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的莖部

蘭花的莖部

發布時間: 2021-03-15 23:53:03

『壹』 蘭花的根、莖、葉、花

根 地生蘭根是叢生的須根系,肉質,間或從須上生出分節支根,蘭根概無根毛。一般春蘭根較細,徑約.4厘米左右,蕙蘭徑約0.5厘米,而建蘭、秋蘭、寒蘭、報歲蘭根較上述稍粗長。蘭根內貯豐富的水分和養料,按根的結構可分為內、中、外三部分,最外層為包圍全根的根皮組織,主要起著吸收和保護水分的作用,所以,對蘭花澆水不宜過勤,否則,土壤過濕,容易引起根部腐爛。根皮之內為皮層組織,皮層細胞都是活細胞,有的含有針狀結晶,有的含有共生的根菌。當肉質根折裂時,其中有一粗約0.1厘米的黃白色纖維梗,稱為中心梗,不易折斷。培養多年的伏盆蘭根,在乾燥時,健壯的根呈亞白色,幼根衍生時多為嫩白色,如裸露在盆面或泥外,因受濕氣關系,呈青綠色或暗灰色。蘭根有蘭菌與它共生,藉此得到更多養料,促使繁茂,所以我國傳統采移蘭花必須帶些宿土,且忌用利器挖掘,也就是這個道理。
莖 地生蘭沒有明顯的莖,只有根莖與花莖之別。在根、葉相接處有一肥大的假球莖,其形式有柱形、梭形、卵形、球形和扁球形,都向上著生,全露或微露在泥面上,在栽種時不應將它全部埋沒泥中。假球莖的大小按種類不同而相異,例如春蘭和蕙蘭一般高約1~1.5厘米,徑寬為1厘米左右,其他類更為壯大。健壯的假球莖外面全由綠色葉片包覆著,至衰老後,葉片枯萎縮。裸露的假球莖呈黃色或黃綠色,這時假球莖上殘留著枯老纖細的絲狀葉痕物。假球莖按我國藝蘭中俗稱蘆頭、蒲頭、龍頭等,其中貯藏養料和水分,一般能有三、五年生命,當進入衰老期,還能衍生假球莖,每當黃霉至盛夏或初秋時季,從假球莖基部滋生出葉芽和花芽。另一種莖是花莖(即花葶、花梗),外麵包覆著數層苞葉。
葉 可分為尋常葉和苞葉二種。從假球莖上簇生出的葉稱為尋常葉,呈線形或帶形,無明顯葉柄,葉束都一次長成,全緣或邊緣有細鋸齒,平行脈,常綠硬革質,葉面大多為暗綠色,葉背較淡,葉梢尖銳或圓鈍。春蘭葉幅闊約0.4~0.8厘米,長約20多厘米;建蘭、寒蘭較寬長;報歲蘭更寬,約在1.5厘米以上。葉片中央的中脈向葉背凸出或微凸,藉以支撐蘭葉向上著生,雖受風吹飄搖仍不易折斷。每五至七、八葉組成束(每束在我國蘭藝中俗稱為「筒」或「庄」,每束應以三片葉起算)。春蘭和蕙蘭每束標准應有3~5片葉,其他類稍多些。按我國傳統藝蘭,對春蘭和蕙蘭葉型,結合花瓣瓣型總結經驗,認為凡葉尖起溝,兜到基部為佳,梅瓣的葉性較硬,水仙瓣之葉性糯,凡肥闊厚實,絕大多數出荷瓣或闊瓣花。
另一種葉,就是包在花莖上的變態葉,由於退化變成膜質鱗片狀,基部為鞘形,俗稱為殼,在植物學上稱為苞葉,它主要起著保護花蕾作用。苞葉基部最外兩張有硬角質,內部幾張呈現軟膜狀,我國藝蘭家常根據它的顏色和上麵筋紋、沙暈,作為辨識花蕾演變中花瓣瓣型分類的依據。春蘭苞葉有五層,盛放時花序頂端的一枚苞片有的聳出花朵,有的低於花朵;蕙蘭等一莖多花的苞葉有7~9層,且每朵花的花柄基部都有一片短狹軟膜包葉。
花 蘭屬的花都為不整齊花,花單生或由多個具長短略等的花,著生在長花莖上,排列成總狀花序。就其花的構造來講,有六瓣一蕊(柱蕊),分為三輪。最外面一輪是形狀相似的三片萼片,藝蘭術語稱為外三瓣。中間一輪三片俗稱內三瓣,其上側二片縱生平行,比外三瓣略短,俗稱捧瓣;下側一片俗稱唇瓣或舌呈絨毛狀,上面散布紅色或紫紅色點塊,具有這種顏色者稱為葷瓣花,如舌上呈純綠、白、微黃色稱為素瓣花。最里層,為雌雄蕊所組成的柱蕊,俗稱鼻或香子,它是蘊藏香氣的部分。柱蕊頂端為雄蕊,外有花粉蓋,內有花粉室,含有花粉塊,花葯無柄,花粉塊的下部有伸長的粉柄塊,即胚莖,其基部有膠粘盤。在柱蕊的頂端微向前的下面有一凹洞,內有粘液,這粘液常被昆蟲作為傳粉時的媒個物。
果實 蘭花的雌蕊受精後,花瓣逐漸凋萎,而子房逐漸膨大成綠色棍棒狀,大約經過6~12個月,種果成熟,果皮由黃綠色轉成褐色。果實概為柱形,具有三角,果實形狀依種類不同而異,這是有助於鑒別分類的。春蘭種果較短矮,一般高約3~4厘米,蕙蘭等稍為長大,粗壯些。秋蘭種果與建蘭、蕙蘭的種果相似。寒蘭與報歲蘭相似。蘭科植物的果實均為蒴果,呈三角或六角形,每角自頂至基部有粗約0.3厘米的長棱,稱為果脊柱。當果實成熟時,每一果瓣平面中央的果脊柱自蒴果頂端彈開,果瓣產生倒錐形裂縫,便於種子從裂口濺出。蘭花種子極為微小,細如灰塵,一般呈長紡錘形,用肉眼幾乎辨認不清,每粒種子只有.3~0.5微毫克重量,它沒有胚乳,只有一個簡單的胚,外麵包著疏鬆、透明、不易透水的種皮,種皮上有許多增厚的木質化的條紋,胚內含有很少的養分,絕大部分為脂肪類的含物。

