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三七功效
Ⅰ 蘭花三七的用處.
這是我之前的回抄答:1.作地被植物,或盆栽觀賞植物。花期為六至九月四個月,形似蘭花,花開時有陣陣幽香撲鼻。 2.其根莖成塊狀,有著和「三七」同等的治療跌打損傷功效,此植物名也是由此而來。目前在《中國植物志》、《浙江植物志》中均無此植物相關記錄。據稱是某公司的新品種。
Ⅱ 蘭花三七的根莖是否可以食用,有何功效
指導意見:
蘭花的根可以入葯的,曬干留用,用來煮水喝,治嗓子疼痛失聲的
Ⅲ 田七有幾種
田七的品種有田七、藤三七、蘭花三七 、菊三七、景天三七。三七PanaxNotoginseng別名:開化三七、人參三七、田七、金不換。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根莖短,莖直立,光滑無毛。掌狀復葉,具長柄,3~4片輪生於莖頂;小葉3~7,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長20~30cm。花小,黃綠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為5。核果漿果狀,近腎形,熟時紅色。種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Ⅳ 三七的品種都有哪些
七的品種有田七、藤三七、蘭花三七 、菊三七、景天三七。
【其一】:田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後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 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葯。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根莖短,莖直立,光滑無毛。掌狀復葉,具長柄,3~4片輪生於莖頂;小葉3~7,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長20~30cm。花小,黃綠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為5。核果漿果狀,近腎形,熟時紅色。種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入葯以身干,個大,體重,質堅,表皮光滑,斷麵灰綠色或灰黑色者為佳。
生於山坡叢林下。現多栽培於海拔800~1000m的山腳斜坡或土丘緩坡上。 採制:種後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採挖。去須根,曝曬至半干,用於搓揉,再曝曬,重復數次,置麻袋中加蠟打光。
性狀:根圓錐形、紡錘形或不規則塊狀,長1.5~5cm,直徑1.2~2cm。表麵灰黃色或棕黑色,具蠟樣光澤,有不規則細紋及少數橫長皮孔;上部有數瘤狀隆起的支根斷痕,頂端殘留根莖基。質堅實,擊碎後皮部與木部常分離;橫切麵灰白色或黃棕色,皮部有棕色小點(樹脂道),味苦、微甜。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各種內、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其二】:藤三七,三七的一種,為多年生宿根稍帶木質的纏繞藤本,光滑無毛。一年的新梢可長達4~5m以上,莖圓形,嫩莖綠色,老熟莖變成棕褐色,葉互生,肉質肥厚,葉片心臟形,光滑無毛,有短柄。原產於巴西,在中國很多地區均有種植,尤其在南方地區種植較多。其栽培容易,病蟲害發生少且營養高、口味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具有滋補、壯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
性狀:珠芽呈瘤狀,少數圓柱形,直徑0.5-3cm,表麵灰棕色.具突起。質堅實而脆,易碎裂。斷麵灰黃色或灰白色,略呈粉性。氣微,味微苦。
藤三七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胡蘿卜素等,尤以胡蘿卜素含量較高,每100克成長葉片含蛋白質1.85克、脂肪0.17克、總酸0.10克、粗纖維0.41克、干物質5.2克、還原糖0.44克、維生素C6.9毫克、氨基酸總量1.64克、鐵1.05毫克、鈣158.87毫克、鋅0.56毫克。藤三七具有滋補、壯腰健膝、消腫散瘀及活血等功效,是一種新型保健蔬菜。
【其三】:蘭花三七 ,其形似蘭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並可入葯故名蘭花三七。蘭花三七是近幾年培育的優秀新地被,耐寒耐蔭耐澇是其特點,且四季常青佳,春季開出一串串翠藍的花,景觀效果甚佳。
科屬:百合科、山麥冬屬
形態特徵:常綠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葉線性,叢生,長10—40cm,總狀花序,花淡紫色,偶有白色。
生長習性:耐寒、耐熱性均好,可生長於微鹼性土壤,對光照適應性強,適宜作地被植物或盆栽觀賞。
【其四】:菊三七,別名 土三七,紫三七,血當歸,血三七,血七,血格答,水三七,紫蓉三七,艾葉三七,鐵羅漢,烏七,菊葉三七,狗頭三七
科目:雙子葉植物葯菊科植物
性狀:甘苦,溫,有小毒。入脾、肝經。根呈拳形肥厚的圓塊狀,長3~6厘米,直徑約3厘米,表麵灰棕色或棕黃色,全體多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弧狀溝紋,在突起物項端常有莖基或芽痕,下部有須根或已析斷。質堅實,不易析斷,斷面不平,新鮮時白色,乾燥者呈淡黃色,有菊花心。氣無,味甘淡後微苦。以乾燥、整齊、質堅、無雜質、斷面明亮者為佳。
