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網花蘭花草
㈠ 絲襪梅花的製作方法
材料:QQ 線、套管(共 8 只)、咖啡色膠帶、尖嘴鉗、金黃絲襪(可選用紅、綠、白)、梅花專用花 芯(可選紅、黃、綠)、26# 金色鐵絲、梅花花桿。
步驟:
用 26# 金色鐵絲在 1 號套管(從小到大依次為 1 、 2 、 3 、 4 、 5 、 6 、 7 、 8 ,最小的那個)上繞一圈,用尖嘴鉗擰兩圈,剪掉多餘的鐵絲。做 5 個(每朵花 5 片花瓣 )。
金黃的絲襪套在繞好的鐵圈上 用 QQ 線纏好( 註:扎花專用 QQ 線,有輕微粘性,不用打結,直接拉斷即可),用剪刀剪掉多餘的絲襪 (注意剪時要兩邊剪,這樣可以避免把鐵絲剪斷 },5 片都綳好絲襪。
取一根鐵絲剪斷,對折,做一個小彎勾。
把做好的小勾放進梅花花芯,用尖嘴鉗夾緊 因為花芯中間是空的,用勾子勾住就不會 脫落 用膠帶纏一圈(紙膠帶有粘性,要拉開。)
把做好的花瓣綁在處理好的花芯上,依次綁好 5 片,用紙膠帶纏幾圈 (把難看的碎襪子 和鐵絲遮掉),一朵梅花大功告成了。
把做好的花朵綁在梅花桿上,用咖啡色紙膠帶纏幾圈(可以遮掉難看的碎襪子和鐵絲,使 整體更美觀) 整下形,多做些扎在花桿上很好看的。
做好的一束 共 4 小枝,把花桿弄彎曲些。
㈡ 絲網大六蘭花
蘭花草並非以優美花形取勝,而是以其朴實的精神讓人感動。今天,幾分鍾課堂就教大家如何做蘭花草。
㈢ 求雕花煙斗的原文。。謝謝哈。
雕花煙斗 馮驥才
一、老花農
他被這大盆光燦燦的鳳尾菊迷住了。
這菊花從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噴涌而出,閃著一片輝煌奪目的亮點點兒,一直瀉到地上,活像一扇艷麗動人的鳳尾,一條給舞台的燈光照得熠熠發光的長裙,一道瀑布——一道靜止、無聲、散著濃香的瀑布,而且無拘無束,彷彿女孩子們洗過的頭發,隨隨便便披散下來。那些綴滿花朵的修長的枝條紛亂地穿插垂落,帶著一種山林氣息和野味兒。在花的世界裡,惟有鳳尾菊才有這樣奇特的境界。他頂喜歡這種花了。
大自然的美使他拜倒和神往。不知不覺間他一隻手習慣地、下意識地從衣兜里掏出一個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煙斗,插在嘴角,點上火,才抽了幾口,突然意識到花房裡不準吸煙,他慌忙想找個地方磕滅煙火,一邊四下窺探,看看是否被看花房的人瞧見了。
花房裡靜悄悄的,幸好沒有旁人,他暗自慶幸。可就在這時,忽見身旁幾片肥大濃綠的美人蕉葉子中間,有一張黑黑的老漢的臉直對著他。這張臉長得相當古怪,竟使他嚇一跳。顯然這是看花房的人,不知什麼時候站在這里的,而且沒出一聲,好像直躲在葉子後邊監視著他。一雙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著他嘴上的煙斗,煙斗正冒著煙兒。他剛要上前承認和解釋自己的過錯,那老漢卻出乎他的意料,對他招招手,和氣地說:
「沒關系,到這邊來抽吧!」
他怔了一下,就從眼前幾片蕉葉下鑽過去。老漢轉過身引著他走了幾步,停住;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
這兒,靠牆是條磚砌的土炕,上邊的鋪蓋捲成卷兒,炕上只鋪一張葦席;炕旁放著一堆短把兒的尖頭鋤、長柄剪子、噴水壺、水桶、麻繩和細竹棍之類;炕前潮濕的黃土地掃得乾乾凈凈。中間擺一個矮腿的方木桌,只有一尺多高,像炕桌;隔桌相對放兩把小椅子——實際上是凳子,不過有個小靠背,像幼兒園孩子們用的那種小椅子。桌椅沒有塗漆,光光的木腿從地上吸了水分,都有半截的濕痕。桌面上攤開一張舊報紙,晾著幾片焦黃的煙葉子……看來,這看花房的老漢,還是個收拾花的老花農呢!以前他來過這里幾次,印象中似乎有這么個人,但從未注意過。
「您自管抽吧,這兒透氣。」
老花農指指床上邊一扇打開的小玻璃窗說,並請他坐下,斟了一碗熱水,居然還恭恭敬敬放在他面前。這使他這個犯了錯的人非常不安,也更加不明白老漢為什麼如此對待他。
隨後,老花農坐在他對面,打腰裡拿出一桿小煙袋和一個圓圓的磨得鋥亮的洋鐵煙盒,打開煙盒蓋兒,動手裝煙葉但這雙手痙攣似地抖著,裝了一陣子才裝滿。點上火抽起來,也不說話,卻不住地對他露出笑容,還總去瞟他叼在嘴上的煙斗。他從老花農古怪的臉上,很難看出是何意思。是善意地譏笑他剛才的過失,還是對他表示好感呢?自己能引起別人什麼好感來?他百思莫解,老花農卻開了口:
「唐先生,您還畫畫不?」
他怔住了。「您怎麼知道我姓唐?還知道我畫畫?」他問。
「啥?」老花衣側過右耳朵。
他大點聲音又說一遍。
老花農兩頰上的皺紋全都對稱地彎成半圓形的曲線,笑眯眯地說:
「先前,您帶學生到這兒來畫過花兒,咋不知道。您模樣又沒變……」
唐先生想了想,才想起這是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到來之前的事。由於這兒的花開得特別好,他曾帶學生們來上寫生課,而且是在他喜歡的這鳳尾菊盛開的時節。事隔六七年,老花農居然還記得。尤其近幾年的驟變,過去的事對於他猶如隔世的事,去之遙遠。像他這樣的一個紅極一時的大畫家,好比高高懸掛的閃爍輝煌的大吊燈,如今被一棒打落下來,摔得粉粉碎。那些五光十色、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腳下,無人顧惜。他落魄了,被人遺忘了,無人問津了。原先整天門庭若市,現在卻「門前冷落車馬稀」;那些終日纏在他身旁的名流、貴客、記者、編輯、門生、慕名而來的崇拜者,以及附庸風雅的無聊客,一概都不見了。他就是一張蓋了戳的郵票,沒有用處。而當下居然被這老漢收集在記憶的冊子里。他心裡不禁泛起一陣酸楚和溫暖的感動的微波。「您居然還記得我,好記性呀!可我,我現在……不常畫畫了。」他因感慨萬端,聲調低沉下來。
「啥?」老花農又是那樣偏過右耳朵。
「不常畫了。」
「明白,明白。」老花農像個知心的人那樣,深有所感似的會意地點了點頭。跟著加重語氣說:「不過,還是該畫,該畫。您畫得美,美呀……」
「我?可您並沒見過我的畫呀!」他想自己在這兒給學生們上寫生課時,並沒動手畫過。一剎那,他覺得老花農在對自己客套,拉近平。
「不!」老花農說,「您的畫印出過畫片,俺見過,畫得美呀!」
老花農贊美的語氣是由衷的,好像回味吃過的一條特別美味的魚似的。看來,這老漢不只是在花房認識自己的,還注意自己的作品,耳聞過自己的聲名。難道在這奇花異卉中間,在這五彩繽紛的花的天地里,隱藏著一個知音嗎?好似深山幽谷之間的鍾子期?他驚異地望著對方。當他的目光在老花農古怪的臉上轉了兩轉,這些離奇的猜想便都飛跑了——