『貳』 我的蘭花莖部發黑是怎麼回事

一、根腐病的症狀識別及侵染特徵

蘭花根腐病侵染大多數是從幼苗根系開始,先是受害幼苗的肉質根和根狀莖發病初期出現水漬狀褐色小斑,後漸腐爛變黑,如果不加以控制,腐爛可發展到莖及較低部位的葉片,最後形成一圈褐腐區環繞植株,導致幼苗萎蔫、枯死。具體表現為病株出現葉乾枯,色澤灰淡,邊緣向內卷。此時檢查根部常可看到褐色腐爛部分,多少帶白色或褐色附著物。根系受害嚴重時,莖基部發生萎縮,症狀容易同疫病混淆。一盆蘭花沾病或從發病到死亡一般3-5天,蘭株死亡後根部完全腐爛,只剩下細細的中心株。實在是一種令人色變的病害。

蘭花根腐病侵染較老熟的成株時,成熟蘭株通常表現為根際損壞,腐爛多局限於根部,但有時腐爛也可擴展到根狀莖和假鱗莖。翻盆是可見受害蘭根部初期有褐色病斑、凹陷、壞死。嚴重的數個病斑會呈現環狀包圍莖基部和新根或整個根系,最後整條根腐爛。進而影響水分輸送,蘭株日漸萎調或黃化、矮化等狀況產生,根系腐爛嚴重時,植株在光線強烈、蒸發旺盛時葉片萎蔫;後期根部腐爛程度加劇,葉片變小、顏色由綠變黃,新葉生出慢而少,或停滯不長。感病假鱗莖發黃、干縮、纖弱和扭曲。最後根部全部腐爛,葉片自下而上逐漸乾枯,全株枯死。

