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宵海棠書
A. 川端康成的 凌晨4點發現海棠花未眠 出自哪本書
是花未眠吧~作者:川端康成
我常常不可思議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問題。昨日一來到熱海的旅館,旅館的人拿來了與壁龕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勞頓,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點醒來,發現海棠花未眠。
發現花未眠,我大吃一驚。有葫蘆花和夜來香,也有牽牛花和合歡花,這些花差不多都是晝夜綻放的。花在夜間是不眠的。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可我彷彿才明白過來。凌晨四點凝視海棠花,更覺得它美極了。它盛放,含有一種哀傷的美。
花未眠這眾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發現花的機緣。自然的美是無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卻是有限的,正因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說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無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這是我的實際感受,也是我的感嘆。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與時代同步前進,也不是伴隨年齡而增長。凌晨四點的海棠花,應該說也是難能可貴的。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麼我有時就會不由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畫家雷諾阿說:只要有點進步,那就是進一步接近死亡,這是多麼凄慘啊。他又說:我相信我還在進步。這是他臨終的話。米開朗基羅臨終的話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願表現出來的時候,也就是死亡。米開朗基羅享年八十九歲。我喜歡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臉型。
毋寧說,感受美的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較容易的。光憑頭腦想像是困難的。美是邂逅所得,是親近所得。這是需要反復陶冶的。比如惟—一件的古美術作品,成了美的啟迪,成了美的開光,這種情況確是很多。所以說,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視著壁龕里擺著的一朵插花,我心裡想道:與這同樣的花自然開放的時候,我會這樣仔細凝視它嗎?只搞了一朵花插人花瓶,擺在壁龕里,我才凝神注視它。不僅限於花。就說文學吧,今天的小說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樣,一般都不怎麼認真觀察自然。大概認真觀察的機會很少吧。壁龕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掛上一幅花的畫。這畫的美,不亞於真花的當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要是畫作拙劣,那麼真花就更加顯得美。就算畫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顯眼的。然而,我們仔細觀賞畫中花,卻不怎麼留心欣賞真的花。
李迪、錢舜舉也好,宗達、光琳、御舟以及古徑也好,許多時候我們是從他們描繪的花畫中領略到真花的美。不僅限於花。最近我在書桌上擺上兩件小青銅像,一件是羅丹創作的《女人的手》,一件是瑪伊約爾創作的《勒達像》。光這兩件作品也能看出羅丹和瑪伊約爾的風格是迎然不同的。從羅丹的作品中可以體味到各種的手勢,從瑪伊約爾的作品中則可以領略到女人的肌膚。他們觀察之仔細,不禁讓人驚訝。
我家的狗產且小狗東倒西歪地邁步的時候,看見一隻小狗的小形象,我嚇了一跳。因為它的形象和某種東西一模一樣。我發覺原來它和宗達所畫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達水墨畫中的一隻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我家喂養的是雜種狗,算不上什麼好狗, 但我深深理解宗達高尚的寫實精神。
去年歲暮,我在京都觀察晚霞,就覺得它同長次郎使用的紅色一模一樣。我以前曾看見過長次郎製造的稱之為夕暮的名茶碗。這只茶碗的黃色帶紅釉子,的確是日本黃昏的天色,它滲透到我的心中。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來的。觀賞這只茶碗的時候,我不由地浮現出場本繁二郎的畫來。那是一幅小畫。畫的是在荒原寂寞村莊的黃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亂的十字型雲彩。這的確是日本黃昏的天色,它滲人我的心。場本繁二郎畫的霞彩,同長次郎製造的茶碗的顏色,都是日本色彩。在日暮時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這幅畫。於是,繁二郎的畫、長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黃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應,顯得更美了。
那時候,我去本能寺拜謁浦卜玉堂的墓,歸途正是黃昏。翌日,我去嵐山觀賞賴山陽刻的玉堂碑。由於是冬天,沒有人到嵐山來參觀。可我卻第一次發現了嵐山的美。以前我也曾來過幾次, 作為一般的名勝,我沒有很好地欣賞它的美。嵐山總是美的。自然總是美的。不過,有時候,這種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罷了。
我之發現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獨自住在旅館里,凌晨四時就醒來的緣故吧。
B. 高中古詩賞析:兩首《海棠》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郁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盡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又有誰可以阻撓呢?
C. 主角中一個老婆叫海棠是哪本書
你說的是不是那個青雲年,我就聽你那邊好像也有一個,但是呢,像海棠這個名字不要普通很多小說裡面都有。
D. 有海棠的散文嗎 急!!
席慕容的《海棠與花的世界》
海棠
在讀大學的時候,一直想把家裝飾一下。有一次用零用錢買了一大盆的棕櫚,央人用板車送回北投的家中,擺在客廳里。自己是覺得室內的氣氛浪漫起來了,可是父母卻笑著搖頭,認為我把家變成咖啡館了。
過了幾天,放學回來,棕櫚不見了。原來有花販來過,母親把它換成了兩盆海棠,放在前廊上了。那個下午,對著那兩盆紅紅綠綠、圓圓滾滾的很老式的花,我很生了一陣悶氣。當然,我也不敢說什麼,只是很痛惜自己的一番心血,而且有點傷心母親的審美觀無法與我的相比。
而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呢?是從頭一次離開父母出國去讀書的時候嗎?是當船在黑夜裡駛入地中海而驚覺自己是遠離家鄉的時候嗎?是當身在盧森堡的玫瑰園里,對著滿園的花朵一無所覺,只在心中尋找屬於中國的那點芬芳的時候嗎?還是在身披白紗時,忽然想到母親也曾這樣年輕過的時候呢?
