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競覓
① 關於蘭花的詩句
關於蘭花的詩句有:
1、《古風其三十八·孤蘭生幽園》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譯文:孤獨的蘭生長在幽深的園子里,各種雜草一起把它掩沒。雖然春日陽光曾將它關照,可秋月旋即升上高空,使它又陷入悲傷。秋霜雨雪打著翠葉紅花,蘭的生命怕是就要結束了!若無清風來吹拂,蘭又能為誰而香呢?
2、《種蘭》 宋·蘇轍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遣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譯文:蘭花生長在幽谷裡面沒有人賞識,一個朋友在東軒種了些,拿來送我。它的香氣能解除繁穢,更讓人憐愛的是它的細葉可以抵禦風霜。根扎在在密石邊上秋天早早的開了花,一叢叢葉子靠著修竹有中午的陰涼。我想弄來蘼蕪香草與它共在堂下,那就經常可以看到楚辭詩句中的意境了。
3、《題楊次公春蘭》 宋·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丹青寫真色,欲補離騷傳。
對之如靈均,冠佩不敢燕。
譯文:春蘭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採摘,那嬌羞的神色就主動展現在人們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蓋的春蘭,但是隨著清風陣陣,依然時不時可以聞到那沁人的馨香。
楊次公的這春蘭圖用妙筆丹青把春蘭如實畫了下來,達到了可補《離騷》而無愧於屈原的地步。面對著這春蘭花,就好像是面對著靈均,讓人不敢把它戴在頭上佩在身上來褻瀆他。
4、《詠蘭》南朝·蕭詧
折莖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開花不競節,含秀委微霜。
譯文:連同莖葉折來的蘭花聊可佩帶,置入室中自然飄香,開花卻不與其他花比賽拔髙枝節,含蘊著秀美的姿色在微霜里衰殘。
5、《飲酒·幽蘭生前庭》 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譯文:幽僻之地的蘭花在院子里生長,包含濃郁的芳香等待清風的的到來。輕風輕輕吹來,蘭花散發陣陣芳香,立刻就可以從蕭艾等雜草中分辨出來。
不停的向前行走會失去舊路,順應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許才能走通。醒悟到應該回去了,飛鳥沒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將功臣無用了,可以將他們處置了。
② 『人競春蘭笑秋菊,天教明月伴長庚』什麼意義
翻譯:人們競相追逐春天蘭花而嘲笑秋天菊花,上天卻教明月來陪伴啟明星。
賞析:下半句是對上半句中人們嘲笑秋菊的回應,人們對秋菊的冷落如同長期處於黑暗中的人無法理解啟明星一樣,但是自有皎潔明月伴著他,將清輝撒向大地。蘊含一股中正平和之氣。
注釋:長庚:金星(Venus)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距離太陽0.725天文單位。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有時候會更近)。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羅馬神話中稱作維納斯,希臘神話中稱為阿佛洛狄特。公轉周期是224.71地球日。
此句出自《送張軒民寺丞赴省試》。
作者:蘇軾
年代:宋
龍飛甲子盡豪英,嘗喜吾猶及老成。
人競春蘭笑秋菊,天教明月伴長庚。
傳家各自聞詩禮,與子相逢亦弟兄。
洗眼上林看躍馬,賀詩先到古宣城。
(伯父與太平州張侍讀同年,此其子。)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進士,官至翰林學士、知制誥、禮部尚書。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刺新法下御史獄,遭貶。卒後追謚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文學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③ 求描寫蘭花的詩句要有翻譯,一定要翻譯
蘇轍
蘭生山谷無人識,
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
更憐細葉巧凌霜。
「蘭生山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這是宋代蘇轍的詠蘭名詩。蘭花嚴寒不凋,芬芳高潔,幽香四溢,獲得幾乎壓倒群芳的贊譽:「香祖」、「王者之香」、「空谷佳人」、「花中君子」。蘭花是中國人民喜愛的十大名花之一,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00至1000 年成書的《詩經》就有蘭的篇章:「溱與洧,方渙渙兮。仕與女,方秉蕳兮」,陸機:「蕳即蘭,香草也」。我國是蘭花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種類多,分布廣,從溫帶、亞熱帶到熱帶雨林,處處都有蘭花蹤跡。我國有蘭科173屬1200 余種,如雲南的雪蘭、四川的蕙蘭、福建的建蘭、浙江的杭蘭、台灣的報歲蘭等,都是著名品種。蘭花生於幽谷叢林,不與百花爭妍,她的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具有淡雅宜人的東方風韻。