誰能從這老花農身上、臉上和奇形怪狀的五官中間找到聰慧、美的知識的影子呢?瞧,他穿一身皺巴巴的黑褲褂,沾滿污痕,膝頭和領口的部分磨得油亮;像老農民那樣打著裹腿,腳上套一雙棉鞋簍子;面色黧黑,背光的暗部簡直黑如鍋底,這顏色和衣服混成一色;滿臉深深的皺紋和衣服的皺褶連成一氣。他身子矮墩墩,微微駝背;羅圈腿,明顯地向里彎曲。坐在那裡,抱成一團,看上去像一個漢代的大黑陶爐,也只有漢代人才有那種奇特的想像,把器物塑造得如此怪異——他的腦門向外凸成一個球兒;球兒下邊,便是兩條猿人一般隆起的眉骨,眉毛稀少;眼睛小,眼圈發紅,眸子發灰,有種上年紀人褪盡光澤而黯淡的眼神。下半張臉差不多給亂雜雜的短髭全蓋上了。那雙扇風耳,像假的,或者像惟恐聽不清聲音而極力挓開。尤其總偏過來的右耳朵,似乎更大一些……就這樣一個老漢,給人一種舒展、執拗和容易固守偏見的感覺,好似一個老山民,一輩子很少出山溝,不開通,沒文化,恐怕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而且歲數大了,耳朵又背,行動遲緩而不靈便。他往煙袋裡塞滿煙葉子,一半掉落在外,也不去拾。掉多了,就垂下一隻又黑又厚又粗糙的手,連地上的土渣一齊捏起來,按在煙鍋里,並不在意。老年的邋遢使他顯得有些愚笨。由於語言少,他誇耀唐先生的畫時,除了「美,美呀!」之外,好像再沒有其他詞語了。唐先生很少聽人用「美」這個字眼兒來稱贊畫。這個字眼兒本身就含著很深的內容,尤其是現在給這樣一個黑老漢的嘴裡說山來,就顯得很特別,不和諧,不可思議。這個「美,美呀!」究竟是指什麼而言,是何內容,難道是對自己的藝術發自內心的一種感受?唐先生心想,或許這老漢聽人說過自己的大名,偶然還見過自己大作的印刷品,碰巧發生了一時興趣,但僅僅是一種直覺的喜愛,與對藝術的理解無關。這種喜愛即便有理由,也是出於無知和對藝術幼稚的曲解。彷彿我們聽鳥叫,覺得婉轉動聽,但完全不懂鳥兒們說些什麼;兩只鳥兒對叫,可能在相互生氣謾罵,我們卻以為它們在親昵地召喚或對歌……
他倆坐了一陣子。老花農似乎無話可說,默默抽著煙。老花農煙抽得厲害,銅煙嘴一直沒離開嘴唇。唐先生呢?也沒有更多的話可說。不過,他不再像剛才那樣——由於自己犯了花房的規矩而不安和發窘了。心裡舒坦,滋滋有味兒地抽著自己的煙斗。可是他發現老花農仍在不時瞅他嘴上的煙斗。他不明其故。「您來嘗嘗我的煙斗絲嗎?」他問。
「不!」老花農笑眯眯地說。他笑得又和善又難看。「俺是瞧您的煙斗挺特別……」
他的煙斗比一般的大。上邊雕著一隻肥胖的貓頭鷹,棲息在一段粗粗的禿枝上,整個圖形是浮雕的,凸出表面;背後是一個線刻的圓圓的大月亮,實際上只是一個大圓圈,卻十分洗練,和浮雕的部分形成對比,畫面顯得十分別致和新穎。他把煙斗磕滅火,遞給老花農。
「這煙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說。
老花農接過煙斗,雙手擺弄著,目不轉睛地瞧著,然後揚起臉對唐先生贊不絕口:「美,美,美呀!」那雙灰色的小眼睛竟流露出真切的欽慕之情,使他見了,深受感動。這煙斗是他得意的精神產兒啊!但他跟著又堅信,煙鬥上那些奇妙的變形和線條的趣味,絕不在老花農的理解之中。此時,他腦袋裡還閃過一種對老花農並非善意的猜疑。他疑心老花農對他如此敬重,如此贊美,是看上了他的煙斗,想要這煙斗。他瞅著老花農對這煙斗愛不釋手的樣子,便說:
「您要是喜歡這煙斗,就送給您吧!」
不料,老花農聽了一怔,臉上的表情變得鄭重又嚴肅,趕忙把煙斗雙手捧過來,說:
「不,不,俺要不得,要不得!」
「您拿去玩吧!我家裡還有哪!」
「您有是您的。俺不能要!」
老花農一個勁兒地固執地搖腦袋,堅決不肯要。他客氣再三,老花農竟有些急了,臉色很難看,黑黑的下巴直顫,好像被人家誤以為自己貪愛他人之物,自尊心受不了似的。老花農激動得站起身,把煙斗用力塞回到唐先生的手掌里。唐先生只得作罷,將煙斗裝上煙斗絲,重新插在嘴角,點上火。
這樣,唐先生對陌生的怪模怪樣的老花農的認識便進了一步,除了感到他個性十分固執之外,還感到他很質朴和誠實。對自己的敬重是實心實意的,沒有任何利慾的雜質。盡管他依然確信老花農對藝術一竅不通,僅僅出自一種外行的欣賞方式,與自己毫無共同語言。但由於自己長時間受盡歧視,飽嘗冷淡和受排斥的苦滋味,在這里所得到的敬重對於他便是十分珍貴的了。尤其這一片單純、溫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好比野火燒過的荒原上的花兒、寒飆吹過的綠葉那樣難得。
從此以後,盡管這花房離他家不算太近,他卻常來坐坐,特別是在鳳尾菊盛開的時刻。他來,看過花,便和老花農相對而坐。兩碗冒著熱氣兒的開水,兩個冒著白煙兒的煙鍋。周圍是艷麗繽紛的花的海洋,靜靜地吐著芬芳。沒有一絲風兒,但可以一陣陣聞到牡丹的濃香,一會兒又有一股蘭花的幽馨暗暗飄來。兩人的話很少,常常默默地坐到薄暮。窗子還挺亮,花房內已經晦暗,到處是模模糊糊的色塊,對面只能見到一個朦朧的人影。這時,老花農完全變成一尊大黑陶爐子。只有在一閃一閃的煙火里,才隱隱閃現出那副古怪的面孔。
從偶然、不多的幾句話里,他得知老花衣姓范,唐山北邊的豐潤縣人,上幾代都是花農;從三十多歲他就來到這屬於郊區公社的小花房工作,為市區各機關的會場增添色彩,給許許多多家庭點綴生活的美。他老伴早已病故,有個兒子,在附近的農場修水渠。這間充滿陽光、花氣和潮濕的泥土味的小花房便是他的家。除此再不知道旁的,似乎老花農再沒有什麼可以告訴他的了。兩人默默對坐,並不因為無話可說而覺得尷尬,相反,卻互相感受到一種滿足。至於老花農以什麼為滿足,他很難知道。但他從老花農凝視著他和他嘴上的煙斗的含笑的目光里,已經明確地感覺到了——老花農難道真的懂得他的藝術,只是不善於表達?不,不!這雕花的煙斗,目前在他生活中、在他精神的大地里的位置,旁人是很難想像得到的。
二、畫家
一些巴黎的窮畫家,曾經由於買不起畫布和顏料,或者被飢腸餓肚折磨得坐卧不寧,就去給酒吧間的牆上畫金月亮,換取一點甜酒、酸黃瓜、麵包和亞麻布,跑到家,趁肚子里的食物沒消化完,趕緊把心中渴望表達出來的美麗的形象塗在畫布上。
我們的唐先生則不然。現在所有的畫家都靠邊站,又沒有課教,呆在家無事可做。他每月十五日可以到畫院的財務室領到足夠的薪金。天天把肚子塞得鼓鼓的,像實心球;精力有餘,時間多得打發不出去。畫癮時時像癢癢蟲弄得他渾身難受,但他不敢去摸一摸筆桿。
這是當時我們的文學藝術家們共同的苦惱。文壇上拉滿帶電的鐵絲網,畫苑裡遍處佈雷;筆桿好像炸彈里的撞針,擺弄不好,就會引來殺身之禍。
時間久了,錫管中黏稠的顏色硬結成粉塊,好似昆蟲學家標本盒裡的死螞蚱;畫布被塵埃抹了厚厚的一層;筆筒中長長短短的畫筆中間結上了亮閃閃的蛛絲……
他整天無所事事,又很少像從前那樣有客來訪,無聊得很。他懷念往事,懷念失去的一切,包括那飛黃騰達的歲月里種種出風頭和得意的事情。那時,不用他去找,好事會自己跑上門來,還是請求他接受。如今卻只有寂寞陪伴著他。但他總不能浸在回憶里,要擺脫。他曾同別人學過釣魚、下棋、打牌,藉以消磨時光;他卻發現自己缺乏耐性,計算、推理和抽象認識的能力極差,無論怎樣努力也養不成這些嗜好。他還學過一陣木工。雖然他五十餘歲,身子蠻壯,結實的肌骨里還蘊藏著不少力量,拉得了大鋸,推得動大刨子。前幾年的大風暴里,他的傢具被抄去不少,自己動手做些應用的傢具,倒還不錯。經過努力,他的木工活學到能粗粗製成一張桌子或一隻碗櫥的程度,但沒有一件傢具能夠最後完成,總是設計得好,做得差不多就沒興致了。草草裝配上,刷一道漆色;往往是這里剩下一個抽屜把兒沒安,那裡還有一扇玻璃櫃門沒有裝上去,就扔在一邊,像一件件半成品,無精打采地站在屋子四邊……他不能畫畫,就如同一個失戀的人,一時做什麼事都打不起精神來。
