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分辯
A. 蘭花怎麼鑒別
一看香。蘭花不以人而自芳,清香不濁者為上品。
二看姿。全株勻稱,花與葉協調者為佳。
三看色。花色以純一色及淡綠者為好,深綠者次之,瓣、唇有紅絲紅點者更次,初開時為紅色而後轉為綠色者又次之。葉色以油潤光澤者為好。
四看肩。左右兩副瓣微向上升者稱飛肩,最為名貴;橫平展開成「一字肩」者為優種;開花後兩副瓣逐漸下垂者謂落肩,次之。
五看瓣。蘭花眾推觀瓣為主。以荷瓣為上品,梅瓣次之,水仙瓣又次之。奇瓣多花及蝶瓣又勝一籌。
六看捧。捧心以光潔、肉質厚而內凹成兜狀者為良種。
七看舌。唇瓣以形態端正、圓短大者為好。舌上的顏色叫苔,以純白、綠色者、或全紅色為佳,黃色次之。舌上常有紅線或塊狀紅斑,以色彩鮮明者為好,斑點以形成一點、一塊或品字形者為好,出現多舌為奇。
八看鼻。鼻小,顯得有神采,為上品。出現硬鼻頭大為奇。
九看殼。殼即苞葉,慧眼識珠者能從「啞巴草」的苞葉上看出紋絲排列透頂者必出好花。一般以綠色者為好,紫赤色者次之。
十看梗。梗清色,長度與花葉相稱,細而突出於葉上者(俗稱花出架)為好。
(1)蘭花分辯擴展閱讀:
蘭花喜陰,怕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中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復雜,植被類型多,因而蘭花資源非常豐富,全國都有分布,但從數量分布上從南到北依次遞減。蘭花在中國分布種類最多的是雲南、四川和台灣省。
蘭花八分干,二分濕最好,花期與抽生葉芽期,澆水要少些。梅雨季節應搬回室內,或搭棚遮雨。夏季於清晨或傍晚澆水,也不宜太多,秋天澆水量可以酌增。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噴霧。噴時要向上噴,則霧點細勻,使葉面濕潤,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
B. 怎樣分辨蘭花
蘭花品種鑒別要「三看」
品種鑒別是對蘭花綜合素質的鑒定,是最能展示藝蘭功力的一門學問。因此,歷代藝蘭大家都對此格外慎重,從不妄下結論,始終奉行「三看」原則。
一看葉形
「觀花一時,賞葉終年」。在無花季節,人們對名品蘭花鑒別的主要依據是看葉形,包括葉芽、株形等。蘭花傳統名品大都相對穩定,其葉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藝蘭家經長期實踐,對葉形特徵明顯的品種一般能憑眼看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如直立葉的汪字、泰素、老極品,環垂葉的宋梅、大一品等。但蘭花由於種養環境不同,並非年年歲歲葉相同,於是藝蘭家們在觀葉的同時往往還要結合看花苞來鑒定品種。
二看花苞
蘭花傳統名品不但葉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們在鑒別時既要看葉形,又要看花苞。關於花苞的鑒定,前人總結出了蘭蕙頭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鈴的「五門八式」。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鑒別品種大有裨益,值得我們很好的消化吸收。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在藝蘭實踐中發現,既使同一盆蘭花,有時其花苞的顏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對此我有體會。經多年觀察,我栽培的大富貴、元字等名品蘭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時會有差異,有的年份花苞色澤深些,有的年份色澤淺些。據無錫陳耀明先生講,他種養的集圓有時抽出的花葶為「深赤紅色」,有時抽出的花葶為「綠中見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圓拔出五個花葶,有三個是紅的,兩個綠中見紫。可見,單純從花苞的色澤、形狀來鑒別品種有其局限性,還必須看其開品。
