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根瘤
Ⅰ 請問這盤蘭花叫什麼名字,謝謝大神了!
從你的圖片上看抄,你這個蘭花屬於春蘭品種,具體品種為春蘭中的綠雲爪。
春蘭 是蘭科蘭屬地生植物。假鱗莖較小,卵球形,長1-2.5厘米,寬1-1.5厘米,包藏於葉基之內。葉4-7枚,帶形,。花葶從假鱗莖基部外側葉腋中抽出,直立,長3-15(-20)厘米,極罕更高,明顯短於葉。
蒴果狹橢圓形,長6-8厘米,寬2-3厘米。花期1-3月。
春蘭綠雲爪如圖:
Ⅱ 蘭花土裡面長出小豆豆,黃色,是怎麼回事
我想就是蟲子的卵
Ⅲ 蘭花根消毒 蘭花根怎麼消毒
所謂的消毒就是殺菌,但是真菌殺死的同時又很多向根瘤菌這樣的有益菌也一並殺死了。
Ⅳ 蘭花附近常見的昆蟲
只能給你列出來中國常見昆蟲,每個目還分不同的科屬,特性都不相同,誰也不可能把所有昆蟲的特性都給你弄出來。想查那種的特性自己網路。原尾目:原尾蟲。世界有650種,中國有199種 彈尾目:跳蟲。世界有5000種,中國有296種 雙尾目:鉗尾蟲。世界有600種,中國有51種 石蛃目:石蛃。世界350種,中國13種 纓尾目:衣魚(書蟲)。世界有250種,中國有20多種 蜉蝣目:蜉蝣。世界有2200種,中國有311種 蜻蜓目:蜻蜓,豆娘。世界有3500種,中國有727種 蜚蠊目:蟑螂,土元。世界有4000種,中國有363種 螳螂目:螳螂。世界有2000種,中國有165種 等翅目:白蟻。世界有3000種,中國有537種 直翅目:蝗蟲,蟋蟀,樹蟋,螻蛄,螽斯,蚤螻,菱蝗。世界有23000種,中國有2361種 xiu(蟲樇)目:竹節蟲,葉xiu。世界有2500種,中國有226種 螳xiu目:螳xiu。全世界罕見。 革翅目:蠼螋。世界有1850種,中國有285種 蛩蠊目:蛩蠊。世界有25種,中國有1種 紡足目:足絲蟻。世界有200種,中國有7種 襀翅目:石蠅。世界有2300種,中國有385種 缺翅目:缺翅蟲。世界有25種,中國有2種 嚙蟲目:嚙蟲。世界有4500種,中國有1684種 食毛目:雞虱。世界有4500種,中國有932種 虱目:虱子。世界有500種,中國有104種 纓翅目:管薊馬,紋薊馬,薊馬。世界有6000種,中國有501種 同翅目:蠟蟬,飛虱,蟬,葉蟬,沫蟬,角蟬,木虱,根瘤蚜,癭綿蚜,蚜蟲,粉虱,綿蚧,粉蚧,蚧,盾蚧。世界有45000種,中國有7009種 半翅目:黽蝽,負蝽,蝽,異蝽,龜蝽,盾蝽,兜蝽,荔蝽,長蝽,紅蝽,緣蝽,獵蝽,盲蝽,網蝽,姬蝽,花蝽。世界有28000種,中國有3885種 廣翅目:泥蛉,魚蛉,齒蛉。世界有500種,中國有90種 蛇蛉目:蛇蛉。世界有200種,中國有18種 脈翅目:草蛉,螳蛉,褐蛉,蟻蛉,蝶蛉。世界有4500種,中國有726種 鞘翅目:長扁甲,虎甲,步甲,龍虱,球甲,水龜甲,隱翅甲,蜣螂,鍬甲,金龜,吉丁甲,叩甲,螢,花螢,皮蠹,谷盜,鋸谷盜,瓢甲,擬步甲,蕪菁,天牛,豆象,葉甲,小蠹,象甲,三錐象)世界有330000種,中國有25641種 捻翅目:捻翅蟲。世界有400種中國有25種 長翅目:蠍蛉。世界有500種,中國有200種 雙翅目:大蚊,蚊,癭蚊,虻,食蟲虻,蜂虻,食蚜蠅,桿蠅,實蠅,果蠅,麗蠅,麻蠅,寄蠅,花蠅,蠅,蚋,蠓。世界有110000種,中國有11131種 蚤目:蚤。世界有3000種,中國有634種 毛翅目:石蛾。世界有10000種,中國有1055種 鱗翅目:小翅蛾,顎蛾,蝙蝠蛾,異蛾,谷蛾,蓑蛾,細蛾,巢蛾,菜蛾,麥蛾,木蠹蛾,卷蛾,透翅蛾,斑蛾,刺蛾,蛀果蛾,羽蛾,螟蛾,尺蛾,蠶蛾,枯葉蛾,天蠶蛾,天蛾,夜蛾,舟蛾,毒蛾,燈蛾,弄蝶,鳳蝶,粉蝶,眼蝶,灰蝶,蛺蝶。世界200000種,中國有19293種 膜翅目:葉蜂,莖蜂,姬蜂,繭蜂,赤眼蜂,小蜂,金小蜂,蚜小蜂,土蜂,蛛蜂,蟻,胡蜂,蜾蠃,泥蜂,蜜蜂,熊蜂,切葉蜂,木蜂。世界有120000種,中國有9460種%D%A