古往今來,詩人為之作賦,畫家為之揮毫,詠蘭之作,歷代不絕。戰國時代的屈原可能是最早的愛蘭和植蘭者,他在《離騷》中詠道:「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琴操·猗蘭操》中記載:「孔子自衛返魯,隱谷之中見香蘭獨茂,喟然嘆曰:芝蘭當為王者香,今獨與眾草為伍」。後世愛蘭者不勝枚舉,漢武帝有「蘭有香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的佳句。唐人李白寫有膾炙人口的《古風》詩:「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詩人以蘭自喻,在對幽蘭贊美之中寄寓懷才不遇之情。人們愛蘭,愛它朴實與純真,不事雕琢,自有一種卓爾不群、寧靜之美。尤為難得的是,蘭花四季常青,花香不絕,春蘭謝了,蕙蘭吐蕾,秋蘭剛凋,寒蘭開放。春蘭二三月間開花,香氣清幽;蕙蘭又叫夏蘭,四五月間開花;秋蘭七至九月開花,芳香濃烈;冬天開花的有報歲蘭和寒蘭,春節前後盛放。明代張羽《蘭花詩》雲:「能白更兼黃,無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贊美了蘭花孤高芳潔的品格。「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宋代蘇軾這首詩寫的是春蘭;「漫種秋蘭四五莖,疏簾底事太關情,可能不作涼風計,護得幽香到晚清」,宋代朱熹這首《蘭》詩詠的是秋蘭;「雪徑偷開淺碧草,冰根亂吐水紅芽。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處香」,宋代楊萬里這首《蘭詩》則盛贊冬蘭。「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人們在歌頌堅定不移的氣節和情誼時,總以蘭花作比。宋代著名畫家趙孟、鄭思肖,清代鄭板橋,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均以畫蘭著名。趙孟的《蘭花》畫是我國目前保存最早的蘭花畫卷,畫上題詩一首:「六月衡湘暑氣蒸,幽香一噴冰人清。曾將移入浙西種,一歲才華一兩莖」,他所畫蘭花被後人稱為絕藝。明代大畫家董其昌《蘭》詩雲:「綠葉青蔥傍石栽,孤根不與眾花開。酒闌展卷山窗下,習習香從紙上來」,這首詠蘭詩構思新穎,意趣橫生。鄭板橋視蘭為君子,愛蘭忠貞不渝,他在《折枝蘭》詩中寫道:「多畫春風不值錢,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鳥,銜出相思二月天」;又有詩雲:「竹石幽蘭合一家,乾坤正氣此間賒。任渠霜雪連冰凍,蒼翠何曾減一些」,從不同角度寫出了蘭花的高雅麗質。鄭板橋蘭畫得好,書法也好,人稱「板橋作字如寫蘭,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橋作蘭如寫字,秀葉疏花見姿致」。老一代革命家董必武、朱德、陳毅都喜歡蘭花。董必武有很高賞蘭水平,他說:「蘭有四清:氣清、姿清、神清、韻清」,可以說是賞蘭的名言。朱德平生愛蘭,敬佩蘭花清高飄逸,1961 年3月,他到廣州越秀公園游覽時,興致勃勃地觀賞了蘭花,寫下了「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的名句,又在詠蘭詩中詠道:「東方解凍發新芽,芳蕊迎春見物華。淺淡梳妝原國色,清芳誰得勝蘭花?」而陳毅的《幽蘭》詩:「幽蘭在山谷,本自無人識。只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則更道出蘭花的雅潔神韻。
望 採納 謝謝
④ 詠蘭花的詩詞
幽蘭操 韓 愈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
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今天之旋,其曷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貿貿,薺麥之茂。
子如不傷,我不爾覯。
薺麥之茂,薺麥之有。
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唐·王勃 春庄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啼喧。
唐·唐彥謙 蘭
清風搖翠環,涼露滴蒼玉。
美人胡不紉,幽香藹空谷。
唐·唐彥謙 蘭
謝庭漫芳草,楚畹多綠莎。
於焉忽相見,歲宴將如何。
施肩吾 蘭渚泊
家在洞水西,身作蘭渚客。
天晝無纖雲,獨坐空江碧。
馬戴 秋思
亭樹霜散滿,野塘鳧鳥多。
蕙蘭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李世民 芳蘭
春暉開禁苑,淑景媚蘭場。
映庭含淺色,凝露泫浮光。
日麗參差影,風傳輕重香。
會須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李白 孤蘭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非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唐·張九齡 感遇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無可 蘭
蘭色結春光,氛氳掩眾芳。
過門階露葉,尋澤徑連香。
畹靜風吹亂,亭秋雨引長。
靈均曾采擷,紉佩掛荷裳。
唐·李嶠 蘭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
