輕巧尖新的意境美學和纏綿綺靡的人生情感;元曲蒼茫寥廊的宇宙意象和風流倜儻的浪子情懷;明清文藝中的色彩斑斕的人世畫卷。構成中國文化史中美的旋律。
唐代歷史揭開了中國古代最為燦爛奪目的篇章。唐代政治開明,經濟繁榮,軍事強大,文化自由,中外交流頻繁,國力強盛,呈現出一派興盛的輝煌局面。自太祖開國,太宗承位,直至玄宗的100多年間,採取了開明的政治,使李唐社會保持了長期的穩定,經濟上也得到持續的發展,為文化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促使了唐代文化藝術的全面繁榮。唐代推行以詩取士、以書取士的科舉制度,進士科的考試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是考詩歌創作,這樣詩歌寫得好壞直接關系著一個人的政治前途。以詩取士從制度上帶動了整個社會崇尚詩歌的風氣,從封建帝王到落泊文人,從達官貴人到引車賣漿之徒,無不以能詩為榮。唐代的皇帝如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等自己就是詩歌的熱烈愛好者,他們不僅經常自己寫詩,而且也常常鼓勵別人寫詩,並大力提拔能詩者,為詩歌的普及提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詩歌是構築唐代文化史高峰的一座巨大豐碑,唐代的詩歌空前繁榮,達到完美的藝術境界,成為大唐王朝時代的文化標志。詩歌是唐代藝術精神的集中點,詩歌不僅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展現出社會繁榮興旺、人文精神昂揚蓬勃的大唐氣象。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高峰。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在唐代三百餘年的歷史中,詩歌特別繁榮。唐代詩歌體裁多樣,風格各異,他們的作品之多、題材之廣、內容之豐、技巧之精,都是空前絕後的,流傳於後世的詩歌就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代詩歌的繁榮造就了很多偉大的詩人,唐代的詩人特別多,他們有的被後人貼上了「標簽」,成為「品牌」,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詩怪李賀等。 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有的描繪祖國河山的秀麗多嬌;有的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有的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的,表達人生悲歡的;有是從側面反映當時社會的階級狀況和階級矛盾,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等等。總之從自然現象、政治動態、勞動生活、社會風習,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目光,成為他們寫作的題材。在創作方法上,既有現實主義的流派,也有浪漫主義的流派,形成了我國古典詩歌的優秀傳統。在形式上有五言和七言、絕句和律詩。唐代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
唐詩美麗,唐詩的最大特點是生機勃然,氣象崢嶸,異彩紛呈,猶如春天,萬木競發,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這就是唐代的生氣。唐詩是大唐旺盛生命力迸濺的火花,走進唐詩,猶如走進春天的森林,鳥語花香,清芳撲鼻。 唐詩多以豐神情韻見長,字里行間充滿一種豐滿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熱情和想像,閃灼著自由和歡樂。 唐詩有著生龍活虎騰踔的節奏,在一氣到底而又纏綿往復的旋律之中,有著欣欣向榮的情緒,即使是感嘆人生孤獨、描寫邊關征戰的詩歌也是流暢、優美、輕快。唐代詩歌的頂峰是李白,他靠天才的想像,把莊子的飄逸和屈原的瑰麗融而為一,奏出了唐代詩歌藝術的最強音,被稱為盛唐之音,達到了中國古代浪漫文學的極峰。唐詩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到現在在中國還流行"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 "的口頭禪,可見中國人對唐詩的熱愛。
詞,又名近體樂府、琴趣,還被稱作詩余、長短句。這許多名稱說明詞與音樂的密切關系,並與漢樂府、唐詩等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宋之詞就是配合新興樂曲而唱的歌詞,是按照某種樂調曲拍之譜填制的歌詞。曲調的名稱如《菩薩蠻》、《蝶戀花》、《念奴嬌》等叫做"詞調"或"詞牌",按照詞調作詞稱為"倚聲"或"填詞",相當於現代歌曲的歌詞。詞是在漢樂府曲調和唐詩格律的基礎上加以發展,用五、七言長短參差的句式、變化多端交替迭代的格律和音韻,表達出輕巧尖新或豪放雄闊的意境與纏綿綺靡或慷慨激昂的人生情感。北宋後期詞集中反映了中國古代文人心態,成為被之管弦的歌唱文體。宋詞唱法早已失傳,現已成為失卻"聲情"的半璧"啞詞"。但讀者當時的倚聲或後來依譜所填的詞,仍然可以從其字里行間感受到音樂節奏之美,或纏綿宛轉,或閑雅幽遠,或慷慨激昂,或沉鬱頓挫,宋代詞人創造出了離合迴旋、若往若還、情景交融的美妙藝術境界,令人盪氣回腸,有一種感染力量。如果宋詞唱法能傳到現在的話肯定不亞於當今歌壇。 如今宋詞只有"文情",沒有聲曲,是世界藝術史上無可追補的千古恨事。
