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蘭花字音
㈠ 形容鈴蘭 四字詞
幽谷佳人
隱逸高潔
疏朗淡雅
孤芳隱秀
清麗脫俗
供參考~
㈡ 七年級語文上冊 二十四 蔚藍的天空 課後習題解答
【基礎知識精講】
一、生字學習
1.字音
蔚(wèi)蔚藍 煦(xù)和煦 酬(chóu)酬唱
咫(zhǐ)咫尺 顫栗(chàn lì)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辨義
辨 辯
藉助於偏旁部首來區分,前者「辨」與「剖析」相關,所以常用於辨別、分辨等;而「辯」和「語言」相關,比如說辯解、辯護、辯論等。
二、詞語積累
蔚藍:像晴朗的天空那樣的顏色。
無邊無際:沒有邊際,望不到頭。
和煦:溫暖。
精美絕倫:精緻美好,獨一無二。
感人肺腑:使人內心深受感動。
酬唱:用詩詞互相贈答。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顫栗:顫抖。
近在咫尺:形容距離很短。咫,我國周代長度名,八寸為咫。
三、文學常識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出生於世襲貴族之家,1833年進莫斯科大學文學系,一年後轉入彼得堡大學哲學系語文專業,畢業後到德國柏林大學攻讀哲學、歷史和希臘文與拉丁文。
1843年春,屠格涅夫發表敘事長詩《巴拉莎》受別林斯基好評,二人建立深厚友誼。
1847~1851年,他在進步刊物《現代人》上發表其成名作《獵人筆記》。以一個獵人在狩獵時所寫的隨筆形式出現,包括25個短篇故事,全書在描寫鄉村山川風貌、生活習俗、刻畫農民形象的同時,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實際上丑惡殘暴的本性,充滿了對備受欺凌的勞動人民的同情,寫出了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良好品德。該作品的反農奴制傾向觸怒了當局,當局以屠格涅夫發表追悼果戈里文章違反審查條例為由,將其拘捕、放逐。在拘留中他寫了著名的反農奴制的短篇小說《木木》。
19世紀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創作的旺盛時期,他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羅亭》(1856)、《貴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與子》(1862)、《煙》(1867)、《處女地》(1859)。其中《羅亭》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塑造了繼奧涅金、皮卻林之後又一個「多餘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羅亭死於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戰中。《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會階級力量的「父與子」的關系,描寫親英派自由主義貴族代表基爾沙諾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識分子巴札羅夫。但巴札羅夫身上也充滿矛盾,他是舊制度的叛逆者,一個「虛無主義者」,否認一切舊傳統、舊觀念,他宣稱要戰斗,但卻沒有行動。小說問世後在文學界引起劇烈爭論。
從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時間在西歐度過,結交了許多著名作家、藝術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龔古爾等。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國際文學大會」,被選為副主席(主席為維克多·雨果)。屠格涅夫對俄羅斯文學和歐洲文學的溝通交流起到了橋梁作用。
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既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又長於抒情。小說結構嚴整,情節緊湊,人物形象生動,尤其善於細致雕琢女性藝術形象,而他對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寫也充滿詩情畫意。
四、文章主旨和結構(思路)分析
1.主旨