根腐病菌不形成孢子,傳染通過菌絲侵染傳播,適宜的生長發育溫度為20-24攝氏度,適宜的酸鹼度為5.5。蘭花根腐病菌有較強的腐生習性,平時能在土壤的植物殘體上腐生,在乾旱時,根腐菌處於潛伏狀態。條件適宜時發作,存活時間較長,借雨水、灌溉水傳播。盆土混入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吸足水分的樹皮,盆內高濕積水,蘭花最易受到侵害。

蘭花的根系出了毛病,很快就會反映到葉面上來,我們在養蘭中需要細心觀察,早加預防。如果我們發現長成熟的蘭株憔悴,皺縮失神,蘭株生長遲鈍,葉尖焦枯,葉片萎凋,苞葉變黑,新長出的植株發育緩慢,新芽僵芽,蒸散和吸收產生不協調,蘭株日漸衰弱,這時就要考慮根系病變的可能性。

根腐病病原菌主要危害報系組織,由於蘭根被基質掩埋,我們無法察看到根系的生理變化,除非我們三天兩頭常將蘭花從盆中倒出來看,雖然我們能從地面看到蘭株生長變弱,從而推斷出根部受損,但當我們看到地上蘭葉出現症狀再動手防治,那時已晚了!對蘭花生長已造成一定影響。

二、根腐病的誘發因素

根腐病的發病原因根腐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有外因也有內因,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主要發作還是在夏季,通過栽培操作、雨水傳播,多從根系損傷等傷口侵入。土壤帶菌、介質通透性差、水肥施用不當、蟲害嚴重等都是發病的原因。氣候炎熱高溫,濕度過大,盆土長期不幹,施肥過量,換盆時根系受傷,長期缺水後澆水過量等也能造成爛根,導致根腐菌蔓延泛濫。簡單來講,誘發根腐病的因素有如下幾種:

1、 蘭盆中介質PH值偏低。蘭花最適宜生長的PH值為5、5`-----6、5之間,如果我們栽培中,植料偏酸,PH值低於5以下,蘭盆中所含有銅、錳、鐵等有效性會增加,容易毒害根系,另外在酸性環境中,根腐病這種土壤性傳播病菌大量繁殖,積累到一定數量,就會引起蘭根腐爛。

2、 植料過細,不透氣影響根系呼吸導致根腐。倘若植料過細,蘭盆中氧氣含量不足,外界氧氣進入蘭盆困難,根系的呼吸作用便會受到限制,一方面蘭根因呼吸生長消耗大量氧氣,另一方面因蘭盆植料過細新鮮氧氣進入蘭盆受到約束。蘭菌及菌根真菌、纖維分解菌等有益微生物活動受阻,無法分解有機物供蘭根正常生長。同時蘭盆因缺氧,有機酸、硫化氫等有毒物質占具優勢,久而久之,形成根腐菌泛濫的場所。
3、 施肥過量,蘭根腐爛,菌類侵入。這種情況簡單說就是肥害引起的,通常出現在新手中。蘭花對肥的需求是很少的,蘭界中一直提倡清養,在濃肥狀態下,蘭根總的無機鹽比例濃度增大,此時蘭根中的水分會反滲到外面,蘭根生理作用停止,而蘭盆中殘留的有機物使厭氧菌如根腐菌快速繁殖,蘭根腐爛。

