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蘭花草
① 蘭花草詩句寫一首蘭花草的詩
幽幽蘭花草,為愛守候
漫過歲月的長堤
在沉沉霧靄里
那一聲清脆的鳥鳴專
可否叫醒暗夜裡迷濛的眼屬睛
春天並不遙遠
只是面對身邊的美景
一直綠意盈盈
一如我對你的脈脈深情
只是你的視線
總迷離在偶來的蝶的狂舞里
夜來
蘭花草凝露而泣猶暗香頻送
黎明
為了愛你
不惜低到泥土裡
然後以芳香馥郁掩蓋傷口
愛人
如果累了倦了
請回眸
蘭花草
② 蘭花草詩句
如果有一天你注意到,
天上的星星不再閃爍,
河裡的水不再流動,
天邊的最後一抹彩霞,
也消退了顏色。
那時心已結冰,
我要把她封存進千年的古墓。
你不要責怪心的敏感與脆弱,
沒留有一點芬芳。
路邊的那棵蘭花草,
她禁不住秋的風霜,
冬的冰雪,
她化著一棵草芥,
隨風而去。
也許多年以後,
有一天你偶爾看到,
一棵小小的蘭花草,
開著淡蘭色的小花,
散著淡淡的芳香,
那是散落在古墓邊的種子。
③ 蘭花草的詩詞
我記得白居易有首寫木蘭花的。我背的出的只有清朝那個玄燁的《詠幽蘭》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古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哪個課文里好像有人叫何紹基,寫過《素心蘭》,這個忘記了
補充:你男朋友對你真好噢~羨慕ing
④ 形容蘭草的詩句
蘭草自然香,生於大道旁。
⑤ 關於蘭花的古詩
1、《題楊次公春蘭》
作者: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譯文:春蘭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採摘,那嬌羞的神色就主動展現在人們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很多,看不到被掩蓋的春蘭,但是隨著清風陣陣,依然時不時可以聞到那沁人的馨香。
2、《高山幽蘭》
作者:鄭板橋
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譯文:千古年間最幽然貞潔的就是這花啊,不求出名顯達只願做一片煙霞。就連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願意讓他們看見,藏在高山後面遮蔽著自己。
3、《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作者:李白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松蘭相因依,蕭艾徒豐茸。
譯文:作草就要作蘭草,作樹就要作松樹。蘭草的幽香隨風而遠,松樹遇寒冷而不改容姿。松樹與蘭草相因相依,蕭艾之類野蒿只是徒然豐茸茂盛。
(5)詩詞蘭花草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⑥ 有關於蘭花草成長的古詩
蘭為王者香,芬芳清風里。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清。程樊(詠懷)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宋、蘇軾(題春蘭)
⑦ 蘭花草這首詩全文是怎麼寫的
《希望》原是胡適先生早年寫的一首詩,後被台灣的陳賢德和張弼二人修改版並配上曲子,同時改權名為《蘭花草》,從而廣為傳唱。1921年夏天胡適到西山去,友人熊秉三夫婦送給他一盆蘭花草,他歡歡喜喜地帶回家,讀書寫作之餘精心照看,但直到秋天,也沒有開出花來,於是他有感而發寫了這首小詩。
詩歌:
希望
作者:胡適
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時過;急壞看花人,苞也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歌曲歌詞:
蘭花草作者:胡適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開,能將夙願償。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⑧ 關於蘭草的古詩
1、氣如蘭兮長不改抄,心如蘭兮終不移
出自:《孔子家語》
譯文:我的承諾和蘭花的芳香一樣長存不變,我的心和蘭花一樣忠貞不移。這是我心裡的想法,將一輩子都不會改變。
2、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
出自:《幽蘭操》
作者:韓愈
譯文:蘭花開時,在遠處仍能聞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人們不去採摘蘭花佩戴在身上,對蘭花本身有什麼損傷呢?
3、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出自:《題楊次公春蘭》
作者:蘇軾
譯文:春蘭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採摘,那嬌羞的神色就主動展現在人們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蓋的春蘭,但是隨著清風陣陣,依然時不時可以聞到那沁人的馨香。
4、懊恨幽蘭強主張,花開不與我商量。鼻端觸著成消受,著意尋香又不香。
出自:《蘭花二首》
作者:李日華
譯文:蘭花始終靜靜地獨自綻放在幽谷中、山林間,淡淡地飄散著一縷縷怡人的清香,而山中樵夫夜歸時,恰好發現如草般開在山中無人欣賞的空谷幽蘭。
5、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出自:《古風·孤蘭生幽園》
作者:李白
譯文:孤獨的蘭生長在幽深的園子里,各種雜草一起把它掩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