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辭海棠
⑴ 有關海棠的詩,詞20首
《春暮游小園》宋代 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夭棘出莓牆.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宋代 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海棠》宋代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探春《詠白海棠》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寶釵《詠白海棠》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寶玉《詠白海棠》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黛玉《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湘雲《詠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湘雲《詠白海棠》其二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如夢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踏莎行 雨中觀海棠 劉辰翁
命薄佳人,情鍾我輩.海棠開後心如碎.
斜風細雨不曾晴,倚闌滴盡胭脂淚.
恨不能開,開時又背.春寒只了房櫳閉.
待他晴後得君來,無言掩帳羞憔悴.
秋海棠 秋瑾
栽植恩深雨露同, 一叢淺淡一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 幾度開來斗晚風?
驛舍見故屏風畫海棠有感
宋 陸 游
厭煩只欲長面壁,此習安得頑如石.
杜門復出嘆習氣,止酒還開慚定力.
成都二月海棠開,錦鄉裹城迷巷陌.
燕宮最盛號花海,霸國雄豪有遺跡.
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附眩朝日.
繁華一夢忽吹散,閉眼細相民猶歷.
憂樂相尋豈易知,故人就記醉中詩.
夜闌風雨嘉州驛,愁向屏風見折枝.
海 棠 歌
陸 游
我初入蜀鬢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
當時已謂目未睹,豈知更有碧雞坊.
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
蜀姬艷妝肯讓人?花前頓覺無顏色.
扁舟東下八千里,楊州芍葯應羞死.
風雨春殘杜鵑哭,夜夜寒衾夢還蜀.
何從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為足.
海 棠
宋 郭 稹
朱欄明媚照橫塘,芳樹交加枕短牆.
傳得東君深意態,染成西蜀好風光.
破紅枝上仍施粉,繁翠陰中旋朴香.
應為無詩怨工部,至今含露作啼妝.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
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凄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哪忍觸.
廣群芳譜
清劉灝
君是詩中老作家,笑將麗句換名花.
花因詩去情非淺,詩為花來語更佳.
須好栽培承雨露,莫令憔悴困塵沙.
他年爛熳如西蜀,我欲從君看綺霞.
稱別堂後海棠
王禹
一堆紅雪媚青春,惜別須教淚滿巾.
好在明年莫憔悴,校書兼是愛花人.
秋海棠 北周·庾信
栽植恩深雨露同,
一叢淺淡一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
幾度開來斗晚風?
李紳《海棠詩》
海邊奇樹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瓊蕊籍中聞閬苑,紫芝圖上見蓬萊.
⑵ 詠白海棠 賞析
前句以梨蕊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側重於表現「白」的鮮艷潔凈,後句再以梅花之版魂賦予了權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來」「借得」,巧用了擬人手法;而「偷來」一詞,貶詞褒用,想像新穎,靈巧別致,意趣盎然,突出白海棠的潔靜嬌羞,柔美可人。「借得」朴詞見新,靈動飄逸,突出白海棠的香魂四溢,芳芬誘人。二詞配合,巧用擬人,見姿見態,見色見韻。詩歌以花喻人,含蓄地表現了詩人清高超拔,空靈飄逸的品性。
作者用"偷來」"借得」寫得很有風趣。實際上就是說,它像梨花那麼白那麼香那麼有風韻,又有梅花的精神。用"借得一縷魂」這個措辭,就看出她的巧。(其實也是寫出了黛玉的形狀,面有梨蕊三分白,氣剩梅花一縷魂。也可以理解為,黛玉對上面寶釵諷刺他們的回應,我被你氣得臉色都白了,靠借來梅花的一縷魂來繼續活著。)
"偷來""借得"兩詞運用擬人寫法賦與客觀事物海棠花以人的情感
用"梨蕊"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海棠花的純凈潔白,後句更精彩,以"梅花一縷魂"賦予海棠以梅的孤高自清的精神,寫花的美,生動傳神.
