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閬中海棠村

閬中海棠村

發布時間: 2021-12-25 15:23:33

『壹』 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旅遊桂林呀 世界級的景點 可以深度游和經典游我建議來桂林 哦 很刺激很好玩的 我是在桂林廣西師大讀書的大學生 上課之餘當回導游 帶你們旅遊桂林 不用因為跟團而帶來的購物煩惱 少花錢又可以嘗試最時尚的自助游背包族 先介紹一下主要景點 山水甲天下--桂林一.市內景區部分 1. 灕江:(4A景點,中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個人認為徒步的話還是比不上遇龍河。租一套魚具,在灕江找個沒人的地方釣魚,喝喝茶,發發呆,和朋友聊聊天,泡腳,十分之愜意!) 2. 象鼻山:25元 (4A景點,桂林的城徽,水中有山,山中有水,水中映月,月照清水,比較適合情侶,很值得一去的哦) 3. 兩江四湖:免費 (晚上活動還可以了,不過似乎花費的銀子多了點) 伏波山:15元 (4A景點,集山水洞文物奇石於一身,特別是很多佛教造像) 4. 疊彩山:20元 (同上) 5. 大圩古鎮 目前免費 (廣西四大古鎮之一) 6. 七星公園:20元 (4A景點,桂林最大的市內公園,整個公園匯集山水洞建築文物的精華,摩崖石刻--桂海碑林就在園內) 7. 冠岩:60元 (4A景點,岩洞很大,遊玩方式多些而已,門票貴了,不過在桂林倒是蠻多這類岩洞) 8. 靖江王城:白天50元,晚上60元 (城中有桂林眾山之王獨秀峰,是明代藩王中歷史最長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府,共有11代14位靖江王在此居住過) 9. 古東景區:60元 (號稱國內唯一一個由地下湧泉形成的多級串連瀑布群,乘桂林至冠岩專線車到達) 10. 堯山索道:40元(單程20元)(桂林最高峰,登高一覽無遺,有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 11. 堯山滑道:35元 (從山頂滑下,很刺激,需要膽量) 二.陽朔景區 1. 遇龍河:(景色特棒哦,劉三姐竹筏漂流、單車和徒步游覽都不錯,不過一定要記得從遇龍橋出發,順便去去富里橋) 2. 印象劉三姐:有3種價格分別為188元 320元 680元 每天20:00開始,大概70分鍾,山水+名人+藝術的結合哦) 4. 世外桃源:50元 (4A景點,導游員的素質不錯,不夠自然,去了遇龍河坐竹筏的話你會為到過這里而後悔一輩子) 5. 月亮山:9元 (傳統的陽朔必游景點,作為攀岩場所倒不錯) 6. 龍勁河漂流: 150元 填補了陽朔沒有刺激漂流的空白,8. 總統魚村:5元 (同遇龍河風景區的舊縣村一樣都是桂北民居風格,因為柯林頓來過,後來就收費了,而後者是免費的) 11. 大榕樹:18元 (就看這一顆樹,太不值了,價格高了,不過夕陽西下時在附近聽聽劉三姐情歌倒是一種享受) 12. 陽朔公園:9元 (本地人免費,一不小心發現自己在一個村莊^_^,晚上進去免費的) 三.龍勝景區 1. 龍脊梯田(平安寨):50元 (天下奇觀,值得一去,聽著山泉水聲,看著吊角樓外的熒火蟲,才知道什麼是仙境) 2. 龍脊梯田(大寨):50元 (氣勢恢弘,天下一絕,令人難忘的地方,不過瑤民的「手工藝品」要小心啦) 四.荔浦景區 1. 銀子岩:50元 (3A景點,目前桂林所有的溶洞當中景觀最好的一個,但下午去的話遊客如雲哦) 2. 豐魚岩:60元 (沒有其他特色) 五.資源景區 1. 五排河漂流 138元 (真正的漂流,刺激,過癮,是目前國內最為理想、唯一同時滿足世界皮劃艇激流迴旋運動的場地,5月-10月最佳,景區網頁 www.wph.com.cn) 2. 資江漂流:75元 (景觀和灕江類似,如果是橡皮艇漂還行) 六.興安景區 1. 樂滿地休閑世界:110元 (一個很不錯的主題樂園,可以開心的遊玩一整天) 2. 興安靈渠:20元 (千古靈渠,與長城和都江堰齊名的秦代水利工程) 3. 貓兒山森林公園:30元 (難得的高山地貌,戶外運動的好場所;灕江、資江、潯江的源頭)然後可以組臨時團去樂滿地 男生110左右 女生穿超短裙打折優惠 不知你是男是女 你可以在樂滿地瘋狂刺激的玩上一天 5點回來後可以逛步行街和看兩江四湖夜景 早上可以坐竹筏游灕江 這可是此行的精髓哦 票價100左右 你要是找旅行社就貴了 可以暢游一天然後到到陽朔 組自行車逛 10塊一天 在陽朔住宿也是很便宜的 80一天 不過要砍 晚上在西街上逛或去酒吧 陽朔旅遊適合租自行車、走路比較好玩,灕江、遇龍河很美的, 晚上西街上喝啤酒聽歌, 住宿就住小客棧吧,4-5天也就1500元吧 來桂林我 可以聯系我 給你做導游 可以省很多錢 qq 269779089 tel 13635190574 王志威

