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詞牌
❶ 木蘭花的詞牌格律
【格一(仄韻換韻格)】
仄仄中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平平中仄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
【格二(仄韻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
【格三(減字木蘭花)】
中平中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中平中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 ---
【格四(偷聲木蘭花)】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
【格五(木蘭花慢)】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仄仄中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注】開端是上一、下四句法,前片第四句,後片第五句,皆以去聲字領下四言三句,承以兩言短韻,緊接「仄平仄仄」的上一、下三的特殊句法,下又以一去聲字領七言一句,殆是北宋教坊歌曲時節拍如此。後片第六字亦有不葉韻者,第五句亦作「仄仄平仄仄」。南宋諸家頗不一致,開端多改作上二、下三句法,後片二言短韻後,或改作五言兩句。亦有略去兩片中間諸兩言短韻者(例如南宋詞人吳文英《木蘭花慢·紫騮嘶凍草》)。
❷ 木蘭花慢詞牌格律
格律對照例詞:【宋】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開端是上一、下四句法,前片第四句,後片第五句,皆以去聲字領下四言三句,承以兩言短韻,緊接「仄平仄仄」的上一、下三的特殊句法,下又以一去聲字領七言一句,殆是北宋教坊歌曲時節拍如此。後片第六字亦有不葉韻者,第五句亦作「仄仄平仄仄」。南宋諸家頗不一致,開端多改作上二、下三句法,後片二言短韻後,或改作五言兩句。亦有略去兩片中間諸兩言短韻者。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正艷杏燒林,緗桃綉野,芳景如屏。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平平(韻),仄仄中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
盈盈,鬥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說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❸ 「木蘭花」和「玉樓春」兩種詞牌有什麼不
唐教坊曲有《木蘭花令》宋人《木蘭花》詞,皆《玉樓春》體,七言八句,五十六字。
木蘭花,唐教坊曲,《金奩集》入「林鍾商調」。《花間集》所錄三首各不相同,茲以韋庄詞為准。五十五字,前後片各三仄韻,不同部換葉。
❹ 木蘭花慢的詞牌格律
格律對照例詞:【宋】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開端是上一、下四句法,前片第四句,後片第五句,皆以去聲字領下四言三句,承以兩言短韻,緊接「仄平仄仄」的上一、下三的特殊句法,下又以一去聲字領七言一句,殆是北宋教坊歌曲時節拍如此。後片第六字亦有不葉韻者,第五句亦作「仄仄平仄仄」。南宋諸家頗不一致,開端多改作上二、下三句法,後片二言短韻後,或改作五言兩句。亦有略去兩片中間諸兩言短韻者。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正艷杏燒林,緗桃綉野,芳景如屏。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平平(韻),仄仄中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
盈盈,鬥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
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說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❺ 木蘭花慢的詞牌簡介
木蘭花慢,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金奩集》入「林鍾商調」。《花間集》所錄三首各不內相同,茲容以韋庄詞為准。五十五字,前後片各三仄韻,不同部換葉。《尊前集》所錄皆五十六字體,北宋以後多遵用之。《樂章集》及《張子野詞》並入「林鍾商」。其名《木蘭花令》者,《樂章集》入「仙呂調」,前後片各三仄韻(平仄句式與《玉樓春》全同,但《樂章集》以《玉樓春》入「大石調」,似又有區別)。別有《減字木蘭花》,《張子野詞》入「林鍾商」,《樂章集》入「仙呂調」。四十四字,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又有《偷聲木蘭花》,入「仙呂調」。五十字,只兩片並於第三句各減三字,平仄韻互換,與《減字木蘭花》相同。宋教坊復演為《木蘭花慢》,《樂章集》入「南呂調」,一百一字,前片五平韻,後片七平韻。茲列五格,以見一曲演化之由,他可類推。
❻ 宋祁的 木蘭花題目是詞牌名
木蘭花就是詞牌名,可縱觀本詞,那一句是描寫木蘭花的?沒有!
