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紅芍葯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今日階前紅芍葯,幾花欲老幾花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㈡ 芍葯的花語是什麼
芍葯的花語是「美麗動人」、「依依不捨,難舍難分」。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葯相贈,內表達結情之約或容惜別之情,故又稱「將離草」。現在,芍葯已經成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是中國的愛情之花。
拓展資料
芍葯(學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別名別離草、花中宰相,屬五椏果目,芍葯科芍葯屬芍葯組多年生草本。塊根由根頸下方生出,肉質,粗壯,呈紡錘形或長柱形,粗0.6~3.5cm。
芍葯花瓣呈倒卵形,花盤為淺杯狀,花期5~6月,花一般著生於莖的頂端或近頂端葉腋處,原種花白色,花瓣5~13枚。園藝品種花色豐富,有白、粉、紅、紫、黃、綠、黑和復色等,花徑10~30厘米,花瓣可達上百枚。果實呈紡錘形,種子呈圓形、長圓形或尖圓形。
㈢ 荷花、睡蓮、芙蓉、牡丹、芍葯在哪個朝代開始栽培
荷花:自公元前11世紀起,中國從漫長的奴隸制社會進入了封建制時代。荷花也在 這時期里從湖畔沼澤的野生狀態走進了人們的田間池塘。所以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即有栽培,現今在遼寧及浙江均發現過碳化的古蓮子,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睡蓮:睡蓮在園林中應用很早,在16世紀,義大利就把它作為水景園的主題材料。在二千年前,中國漢代的和私家園林中也曾出現過睡蓮的身影。中國的植物學家對睡蓮的研究工作不夠重視,多年來僅停留於對品種的搜集階段,育種工作在國內還是個空白。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科院北京植物園曾引入數個熱帶品種,保存至今;1983年,南京植物園從美國華盛頓樹木園引入了17個耐寒品種,但未能培育出新品種; 芙蓉:清姿雅質、獨冠群芳的木芙蓉,古人對它的評價極高,惟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它卻是毒死炎帝神農氏的可怕植物呢! 神農死後,人們為了哀悼他的猝死,和提醒大家不要重蹈覆轍,便將這種開紅花的植物叫做「斷腸草」;而這種要人命的花,不是別的,正是芙蓉花。詩仙李白曾經為此寫下:「昔作芙蓉花,今為斷腸草」等詩句。 牡丹: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她是中國固有的特產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兩千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牡丹文化的起源,若從《詩經》牡丹進入詩歌,算起距今約3000年歷史。秦漢時代以葯用植物將牡丹記入《神農本草經》,牡丹已進入葯物學。 芍葯: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超過4900年,是中國栽培最早的一種花卉。位列草本之首,其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為愛情之花,現已被尊為七夕節的代表花卉。
㈣ 荷花的寓意
荷花的寓意為真、善、美,通常用於形容善良美好的姑娘、純潔的愛情和高尚的情感。象徵出污泥而不染的的人品,象徵著與朋友之間深厚的友情,還象徵著聖潔。
1、清廉:在古代詩歌里,荷花一直是象徵堅韌不屈,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句子,意思就是說荷花從淤泥里生長起來卻沒有淤泥的污穢,從清水裡長出來卻一點也不妖艷,這就象徵著清官。
贊頌他們兩袖清風,為民服務。荷花別名「青蓮」, 「青蓮」與「清廉」同音,所以在看望官員時,攜帶一束荷花就是表達了對他們崇高的尊敬之情。
2、友情深厚:中國一直有以花贈友的習俗,梅花多是送給傲骨清風的君子,芍葯花多是給知己的,而荷花,可以送給感情比較深厚的朋友,它可以象徵著人們之間濃厚的友情。
3、聖潔:荷花是佛門佛祖與菩薩的坐台,對於信佛教的人來說,這代表著聖潔,並且他們極力宣傳荷花從淤泥里生長出來,身上卻沒有一點污濁的這種清白、高尚的精神,並以這種精神為人生信條。所以,荷花它還象徵著聖潔。
(4)荷花紅芍葯擴展閱讀:
荷花以它的實用性走進了人們的勞動和生活,同時,也憑借它艷麗的色彩,幽雅的風姿深入到人們的精神世界。中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就有關於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蘇,隰與荷花」,「彼澤之陂,有蒲有荷」。