三看開品
對蘭蕙品種的鑒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開品,這也是引種品種要見花引種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開品到位,見花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種的蘭蕙往往因種法不同開出的花品有時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開出四五種花形,綠雲、西神亦能開出幾種不同的花形,但我們不能因其開品有異就斷定他們是不同的品種。故一代藝蘭大家吳恩元言:「因種法有好歹,致開品有高下耳」。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品種鑒別真學問。對蘭花品種的鑒別應辨證的看、綜合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妄下結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看葉形、看花苞、看開品。
C. 怎樣識別蘭草
識別蘭草主要從蘭草的形態特徵上面進行辨別,具體如下:
1、根莖:根莖橫走,淡紅褐色。莖直立,綠色或紅紫色,基部莖達0.5厘米,分枝少或僅在莖頂有傘房花序分枝。全部莖枝被稀疏的短柔毛,花序分枝及花序梗上的毛較密。
2、莖葉:蘭草全部莖葉兩面光滑,無毛無腺點,羽狀脈,邊緣有粗齒或不規則的細齒。中部以下莖葉漸小,基部葉花期枯萎。
3、花朵:花白色或帶微紅色,花冠長約5毫米,外面無腺點。瘦果黑褐色,長橢圓形,5棱,長3-4毫米,無毛無腺點;冠毛白色,長約5毫米。
(3)蘭花分辯擴展閱讀:
蘭草是一種喜溫暖怕寒冷的植物,我國蘭花絕大多數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只有少數品種(春蘭、蕙蘭)產於溫帶地區,緯度較高的黃河流域以北地區,很少見到蘭花的分布。由此可見,蘭草需要生活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才能正常生長發育。
在夏季高溫酷暑時節,外界氣溫高於38℃的情況下,在蘭花生長的深林中,由於蔭蔽度較好,白天氣溫通常不會超過30℃;在冬季嚴寒時節氣溫低於0℃的情況下,由於蘭草被落葉和積雪覆蓋,地表溫度仍不會低於0℃,可見蘭草的適應性氣溫在0℃~30℃之間。通常說來,蘭草超過30℃生長緩慢,低於0℃蘭苗會遭受凍害。
D. 怎樣鑒別蘭花品種
春蘭:主要特徵是植株矮小,葉狹帶形,4-6枚集生,花單生,少數2朵。其緣有細齒,假鱗莖很小,常包存於葉莖之內,花單生,偶有2朵,莛直立而短,苞片很長,常超出子房既花柄部分。花色綠色;紅綠色為主,花極香,花形多變,品種極多,主要變種有春蘭,雪蘭,線葉春蘭。花期1-3月。
蕙蘭:假鱗莖不明顯,葉脈透明,晶亮。葉直立性強。株葉5-9枚,長25-80cm 寬1cm 葉齒粗,葉莖對折,斷面呈V字形,花莛直立但稍有浪曲,多為出架,莛多花。常為5-18朵。花黃綠色,極香。花瓣小於萼片,唇瓣三裂不明顯,中裂片長橢圓 形,有許多透明小乳突樁毛。主要變種有原變種惠蘭,峨眉春惠,送春,花期在3-5月。冬蘭或寒蘭冬10—12月以及次年元月份開花。
蓮瓣;亦稱小雪蘭,曾隸屬春蘭,葉狹長而弓曲,葉寬0.4-0.8cm 長30-50cm 葉中段跟葉基、葉尖端一樣粗細。葉數較多:6-9片,花期在1-3月,花3-5朵,以白色為主,略帶紅黃,藕色脈紋明顯。花瓣較薄。萼片形明顯不同,萼片為三角披針形。
春劍;曾隸屬春蘭。葉片直立性強5-7片,邊緣具鋸齒,花莖直立,花2-7朵,高20-30厘米,黃綠色,紫紅色,其變種有春劍原變種,軟葉春劍,硃砂蘭,通海春劍,花期1-3月。
建蘭:也稱四季蘭。長根粗如筷子,常有分枝,假鱗莖微扁圓形,株形3-6枚叢生,長25-50cm 寬1.2-2.3cm 帶形葉(線狀披針形),中段增寬而平展,先端順尖或鈍尖,主脈居中,明顯後凸,葉齒極細而不明顯,端部葉齒有銳利感。葉薄革質,葉色黃綠色,富光澤,葉背相對較粗糙無光澤。