關於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有不同的理解:①表達自己對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熱愛。②贊美美好的青春生活。③歌頌愛情的美好。④表達歲月已逝的人生慨嘆。應該說這樣的不同理解,從不同的角度看都有著各自的道理。
2.結構和思路
這是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詩。
屠格涅夫有「歐洲俄羅斯的第一位小說家」之稱。無疑在屠格涅夫整個創作生涯中,小說創作有著首要的位置。其實,他的散文詩創作,盡管篇幅和他的小說不好相比,但其成就和價值並不比小說遜色。
屠格涅夫的散文詩,都寫在他的晚年。這一時期,作者旅居國外,遠離祖國,病魔纏身,但他仍然堅持寫作。這些作品都是在他逝世前的五年裡寫下的。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創作思想和藝術風格的變化,具有極高的思想藝術價值。這些篇章,在以真摯的愛心飽蘸激情謳歌俄羅斯這一方飽經苦難的土地,頌揚淳樸善良的人們的同時,也毫不掩飾地向讀者剖開了自己的心靈,他把一個老年人的思考、感受、體驗濃縮到這些短小的篇章中。其中不無老人的感傷,沉重的嘆息,孤獨的痛苦,以及回憶幸福的青春歲月時感到的悵惘之情。然而這一篇《蔚藍的王國》卻不是如此。文章描寫了種種美好的景物和快樂的人們,通篇都充溢著激情。
開篇用充滿激情的呼告,把久積心頭的對大海的愛噴發出來,同時概括寫出大海的魅力所在。「在夢中」,點明詩篇的內容是想像中的情景。緊接著作者描寫了兩個場景。一個場景是寫「我」和其他人在大海上快樂的行為。大海,是平靜的,安詳的,美麗的;人,是快樂的,幸福的,年輕的。寫大海,是簡筆勾勒;寫人側重於寫人的感受。蔚藍的大海,蔚藍的天空,蔚藍的王國,也都是從人的視覺和感覺中寫出來的。
另一個場景是寫大海上見到的神仙世界。先寫看到的島嶼「晶瑩明澈」,其色「光艷奪目」,其味「醉人的芳香」,植物有「白玫瑰和鈴蘭花」,動物有「長翼的鳥兒」。這簡直是人間仙島,人間天堂。接下去的是寫在花和鳥的簇擁下在海上漂游。突出寫「女人的聲音」,寫眼睛會閃出亮光,臉上會出現笑容的「她」,把一個充滿神奇、充滿美、充滿愛的海上世界寫得真正如天堂一般。這其實是通過夢幻手段把作者充滿愛心的內心世界表現出來。
散文詩的最後一段和開頭是間隔反復,內容在反復中略有變化。
五、重點語句
1.蔚藍的王國呀!充滿著蔚藍、光明、青春、幸福的王國呀!我看見過你……在夢中。
文章開頭和結尾兩次抒情,前後呼應,表達了作者對大海的嚮往和熱愛。
2.並不是風在推動它前進,駕駛它的是我們自己無憂無慮的心靈——我們心中稍一動念,想到哪裡去,小船就飄到哪裡去,它像是有生命的東西,完全聽從我們使喚。
這是一種詩意的表達。意思是小船似乎是完全理解人的心靈的,隨著人的心意前進,人們的心靈在大海上自由地馳騁,心靈和大海已經完全融合在一起。
六、相關知識
散文詩是介於詩與散文之間的一個獨立的文學樣式,它有點像詩,具有詩的特質和神韻;又有散文的靈便和自由。然而,散文詩決不是詩與散文的簡單相加。屠格涅夫有意識地使散文與詩歌接近,又使詩歌滲入散文,把兩者巧妙地結合起來,因此它既有散文那種抒寫自由、形式活潑、邏輯分明的特點,同時又具有詩歌那種語言簡潔、音韻悅耳、描寫集中的特徵。
屠格涅夫的散文詩小巧玲瓏,晶瑩透亮,它不分行排列,不受音韻的約束,語言優美、清新,行文自由、活潑,如行雲流水,具有一種內在的自然的節奏。讀屠格涅夫的散文詩,猶如聆聽一支優美的樂曲,合上書頁,那旋律仍不絕如縷,縈回在心頭。這與屠格涅夫精確地描繪大自然之聲不無關系。
屠格涅夫對音樂有強烈的愛好。在散文詩中,他不僅能通過文字明顯地達到繪畫的效果,而且也可取得聽覺的效果——轉化為音樂。他藉助對大自然之聲及音樂之聲的描寫,組成作品的音響效果,以突出環境、釀造氣氛、渲染人物的內在感情,甚至參與人物的塑造。
七、寫作特色
1.優美的語言
①運用富有自然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語言來塑造大海的形象。②運用了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大海中的一切都是形象化、人格化的。
2.運用了象徵的手法
這里的大海顯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大海,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海。這大海是充滿幸福的愛情的海。屠格涅夫的散文詩一般都是以象徵來結體的,這首詩也不例外。
八、課後習題解答
(一)「四周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蔚藍的海」,「頭頂上是同樣無邊無際的、同樣蔚藍的海」,這些內容都是作者通過想像對大海進行的描寫。文章開頭和結尾兩次說「蔚藍的王國呀!我看見過你……在夢中」,是為了表達對大海的嚮往和熱愛。