4、 水質不潔凈,澆水過度。夏季時溫度高,水分蒸發極快,往往是剛澆過水,一會兒又幹了,為此,我們一天兩遍水。而大量的水分沖淋會造成介質酸化,前面提過,酸性環境最適宜病菌的繁殖。同時因為酷暑高溫,蘭株處於半休眠狀態,根系活動能力減弱,有毒物逐漸充滿蘭盆,占倨優勢,用不潔凈不新鮮的水質澆灌,水質中一些有害病菌和毒素會侵蝕污染蘭根,導致蘭根腐爛死亡。

5、 蘭室空氣不流通。我們養蘭者地處南北東西,栽培場地場所大有不同,普遍來講,非產蘭區是不適宜蘭花生長的。那麼我們為了使蘭花不受當地自然氣候影響,被迫採用多種措施。非產蘭區往往空氣乾燥,冬季嚴寒夏季酷熱,對此大多數蘭友採用封閉蒔養,造成蘭室空氣對流欠缺,氣體交換能力降低,蘭株沒有足夠的氧氣呼吸。加上蘭室通氣差,有害物質累積增多,高溫高濕及不通風環境導致病害繁荇,根腐病菌一但發作,短時期內,根系迅速潰爛。

6、 栽培介質本身含有根腐菌,造成再次侵染。我們在養蘭中使用的植料可謂是五花八門,總的分為天然和人工兩類。人工類如陶粒泡沫等緣因多高溫煅燒,已然無菌,但不排除在運輸、堆放時有受病菌侵染的可能。從自然界中開發的如仙土、蛇木、樹皮、水苔等如事先消毒不嚴,往往帶有病菌、蟲卵等危險物。在合適的條件下卷土重生,對根系造成二次侵染。我們使用的樹皮用來栽種蘭花前不經過腐熟發酵,其含有的樹脂和其他化合物會慢慢滲出,抑制蘭芽萌發並毒害根系,嚴重時造成根尖腐爛,為病菌入侵創造條件。 有些蘭友將水苔蛇木煮沸或高溫殺菌再行種植蘭花,雖可暫時殺滅細菌及蟲卵,但種後仍然發生介質發酸導致蘭花根圈容易產生腐爛現象,是因為蘭花種植後仍受到會產生有機酸的細菌污染所致。往往我們為了在有限的空間栽種下更多的蘭,多採用雙層蘭架,如上層蘭盆下不配置托盤,澆水時,含菌的廢水流到下層對健康蘭苗行成爛根。

7、 葯劑防治不徹底。 根腐病流行發作時,我們就應提高警惕,以防為主。由於此病發生在根系,用葉面施葯的方法是不頂用的,為防此病,我們常在病發流行時定期用葯劑為介質灌根消毒(消毒後隔幾天還要為介質補充有益菌)。根據根腐病的病原選擇適當的葯劑,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倘若不能對症下葯,或用葯不當,用治療細菌性病害的葯物去防治真菌性病害,或是根部灌葯不徹底,不能做到全方位殺菌,自然收效甚微。

8、 種植前消毒不夠。我們不論從何途徑引來蘭花種苗,在栽植前都要進行嚴格消毒。特別對根部,一些黑根和爛根應堅決剔除,以防留下後患,剔除後用托布津封上,晾至二小時。「斷根可生,腐根難存」是蘭根的特性。上盆後暫緩淋水,以促根系傷口癒合結疤,切斷根腐菌入侵之路。

9、 根部受線蟲、螞蟻等危害形成非侵染病害,為根腐菌製造可乘之機,致使病菌侵入。線蟲等病害具有很高的隱蔽性,線蟲、螞蟻對蘭花植株的危害,一是直接的機械損傷,破壞植株表皮細胞以至根腐病菌入侵;二是以吻針刺傷植株表皮分泌唾液,破壞細胞的正常代謝功能而產生病變。我們在使用磚粒、石子等硬性植材時,尤其注意前期加工仔細,這些植材有透氣排水性優良的特性,但這些植材質地外表粗糙不平,甚至有鋒利的尖角,很容易造成根系受傷,病菌侵染。

