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梗海棠規格
『壹』 中葯全部別名
添加到收藏夾
中葯、葯名、別名、學名大全作者:楊春生 日期:添加到收藏夾出版: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精裝:平裝開本:16開版次:1頁數:ISBN:753843114 市場價格:120.00 該書是第一本詳細介紹我國中草葯、葯名、別名、學名的著作,為廣大臨床工作者在行醫開葯時避免了因葯名的誤解而引起的對患者的傷害,該書是一本較全面的醫學工具用書。...全國最低價
¥96.00元
</TD>全部顯示 哪裡購買 相關圖書 圖書簡介 目錄 內容提要 編輯推薦 作者簡介 評論 哪裡購買 商品商家是否免送費價格購買中葯、葯名、別名、學名大全蔚藍書城北京高校免¥96.00元中葯、葯名、別名、學名大全當當價全場免搜一下中葯、葯名、別名、學名大全卓越價滿49元免搜一下圖書列表879 圖書列表880 圖書列表881
圖書簡介 該書是第一本詳細介紹我國中草葯、葯名、別名、學名的著作,為廣大臨床工作者在行醫開葯時避免了因葯名的誤解而引起的對患者的傷害,該書是一本較全面的醫學工具用書。... .
.
中葯學中葯葯劑學中葯鑒定學中葯化學(執業葯師資格考試應試復習題集) ¥69.00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本書內容涵蓋《中葯學》、《中葯葯劑學》、《中葯鑒定學》和《中葯化學》四門專業課,根據考試大綱要求及考試題型,分別按章節以「A、B、X」型題型的形式,編寫了相應的應試復習題。
圖書列表879 圖書列表880 圖書列表881
圖書簡介 該書是第一本詳細介紹我國中草葯、葯名、別名、學名的著作,為廣大臨床工作者在行醫開葯時避免了因葯名的誤解而引起的對患者的傷害,該書是一本較全面的醫學工具用書。
『貳』 求園林常用植物 以及它們的常用高度冠幅
園林常用植物以及常用高度冠幅如下:
1、銀杏、5000、3000。
2、蘇鐵、1000、1000。
3、短葉羅漢松、2500。
4、木蘭、5000、2500。
5、深山含笑、5000、2500。
6、南天竹、500、450。
7、十大功勞、500、450。
8、山茶、2500、1500。
9、葉子花、600、600。
10、三角楓、6000、3000。
11、七葉樹、6000、5000。
12、青楓、2500、1500。
13、重陽木、7000、4000。
14、香樟、3000、1500。
15、紫荊、2000、1000。
16、雪松、5000、3000。
17、梓樹、2500、1500。
18、苦櫧、4000、3000。
19、杜英、4000、2500。
20、杜仲、5000、3000。
21、細葉榕、6000、4000。
22、大葉冬青、2500、2000。
23、油杉、5000、3000。
24、欒樹、3000、1000。
25、鵝掌楸、5000、2500。
26、水杉、4000、1000。
27、廣玉蘭、5000、3000。
28、荷花玉蘭、4000、2500。
29、紫玉蘭、2500、1500。
30、垂絲海棠、2500、1500。
31、西府海棠、2500、1500。
32、二喬玉蘭、3000、2000。
33、桂花、5000、4500。
34、石榴、2500、1500。
35、紫葉李、2500、1500。
(2)貼梗海棠規格擴展閱讀:
園林常用植物非常的多,比如有:鵝掌楸、火棘、四照花、衛矛、金鍾花、山茶花、流蘇樹、貼梗海棠、紅葉李、金邊正木、棣棠花、紅葉石楠、日本晚櫻、白花碧桃、闊葉十大功勞等。
除此之外,還有金銀木、秤錘樹、夾竹桃、紅千層、羅漢松、廣玉蘭、西洋接骨木、華北珍珠梅等。
『叄』 古代宮殿名稱
古代宮殿名稱:
1、朝陽宮:鳳凰古城風景區的一個景點,位於湖南省湘西鳳凰古城北西側的西門坡,現為湖南省級歷史文物。原名陳家祠堂,專用於每年族屬祭祖聚會議事之地,內有正殿、廊房、戲樓等建築,結構緊湊,設計精巧,風韻獨特。於民國4年(1915年)由鄉紳陳炳、陳開藩等發動族人捐資興建。民國12年。
2、未央宮:西漢帝國的大朝正殿,建於漢高祖七年(前200年),由劉邦重臣蕭何監造,在秦章台的基礎上修建而成 ,位於漢長安城地勢最高的西南角龍首原上,因在長安城安門大街之西,又稱西宮。
3、景仁宮:明清宮殿建築,屬於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長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宮。清代沿用明朝舊稱,於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緒十六年(1890年)先後修繕。