而海棠就是屬於年輕時的母親的花。
在北平深深的院落里,就總擺著好些盆這樣雅緻而又嬌艷的花,少女閑居無事,常會和友伴坐在廊前,一面賞花一面編織著美麗的夢。而春雨就靜靜地下著,秋風就緩緩地吹著。
而從來沒有過那樣殘酷的戰爭,從來沒有過那樣連年的顛沛流離,從來沒有一個民族曾忍受過那樣多的苦難,於是,那一代的少女沒有一個能實現她們的夢。
可是,母親們都忍受過來了,而且,也從來沒聽到她們在子女面前訴過什麼苦。只是,每一次,在看見海棠花時,總忍不住想要買下來。
要買下來的,不僅是那盆花,還有那盆花里的青春,那盆花里的良辰美景,那盆花里的古老而芬芳的故國。
而我終於明白了我母親的心了。
花的世界
母親愛花,我也跟著愛起花來。家住在石門鄉間,前後有兩個小小的院子,於是,也種了不少雜七雜八的植物,按著季節,也會開出不少好看的花。有時候在廊前一坐,桂花送來淡淡的清香,覺得自己好像也安靜古雅了起來。夏天的傍晚,茉莉會不停地開,摘下兩、三朵放在手心裡,所有青春的記憶都會隨著它的香氣出現在我眼前。我想,我愛的也許並不是花,而是所有逝去的時光,在每一朵花後面,都有著我珍惜的記憶。最早的花朵是一串一串、白白的開在大路兩旁的行道樹上的,有一種很甜爽的香味。但是,問遍了所有的朋友,也不知道在重慶近郊的公路上,曾經有過那樣的一種花。他們都說我當時年紀太小,不可能有印象,所以,一定是一種錯誤。
我不承認,但是,我也找不出任何證據來證明我並沒有記錯。好多年了。我一直在找尋那樣一棵高高大大的開著一串一串的白花的樹,而我一直沒有找到。
然後,就是荷花,和我的玄武湖。我只去過一次的玄武湖,卻在我心中出現了千百次。
再後來,就是漫山遍野的馬櫻丹。我的小學時代,幾乎都是在長滿了這些小朵的粉紫嫩黃的矮樹叢里度過的,它的小花其實很漂亮,顏色配得奇妙極了。
然後,茉莉、白山茶,百合都慢慢地進入了我的世界,跟著我慢慢地長大。
最不能忘的是在歐洲的森林裡,在那樣一個溫暖美麗的六月的午後,他摘下了那朵淺黃色的玫瑰給我。
幾年以後,在結婚的紀念相冊里,我把那朵玫瑰用心地貼在密封的透明膠頁下,那是第一朵。
又是好多年過去了,每次翻開相冊,玫瑰仍在,而所有的屬於那些個夏天的事物都會回來,我幾乎還可以聞得到林中松針在太陽下發出的清香。
我總覺得,嬌姻大概就是這樣吧,兩個人一起保有著所有的記憶,一起分享著或者是很重大的滄桑變化,或者,是很小的細微末節,例如一朵小小的花。
有些朋友或者學生,常常會覺得我很容易滿足,奇怪我為什麼會在很多事情里都能行到較好的那一面。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只是覺得,一切的事物都是互為因果的,尤其是愛情,你若善待它,它一定善待你。
大自然也是這樣,你給植物以充分的陽光適量的水,它就還你以怒放的芬芳,沒有一朵花是不知道感謝的。
我們並沒有很優裕的物質享受,可是,只要有一院子不斷地開著花的樹,和能夠偶爾坐下來聞一聞花香的閑暇,生活就會變得非常的富足了。
在花前,我是個知足的人。
六十九年一月
E. 誰有元鮮元樞 《書蘇軾海棠詩 》釋文
《書來蘇軾海棠詩 》釋文 江城地瘴蕃草木自,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漫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 林深霧暗曉光遲,日暖風輕春睡足。 雨中有淚亦凄愴,月下無人更清淑。 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 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忽逢絕艷照衰朽,嘆息無言揩病目。 陋邦何處得此花,無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銜子飛來定鴻鵠。 天涯流落俱可念,為飲一尊歌此曲。 明朝酒醒還獨來,雪落紛紛那忍觸。 右玉局翁海棠詩長句漁陽困學民書。
F. 如何賞析蘇東坡《海棠》
賞析:
此詩開頭兩句,並不拘限於正面描寫。首句「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 楚辭· 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從中還可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這兩句把讀者帶入一個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艷麗,然而略顯幽寂。
G. 包括海棠小說的書屋
哎,唐小說的書的話應該是可以進行包括的。
H. 這是海棠書,誰能賦詩一首
延和海棠的話沒有專門開一本來寫的。應該裡面有描寫的一點點就是全部了。你可以看看別人的故事。狼寫的書都還不錯啊
I. 蘇軾《海棠》翻譯
《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白話內譯文:裊裊的東風容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被選入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六年級教科書。這首絕句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時作者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五個年頭。
(9)深宵海棠書擴展閱讀:
此詩開頭兩句,並不拘限於正面描寫,首句「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
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
暗示夜已深,人無寐,從中還可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這兩句把讀者帶入一個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艷麗,然而略顯幽寂。
J. 求海棠作者遠上白雲間作品集
遠。上。白。雲。間,所有文,我都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