功效主治:散瘀止痛、補氣攝血。治跌打損傷、骨折、創傷出血、吐血、產後腹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研未,0.5~1錢。外用:搗敷。
資源分布:產四川、雲南、廣東、廣西、江蘇、江西、湖南、貴州等地。
【其五】:景天三七,學名費菜,又名土三七、救心菜、旱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蠍子草、草三七、三七草。
植物形態:景天科(菊科),多年生肉質草本,無毛,高30~80厘米。根狀莖粗厚,近木質化,地上莖直立,不分枝,單生或數莖叢生。葉互生,或近乎對生;葉片質厚,廣卵形至倒披針形,長5~7.5厘米,寬1~2厘米,先端鈍或稍尖,邊緣具細齒,或近全緣,基部漸狹,光滑或略帶乳頭狀粗糙。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無柄或近乎無柄;萼片5,長短不一,長約為花瓣的1/2,線形至披針形,先端鈍;花瓣5,黃色,橢圓狀披針形,先端具短尖;雄蕊10,較花瓣短;心皮5,略開展,基部稍稍相連。蓇葖果5枚成星芒狀排列。種子平滑,邊緣具窄翼,頂端較寬。 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於山坡岩石上,草叢中,主產我國北部和長江流域各省。
分布與習性: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各省區;朝鮮、日本、蒙古、俄羅斯、越南亦有分布。生於山地林緣、林下、灌從中或草地及石礫地。喜陽,稍耐蔭,耐旱,耐鹽鹼,生命力很強。
Ⅳ 蘭花三七草功效
蘭花三抄七屬於麥冬草的一種,應該是小葉麥冬或金邊麥冬
蘭花三七
學名:Liriope cymbidiomorpha (ined)
科屬:百合科山麥冬屬
形態: 常綠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葉線形,叢生,長10-40cm,總狀花序,花淡紫色,偶有白色。
麥冬的功效:
葯物功效
1.養陰清熱治療陰虛內熱或熱病病傷津、心煩口渴。
2.潤肺止咳 治療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氣逆。
主要用途
1、清心除煩:適於內熱擾心之證。
a、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
b、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者。
c、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者。
2、養陰潤肺:主治陰虛肺燥,乾咳、燥咳,勞熱咳血等證。
3、益胃生津:善治胃陰不足,舌干口渴,納呆不飢等證。此外,還可用治陰虛腸燥,大便秘結者。
Ⅵ 蘭花三七的種植環境要求,比如什麼喜溫濕耐乾旱之類的
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乾燥塊根,別名田七、田三七、參七、參三七、金不換、滇七等。性溫,味甘、微苦,為「雲南白葯」的主要原料,生品具止血、散瘀、消腫、定痛的功效;熟品補血活血。花也葯用。最近,我國醫葯學家還發現三七具抗疲勞、耐缺氧、壯陽、抗衰老、降血糖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滋補強壯作用。主產雲南、廣西,近年江西、湖北、四川等省也有引種培。
(-)形態特徵
三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厘米。主根肉質,多呈短圓錐形。根莖短粗,俗稱「羊腸頭」。地上莖直立,光滑無毛,單生,不分枝,有縱條紋。掌狀復葉3-6片輪生莖頂,具長柄;小葉3-7片,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5厘米,邊緣具細鋸齒,兩面脈上有剛毛。傘形花序單生於莖頂,花多數,兩性,初開時黃綠色,盛開時白色;花萼、花冠各為5枚。漿果腎形,成熟時鮮紅色,內有白色種子1一3粒,多為2粒,扁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1月。
(二)生長習性
三七屬喜陰植物。喜冬暖夏涼的環境,畏嚴寒酷熱;喜潮濕但怕積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為宜。夏季氣溫不超過35℃,冬季氣溫不低於零下5℃,均能生長,生長適宜溫度18-25℃。三七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范圍廣,但以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上為好。凡過黏、過砂以及低窪易積水的地段不宜種植。忌連作,土壤酸鹼度4.5-8。
一年生三七隻有1枚掌狀復葉;二年生有2-3枚掌狀復葉,每校由5-7片小葉構成,開始抽薹開花;三、四年生三七一般生3-5枚掌狀復葉,每枚多數由7片小葉構成,少數多達9片小葉。五年以上的三七,復葉數可達6枚。各年生掌狀復葉的多少受生長發育條件影響,營養充足,發育條件適宜,掌狀復葉數多。
各年生三七,在產區是2-3月出苗,出苗期10-15天。三七出苗後便進入展葉期,展葉初期莖葉生長較快,通常15-20天株高就能達到正常株高的2/3,其後莖葉生長緩慢,隨著萌發出苗一次性長出,一旦形成的芽胞成長出的莖葉受損傷,地上就
無苗。
三七對光敏感,喜斜射、散射、漫射光照,忌強光。一般透光度以30%為宜。光照過弱,植株徒長,葉片柔軟,主根增長緩慢,容易得病;光照過強,植株矮小,葉片容易灼傷。