荷花作為觀賞植物引種至園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吳王夫差在他的離宮(即蘇州靈岩山)為寵妃西施賞荷而修築的「玩花池」。
春秋時期青銅工藝珍品「蓮鶴方壺」(通高118厘米,故宮博物院館藏)則從美術方面,反映了荷花對時代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這件工藝珍品取材於真實的自然界,荷花花紋概括形象,龍和螭躍躍欲動。可見,荷花被神化的龍、螭及仙鶴一樣,成為人們心目中崇高聖潔的象徵。
秦漢之前,諸侯割據,戰爭頻繁,勞動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結束了混戰局面。在這個統一大帝國里,荷花文化得到了全面發展,逐步滲透到農業、經濟、醫學、宗教、藝術等各個領域。
㈤ 荷花代表什麼意思
荷花代表抄清白、高尚而謙虛(高風亮節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表示堅貞、純潔、無邪、清正的品質。低調中顯現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5)荷花紅芍葯擴展閱讀:
對於聖人而言,是無形的,顥現於凡夫之前,便以人間所熟悉的形象來表現。所以,我們所見的佛像和佛經中介紹凈土佛國中的聖賢,都是以蓮花為座;或坐、或站,都在蓮台之上,是代表著他們清凈的法身,庄嚴的報身。
荷花即青蓮,青蓮與「清廉」諧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為官清正,不與人同流合污,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比如,有一幅由青蓮和白鷺組成的名為「一路清廉」的圖畫,就被很多文人置於自己的書房中。
參考資料:網路-荷花
㈥ 什麼什麼荷花最漂亮
婷婷玉立,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最漂亮
這樣的問題見仁見智,沒有唯一版的答案。
形容荷花的成權語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純潔,清雅
成語:
1、蓮開並蒂—通常一枝荷梗只開一朵蓮花,並蒂而開兩朵蓮花是相當罕見而珍貴的。故作為祝人好事成雙或夫妻恩愛的吉祥語。
2、舌粲蓮花—形容口才好。
3、出水芙蓉—水面上初開的荷花。形容文章清新可愛或女子嬌柔清麗。
4、菊老荷枯—菊花老了,荷花枯了。以菊花、荷花由新鮮到枯老,比喻女子容貌衰老。
5、藕斷絲連—表面斷絕,實際上還有牽連。
6、初發芙蓉
荷花、睡蓮、牡丹、芍葯、菊花、梅花、梨花、碧桃、曇花、令箭荷花、芙蓉、合歡、百合、唐菖蒲、白玉蘭、紅木棉......還有罌粟的花,它們無一不美,其實你最喜歡哪種花,哪種花對你來說就是最美麗的。
㈦ 58.唐代詩人劉禹錫在詩中怎樣描述牡丹、芍葯和荷花
劉禹錫《賞牡丹》:「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劉禹錫(772-842),稱中山劉氏,洛陽人,字夢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哲學家、文學家,有「詩豪」之稱。牡丹別名「木芍葯」,芍葯為草本,稱「沒骨牡丹」,作者稱其「無格」。國色:指牡丹花色卓絕,艷麗高貴。 詩中「真國色」三字,擲地有聲,牡丹與芍葯,芙蓉相比,雍容華貴,艷壓群芳,產生「動京城」的效應。詩中一個「賞」字,總攬全局,直貫通篇,意境全出。 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先評賞芍葯和芙蕖。芍葯,花開艷麗,早為人們所喜愛。《詩經溱洧》有句「贈之以芍葯」,所以宋韓琦《北第同賞芍葯》雲:「鄭詩已取相酬贈,未見諸經載牡丹。」但至唐,牡丹始貴,芍葯地位漸不如牡丹,劉禹錫此詩也認為其格調不高,即「無格」。至於「芙蕖」,即荷花,自古以其高潔清靜,或孤芳自賞,故劉此詩認為其「凈少情」,即純潔而寡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正面寫牡丹。「國色」,古代指國中最美的女子比喻牡丹,寫出牡丹姿色遠遠在其他諸花之上。「唯有」寫出牡丹在諸花中獨一無二的地位,「真」字加強語氣。如此高度的評價,引出末句,寫時人對牡丹的痴狂般的觀賞習俗,反映了牡丹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唐中書舍人李正封詠牡丹名句「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國色天香」成了人們對牡丹的定評。 寫芍葯的妖無格和芙蓉的凈少情,和牡丹進行對比,以烘托牡丹之美。這首詩寫了三種名花,褒貶都極有分寸,寫芍葯「妖」,是寫其艷麗,嫵媚之態,並非貶意;寫荷花「凈」,是潔凈之意,詩人並沒有因突出牡丹而將這二花寫得一無是處。為了突出牡丹,詩人還是將這二名花不如牡丹之處寫出,以烘托牡丹的高貴富麗,令人喜愛,這是側面烘托的手法。 擬人「妖無格」與「凈少情」比喻「真國色」。借賞牡丹抒發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牡丹的喜愛和尊寵。