『貳』 四川省閬中市七里辦事處18個村名是什麼

狀元村 梓潼宮村 大井村 御河村
馬馳村 凌家壩村 長安村 白塔村
海棠村 千鶴村 大堰村 長青村
張公橋村 鮮於村 三合村 河口村
孫家埡村
應該只有17個吧!!!

『叄』 閬中古鎮有什麼好玩的

床前明月光,鴨血粉絲湯。人比黃花瘦,猶記紅燒肉。秋高東籬採桑菊,猶記那盆水煮魚。一支梨花壓海棠,青椒干煸熘肥腸。人生若只初相見,一碗津市牛肉麵。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有餅無餡難入口……

『肆』 閬中古城海棠花競相開放!你對這種花了解多少

海棠花,高度可達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小時候有短柔毛,逐漸脫落,老時候紅褐色或紫褐色,無毛。葉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邊緣有緊貼細鋸齒,部分接近全緣,小時候上下兩面有短柔毛,然後脫落,老葉無毛。花序接近傘形,花4-6朵,花直徑4-5厘米直徑4-5厘米,花直徑4-5厘米花外無毛或白絨;海棠花形,前端急尖,全緣;花瓣卵形,長度2-2.5厘米,寬度接近1.5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果實為粉。

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古代就有海棠栽培史的記載。在漢代,海棠花與園林藝術有著不解之緣。無論是栽培技術還是種植面積,海棠花在唐代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宋代海棠花在唐代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發展,最終達到頂峰。當時被認為是“花的尊重”。


在中國的歷史長流中,海棠花最初出現在史書上,記載的並非它的觀賞價值,人們最早重視的是它的食用價值:《詩經·衛風·木瓜》詩曰:“我以木瓜為食,報之以瓊琚;賊也,自以為善也!“投我以桃子,報之以瓊瑤;惡報也,自以為善!”“投我以木李,報以瓊玖;報給匪徒,說永遠好話詩歌里的“木瓜”、“木桃”、“木李”都是屬於海棠類的植物,古代常作為禮物送給親友。


海棠花能耐旱,最怕積水。無論是種植在地上還是盆栽,一般都足以保持土壤濕潤。盆栽海棠花盆的土壤不宜過濕,半濕地最好。但放在陽台或高地的盆花要及時澆水;土壤不宜過干,因為土壤過大,根系吸收受阻,植物葉片脫水,容易失去營養,或者干焦,嚴重時可能造成植物死亡。春季每3 ~ 5天澆水一次;夏季1 ~ 2天澆水一次;秋季每4 ~ 6天澆水一次;冬季半個月澆水一次。

『伍』 紅樓夢中的閬苑仙琶中的閬苑指的是哪裡 有沒有具體的證明...