一次,他閑坐著,嘴上叼一隻大煙斗。無意間,目光碰到又圓又光滑、深紅色的煙鬥上。他忽然覺得上邊深色的木紋,隱隱像一雙敦煌壁畫中的飛天人物;他靈機一動,找到一把木刻刀,依形雕刻出來,再用金漆復勾一遍,竟收到了意想之外的效果。這飛天,衣袂飛舉,裙帶飄然旋轉,宛如在無極的太空中款款翱翔,並給陽光照得輝煌耀目。真有在莫高窟里翹首仰望時所得的美妙的感覺。那些刀刻的線條還含著一種他從未感受過的濃厚又獨特的趣味。如此一來,一隻普普通通的煙斗便變成一件絕妙的藝術品。一下子,他就像在難堪的囚居中找到一個新天地,在焦渴的荒漠中發現一汪清泉;像孩子突然拾到一個可以大大發揮一下想像的木頭輪子似的,興致勃勃、欣喜若狂地擺弄起這玩意兒來。
他鑽到床底下,從一隻破籃於里翻出好幾個舊煙斗,幾天內全刻了出來。有的刻上一大群揚帆的船;有的雕出一隻啁啾不已、活靈活現、毛茸茸的小雛雀;有的僅儀劃幾條春風吹動的水紋,幾顆淡淡的星;有的則仿照漢畫中帶篷子的戰車,線條逼真地摹擬出漢畫拓片上那種渾古蒼拙的味道。現成的煙斗刻完了,他就找來一些硬木頭、干樹根、牛角料,自製煙斗。雕刻的技術愈來愈精,從線刻到浮雕、高浮雕,有的還在表層打孔和鏤空。再加上煮色、磨光、燙蠟和塗漆,精美無比。它和一般匠人們雕刻的煙斗迥然不同。匠人們靠熟練得近似油滑的技術,式樣千篇一律,圖形也都有規定的程式,嚴格地講那僅僅算是玩意兒,不是藝術品。而唐先生的煙斗,造型、圖紋、形象、製法,乃至風格,無一雷同。他把每隻煙斗都當做一件創作,傾盡心血,刻意經營。在每一個兩三公分高的圓柱體上,都追求一種情趣,一種境界……他把雕好的煙斗擺滿一個玻璃書櫃——里邊的書早被抄去,原是空的——這簡直是一櫃琳琅滿目、絕美的藝術珍品。在這里,可以見到世紀前青銅器上怪異的人形,彩陶文化所特有的酣暢而單純的花紋,羅馬建築,蒙娜麗莎,日本浮世繪中的武士,北魏佛像,昭陵六駿,凱旋門,武梁祠石刻,韓乾的馬,徐混的牛,鄭板橋的竹子,埃及的獅身人面像,華特·狄斯尼的卡通人物。這些圖形都保持原來的藝術風格和趣味,不因摹仿而失真。有的原是宏幅巨制,縮小千分之一刻在煙鬥上,毫不丟掉原作的風神、氣勢和豐富感。還有些用怪模樣的老樹根雕成的煙斗,隨形刻成嶙峋的山石,古鼎或獸頭,海浪或飛雲。文明世界的寶藏,人世間的萬千景象,都是他攝取的題材。他的變形大膽而新奇。為了傳神,常常舍棄把握得很准確的物象的輪廓;他在藝術上向來反對單純地記錄視網膜上的影像;在調色板上,他主張融進內心感受的調子。此時,他把這一切藝術理想都實現了。
他如同真正從事創作時那樣,有時一干就是一整天。半夜裡,有了想法也按捺不住跳下床來,操起雕刻刀。得意之時,還要把老伴推醒共同欣賞。老伴與他三十年前同畢業於一座藝術院校。有一樣的理想和差距不大的才華。結婚後,老伴為了他,把個人的抱負收拾起來,或者說是全部地加入到他的理想中。瘦削單薄的肩膀挑起生活的重擔,卻以他的成功為歡樂,默默與他一起分享榮譽的快感和事業上的收獲。當有人宣布他的前程已經被毀滅時,老伴表面上比他不在乎,心裡反比他更沉重、更灰心失望。現在,老伴見他從多年的苦悶里找到一種精神的寄託,心中深感安慰。不管怎樣,在旁人眼裡煙斗是個玩物,不被留意。畫畫的,不去畫畫,還有什麼麻煩?有時,老伴見他居然從這么一個小東西上獲得如此之多的快樂,還忍不住偷偷掉淚呢!
想想看,這一切老花農哪裡懂得!如果說老花農是他的知音,恐怕是自尋安慰吧!然而,藝術家需要的不是家庭承認,而是社會承認。也許由於唐先生的周圍萬籟俱寂,無人賞識,無人喝彩,無人答理他,太寂寞了;老花農這里發出的一個孤孤單單的蒼啞的回聲,多多少少使他得到一點充實。
三、時來運轉
秋風一吹,大自然平調的綠色頃刻變得黃紫斑駁。又是一番姿色,又是賞菊的好時節。可是唐先生卻沒有到那離家較遠的小花房去。他已經半年多沒去了。
半年前,他被落實了政策,名畫家的桂冠重新戴在頭上。家裡的客人漸漸多起來。好像堪堪枯謝的枝頭又綻開花蕾,引來群群蜜蜂、蝴蝶、小蟲。編輯們來要稿,記者來采訪,名流們穿梭不已。前幾年銷聲匿跡的門生,又來登門求教。求畫的人更是接踵不絕。他整天迎進送出,開門關門,忙得不亦樂乎。有時一群群闖進來,坐滿一屋子,鬧得他的畫室像剛剛開業的小飯鋪。他給這些人纏著,什麼也幹不了。還有些人純粹來泡時間,一坐就是半天。要不是他們自己坐得厭煩了,還不肯走呢!他對這些不知趣的人,尤其沒有辦法。有時他不說話,想把來訪者冷淡走,偏偏這種人不善察言觀色。甚至有人還對他說:「你的客人太多了,把你的時間都佔去了,還怎麼畫畫?你不能不答理他們嗎?」說話的人往往把自己除外,弄得他啼笑皆非。
然而,他被這么多人捧在中間,像眾星捧月似的,畢竟很高興。這是自己地位、名望、榮譽和價值的見證。前些年失掉的榮譽,像一隻跑掉的鳥兒,又帶著一連串響亮的鳴叫——飛回來了。整天,喜悅如同一對小漩渦旋在他嘴角上,連睡覺時也停在他嘴角上緩緩轉動。因此,人來人往,又使他得意、滿足、引以為榮。此時,他忙得早把那無足輕重的老花農淡忘了。
煙斗呢?卻非刻不可。因為來訪者搞不到他的畫,都設法要一隻煙斗去。大凡這些要煙斗的人,其中沒有幾個真正懂得他寄寓在這小東西上奇妙的語言,也並非喜歡得不得了(盡管裝得珍愛如狂),不過因為這是大名鼎鼎的「唐先生」刻的煙斗而已。好比有人向大作家要書,拿回去可能翻也不翻,要的是作家在扉頁上的親筆簽名——但他必須應付這種事。幾個月里,他擺在玻璃書櫃里的煙斗被人們要去大半。他還要抽時間不斷地雕出一些新的來,刻得卻不那麼盡心了,草草了事,人家照樣搶著要。除非對方是藝術內行或什麼大人物,他在構思用意和刻法上才著意和講究一些。
他可以畫畫了,反而畫不成,沒時間。一時他的煙鬥倒比他的畫更出名。他快成煙斗藝術大師了。
一天,打一早就是高朋滿座。一個矮胖胖,是位通曉些繪畫常識的名作家;另兩個身材一般高,都戴圓眼鏡,若不是一個長臉盤,一個小臉盤,簡直是一對兒。這兩個是出版社比較有些資格的編輯,來催稿件;還有一位瘦高、長腿、像只鸛鳥的大個子,是位畫家。大家當著他的面討論他的繪畫風格,自然都是贊美之詞。那位長腿畫家曾是唐先生的畫友,多年來也曾登門,近來又成了座上客。此刻竟以唐先生的貼己和知音的口氣說話。
唐先生雖然聽得挺舒服,但他要畫畫,並不希望這些人總坐著不走。昨晚他勾了一張草圖,本想今天完成,但客人們一早就魚貫而入,他又不好謝客,只得坐陪。此時,大家已經抽掉一包帶過濾嘴的香煙了,濃煙滿室,都還沒有告辭的意思。正在無可奈何之際,外邊又有人敲門。他心裡厭煩地說:「又來一個,今天算報銷掉了!」便去開門。
打開門,不覺雙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鳳尾菊。一個人抱著這盆花,面部被花遮住。他怔了,是誰給自己送花來了呢?這么漂亮的花!