Ⅳ 五月份後開的蘭花而且每月開一次,這叫什麼蘭花
根據你的描述,應該是劍蘭,花期是5月到10月
溫度要求
夏季溫度較高時,要適當的降溫,及時通風,溫度在35℃以上要減少澆水,保持盆土相對乾燥,溫度回升後正常養護。
施肥方法
建蘭施肥通常選擇碧卡顆粒復合肥,每盆3~5粒,注意是按粒計算的不能施肥過多,以免出現爛根。肥料不要過於靠近爛根,可以肥施入後,用蘭土覆蓋,第二天澆水。
平時噴水的時候可以在其中加入微量的磷酸二氫鉀。建蘭的根部有根瘤菌,基本可以滿足氮元素的需求,在施肥過程中減少氮元素的含量。
Ⅵ 請養蘭花的大神看看這是蟲害嗎!
感覺不是蟲害,而是某種長效緩釋肥料的外殼,它的數量並沒有增加,只是早先未發現而已。之前它在盆底部,是被作為底肥使用的,你翻土的時候,由於它還沒有釋放完養分,比重與盆土差不多,因此沒有被你注意。翻土後,很多肥料顆粒與蘭花肉根想接觸或者太近,釋放養分時就燒根了,因此會造成爛根現象。
肥料顆粒內部肥料釋放後,會留下一個空的殼體,比重較輕,飄浮於水面,因此你感覺它數量增加了,其實不是增加了,而是之前你沒有留意而已。
Ⅶ 什麼原因西蘭花長得丑,又生出一個個包
西蘭花(Brassica oleracea L. vat. italica Planch)又稱青花菜、綠菜花、花菜薹等,屬十字花科芸薹屬甘藍變種,1-2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台州地處浙江中部沿海,依山面海、地貌多樣,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適宜西蘭花的種植。據中國西蘭花網、中國農業台州灣網站提供的資料顯示,台州市西蘭花常年種植面積達12萬畝以上,主要分布在臨海、三門、溫嶺、路橋和椒江一帶的沿海地區,年產30萬噸,產值2.8億元以上,占浙江的50%、全國的25%,是浙江省重要的特色蔬菜和出口蔬菜,也是我市農業的支柱產業]。
但是,隨著我市西蘭花種植集約化程度的提高,種植年限的增加,西蘭花莖瘤病、根腫病和根結線蟲病發生日趨嚴重。據筆者在浙江省台州各市(縣、區)西蘭花種植區調查發現,上述病害發生普遍,重發田塊發病率達30%以上,主要表現為生長遲緩、矮化、地上部萎蔫,此類病害的發生又促進了軟腐細菌的感染,導致後期根部完全腐爛,有臭味,植株可輕易拔出,給種植戶造成慘重損失,與此同時也會出現農葯的使用不科學規范,亂用濫用農葯現象,以致西蘭花品質的下降,嚴重製約西蘭花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2-3]。由於西蘭花莖瘤病、根腫病和根結線蟲病的田間症狀相似,都表現為基部或根部腫大,地上部生長不良,嚴重時整株枯死,但前者屬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後兩者為侵染性病害,而且發生條件不同,防治技術差異較大。因此,為了正確識別西蘭花莖瘤病、根腫病和根結線蟲病,經濟、有效、安全地預防和控制其發生與危害,做到對症下葯,以防亂用濫用農葯,現將西蘭花莖瘤病、根腫病和根結線蟲病的識別與防治綜述如下,供各西蘭花種植戶參考。
1 症狀
1.1 西蘭花莖瘤病
西蘭花莖瘤病主要發生在西蘭花營養生長中、後期至花球採收前,田間症狀表現為近土表處花莖基部出現突起,以後不斷膨大,逐漸形成一個環狀的小球型瘤狀體或數個大小不一的球狀瘤,瘤體多了相互擁擠,形似菠蘿的表面(圖1)。
從對西蘭花莖瘤病橫切面解剖結果來看,可見有無數條放射性地伸向球體內部,中間變為褐色木質化的硬心,嚴重時腐爛、發臭。將新鮮或剝離表皮的病組織切片並加以染色處理,在顯微鏡下未發現病原物及病毒所致的組織病變。
