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葉海棠花
㈠ 彩葉樹種有哪些
1、金葉水杉 金葉水杉,其葉片在整個生長期內,均呈現出靚亮的金黃色,屬新優彩葉喬木品種。樹形端莊、穩重、生長 金葉水杉 快,性強健,年生長量高度超過1米,直徑超過1公分。因其主幹直立性強,生長快,樹形莊重,金黃色、寶塔形的樹冠,同時擁有靚亮、穩定的金黃色的葉片,作行道樹,打造金光大道;作廣場陣列式種植,備顯莊重。 2、紅葉石楠 紅葉石楠為常綠彩葉喬木,葉片在春、秋、冬三季,均呈現靚麗的亮紅色,並且極耐低溫,霜重色逾濃,低 紅葉石楠 溫色更佳。 3、花葉白臘 花葉白臘屬彩葉類常綠喬木,速生,性強健,四季常綠、移栽成活率高、易管理、耐病蟲害,兼其碩大的葉 花葉白臘 片上有金黃、白色的花邊,增添觀賞效果,遠遠望去,猶如滿樹盛開的花朵一樣。花葉白臘觀賞性強、管理粗放; 抗氯氣、二氧化硫和氟化氫等多種有毒害氣體,是廠區綠化、街道景觀綠化的優良彩葉喬木。同時,其四季常綠、黃白相間的花邊葉片色彩穩定,無退色、變色現象,屬現階段十分難得的新優、常綠不落葉、彩葉大喬木品種。 4、紅葉李 紅葉李葉常年暗紫紅色,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彩葉樹品種,孤植群植皆宜,能襯托背景。紫葉李枝幹為暗紫紅 紅葉李 色,嫩芽淡紅褐色,葉子光滑無毛,花蕊短於花瓣,花瓣為單瓣。小小的花,粉中透白,在紫色的葉子襯托下,煞是好看。尤其是紫色發亮的葉子,在綠葉叢中,像一株株永不敗的花朵,在青山綠水中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5、金葉國槐 落葉喬木,樹冠呈傘形。葉子為奇數羽狀復葉,葉片為卵形,全緣,比國槐葉片較舒展,平均長2.5厘米, 金葉國槐 寬2厘米,從端部到頂部大小均勻,每個復葉有17-21個單葉。春季萌發的新葉及後期長出的新葉,在生長期的前4個月,均為金黃,在生長後期及樹冠下部見光少的老葉,呈現淡綠色,所以其樹冠在8月前為全黃,在8月後上半部為金黃色,下半部為淡綠色。金葉國槐葉片的黃色為嬌艷喜人的金黃色,遠看似金花盛開,十分醒目。 6、紅葉海棠 紅葉開花類喬木,高3-7米,樹型直立,樹冠圓形,枝條暗紫紅色,葉片橢圓形,鋸齒鈍。春、夏、秋三季 紅葉海棠 其葉色始終以紫色為基調深淺變化,葉片上有金屬般的光亮,整個樹給人以光彩四溢的感覺。4月上旬始花,花蕾暗黑紅色,開後逐漸轉為暗紅色至深紫紅色;花瓣6-10數,排成兩輪,花梗直立,花直徑5cm,花萼筒紫黑色,光滑,萼齒細長,內被稀毛。果實球形,黑紅色,直徑1.5cm,表面被霜狀蠟質。果萼宿存,是最具觀賞價值的紫葉品種。 7、紅楓 紅楓,常年呈紫紅色,艷麗奪目,觀賞價值高,是我國重要彩色樹種。廣泛用於園林綠地及庭院做觀賞樹, 紅楓 以孤植、散植為主,也易於與景石相伴,觀賞效果佳。紅楓是種非常美麗的觀葉樹種,其葉形優美,紅色鮮艷持久,枝序整齊,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樹姿美觀,宜布置在草坪中央,高大建築物前後、角隅等地,紅葉綠樹相映成趣。它也可盆栽做成露根、倚石、懸崖、枯乾等樣式,風雅別致。
㈡ 比四季秋海棠和彩葉草高點,可以用於花壇的綠葉開黃花(花比較小)的植物有哪些
比四季秋海棠和彩葉草高點,可以用於花壇的綠葉開黃…4835
㈢ 秋海棠有哪些種類容易栽培嗎
據統計常見栽培的有200餘個品種。按根形其可分為球根類、根莖類、須根類三種。其中屬球根類的有球根秋海棠、天葵秋海棠等。
具有球狀塊莖,花色、花型變化豐富,有大花、多花、重瓣、皺瓣、芳香及垂枝等很多雜種。屬根莖類的有蟆葉秋海棠、楓葉秋海棠和彩葉秋海棠等。莖肉質、匍匐、節極短,花葉均從根莖部抽出,葉多具絢麗的虹彩或斑紋。屬須根類的有四季秋海棠、竹節秋海棠和銀星秋海棠等。多須根,莖部木質化,此類較前兩類容易栽培養護。
秋海棠原產於熱帶、亞熱帶的叢林里,有的生長在岩石縫隙間較淺土層中,對於生長環境要求嚴格。多數種類不耐寒,也不抗夏季高溫,一般以20~22℃生長最適宜。要求土壤排水非常良好,而又不能乾燥,特別是空氣濕度要求高。除須根類多數喜陽外,其他兩類大部分喜陰,強烈的直射光會使葉變黃和葉緣灼傷。栽培秋海棠看似很難,但只要掌握習性,滿足它的生態要求,應不難栽培。