也只有黛玉這樣孤高的人會寫出這樣清雅的詩句
⑶ 描述海棠的詩詞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國艷」之譽,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便是形容海棠艷美高雅。以下是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海棠之作:
《海棠》
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宋·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凄愴,月下無人更清淑。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哪忍觸。
《海棠》
宋·陸游
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
我為西蜀客,辱與海棠游。
再見應無日,開圖特地愁。
《驛舍見故屏風畫海棠有感》
宋·陸游
厭煩只欲長面壁,此心安得頑如石。 杜門復出嘆習氣,止酒還開慚定力。
成都二月海棠開,錦綉裹城迷巷陌。 燕宮最盛號花海,霸國雄豪有遺跡。
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 繁華一夢忽吹散,閉眼細思猶歷歷。
憂樂相尋豈易知,故人應記醉中詩。 夜闌風雨嘉州驛,愁向屏風見折枝。
《蝶戀花》
宋·葛勝仲
只恐夜深花睡去。 火照紅妝,滿意留賓住。
鳳燭千枝花四顧,消愁更待尋何處。
漢苑紅光非浪語。 棲靜亭前,都是珊瑚樹。
便請催尊鳴酹鼓,明朝風惡飄紅雨。
《好事近》
宋.周紫芝
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誰染玉肌豐臉,做燕支顏色。
送春風雨最無情,吹殘也堪惜。何似且留花住,喚小鬟催拍。
《春寒》
宋.陳與義
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虞美人》
宋·李彌遜
海棠開後春誰主。日日催花雨。可憐新綠遍殘枝。不見香腮和粉、暈燕脂。
去年攜手聽金縷。正是花飛處。老來先自不禁愁。這樣愁來欺老、幾時休。
海棠花
宋 劉子翚
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初種直教圍野水,半開長是近清明。
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煙脂畫不成。詩老無心為題拂,至今惆悵似含情。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其二》
金·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以下有關海棠詩出自曹雪芹《紅樓夢》 :
探春《詠白海棠》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寶釵《詠白海棠》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寶玉《詠白海棠》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黛玉《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湘雲《詠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湘雲《詠白海棠》其二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⑷ 蘇軾《海棠》翻譯
《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白話內譯文:裊裊的東風容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被選入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六年級教科書。這首絕句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時作者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五個年頭。
(4)仙辭海棠擴展閱讀:
此詩開頭兩句,並不拘限於正面描寫,首句「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
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
暗示夜已深,人無寐,從中還可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這兩句把讀者帶入一個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艷麗,然而略顯幽寂。
⑸ 古詩 《海棠》的譯文
春風輕拂著海棠,花透出美妙的光華.迷茫的夜霧中彌漫著花香,朦朧的月光轉過迴廊.夜很深了,因為擔心海棠會像人一樣而睡去,所以趕忙點燃蠟燭,照耀著海棠.
蘇軾的《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賞析: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郁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盡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又有誰可以阻撓呢?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清代詩人查慎行說:「此詩極為俗口所賞,然非先生老境.」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我們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在皎潔的月光下徘徊
香霧朦朧
依稀可見遠處的亭台
海棠花沐浴在月色之中
溫柔而可愛
月兒西移,爬上迴廊
我點燃紅燭
把嬌艷的花兒照亮
別讓她匆匆離去
留我一世的惆悵