英浮漢家酒,雪麗楚王琴。
廣殿清香發,高台遠吹吟。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唐·崔塗 幽蘭
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
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春風到每遲。
不如當路草,芬馥欲何為。
⑤ 關於蘭花的古詩
1、《題楊次公春蘭》
作者: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譯文:春蘭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採摘,那嬌羞的神色就主動展現在人們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很多,看不到被掩蓋的春蘭,但是隨著清風陣陣,依然時不時可以聞到那沁人的馨香。
2、《高山幽蘭》
作者:鄭板橋
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譯文:千古年間最幽然貞潔的就是這花啊,不求出名顯達只願做一片煙霞。就連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願意讓他們看見,藏在高山後面遮蔽著自己。
3、《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作者:李白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松蘭相因依,蕭艾徒豐茸。
譯文:作草就要作蘭草,作樹就要作松樹。蘭草的幽香隨風而遠,松樹遇寒冷而不改容姿。松樹與蘭草相因相依,蕭艾之類野蒿只是徒然豐茸茂盛。
(5)蘭花競覓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⑥ 描寫蘭花的優美詩句大全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2、不容荊棘不成蘭,外道天魔冷眼看。門徑有芳還有穢,始知佛法浩漫漫。
3、幽谷出幽蘭,秋來花畹畹。與我共幽期,空山欲歸遠。
4、雲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涼風動夙夜,佳人惠。
5、雖然不及幽蘭品,百畝齊栽願亦奢。
6、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
7、根已離塵何可詩,以詩相贈寂寥之。大千香過有誰並,消受臨池灑墨時。
8、荊棘以慰其根,風露以暢其神。素心不形喜怒,眾草亦沾余春。
9、雲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涼風動夙夜,佳人惠然求。
10、冰根碧葉雜荒蕪,曉露近暉綴寶珠。笑靨半含還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11、冬草漫寒碧,幽蘭亦作花。清如辟穀士,瘦似琢詩家。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
12、許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過清明後,精華入夏清。
13、蘭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難將湘管筆,寫出此花神。
14、夏淺春深蕙作花,一莖幾蕊亂橫斜。
15、迷離蕭艾露風寒,千古英雄淚不幹。擱筆沉吟談往事,橫琴未必調猗蘭。
16、山頂蘭花早早開,山腰小箭尚含胎。畫工立意教停蓄,何苦東風好作媒。
17、溉夫畫鬆鬆支離,板橋畫蘭蘭離披。蘭離披,蘭有香,松枝拂之松風長。
18、曉風含露不曾干,誰插晶瓶一箭蘭,好似楊妃新浴罷,薄羅裙系怯君看。
19、問天莫笑總無知,也惜幽蘭鬢漸絲。當戶已愁鋤欲盡,入山又恐負芳時。
20、何來爾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獨。
21、沅澧多所思,遠道我心?。紙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22、蘭草堪同隱者心,自榮自萎白雲深。春風歲歲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23、叢蘭生幽谷,莓莓遍林薄。不紉亦何傷,已勝當門托。輦至逾關山,滋培珍幾閣。
24、淋漓如此寫芳菲,只少盆栽與石圍。記得春風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歸。
25、蜂蝶有路依稀到,雲霧無門不可通。便是東風難著力,自然香在有無中。
26、西江絕妙贛州蘭,曾買盆花幾上看。畫里不知還得似,故鄉風露未全乾。
27、豐骨清清葉葉真,迎風向背笑驚人。自家筆墨自家寫,即此前身是後身。
28、春雨春風洗妙顏,一辭瓊島到人間。而今究竟無知己,打破烏盆更入山。
29、秋蘭一百八十箭,送與焦山石屋開。曉月敲門傳簡貼,煙帆昨夜過江來。
30、山中覓覓復尋尋,覓得紅心與素心。欲寄一枝嗟遠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31、雨過深林筆硯涼,女蘭開處卻無郎。柔箋駢穗多纖態,不數金陵馬四娘。
⑦ 求關於蘭花的詩句,要譯文和賞析
【題靈佑上人法華院木蘭花(其樹嶺南,移植此地)】劉長卿
庭種南中樹,年華幾度新。
已依初地長,獨發舊園春。
映日成華蓋,搖風散錦茵。
色空榮落處,香醉往來人。