「誰?快請進!」
來人沒吭聲,慢吞吞走進來,把花兒放在地上。待來人直起腰一看,原來是半年多未見的老花農。是他把自己喜愛的花兒送到家裡來了。
「唷,老范,是您呀!您怎麼來的?抱來的嗎?」
矮墩墩的老花農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前襟沾著土,他抱了這盆花走了很長的路,累了,額上沁出亮閃閃的汗珠,微微直喘,說不出話,只頻頻點頭。
客人們都起身過來,圍著地上這盆鳳尾菊欣賞起來,兼有為主人助興的意思。
唐先生請老花農坐下歇歇。老花農扭身本想就近坐在一張帶扶手的沙發椅上,但他遲疑一下沒坐,似乎嫌自己一身衣服太臟。他見牆角的書櫃前有個小木凳,就過去蹲下去坐在木凳上。唐先生沒跟他客氣,讓過座位,倒了一杯熱水給他,問道:
「怎麼樣,忙嗎?」
「啥?」老花農還是那樣偏過右耳朵。
「我問您忙嗎?」唐先生放大音量又問一遍。
「噢,沒啥忙的。半年沒見您了。您不是愛鳳尾菊嗎?您要是再不來,花就開敗了。今兒俺歇班,給您抱一盆來,您就在家瞧吧!」
老花農說著,打腰裡掏出小煙袋和那個圓圓的洋鐵煙盒。打開蓋兒放在地上,裝上煙葉末子,點了火抽起來。
客人們看過花,重新落座。唐先生也坐回到自己的一張大靠背的皮軟椅上去,接著談天。大家誰也沒有把這個送花來的、蹲坐在一邊的黑老漢當做一回事。也沒人和他說話,問他什麼。唐先生也沒和他搭腔,任他一旁抽煙、喝水,只是間或朝他正聲地笑一笑,點一下頭。老花農絲毫沒有怨怪這些人不理他。他津津有味地聽著這些人海闊天空地談天。為了聽清這些人的話,他把那右耳朵偏過來,時而皺起滿臉皺紋,彷彿感到費解;時而又舒展面容,似乎領略到這些人話中的奧妙。他不聲不響地座在一旁,黑黑的臉上露出滿足的神情,好像在享受著什麼,如同當年在小花房裡,與唐先生相對而坐、默默抽著煙時所表現出的那種滿足。
後來他發現了身後陳列煙斗的玻璃櫃,便站起身,面對櫃子。見到這么多雕著花、千奇百怪的煙斗,他看呆了。而且距離櫃門的玻璃面那麼近,好像要擠進櫃里去。嘴裡呼出的熱氣把櫃門弄污了,不斷用手去抹。還禁不住發出一聲聲——對於他是惟一的、很特別的——贊嘆聲:「美,美,美呀……」
屋內的幾位客人聽到這聲音,不以為然,並覺得這個傻里傻氣、怪模怪樣的黑老漢挺可笑。這使得唐先生感覺自己認識這么一位無知的缺心眼的怪老頭很難為情。因此,沒敢和老花農說話。生怕引他說出更無知可笑的話來,栽自己的面子。他盡力說些話扯開貴客們對老花農的注意,心裡卻巴望老花農快快告辭回去。
沒人搭理老花農。呆了會兒,老花農向唐先生告辭要回去了。唐先生一邊和他客氣著,一邊送他到了大門外。
「耽誤您們談話了。」老花農歉意又發窘地說。
「哪的話!您給我送花來,跑了這么遠的路。」他說著客套話。
「您怎麼一直沒來呢?今年的鳳尾菊開得盆盆好。您很忙吧!」
唐先生聽了,馬上想到如果自己說「不忙」,說不定這老花農沒事就要來,便說:「何止忙呢,忙得不可開交呀!這些人整天沒事,到這兒來泡時間,弄得我一點時間也沒有。他們還找我要畫,我哪來的時間畫?!半年來,我一共才畫了四張畫,多半還是夜裡畫的。照這么下去,我非得跑到深山裡躲躲去不可,否則什麼也幹不成!」他一邊顯得很煩惱,一邊還透出兩分得意的神色。
「呀!不畫哪成!該畫、該畫……」老花農好像比唐先生更為憂慮。沉了片刻,他誠懇又認真地說:「要不,您到我的花房畫去吧!」
「不,不……我,我離不開這兒。有時,有人找我,也確實是有事。您甭為我操心了,我自己慢慢再想些別的辦法。」
老花農聽罷,怔了怔,便說:「那我走了。您這兒還有客人哪!」隨即轉身慢吞吞地走去。
此後,老花農又來送過兩次花,卻沒有露面,連門也沒敲,而是悄悄把花兒放在門口,悄悄去了。這兩次都是唐先生送客出來,發現了花,擺在門旁邊。他便知是老花農送來的。他領會到老花衣的用心,心早也受了感動。本想去看看老花農,但川流不息的來客,以及更重要的事情把這些念頭沖跑了。
有一次,他送走幾位來客,正打開窗子放放屋裡的煙。忽聽門外「咚」的一聲,好像有人把一件沉重的東西放在地上。他忙走到門前,拉開門,只見門外台階下又放了一盆美麗的花。一個矮墩墩、穿一身黑褲褂的老漢的背影,正離開這里走去。一看那微微駝背,慢吞吞邁著弧形步子的羅圈腿,立即認出是老花農。他招呼一聲:「老范!」便趕上去。
他請老花農屋裡坐,老花農說什麼也不肯,搖著手說:「不,不,別耽誤您的時間。」
「屋裡沒人。您坐坐,喘一喘再走。」
㈣ 別人養花墊陶粒,她竟然墊絲襪,長得好旺!
大部分人養花,都喜歡在盆底墊點陶粒,不僅透水透氣,保土性能也很好。但是在養花中,總是能夠遇見一些奇葩,除了陶粒之外,他們在盆底墊的東西,可是千奇百怪什麼都有!
