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變形異
A. 蘭花變異的七個特徵
1.初級變異
在下山蘭花中往往經常遇到外瓣增多或捧瓣和舌增多的國蘭變異現象,此類花只是國蘭變異的初級品,此類花極不穩定,有一部分是突然變異,是在花芽形成時,由於外界原因導致蘭花的基因突變,從而開出了多瓣奇花,等到再復花時就變成行花一朵!還有一部分是具有遺傳基因的多瓣奇花,如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老種綠雲,但是此類花的開品多不穩定,今年開六瓣,明年開七八瓣,多由於草的壯弱和養植的好壞而導致花瓣數增多或減少,花形年年都有變化,很難定型!甚至有的時候開出行花!
2.中級變異
在下山的多瓣花中往往遇到外瓣與捧瓣和舌都同時增多,並且有的瓣上出現蝶化變異的園藝品類,此類花為中級品,比初級品的花形較豐滿,花色也由於有的瓣上出現蝶化與舌的增多使花色五彩斑斕,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另外此類花的數量也較少,歷史上留下來的老種只有四喜蝶,此類花的遺傳基因較強,花形變化不大,但是如果草較弱,還是有開行花的可能,此類花在開奇花時,蕊柱也多有變化!
3.高級變異
在蘭花的形態鑒別上,我們知道一朵花由外到內分為四層,第一層為外三瓣,第二層為兩捧瓣,第三層為舌,最裡面為蕊柱.要鑒別一朵奇花是否穩定就要看她的蕊柱是否發生變異,心變形才變!在多瓣里有一類蕊柱裂變或蕊柱足增多的現象,是屬於高級變異!
在高級品內又分為玉樹,牡丹,菊瓣和獅子頭四類;
玉樹花的主要特徵是蕊柱足增多,花瓣萼片蕊柱生於蕊柱足上,形成節節有花,花形似樹,玉樹奇花往往花形同菊瓣,
牡丹瓣獅子頭的特徵出現在同一朵花上,是近年才發現的高級品園藝品類,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如 春蘭千島之花,千禧奇蝶以及蕙蘭的千手觀音,群英之花等等!
菊瓣花是屬於蕊柱異化,花萼片與花瓣增多,無舌類的奇花高級品,菊瓣花的外瓣增多,花莛上著生許多萼片,形成節節有花,中間部位的蕊柱變化為許多碎小的小花瓣,與菊花類的花形非常相似,此類花的花形變化較大,幾乎每朵花形皆不相同,另外 出現蝶化的花瓣也較多,雖然花形多變,但是此類花卻不會開行花!
牡丹瓣的最基本特徵就是舌多同時出現蝶化的花瓣花萼較多,蕊柱變化為多個舌瓣,無蕊柱;此類花的花色由於舌的增多而顯得雍容華貴,色彩斑斕,形似牡丹!牡丹類的奇花在開放時都不轉莖,花朵朝天綻放!
獅子頭花藝最主要的特徵通常是外瓣無增減現象,而捧瓣增多,蕊柱增多並發生裂變,蕊柱不再是一個而是多個蕊柱粘貼,層層花被中均有蕊柱,花的內輪聚生許多有雄性化的碎小花瓣,形成花中有花,花瓣重重疊疊,花形豐滿,綻放時間很長,欣賞價值極高!