❼ 木蘭花令的詞牌格律
對照例詞:【宋】蘇軾《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
(上片)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下片)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草頭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還二八。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與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❽ 尋詞牌名木蘭花和減字木蘭花的格律
地鐵減腿法
坐地鐵的時間少則五分鍾,多則半個鍾頭,就利用這個時間做運動吧。
兩只腳的腳踝交替按壓八秒鍾,每隻腳各做三次。雙腿先分開,雙膝並合,用力互相壓著八秒,重復做直至下車。
辦公室減腿法
到影印機影印或FAX時,不妨先提起一隻腳成九十度角。然後用另一隻腳的腳尖撐起全身,接著緩緩落下,每隻腳做十次。慣常逐級上樓梯的你,不妨大步一些,兩級兩級上,而且盡量將重量移向前腿。
食物減腿法
為何你會有一對大象腿?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你「飢不擇食」,無論脂肪或卡路里有多高都照吃,於是脂肪不斷在身上生長,所以要美腿,就要「揀飲擇食」,多吃蔬菜和蛋白質的食物,都有助結實腿部肌肉。
當你進行以全身減肥為目的的鍛煉時,全身各個部位包括大腿在內都會得到減肥。能使腿部和臀部得到鍛煉的最有效的增氧健身運動是行走、騎自行車、越野滑雪、爬樓梯。
跑步也是消耗熱量的好方法,但對於大腿很粗胖的人來說卻不是最佳選擇。因為這些人會發現跑步很艱難也很不舒服,就不願意堅持下去。而採用行走與跑步相結合的方法就好得多。當您不感到艱難時,可以適當增加跑步而減少行走。
游泳也是一項全身性增氧運動、但游泳對大腿的使用不是太多。如果你想在游泳池中健美大腿。可以在淺水中行走,或者穿著救生衣在深水處行走。水的天然阻力會使你的大腿得到強有力的鍛煉。這種鍛煉效果 是在馬路上所得不到的。
為了使大腿減肥,每次鍛煉需30分鍾。每周至少3―5次。堅持中等以下及中等強度的鍛煉。即達到最大鍛煉強度的60%,可以消耗更多的脂肪。如果你覺得維持這種鍛煉水平有些吃力,可以先從小運動量進行。然後再慢慢加強。還可以在鍛煉強度和時間上靈活掌握。 若鍛煉強度較低且較容易進行,可增加鍛煉的時間就消耗脂肪的情況來說,行走1小時和跑步20分鍾的效果 是相同的。
在執行鍛煉計劃之前。最好讓醫生給你進行一下身體檢查,然後選擇一個容易進行又無不良反應的鍛煉強度。以後鍛煉時間可以逐步增加,但每周平均增加的鍛煉時間不應超過20%。自我鍛煉的最好方法是鍛煉結束1小時內身體能恢復正常。
❾ 「木蘭花」和「玉樓春」兩種詞牌有什麼不同
木蘭花
本蘭花,唐教紡曲有《木蘭花令》。宋人《木蘭花》詞,皆《玉樓春》體,七言內八句,五十六容字。五代毛熙震、魏承班、韋庄,各有《木蘭花》調,為此調正體。毛詞五十二字,雙調,上下片各六句三仄韻;魏詞五十四字,上片六句三仄韻,下片四句三仄韻;韋詞五十五字,上片五句三仄韻,下片四句三仄韻,上下片不同部。
按《花間集》載,《木蘭花》、《玉樓春》兩調,其七字八句者為《玉樓春》體,《木蘭花》則韋詞、毛詞、魏詞共三體,從無與《玉樓春》同者,自《尊前集》誤刻以後,宋詞相沿,串多混填,《詞譜》已為校正。
木蘭花 又作《玉樓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詞人所填《木蘭花》,句式參差不一。宋人定為七言八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