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解佩蘭花

解佩蘭花

發布時間: 2021-03-02 13:37:29

Ⅰ 請問我養的蘭花開花了是什麼品種

現在開花是蕙蘭
蕙蘭,又稱九子蘭、夏蘭、九節蘭、一莖九花,是我國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內蘭花之一,容古代常稱之為蕙。
蕙蘭的假鱗莖不明顯,根粗而長,葉5-7(9)枚,長20-120厘米,寬0.6-1.4厘米。直立性強,基部常對褶,橫切面呈V形,邊緣有較粗的鋸齒。花莖直立,高30-80厘米,有花6-12朵;花淺黃綠色,有香味,稍遜於春蘭。花直徑5-6厘米,花瓣稍小於萼片,唇瓣不明顯三裂,中裂片長橢圓形,上面有許多晶瑩明亮的小乳突狀毛,頂端反卷,邊緣有短絨毛;唇瓣白色,有紫紅色斑點。花期3-5月份。
分布於春蘭相似主,在秦嶺以南、南嶺以北及西南廣大地區,是比較耐寒的蘭花之一。
蕙蘭在傳統上通常按花莖和鞘的顏色分成赤殼、綠殼、赤綠殼、白綠殼等;在花形上也和春蘭一樣,分成荷瓣、梅瓣和水仙瓣等;花上無其它顏色,色澤一致的也稱為素心。主要品種有:極品、金嶴素、溫州素、解佩梅、老上海梅、翠萼、大一品、江南新極品等。

Ⅱ 蘭花解佩梅有大解佩小解佩之分嗎

解佩梅:蕙蘭名品。其葉子,花葶細長,梗色翠綠,一稈多花。葉面光滑油潤,專有光澤,葉質滋潤,柔屬中有剛者為上品。葉形分為直立葉、斜立葉、彎垂葉等,在葉色方面有許多講究。花柄呈紫紅色,外圈為花萼,內圈為花瓣。花瓣白玉捧心,被譽為「紅簪碧玉」。兩側的萼瓣向兩側伸展的形態稱為「肩」,萼瓣左右對稱、平「肩」為正品;如鳥翼向兩側上斜,叫飛「肩」,為神品;向兩側下方傾斜,叫落「肩」,為下品。內圈花瓣下方的唇瓣俗稱舌,舌圓短而大,不伸長翻卷,以如意舌為最好。

Ⅲ 名品蘭花解佩梅為什麼叫解佩

解佩一詞,出於唐代詩人楊慎的《詠蘭》詞:「香攜滿袖,似相逢解佩,江仙散塵緣。」。
——資料來自網路《解佩梅》

Ⅳ 解佩梅蘭花怎麼養

你好,解佩梅是蕙蘭傳統品種。蕙蘭的養殖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栽好蕙蘭,復壯蘭根是根本。對於新下山蕙蘭,蘭根大多短少。先要用顆粒稍粗素土(不含肥分)栽植半年以上。盆不宜大,能容下即可,以促生新根,壯大群體。然後再視蘭根生長情況換較深且大的盆。植料可用培養上混合少量腐熟油餅。
對於落山數年的下山蘭或名蘭,根大多粗長完好,要用大而深的盆,並加入混有少量腐熟油餅的培養土栽植。培養土配製要疏鬆,顆粒宜粗。此法經本人多年試用,蕙蘭栽入後發苗快,葉多苗壯,可充分體現品種特性。
此外,蕙蘭不宜分盆,培養場地宜偏陽。
另:解佩梅葉子嬌嫩,平時一般用手沾水給葉子洗塵。
解佩梅的花期一般在三四月。每支葶開花六至十朵。花柄呈紫紅色,外圈為花萼,內圈為花瓣。花瓣白玉捧心,被譽為「紅簪碧玉」。兩側的萼瓣向兩側伸展的形態稱為「肩」,萼瓣左右對稱、平「肩」為正品;如鳥翼向兩側上斜,叫飛「肩」,為神品;向兩側下方傾斜,叫落「肩」,為下品。內圈花瓣下方的唇瓣俗稱舌,舌圓短而大,不伸長翻卷,以如意舌為最好。
一旦過了盛花期,就要把花摘下來,防止落在盆里腐爛,影響整盆長勢。摘下的花朵,香氣清醇,可用來熏茶,還可以去掉唇瓣和蕊柱來烹制佳餚。另外,解佩梅的根必須呼吸氧氣,所以盆器要用特製的瓦盆,植料有的由人工燒制,有的為「火山石」,可排出過多水分,又可以吸含水分。
其餘也沒什麼好注意的了,一點忠告:「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定要在多蘭花吧里或本地與蘭友交流,多多參考別人的經驗之談,多實踐,方能藝出自己心儀滿意的蘭花