宋詞發展主要經歷北宋、南宋兩個階段,並形成婉約與豪放兩種主要藝術風格,產生了許多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作品。
南宋以後,由於民族矛盾的尖銳,從宋金抗爭到元蒙滅宋,愛國歌聲始終回盪詞壇,悲壯慷慨之調,應運發展,把豪放詞風提高到一個新層次。張元干、向子諲、岳飛、張孝祥、陸游、辛棄疾、陳亮、劉過、劉克庄、吳潛、劉辰翁、文天祥等,如連峰疊嶂,崢嶸綿亘。其中以辛棄疾的成就為最高,他一生有詞六百多首,其中有抒寫抗金和恢復中原的宏願,壯志被抑的悲憤,對苟安投降派的批判,也有對自然風景、田園風光的贊美,深摯情意的低訴;風格以雄深雅健、激昂慷慨為主,也有瀟灑超逸、清麗嫵媚的。南宋時期還有許多傑出詞人對婉約詞風進一步開拓,宛如叢叢奇葩爭勝,也不可能都用婉約一格來概括。妻夔的"清空""騷雅",史達祖的"奇秀清逸",吳文英的"如七寶樓台",王沂孫的"運意高遠"、"吐韻妍和",張炎的"清遠蘊藉"、"凄愴纏綿",等等。金末元好問詞為北國之冠,兼有豪放婉約多種風格。樂章雅麗,情致幽婉,是宋、金時代詞藝發展的終結者。
婉約和豪放是宋詞的兩種藝術風格,也可以說是宋詞完美的美學理論。"婉"為柔美、婉曲。"約"為精煉、隱約、微妙。"婉約"之名頗能概括一大類詞的特色。其內容主要寫男女情愛,離情別緒,傷春悲秋,光景留連;其形式大都婉麗柔美,含蓄蘊藉,情意纏綿,情景交融,聲調和諧。有"淡語有味""淺語有致"、"輕巧尖新""姿態百出"的特點。主要代表人物是柳永和李清照。柳永是發展詞體的重要代表,他長期落魄江湖,因在其詞中能體現一部分城市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能採用民俗曲和俗語入詞,善用鋪敘手法,創作大量慢詞。柳詞婉約含蓄,有餘不盡,寫景豁人耳目,在低回唱歡之際,言情沁人心脾。柳詞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形成宋詞的新潮。他有著名詞有《雨淋鈴》、《鳳棲梧》等。《雨淋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更無語凝咽。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明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誰人說?" 用"寒蟬""驟雨""煙波""暮靄""楊柳岸""曉風""殘月"寫出暗淡凄清的空間和感情,景物含情,融情入景。上闋寫與情人難舍難分、依依惜別的情景,以寫景為主,但字字含情;下闋想像別後的生活場景的虛擬引出情感的抒發。"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這是柳永的名句,歷來膾炙人口。問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動,似答非答,韻味無窮。"楊柳岸""曉風""殘月"三項景點十分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個層次分明、幽靜而開闊的意境,引人入勝。明寫實景,暗寫別情,景中見情,以情帶景,顯得含蓄而有餘味。 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和纏綿婉約的風格。柳永《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稱為做學問的第二種境界,可見柳詞水平之高。李清照是婉約派代表詞人,她在宋代詞壇上獨樹一幟,對後世也有較大的影響。李清照的詞,富於真情實感,重視音律,字句精煉。她能用平淡無奇的語言,塑造出鮮明、完美的藝術形象。她的詞語言明白如話,而又意味深長,富有聲調美。前期反映少女少婦的生活,歡樂而明快;後期充滿身世飄零、國家興衰之感。對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作者採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達對春光留念和惜別的一種傷感情緒。她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用清巧尖新之筆寫出男女情愛,離情別緒。另外秦觀、周邦彥在婉約風格上也取得很大成就,秦觀的詞深婉而疏盪,周邦彥的詞富艷精工與李清照詞的清新跌宕如天際三峰,各超婉約詞之頂巔。"豪放"是宋詞的另一種藝術風格,宋代豪放詞以蘇軾和辛棄疾為代表,崇尚豪邁自由而不拘一格的審美觀念。蘇軾的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這首詞一開始就在上下幾千年、綿亘數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開,氣魄宏偉,視野廣闊,用豪放流暢的詞句,贊美祖國山河的壯美,歌頌歷史英雄人物的風貌。在這樣浩渺的宇宙時空中,個人是渺小的、人生是短暫的,人更應該把自己放到宇宙的廣闊和無限之中,體現了豪放的藝術風格。辛棄疾南宋傑出的詞人,他繼承了蘇軾詞的豪放風格,他的詞在更大的程度上沖破了詞的格律,以文為詞,問答如話,議論風生,自由奔放。