三七種子具後熟性,保存在濕潤條件下,才能完成生理後熟而發芽。種子發芽適溫為20℃左右。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的壽命為15天左右,種子一經乾燥就喪失生命力,因此,宜隨采隨播,或層積處理。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宜選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緩坡地,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或砂壤上。農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類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塊選好,要休閑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土壤風化。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鋪草燒土或每畝施石灰100千克,作土壤消毒。最後一次翻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廄肥5000千克,餅肥50千克,整平耕細,作畦,畦向南,畦寬1.2-1.5米,畦間距50-150厘米,畦長依地形而定,畦高30一40厘米,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攔擋,以防畦土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1)選種及種子處理 每年10-l1月,選3-4年生植株所結的飽滿成熟變紅果實,摘下,放入竹篩,搓去果皮,洗凈,晾乾表面水分。用 65%代森鋅4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浸種10分鍾消毒處理。三七種子乾燥後易喪失生命力,因此,應隨采隨播或採用層積處理保存。
(2)播種 用工具劃印行,以行株距6厘米×5厘米進行點播,然後均勻撒一層混合肥(以腐熟農家肥或與其它肥料混合),畦面蓋一層稻草,以保持畦面濕潤和抑制雜草生長,每畝用種7萬一10萬粒,摺合果實10-12千克。
如播種澆水後採取覆蓋銀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顯的增產和良好的保水節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 天氣乾旱時,應經常澆水,雨後及時排去積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齊後進行,後2次分別在5月、7月進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據不同季節的光照度變化加以調節。三七育苗一年後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邊起苗、邊選苗、邊移栽。起根時,嚴防損傷根條和芽胞。選苗時要剔除病、傷、弱苗,並分級栽培。三七苗根據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級:千條根重2千克以上的為一級;千條根重l.5-2千克的為二級;1.5千克以下的為三級。移栽行株距:一、二級為18厘米×15-18厘米;三級的為 15厘米×15厘米。種苗在栽前要進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鋅浸蘸根部,浸蘸後立即撈出晾乾並及時栽種。
3.田間管理
(1)除草和培土 三七為淺根植物,根系多分布於15厘米的地表層,因此不宜中耕,以免傷及根系。幼苗出土後,畦面雜草應及時除去,在除草的同時,如發現根莖及根部露出地面時應進行培土。
(2)淋水、排水 在乾旱季節,要經常淋水保持畦面濕潤,淋水時應噴灑,不能潑淋,否則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別是大雨過後,要及時除去積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發生。
(3)搭棚與調節透光度 三七喜陰,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蔭,棚高1.5-1.8米,棚四周搭設邊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預制行條作棚柱,棚頂拉鐵絲作橫梁,再用竹子編織成方格,鋪設棚頂蓋。棚透光多少,對三七生長發育有密切影響。透光過少,植株細弱,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開花結果少;透光過足葉片變黃,易出現早期凋萎現象。一般應掌握「前稀、中密、後稀」的原則,即春季透光度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為45%-50%,秋季氣溫轉涼,透光度逐漸擴大為50%一60%。
(4)追肥 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則。一般幼苗萌動出土後,撒施2-3次草木灰,每畝用50-100千克,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4-5月施1次混合有機肥(廄肥、草木灰2∶1),每畝用2000千克,留種地塊加施過磷酸鈣15千克,以促進果實飽滿。冬季清園後,每畝再施混合肥 2000-3000千克。