Ⅳ 蘭花解佩梅幾月開花

花期一般在三四月。
解佩梅:蕙蘭名品。其葉子,花葶細長,梗色翠綠,回一稈多花。答葉面光滑油潤,有光澤,葉質滋潤,柔中有剛者為上品。葉形分為直立葉、斜立葉、彎垂葉等,在葉色方面有許多講究。花柄呈紫紅色,外圈為花萼,內圈為花瓣。花瓣白玉捧心,被譽為「紅簪碧玉」。兩側的萼瓣向兩側伸展的形態稱為「肩」,萼瓣左右對稱、平「肩」為正品;如鳥翼向兩側上斜,叫飛「肩」,為神品;向兩側下方傾斜,叫落「肩」,為下品。內圈花瓣下方的唇瓣俗稱舌,舌圓短而大,不伸長翻卷,以如意舌為最好。

Ⅵ 全面介紹蘭花!

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科屬:蘭科,蘭屬

別名:春蘭、蘭花、山花、草蘭、朵朵香

蘭花 屬蘭科,是單子葉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長筒狀。葉自莖部簇生,線狀披針形,稍具革質,2至3片成一束。總狀花序,花被2輪,肉質狀,內輪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上具紫紅色斑或無,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黃褐至淺黃,以不具褐色的純顏色者為貴異。根簇生,肉質,圓柱形。萌果三角形,種極小。早春由葉叢間抽生多數花莖,每莖頂開一花,花淡黃綠色,清香。
蘭花通常分為中國蘭和洋蘭兩種,蘭花源產我國,故稱中國蘭。中國蘭主要產於亞洲的亞熱帶,主產於我國長江流域各省山區、西南、華南和台灣各地亦有分布;洋蘭大多產在熱帶和亞熱帶林區。

蘭花是我國古老的花卉之一,栽培歷史已有二千多年,約有一百多個品種。依開花的時間分,有春蘭、夏蘭、秋蘭、寒蘭、報歲蘭。

蘭花極具觀賞價值,其朴實無華,葉色長青,葉質柔中有剛,花開幽香清遠,發乎自然,居「花草四雅」之首。因此人們將蘭花尊為「香祖」、「國香」、「天下第一香」。蘭花原生於深山幽谷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故有「花中君子」之譽。蘭花,葉態優美,花姿嬌媚,香馥幽異,是我國名貴花卉之一。所以,我國人民一直非常喜愛蘭花,總結積累了不少養蘭經驗,如「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和《養蘭中訣》。

蘭花入葯,葯名草蘭。葉治百日咳,根治扭傷,籽治目翳,花可治滯痢。

蘭花在植物分類學上屬於蘭科(Orchidaceae)植物,是單子葉植物中 的一個科,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地生或腐生。蘭科是有花植物中最 大的科之一,估計有800個屬,3萬~3.5萬個原生種。另外,在英國《國際散氏蘭花雜種登記目錄》中正式登記的人工雜交種約有四萬種以上,而且每年以1000種以上的數目增加。
我們常看到的國蘭和洋蘭,只是蘭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有觀賞價值的栽培種類,還有大量的野生蘭科植物分布於世界各地

國蘭

中國蘭花簡稱國蘭,通常是指蘭屬 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種。假鱗莖較小,葉線形,根肉質;花莖直立,有花1至10餘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綠色有紫紅色斑點。種類不同葉和花形態及花期變化較大。產秦嶺以南及西南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自古以來人們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屈的象徵。形成有濃郁中華民族特色的蘭文化。用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氣排水好;喜半陰和濕潤的環境,墨蘭建蘭和寒蘭越冬溫度10℃左右,另外幾種5℃左右。

國蘭的起源與歷史

當今所稱的中國蘭花——國蘭,古代稱之為蘭蕙。正如北宋黃庭堅(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對蘭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
我們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文化先師孔夫子曾說:「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蘭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花在歷史文化上所佔的地位。