三、蘭花根腐病的預防辦法

1、多增加蘭盆中有益菌的含量,有益菌和有害病菌,兩者處於此消彼長的狀態,如果有益菌數量增多,有害病菌便會受到抑制,蘭花生長健康。反之,蘭花便生長不佳,有益菌能將有機質分解,以助蘭花吸收養分,並產生抗菌物,減少病菌的孳生。有益菌的恰當施用,會迅速與蘭盆中的植料的良性力量結合,產生抗氧化物質,消除腐敗,清除氧化物質,抑制病原茵,增強或形成適於蘭花生長的良好環境(生態),並產生大量易為植物吸收的物質,如氨基酸、有機酸、多醣類、各種維生素、各種生化酶、促生長因子、抗生素和抗病毒物質等,提高蘭花的免疫功能,促進蘭蕙健康生長。
2、保持通風,蘭室空氣流通是防病之本,須知室內通風,盆中透氣是蘭花生長的必要條件,也是遠離百病的基本條件。尤其是夏季,空氣不流通更是造成各類病害發作的溫床。

3、選用無菌、透氣性佳、干凈的栽培介質,樹皮,腐埴土使用前完全發酵消毒,以減少根腐病等土壤性病害,為根系生長創造良性環境。

4、每隔一段時間須檢查盆中植料酸鹼度,PH值小於5,即添加草木灰水或石灰水等鹼性物質進行調節;PH值大於6、5,可用醋酸、檸檬酸進行調節。

5、新芽展葉留心線蟲螞蟻等危害,一經發現用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阿維菌素乳油2000液灌根。

6、生根期多提供磷鉀肥及有益菌,促使根群旺盛,可每隔10天施用促根生或蘭菌王等生物肥。

7、做好蘭花的管理,預防為主,變被動為主動。改進澆水方式。 調節好水、肥、光、溫度、濕度幾個方面,給蘭花的生長營造優良的環境,避免蘭花產生侵染性病害。

8、做好消毒 ,把病害殲滅在萌發狀態。每年至少對養蘭場所消毒兩次,清除枯葉敗葉枯根。 植料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澆透或陽光曝曬,蘭株栽植前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根系10分鍾,晾乾後栽培。

四、已發病蘭花的治療方法

由於殺菌葯大多不具備雙向疏導作用,採用葉面噴施對根腐病毫無效果,利用葯劑灌根防治是唯一途徑,病害發作期初用50%托布津800倍或70%敵克松12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灌根時,待盆土稍干時進行,更有利於葯效充分發揮。每7至10天1次,連灌2至3次,防治效果可達95%以上。同時對養蘭場所用石灰水和高錳酸鉀消毒。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稀釋500倍。

對肉質根已腐爛但地上部分尚未枯死的病株,唯一的辦法就是起苗倒盆,採取急救措施:先將病株取出,自來水沖干凈。用利刀把腐爛部分徹底削除,然後將蘭株浸入0.1%高錳酸鉀溶液中30分鍾,取出後在傷口處塗抹草木灰或甲基托布津葯粉以防腐敗感染,之後置於通風處稍晾乾後使用,栽前再用B12(醫用針劑)原液浸蘸一下;栽培介質用不含肥分的植金石,蘭石等。栽培方法採用清養。根系腐爛嚴重的用干凈黃沙養根,黃沙事先用沸水澆透消毒。這種介質透氣性、保溫性、保水性極佳,蘭根穿插無阻礙,有利於病株栽後再生新根。植株栽入時,要用手把入沙部分按緊,使莖基與盆土緊密接觸;栽後溫度保持20℃至25℃,黃沙保持稍潤濕即可,不幹透不必澆水,澆水要從盆沿澆入,防止灌入心葉中。一般30至40天即可生出新根。