⑹ 關於海棠的詩詞,出名的,較詳細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宋·蘇軾《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紅妝,滿意留賓住 宋·葛勝仲《蝶戀花》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宋·蘇軾《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貴也》
春似酒杯濃,醉得海棠無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 宋·陳與義《春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宋·李清照《如夢令》
海棠開後春誰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彌遜《虞美人》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幫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稱斷腸花,思鄉草。有象徵遊子思鄉,表達離愁別緒的意思。又因為其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又來比喻美人。
南宋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
3: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來。曲故流傳後.蘇東坡據此寫了一首《海棠》∶
《海棠》
作者: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是一首詠海棠的詩。詩的頭兩句,描繪海棠所生長的富麗環境,表明海棠的珍貴。後兩句寫深夜也點燃蠟燭去欣賞海棠花,詩人愛花、愛美之情極為深切,這樣做也夠浪漫了。描寫精緻,用海棠比擬美人,更為生動。
到了明代,「風流才子」唐伯虎根據\'海棠春睡\'典故,豐富了想像,畫了一幅《海棠美人圖.有詩雲∶
《題海棠美人》
作者:唐寅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
自今意思誰能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宋代
《春暮游小園》
作者: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夭棘出莓牆。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作者: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⑺ 關於海棠的古詩
海棠
作者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專紅妝。
白話譯文
裊裊的東屬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7)仙辭海棠擴展閱讀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花開時節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首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第二句寫夜間的海棠,
作者創造了一個散發著香味、空空濛蒙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後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個性情中人,極富浪漫色彩。
⑻ 有關海棠的古詩詞
《贊美海棠花的古詩詞》正文開始>> 海棠詩詠白海棠
《詠白海棠》是《紅樓夢》中大觀園詩社開社時眾姐妹們所作的詩。
詠白海棠·薛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庚辰雙行夾批:寶釵詩全是自寫身份,諷刺時事。只以品行為先,才技為末。纖巧流盪之詞、綺靡穠艷之語一洗皆盡,非不能也,屑而不為也。最恨近日小說中一百美人詩詞語氣只得一個艷稿。】,自攜手瓮灌台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庚辰雙行夾批:看他清潔自厲,終不肯作一輕浮語。】
淡極始知花更艷,【庚辰雙行夾批:好極!高情巨眼能幾人哉!正"鳥鳴山更幽"也。】愁多焉得玉無痕?【庚辰雙行夾批:看他諷刺林寶二人著手。】
欲償白帝宜清潔,【庚辰雙行夾批:看他收到自己身上來,是何等身份。】不語婷婷日又昏。
賞析:
這是《紅樓夢》第三十七回中,寶釵所作的一首詠白海棠的七言律詩。
首聯「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台盆」,描述了對白海棠的珍愛,閉門護理,新手灌水蒔弄,十分精心。頷聯「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贊美白海棠的潔白素雅,洗凈了胭脂的艷色,以冰雪為靈魂。頸聯「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正因為淡雅所極,所以才更顯驕艷,如果多愁善感,便難免留下斑痕了。尾聯「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為報答秋神使白海棠這樣雅潔,因此默默無語站立在那裡直到日落黃昏。寶釵是按自己的性格來詠白海棠的,她十分自尊自重,「不愛花兒粉兒的」,「品格端方,容貌豐美」,所謂「珍重芳姿」玉潔冰清。
另
詠白海棠·賈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謂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詠白海棠·賈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庚辰雙行夾批:這句直是自己一生心事。】宿雨還添淚一痕。【庚辰雙行夾批:妙在終不忘黛玉。】
獨倚畫欄如有意,【庚辰雙行夾批:寶玉再細心作,只怕還有好的。只是一心掛著黛玉,故手妥不警也。】
清砧怨笛送黃昏。