(二)1.駕駛小船的不是風而是心靈,這是一種詩意的表達。意思是小船似乎是完全理解人的心靈的,隨著人的心意前進,人們的心靈在大海上自由地馳騁,心靈和大海已經完全融合在一起。
2.連續寫天空、海洋、風帆、船尾潺潺的流水等沒有生命的東西在「傾訴」愛情,作者是運用擬人的手法表現大海的可愛,充滿了青春的魅力和美麗,帶給人們無限的幸福和快樂,也表達作者對大海的熱愛和陶醉。
(三)相同之處是兩者都描寫了想像中的美好世界,寄託了自己的感情和理想,都是把想像中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作對比。不同的是,《蔚藍的王國》通過想像所描寫的內容是生活中的確存在的事物,《天上的街市》通過想像所描寫的內容是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前者可以說以「虛」寫「實」,後者是以「虛」寫「虛」;《蔚藍的王國》所描寫的想像中的世界比較具體,內容比較豐富,《天上的街市》所寫的想像世界,只是抓住一些典型的細節進行簡筆的勾勒,留給讀者的想像空間更大。
(四)運用的形容詞,如:蔚藍、光明、青春、幸福、精美華麗、年輕、快樂、和煦、愉悅、爽朗、愉快、精美絕倫、五彩繽紛、甜滋滋……這些詞語之所以用得好,是因為作者運用這些詞語充分描寫了想像中的美好世界。
【同步達綱練習】
(一)
我們輕快的小船在微波中飄盪,時起時伏。並不是風在推動它前進;駕駛它的是我們自己無憂無慮的心靈——我們心中稍一動念,想到哪裡去,小船就飄到哪裡去,它像是有生命的東西,完全聽從我們使喚。
我們看到一些島嶼,晶瑩明澈的仙島,島上的壁玉寶石光艷奪目。——仙島隆起的岸上飄來醉人的芳香;一些島上像下雨似的朝我們身上飄灑白玫瑰花和鈴蘭花;另一些島上忽然飛起一群五彩繽紛的長翼的鳥兒。
鳥兒在我們頭頂上迴翔,鈴蘭花和玫瑰花同沿著平滑的船舷翻滾的珍珠似的浪花融合在一起,分辨不清了。
隨同花兒和鳥兒一起飄來一陣甜滋滋的聲音……其中彷彿有女人的聲音……周圍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飄動的風帆、船尾潺潺的水流——一切都在傾訴著愛情,傾訴著無比幸福的愛情!
她,我們每一個人都愛著的那個人——她就在這兒……雖然看不見,但近在咫尺。不消片刻,她的眼睛就會閃出亮光,她的臉上就會現出笑容……她的手就會拉著你的手——拉著你一起進入永不衰敗的天堂!
1.給下列加粗的詞語注音
潺潺( ) 船舷( )
2.結合文意解釋下列詞語:
①無憂無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飄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段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先寫看到的一些島嶼,這些島是名副其實的仙島,「晶瑩明澈」是寫其____________,「光彩奪目」是寫其____________,「醉人的芳香」是寫其____________,寫島上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寫島上的動物是____________。
5.語段中所看到的「仙島」「玫瑰花」「鈴蘭花」「鳥兒」以及「隨同花兒一起飄來一陣甜滋滋的」聲音是真實的再現嗎?談談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語段中的「她」是誰?「天堂」又是指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並不是風在推動它前進,駕駛它的是我們自己無憂無慮的心靈——我們心中稍一動念,想到哪裡去,小船就飄到哪裡去,它像是有生命的東西,完全聽從我們使喚」駕駛小船的不是風而是心靈,這可能嗎?你是怎樣理解這種現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周圍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飄動的風帆。船尾潺潺的水流——一切都在傾訴著愛情,傾訴著無比幸福的愛情!」讓天空、海洋、風帆、水流等沒有生命的事物來「傾訴」愛情,而且要連續「傾訴」兩遍,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白蝴蝶之戀
①春意甚濃了,但在北方還是五風十雨,春寒料峭,一陣暖人心意的春風剛剛吹過,又來了一陣冷雨。
②我在草地上走著,忽然,在鮮嫩的春草上看到一隻雪白的蝴蝶。蝴蝶給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濕的翅膀輕微地簌簌顫動著,張不開來。它奄奄一息,即將逝去。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輕柔纖細,楚楚動人,多麼可憐呀!