4、承乾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屬於內廷東六宮之一。初曰永寧宮,崇禎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為承乾宮。清沿明舊稱。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
5、長樂宮:是在秦離宮興樂宮基礎上改建而成的西漢第一座正規宮殿,位於西漢長安城內東南隅,始建於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在位時居於此宮、漢高祖之後為太後居所,惠帝以後的漢帝居未央宮。
6、太極殿:我國古代著名的宮殿名稱。自三國時期,魏明帝始建太極殿後,直至唐朝歷代皇宮正殿(類似於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皆為太極殿,之後北宋西京洛陽的大內正殿亦為太極殿,清代北京紫禁城亦有太極殿。
7、英華殿:始建於明代的中國宮殿建築,位於北京紫禁城內廷外西路西北,初曰隆禧殿,隆慶元年(1567年)更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華殿是明清兩代皇太後及太妃、太嬪禮佛之地。
(3)貼梗海棠規格擴展閱讀:
宮殿為皇帝居住之所,是中國古代建築中最高級、最豪華的一種類型。根據考古發現,早在商代時期,就出現了宮殿。秦漢以來,宮殿規模更為宏大,如秦始皇的阿房宮,漢武帝的未央、長樂、建章諸宮,唐代的大明宮。
唐長安宮殿是歷史上最宏偉的宮殿,根據遺址作出的大明宮含元殿和麟德殿復原充分體現了當時宮殿藝術的成就。現存宮殿還有北京明清紫禁城(故宮)和沈陽故宮(明末清初)兩座,以紫禁城最大也最完整。
宮城內包括禮儀行政部分和皇帝居住部分,稱前朝後寢或外朝內廷;此外,還有倉庫和生活服務設施。宮殿常是國中最宏大、最豪華的建築群,以建築藝術手段烘托出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勢。
從原始社會到西周,宮殿的萌芽經歷了一個合首領居住、聚會、祭祀多功能為一體的混沌未分的階段,發展為與祭祀功能分化,只用於君王後妃朝會與居住。在宮內,宮殿常依託城市而存在,以中軸對稱規整謹嚴的城市格局,突出宮殿在都城中的地位。
『肆』 中國盆景流派的八大派
蘇州、揚州、嶺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嶺南盆景:蒼勁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蘇州盆景:清秀古雅
揚州盆景:嚴整莊重
安徽盆景:古樸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暢
浙江盆景:雄偉挺秀 造型特點:圓片式
傳統造型:「六台三托一頂」,屏風式、垂風式、垂枝式、劈乾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粗扎細剪
常用樹種:松、柏、雀梅、榔榆、黃楊、三角楓、石榴、鳥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鵑,
流傳地域:蘇州
特點:嬌媚。缺點:樹形變 化不大,形態嬌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龍盤(雀梅,樹齡400餘年)
醉卧(雀梅)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游龍彎」 ,雲片式(一至三層的稱「台式」,三層以上的稱「巧雲式」 ),疙瘩式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藝術特點:嚴整而富有變化,清秀而不失壯觀。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萬覲棠
流傳地域:以揚州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