詠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庚辰雙行夾批:且不說花,且說看花的人,起得突然別致。】碾冰為土玉為盆。【庚辰雙行夾批:妙極!料定他自與別人不同。】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庚辰雙行夾批:虛敲旁比,真逸才也。且不脫落自己。】
詠白海棠·史湘雲(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庚辰雙行夾批:落想便新奇,不落彼四套。】種得藍田玉一盆。【庚辰雙行夾批:好!"盆"字押得更穩,不落彼四套。】
自是霜娥偏愛冷,【庚辰雙行夾批:又不脫自己將來形景。】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庚辰雙行夾批:拍案叫絕!壓倒群芳在此一句。】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庚辰雙行夾批:真好!】
詠白海棠·史湘雲(其二)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庚辰雙行夾批:更好!】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庚辰雙行夾批:二首真可壓卷。詩是好詩,文是奇奇怪怪之文,總令人想不到忽有二首來壓卷。】
其他賞析:
[說明]
這是大觀園眾姊妺結成「海棠詩社」後首次吟詠。李紈被大家推為社長,負責評詩,迎春限韻,惜春監場。詩成後,大家認為黛玉的最好,李紈卻評寶釵為第一,探春表示贊同,寶玉則為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雲到來,又和了兩首,眾人看了稱贊不已。
其一(賈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
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鼻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注釋]1.寒草——秋草。2.苔翠——青翠的苔色。 http://www.chddh.cn/xuesheng/3.「玉是」二句——以玉和冰雪喻白色的花。蘇軾《松風亭下梅花盛開,又韻》詩:「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為魂。」同時,這又是以花擬人,把它比作仙女,因為《莊子.逍遙游》曾說美麗的神人「肌膚若冰雪」。銷魂,使人迷戀陶醉。4.倩影——美好的身姿。月有痕——月有影。這里的「痕」不是淚痕。李商隱《杏花》詩:「援少風多力,牆高月有痕。」全句說:深夜的月亮照出了白海棠美麗的身影。5.「莫道」二句——不要說白衣仙女會升天飛去,她正多情地伴我在黃昏中吟詠呢。縞(音搞),古時一種白色的絲織品。這里指白衣。以「縞仙」說花,承前「雪為肌鼻」來。道家稱成仙或飛升叫「羽化」,意思是如化為飛鳥,可以上天。末句用唐代劉兼《海棠花》詩意:「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其二(薛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注釋]1.手瓮——可提攜的盛水的陶器。2.「胭脂」二句——詩的一種修辭句法,意即白海棠詠洗盡了胭脂的浮華,招來了冰雪的純凈,所以能在秋階、露砌之上盡顯自己高潔的身影和靈魂。」。3.「愁多」句——花兒愁多怎能沒有痕跡。就玉說「痕」是瘢痕,以人擬「痕」是淚痕,其實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態或含露的樣子。4.「欲償」句——白帝,西方之神,管轄秋事。秋天叫素秋、清秋,因為它天高氣清,明凈無垢,所以說花兒報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也應使自身保持清潔,亦就海棠色白而言。5.婷婷——美好的樣子。
其三(賈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
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注釋]1.秋容——指花的容貌。2.攢——簇聚。「七節攢成」是說花在枝上層層而生,開得很繁。雪,喻花。3.出浴太真——楊貴妃,字玉環,號太真,為唐玄宗所寵,曾賜浴華清池。白居易《長恨歌》中寫到她膚如「凝脂」、「嬌無力」,所以藉以說海棠花,又兼以玄宗在沉香亭召貴妃事為出典。玄宗曾笑其「鬢亂釵橫,不能再拜」的醉態說:「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見宋人釋惠洪《冷齋夜話》。4.捧心西子——參見《贊林黛玉》注。宋人賦海棠詞中時有以楊妃、西施並舉的,如辛棄疾《賀新郎》、馬庄父《水龍吟》等皆是。5.愁千點——指花如含愁,因花繁而用「千點」。6.宿雨——經夜之雨。7.獨倚畫欄——指花。參見寶玉《怡紅快綠》詩注。8.清砧怨笛——砧,搗衣石。古時常秋夜搗衣,詩詞中多藉以寫婦女思念丈夫的愁怨。怨笛也與悲感有關。
其四(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注釋]1.湘簾——湘竹製成的門簾。這句說看花人,「半卷」、「半掩」與末聯的嬌羞倦態相呼應。2.「碾冰」句——因花的高潔白凈而想像到栽培它的也不該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潔來側面烘染。3.「偷來」二句——意即白凈如同梨花,風韻可比梅花。但說得巧妙別致。宋代盧梅坡《雪梅》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又雪芹之祖曹寅有「輕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蓮花一線香」的詩句,可能都為這一聯所借鑒。4.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袂,衣袖,亦指代衣服。蘇軾曾用「縞袂」喻花,有《梅花》詩說:「月黑林間逢縞袂」。這里借喻白海棠,並改「逢」為「縫」,另藏深意。