③它從哪兒來?要飛向哪兒去?我痴痴望著它。忽然像有一點聖潔的水滴落在靈魂深處,我的心靈給一道白閃閃的柔軟而又強烈的光照亮了。
④我彎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來,放在手心裡。
⑤這已經凍僵了的小生靈發蔫了,它的細細的足腳動彈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中。
⑥我呵著氣,送給它一絲溫暖,蝴蝶漸漸蘇醒過來。它是給剛才那強暴的風雨嚇壞了吧?不過,它確實大纖細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紗似的翅膀,向前伸展著的兩根黑色的須,兩點黑漆似的眼睛,幾只像絲一樣細的腳。可是,這纖細的小生靈,它飛出來是為了尋覓什麼呢?在這陰晴不定的天氣里,它表現出尋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氣。
⑦它活過來了,我感到無限的喜悅。
⑧這時,風過去了,雨也過去了。太陽明亮的光輝照滿宇宙,照滿人間,一切都那樣晶瑩,那樣明媚,樹葉由嫩綠變成深綠了,草地上開滿小米粒那樣黃的小花朵。我把蝴蝶放在一片盛滿陽光的嫩葉上,我向草地上漫步而去了。
⑨但我的靈魂里在吶喊——開始像很遙遠、很遙遠……,我還以為天空中又來了風、來了雨,後來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靈深處:你為什麼把一個生靈棄置不顧?……於是我折轉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樹那兒。誰知那隻白蝴蝶緩緩地、緩緩地在樹葉上蠕動呢!我不驚動它,只靜靜地看著。陽光閃發著一種淡紅色,在那葉片上燃燒,於是帶來了火、熱、光明、生命,雨珠給它曬幹了,那樹葉像一片綠玻璃片一樣透明、清亮。
⑩我那美麗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試了幾次,終於一躍而起,展翅飛翔,活潑伶俐地在我周圍翩翩飛舞了好一陣,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飛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飛愈遠,消失不見了。
這時,一江春水在我心頭輕輕地盪漾了一下。在白蝴蝶危難時我憐憫它,可是當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時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悵惘。「唉!人啊人……」我默默佇望了一陣,轉身向青草地走去。
1.給下列加粗的詞語注音:
發蔫( ) 嚇懵( ) 悵惆( )
2.結合文意解釋下列詞語:
①蠕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棄置不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婆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③⑥小節中,兩次對白蝴蝶的外形描寫都突出了它外形________________的特徵;第⑥小節最後一句話則是強調它內在品質的________________。
4.簡要說明第⑤⑥小節畫線的句子中,作者為什麼改稱「白蝴蝶」為「小生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第⑥小節中看著蘇醒的白蝴蝶想道:「它飛翔出來是為了尋覓什麼呢?」聯系下文第⑨節的內容,你認為白蝴蝶在尋覓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描寫的景物富於變化,聯系全文簡要概括景物描寫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仔細閱讀第 小節,聯系全文回答問題。
①文章結尾耐人尋味,美麗的白蝴蝶飛走後,「我」不僅沒有覺得輕松,反而像有「一江春水」在心頭「盪漾了一下」,忽然湧上一種失落、悵惘之感。請簡要地表述你對這種復雜情感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依據對「我」的復雜情感的理解,補出「唉!人啊人……」一句中省略號省掉的感嘆話語。
唉!人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細膩地表現出「我」對白蝴蝶復雜曲折的情感,這種情感經歷了□□→□□→□□→□□→□□的變化過程。
9.依據對全文的閱讀,簡要概述你對作者筆下的白蝴蝶這一形象的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一)
1.潺潺(chán) 舷(xián)
2.①無憂無慮:毫不憂慮。形容心情安然自得。
②飄灑:飄舞著落下來。
3.大海上見到的神奇世界。
4.形和質 色 味 白玫瑰花和鈴蘭花 長翼的鳥兒
5.不是。思游萬仞,想像無限,完全是意念所操縱。
6.「她」指大海,是海之神,愛之神,是作者心中的愛神。蔚藍的王國。
7.這是一種詩意的表達。意思是小船似乎是完全理解人的心靈的,隨著人的心意前進,人們的心靈在大海上自由地馳騁,心靈和大海已經完全融合在一起。
8.作者是運用擬人的手法表現大海的可愛,充滿了青春的魅力和美麗,帶給人們無限的幸福和快樂,也表達了作者對大海的熱愛和陶醉。
(二)
1.發蔫(niān) 嚇懵(měng) 悵惆(chóu chàng)
2.①蠕動:像蚯蚓爬行那樣動。