但有關孔子時代對蘭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春秋時代的衛國在河南北部(今滑縣一帶),魯國在山東,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東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蘭花。因此他所說的芝蘭實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澤蘭。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認為孔子說的芝蘭生幽谷是對當時蘭花生態環境十分貼切的描述,而且當時的氣候比今天溫暖,河南一帶還生長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蘭花分布。因此,孔子當時路經深林幽谷時見到蘭花獨茂並不稀奇,他所說的芝蘭實為當今所稱的蘭花。古代人們起初是以採集野生蘭花為主,至於人工栽培蘭花,則從宮廷開始。魏晉以後,蘭花從宮廷栽培擴大到士大夫階層的私家園林,並用來點綴庭園,美化環境,正如曹植《秋蘭被長坡》一詩中的描寫。直至唐代,蘭蕙的栽培才發展到一般庭園和花農培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等詩句。:
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如宋代羅願的《爾雅翼》有「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花甚芳香,大抵生於森林之中,微風過之,其香藹然達於外,故曰芝蘭。江南蘭只在春勞,荊楚及閩中者秋夏再芳」之說。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我國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全書分三卷五部分,對紫蘭(主要是墨蘭)和白蘭(即素心建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作了簡述,並論及了蘭花的品位。繼《金漳蘭譜》之後,王貴學又於1247年寫成了《王氏蘭譜》一書,書中對30餘個蘭蕙品種作了詳細的描述。此外,宋代還有《蘭譜奧法》一書,該書以栽培法描述為主,分為分種法、栽花法、安頓澆灌法、澆水法、種花肥泥法、去除蟻虱法和雜法等七個部分。至於吳攢所著的《種藝必用》一書,也對蘭花的栽培作了介紹。1256年,陳景沂所著的《全芳備祖》對蘭花的記述較為詳細,此書全刻本被收藏於日本皇宮廳庫,1979年日本將影印本送還我國。在宋代,以蘭花為題材進入國畫的有如趙孟堅所繪之《春蘭圖》,已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明、清兩代,蘭藝又進入了昌盛時期。隨著蘭花品種的不斷增加,栽培經驗的日益豐富,蘭花栽培已成為大眾觀賞之物。此時有關描寫蘭花的書籍、畫冊、詩句及印於瓷器及某些工藝品的蘭花圖案數目較多,如明代張應民之《羅籬齋蘭譜》,高濂的《遵生八箋》一書中有關蘭的記述。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也對蘭花的釋名、品類及其用途都有比較完整的論述。清代也涌現了不少藝蘭專著,如1805年的《蘭蕙同心錄》,由浙江嘉興人許氏所寫,他嗜蘭成癖,又善畫蘭,具有豐富的藝蘭經驗。該書分二卷,卷一講述栽蘭知識,卷二描述了蘭花品種的識別和分類方法。全書記載品種57個,並附上由他畫的白描圖。其它如袁世俊的《蘭言述略》,杜文瀾的《藝蘭四說》,冒襄的《蘭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筆記》,屠用寧的《蘭蕙鏡》,張光照的《興蘭譜略》,岳梁的《養蘭說》,汪灝的《廣群芳譜》,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晚清歐金策的《嶺海蘭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藝蘭發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蘭蕙小史》,為浙江杭縣人吳恩元所寫。他以《蘭蕙同心錄》為藍本,分三卷對當時的蘭花品種和栽培方法作了較全面的介紹,全書共記述浙江蘭蕙名品161種,並配有照片和插圖多幅,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種蘭法》;1950年杭州姚毓謬、諸友仁合編的《蘭花》一書;1963年由成都園林局編寫的《四川的蘭蕙》;1964年由福建嚴楚江編著的《廈門蘭譜》;1980年由吳應樣所著的《蘭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國蘭花》兩本書,以及香港、台灣所出版介紹國蘭的書籍和雜志等等,可以說是近代中國藝蘭研究的一大成就。

藝蘭發源於中國,外傳至日本及朝鮮。現今日本對中國蘭花的興趣甚濃,其歷史淵源也是由中國開始。現今日本栽蘭已自成體系,發展為號稱「東洋蘭」的基地。至於朝鮮方面,藝蘭也必不可少地成為朝鮮人民崇尚之物,並使蘭花成為當今朝鮮人民作為高雅的花卉,陳設於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為令人稱頌的是,他們將蘭花作為一種高級的禮品來饋贈。

人為萬物之靈.蘭為百花之英,願蘭蕙自然進入人們心靈的世界,共同將蘭藝這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的國粹發揚光大,以蘭會友,共同進步。

Ⅶ 蘭花解佩梅多少錢一苗

70 80左右吧 一苗

熱點內容
普法欄目劇蓮花鬧海棠16 發布:2025-06-29 02:43:53 瀏覽:606
牡丹的台閣花 發布:2025-06-29 02:43:29 瀏覽:820
undertale靈魂一朵花 發布:2025-06-29 02:27:27 瀏覽:11
春草海棠紅 發布:2025-06-29 02:19:50 瀏覽:350
半城櫻花半城雨的意思 發布:2025-06-29 02:15:11 瀏覽:224
西蘭花冷麵 發布:2025-06-29 02:09:26 瀏覽:328
笛子獨奏梅花三弄 發布:2025-06-29 02:09:23 瀏覽:573
鉤針小盆栽 發布:2025-06-29 02:09:17 瀏覽:418
安心荷花 發布:2025-06-29 01:59:49 瀏覽:346
蘭花銹斑病怎麼處理 發布:2025-06-29 01:20:06 瀏覽: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