B. 蘭草蘭花如何變異
首先要知道蘭花內必須有可變因子才能促使葉或花發生異變,如果蘭花本身並不具備此條件,變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具備此條件一般有以下幾個好方法:化學誘變劑有石蒜鹼,秋水仙鹼,長春花鹼等,使用濃度0.4%-2%,浸泡時間為60-120分鍾;促藝劑有益麗靈和益之寶;物理方法有電磁波,光波輻射;簡單的工藝誘變法有,摘芽促藝,添素促藝.剪培促藝等.當然也要從日常管理上多注意,適當遮陽,注意施肥等
C. 蘭花中的蝶花是怎樣辨認的
每朵蘭花通常由主副瓣共三片、兩片捧心(捧瓣)、一個舌(唇瓣)及一個鼻(蕊柱)所回構成,當一朵蘭花的花瓣答、捧心、舌,全部或任一有變形異常生長或其邊緣成裙鋸狀,使蘭花形貌似蠶蛾粉蝶垂翅起舞或空中飄舞之蝴蝶花,若由副瓣部分發生蝶瓣化變異者為『蝶花』。
由捧心變異的蝶花叫『奇蝶』,不論是何種蝶花其『蝶瓣化』部分比例越大,觀賞價值就越高,若蝶瓣化部分超過全瓣寬的2/5,則為『全蝶瓣』。
D. 蘭花怎樣種出變異品種
芽變,是植物體細胞內遺傳物質發生改變,過種改變往往發生在芽的分生組織細胞中。當芽萌發成新植株時,即表現出新個體與原類型在性狀上有所不同。所以,芽變為新品種選育提供了一個重要途徑。</font><br></font><br> 芽變的范圍很廣,在許多觀賞花卉中經常有出現花色、花性、葉形等方眠的改變,人們利用這些變異,經過分離、定向培育,創造出許多新品種。蘭花品種大都是從野生蘭花中選擇而來。這些野生蘭花品種一部分是自然有性雜交而成的,另一部分則是芽變產生的。藝蘭界向來對蘭花芽變現象不予重視和進一步研究,只是在10年前,江蘇無錫藝蘭前輩沈淵如及其子沈蔭椿在其著述中提到過蘭花芽變選種,並介紹了許多經芽變選育出來的優良品種。筆者在長期養蘭過程中,特別注意對蘭花芽變現象的觀察和研究,有一些體會和發現。</font><br></font><br> 養蘭者都可能見到過這種現象:正常葉片的蘭株,有時萌發出的新株會出現葉藝,如金邊、銀邊、行龍等,但第三代又消失,當然有時能穩定地遺傳下去;在花中也有類似現象,正常花的蘭株,次年新芽產生後所開的花會出現多瓣、少瓣、奇瓣等異常現象,可能第三代又恢復正常。這些變異現象大多屬於芽變(有些是飾變,即是由於環境條件或栽培條件等的影響而發生的暫時性變異,遺傳因子未發生變化)。芽變的細胞學基礎是芽的分生組織部分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這種情況在育種學上稱「嵌合體」,即是正常細胞和變異細胞相嵌而存。並且這兩種細胞在不斷進行「競爭」。若突變細胞佔了上風,則突變性狀表現出來,出現新株與母株不同的性狀;若正常細胞佔了上風,突變性狀就被抑制,出現與母株性狀一樣的新株,或者已出現變異性狀的新株恢復正常。這兩種結果在自然情況下出現的比例大概是1∶1。為了讓更多的突變性狀表現並穩定下來,我們應採取一些人為措施幫助突變細胞「戰勝」競爭細胞。通常有效的辦法就是分離一定向培育。</font><br></font><br> 在蘭花的栽培過程中,若發現變異新株,應立即與母株分離開來,單獨栽植,這樣可減弱母株正常細胞對新株變異細胞的影響,防止新株變異性狀回復。</font><br></font><br> 定向培育的目的是防止突變細胞內的已突變基因或已變異染色體回復。因為正常細胞內的基因發生突變或染色體發生變異,其根本原因是外界因素變化引起的,如高溫、低溫、光照、乾旱、輻射等。進行定向培育即是給已變異新株創造一個適合其變異性狀穩定的外界環境條件。這個條件的總原則就是「不能給予強烈刺激」。當然不同的變異性狀也有其特殊要求。比如葉藝性狀的穩定,除水分供應適度、溫度較穩定等常規條件外,還應特別注意避免強光照射,控制氮肥施用。因為強光直射和充足氮素都有利於大量葉綠素的形成,從而減少了有色體、白色體的相對量,結果造成葉藝退化甚至消失。</font><br></font><br> 芽變選育蘭花新品種技術要求簡單。如今蘭花野生資源越來越少,要想從野生蘭花中直接獲得新品種相當不易,而人工有性雜交和播種技術難度大,在這種情況下,芽變選種就成了獲得蘭花新品種的重要途徑