揚州盆景製作歷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為宮苑裝飾、觀賞的珍品,作為東南第一大都會的揚州,也受到京都影響流傳盆景;宋代蘇軾任揚州太守時,曾親自製作盆景;明代,揚州盆景形成地方風格;清代,揚州鹽商為迎合帝王南遊,廣築園林,大興盆景,有「家家有花園,戶戶養盆景」之說,明代形成的盆景風格,經不斷提高,形成了流派。
黃楊盆景《巧雲》、《騰雲》、《行雲》、《凌雲》、《碧雲》等榮獲一等獎,實現五連冠 造型特點: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
傳統造型:以「兩彎半」(或「三彎半」)為主要特色。兩彎半」又稱「獅式」盆景,相傳為明代畫家所創,造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必須構成三彎九片一頂(三彎半),意態如獅。但「三彎半」的造型難度太大,很不容易達到標准,以後逐漸簡化為「兩彎半」。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樹種: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傳地域:南通、如皋 造型特點: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在製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講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數量較多,沒有固定規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點:鐵絲蟠扎,扎剪並重
常用樹種:松柏類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榮慶、汪蠡鼎、胡運驊
流傳地域:上海 造型特點:薄片結扎,層次分明。擅長直干或三五株栽於一盆,以表現莽莽叢林的特殊藝術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技法特點:金棕並用,扎剪並重(針葉樹以扎為主,闊葉樹以剪為主)
常用樹種:松柏類(五針松)為主
代表人物:潘仲連,胡樂國
流傳地域:杭州、溫州兩地為中心 造型特點:徽派盆景風格獨特,形式多種多樣,造型技法受揚、蘇、滬諸派影響,以古傲蒼勁、奇峭多姿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幹」、「合栽」為造型基調
傳統造型:規則類主要有「游龍式」(多見於梅樁)、「扭旋式」、「三台式」、「屏風式」、「疙瘩式」
技法特點:粗扎粗剪(棕皮樹筋纏繞)
常用樹種:以梅樁最為著名,稱為「徽梅」。黃山松,檜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鍾鈴
流傳地域:以歙縣賣花漁村(雄興鄉洪嶺村)為代表,包括績溪、休寧、黟縣等廣大地區。 造型特點:樹樁以古樸嚴謹,虯曲多姿為特色;多懸根處理。山石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傳統造型:規則類為主
技法特點:棕絲蟠扎,講究身法
常用樹種: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鵑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傳地域:四川成都重慶等地。
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在造型上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過程,前一個「簡」是簡單,後一個「簡」是簡練。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樣,根據「樹姿近畫」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類,後來經過模仿老樹的姿態和變化,不斷總結出了表現這種姿態和變化的技法規律,通過歷代盆景藝術家的創造和完善,最後歸納為10種身法和3式、5型。盆景藝術大師陳思甫在他的專著《盆景樁頭幡扎技藝》一書中寫道:「若以規律類平技式樁頭論,成都和川西地區的主幹彎曲、校視下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長期被積雪壓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態,雪融化後,樹梢直立,枝椏由垂轉手或略帶傾斜狀。故爾平枝式規律類型樁頭,枝盤漸至盤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盤基部下傾、盤略下斜而平整。「在藝術形式上,它以嚴謹的格律作為基本的結構原則,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詩』。」(唐春來:《規律類樹樁美的探索》,載《成都盆景研究》) 風格特點