E. 怎樣區分蘭花的優劣
這里介紹蘭花鑒別的一般知識和經驗,最主要的還是要經過更多的實踐,才能對蘭花知之更多。
鑒別蘭花,首先要知道企求每株蘭花都具有矮種、奇葉、線藝、奇花四個條件,那是很難的,只要其中有任何一個方面突出的都應列為佳品,如果企求全面,則最後可能一無所獲。
1,根的鑒別
要選粗壯、結實飽滿且雪白的蘭的地生根為好,根量多,根系完整則易成活。
2,假球莖的鑒別
假球莖(蘆頭)要粗壯,以扁圓似荸薺為上品,慈姑頭則為次之。蘆頭大,以後葉芽必粗壯,共必多,蒜子頭則差,韭菜頭更不可取,因為這種蘆頭不會長葉芽、花芽或只長一小的葉芽,沒有繁殖力。假球莖表面富有光澤的,是營養充足的特徵,最易成活。
3,葉的鑒別
一般的鑒別是看葉質、葉片數。葉質較厚重,挺拔而柔實,鮮綠而有光澤,葉高、鞘多者則壯,葉短、鞘高則多花,葉平直則花端正,葉卷扭的花飛揚,葉垂而腳直為上品。建蘭葉硬而腳軟者多為彩心(葷心),葉軟而腳硬的多為素心。這些特徵要求3代以上(即3株相連在一起)的葉株形都基本相同的,才易於保持其原來性狀。
葉片多少與後代植株旺盛與否關系甚密切,葉多易出強苗,所謂5葉必花,葉少花少。各種蘭花每株葉片都有一定的數目,要選葉片較多的植株。幾個大種類的蘭株葉片數如下:寒蘭3-7片,春蘭4-7片,春劍5-7片,墨蘭、夏蕙3-5片,多花蘭3-6片,建蘭2-6片。鑒別蘭株時應盡量選其中葉片多的植株,這樣才易於繁殖和開花。
4,葉藝的鑒別
蘭葉片上偶有產生白色或黃色的斑點或條紋,叫做「爪」。葉片兩邊邊緣有長的黃色和銀色條斑的叫做「金邊」、「銀邊」,又叫做「覆輪」。蘭葉面的基部直到葉尾尖端出現縱紋的,叫做「縞」。葉面上有大小不一的黃色或白色斑紋(斑塊),其形狀類似老虎皮上的斑紋,叫做「虎斑」。葉面上有許多細小斑點而且成堆的,斑點黃色或白色,形狀似蛇皮斑點,叫做「蛇皮斑」。葉片上出現很多種的斑紋線藝,可按圖4定出各種名稱。總之,各種線藝都可概括為「覆輪」、「縞」、「虎斑」、「蛇皮斑」四大類。銀邊比金邊價值高,至於極少見的如虎斑、蛇皮斑、玳瑁紋斑等價值就更高。
5,葉姿的鑒別
前人對葉姿的鑒賞有生動的描述,如葉立為剛,垂為柔,平為靜,扭為動,各有優美姿態。現在人們對矮種蘭的造型美提出了5個條件:
(1)葉骨從葉基部開始呈扭轉狀,剛健多姿。
(2)葉柄溝和葉尾溝均深且成半立狀。
(3)葉片自中肋向兩邊展開呈「V」字形,葉尾自然伸展或稍彎垂。
(4)蘭株粗壯的三苗(即第一,二,三代)整體造型基本一致的,說明造型穩定的。
現在人們更進一步要求矮種奇葉要具備以下更高層次的條件:
(1)葉短:葉甲,葉腳(葉環以下至蘭頭),葉柄(葉環以上至葉片展開處)及葉片均短,即構成矮種類型。一般認為葉長30厘米以下為矮種。
(2)葉寬:葉長與寬之比例為4:1或5:1則為極品,不超過9:1者均為上品,其餘為下品。
(3)葉圓:葉尾鈍圓,葉片倒凹為受露型。
(4)葉厚:葉質肥厚而柔實並富光澤為上品。
(5)葉皺:葉面呈現細密皺紋者為「蛤蟆皮」,或皺紋極粗闊者曰「行龍」,為上品。
6,花的鑒別
(1)花瓣型:梅瓣為上,荷瓣為次,水仙瓣更次之,柳竹葉瓣為下,花萼瓣以寬肥厚,緊邊為好,兩側萼瓣平肩為優,飛肩為奇品,落肩為下品,兩側萼或花瓣(捧心)似蝶者,生氣勃勃,象徵吉祥,為上品,多重瓣似牡丹為高貴。唇瓣以端正短圓為上品,花中有雙唇,三唇為珍品,花瓣重疊三層的「大屯麒麟」,唇瓣像大肚佛頭的「彌勒佛蘭」等價值就很高。
(2)花色:素心花即素色花,花瓣,唇瓣以不有具紫色斑點為上品,唇色以淡綠,白色為好,素色中的白素為最上,綠素,紅素次之。
彩心花的花瓣,唇瓣上有多種顏色,唇舌有鮮紅點為上品,色濁為下品,墨黑青紫色彩心為奇品。如硃砂墨蘭的深紅色花,桃姬的桃紅花均為上品。綠色花以嫩綠,翠綠為第一,老綠為第二,黃綠次之,赤綠更次之,黃色以金為貴。
(3)花梗(花莖):花梗高於葉片,叫做花「出架」,為上品,低於葉頂為次。傳統以墨蘭紫梗青花為上品,青梗青花次之,紫梗紫花更次之。蕙蘭白梗,花必濃香。
(4)花香:國蘭因香而聞名,葉緣有鋸齒和葉的中骨部分為透明狀的,其花者較香。
此外,花芽,葉芽有雜色脈紋或暈斑者,其花大多為彩心,花芽,葉芽純凈且花色純正為上品。如芽圓渾粗壯,易出現奇特花瓣和花朵。苞片短而闊,先端圓的,也可能有良好變異。