閬苑仙葩」之「閬苑」典出《集仙錄》:「西王母所居宮闕,在閬風之苑,有城千里,玉樓十二」,顯然,「閬苑」為「閬風之苑」的縮寫。李義山也曾有「十二層城閬苑西」之句,其次,《說文》中有「葩,華也」,可見「閬苑仙葩」之「仙葩」即仙花之意。再看《紅樓夢》第一回中交代的黛玉前世絳珠仙草,生於「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雖然「西方」似與「西王母所居宮闕」有相近之處,且「閬苑」與「靈河岸上三生石畔」都似仙境,但我們仍不能立刻斷言「閬苑仙葩」即「絳珠仙草」,因為「仙草」並不一定能生仙花。那麼我們不妨暫時轉換視角。唐人李紳的《海棠詩》中有句雲「海邊奇樹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瓊蕊籍中聞閬苑,紫芝圖上見蓬萊」,其後宋人沈立的《海棠百詠》中也有「忽認梁園妓,深疑閬苑仙」之句,而且唐人賈耽在其所著的《百花譜》中將海棠評為「花中神仙」。這樣我們可以推測《枉凝眉》中的「閬苑仙葩」是指海棠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葩」字在《紅樓夢》前八十回中僅僅出現過兩次,除「閬苑仙葩」外,便是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中描寫怡紅院內西府海棠「絲垂翠縷,葩吐丹砂」 2 了,兩相比照,不難發現這種推測是有根據的。

『陸』 閬苑仙葩是指誰呀

不好意思
我也認為 是指 史湘雲
因為對賈寶玉重要的有四位女性
林 薛 史 妙玉
為什麼妙玉重要?薛寶琴沒進12釵,但妙玉進了,她還不是4大家族的人。所以 在後幾回中,妙玉對賈的人生起了重大影響,有學者說她 屈從枯骨 ,而成全了賈寶玉和史湘雲。林 薛二人對賈前半生有重大影響,妙 史對其後半生有重大影響。終身誤,說了林 薛。 枉凝眉,說了史 妙。這樣更合理。所以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 指湘雲 妙玉。