另外,炎熱季節注意通風降溫,防止盆土過濕,根部停止施肥等也是預防根腐病的必要措施

你看看:1、土壤:是否板結,板結的土壤不透氣,會影響植物根系的生長,葉子會發黃。如果板結,就要換土(把蘭花起出來,將花盆內的土倒到地上,摻入同等的沙,拌勻後,再把蘭花重新種下去)。2、澆水:土壤是否潮濕,水多積澇會造成植物因爛根而影響生長,葉子會黃,嚴重的會造成植物死亡。一定要土壤幹了才澆水,不幹不澆水(注意,不能幹過頭了,如果幹過頭了,就會造成植物因脫水而死亡)。3、施肥:是否經過40天左右就要施肥一次,沒有肥料,葉子也會黃的。但是,肥料多了會造成植物脫水而死亡(燒死)。4、光照:蘭花也需要陽光的,長期曬不到太陽,生長會受到影響,所以,要經常曬曬太陽(時間短一點)。5、空氣:植物應放置在空氣流通的環境中培養。

『叄』 蘭花的根莖葉花各有什麼特點

蘭花各器官特徵
根:根的結構可分為內、中、外三部分,最外層為包圍全根的根皮組織,主要起著吸收和保護水分的作用,根皮之內為皮層組織,皮層細胞都是活細胞,有的含有針狀結晶,有的含有共生的根菌。當肉質根折裂時,其中有一粗約0.1厘米的黃白色纖維梗,稱為中心梗,不易折斷。蘭根內貯豐富的水分和養料,有蘭菌與它共生, 藉此得到更多養料,促使繁茂。附生蘭(氣生蘭)的根被比地生蘭的更為發達,呈圓柱狀,可攀附在樹木、岩石表面生長。
莖:蘭花的莖具有儲蓄養分及水分的功能, 如卡特蘭、石斛蘭等,具有粗大肥壯的「假鱗莖」, 因此較為耐旱。蝴蝶蘭的莖很短, 所以不耐乾旱。萬代蘭的莖呈木質化, 水分及養分均存於肥厚的葉片里。拖鞋蘭由於沒有明顯的莖儲存水分及養分,葉片又薄,若長期乾旱, 很易就會枯死。
葉:蘭花葉片的形態依原生環境的不同各有變化, 其構造由上表皮和下表皮之間的葉肉組織所構成, 有明顯的海綿組織, 通常喜愛強光的蘭花, 它的葉片較肥厚、直立, 質地較堅硬, 如卡特蘭(嘉德利雅蘭), 萬代蘭, 相反; 喜愛弱光的蘭花, 它的葉片面積較大, 質地較薄而下垂, 如蝴蝶蘭, 兜蘭(拖鞋蘭)。
花:蘭花花朵均由3塊花瓣, 3塊花萼以及中間的「蕊柱」組成,。在3塊花瓣中, 上側2塊成對, 下則有一塊形狀和色彩迥異的「唇瓣」所組成; 其主要功能在於引誘昆蟲, 達到授粉的目的。 另外, 由雄蕊及雌蕊結合而成的「蕊柱」, 是蘭科植物所特有的, 雄蕊頂端含有2-8個花粉塊, 稍為用物件撥弄, 就會脫落。
果實:蘭花的雌蕊受精後,花瓣逐漸凋萎,而子房逐漸膨大成綠色棍棒狀,大約經過6-12個月,果實成熟, 果皮由黃綠色轉成褐色。蘭科植物的果實均為蒴果,呈三角或六角形,每角自頂至基部有粗約0.3厘米的長棱,稱為果脊柱。當果實成熟時, 每一果瓣平面中央的果脊柱自蒴果頂端彈開,果瓣產生倒錐形裂縫,便於種子從裂口濺出。
種子:蘭花種子極為微小,細如灰塵,一般呈長紡錘形,用肉眼幾乎辨認不清,每粒種子只有0.3-0.5微毫克重量, 它沒有胚乳,只有一個簡單的胚,外麵包著疏鬆、透明、不易透水的種皮,種皮上有許多增厚的木質化的條紋,胚內含有很少的養分,絕大部分為脂肪類的含物。 由於蘭花種子微小,數量多(每一蒴果內含有種子約20-30萬粒左右),同時種皮有很大的浮力和具有特別抗水濕能力,所以當種子外濺後,隨水流傳播亦無影響。 蘭花自然發芽率甚低,又不易保存,應用組培方法人工播種著能則能獲得大量種子苗。