蘭花名品鑒別標准很多,作為初學養蘭者,還是先選一些地方下山蘭進行栽培試驗,下山蘭來源廣,價格便宜,成活率高,蘭花變異為優良品種的機會也多。那些蘭商所謂的什麼名蘭,要仔細觀察鑒別,如有奇品,名品,也不過是十萬分之一或百萬分之一,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東西。但有些不懷好意的蘭商,以假亂真,把多花蘭當作墨蘭,把兔耳蘭當「達摩」蘭,把白邊吊蘭的葉貼上蘭花根頭當作銀邊蘭,或把黃白油漆塗上普通蘭葉邊緣為銀邊,金邊名蘭。勸君勿上當。還有用鈍尖的斷針將葉背表皮和部分葉肉颳去,在葉面可看到黃色的縞線,就可依法炮製「金絲馬尾」蘭,種下不久葉片即枯萎。用濃的農葯,尿素噴葉面也會出現「銀斑」,「金斑」。用素心蘭或蕙蘭的花蕾以「五0二高級快速粘合膠」粘在普通蘭株的花梗上,或用花心的(彩心花)經過漂白粉或「八四消毒液」進行退斑點,然後當作素心名貴蘭出售,以假亂真。如果不認真鑒別,就會真的讓蘭花騙子「瞞天過海」。
F. 怎樣鑒別蘭花的各個品種
1、春蘭
根肉質、白色。春蘭的葉片硬而且很粗糙葉邊的鋸齒很明顯,可以仔細內看看他的特容征與外形。
2、蕙蘭
根肉質、淡黃色,葉線形,比春蘭直立而粗長,葉緣粗糙。花淡黃色,唇瓣綠白色,具紅紫斑點。可以明顯看到蕙蘭的花朵很多,這是很明顯的一個特點。
3、建蘭
葉子較大較寬。花有綠色到淺綠色,有暗紫色的紋理。建蘭和春蘭非常相像,但仔細觀察會發現建蘭的葉子的鋸齒沒有春蘭那麼明顯,建蘭的葉子也明顯比春蘭少很多。
4、墨蘭
葉子非常光滑,葉尖部位非常尖,花瓣多具紫褐條紋。墨蘭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一般情況下它的花瓣顏色都帶有墨色,顏色比較深,它的一根花莖可以開很多朵花。
5、寒蘭
寒蘭和墨蘭有點相像,但仔細觀察還是有明顯的區別。寒蘭葉脈比墨蘭透明,寒蘭的葉脈在葉背上比較突出,而墨蘭的葉脈不透明且淡綠色。寒蘭葉甲比較緊密、不開叉。
G. 如何辨別蘭花
品種鑒別是對蘭花綜合素質的鑒定,是最能展示藝蘭功力的一門學問。因此,歷代藝蘭大家都對此格外慎重,從不妄下結論,始終奉行「三看」原則。一看葉形「觀花一時,賞葉終年」。 在無花季節,人們對名品蘭花鑒別的主要依據是看葉形,包括葉芽、株形等。蘭芽出土時的色澤對蘭花品種的鑒賞有一定參考作用,芽期需仔細觀察。一般而言.凡新芽為白色、白綠色、綠色的,春蘭一般為素心品種,蕙蘭大多為素心或綠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狀「白峰」的,有可能出細花。蘭花傳統名品大都相對穩定,其 品種6
葉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蘭藝家經長期實踐,對葉形特徵明顯的品種一般能憑眼看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如直立葉的汪字、泰素、老極品,環垂葉的宋梅、大一品,肥環葉的大富貴、扭曲葉的綠雲等。但蘭花由於種養環境不同,並非年年歲歲葉相同,於是蘭藝家們在觀葉的同時往往還要結合看花苞來鑒定品種。二看花苞蘭花傳統名品不但葉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們在鑒別時既要看葉形,又要看花苞。關於花苞的鑒定,前人總結出了蘭蕙頭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鈴的「五門八式」。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鑒別品種大有裨益,值得我們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在蘭藝實踐中發現,即使同一盆蘭花,有時其花苞的顏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對此我有體會。經多年觀察,我栽培的大富貴、元字等名品蘭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時會有差異,有的年份花苞色澤深些、有的年份色澤淺些。據無錫陳耀明先生講,他種養的集圓有時抽出的 品種7