今天花花就介紹到這里了。
各位花友還在盆底墊過什麼東西,
可以在留言告訴花花奧。
㈤ 要送給朋友一束絲網花 他有自己的辦公室 什麼最花適合放在單位的辦公室里
你是女的? 一般在辦公室里,男:節節高;女:香水百合。 另外還要看你公司從事版什麼事業。從事文權化事業屬木,從事五金礦產武術屬金……,還要看總經理本人喜好,要是經理忌諱的,你也不能隨便擺放,放的方位還不能隨便。 我們老總的辦公室就是放著竹子和蘭花.
㈥ 洋鼠什麼養啊
養鼠前的准備工作 1鼠籠鐵 絲 網 膠 籠 子 鐵絲網膠籠子.是鼠籠子中最常見又最便宜的.籠子中備有轉輪.梯子.水樽等.一應俱全.清洗也很方便.也很適合夏天使用.唯一壞處是容易生鐵青.和冬天用時.保溫作用比較差 2食物器皿 3飲水樽 鼠鼠是需要喝水的!所以請你一定要幫他准備飲水器和乾凈的水源喔!千萬不要從自來水管接了水就給他喝,你喝什麼樣的水,就給他什麼樣的水喝,不然鼠鼠很容易拉肚子死掉的 4木糠 5磨牙棒 鼠鼠的牙齒會不斷的長長,所以需要磨牙棒來幫助牙磨掉過長的牙齒,不然會造成進食困難,嚴重可是會致死的呢!是受的摩牙棒有很多種類型,有長條的混合穀物和蜂蜜製成的磨牙棒,也有土黃色像軟木塞的飼料(鳥店有賣),還有我家受歡迎的玉米磨牙棒 6洗澡粉 如果沒有洗澡粉的話,可以自己製作。 先取細紗,用紗布再過濾,然後,畱下過濾後的砂,用微波爐加熱1分鍾左右,具體時間以沙土的多少來訂,之後放上爽身粉,最好是無色無味的,冷卻後就可以使用。 #如果籠子空間較大.可以加添一個鼠用廁所.鼠鼠會集中在廁箱內便便.清理籠子時也較方便 可食性食物 蔬菜類 青菜類(如青江菜)、紅蘿卜、番瓜(綠黃色蔬菜為佳) 種子類 葵花子、花生、核桃、松子(不要給太多) 水果類 蘋果、草莓、櫻桃、香蕉、葡萄(因糖分很多請不要給太多) 穀物類 雞的飼料、鳩的飼料、小鳥用飼料、小麥、玉米、小米 植物類 三葉草、蒲公英、葛類、車前草 動物性蛋白 牛肉、雞肉、水煮蛋的蛋白、起司、牛奶、優酪乳、小蟲、寵物用小魚干 注意:有害性食物 水果類 杏仁、梅子、琵琶、桃子、水密桃、蘋果的子(會引起心臟麻痹、胃腸障礙、呼吸困難) 蔬菜類 洋蔥、蔥葉(會破壞血液成分)、大蒜、生薑、韭菜、芹菜(刺激性太強)蕃茄和馬鈴薯的葉和莖 植物類 水仙、鬱金香、牽牛花、杜鵑、蘭花、菖蒲、風信子、蕨類、仙客來、綉球花、桔梗、羊齒類、愛利斯 其它類 人類的零食、餅干、巧克力、咖啡(這兩種食物會引起心臟麻痹)、酒 鼠只對他的母親及兄弟姐妹信任.對於其他同類和陌生人.他們會表現得比較敏感及緊張.甚至可能會咬對方.所以新主人帶鼠鼠回家的首兩個星期是最重要的時刻.如果你一開始便不能獲得他的信任.以後便更難教了.以下有一個時間表.可讓你的鼠鼠能適應新環境 #時 間 表 第1天 先讓他習慣新環境,完全不要騷擾他 第2天 可用手直接餵他吃東西,及輕聲地跟他說話.讓他熟悉你的聲音及氣味 第3至5天 可以嘗試用手直接把他抱起 第6至14天 可以抱他出來放在桌上,然後輕輕地用手指撫摸他的背脊 第14天後 可以抱他出來玩 #抱 鼠 小 方 法 睡著的鼠鼠不喜歡受到騷擾.所以當你要抱起他之前先要肯定他是清醒的 如要從籠子中抓他出來.最好先把他的窩輕撥開以便他可以看見你.然後輕輕用手把他整個身體抱起來 抱的時候要輕柔決不可太大力 千萬不可抓耳朵及抓腳.或者用力抓身體.他會嚇得方寸大亂而咬你的手 為了安全起見.當你和鼠鼠仍末熟悉時.可以厚戴手套以防被咬 另外.幼鼠比較需要安全感.所以很容易受驚而掙脫.因此不要把幼鼠抓在手中太久.待他大些再慢慢訓練
㈦ 誰知道《這個殺手不太冷》中Leon種的那盆植物是什麼
綠蘿(Epipremnum aureum 〔Scindapus aureus〕)又名黃金葛,魔鬼藤。天南星科,綠蘿屬。原產印度尼西亞索羅門群島的熱帶雨林。 形態特徵:多年生常綠藤本。莖葉均肉質,莖節具氣生根。葉互生,卵狀長橢圓形,呈心形,蠟質,長10~15厘米,葉深綠色,光亮。有鑲嵌著金黃不規則條紋或斑點的花葉品種。 其栽培品種主要有: 銀葛(E.a.'Marble Queen'):葉上具乳白色斑紋,較原變種粗壯。 金葛(E.a.'Golden Pothos'):葉上具不規則黃色條斑。 三色葛(E.a.'Tricolor'):葉面具綠色、黃乳白色斑紋。 習性:喜溫暖濕潤。喜光亦耐半陰,喜疏鬆肥沃栽培基質。 栽培管理:綠蘿性強健,可四季在室內盆栽,置於盆內陽光明亮處可長期擺放。若長期於陰暗處,會使葉片變小,節間變長,對於色葉變種則葉色會淡化,影響觀賞價值。夏季需在半陰環境中度過,避免陽光直射。 生長適溫白天25℃左右,冬季適溫應保持在10~13℃,一般不低於7℃。華南及西南冬季溫暖地區可露地栽培。 綠蘿喜濕熱環境,需經常向葉面和地面噴水並保持盆土濕潤。生長季節每2周左右施一次復合肥。 常盆栽,也可作吊籃,或種於室內的種植槽中。一般盆中再立以支柱,使其藤蔓攀附其上,最好用附有苔蘚的枯木或蛇木(樹蕨之干),也可用鐵絲網作成圓筒栽種。若種於吊籃或種植槽中,一般都任其莖蔓自由垂掛,不必立支架。通常2~3年換盆一次。在每年5~6月,進行適當修剪更新,促進基部莖干萌發新枝,使樹叢更茂。培養土以腐葉土、園土混合為好,水栽也能生長。
㈧ 沒孔花盆能種花嗎
假如花盆底下沒有孔,水積在盆里滲不出去,花的根長時間泡在水裡,就會腐爛。為了能及時使花盆裡多餘的水滲出去,人們在底下留了一個孔,使泥土的濕度保持合適。 另外,花的根不但要吸收水分,也要呼吸空氣。花盆底下有孔,盆里積存不下水,土壤里有空隙,能進來空氣,根就可以順暢地呼吸了。如果花盆底下沒有孔,花盆裡積聚的水就要把土壤里的空氣都擠出去,根呼吸不到空氣,花就會窒息而死掉。 盆花澆水過多,水分填滿了土壤間隙,土中空氣被水代替,這時外部空氣也不能進入,因而造成土壤缺氧,根的呼吸作用受到阻礙,生理功能降低,根系吸水、吸肥能力受阻。同時由於土壤缺乏氧氣,土中具有分解有機物功能的好氣性細菌大量繁殖和活動,增加了土壤酸度。由於丁酸菌等大肆活動,產生了硫化氫、氨等一系列有毒物質,直接毒害根系。與此同時,由於缺氧植株大量地消耗了體內可溶性糖而過多地積累了酒精等物,導光合作用大大降低,最後使花卉因飢餓而死亡。在養花實踐中,經常可以看到由於澆水過多,造成花卉根部變黑腐爛把花「淹死」的事例。尤其是肉質根類植物(如蘭花)更需要透氣排水。 因此,花盆底部留有小洞可以排水通風,避免上述的情況發生,尤其是種植肉質根類植物不僅要求底部留有洞,連盆的中部也需要不少的小孔。
㈨ 絲網紫荊花心得300字
1.