1.2 西蘭花根腫病
西蘭花根腫病是由真菌鞭毛菌亞門芸薹屬根腫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後,引起的主根或側根薄壁組織膨大症[7-8]。發病初期地上部分症狀不明顯;3-5d後隨著地下部分病情的擴展,植株地上部分生長變緩、僵縮矮小、葉片無嫩綠光澤;7-10d基部葉片逐漸變黃萎垂,特別是在晴天中午整個植株表現為明顯的萎蔫症狀,但夜間可恢復正常,持續一段時間後(15-25d)嚴重地塊的病株不能恢復,逐漸褪黃,最後可導致全株萎蔫死亡。另外由於病部容易被土壤中的各種軟腐病菌等細菌侵染,造成組織腐爛,發出惡臭,甚至成片死亡,對產量影響很大(圖2)。
西蘭花根腫病發生於根部,病菌從植株的根毛侵入寄主細胞,經根部皮層進入形成層,刺激寄主薄壁細胞分裂、膨大,導致根系形成腫瘤。腫瘤一般成橢圓形或腎形、手指形、不規則畸形(像生薑狀),大的如雞蛋、小的如粟粒。在主根上發病時腫瘤個大而數少,在側根上發生時腫瘤個小而數多。腫瘤初期表面光滑、圓球形或近球形,後期常發生龜裂,且粗糙。其他雜菌侵入後可造成腐爛,由於根部發生腫瘤嚴重影響對水分和養分的正常吸收,所以地上部出現萎蔫。但在後期感病的植株,地上部症狀不明顯。
1.3 西蘭花根結線蟲病
西蘭花根結線蟲病是由植物寄生線蟲根結線蟲屬侵染作物根部後,受到根結線蟲釋放的吲哚乙酸等生長激素的影響,細胞惡性分裂,形成根瘤或根結。主要發生在須根和側根上,病部產生肥腫畸形瘤狀結。剖開根結,病部組織中有許多細長蠕動的的乳白色線蟲寄生其中。一般根結之上可生出細弱的新根,再度侵染則形成根結狀腫瘤。輕病株地上部症狀表現不明顯,重者生長緩慢,葉片萎蔫,漸黃枯,且植株矮小、結球少而小,甚至不結球,特別是晴天中午植株地上部分出現萎蔫或逐漸枯死,易從地下拔出 [9] (圖3)。
西蘭花根結線蟲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部,從苗期到花球生長期均可受到根結線蟲的侵害,一般主要危害苗期,成株期植株根系由於木質化後線蟲侵害較少,發病程度輕,對生產影響不明顯。幼苗期發病主要表現在新生嫩根受害,被侵害幼根呈粗細不均等腫大,或形成串珠狀腫瘤,以後變褐腐爛。另外發病初期在病根上產生淺黃色至黃褐色、大小形狀不一的瘤狀根結即蟲癭。解剖鏡檢蟲癭,可見有細長蠕蟲狀雄蟲和白色細小梨形雌成蟲[10]。
2 發生特點
2.1 西蘭花莖瘤病
西蘭花莖瘤病為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性病害,田間發病比較均勻,沒有由點到面的擴展過程,無發病中心。筆者在嚴重發病的田塊連續觀察,發現相鄰的田塊(品種均為綠雄90,但為不同農戶)無一株發病。此病的發生與地勢、土質、肥料、當年氣象條件、栽培管理措施、排灌及噴葯等諸多因子有關。一般地勢低窪、雨水較多、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田塊,發病較重。
2.2 西蘭花根腫病
病原真菌以休眠孢子囊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存活越冬。病菌抗逆能力很強,可在土壤中存活並保持侵染力達6年以上;其萌發和侵染最適土溫為20~25℃,但在9~23℃均可發育,適宜相對濕度為70%~98%,適宜土壤酸鹼度為pH值5.4~6.5。病菌遠距離傳播主要通過感染西蘭花苗或帶菌的泥土,田間近距離傳播則主要藉助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蟲及農事操作等。通常連作、地勢低窪、偏酸性土壤及鈣不足的地塊,發病較重。另外天氣對本病的影響力較大,如移栽時或移栽後營養生長期間下雨天偏多,往往發病率較高[11-14]。