1)雄偉蒼勁,古樸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幹截斷,長側枝,當側枝長到主幹小一點又截去,這樣不斷去致下部粗壯);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傳統造型:大樹型,高幹型
常用樹種:九里香、福建茶、朴樹、榆、雀梅、榕、黃楊、羅漢松、五針松、杜鵑、水梔子、梅、銀杏等
流傳地域:廣州
傳統的廣東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龍彎」式,樹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橫出,作五托或七托,樹頂扁平,稱「古樹」,又叫「將軍樹」,這種盆景很費功夫、時間,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嶺南派盆景藝術風格的真正形成,則是本世紀30年代以後的事。 這時的廣東盆景分作三個流派:一是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一派,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表現曠野古木的風姿;二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將要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從某一部分長出新芽,以瀟灑流暢為貴;三是以廣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雲霄,技托雖少而不覺空虛,含蓄簡括,高雅自然,很有點鄭板橋「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意 。
『伍』 苦蕒菜,打碗花,偃柏,油松,貼梗海棠,玫瑰,刺兒菜,平枝旬子,接骨木,斑種草,金銀木的檢索表。
這個,我用的是《北京植物志》幫你檢索的~~
苦買菜:菊科-1B-89B-90B-93B-94B-95B-96A-97B-98A-99B-苦買菜屬-1A-2A-苦買菜
打碗花:旋花科-1A-2B-7B-打碗花屬-1B-3A-打碗花
偃柏:柏科-1B-3B-圓柏屬-1A-2B-3B-偃柏
油松:松科-1B-3B-松屬-1B-5B-油松
貼梗海棠:薔薇科-1B-5A-6B-7B-8B-9B-10B-11B-12B-木瓜屬-1B-貼梗海棠
玫瑰:薔薇科-1B-5B-14A-15A-16B-18A-薔薇屬-1B-4B-5B-6A-7A-玫瑰
刺兒菜:菊科-1A-2A-3B-6B-9B-16A-17B-20B-21B-22A-23B-24B-25B-薊屬1B-刺兒菜
平枝旬子:北京木有……
接骨木:忍冬科1B-2A-3B-接骨木屬-1A-接骨木
斑種草:紫草科1B-3B-5B-8B-9A-斑種草屬-1A-斑種草
金銀木:忍冬科1B-2B-4B-5B-忍冬屬-1B-2B-4B-10B-金銀木
應該是沒有錯的~~
『陸』 下面植物的使用規格
西府海棠、 干徑3---6公分
水杉、 胸徑4---15公分
垂柳 胸徑4---15公分、
紅葉李、 干徑3---6公分
大葉女貞、 胸徑4---10公分
碧桃、 干徑3---10公分
紅葉小檗 冠徑30公分
廣玉蘭 胸徑4---20公分、
棕櫚、 高度1米---4米
臘梅 根徑3---6公分、
貼梗海棠、 干徑3---6公分
小葉女貞、 冠徑30公分
丁香、 根徑3---6公分
牡丹、 n年生
火棘、 冠徑30公分----200公分
南天竹、闊葉十大功勞。 高度0.4米---1米
設計基本是使用這樣規格的
『柒』 盆景的風格流派
中國盆景流派大觀