花葶為「深赤紅色」,有時抽出的花葶為「綠中見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圓拔出五個花葶,有三個是紅的,兩個綠中見紫。 可見,單純從花苞的色澤、形狀來鑒別品種有其局限性,還必須看其開品。三看開品對蘭蕙品種的鑒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開品,這也是引種品種要見花引種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開品到位,見花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種的蘭蕙往往因種法不同開出的花品有時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開出四五種花形,綠雲、西神亦能開出幾種不同的花形,但我們不能因其開品有異就斷定它們是不同的品種。故一代蘭藝大家吳恩元言:「因種法有好歹,致開品有高下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品種鑒別真學問。對蘭花品種的鑒別應辯證的看、綜合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妄下結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看葉形、看花苞、看開品。
隨著蘭花組織培養技術和無菌播種技術的不斷發展,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現象正日益受到重視。這一現象之所以能吸引育種學家的目光,主要原因是原來需要常規栽培許多年才能開花的人工雜交新品種,現在在試管里,通過1-2個培養周期就能人為地促使其開花,這樣就可以根據開花的情況有目的地選育具有優良性狀的個體,淘汰相對較差的個體,從而使整個育種的周期縮短,並大大減輕大量栽培未見花品種的工作量,使育種工作更富有針對性。
由於我們長期從事的是蘭屬植物中幾種常規栽培的地生蘭種的開發和研究,因此下面提及的蘭花,均是指這幾個蘭種而言,包括春蘭、建蘭、春劍、蓮瓣、蕙蘭、寒蘭等。
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方式,根據目前的觀察結果,大概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由蘭苗的腋芽發育成花芽,這種方式跟常規栽培中蘭花的開花方式是一樣的,只不過常規栽培是一叢苗起花,試管內是單苗起花而已,這種情況在建蘭中比較普遍,春蘭春劍等品種中比較少見。第二類是蘭苗的頂芽發育成花芽,類似通常所說的草中箭( 草心箭),花由蘭苗最中心長出,這種情況在各個蘭種中都有出現,尤其是在春蘭中常見。第三類是由原球莖的頂端直接分化出花芽,這類方式完全由培養基內的激素水平控制,起花快而整齊,分化頻率高,是目前主要的誘導起花方式。
蘭花在試管內開出的花朵,基本的品種特徵是不會改變的,例如素心品種開素花,絕不會開彩花。凡是有香味的品種,試管內的花也是有香味的,並且香味濃郁,不亞於盆栽蘭花的香味,這一點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由於試管內的溫度等環境條件的原因,花期通常只有幾天時間,不如盆栽蘭花開花持久,在低溫條件下,花期則可以大大延長。蘭花在試管內開出畸形花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有些品種可以達到10-20%。一般來講,這些畸形花通常都是生理性的原因和外部培養條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激素水平、無機鹽等理化因素,而不是遺傳上的相應改變,因此這些畸形花的出現,在遺傳和育種上毫無意義。我們曾追蹤觀察過很多的奇花品系,希望能從中選出新的優良品種,結果發現絕大多數以後又開出了正常花,真正能穩定的是極少的。