㈣ 海棠樹苗什麼時間種植
一般來說,它是在年年的4月和10月種植,有些地區會選擇在5月或6月進行。但是這時的存活率會低於春季和秋季種的存活率。
栽後管理
主要加強土肥水管理。及時除草、鬆土、翻耕防土壤板結。在行間可適當種植矮桿豆科作物抑制雜草。
喬化栽培施肥量方法:3~7月施復合肥每株1~1.5kg,
9~10月每畝施土雜肥等有機肥3t。水分管理尤為重要, 它對苗木成活、植株生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要及時澆水、排水, 要保持土壤良好墒情。
(4)彩葉海棠花擴展閱讀:
一、海棠樹繁殖方法
海棠通常以嫁接和分株方法繁殖,亦可用播種、壓條及根插等方法繁殖。
嫁接:砧木一般用實生苗,枝接、芽接均可。枝接於春季發芽前進行,可用切接、劈接。接穗選取發育充實的1年生枝,取其中段(有兩個以上飽滿的芽),接後壅上細土蓋沒接穗。
分株:多於早春未萌芽前或秋冬落葉後進行,挖取從根際萌生的櫱條,分切成若干單株,或將2~3條帶根的萌條為一簇,進行移栽。
壓條和根插:均在春季進行。小苗可攀枝著地,壓入土中,大苗用高壓法,壓泥處均用利刀割傷,保持土壤濕潤,待發根後割離母株分栽。
二、「海棠花城」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山體綠化提升及山體公園建設全面推進。城區山體綠化提升遵循自然規律,以生態修復為主,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做到喬、灌、花、藤、草相結合,常綠樹與落葉樹混交造林,突出「一季一景」的景觀特色,形成多樹種、多色彩、季相變化豐富、成片有型的山體容貌景觀。
「花城」建設初見成效。以栽植櫻花、海棠、月季、紅楓等花灌木、彩葉植物為主,補植宿根花卉、時令草花為輔,大力推進特色花卉景觀大道建設;採取立體造型、橋體掛花、組合花箱等方式,因地制宜營造花壇花境,扮靚「花城」容貌景觀。
㈤ 觀葉海棠的種類
一、觀葉秋海棠
觀葉秋海棠又名彩葉秋海棠、蟆葉秋海棠,為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肥厚粗壯的肉質根莖多平卧於地下。葉柄具絨毛,直接從根莖上抽出;葉闊卵形,先端尖銳,葉長20厘米至30厘米,寬15厘米至20厘米,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葉脈具毛,葉片色彩鮮艷斑駁,依品種的不同,分別呈銀白、灰白、紅、紫、褐、綠及黑等顏色,甚至在一片葉上還有不同顏色斑紋或色塊。聚傘花序生於葉腋,小花白色或淡粉色,不引人注目。
同屬中還有一種鐵十字秋海棠,亦為觀葉佳品,其葉近心形,葉面長有獨特的皰狀凸起,葉色黃綠或淺綠,沿葉脈有類似十字形的鐵褐色斑紋,其他特徵和栽培、繁殖方法均同觀葉秋海棠。
觀葉秋海棠原產印度,有很多是人工培育出的園藝品種,喜溫暖、濕潤和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忌乾旱與悶熱潮濕,生長適宜溫度為15℃至25℃,在此條件下保持盆土濕潤,不要等盆土完全乾透後再澆水,否則對植株有致命的影響,但也不能讓盆土長期積水,以免造成爛根。生長期給予較高的空氣濕度,可向植株噴水或將花盆放在魚缸上方,以防止因空氣乾燥而引起的葉尖和葉緣枯焦,但水珠不能長時間停留在葉片上;每半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肥。夏季注意通風良好,避免暴雨淋擊和烈日曝曬。冬季放在室內光線明亮處養護,減少澆水,溫度不可低於10℃。每年的3月至4月換盆一次,盆土要求疏鬆透氣,排水良好,並含有豐富的腐殖質,可用腐葉土或草炭土加1/3的粗沙或珍珠岩、蛭石,另外摻入少量腐熟的雞、牛糞作基肥,換盆時去掉舊土和腐爛的根,用新的培養土栽種,並在盆底墊上一層瓦片或碎卵石,以利排水。
