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海棠
㈠ 海棠花在古代詩歌中充當著什麼樣的意象
海棠素有「國艷」之譽,大文豪蘇東坡為之傾倒,有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因此海棠有雅號「解語花」。
舊有「海棠四品」之說,明《群芳譜》載:
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貼梗海棠,叢生,花如胭脂;垂絲海棠,樹生,柔枝長蒂,花色淺紅;又有枝梗略堅,花色稍紅者,名西府海棠;有生子如木瓜可食者,名木瓜海棠。
1、解語花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詩經·衛風·木瓜》
是誰以海棠果為愛情信物,在青草河邊.或在桑樹林里,郎情依意.傳遞相思。
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總戴花。人世不思靈卉異,竟將紅纈染輕沙。
這是秋海棠的苦戀花語,飽含私募的眷戀。
2、富貴花
海棠素有「國艷」之稱,還被稱為「花貴妃」、「花尊貴」,在古代的皇家園林中,常常與玉蘭、牡丹、桂花配植,稱「玉棠富貴」。
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
這則「貴妃醉酒」的典故出自宋代釋惠洪的《冷齋夜話》,因為唐明皇的一句話,從此海棠就與貴婦美人、與睡意、與酒有了難解的連結。海棠的意象中也就蘊含了富貴纏綿之意。
3、清雅
宋代釋惠洪的筆記《冷齋夜話》則明確地記載了這樣一則典故:
淵材迂闊好怪……又嘗曰:「吾平生無所恨,所恨者五事耳。」人問其故……乃答曰:「第一恨鰣魚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恨蒓菜性冷,第四恨海棠無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詩。」聞者大笑,而淵材瞠目曰:「諸子果輕易吾論也。」
因為「海棠無香」,有種無言的意味。所以更加表現出它的高格與清雅。如果再遇上是白海棠那種清清麗麗的顏色,就更加顯得清雅了。
洞戶深深掩。笑世間、濃脂膩粉,那般妝點。認取朦朧明月下,不許東風偷颭。偏觸動、詞人繫念。昨日微陰今日雨,好春光有限無餘欠。肯為我,一時暫。
冰綃霧縠誰烘染?愛依依、柔條照水,靚妝清艷。牆角綠陰欄外影,印上芸窗冰簟。隔一片、清陰暗澹。不是封姨情太薄,是盈盈樹底魂難懺。春欲暮,易生感。
金縷曲·詠白海棠[清]顧太清
㈡ 古人對海棠花雅稱有哪些
名友、川紅、蜀紅、蜀客、蜀錦。
海棠的別稱雅稱是名友、川紅、蜀紅、蜀客、蜀錦等,還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的稱呼,也被譽為國艷,海棠的花語寓意很多,寓意著苦戀,還叫做斷腸花,能用來表示苦戀一個人,海棠也寓意著美麗的美人,可用來表示美麗女子,還寓意著離愁。
海棠花種植注意事項
1、秋海棠種植在土壤上要求富含腐殖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
2、澆水:秋海棠澆水既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沖又不能讓盆土經常過濕;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可經常向葉面及花盆周圍噴灑水霧。澆水應見干見濕,不能讓盆土漬水,如盆土長期過濕,會引起爛根,甚至整株死亡。
3、陽光:秋海棠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怕強光直射,喜半陰環境,在溫度高的季節里適宜散射光照,冬季要求光照充足,球根秋海棠在短日照條件下開花會受到抑制,長日照條件下能促進開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海棠花
㈢ 海棠別稱雅稱
直海棠睡未足耳!」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
海棠花又稱思鄉草。有象徵遊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
海棠的別名有:名友、川紅、蜀紅、蜀客、蜀錦等。
㈣ 古代海棠花代表了什麼含義
苦戀!送秋海棠,表示痛苦,秋海棠又叫“斷腸紅”、“相思紅” 秋海棠 象徵苦戀。古代人們愛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古人稱它為斷腸花,借花抒發男女離別的悲傷情感
㈤ 有哪些花卉的名字在古代是不一樣的,如海棠,古名解語花;茉莉,古名鬘華,求解啊
也不能說這些花在古代名字不一樣,古人也不是不說海棠這個名字(李清照的「試問卷簾人,卻倒海棠依舊」不就是用的海棠么)只能說這些花有一些古稱和雅稱罷了。
比如
菊花:黃花,齡草,日精,女華,壽客,延年,隱逸花,重陽花, 九花……
荷花:芙蕖、菡萏、芰荷、水芙蓉
蘭花:國香、香祖
桂花:天香、木樨
梅花:一枝春、疏影、暗香
牡丹:洛陽花、花後、
杜鵑:映山紅
丁香:百結花
茉莉:萼綠君
杏花:及第花
……
㈥ 中國古典文化中海棠代表什麼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
神仙」、「花貴妃內」、「花尊容貴」之稱,幫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歷代文人多有膾炙人口的詩句贊賞海棠。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宋代劉子翠詩雲:「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形容海棠似嫻靜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柳優點於一身而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難怪唐明皇也將沉睡的楊貴妃比作海棠了。