2.3 西蘭花根結線蟲病
西蘭花根結線蟲主要以卵及幼蟲隨植株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1~3年,在土壤中生存的最適溫度為20~25℃,土溫10℃以下或35℃以上線蟲停止侵染,最適土壤含水量為50%左右。翌年春季氣候適宜時,雌蟲產卵繁殖,孵化後為2齡幼蟲即可侵入根尖,引起初侵染;帶有含西蘭花根結線蟲根結的未腐熟的堆肥,也可成為此病的初侵染源。被根結線蟲污染的土壤,很難將線蟲清除,成為生上產防治的一大難題。侵入的線蟲在根部組織中繼續發育、交尾產卵,產生新一代2齡幼蟲,隨灌溉水、農事操作以及自身運動等方式近距離傳播;另外西蘭花根結線蟲還可通過種子、苗木、土壤、流水和包裝材料遠距離傳播。土壤疏鬆、地勢高燥、通氣性好、鹽分低以及連作條件下的地塊,適宜根結線蟲活動,發病嚴重。
3 綜合防控技術
3.1 合理輪作
輪作換茬是防治西蘭花莖瘤病、根腫病和根結線蟲病的主要措施,合理輪作可使病情顯著減輕,一般最好與大蔥、韭菜、辣椒等抗耐病蔬菜、禾本科作物或水生蔬菜實行2~3年輪作。重病地輪作年限應至少在5年以上。
3.2 無病育苗
選擇未受侵染的地塊作苗床,將苗床土消毒後育苗,或用草炭、塘泥、稻田土等無病土育苗,禁止移植病區的帶病幼苗。
3.3 加強田間管理
①西蘭花莖瘤病:一是及時開好田間溝渠,盡量降低地下水位;二是科學施肥,不施用未經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土雜肥等。
②西蘭花根腫病:一是針對西蘭花根腫病菌適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長,因此可採取土壤處理方法,即通過施用草木灰、氯化鉀等鹼性肥料或消石灰,調節土壤pH 值,從而降低根腫病發病率;二是加強栽培管理,及時排出田間積水,清潔田園,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深埋或帶出田外燒毀,並在病穴周圍撒上消石灰,以防病菌蔓延;三是對於換茬病田清除根腫病殘體,翻耕土壤,以加速病殘體分解,減少田間初侵染源。
③西蘭花根結線蟲病:一是科學施肥,不施用未經腐熟的有機肥;二是深翻土層暴曬,以殺死土壤中的線蟲;三是灌水滅蟲,即在移栽西蘭花前,將田塊灌水到20cm以上,與此同時誘發根結線蟲卵孵出2齡幼蟲,使其在短期內找不到寄主植物而死亡;四是土壤消毒,即每667 m2用5%石灰氮顆粒劑80 kg撒施,3~5d後移栽;五是在西蘭花生長期間,若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就地深埋或集中帶出田外銷毀。
3.4 化學防控
①西蘭花莖瘤病:由於此病屬生理性病害,因此不能亂用農葯,主要是加強農業措施,做好預防工作[15]。
②西蘭花根腫病:在未發生或發病初期及時用葯,可選用15%惡霉靈水劑500倍液,或68%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600倍液,或1000億活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200倍液等澆根處理,每隔7d一次,連灌2~3次,視土壤乾燥程度每株澆灌葯液200~300ml。
③西蘭花根結線蟲病:於發病初期可選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葯液200~300ml;也可每667 m2用15%噻唑膦顆粒劑0.2kg,或10%噻唑膦顆粒劑(福氣多)1.5kg,在西蘭花移栽時撒施或移栽後穴施,澆水蓋土防效更佳。
Ⅷ 大神們,這個是哪個品種的蘭花,值錢多少錢謝謝!