白海棠和韻二首(史湘雲)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欲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卻喜詩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
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
幽情慾向嫦娥訴,無那虛廊月色昏。
⑼ 蘇軾的《海棠》這首詩是什麼意思
蘇軾的《海棠》這首詩的釋義如下: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⑽ 急求關於海棠的文言文 名字是愛海棠說
點絳唇 詠海棠
年代:【元】 作者:【張弘范 】 體裁:【詞】
醉臉勻紅,向人無語誇顏色。一枝春雪。猶染嵬坡血。庭院黃昏,燕子來時節。芳心折。露垂香頰。羞對開元月。
眼兒媚 賦秋日海棠,分韻得闌字
年代:【元】 作者:【劉敏中 】 體裁:【詞】
春來應怪洗妝慳。故作兩回看。風流依舊,檀心暈紫,翠袖凝丹。玉容寂寞欄干淚,細雨豆花寒。多情誰管,今宵冷落,淡月東欄。
南鄉子 十月海棠盛開
年代:【元】 作者:【袁易】 體裁:【詞】
酒暈映朱唇。籬畔嫣然別是春。笑殺當時桃與李,紛紛。只作東風一窖塵。霜月夜寒新。睡起斜紅懶未勻。誰道風流飛燕去,無人。更有香肌
菩薩蠻 和天民賦十月海棠
年代:【元】 作者:【袁易】 體裁:【詞】
朱唇初注櫻桃小。逞嬌攙占東風早。似妒臘前梅。百花頭上開。絳雲生夜暖。卯酒醒時晚。最怕淚闌干。何須帶雨看。
百字謠 海棠
年代:【元】 作者:【周權】 體裁:【詞】
輕陰滯雨,正社燕新來,東風院落。十萬紅妝梳洗罷,翠袖春寒猶薄。富貴天姿,風流睡足,酒暈潮紅玉。個般艷麗,怎教不貯金屋。遙想宮錦城中,向碧雞坊里,笙歌圍簇。萬炬燒春花底宴,眩轉紅光相爍。對此*然,向人如有訴,不禁清獨。浩歌此曲,為渠傾倒尊*。
秋海棠
年代:【近代】 作者:【秋瑾】 體裁:【七絕】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叢淺淡一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幾度開來斗晚風?
海棠
年代:【宋】 作者:【蘇軾】 體裁:【七絕】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高燭照紅妝。
[注釋]
(1)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泛:透出。崇光:崇,隆重,華美;光,光澤。
(2)空濛:霧氣迷茫的樣子。
[譯文]春風輕拂著海棠花,花兒透出美妙的光華。迷茫的夜霧中彌漫著醉人的花香,朦朧的月光轉過曲折的迴廊。夜已經很深了,只因為擔心眼前的海棠會像人一樣因深夜而睡去,所以趕忙點燃紅燭,照耀著紅艷艷的海棠。
病中久止酒有懷成都海棠之盛
年代:【宋】 作者:【陸游】
碧雞坊裏海棠時,彌月兼旬醉不知。
馬上難尋前夢境,樽前誰記舊歌辭?目窮落日橫千嶂,腸斷春風把一枝。
說與故人應不信,茶煙禪榻鬢成絲。
過江蕭山縣驛東軒海棠已謝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星星兩鬢怯年華,幽館無人江月斜。
惆悵過江遲一夕,曉風吹盡海棠花。
周洪道學士許折贈館中海棠以詩督之
年代:【宋】 作者:【陸游】
裊裊柔絲不自持,更禁日炙與風吹。
仙家見慣渾閑事,乞與人間看一枝。
冬暖園中萱草蓊然海棠亦著花可愛作路浚井皆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暖景變嚴冬,誰知造化功?少留萱草綠,探借海棠紅。
築路橫塘北,疏泉小嶺東。
欣然得佳處,忘卻歲將窮。
二月十六日賞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常年春半花事竟,今年春半花始盛。
衰翁不減少年狂,走馬直與飛蝶競。
妍華有露洗愈明,纖弱無風搖不定。
莫放飄零作紅雨,剩看倩笑臨妝鏡。
溪梅枯槁墮岩谷,山杏輕浮真妾媵。
欲誇絕艷不勝說,縱欠濃香何足病。
華燈銀燭搖花光,翠杓金船豪酒興。
夜闌感事獨凄然,繁枝空折誰堪贈。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今日春已半,風雨停出遊。
瓶中海棠花,數酌相獻酬。
尚想錦官城,花時樂事稠。
金鞭過南市,紅燭宴西樓。
千林誇盛麗,一枝賞纖柔。
狂吟恨未工,爛醉死即休。
那知茅檐底,白發見花愁。
花亦如病姝,掩抑向客羞。
尤物終動人,要非桃杏儔。
東風萬里恨,浩盪不可收。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月下看荼醾,燭下看海棠。
此是看花法,不可輕傳揚。
荼醾暗處看,紛紛滿架雪。
海棠明處看,滴滴萬點血。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誰道名花獨故宮,東城盛麗足爭雄。
橫陳錦障闌干外,盡吸紅雲酒盞中。
貪看不辭持夜燭,倚狂直欲擅春風。
拾遺舊詠悲零落,瘦損腰圍擬未工。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十里迢迢望碧雞,一城晴雨不曾齊。
今朝未得平安報,便恐飛紅已作泥。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氣可壓千林。
譏彈更到無香處,常恨人言太刻深。
海棠歌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我初入蜀鬢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當時已謂目未睹,豈知更有碧雞坊。
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艷妝肯讓人,花前頓覺無顏色。
扁舟東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爾。若使海棠根可移,揚州芍葯應羞死。
風雨春殘杜鵑哭,夜夜寒衾夢還蜀。何從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為足。
海棠圖
年代:【宋】 作者:【陸游】
人間奇草木,天必付名流。
菊待陶元亮,竹須王子猷。
我為西蜀客,辱與海棠游。
再見應無日,開圖特地愁。
久雨驟晴山園桃李爛熳獨海棠未甚開戲作
年代:【宋】 作者:【陸游】
雨霽風和日漸長,小園尊酒答年光。
直令桃李能言語,何似多情睡海棠?