E. 蘭花剛栽了一個月葉子變形扭曲不堅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求解答
有時候葉子扭曲是品種特性。
如果原來不扭曲但栽後扭曲,這是葉子失水,說明植料太干,或者根部受損(爛掉)不吸水
F. 人為讓蘭花變異的方法有哪些謝謝
A.物理誘變:紫外線,X—射線,γ-射線,快中子,激光,微波,離子束等。
B.化學誘變
(一)烷化劑
是栽培作物誘發突變的最重要的一類誘變劑。葯劑帶有一個或多個活潑的烷基。通過烷基置換,取代其它分子的氫原子稱為"烷化作用"所以這類物質稱烷化劑。
烷化劑分為以下幾類:
1. 烷基磺酸鹽和烷基硫酸鹽
代表葯劑: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
2. 亞硝基烷基化合物
代表葯劑:亞硝基乙基脲(NEH)、N-亞硝基-N-乙基脲烷(NEU)
3. 次乙胺和環氧乙烷類
代表葯劑:乙烯亞胺(EI)
4. 芥子氣類
氮芥類、硫芥類
烷化劑的作用機制--烷化作用 作用重點是核酸,導致DNA斷裂、缺失或修補。
(二)核酸鹼基類似物
這類化合物具有與DNA鹼基類似的結構。
代表葯劑:
5-溴尿嘧啶(BU)、5-溴去氧尿核苷(BudR) 為胸腺嘧啶(T)的類似物
2-氨基嘌呤(AP) 為腺嘌呤(A)的類似物
馬來醯肼(MH) 為尿嘧啶(U)的異構體
作用機制:作為DNA的成份而滲入到DNA分子中去,使DNA復制時發生配對錯誤,從而引起有機體變異。
(三)其它誘變劑
亞硝酸 能使嘌呤或嘧啶脫氨,改變核酸結構和性質,造成DNA復制紊亂。HNO2還能造成DNA雙鏈間的交聯而引起遺傳效應。
疊氮化鈉(NaN3) 是一種呼吸抑制劑,能引起基因突變,可獲得較高的突變頻率,而且無殘毒。
用秋水仙素誘導多倍體。
秋水仙素是從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器官和種子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劇毒的植物鹼。純品為無色或淡黃色針狀結晶,熔點155℃,有苦味,易溶於冷水、酒精、氯仿和甲醛。通常用水或酒精作溶媒。
G. 蘭花的變種有那些
每一個種的個體都不會完全相同,它們之間也會存在一些差異,如瓣型、花色、花期等都會有不同。根據這些差異,又可以劃分為不同的變種、品種等。
變種是種以下的分類單位,同一種的不同變種之間雖有某些差異,如花色、形態、葉的寬窄等,但差異還不夠大,主要是不具有獨立的遺傳機制,即變種之間是可以自然雜交的,僅由於地理或自然條件的原因,長期與其他變種出現自然生殖隔離,而選擇保留出了自己獨特的性狀。隨著生殖隔離條件消失,變種會逐漸融合,只保留種的特徵。
H. 蘭花為什麼形色各異
蘭花品種繁多,株型各異,變化萬千,使人眼花繚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識者是寶,不識者是草。沒有一定的鑒別能力和選育知識,可能投入大量資金,一株佳品都選不到,並與好花失之交臂,令人扼腕嘆息。那麼,怎樣才能選到自己較為中意的蘭草,就讓我們以春蘭、蓮瓣為例,來共同探討一下下山蘭的選擇問題。
從花上來選擇
冬末春初,是大部分蘭花的花期,也是購蘭的黃金季節,愛蘭人士可以憑花看出蘭花的優劣。在具體選擇時,要注意選擇瓣型優、色彩好、帶線藝、造型奇的蘭花。一是以花香醇正清遠的幽香、安息型為優,濃烈香、檀香型為中,無香者為次,四季開花、逢佳節開花者為珍。二是花色以素心、高品位色花為優,花被純色、復色為中,色彩過淡無序、麻雜為下。三是以花香、花奇、花開葉上、花期長者為佳。四是瓣型以梅瓣、荷瓣、水仙瓣和這三者的混合瓣為優,蝶瓣、奇瓣(多瓣、少瓣、並蒂)為上,竹葉瓣、柳葉瓣為次。五是萼片以質厚,兩側萼以「飛肩」、「一字肩」為優。六是蕊柱(鼻頭)以小巧為上,多鼻頭為佳。七是捧瓣以質硬、硬捧、兩瓣不開窗為好。八是唇瓣(舌頭)以端正、短圓、寬厚、起兜、色糯、多舌、舌面分布有規則的朱紅點、色塊或純色為優,如如意舌、劉海舌、大圓舌、龍吞舌、紅舌、素舌等。九是花葶以出架、細圓、挺直,顏色與葉相映襯為好。
從葉上來選擇