觀葉秋海棠的繁殖用分株或葉插。分株可結合春季換盆進行,將根狀莖分切成數段,每段都要帶有新芽和2片以上的葉子,待傷口稍晾乾後分別栽於盆中,栽植深度以根狀莖上部與土面平為宜。葉插可在夏季剪取健壯成熟的葉片,用鋒利的刀在葉背主脈分枝處切幾刀,然後平鋪在扦插床的沙面上,為確保切口與沙面接觸緊密,可在葉片上壓幾塊小石子或撒少量的沙子,以後保持介質和空氣有較高的濕度,在半陰的條件下,4周至6周後各切口上部產生芽叢,下部生根,等根和芽稍大一些後就可將各芽叢分開栽種。為節省插床面積,也可將葉片切成三角形,並使每片小葉上都帶有一條主要的葉脈,再把小葉直立插於土中,以後小葉片的基部切口處生根發芽,可連老葉片一齊栽植於小盆中,即成為新株。
觀葉秋海棠品種繁多,各具特色,雖然花朵不大,顏色也不那麼鮮艷,但其碩大的葉片色彩絢麗,是非常美麗的觀葉植物,用於裝飾居室的幾案、桌面等處,自然時尚,效果獨特。
二、
麗格海棠及四季秋海棠的美花是觀賞的重點,但同屬於秋海棠家族的另一族群,卻是葉比花嬌,色彩繽紛的葉子暄賓奪主,取代了向來受重視的花朵,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這一類的海棠包括蝦蟆海棠、鐵十字秋海棠、虎斑海棠等,統一以觀葉秋海棠稱之。
觀葉秋海棠原產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屬於秋海棠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依品種之不同,株高、葉型、葉色、葉片大小皆變化很大。常見的葉型有不對稱卵型、腎型、盾狀或掌狀裂葉,葉色有白、紅、綠、粉紅、紫、咖啡、銀色等,通常一片葉子都含有2種以上的顏色。而葉面的花紋的變化更是超乎想像,斑點狀、放射線狀、鑲邊型、不規擇塊狀等。總之,觀葉秋海棠品種間差異極大,真要找出它們共通的特徵,大概就是都有多汁的葉柄、莖干,及開白色或粉紅色的小花吧!
栽培介質可以荷蘭栽培土混合少許真珠石使用,也可使用排水較好的砂質壤土。觀葉秋海棠原生於森林底層,對光線的需求較低,但需注意,光線的多寡會影響到葉色的表現。栽培場所可以選擇有明亮的散射光的環境,如室內的客廳、窗邊或是室外的樹蔭底下或遮陰處,並避免讓強烈日光直射,以免曬傷葉子。較適合的生長溫度約日溫21-24度,夜溫16-18度,台灣的春、秋2季是它的生長季,夏天可以移到較通風涼爽處,而冬天需注意寒流,如果溫度低於10度以下時,要將植株移到較溫暖避風處。因根系較淺,建議以淺盆栽培,較不易引起根腐。
春、秋是觀葉秋海棠的生長季,也是適合施肥的季節,建議以花寶2號20-20-20,稀釋2,000倍,每7-10天施用一次,可維持葉色的美麗及提供植株生長所需。繁殖以分株、莖插、葉插為主,一般葉片較大的品種多使用葉插法繁殖,而葉片小的品種則使用分株法及莖插法繁殖。葉插法可剪取一片葉子連同葉柄,斜插在河砂或真珠石中,或是僅取葉片部份,在主脈及較大的側脈上,選取幾個部位,以刀片劃一切口(約1公分),平鋪於介質上,並以鐵絲固定葉片,保持介質濕潤,約1-2個月,小苗會從葉柄處或葉脈切口處萌出。
觀葉秋海棠是所有室內植物中,葉色變化最豐富的,如果嫌室內的綠色植物太單調,缺乏變化,建議可以找個假日去花市尋寶,買幾盆不同品種的觀葉海棠來點綴,環境跟心情都會跟著活潑起來的。
三、竹節秋海棠因其莖干似竹而得名,又叫紅花竹節秋海棠。
半灌木,高50-100厘米,全株無毛,莖直立,莖節明顯肥厚呈竹節狀。葉偏歪的長橢圓狀卵形。葉表面綠色,有多數白色小圓點;葉背面紅色,邊緣波浪狀。假傘形花序,下垂長12厘米左右,花暗紅或白色。是觀干、觀葉、觀花的佳品。夏秋開花,花期長。原產巴西,耐蔭性好,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要求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且較耐寒,冬季室內5℃左右,仍鮮綠如常。它的習性強健,很適合家庭栽培。
㈥ 這是什麼花
怎樣根據葉片分辨花卉陰陽
| 瀏覽:888 |更新:2011-10-26 13:51 |標簽: 花卉
1 2 3 4分步閱讀
花卉種類繁多回,生態習答性各異。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區別出哪些花卉屬於陽性花,哪些屬於陰性花,這對養好花有著現實意義。