⑤打薹 為防止養分的無謂消耗,集中供應地下根部生長,於7月出現花薹時,摘除全部花薹,可提高三七產量。打薹應選晴天進行。
4.病蟲害防治
(l)立枯病 為害幼苗。2-4月開始發病,低溫陰雨天氣發病嚴重。防治方法:①結合整地用雜草進行燒土或每畝用1千克氯硝基苯作土壤消毒處理;②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增施磷鉀肥,以促使幼苗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③嚴格進行種子消毒處理;④未出苗前用1∶1∶1倍波爾多液噴灑畦面,出苗後用苯並咪唑1000倍液噴灑, 7-10天噴 1次,連噴2-3次;⑤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用石灰消毒處理病穴,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噴灑,5-7天噴1次,連噴2-3次。
(2)疫病 為害葉。5月開始發病,6-8月氣溫高,雨後天氣悶熱,暴風雨頻繁,天棚過密,園內濕度大,發病較快而且嚴重。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園後用2波美度①的石硫合劑噴灑畦面,消滅越冬病菌;②發病前用1∶1∶200倍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代森銨8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③發病後用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每隔5-7天噴1次,連噴2-4次。
(3)蚜蟲 為害莖葉,使葉片皺縮,植株矮小,影響生長。防治方法:用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噴殺。
(四)短須蟎 又稱紅蜘蛛。群集於葉背吸取汁液,使其變黃、枯萎、脫落。以6-10月危害嚴重。花盤和果實受害後造成萎縮、干癟。防治方法:①清潔三七園;②3月下旬以後噴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每隔7天,連噴2-3次;③6-7月發病盛期,噴20%三氯殺蟎碸800-1000倍液。
《四)採收加工
1.採收 三七一般種植3年以上即可收獲。在7—8月開花前收獲的,稱為「春七」,質量較好,若7月摘去花薹,到10月收挖更好。12月至翌年1月結籽成熟采種後收獲的質量較差,稱為「冬七」。收獲前1周,在離畦面7-10厘米高處剪去莖稈,收獲時,用鐵耙挖出全根。
2.加工 將挖回根摘除地上莖,洗凈泥土,剪去蘆頭(羊腸頭)、支根和須根,剩下部分稱「頭子」。將「頭子」暴曬1天,進行第一次揉搓,使其緊實,直到全乾,即為「毛貨」。將「毛貨」置麻袋中加粗糠或稻穀往返沖撞,使外表呈棕黑色光亮,即為成品。如遇陰雨,可在50℃以下烘乾。
Ⅶ 蘭花三七有什麼葯用價值
三七為五加科植源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乾燥塊根,別名田七、田三七、參七、參三七、金不換、滇七等。性溫,味甘、微苦,為「雲南白葯」的主要原料,生品具止血、散瘀、消腫、定痛的功效;熟品補血活血。花也葯用。最近,我國醫葯學家還發現三七具抗疲勞、耐缺氧、壯陽、抗衰老、降血糖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滋補強壯作用。主產雲南、廣西,近年江西、湖北、四川等省也有引種培。
Ⅷ 三七的品種有哪些
田七又名「三七」,是廣西、雲南的著名特產,是五加科人參屬植物,多年生草本,葯用其地下莖。它原系山野自生,很早以前就為我國人民發現和採用,後轉為人工栽培。因為這種植物一般每株有三條葉柄,每條葉柄上往往有七張葉子,故通稱「三七」。據清代《歸順州志》說,「三七……以田州產者為最良」,清代《百色廳志》卷三也說,因三七實出自田州,故「俗名為田七」。
具體分法按三七等級可分為普通一、二級三七;優質三七;綠色三七;有機三七。
1、普通三七在種植過程中不規范使用肥料和農葯,成熟收挖,分剪加工後銷售;普通三七一級個頭均勻飽滿,帶少量乳苞,不超規格;普通三七二級有乳苞,實際規格不足。
2、優質三七的農殘和重金屬含量達到有關三七的地方和國家標准。三七規格要達標:不帶蘆頭(即剪口)。目前,優質三七畝產低,產地產量也小,而市場需求較大,所以價格比較高。
3、綠色三七從種子的培育和篩選、種植、加工及包裝和銷售都嚴格規范操作。尤其在種植過程中,由生態農業代替傳統化學農業,保證了三七的內在品質。
4、有機三七即從種植生長就使用有機肥:堆肥、綠肥、沼氣肥、油枯、天然礦肥等。根據生物特性和田間環境綜合開發三七產品。
Ⅸ 蘭花三七草的功效是什麼
蘭花三七屬於麥冬草的一種,應該是小葉麥冬或金邊麥冬
蘭花三七
學名:Liriope cymbidiomorpha (ined)
科屬:百合科山麥冬屬
形態: 常綠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葉線形,叢生,長10-40cm,總狀花序,花淡紫色,偶有白色。
麥冬的功效:
葯物功效
1.養陰清熱治療陰虛內熱或熱病病傷津、心煩口渴。
2.潤肺止咳 治療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氣逆。
主要用途
1、清心除煩:適於內熱擾心之證。
a、溫病邪熱入營,身熱夜甚,煩躁不安。
b、熱傷氣陰,心煩口渴,汗出體倦者。
c、心陰不足,心煩不眠,舌紅少苔者。
2、養陰潤肺:主治陰虛肺燥,乾咳、燥咳,勞熱咳血等證。
3、益胃生津:善治胃陰不足,舌干口渴,納呆不飢等證。此外,還可用治陰虛腸燥,大便秘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