我們學校里的花壇里栽著幾株紫荊花,一陣風吹過,校園到處都會有一陣清香。
有一次,我來到紫荊花下細看,發現了粗壯的樹根扎進了肥沃的泥土裡。樹幹上的樹皮很粗糙,摸一摸,會覺得很糙手,一點也不滑。細長的樹枝上開著許多即美麗又可愛的紫荊花,它們似米粒一般大小,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好像在討論什麼事情一樣;他們如一個個淘氣可愛的小寶寶,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在一起玩游戲;她們像一個個美麗的少女,正坐在一起嬉戲。紫色的紫荊花有嫩綠的綠葉襯托,顯得更加美麗、迷人;有綠葉陪伴,紫荊花不會孤單,因為她有一個朋友—綠葉。
春天,是紫荊花開的最茂盛的、最旺盛的季節。
春天來了,紫荊花那誘人的花香「讒」的小蜜蜂們迫不及待地來到紫荊花這兒,盡情地吸吮著紫荊花甘甜的花蜜。如果你來到紫荊花樹下,一定會聽到「嗡嗡嗡……」的聲音;紫荊花那漂亮.迷人、可愛、美麗的花朵把各種各樣的蝴蝶們都給「請」來了,她們來到紫荊花旁,圍著紫荊花翩翩起舞,好像在說:「紫荊花姐姐,你看我們跳得怎麼樣?好看嗎?」一陣微風吹來,紫荊花在風中不住的搖晃,好像在為蝴蝶鼓掌:「不錯不錯,真好看!」如果你來到紫荊花樹下,一定會看到許許多多的蝴蝶。
我愛香港的港花—紫荊花。
2.
提起紫荊花,就能想到神秘優雅的紫色,它的美,永遠使我陶醉……
校園里,經常能看見那幾株生機勃勃的紫荊花展現在食堂門口。
遠看,一株株紫荊花就像一座座噴花的飛泉,又像一隻只孔雀開出的屏;近看,一簇簇紫荊花就像一個個紫色的小綉球。
我站在這幾株紫荊花旁,聞著淡淡的花香,便忘記了一切煩惱。
紫荊花足足有姚明那麼高,從下往上看,像一簇煙花開出來。雖然不是五彩繽紛,但是顯得那麼素潔高雅。紫荊花的枝不像別的花那樣,從一根枝中抽出來,而是有幾十根枝從泥土中拔地而起,彎彎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條石徑伸向桃源深處,猶如巨龍正騰雲駕霧。還有那細嫩的枝條,互相盤繞,合力向上生長著,多想蛟龍的龍須呀! 細的枝條,就像玉女的細指;粗的枝條,就像健美的臂膀。在同一根枝上,會抽出五六根新枝,每一根枝上,都開滿了花。花冠是整個植物的精華,就像一幅富有詩意的畫卷呈現在我的眼前。綠葉守紅花,紅花托綠葉,交相輝映。
紫荊花的花瓣鮮嫩可愛,紫色中又滲透出一絲絲,一縷縷的奶白色。一朵花才指甲那麼大,但又顯得飽滿。紫荊花的花瓣與眾不同,一朵花有三片花瓣是開著的,還有兩片花瓣是合攏的,顯得又那麼朴實,謙虛,不願展現出自己的奇美之處。一簇花兒就像一粒小巧玲瓏的楊梅,又像是紫糯米,真是栩栩如生。同一根枝上,開滿了無數朵花,重重疊疊,密密麻麻,彷彿要把梅花鹿一樣的枝頭壓彎了才肯罷休,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
紫荊花的葉子是橢圓形的,分明的脈絡勾勒出綠葉的輪廓;葉片有的向外翹,有的向內彎,有的平平整整,有的彎曲,神態各異。摸上去,是一種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感覺,嫩嫩的,比紙還薄。它沒有玉樹葉片那樣光滑,業沒有廣玉蘭的葉片那樣粗糙。
花兒好美,使人摘不得;葉子好綠,使人碰不得。看著這一朵朵精緻的紫荊花,輕輕地接住一片被風吹落的花瓣,忍不住放入口中嘗了嘗,這味道是酸的,是甜的……
紫荊花,你的美,用再多的筆墨也說不完,道不盡。
3.
早晨,春天的校園里,生機盎然,寂靜無聲。我沐浴著明媚的春光來到學校,看到在校園的一角那些高高矮矮紫荊樹上的花,正迎著暖陽競相盛開。遠遠望去,滿樹花紅,滿樹絢爛。在春風的吹拂下,紫荊花搖動著身體,彷彿在和我熱情地打著招呼。
紫荊花是紫荊樹上開的花,又稱滿枝紅,她不是名花,沒有太高的知名度,即使是紫荊花盛開時,也不會讓人有太多的驚喜,但我喜歡這些默默綻放的花兒,不嬌柔、不造作。
近距離來觀賞紫荊花,就會發現其花形有點像蘭花,那五朵花瓣和細長飄逸的花蕊,狀如飛蝶,神似仙子,別有一番風韻,難怪紫荊樹又被稱為「香港蘭花樹」。它的花瓣與眾不同,只有三片花瓣是開著的,還有幾片花瓣是合攏的,多像一位慈祥的母親保護著自己的孩子呀!遠看紫荊花,一團團、一簇簇,挨挨擠擠的,像一對對親密無間的好朋友。
紫荊花們爭奇斗艷,一朵緊挨一朵,誰也不肯相讓。一枝紫荊花,便如一枝通體燃燒著的蠟燭,紫光四射;一樹紫荊花,便如無數根紫紅蠟燭,紫焰萬丈,紫氣沖天。這些花兒們似在進行選美大賽,如果我是裁判,也很難分辨得出誰是最美的,真是「千朵萬朵壓枝低」啊!
傳說在古代,紫荊花常被人們用來比擬親情,象徵兄弟各睦,家業興旺。傳說南朝時,京兆尹田真與兄弟田慶,田廣三人分家,當別的財產都已分置妥當時,最後發現院子里還有一株,花團錦簇的紫荊樹不好處理,當晚,兄弟三人商量將這株紫荊花樹截為三段,每人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樹時發現,紫荊花樹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見此狀不禁對兩兄弟感嘆:「人不如木也。」後來,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來,並和睦相處,那株紫荊花樹又恢復了生機,且生長得繁花葉茂。我想:紫荊花正是團結、向上的象徵,正像紫荊花是繞著枝幹拚命往上爬一樣,有一股不折不撓的氣勢。
啊,紫荊花,我喜歡你的團結向上和高潔淡雅!