步驟/方法
根據葉形分辨:①針葉花術:葉子呈針狀的,如五針松、雪松、翠柏等,大部分屬於陽性;葉子扁平呈鱗片狀的,如側柏、羅漢松等,則略耐陰。
②闊葉花木:常綠闊葉花木,大多屬於陰性或半陰性花,如
萬年青、龜背竹、秋海棠、山茶花、白蘭、杜鵑等;落葉闊葉花
木.大多屬於陽性花,如鳳仙花、桃花、菊花、月季、石榴、梅
花、荷花、睡蓮等。
根據葉面革質分辨:葉面革質較厚的,大多屬於耐陰
的花卉,如一葉蘭、蘭花、君子蘭等。
區分陰陽之後,在花卉生長發育期間,對性喜陽性的花卉給
予充分光照,對性喜陰或耐陰的花卉,夏季應採用竹簾或變換盆
花擺救位置等方法給以適當遮蔭。
3
根據枝葉疏密情況分辨:
枝葉小而較茂密的多屬於喜
半陰性花,如文竹、天門冬、南天竹等;枝葉大而較稀疏並叉伸
展的,大部分屬於陽性花,如一串紅、三色堇、彩葉草、夾竹
桃、茉莉等。
㈦ 彩葉植物有哪些
變葉木、紅雀珊瑚、金心巴西特、金黃百合竹、金心吊蘭、銀邊吊蘭、銀脈鳳尾專蕨、花葉屬竹柏、花葉絡石、花葉杞柳白網紋草、紅網紋草、金脈爵床、銀脈爵床、彩葉木、花葉小駁骨、嫣紅蔓、波斯紅草、紅葉酢漿草、紫葉酢漿草、花葉岑葉槭、五色莧、綠莧草、紅莧草、銀邊文殊蘭、銀邊水鬼蕉、花葉蔓長春、花葉常春藤、銀皇後、斜紋粗肋草、白柄粗肋草、雅麗皇後、花葉芋、黛粉葉、花葉萬年青、白斑葉龜背竹、星點藤、紅粉佳人、絨葉合果芋、花葉鵝掌藤、花葉愛之蔓、斑葉心葉球蘭、三色鳳梨、銀邊水塔花、橙光彩葉鳳梨、吊竹梅、斑葉水竹草、紫錦草、蚌花、小蚌花、紫鵝絨、彩葉番薯
㈧ 桂花、菊花、海棠花、茶花、萬壽菊、百合、黃花槐、芙蓉花、一串紅,彩葉草,在哪個地方開
秋天開的花很多:桂花、菊花、海棠花、茶花、萬壽菊、百合、黃花槐、西洋鵑、芙蓉花、一串紅,彩葉草,地膚草 百合花是最美的!它的花期會比較久點。
㈨ 秋海棠科有哪些植物
雙子葉植物,有5屬,920種,中國有1屬,有90多種。有名的有以下幾種:
花卉植物名 球根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tuberhybrida / 茶花海棠
產地與習性 由多種原產南美山區的野生親本培育出的園藝雜交種,為多年生球根花卉。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不耐高溫,超過32℃,莖葉枯萎脫落,甚至塊莖死亡。生長適溫6-21℃,相對濕度為70%-80%。冬季亦不耐寒。
形態特徵 株高約30cm,塊莖呈不規則扁球形。葉為不規則心形,先端銳尖,基部偏斜,綠色,葉緣有粗齒及纖毛。腋生聚傘花序,花大而美麗。品種極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花瓣皺邊等。花色有紅、白、粉紅、復色等。花期春季。
繁殖與栽培 常用扦插和分割塊莖法繁殖,也可播種繁殖。生長季節可經常澆水,但盆土不宜太濕,否則會引起腐根,空氣乾燥則會落花。生長後期逐漸降低澆水量。生長季節和花瓣,每半月施肥一次。
花卉植物名 四季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semperflorens / 瓜子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乾燥和積水,生長適溫18-20℃,低於10℃生長緩慢,要求空氣濕度大的環境。
形態特徵 屬須根類秋海棠,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具光澤,卵形,葉緣有鋸齒。花淡紅色,腋生,數朵成簇。園藝品種很多,株型有高有矮;花有單瓣和重瓣;花色有紅、白、粉和中間色;葉色有綠、紫紅與深褐色。
繁殖與栽培
繁殖與栽培 播種、扦插與分株法繁殖。春、秋均可播種。分株多春季結合換盆進行。
花卉植物名 蟆葉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rex / 蝦蟆葉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和鯿東部一帶,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不耐寒,宜陰濕環境和濕潤的土壤,夏季忌陽光直射。