『肆』 蘭花的葉子和莖部有黑斑,還有救嗎

可以更換盆土重新栽植,去掉病殘部,用多菌靈消毒
可以栽活
栽後澆足水,放蔭涼處一周,成活後正常管理
供您參考

『伍』 蘭花根莖是什麼樣的`

國蘭類蘭花的根是肉質根,形如蚯蚓,中有近木質細筋一根,其莖為假鱗莖,近球形,根據品種不同各有不同,其中以建蘭的最為突出明顯,虎頭蘭的假鱗莖最大,蕙蘭的假鱗莖最不明顯。
而洋蘭類有些品種也有具略似須狀根的根系,其莖也有似棒狀的直立或匍匐莖。

『陸』 蘭花莖部有一道黑紋是什麼呢

蘭花莖部有一道黑紋,這是蘭葉在土層孕育生長中,於土層表面部分的養分渲染的染色體,土層外生長的枝葉就沒有這種現象。

『柒』 蘭花的下部莖好像有斷痕是怎麼回事,時間長了就自動斷掉,好像被什麼咬斷似的,有錯茬。

你的土裡極大可能有蟲子,建議你徹底換圖,土壤的害蟲最難殺死,你用葯,他們就跑,用完葯,他們又回來了,所以,要選用干凈無蟲害、病害的土作為花卉用土,我曾經有三顆鬱金香就是因為一種蟲子(不知是什麼名稱,小米粒大小,米白色,球形)咬死的,症狀和你所說完全一致,這種蟲子就喜歡肉質根或者球根,比如君子蘭、蘭花、百合、石蒜、朱頂紅、牡丹、芍葯等!被咬的植物根部產生空洞,內部腐爛,最後枯萎死亡!平常土裡可以施用辛硫磷或者敵百蟲進行防治!

『捌』 蘭花的基莖是哪部分

那個不叫基莖,叫假鱗莖,一般呈不規則球形,位於葉片與根之間,其肉質根著生在假鱗莖的底部,葉片著生在假鱗莖的頂部,它的側部可以生出花箭和二代苗等,是蘭株生命的核心。

『玖』 蘭草能從根莖葉部圖辨別品種嗎

蘭草的品種特徵主要表現在它的假鱗莖的形狀、大小,葉片的姿態、寬窄、長短、顏色等,花的花期、瓣型、瓣數、一箭的花數、顏色等等。
僅有根莖葉部的圖片,有些能判斷出其大類來,但不能確認其品種。

熱點內容
荷花簾 發布:2025-07-04 19:04:47 瀏覽:779
紅玫瑰的產地 發布:2025-07-04 18:57:35 瀏覽:902
丁香花開香嗎 發布:2025-07-04 18:55:58 瀏覽:791
50種盆栽凈化空氣排名 發布:2025-07-04 18:48:31 瀏覽:578
蓮蓬插花瓶子 發布:2025-07-04 18:43:32 瀏覽:461
勐臘花卉 發布:2025-07-04 18:35:59 瀏覽:992
春天蘭花種類 發布:2025-07-04 18:23:58 瀏覽:209
盆景貶義詞 發布:2025-07-04 18:13:08 瀏覽:967
玫瑰糠疹反復發作 發布:2025-07-04 17:58:46 瀏覽:745
梅花掌法 發布:2025-07-04 17:58:02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