『柒』 閬中古城有什麼好玩的嗎

古街巷
華光樓歷史街區
古街巷:巴蜀古建築的實物寶庫 徜徉在閬中古城,最令遊客稱奇的是那些縱橫勾連的肥肥瘦瘦、長長短短,猶如長短句一般的古街、古院、古屋以及點綴著滄桑之意的古樹,繁復中見別致,玲瓏中顯精巧,堪稱我國建築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閬中山、水、城如唇齒般相襯相倚,人居環境妙趣天成,堪稱典範。自戰國中期巴國遷都閬中以來,歷代帝王都將其視為轄治西南的重鎮,競相在此設置郡、州、府、道並苦心經營。三國時期,閬中便是聲名遠播的"古城"了。尤其是唐初魯王靈夔、滕王元嬰相繼鎮守閬中時,按宮苑格局大興土木、廣建殿堂,使閬中的建築格調驟然上品位、成規模,始有閬苑之稱。此後歷代王子皇孫,朝廷命官在羈留這塊"風水寶地"期間,也紛紛廣聘能工巧匠,或興土木以建府第,或擇佳處以修別殿,逐漸使古城形成了獨特的唐宋格局、明清風貌。如今保存下來的古街巷達61條之多,而古院落更是數以千計,總面積達2.1平方公里。2300多年的悠久歷史,原汁原味的古城風貌,已成為我國古代建築史上不可多見的一份珍貴文化遺產,專家學者譽之為「巴蜀古建築的實物寶庫」。 古城的古街巷命名也挺有歷史文化底蘊:有以名木佳卉命名的白果樹街、古蓮池街、槐樹街;有以名人、重大歷史事件命名的迎恩街、狀元街、三陳街、良牧街;以商貿命名的廣東會館、浙江會館、陝西會館;有以地理風水命名的管星街、筆向街;有以手工業發展內涵命名的機坊街、醋坊街、蒸饃巷……它們各有風貌特點和悠久的歷史。
古院落
古城民居張家小院的海棠
閬中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園林建築的特點,形成「串珠式」、「品」字型、「多」字型、「倒插門式」等風格迥異的建築群體,這些建築和諧相處,相得益彰,為古城營造了渾厚而帶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氛圍。 叩開古街巷一扇扇厚重的雙扉獸環木門,無論是張家大院、馬家大院、蒲家大院,還是孔子第七十六代孫的孔家大院,那恬淡雅靜的亭台樓榭,那一窗疏影映出幾枝素竹,那幾峰假山襯出一壁浮雕,那砌工精湛的花台、花園和蔥蘢的古樹名木,以及迴廊和畫宇下的籠中畫眉,青石階沿下花缸中的嬉戲游魚,組成了一幅幅聲色俱佳、動靜和諧的立體圖畫,給人以無盡的遐思和審美愉悅。在這樣的人居環境里,古院人家盡情享受著一份生活的恬美和藝術文化的滋養。
古窗花
古窗花:民間建築的一大奇觀 玲瓏剔透,變化萬千的雕飾鏤刻,是閬中古建築的主要特徵之一。房屋上的握挑、吊檐、檐頭、門窗、門楣,大多有雕飾。這些雕刻圖案質朴,做工精細,恰到好處地點綴在構件的某些部位,在整體結構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特別是四合院中千奇百怪的鏤空窗花,是這些古民居的精華和靈魂之所在,它使深宅大院顯得敞亮、剔透,具有延伸建築空間、擴大視野的功能,美學原理和實用價值在這里展示得十分酣暢。閬中古民居的窗花達百多種以上,有"中國民間建築的一大奇觀"之譽。有描繪自然景物的奇花佳卉,有反映市井生活的琴棋書畫,有象徵吉祥如意的珍禽異獸,有表現古代人民不懈追求的「福、祿、壽、喜」之圖案。其技法有浮雕、鏤空、圓雕、多層雕。林林總總,生動、靈性,匯成一部再現唐宋以來民間藝術的「網路全書」。
編輯本段主要景點
閬中共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其數量居全省縣級政區之首。分布在古城區內的重要歷史遺跡有漢桓侯祠(張飛廟)、華光樓、貢院、清真寺、文廟、凈聖庵、天主堂、火神樓、柳樹井、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以及正在修復或重建中的道台衙門、學署、武廟、中天樓等。這些歷史遺跡是閬中悠久歷史和厚重文化的具體體現,如果說閬中古城是一幅畫,那麼這些歷史遺跡則是畫中的「點晴之筆」,沒有它們,古城將立即變得平庸起來。
漢桓侯祠
漢桓侯祠,俗稱張飛廟,明代又稱雄威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國文化旅遊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張飛為三國蜀漢「五虎上將」之一,劉備攻取四川後,封張飛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並任巴西太守鎮守閬中。在鎮守閬中7年間,張飛保境安民,發展農桑。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張飛被屬下張達、范強所害,謚為桓侯,葬於閬中。張飛遇害後人們敬其忠勇,為他築冢建祠,以示紀念,從初建時算起漢桓侯祠已有1700多年歷史。據閬州刺史崔善《新建巴西太守張桓侯祠記》,張飛死後即建起桓侯祠,雖歷遭兵火毀壞,但累毀累建,「土宇幾更,墓田如故」。明代典膳黎重,在墓冢四周增築圍牆47丈。此後還有多次續修。現在的桓侯祠為明清時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築群,佔地5000多平方米,規模恢宏,建造精美,由山門、敵萬樓、左右牌坊、東西廂房、大殿、後殿、墓亭、墓冢組成,建築面積達2200平方米,為三國文化的一大勝跡。