㈩ 論述如何在插花中正確運用五大插花構圖原
插花的構圖技巧
1.自然式構圖。
為藝術插花和東方式插花中常用的形式,適合於陳設在客廳、書房或卧室等場所。自然式插花是以表現植物自然生長形態為主的花型,插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1)起把宜緊,上散下聚,有如一叢怒起。植物的生長都是從一"點"出發的,所以插花時,應把花器視作大地,所有花技都要從一處出發,讓人感到是從一殊長出的,這樣插花才顯得有生命力,否則枝條鬆散交叉,就象雜草叢生,毫無美感。所以枝條盡量靠緊、盡量集中。
(2)光源一致,勢態協調。植物的生長都有追求光源的特性,花朵向著陽光開放,枝葉也迎著太陽伸展。枝條的彎曲是為了趨光,這也是枝校條姿態美的所在。所以插花時要設想光源所在,而所插的花都要趨向光源的方向,彼此呼應。
(3)花數宜單不宜雙。雙數的花朵,插起來容易對稱呆板,而單數有沒完成之意,可誘發遐想,故要設法把雙數變成單數。如4朵花時可插成3+1,即把3朵插在一起,另1朵插在較遠的位置,使兩組都成單數。同樣,6朵花時,可插成3+2+1三組,這樣看起來才有變化。
(4)形體不宜單一,瓶口不宜完整外露。若線條單一或顏色單調,會使人感到乏味。在傳統的插花藝術里,常採用"破"的技法,使其產生起伏、跌宕的效果。如一組表示風勢的線條,在其中加插一兩支反方向的線條,就會覺得奇兵突出。一組圓形的線條(如圓形的花、圓形的葉),若用一兩支其他形狀的線條來破,就可以增添生趣。通常直的線條用曲的破,橫的用豎的破,圓的用長的破。同樣,插花時的瓶口線條不宜完整外露,可用花或枝葉遮蓋一部分而破之。所謂"破正求奇",這是中國傳統插花的技法之一。
(5)要留有空白。空白出余韻,留空白是中國美學思想中一個重要部分。插花時往往把花技安排在花器的一側,留出一側空白的水面,為技條的伸展提供去處。此外,空白的水面還能起均衡的作用。而空間的空白是由枝條伸展所形成的,枝條所勾畫出的空間,都是視角的范圍,在此范國內留出大片空白,可使枝條充分伸展,也給人們留下遐想迴旋的餘地。
2.規則式構圖形式;又稱圖案式插花。
這種花型強調對稱,呈整齊的圓形、半圓形、長圓形、塔形、柱形和放射形等構圖。規則式的插花要求花材種類豐富,花葉繁茂,色彩濃絕,主要表現莊重大方、雍容華麗的風采,是禮儀插花、西方式插花中常用的形式。適用於會議廳、客廳及餐廳內陳設。
3.盆景式構圖形式。
這種花型主要採用我國製作盆景的章法與技巧插成,多表現大自然的優美景觀,著重意境的構思,強調有物有情,幅景交融。選材廣泛,容器以淺盆為宜,適於陳設在背景簡潔、環境雅靜的場所,更顯清雅脫俗。
4.野味式構圖形式。
又稱趣味式插花,多以自然界野生植物和田園果蔬為素材,創作出富有淳樸、清新鄉土氣息的作品。其插花方式打破傳統的手法,變得自由奔放,不受約束。容器要求粗獷、古樸,如貝殼、海螺、竹簡及農家用具、葫蘆、籃子等,表現出色彩淡雅、自然、富有生氣。
插花泥的使用方法
插花泥的處理方法
插花泥是插花不可欠缺的器材,是插花泥狀化學製品,具吸水性與保水性。從前的插花多使用劍山或蘿卜,今年來已逐漸普遍使用插花泥。
插花泥與劍山的用途相同,是固定花材的器具。不過,若欲使花材從花器口向下懸垂時,使用劍山就無法使花材的彎曲角度超過180度以上。但是,若使用插花泥時,即使是360度也有可能。因此,如果說插花的各種形態設計是由於插花泥之故才構成的,並非荒誕不經的說法。
但是,插花泥雖然十分方便,也仍有其缺點。那就是插花泥很容易散落;插過花的地方就形成個洞,無法再重復使用,不象劍山可以重復使用。明白插花泥的優缺點後,你必定可以設計出新的作品造型,享受到插花的樂趣。
插花泥應與花器口大小相互配合,一般是以花器口的2/3寬,若是花器口的寬度較窄,插花泥的大小亦相同;至於高度則視設計的形態而定。
①市面上販賣的插花泥原形。在未吸水前非常輕,稍微用力便會散落,請小心拿取。
②使用前,先將插花泥切成需要的大小,然後浸在清水中。
③依所需的大小切好後,放入裝滿水的大碗中充分吸收水分。
④也可將插花泥切出曲線。先把插花泥切成適當大小,浸入水中後再取出切成所要的形狀,較不易破碎。
⑤要作成球形時,可用小刀慢慢修形。
⑥使用大型容器時如要將數個插花泥加以組合,應該先在上面覆上一層鐵絲網,再以膠帶加以固定。
插花泥的使用方法
放在花器中
插花泥最基本的使用方法,就是放在花器中。此時最重要的是它露出花器的高度。如果花材自花器口向下懸垂的角度越大時,則所露出的高度就要越高。
插花泥應與花器口的大小相互配合,一般是以花器口的2/3寬為原則。
若是花器口的寬度較窄,插花泥的大小亦相同;至於高度則視設計的形態而定。
插花泥上的花材剪切與處理
花材插入插花泥中會形成一個洞,而無法重復再插,因此,應避免再改,以免插花泥容易散落。如希望能插一次就成功,就必須明白各種素材的正確切剪法。
如果葉片又寬又硬,則插的部分只需自葉脈中心算起留2厘米即可。
切剪莖時應使切口呈傾斜狀。莖太粗時可剪的角度宜大,使切口尖細。
各種花形的做法
透明花器與深的花器
隱藏插花泥及放在較深容器的方法。使用22號鐵絲,在兩端各折回1.5-2厘米,鉤住容器邊,形成一個交叉十字形,在上面放一層鐵絲網,就可以固定插花泥。
花環的做法
凡是需要水分補給的花材,皆可使用插花泥,可延長花的生命。要以枸骨或生花做聖誕花環,或是做桌上的擺設時,插花泥的使用法如下。
先准備好2塊已充分吸收水分的插花泥,將它們相連。如果要做大型花環時,就須依其直徑大小准備需要的插花泥。 在插花泥上用線圈出圓圈,再以刀子沿線切割成圓形。切時一塊一塊分別割較容易些。
切好後再拼成圓形。卷上細小的鐵絲網。 以石芋、緞帶花、不凋花等做成花環。做花環的花材應選用高度低的為佳。
花球的做法
家中布置傢具之後,所剩空間並不多,此時不妨善於運用天花板,讓花自天花板流曳懸垂即是一種裝飾法,例如花球即是一例。這也是頗富趣味的室內設計之一。
插花泥修整成圓形,大小是完成後的1/2,在包上鐵絲網,綁上繩子。
提籃
用提籃做為花器時,籃中可使用插花泥,對於水分的補給十分有效。插花泥切成適當大小後,在底部包上鋁箔以防漏水。
組合在細口瓶中
要將插花泥放入此類的細口瓶中,必須先將它切剪成凸狀。原本只能插一朵花的細口瓶,要使用插花泥之後,就可做出不同的造型。
彎枝的方法
所謂彎枝,是將在花彎曲至自己所需插用的形狀。如果無法完善的彎枝,就難以達到理想的形狀。所以,彎枝是僅次於剪枝的第二重要的技術。彎枝是以人工的手法,達成花材的自然狀態所施用的技巧。所以,首先必須仔細觀察花材的性質,再加以適當的彎枝法。如果不了解花材是何種質材的話,必須利用不需要的部分,實際彎曲看看。
最基本的彎枝法是以手彎曲。細枝的話,可用雙手橫握細枝,逐漸用力,加以彎曲。不僅需用手指的力量,同時亦需使用手腕的力量,盡量使其自然的彎曲。也有人雙手直拿細枝,左手保持安定,右手出力使其彎曲。此種方法與前者相同,不僅須出力,手腕亦須出力。手握花草的莖部時,手溫會逐漸轉至莖部,然後逐漸彎曲。假如花材為荷花的話,用拇指與食指加以揉搓彎曲(指彎)。假如花材為芒草的話,用手指輕輕撫捋(捋彎法)。若樹枝過粗,無法用手彎曲的話,可在外側剪個切口,以握彎或壓彎的要領,靜靜將其彎曲。不過,千萬不可將其折斷。起先可利用剪刀剪切口,若枝幹過粗的話,也可使用鋸子。