中國幅員遼闊,由於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盆景流派較多。就傳統的五大流派而言又分為南、北兩大派,南派以廣州為代表的嶺南派,北派包括長江流域的川派、揚派、蘇派、海派(後三派過去統稱江南派)等。 上海的盆景藝術,已有400餘年歷史。
由於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在國內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形成了一種勇於革新創造、善於吸收新鮮事物的海派文化。在這種文化的熏陶下,上海盆景廣泛吸取了國內各主要流派的優點,同時還借鑒了日本及海外盆景的造型技法,創立了以師法自然、蒼古如畫的海派盆景。
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在製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因勢利導,隨物賦形,按照國畫理論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備。雖然也同所有北派一樣,講究技片造型,但技片不但數量較多,沒有固定規格,而且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疏密相間,聚散自由,以欣欣向榮為首要目標。因此,在技法上另闢蹊徑,扎剪並重,不用棕絲而用金屬絲纏繞枝幹進行彎曲造型,而後細修細剪,以保持優美形態,剛柔相濟,流暢自然。
海派盆景選用的樹種非常豐富,落葉、常綠、花果各類應有盡有,已達140餘種,其中以常綠的松、柏和色姿並麗的花果類為主,近幾年還從國外(如日本、葡萄牙等)引進一些樹種,使海派樹樁盆景更加多姿多彩。
上海境內沒有大山,但對山水盆景卻有較大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海派山水盆景有兩大類型:其一是用硬質山石表現近景,盆內奇峰峻峭,林木蔥蘢;其二是用海母石、浮石等軟質石材,細致雕琢出山紋石理,種上小樹小草,以表現深遠的意境。不過,這兩種類型的山水盆景,就其總的風格而言,都比較遼闊,無疑是地域環境在盆景藝術家心靈上刻下的印記,體現出沖積平原的地域特色。 以「花城」廣州為中心的廣東盆景,因地處五嶺之南面稱為嶺南派。這里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盆景藝術繁榮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雖然嶺南盆景藝術起步較晚,但也有數百年歷史。
包括廣東、廣西地區的盆景,而以廣州盆景為代表。由於嶺南氣候溫暖,古樹蔥蘢,樹種多選用榆、雀梅藤(Sageretia spp.)、榕樹、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和福建茶(基及樹,Carmo na microphylla)等為盆景樹種,並創造了「截干蓄枝」為主的製作法,先對樹樁截頂,以促枝葉生長,又經反復修剪,而形成干老枝繁的特色,體現出挺拔自然或飄逸豪放的風格。
嶺南派盆景形成過程中,受嶺南畫派的影響,旁及王山谷、王時敏的樹法及宋元花鳥畫的技法,創造了以「截干蓄枝」為主的獨特的折枝法構圖,形成「挺茂自然,飄逸豪放」特色。創作題材,或師法自然,或取於畫本,分別創作了秀茂雄奇大樹型、扶疏挺拔高聳型、野趣橫生天然型和矮干密葉疊翠型等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樹木盆景;又利用華南地區所產的天然觀賞石材,依據「咫尺千里」、「小中見大」的畫理,創作出再現嶺南自然風貌為特色的山水盆景。嶺南派盆景多用石灣陶盆和陶瓷配件,並講究景盆與幾架配置,題名托意,體現了「一樹二石三幾架」的一樹效果,成為中國盆景藝術流派中的後起之秀和重要組成部分,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 以成都盆景為代表,包括重慶等地盆景。樹種多為瓶蘭(Diospyros sp.)貼梗海棠、羅漢松、銀杏、竹、梅等。樹樁盆景以蟠扎技藝見長,並著重懸根露爪、盤根錯節的造型。又可分傳統規則式和改良自然式兩類。前者用棕絲扎縛曲枝,後者以蒼古雄奇取勝。
川派盆景有著極強烈的地域特色和造型特點。其樹木盆景,以展示虯曲多姿、蒼古雄奇特色,同時體現懸根露爪、狀若大樹的精神內涵,講求造型和製作上的節奏和韻律感,以棕絲蟠扎為主,剪扎結合,其山水盆景以展示巴蜀山水的雄峻、高險,以「起、承、轉、合、落、結、走」的造型組合為基本法則,在氣勢上構成了高、懸、陡、深的大山大水景觀。川派盆景中的川西和川東盆景,雖然在某些具體製作手法和景觀造型上有一定的差異,但基本的構成原理和製作方法是一致的。