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到明清,徹底走向了世俗,特別是明清小說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明清時代是中國古典小說創作的黃金時代。《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最為人熟悉的小說。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藝所描繪的是世俗人情、市井生活。它來源於說唱文學,服務於"市井小民"。重視情節的曲折和細節的豐富,形成一種由說唱、表演、音樂、跳舞蹈相結合的綜合藝術――明清文藝。明清文藝有對純真愛憎的歌頌贊揚,有對封建結婚姻的諷刺嘲笑,也有對色情荒淫的欣賞味等。其中一個流行而突出的題材或主題是普通男女之間的情愛。明清文藝是一幅色彩斑斕的人世畫卷,是一幅幅平淡無奇卻無花八門、多彩多姿的社會習俗圖,成為中國文化史中美的樂章。
明清小說《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有成就的歷史小說,他的中心內容是演繹魏、蜀、吳三國之間的種種矛盾斗爭乃至戰爭,講述一個個曲折的故事。《三國演義》以通俗、簡練、明快的語言,描寫了一批富於個性化的人物,如張飛的豪爽、關羽的高傲、曹操的機詐、孔明的智能等。《三國演義》情節前後發展一貫,但又富於曲折和變化,於清晰明朗的脈絡間構成了一個古典小說中少見的,既宏偉又嚴密的結構。《水滸傳》的故事源於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作者是施耐庵。《水滸傳》的主要內容是敘述以宋江、李逵、林沖、魯智深、武松、吳用等為主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在各地受到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迫害之下,紛紛集聚在梁山水泊,與宋朝相對抗的故事。《水滸傳》堪稱是中國白話文學的一座里程碑。作者以很高的文化修養,駕馭流利純熟的白話,來刻畫人物的性格,描述各種場景,顯得極其生動活潑。特別是寫人物對話時,更是聞其聲如見其人。對一、二十個性格鮮明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這部小說具有光輝藝術生命的重要因素。有了《水滸傳》,白話文體在小說創作方面的優勢得到了完全的確立,這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意義極為深遠。《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部長篇小說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發展到了新的高峰。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明代中期的小說創作以吳承恩的《西遊記》為代表。這部小說是一部充滿幻想、情節離奇的小說,它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唐僧等人西天取經的過程。《西遊記》中最迷人的人物當屬孫悟空,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上天入地,獨來獨往,率性而為,代表了人類精神中最自由和頑皮的部分,也成為了無數人理想的象徵和寄託。在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以其藝術上的精緻完美達到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紅樓夢》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人的感情和婚姻糾葛為中心線索,在賈府這一世代富貴之家從繁盛到衰敗的過程中,寫出以賈寶玉和一群紅樓女子為中心的許多人物的悲劇命運,反映了具有一定覺醒意識的青年男女在封建體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歷史宿命。《紅樓夢》是一部天才的、又是精心構撰的巨作,在藝術上,它達到了中國小說前所未有的成就。
Ⅳ 有什麼好看的言情小說
鏈接:
提取碼:hvrx
--來自網路網盤超級會員V8的分享
內容預覽:
傳言,饕餮能吞天,是以神鬼妖魔皆忌憚之……
呿,不是她愛說,這些怕她的傢伙實在想太多她可是四凶裡面最隨和的一隻從來不愛與人爭與人吵,只想
吃飽喝足睡眠好除了食物之外,她對啥都不感興趣——好吧,更正,其實她很在意「她家那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