海棠花又稱斷腸花,思鄉草。有象徵遊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
㈦ 古人對海棠花雅稱是什麼
古人對海棠花雅稱是「花中神仙」、「花貴妃」。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玉棠富貴」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稱斷腸花,思鄉草。有象徵遊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又因為其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又來比喻美人。
(7)在古代海棠擴展閱讀:
早在先秦時期的文獻中就有記載海棠花在中國古代的栽培歷史。在漢代,海棠花就已經與園林藝術結下不解之緣。不論是栽培技術還是種植面積,海棠花在唐代有了明顯的提高。宋代時期,海棠花在唐朝的基礎上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終於達到鼎盛時期,在當時就被視為「百花之尊」。
元朝戰火硝煙不斷,很多花卉都受到了牽連,不復唐宋時期的昌盛。但是海棠不同,它仍然保持著長盛不衰的勢頭。中國人民如此喜愛海棠,其根本是在於它的豐厚文化內涵,人們稱贊它是「百花之尊」、「花之貴妃」,甚至有「花中神仙」之說,同時將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麗和萬事吉祥的象徵。
㈧ 海棠的由來
海棠原產中國,在山東、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廣東、內廣西等省(區)容都有栽培。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海棠素有「國艷」之譽,栽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
歷代文人多有膾炙人口的詩句贊賞海棠。歷史上以海棠為題材的名畫也不勝枚舉,譬如宋代佚名《海棠蛺蝶圖》、現代大師張大千晚年畫的《海棠春睡圖》等等。
(8)在古代海棠擴展閱讀:
海棠花常植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水濱池畔等。海棠迎風峭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之稱,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
西府海棠樹態峭立,既香且艷,是海棠中的上品。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後則漸變粉紅,有如曉天明霞。北京中山公園栽植西府海棠近百株,集中栽植於南壇門外一線和內壇等景區。海棠的花形較大,新長出的嫩葉簇擁著四至七朵花綴滿枝條。
㈨ 古人對海棠的雅稱是什麼
海棠的別稱雅稱是名友、川紅、蜀紅、蜀客、蜀錦等,還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的稱呼,也被譽為「國艷」。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玉棠富貴」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稱斷腸花,思鄉草。有象徵遊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又因為其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又來比喻美人。
海棠花植物特徵
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幼時具短柔毛,逐漸脫落,老時紅褐色或紫褐色,無毛;冬芽卵形,先端漸尖,微被柔毛,紫褐色,有數枚外露鱗片。
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先端短漸尖或圓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緊貼細鋸齒,有時部分近於全緣,幼嫩時上下兩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後脫落,老葉無毛;葉柄長1.5-2厘米,具短柔毛;
托葉膜質,窄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內面具長柔毛。花序近傘形,有花4-6朵,花梗長2-3厘米,具柔毛;苞片膜質,披針形,早落;花直徑4-5厘米;萼筒外面無毛或有白色絨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全緣,外面無毛或偶有稀疏絨毛,內面密被白色絨毛,萼片比萼筒稍短;
花瓣卵形,長2-2.5厘米,寬1.5-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紅色;雄蕊20-25,花絲長短不等,長約花瓣之半;
花柱5,稀4,基部有白色絨色,比雄蕊稍長。果實近球形,直徑2厘米,黃色,萼片宿存,基部不下陷,梗窪隆起;果梗細長,先端肥厚,長3-4厘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㈩ 海棠花在古代詩歌中充當著什麼樣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