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鵑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鍾乳石、雲母石、砂積石、龜紋石,以及新開發的品種為製作石材。
有3000年建城歷史的成都,氣候濕潤,雨量充沛,適宜於植物的繁殖與生長,為樹樁盆景的發展提供了極其有利的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 蘇派盆景以樹木盆景為主,古雅質朴,老而彌健,氣韻生動,情景相融,耐人尋味。蘇派盆景擺脫傳統的造型手法,採用「粗扎細剪」的技法。對主要樹種,如榆、雀梅、三角楓等,均採用棕絲把枝片修成中間略為垂斜的兩彎半「S」形片子,然後用剪刀將枝片修成橢圓形,中間略隆起呈弧狀,猶如天上的雲朵。對石榴、黃楊、松、柏類等慢生及常綠樹種,在保持其自然形態的前提下,蟠扎其部分枝條,或彎曲、稀疏,使其枝葉分布均勻、高低有致。其修剪也以保持形態美觀、自然為原則,只剪除或摘除部分「冒尖」的嫩梢,成為蘇派盆景的主要特色。在蟠扎過程中,蘇派盆景力求順乎自然,避免矯揉造作。另外,結「頂」自然,也是蘇派盆景的獨到之處。
蘇派盆景造型特點:注重自然,型隨樁變,成型求速。擺脫了過去成型期長、手續繁瑣、呆板的傳統造型的束縛。 蘇派盆景,同時講究景(樁、石)、盆和幾架的多樣化與統一性,特別在廳堂陳列布置,景、盆、架要與廳堂結構協調,顯示「景」、「境」相稱而得體。 以揚州為中心的揚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南通、如皋、鹽城等地,由於地處江蘇北部,故又統稱蘇北派。
揚派盆景經歷代盆景老藝人錘煉,受高山峻嶺蒼松翠柏經歷風濤「加工」形成蒼勁英姿的啟示,依據中國畫「枝無寸直」畫理,創造應用11種棕法組合而成的扎片藝術手法,使不同部位寸長之枝能有三彎(簡稱一寸三彎或寸枝三彎),將枝葉剪紮成枝枝平行而列,葉葉俱平而仰,如同漂浮在藍空中極薄的「雲片」,形成「層次分明,嚴整平穩」,富有工筆細描裝飾美的地方特色。這種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的地方特色,得到發展,並在以揚州、泰州為中心的地域廣泛流傳,形成流派,並被列為中國樹木(樁)盆景五大流派之一。
揚派的山石盆景以平遠式為主,蘊涵著「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江南情致。揚派樹樁盆景的常用樹種有:松、柏、榆、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產的斧劈石外,還使用外省的砂積石、蘆管石等。
『捌』 求教白蘭地海棠,皇家雨點海棠的種植管理技術
白蘭地海棠,與北美海棠大家族一樣同屬薔薇科蘋果屬。白蘭地海棠,屬落葉喬木,版樹形直立,株形較開展,樹權姿豐滿美觀,大樹可長到7米多,冠幅也可達7米左右,是園林綠化,別墅綠化常用的樹種之一。
白蘭地海棠不僅可以觀花,還可以觀葉,觀果,甚至是觀賞樹干。白蘭地海棠葉片大如成人手掌,是北美海棠品種中樹葉最大的。白蘭地海棠花季一般是4月中下旬,花量大,重瓣,花朵呈深粉紅色。
白蘭地海棠的生活習性,喜光,耐寒,抗病蟲害,喜歡溫暖濕潤環境;白蘭地海棠適用於園林點綴,或與其他海棠品種叢植,列植,片植。白蘭地海棠市場常見規格為:3-9cm。
『玖』 海棠花的地經是什麼
地徑是指樹(苗)木距地面一定距離處直徑,通常用於表示樹木、苗木的規格。
在距離地面高30cm處測量所得的海棠花樹干直徑。應測一組垂直交叉的數據,斷面畸形時,測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或用圍徑圈尺量取直徑。
『拾』 垂絲海棠花的分類標準是什麼
第一級標准以枝條下垂或直立、斜出把垂絲海棠分為兩大類。
1、枝條的直立或下垂,版反映了各品種之權間的演化關系,垂枝品種出現較直枝、枝斜出的品種晚得多。
在調查研究中發現,湖北海棠、山荊子、麗江山荊子等垂絲海棠的近緣種,至今未發現(或極少發現)天然的重瓣品種,
而垂枝品種則比較普遍,表明在種內發生枝型變異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花瓣的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