形態特徵 無地上莖,地下根狀莖平卧生長。葉基生,一側偏斜,深綠色,上有銀白色斑紋。花淡紅色,花期較長。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與播種法繁殖,生長季節10天左右施淡肥一次,應注意及時摘心,夏季通風不良,易受白粉虱危害。
花卉植物名 鐵十字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masoniana / 馬蹄海棠
產地與習性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冬季濕度不得低於10℃。夏季要求涼爽、半陰和空氣濕度大的環境,溫度以22-25℃為宜,不耐高溫,超過32℃,則生長緩慢,怕強光直射。空氣濕度80%左右。喜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
形態特徵 根莖橫卧,肉質。葉柄上長有長絨毛,葉柄直接長在根莖上。葉近心形,長16-20cm,狀突起和刺毛,淡綠色。中間有一類似十字形的紫褐色斑紋。花小、黃綠色。
繁殖與栽培 分株或葉插法繁殖。換盆時分株。葉插一般在夏季進行分株,保持床面潮濕,空氣濕度不宜過高,否則易爛。約30餘天,即能長出小植株。待長出小葉後即可移植。
花卉植物名 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evansiana / 八月春、斷腸花、相思草
產地與習性 原產中國,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濕,忌陽光直射。怕乾旱和水澇。冬季有休眠習性。花期8-9月。
形態特徵 屬球根類秋海棠,株高50-70cm,塊莖球形,莖直立,上部分枝。葉片寬卵形,頂端漸尖,基部斜心形,邊緣細波狀,通常背面為紫紅色。聚傘花序,腋生,花朵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分株或播種法繁殖。4-5月播種,播後15天左右發芽,因種子較小,覆土宜淺。採集葉腋間的小珠芽栽種,一星期後可發芽,當年開花,夏、秋季除及時澆水外,還要向葉面噴水。夏季應避免日光直射。
花卉植物名 彩葉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cathayana / 紅脈秋海棠、絨葉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中國,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和半陰環境,越冬溫度需在10℃以上,夏季宜涼爽環境,忌曝曬和乾燥,生長適溫為16-20℃。
形態特徵 屬須根類秋海棠,葉片斜卵圓形,鮮綠色,葉脈紅色,花朱紅或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法繁殖,春、秋季最宜。在20-25℃的條件下,20-25天即可生根。生長季節應充分澆水,每15天施淡肥一次。
花卉植物名 銀星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argenteo-guttata / 麻葉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為多年生小灌木狀,夏季生長適溫25℃左右,較耐寒,怕日光直射。冬季生長適溫15℃,需陽光充足,應適當控制水分。
形態特徵 屬須根類秋海棠,莖直立,。具分枝。葉片斜卵形,葉面綠色,嵌有稠密的銀白色斑點,葉背面紫紅色。花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法繁殖,四季均可進行。也可進行葉插,但不定芽的產生較為困難。每年春天需換盆,並進行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