這是建蘭,價格並不固定,價格受到品質的影響,品質好的自然價格會貴一些。
建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光照要求
建蘭喜歡充足的散射光,不喜歡直射光,夏秋季節需要遮光70%~80~左右,冬春季節遮光30%,在家中養殖可以藉助家中的門窗遮陰。
冬春季節,溫度在10℃一下的天氣,可以全天日照,不需要遮光,以促進建蘭的萌芽,增強植株的抗病力。
澆水方法
給建蘭澆水必須要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澆水就要澆透。
澆水前要觀察蘭盆是否需水,用手觸摸蘭土,不粘手,或者盆土表面顯出白色,要及時澆水。
澆水時要保證整盆土被均勻的澆濕,確保爛根分布均勻,也可以採用浸盆的方法,將整盆建蘭反正該水中,讓水從盆底滲入盆中。
溫度要求
建蘭生長最適宜的溫度為15~23℃,在室內種植的時候注意控制好溫度,不能悶,不能涼。建蘭冬季休眠期的溫度控制在0~12℃,這樣來年開花會更美。
夏季溫度較高時,要適當的降溫,及時通風,溫度在35℃以上要減少澆水,保持盆土相對乾燥,溫度回升後正常養護。
施肥方法
建蘭施肥通常選擇農用的復合肥,每盆3~5粒,注意是按粒計算的不能施肥過多,以免出現爛根。肥料不要過於靠近爛根,可以肥施入後,用蘭土覆蓋,第二天澆水。
平時噴水的時候可以在其中加入微量的碧卡硅溶磷酸二氫鉀。建蘭的根部有根瘤菌,基本可以滿足氮元素的需求,在施肥過程中減少氮元素的含量。
Ⅸ 怎樣治西蘭花的根瘤
西蘭花根莖部異常腫大,形成瘤狀突起,表面粗糙,後破裂變褐,植株長勢衰弱。
可能原因:一是除草劑使用不當,二是2,4-二氯苯氧乙酸丁酯葯害,三是未發酵腐熟的有機糞澆灌。
防治:針對病因採取措施,加強管理,增施肥料。
Ⅹ 蘭花根的形態特徵是什麼樣子的
蘭花的根多為圓柱狀,常呈線形,無主根與側根之分,粗大而肥壯,大多呈灰白色。根的前端有明顯的根冠,其作用是保護根尖生長點。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儲存水分與養料。
在杓蘭亞簇(Cypripedilinae)絕大多數地生種類的根上生有大量的根毛。附生蘭的氣生根是由中心的維管束和周圍疏鬆的海綿組織構成,皮層的受光部分可以變成綠色而進行光合作用,這一層海綿狀的組織稱為根被。
蘭花根的內部結構為典型的單子葉植物類型。其皮層細胞較為發達,在根組織內或根際周圍通常共生著根菌,也稱作蘭菌、菌根,它屬於真菌類,這些菌絲體侵入蘭花根的內部後,逐漸被蘭花分解、吸收,供作蘭花的養分。這種現象對於根系生長在空中的附生蘭尤為重要,因為根在空中無法直接吸收養分,只有靠這些根菌固定空氣中的氮後,再消化吸收根菌所含的養分,就象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幫助固定空氣中的氮,能促進豆科植物生長一樣。尤其是蘭花的種子,僅有發育不完全的胚而無胚乳,無法自行發芽生長(組織培養除外),在自然條件下,蘭花種子的萌發需要這些根菌侵入,並把所含養分供給胚以後,才能萌發生長。
生長在地下的根稱地生根,生長在空氣中的根稱氣生根。無論地生根還是氣生根,其內部構造基本相同,分外層、中層和內層。最外層是根被組織,它源於表皮組織,根被組織的細胞為長筒形,多角,由中心向外輻射狀排列。根被細胞成熟時,原生質解體,細胞發生加厚的條紋。根被組織的功能是保護皮層,吸收水分,減少和保護皮層內部水分的散失。蘭根的中層為皮層組成,細胞比較發達,約有20層多角形細胞組成,厚度約為根被組織的3倍,占根的大部分。最外面與根被相連的一層組織為外皮層,由單層細胞組成,輻射狀排列,整齊,體積大於一般的根被細胞,其內是皮層,皮層細胞是活的細胞,有的含有針狀結晶體,有的含葉綠體,有的含共生的根菌。
蘭根的內層為中心柱,即蘭根腐爛後留存的線狀的「筋」。中心柱最外層與皮層相連的為內皮層,內皮細胞上凱氏帶很發達。緊貼內皮層的一層是維管束鞘。內皮層與維管束鞘都有兩種不同構造的細胞,在韌皮部外周的為厚壁細胞,在木質部外周的則為薄壁細胞。後者是輸導組織,主要運輸水分和養分;前者主要是加強根的強度。
蘭根有多數的維管束,其木質部和韌皮部都是分開呈輻射狀排列,在它們的周圍有纖維組織,成為管柱,中心為薄膜細胞的髓部。
多數附生蘭除地下根之外,還有許多氣生根,其功能除吸收、固定和保護外,有葉綠素的部分還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