②棄置不顧:扔在一旁不管。
③婆娑:本意是盤旋。這里形容樹的枝葉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3.纖弱(纖細、纖柔、輕柔) 剛強(堅韌、勇敢、堅強)
4.若用「白蝴蝶」就不能體現出作者那種憐憫、同情、喜愛的感情。
5.尋覓春光之美(或尋覓陽光下的自由翱翔,或尋覓火、熱、光明、生命)
6.①暗示白蝴蝶命運的變化(或烘托白蝴蝶的形象);
②間接表聊;「我」情感的變化。
7.①這是抒寫「我」難以名狀的復雜感情,表達了對勇敢的春的尋求者的依戀,對春日生命復甦的贊嘆。②感嘆話語要體現出憐憫、失落和依戀的矛盾情感。
8.憐憫(同情)→喜悅→關切(自責)→贊嘆→失落(悵憫)
9.作者筆下的那隻白蝴蝶,是美麗而勇敢的春的「尋求者」的化身,在它的身上體現了春之生靈。
㈢ s版《我是最弱小的嗎》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認識: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情感: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規范、美觀地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朗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教學方法: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
課題:我是最弱小的嗎
教學目的:
1、知識: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情感: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
規范、美觀地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朗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教學方法: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課型:新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現在你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但在爸爸媽媽的眼裡,很多時候你們卻是弱小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我不是弱小的》這篇課文。
看到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我們提出的問題:我是誰?我為什麼說自己不是弱小的?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2、出示生詞認讀。
周末薩沙托利亞鈴蘭花野薔薇簇擁隨風舞動芬芳撲鼻聊天傾盆大雨遞給垂著頭顯得嬌嫩掀起雨農
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3、老師把熟字去掉,你還認識這些生字嗎?
4、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還會讀嗎?
出示:原來有一叢野薔薇,被鈴蘭花簇擁著,開出了第一朵粉紅色的花。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
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緊接著,—卜起了傾盆大雨。
人雨已經打掉了兩片薔薇花的花瓣,花兒無力地垂著頭,顯得更加嬌嫩。
5、再讀一讀課文,比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字,請你讀准字音,說說怎樣記,怎樣用,比一比誰的記法最巧。
分組學習——全班交流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發現了什麼?
3、范寫,重點指導:
弱: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
末:先與未比較再寫
芬芳:草字頭的橫不要太長,兩豎F方略向內斜,寫出呼應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橫要寫長。
4、學生練習,把字寫規范、美觀。
5、展示,交流評價。
四、作業:
1、默寫生字詞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
課題:我是最弱小的嗎
教學目的:
1、「知識: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情感: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會認個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教學難點:規范、美觀地書寫生字。有感情地朗讀朗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教學方法:講練法討論法
教具:小黑板卡片
課型:新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大我們繼續學習第七課:誰知道弱小是什麼意思呢?