唐代佛塔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城北玉台山半腰,現滕王閣景區內,唐滕王元嬰鎮守閬中時 閬中滕王閣唐代佛塔
所建。佛塔高8.25米,四方形塔基,刻四瓣梅花形須彌座,塔身為覆缽形,正中開一船形龕,內刻一佛結跏跌坐於蓮台,上裝塔剎,剎基兩層,下層有石雕八力士舉托剎身,上層為六方柱,各方開一昆門,門內刻一座佛,剎為火焰紋狀。石質細膩,古樸秀美。此塔為七級浮屠,原為三座,僅存一座。其視覺效應奇特,無論從任何角度看去,石塔均向一旁傾斜。
五龍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閬中河樓鄉白虎村五龍山麓。始建於唐代,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修。佔地4畝,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原有山門、戲樓、左右廂房及文昌閣等,「文革」 被毀,現僅存元代文化遺址文昌閣,屬全木結構,其建築風格為布筒瓦覆蓋的單檐歇山式屋頂,面闊3間,檐柱側腳明顯,前檐下施六鋪作斗拱出雙挑:第一挑瓜子拱雕呈翼型,第二挑華拱左右各出斜拱,極為別致。斗拱用料粗大,梁架舉折小,屋面平緩。四根檐柱用料較大。整個建築,既具宋代《營造法式》中某些建築特點,又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其「叉手」用料為同期建築所罕見,左右次間還保持「草袱」及圓木椽子。建築造型優美,大式作法,與山西五龍廟型制相似。 雖僅存後殿,但卻是現已保存不多的元代建築。
永安寺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水觀鎮東北5公里群山環抱的黃泥崗上,距閬中城約40公里。建於唐代,宋治平年間,元至正年間,明嘉靖年間,屢為培修。佔地4000平方米。佔地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現存為元代和清代建築組成的古建築群,是一座重檐懸山式建築。寺中所有建築、藻飾、石雕、木雕、泥塑、繪畫六種技藝,均臻上乘,構成整體,優勝陝西之永樂宮、峨嵋之飛來殿。現觀音樓、大殿、西廂側殿、天王殿、古永安禪院山門等古建築尚存。
清代四川貢院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考棚在城內學道街、清嘉靖年間重建、原由山門、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後殿和考生宿房組成。現存有卷棚式廊道,縱橫共長50多米,廊道兩旁的木欄上帶有飛仙椅。左右有兩排考室,各室相隔,飾以雕花。至今保護較好,是全國僅存的兩處考棚之一。清代考棚,是川北道貢院的俗稱。科舉制度是封建王朝分科考試選拔文武官員後備人才的一鍾制度。明清時,閬中代行四川臨時省會17年,在這里共舉行鄉試四科。省會遷徙後,閬中貢院考棚又作縣試、府試場所至廢除科舉制度。
華光樓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光樓又名南樓,鎮江樓,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屢遭火焚,歷代復修,現存為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建築面積150平方米,是閬中古城區的標志性建築。該樓為過街樓,樓身建於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通高36米,三重檐歇山式屋頂,挺拔壯麗,精緻典雅,唐風清韻,特色獨具,有「閬苑第一樓」之譽。登斯樓「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圍山勢鎖煙霞」,丹青城廓、嘉陵山水盡收眼底。
天宮院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宮院位於閬中城南20公里的天宮鄉。始建於唐,明天順三年重建。 天宮院
因閬中天文文化深厚,唐代天文學家袁天罡、李淳風晚年先後來閬定居,在此擇地觀天,著書立說,死後都埋藏於此,天宮院為紀念他倆而建。原有萬年台、牛王亭、正殿、觀音殿等建築,正殿為雙重檐歇山式屋頂,台梁式屋架,用料粗大,觀音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為疊梁式和穿斗式結構相結合的建築。現兩殿均保存完好,佔地6畝,建築面積684平方米。這里地形像一頂王冠,四周有九條山脈朝向,叫做「九龍捧聖」。袁天罡墓所在的觀稼山,據說像一隻麒麟,前面的圓形山崗即是太陽,叫做「麒麟奔太陽」,李淳風墓所在地方是一個圓形山包,像一顆珍珠,兩邊山脈則似兩條飛龍,叫做「二龍戲珠」。
滕王閣