運用比喻,擬人手法使物性的花有了人情味,能增強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芍葯、荷花也算是享有盛名的佳卉,只用了「妖無格」和「凈少情」,便將這兩種花的美中不足點了出來。應該說詩人觀察得很細,筆法卻是寫意的。芍葯與牡丹同科,盛開時極艷麗,但花朵大都集中在花株的頂端,未免呆板、張揚了些,花形少變化,不及牡丹花掩映在綠葉扶疏中,千姿萬態,婀娜多姿,花色豐富。 荷花素有「君子花」的美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但它的不枝不蔓,矜持冷艷,自是少了一些情趣和風致,而且,即使在最盛開之時,荷塘里也還是綠肥紅瘦,不成氣候。詩人在點評了「芍葯」、「芙蕖」的美中不足後,筆鋒陡轉,由靜態轉為動態,由微觀到宏觀,直抒胸臆道:「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那種春光萬里、奼紫嫣紅、傾城傾國的美景,詩人隻字不提,一個「動」字,就把無限的想像和美感留給了讀者去延伸……。昔日的唐都就是今日的花城洛陽,牡丹花會期間,當您置身於牡丹花的海洋,就會豁然解讀劉禹錫的「唯有牡丹真國色」的詩句。 參考譯文:庭前的芍葯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引得無數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㈧ 芍葯花,蒲公英,鬱金香,荷花是什麼時間開放
芍葯花:5-6月 清晨七點左右開放;蒲公英:蒲公英一般5~6月開花, 在早晨7時左右才開鬱金香:冬季經過低溫開春發芽,3—4月開花荷 花:六、七月開
㈨ 關於荷花的優美詞語
關於荷花的優美詞語有:
一、出水芙蓉 [ chū shuǐ fú róng ]
1.【解釋】:芙蓉:荷花。剛開放的荷花。比喻詩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艷麗的女子。
2.【出自】: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
3.【示例】:馬嬌字婉容,姿首清麗,濯濯如春月柳,灧灧如~,真不愧嬌之一字也。 ◎清·余懷《板橋雜記·馬嬌》
二、風姿綽約 [ fēng zī chuò yuē ]
1.【解釋】:風:風度;綽約:女子姿態柔美。形容女子風韻姿態柔美動人。
2.【示例】:她那風姿綽約的神態讓我著迷。
3.【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用於書面語
三、含苞待放 [ hán bāo dài fàng ]
1.【解釋】:形容花朵將要開放時的形態。也比喻將成年的少女。
2.【示例】:這樣的挑選,有名無實,縱使貌艷如花,但~,十分顏色只露得十分。 ◎高陽《玉座珠簾》上冊
3.【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四、爭奇斗艷 [ zhēng qí dòu yàn ]
1.【解釋】:奇:奇異;艷:色彩鮮艷。形容百花競放,十分艷麗。
2.【出自】:宋·吳曾《能改齋漫錄·方物·芍葯譜》:「名品相壓,爭妍斗奇,故者未厭,而新者已盛。」
3.【示例】:尤其令鄧幺姑神往的,就是講到成都一般大戶人家的生活,以及婦女們~的打扮。 ◎李喆人《死水微瀾》
五、亭亭玉立 [ tíng tíng yù lì ]
1.【解釋】:亭亭:高聳直立的樣子。形容女子身材細長。也形容花木等形體挺拔。
2.【出自】:明·張岱《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邁出群,亭亭玉立。」
3.【示例】:花型小,比起~的荷花遠遜。 ◎郭沫若《百花齊放·睡蓮》
㈩ 荷花全文意思
荷花的寓意和象徵
江灝講師
從事園林文化方向教育多年
摘要 荷花的寓意為真、善、美,通常用於形容善良美好的姑娘、純潔的愛情和高尚的情感。象徵出污泥而不染的的人品,象徵著與朋友之間深厚的友情,還象徵著聖潔。
一、寓意
荷花是我們的傳統名花,葉面大氣,莖干筆直,花朵清秀艷麗,在人們的心裡,荷花就寓意著真、善、美。寓意著純潔美麗的女子,也寓意著「牽花恰並蒂,折藕愛連絲」這樣藕斷絲連又純真美好的愛情,古時候,人們也會對著荷花許願,祈求可以賜給他們一段美好的姻緣。
二、象徵
1、清廉:在古代詩歌里,荷花一直是象徵堅韌不屈,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有"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句子,意思就是說荷花從淤泥里生長起來卻沒有淤泥的污穢,從清水裡長出來卻一點也不妖艷,這就象徵著清官,贊頌他們兩袖清風,為民服務。荷花別名「青蓮」, 「青蓮」與「清廉」同音,所以在看望官員時,攜帶一束荷花就是表達了對他們崇高的尊敬之情。
2、友情深厚:中國一直有以花贈友的習俗,梅花多是送給傲骨清風的君子,芍葯花多是給知己的,而荷花,可以送給感情比較深厚的朋友,它可以象徵著人們之間濃厚的友情。
3、聖潔:荷花是佛門佛祖與菩薩的坐台,對於信佛教的人來說,這代表著聖潔,並且他們極力宣傳荷花從淤泥里生長出來,身上卻沒有一點污濁的這種清白、高尚的精神,並以這種精神為人生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