2.過渡:外國有一個小男孩叫薩沙,雖然他才五歲,但是也不願意做一個弱小的人,並且用白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再讀讀這個故事。
二、讀議悟情:
1、自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
2、夏天的一個周末,五歲的薩沙和哥哥托利亞,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那裡盛開著美麗的鈴蘭花。突然,薩沙發現了一叢一一野薔薇。
出示句子:原來有一叢野薔薇,被鈴蘭花簇擁著,開出了第一朵粉紅色的花。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
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句話彷彿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
指名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3、正當野薔薇美美地開著時,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了幾滴雨點,緊接著下起了傾盆大雨。媽媽趕緊從背包里拿出雨衣遞給身邊的托利亞,哥哥托利亞又把雨衣遞給了弟弟薩沙。可是5歲的薩沙對媽媽和哥哥的這一做法感到很不理解,於是薩沙和媽媽之間就進行了一場對話。請大家讀讀3――9自然段,看看薩沙一共說了幾句話?
學生自由讀4—9段。
(1)薩沙一共說了幾句話?
出示:媽媽,您和托利亞都需要雨衣呀,為什麼要給我呢?
這就是說,我是最弱小的了?
媽媽,現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
(2)自由讀讀這二句話,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練習讀這二句話。自由讀,指名讀
(3)重點指導第三句問話:
薩沙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請大家讀讀7、8段,標出描寫薩沙動作的詞。學生自由讀畫。
假如你就是薩沙,現在你想對媽媽說些什麼?
你用自己的雨衣保護弱小的薔薇花,多勇敢的孩子啁!那你能不能堅定地說,你不是最弱小的?這時你的心情什麼樣? (自豪)
薩沙的心裡也是這樣想的,她的第三次問話里,就包含著這樣的意思,誰再來讀讀第三次問話?
(4) 分角色讀3――9自然段。
三、總結:
1薩沙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了弱小的薔薇花,向大家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麼你保護過比你更弱小的嗎?
2我聽出來了,你們都能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們都是一個有愛心的、勇敢的孩子,現在,讓我們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說:「我不是最弱小的屍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積累詞語。
板書設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
保護薔薇花
保護比自己弱小的
教學反思:
㈣ 草原這篇作文的語言特點是什麼
本文層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發展順序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回迎客場面和答草原聯歡的情形。作者移步換景,由景及人,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詩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草原》主要內容:記敘了老舍先生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蒙漢兩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情厚誼,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無限熱愛的思想感情。
(4)鈴蘭花字音擴展閱讀:
《草原》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依次描寫草原的美麗風光,蒙古族人民熱情迎客的場面,主客飲酒聯歡的場面。通過這些畫面,表現了草原的風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故意將互相對立和排斥的描寫巧妙地熔於一爐,使語言在簡潔中見意蘊、普通中見哲理,生動而鮮明地表達復雜的思想感情。
㈤ 請問韓語裡面的【鈴蘭花】怎麼寫、還有讀音。謝謝。。
<植>은방울꽃=[君影草] 韓語直譯成中文的話叫做「銀鈴鐺」
讀音:eng bang uer ggo
㈥ 形容鈴蘭 四字詞
幽谷佳人 隱逸高潔 疏朗淡雅 孤芳隱秀 清麗脫俗
供參考~
㈦ 《蔚藍的王國》的寫作背景
投影:屠格涅夫,俄國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有《父與子》《羅亭》《貴族之家》《前夜》等。他是一位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既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又長於抒情。小說結構嚴整,情節緊湊,人物形象生動,尤其善於細致雕琢女性藝術形象,而他對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寫也充滿詩情畫意。
蔚藍的王國不僅是大海了,他是有象徵意義的,那象徵意義是什麼呢?
蔚藍的王國是作者想像中的大海,在這個王國中沒有煩惱、痛苦、憂患、壓迫、災難,有的只是快樂、幸福、自由、美麗和溫馨,是作者理想中的生活環境
:都說夢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都說夢是可想而不可知的 但如果心中有夢 何不做個追夢少年不管路途如何漫漫修長 不管有怎樣的狂風暴雨 暗礁險灘 請繼續揚帆起航 美夢一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