嘉陵第一江山景區--- 滕王閣在閬中城北滕王閣(11張)的玉台山,同南昌 滕王閣一樣,是唐高祖李淵第22子滕王元嬰建 造。滕王於公元679年由壽州調隆州(閬中), 嫌「衙役卑陋」,便在城中建「隆苑」(玄宗 時改「閬苑」)又在玉台山建玉台觀和滕王 亭,供其游樂,杜甫有《滕王亭子二首》。 滕王閣下台基上有唐代佛一座。塔身為上大下小長圓球體,正中開一船龕,內刻一佛結跏跌坐 於蓮台。上裝塔剎,有石雕8力士舉剎身。剎身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剎頂為一焰紋狀圓石。石 塔通高8.25米。
錦屏山
嘉陵第一江山景區---閬中錦屏山系國家AAAA級風景區,位於閬中古城南郊,因「花木錯雜似錦,兩峰連列如屏」,故人們通常都叫錦屏山。吳道子曾以錦屏山為軸心,描繪三百里《嘉陵江山圖》,杜甫詩雲「閬州城南天下稀」為之贊美。經千餘年裝點潤飾,錦屏更加絢麗多姿,素有「閬苑仙境」和「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譽。其海拔 巴巴寺
480米,面積20多平方公里,東有狀元山,西有馬家山,北有牛家山,眾山相連形成閬中古城的天然屏障。唐朝以前曾在此建有瑪瑙寺、杜陵祠、錦屏書院;明代又增建瞭望江樓等7座樓閣以及呂祖殿、觀音殿、武侯祠、飛仙洞等廟宇僧舍,匯儒、釋、道於一山。杜甫、李商隱、吳道子、陸游等詩人畫家相繼到錦屏寫詩作畫,抒發情懷。
巴巴寺
巴巴寺是伊斯蘭教嘎德耶教門穆斯林的聖地,位於閬中市城區東北郊蟠龍山南麓。巴巴 寺,又名「久照亭」,巴巴,即阿拉伯語「祖先」之意。康熙年間,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穆斯林華哲·阿卜杜拉希在閬中傳授伊斯蘭教時,去世而安葬於此並建寺。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巴巴寺由山門、照壁巴巴寺(7張)、牌坊、大殿、花廳、井亭和園林組成,為國內少有的伊斯蘭建築群。其寺門輝煌肅穆,亭角翹舉,赭柱青門。進寺門便見建於清乾隆年間磚雕水磨照壁,長約10米,高約6米,上為歇山式屋頂,檐下為磚仿木斗拱,壁身飾有浮雕、圓雕、鏤空雕等技法的花卉、林木、竹菊和山水亭閣,堪稱一絕,雖歷經300餘年風風雨雨,仍完好無損。 大殿為寺內主體建築,便是阿卜杜拉希的墓室。墓室非常特別,墓棺懸於室內水井(泉眼)之上。寺頂為四脊攢尖頭盔式圓頂建築,如若蒼穹。門窗、棟壁、頂楣雕琢精美、彩繪貼金。大殿後為花廳,辟有畫堂,古樸明潔,藏有許多碑匾字畫,多為明清大家書畫。寺院內外綠樹環繞,古木參天,竹、柏、楹、桂將寺院掩映在翠綠之中。每年多有陝、甘、寧夏等地穆斯林群眾抬羊前來朝聖。巴巴寺,以其清幽雅秀、小巧奇絕、精工富麗的建築藝術,吸引著四方遊客。
東山園林
嘉陵第一江山景區---東山園林。東山園林位於閬中七里經濟開發區, 明代白塔
與閬中主城區僅一江之隔。景區佔地面積200餘畝,現有省級文物單位兩處(唐代大佛、北宋狀元洞),市級文物單位一處(明代白塔)。其間林木幽深、高山飛瀑、小橋流水,是人們游覽休憩的好去處。 唐代大佛寺位於東山園林的半山腰,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摩岩大佛為彌勒坐像,高約10米,是四川十大座像之一。摩岩大佛由三重檐樓遮護,稱為大佛寺,又名大像寺。 在大佛身後有4700多個10厘米高的小佛,排列整齊,刻工精細,全國罕見。此外,摩岩尚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碑刻30餘處,石刻造像5尊,石刻經幢1處。 據崖龕內壁刻記的《東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記》記載:大佛像是唐代一名姓何名壽松的居士,花了20多年功夫鑿成的,鑿成的時間在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
落下閎故居(星座苑)
中國春節老人——落下閎故居(星座苑)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春節文化之鄉四川省閬中市古城核心保護區內,是為紀念世界傑出的古天文歷算學家、中國春節老人落下閎而復建的一座串珠式二進民居院落。座北朝南,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房屋16間,為木質穿斗結構,雕花門窗,青瓦屋面。2006年1月29日(農歷丙戌年正月初一)正式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瞻仰。
清真寺
閬中市清真寺始建於清康熙八年(1669年),系由陝甘土木專家仿西安華覺寺設計建造,佔地3畝多。寺門門樓為亭閣式,寺內庭院佔地面積2.4畝,3條石板小徑直達禮拜大殿。大殿為傳統宮殿式,取明五暗三格局,無中梁,俗稱「二郎擔山」,面積628平方米,高30米,其造型古樸莊重,氣勢雄偉,整個大殿雕梁畫棟,古雅清凈,是全國著名清真寺之一,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捌』 哪個時候去閬中旅遊好