留樊亭三日王覺民檢詳日攜酒來飲海棠下比去
年代:【宋】 作者:【陸游】
留落猶能領物華,名園又作醉生涯。
何妨海內功名士,共賞人間富貴花。
留樊亭三日王覺民檢詳日攜酒來飲海棠下比去
年代:【宋】 作者:【陸游】
石衛尉家錦步障,移在樊家園館中。
醉到花殘呼馬去,聊將俠氣壓春風。
夜宴賞海棠醉書
年代:【宋】 作者:【陸游】
便便痴腹本來寬,不是天涯強作歡。
燕子歸來新社雨,海棠開後卻春寒。
醉誇落紙詩千首,歌費纏頭錦百端。
深院不聞傳夜漏,忽驚蠟淚已堆盤。
驛舍海棠已過有感
年代:【宋】 作者:【陸游】
凄涼古驛官道傍,朱門沈沈春日長。
暄妍光景老海棠,顛風吹花滿空廊。
物生榮悴固其常,惜哉無與持一觴。
游蜂戲蝶空自忙,豈知美人在西廂。
我雖已老猶能狂,佇立為爾悲容光。
盛時不遇誠可傷,零落逢知更斷腸。
驛舍見故屏風畫海棠有感
年代:【宋】 作者:【陸游】
厭煩只欲長面壁,此心安得頑如石。
杜門復出嘆習氣,止酒還開慚定力。
成都二月海棠開,錦綉裹城迷巷陌。
燕宮最盛號花海,霸國雄豪有遺跡。
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
繁華一夢忽吹散,閉眼細思猶歷歷。
憂樂相尋豈易知,故人應記醉中詩。
夜闌風雨嘉州驛,愁向屏風見折枝。
張園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洛陽春信久不通,姚魏開落胡塵中,揚州千葉昔曾見,已嘆造化無余功。
西來始見海棠盛,成都第一推燕宮。池台掃除凡木盡,天地眩轉花光紅。
慶雲墮空不飛去,時有絳雪縈微風。蜂蝶成團出無路,我亦狂走迷西東。
此園低樹猶三丈,錦綉卻在青天上。不須更著刀尺裁,乞與齊奴開步障。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黃庭堅】
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炙薦紅滿院香。
不覺風光都過了,東窗渾為讀書忙。
海棠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桂寧辭月窟,桃合避仙源。
贈別難饒柳,忘憂好樹萱。
輕輕飛燕舞,脈脈息媯言。
蕙陋虛侵徑,梨凡浪占園。
論心留蝶宿,低面厭鶯喧。
不奈神仙品,何辜造化恩。
煙愁思舊夢,雨泣怨新婚。
畫恐明妃恨,移同卓氏奔。
海棠花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綠嬌隱約眉輕掃,紅嫩妖饒臉薄妝。
巧筆寫傳功未盡,清才吟詠興何長。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陳與義】
春雨夜有聲,連林杏花落。
海棠已復動,寒食豈寂寞。
人間有此麗,赴我隔年約。
花葉兩分明,春陰耿簾幙。
東風吹不斷,日暮胭脂薄。
何可無我吟,三叫恨詩惡。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陳與義】
紅妝翠袖一番新,人向園林作好春。
卻笑華清誇睡足,只今羅襪久無塵。
陪粹翁舉酒於君子亭下海棠方開
年代:【宋】 作者:【陳與義】
世故驅人殊未央,聊從地主借繩床。
春風浩浩吹遊子,暮雨霏霏濕海棠。
去國衣冠無態度,隔簾花葉有輝光。
使君禮數能寬否,酒味撩人我欲狂。
雨中對酒庭下海棠經雨不謝
年代:【宋】 作者:【陳與義】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觴恨醉遲。
燕子不禁連夜雨,海棠猶待老夫詩。
天翻地覆傷春色,齒豁頭童祝聖時。
白竹籬前湖海闊,茫茫身世兩堪悲。