菡萏千燈遍,芳菲一雨均。
高柯倘為楫,渡海有良因。
【戲題木蘭花】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艷風吹膩粉開。
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
【題令狐家木蘭花】白居易
膩如玉指塗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從此時時春夢里,應添一樹女郎花。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花葯欄】李德裕
蕙草春已碧,蘭花秋更紅。
四時發英艷,三徑滿芳叢。
秀色濯清露,鮮輝搖惠風。
王孫未知返,幽賞竟誰同。
【木蘭花】李涉
碧落真人著紫衣,始堪相並木蘭枝。
今朝繞郭花看遍,盡是深村田舍兒。
【蘭溪(在蘄州西)】杜牧
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
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三月十日流杯亭】李商隱
身屬中軍少得歸,木蘭花盡失春期。
偷隨柳絮到城外,行過水西聞子規。
【木蘭花】李商隱
洞庭波冷曉侵雲,日日征帆送遠人。
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病起】賈島
高丘歸未得,空自責遲回。
身事豈能遂,蘭花又已開。
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來。
燈下南華卷,祛愁當酒杯。
【偶題】裴廷裕
微雨微風寒食節,半開半合木蘭花。
看花倚柱終朝立,卻似凄凄不在家。
【木蘭花(一名玉樓春、春曉曲、惜春容)】李煜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鳳簫聲斷水雲閑,重按霓裳歌遍徹。
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未切。
歸時休放燭花紅,待蹋馬蹄清夜月。
【木蘭花(即春曉曲)】溫庭筠
家臨長信往來道,乳燕雙雙拂煙草。
油壁車輕金犢肥,流蘇帳曉春雞早。
籠中嬌鳥暖猶睡,簾外落花閑不掃。
衰桃一樹近前池,似惜容顏鏡中老。
【木蘭花】韋庄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
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綉戶。
坐看落花空嘆息,羅袂濕班紅淚滴。
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木蘭花(即玉樓春)】顧?
月照玉樓春漏促,颯颯風搖庭砌竹。
夢驚鴛被覺來時,何處管弦聲斷續。
惆悵少年遊冶去,枕上兩蛾攢細綠。
曉鶯簾外語花枝,背帳猶殘紅蠟燭。
柳映玉樓春日晚,雨細風輕煙草軟。
畫堂鸚鵡語雕籠,金粉小屏猶半掩。
香滅綉幃人寂寂,倚檻無言愁思遠。
恨郎何處縱疏狂,長使含啼眉不展。
月皎露華窗影細,風送菊香黏綉袂。
博山爐冷水沉微,惆悵金閨終日閉。
懶展羅衾垂玉箸,羞對菱花?寶髻。
良宵好事枉教休,無計那他狂耍婿。
拂水雙飛來去燕,曲檻小屏山六扇。
春愁凝思結眉心,綠綺懶調紅錦薦。
話別情多聲欲戰,玉箸痕留紅粉面。
鎮長獨立到黃昏,卻怕良宵頻夢見。
【木蘭花】魏承班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
閉寶匣,掩金鋪,倚屏拖袖愁如醉。
遲遲好景煙花媚,曲渚鴛鴦眠錦翅。
凝然愁望靜相思,一雙笑靨?香蕊。
⑧ 詠蘭花詩詞
-1-
松竹翠蘿寒,遲日江山暮。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憑誰訴。
似共梅花語。尚有尋芳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宋代:曹組《卜運算元·蘭》
-2-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元代:倪瓚《題鄭所南蘭》
-3-
瑤階夢結翠宜男,誤墮仙人紫玉簪。
鶴帳有春留不得,碧雲扶影下湘南。
——元代:唐珙《墨蘭》
-4-
問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龍山飛雪?解佩凌波人不見,漫說蕊珠宮闕。楚殿煙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聽啼鴂。
當日九畹光風,數莖清露,纖手分花葉。曾在多情懷袖裡,一縷同心千結。玉腕香銷,雲鬟霧掩,空贈金跳脫。洛濱江上,尋芳再望佳節。
——明代:陳子龍《念奴嬌·春雪詠蘭》
-5-
長林眾草入秋荒,獨有幽姿逗晚香。
每向風前堪寄傲,幾因霜後欲留芳。
名流賞鑒還堪佩,空谷知音品自揚。
一種孤懷千古在,湘江詞賦奏清商。
——明代:靜諾《詠秋蘭》
-6-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清代:鄭燮《題畫蘭》
-7-
春蘭未了夏蘭開,萬事催人莫要呆;
閱盡榮枯是盆盎,幾回拔去幾回栽。
——清代:鄭燮《盆蘭》
-8-
相見不言意味深,美人何處結同心。
冰弦自昔務高調,野草何期蔓碧岑。
獨抱幽芳風日好,自甘空谷雪霜侵。
漫憐無地容根托,點綴圖中待賞音。
——清代:沈梧《詠蘭》
-9-
別樣幽芬,更無濃艷催開處。凌波欲去,且為東風住。
忒煞蕭疏,爭奈秋如許。還留取,冷香半縷,第一湘江雨。
——清代:納蘭性德《點絳唇·詠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