一個對蘭花培育者十分有用的現象是,試管內開出的花,多數情況下,合蕊柱都能正常發育,具有正常的授粉能力和結實能力,我們曾鏡檢過小孢子的發育過程,發現其減數分裂過程和花粉粒的形成過程基本是正常的。尤其是以腋芽的方式開出的花,授粉後結出的果實很容易正常發育至種子成熟,並且這些在試管內結出的種子,有一定的發芽能力,盡管發芽率比盆栽蘭花的種子的發芽率低,但對育種者來說,已經足夠了。
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控制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能力越來越強,這無疑會對蘭花的雜交育種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由於蘭花的主要欣賞點在花藝上,一個未知的品種,在開花前也基本無法從葉片上判斷其優劣,所以育種工作者不僅要選擇合適的優良親本做雜交並且培育出小苗,還不得不把這些小苗,不論好壞,一古腦地種進溫室,苦等數年至開花,才能從中篩選優秀單株。這一過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即使獲得了優秀的單株,很不幸的是每一個單株的數量也是非常少的,通常只有幾苗,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還必須以這一優秀單株為外植體,再從頭做一次組培。從開始作雜交工作,到最後有商品苗供應市場,這一過程要經歷兩次組培周期,兩次從瓶苗到開花的栽培周期,一般要十多年的時間。而試管內開花技術的完善,使我們不必經過栽培過程,就可以在試管內篩選優良株系,並且一旦選出,可以直接進行快繁,不必再經過原球莖的誘導過程,使整個育種周期縮短將近一倍的時間。
蘭花在試管內開花帶來的另一便利之處是使蘭花的瓶內雜交成為可能,這是一個全新的應用研究領域。有些育種工作,需要進行反復的雜交,回交和自交,才能實現育種目的,選育出優良的新品種。例如素心品種和梅瓣品種的雜交,子一代通常是梅瓣但肯定不是素心,這就需要子一代和素心親本回交一次,或者子一代自交一次,再從子二代中選擇素心梅瓣。採用常規辦法,這一過程肯定要用十幾年時間,現在有了促使蘭花試管內開花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在試管內讓子一代開花,並且在試管內進行自交授粉或子一代植株之間相互授粉,並培養出種子。這些種子無需消毒直接播種於培養基上,獲得子二代,再誘導出花,即可從子二代中間選擇想要的品種了。這一過程比常規方法,至少可以節省兩個從瓶苗到開花的栽培周期。
另外,由於試管內開花不受季節限制,可以隨時誘導,這就為不同季節開花的蘭花品種或者是花期不遇的蘭花品種之間的雜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換句話來說,試管里開花的蘭花,為雜交育種工作提供了穩定的花粉源。依據這一思路,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開花季節的限制和種源數量的限制(有些數量很少的品種,要見一次花可能要等很多年的時間,並且開花時不一定有非常合適的其它親本材料同時開花),已經成功地實現了不同季節開花的蘭花品種之間的雜交。
目前而言,蘭花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尚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並不是每個品種都能誘導出花,也不是每個品種都能達到需要的成花率,更沒有一個現成的程序能讓所有的品種開出花來,每一個品種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摸索。但這些基本都是技術性的問題,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隨著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這一領域的研究和開發中來,這些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