其實閬中古城一年四季都很美,每個季節都可以來玩喲。

春天萬物復甦,感覺所有的植物都充滿了靈性,而閬中也是這樣。春天的閬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首先是一大盛事——「游百病」。在古城閬中有一傳統習俗,正月十六游百病,傳說這天爬山後可保一年不生病。為保健康,每到這天,全城百姓都會一早起來,攜老扶幼爬山遊玩,直到太陽落山才回家。

如果在春天來到閬中,那麼你一定不要忘記去張家小院看看海棠花,那樣繁復的花枝,那樣鮮艷的顏色,就那樣旁若無人的靜靜的綻放在一個古色古香的院落。這個時候,你一定會剋制不住的舉起手中的相機,記錄著美好的畫面。

春天去婺源看油菜花是很多文藝小青年的旅行日程,其實閬中也有這樣的美景,只是很少有人發現。閬中城外的構溪河便是這樣的去處,有油菜花,有小船,有流水,確實很有風韻,關鍵是這里還不是經過大力商業化的,你在這里可以體會到真正的寧靜。

閬中夏天的氣候還好,不是特別熱,有時候還會吹點風。晚上,古城外的濱江路超涼快呢。所以想在夏天暑假時期來閬中,也是極好的選擇呢。夏天,有茂盛的林木,有各色的花朵,更重要的……是有各種人美膚白奶大腰細的妹紙穿得嘿少喲。

閬中和很多地方一樣,夏天的時候,天空特別明亮干凈,而像上圖這樣,登高望遠,對面是鬱郁蔥蔥的錦屏山以及波光粼粼的江水,微風吹來,真真是極爽的。

初秋時節,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秋林氣勢磅礴,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這是最值得賞樂的。若是置身初秋時節,總有一種宛如偎紅倚翠、溫香在抱的綿綿情調。秋天的閬中時常有雨,但淅淅瀝瀝的雨聲,反而給這古城平添了一番風情,而陣陣桂花香味,暈染在這雨聲中,緩慢的擴散開來,讓你感覺好像整個人浸泡在其中,桂花浴呢!

秋天是天高氣爽是季節,這個時候的天是一年中最藍的。隨手拍也可以捕捉到蔚藍的天空,如果正好遇見這天多雲,那一片片的雲朵,簡直就像是剛出爐的棉花糖,好想乘著天梯上去把它摘下來!

冬天是蕭瑟的季節,好像就應該靜謐安詳,而閬中,卻在冬天格外熱鬧。初冬時節,銀杏樹將整條整條的街道染成金燦燦的顏色,如若有風,那一把把黃色的小扇子便從樹上剝落下來,隨風飄舞。

尤其冬天的時候,才可以真正做到景美人少,感覺整個古城都屬於你啦有木有!終於可以擺脫拍照時各種爭當背景的無知路人……

『玖』 求中國最火十大景區排名,有哪些值得去

中國最火十大景區:北京八達嶺長城;廈門鼓浪嶼;杭州西湖;故宮博物院;四川九寨溝;雲南麗江古城;桂林山水;海南三亞亞龍灣;張家界武陵源;香港迪士尼,等。


1、雲南麗江藍月谷:藍月谷,其前身為早前人們所熟知的「白水河」。在晴天時,水的顏色是藍色的,而且山谷呈月牙形,遠看就像一輪藍色的月亮鑲嵌在玉龍雪山腳下,所以名叫藍月谷。而白水河這個名字是因為湖底的泥巴是白色的,下雨時水會變成白色,所以又叫白水河。

藍月谷中的河水在流淌過程中因受山體阻擋,形成了四個較大的水面,人稱「玉液」湖、「鏡潭」湖、「藍月」湖和「聽濤」湖。



4、深圳海上地鐵:毗鄰南海大道及著名景點海上世界。海上世界站位於深圳市南山區興華路和太子路交叉路口北,太子路路下。海上世界站剛好位於著名景點海上世界旁。該站為地下站。


5、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旅遊資源的總稱。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桂林山水是中國山水的代表聞名,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熱點內容
野花像丁香 發布:2025-09-14 22:26:48 瀏覽:62
七夕頭繩 發布:2025-09-14 22:05:37 瀏覽:736
下山蘭花蝶 發布:2025-09-14 22:03:45 瀏覽:455
明月照七夕 發布:2025-09-14 21:48:06 瀏覽:516
耐冬的盆栽 發布:2025-09-14 21:47:11 瀏覽:945
花卉定性評估 發布:2025-09-14 21:31:07 瀏覽:732
韓式手提籃插花 發布:2025-09-14 21:26:49 瀏覽:630
淄博竹子盆栽 發布:2025-09-14 21:22:39 瀏覽:114
天使的藍百合 發布:2025-09-14 21:09:09 瀏覽:785
小梅花鹿英文 發布:2025-09-14 20:31:17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