蘭草一年到頭著花期就那麼幾十天、個把月,且受陽少、病害嚴重、苗單的幾年都見不到花,嗅不到芳香的下山蘭佔大多數。不見花的蘭草,蘭友俗稱「賭草」、「啞巴草」。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看葉選草。一是下山蘭葉態較雜亂,葉質較粗糙,葉片多缺損,要側重選擇葉型,蘭草葉片要相對寬、厚實、凝重、富有彈性、有光澤,主脈要顯、中骨透明、溝槽要深,成魚肚型、起皮折皺、迭波起浪。二是急收尖、葉尖圓鈍、圓頭開*、葉尖帽白亮、葉尖起兜成條匙狀、葉尖有異色、葉尖特硬粗糙、有刺感、甚至角質化了。三是鞘殼包腳要緊要高,鞘葉要向外擴張,苞尖質地厚硬極銳,這樣,著花的花瓣結構根部才收得緊,花瓣前端放得開。四是鞘殼有沙暈,筋脈透頂,顏色單一而無雜色或整體顯糯、透亮、筋紋通梢者,常有素花、色花出現。五是矮種草要小巧靈秀,具有短、圓、闊、厚、粗、龍、起7個特點,看其是否代代相傳、相似。六是葉尖、葉甲向葉心部扣卷,掛有粗筋紋,葉片修長、端扭而彎垂,葉尖出現「走絲嘴」,葉片呈現「放角」、「行橋」、「蟬衣」者。七是葉片數特別多,葉姿奇特多態,呈燕尾葉、陰陽葉、雞冠狀、鷹嘴狀、頂端長毛刺的,蘭株為兩種以上不同蘭類串種等。這些蘭株所表現出的特點,出好花的比例會多一些。
從葉藝上來選擇
葉藝草又叫線藝草。葉藝線紋美麗、新穎奇巧、變化萬端,有圖斑藝、中透藝、縞藝等等,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還有先明性、後明性之分。在選擇時注意選擇穩定型、期待型品種,選擇不同凡響的葉、花雙藝草。真正天然的線藝草具有界清、位符、甲有、尾鮮的特徵。假線藝蘭往往色晦、界散、位移、甲無、尾焦。選擇抽心葉帶藝、鼻龍開闊、中骨明亮、甲尖白紅、銀絲成群、背銀浮現、葉藝對比度鮮明、艷麗、通尖達底的,日後藝向進化比較穩定可*,容易上花,出好藝、高藝的情況也相對多些。
從假鱗莖及根上來選擇
根深則葉茂,莖壯則花好。下山蘭要看根是否橫生曲折,多有龍根或姜餅根,根向四周平展,並帶有山基土和自然界的腐殖質。選擇根系多、沒腐根的下山蘭,發芽多、易栽培。蘭根狀如鹿角根、人參根、墨魚須根、雞爪根、樹杈狀根、多分節根的蘭草易出好草。假鱗莖作為蘭花生長和繁殖的重要器官要粗大圓實。外形特殊的假鱗莖,形如「橄欖形」、「冬筍形」、「葫蘆形」、「圓錐形」等,往往有奇花、良種出現的可能。
從花芽、葉芽上來選擇
一是葉芽、花芽純色或色彩異常鮮艷,如茶色、黑色、血紅色、深紫褐色等,有色花和變藝的可能。二是新芽呈現黃白色或綠色上泛黃白斑,甲尖有米粒大的晶亮點者,便是出藝之徵兆,如甲尖晶亮點上又現紅暈,將是出高藝之徵兆。三是芽渾圓壯實,似子彈頭,花芽在苞片內如桂圓核的多半出梅瓣,形如橄欖者多出荷瓣。四是芽出土為白色、白綠色或綠色,上面無任何雜色的點或紋者必出素心。五是芽為純一色,如黃色、紅色、紫紅色等,而無任何雜色,且尖部有白水晶狀的鉤或白米粒狀物的,有可能開出黃素或紅素。六是從芽的色彩還可推斷出花的顏色,芽甲間泛有多色筋紋或沙暈的,多能開出色彩對比度鮮明、多種顏色相間的綺麗復色花,新芽出土後,著色越鮮明濃艷,其花色愈濃,尤其以花開的顏色越開越濃的後明花為最好。
此外,在選購時,切忌貪多求全,不要選擇組培草、回籠草、病態蘭和移花接木、假冒偽劣的假蘭草,要找信譽好的蘭商、蘭家購買;注意選擇品真質健的蘭株,成活率和發苗率也高;若選進了病蟲害嚴重的弱蘭,成活率低,復壯難,開花更難,隔離管理不好,整治措施不力,稍有不慎,就會倒苗,連個種都留不下來,有的還會感染蘭棚里的蘭草,帶來麻煩和損失,影響日後的交流和出售,且要指望它發苗、開花,得熬幾年,各方面都不劃算。下山蘭一般具有「搶生」的特點,伏盤期較快,選好後,栽培和管理可相對粗放些,少施或不施肥。
在栽好傳統「當家草」的同時,多請教、多觀察、多比較,對下山蘭從花、葉、根、莖方面進行全方位鑒定,多角度認真推敲,而不能一概而論,顧此失彼。我們相信憑借自己積累的豐富經驗和獨到的眼光去試試運氣,選培些「有特點」、「有內容」的下山蘭,難說有投入小,獲利大的可能,極富創造性、挑戰性和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