海棠
年代:【清】 作者:【龔自珍】 體裁:【七絕】
黃金華發兩飄蕭,六九童心尚未消。
化起海紅簾底月,西廂花影怒廣潮。
海棠美人圖
年代:【明】 作者:【唐寅】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
自今意思和誰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潭溪十詠·海棠洲
年代:【宋】 作者:【劉子翚】 體裁:【五古】
煌煌海棠洲,錦樹臨清灣。
常恨灣頭風,吹花走潺湲。
潺湲去不息,花亦無由還。
世言梅見外於離騷海棠不取於子美未有為解
年代:【宋】 作者:【艾性夫】 體裁:【七絕】
不受春風半點塵,骨寒花冷雪為群。
桂椒不敢攀同傳,正是騷人獨敬君。
世言梅見外於離騷海棠不取於子美未有為解
年代:【宋】 作者:【艾性夫】 體裁:【七絕】
能濃意遠骨肌勻,睡起精神萃太真。
不用分明更題品,詩翁已自為傳神。
吳氏園海棠
年代:【現代】 作者:【陳寅恪】
無風無雨送殘春,一角園林獨愴神。
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
夢回錦里愁如海,酒醒黃州雪作塵。
聞道通明同換劫,綠章誰省淚沾襟。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年代:【金】 作者:【元好問】
翠葉輕籠豆顆均,胭脂濃抹蠟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紅可惜春。
蜀海棠
年代:【宋】 作者:【曹彥約】
西蜀佳人巧欲言,紅酣猶帶醉時魂。
子規叫斷黃昏後,卻憶鄉情染露痕。
錢張平甫折海棠贈之
年代:【宋】 作者:【蔡戡】 體裁:【五古】
天公作晚晴,得得送行客。
海棠新過雨,染就胭脂色。
醉臉嬌未勻,啼妝紅欲滴。
勸君白玉卮,一醉不足惜。
我生酷愛花,為君須小摘。
後夜月滿船,持此伴幽寂。
題家雷鋒海棠小亭壁
年代:【宋】 作者:【曹勛】
萬點勻紅上海棠,小亭無處著春光。
放教曉日滋新彩,要問東君學醉妝。
小雨看海棠
年代:【宋】 作者:【曹勛】
浣花紅綠四回環,何事輕陰作嫩寒。
應是化工知勝處,海棠宜向雨中看。
海棠
年代:【宋】 作者:【朱淑真】 體裁:【七律】
胭脂為臉玉為肌,未趁春風二月期。
曾比溫泉妃子睡,不吟西蜀杜陵詩。
桃羞艷冶愁回首,柳妒妖嬈只皺眉。
燕子欲歸寒食近,黃昏庭院雨絲絲。
海棠
年代:【宋】 作者:【曹彥約】
彼美花兮宜晚春,柔姿淑艷是何人。
十分國色妝須淡,數點胭脂畫未勻。
帶雨容開渾是恨,出牆頭望恰如真。
幾時謫下蓬萊島,霞染仙衣痕尚新。
海棠
年代:【宋】 作者:【曹彥約】
一度相逢一度春,不知名姓是何人。
十分國色妝須淡,數點胭脂畫未勻。
好把東皇為上客,便堪宋玉作西鄰。
臨邛道士今何在,說與唐宗是太真。
《春暮游小園》宋代 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夭棘出莓牆。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宋代 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海棠》宋代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月上海棠
年代:【宋】 作者:【無名氏】 體裁:【詞】
南枝昨夜先回暖。便臨寒、開花暗香遠。化工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