折彎法和前述的切彎法的原理相同,不同處是以握刀在切口將枝折成一半。若材質過硬的話,不適用此法,否則可能會將其折損。
握彎法
壓彎法
指彎法
捋彎法
折彎法1
折彎法2
處理柳枝、南天、木蓮等容易彎折的花材之時,可先以酒精燈或蠟燭炙燒一下,再行彎曲。花枝彎曲之後,立即放入冷水中,以固定形狀。花枝接觸火焰之時,為了避免花、葉受到直接加熱,可先用溫熱報紙包住。
過於粗壯的樹枝,無法以手或剪刀彎曲時,可使用楔子加以彎曲。楔子是一個與樹枝同粗的V字形的木片。用剪刀或鋸子在枝乾的1/2-2/3處,橫剪一刀,塞入V字形的楔子,以阻止枝幹恢復直挺,永保彎曲的形態。不僅可利用此法使枝幹彎曲,亦可同時在枝乾的數處塞入楔子,更能造出美麗的弧線。不過,一旦使用此彎曲枝乾的話,就無法恢復原狀,所以進行前需多加考慮。
各種花的切剪法
彎曲枝幹時,需注意不可損及枝乾和枝莖的整體,否則,將會影響到吸水的功能而促使花材枯萎。
放射狀的花
放射狀康乃馨與菊花類均屬之。每一種花的莖都很長,因此是易於分割的花材。分割時應注意下列3點:
①如果要表現出很長時,應使莖的線條與花的附著方式呈現一條美麗線條;
②避免剪成不自然的形狀,例如直角彎曲狀;
③大花可以剪短。
花材的分割方法
西洋花的最大特點在於,先將花材切剪後再使用,而且切剪後的花材幾乎全部派上用場,很少浪費丟掉。為使花材能物盡其用,首先應決定所要設計的形狀,然後才依所需長度來加以切剪。
例如要以6枝放射狀康乃馨,4片列色凡設計成三角型的應用型。在准備好花材與花器,決定了形態之後,應該確定材料的數量,花的數目與大小,及花莖的長度。然後再依照前面敘述的三角形插法,配合花器將花材修剪成適當高度與寬度,構成整修外廓。記住,應優先選出大且美的花,以做為焦點花。
將6支放射狀康乃馨如圖般切剪成15枝,沒有花的部分則可當做綠葉用。
將4片列色凡如圖切剪成20片。由於列色凡的葉片大小不一,因此切剪前應先觀察仔細,以免太小而無法使用。
鐵絲與膠帶用法
這是指在製作花束時,為了彎曲,固定或支持花、莖與葉,或是為了造型設計時所應用鐵絲的處理法。鐵絲可分為裸線(一般的鐵絲)與膠卷線2種。其粗細可分為很多類,最常使用的粗細是30-18號(數字愈大,鐵絲愈細)。至於使用的鐵絲,則應視花的大小與重量來決定。以下方法可作為參考之用。
纏繞法(以滿天星為例)
這是用鐵絲纏繞以固定花與葉的方法。滿天星與水蘇類常使用此法,將數枝成束捆紮起來固定十分方便。[使用鐵絲的好數]滿天星:26-28號;水蘇:26-28號;洋菝葜:26-30號。
①莖剪5-10厘米,2-5支成一束,將鐵絲橫放。
②鐵絲兩端向下彎。
③將花橫放,輕輕按住上面的莖與鐵絲,纏繞下方的鐵線。
④來回纏繞鐵絲2-3次成螺旋狀。
橫向貫穿法(以玫瑰為例)
這是用鐵絲穿過子房或花萼部分的方法。凡是鐵絲穿過後,不易損害的莖的花材皆可使用此法。一般是莖斜切並留下15厘米長。[使用鐵絲號數]玫瑰:22-24號;康乃馨:22-26號;洋桔梗:24-26號。
①鐵絲橫刺過花萼部分。
②鐵絲兩端向下折以固定莖。
十字交叉法(以海芋為例)
用兩條鐵絲成十字交叉的固定法。海芋及百合等大形的花都適用這種方法。[使用鐵絲號數]海芋:20-22號;百合:20-22號。
①海芋、百合等花莖較軟的花材,可先用膠帶纏繞莖,再以2條鐵絲交叉貫穿。
②將鐵絲兩端向下彎。
插入法(以太陽花為例)
鐵絲自莖的下方穿入的方法,適用於莖部呈中空或較柔軟的花材。太陽花等使用這種方法時,可使長莖出現彎曲的造型設計效果。[使用鐵絲號數]太陽花:20-22號;雛菊:20-22號。
鐵絲自莖下方插入,如欲以人工方法使莖彎曲,便將鐵絲插到要彎曲處。
鉤住固定法(以延命菊為例)
鐵絲前端約3厘米處彎成小鉤狀,自花蕊中央部分穿過並鉤住的方法。蘭花、延命菊、太陽花等有花蕊的花均適合此法。[使用鐵絲號數]菊花、太陽花:22-24號;延命菊:24-26號。
將鐵絲前端2-3厘米彎成鉤狀,由上向下穿過花蕊中心,直到看不見鐵線為止。
縫綴法(例如小蒼蘭葉片)
這是以鐵絲縫綴花與葉,並固定的方法。一般是縱向或橫向縫2針左右。適用於細長型葉片及將花瓣吊起時。[使用的鐵絲號數]小慈姑:24-26號。
鐵絲自葉片下方往上縱縫,至1/4-1/3處。
發夾法
一般可分為2種:A將鐵絲彎成發夾狀(U字形),使用的方法適用於花的中心部分成筒狀的花材(如茉莉、小慈姑)。至於列色凡及羊齒類莖部分適用於纏繞法。[使用鐵絲號數]茉莉:24-26號;小慈姑:24-28號;列色凡:26-30號;圓羊齒:24-28號。B將鐵絲穿過葉片後再彎成發夾狀,再用纏綴法,適用於葉片寬闊的葉子。[使用鐵絲號數]玫瑰葉、常春藤:26-30號。
A的方法:(以茉莉花為例)將鐵絲彎成U字形,放在葉背下方起2/3處,將莖纏繞。
B的方法:(以玫瑰為例)在葉背下方起2/3處,以鐵絲橫向縫一針,鐵絲兩端下彎纏住莖。
加強法
這種方法是用在柔軟的莖,或想彎曲莖部時,以鐵絲纏繞支撐花的重量,目的在於強柔弱的莖。如果鐵絲太明顯,可以用色帶將它纏繞。[使用鐵絲號數]君影草:26-28號;康乃馨22-24號;麝香豌豆:26-28號。
(以鈴蘭為例)鐵絲前端折彎纏繞莖部。
(以康乃馨為例)鐵絲前端折彎刺入花萼,纏繞於花莖上。
蘭花的特殊安裝法
至於如蘭花系列等花形特殊者,就必須使用較特殊的方法。
蝴蝶蘭
將24-26號鐵絲剪15厘米長,彎成發夾狀,並將U字形前端1厘米處彎成直角。鐵絲刺進花中心成鼻狀部位的兩側,以折成直角式鐵絲鉤住。
①以22號鐵絲刺入莖部,用膠帶將三條鐵絲與莖纏在一起。嘉德麗亞蘭、蕙蘭以22號鐵絲刺入莖部。
②再以24-25號的鐵絲2條,彎成發夾狀後夾住莖的兩側,以膠帶纏住鐵絲與莖。
細小的花
霞草(俗稱滿天星),阿泰花,加絲比亞等花均屬之。在插花的設計中,具有填補花與花之間空隙的重要作用,因此長或短的花均有所用,如果不能巧妙分割這類花材,則整體將遜色三分。故須配合其長度來切剪,才能做有效的應用。
將一枝霞草巧妙切剪後再利用。
可以剪成長、中、短三種。
將2-3支剪得較短的霞草用鐵絲纏繞後,再卷上膠帶束卷,可用來製作花束。
線形的花
如龍膽、劍蘭等花形鮮明,且成線狀的花材,在切剪時,可以將之分成線形花與塊狀花。切剪時應注意莖的切口,切勿出現在花的正面。切剪的長度須配合所需的長度。
一枝龍膽經常會附著數朵花,而且花與花之間的空隙也大,因此容易切剪。
切剪時應將龍膽切剪成不同的長度,可應用於各式造型。
枝物
這是指金寶樹、珍珠花、珍珠梅等線狀的花材,以及滿天星,七度灶等花枝茂密的花材。線狀的枝物最主要是運用其前端,因此不可以將前端剪開。此類花材就是要活用其枝的彎曲,較短小的可以用來填滿空間。只要善加切剪,就能物盡其用,不會浪費了。
如果要將滿天星用於表現線條,可將多餘的花枝剪除即可。
將滿天星切剪成數支,長的部分可用於線條的表現,短的部分則用於裝飾,這是物盡其用的切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