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荷花湖
① 武漢有什麼湖
1、湯遜湖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水域面積47.6平方公里,是亞洲最大的城中湖。
湯遜湖東南鄰江夏區,北靠武漢市中環線公路和華中農業大學,西邊為老武紙公路,紙李公路直通景區,東面江夏大道貫湖而過。
2、蓮花湖
蓮花湖,原名蓮花泡,北緯45°50′,東經128°45′。位於方正縣西效5公里處。湖區總面種73公頃,有花面積30.5公頃,現有蓮花約五百多萬株,因地理環境獨特天然生長蓮花而得名。是同緯度面積最大、有蓮花最多的一處天然蓮花湖。
3、紫陽湖
位於武昌蛇山之南,東鄰首義路,南至津水閘、石灰堰,西接紫陽村,北抵紫陽路,面積約20公頃。紫陽湖古稱滋陽湖,每至夏日滿湖荷花呈紫色,朝霞夕陽映紫荷,故名紫陽湖。
是武昌區唯一一處自然湖泊公園,水陸面積共30多公頃。修建紫陽公園,既為市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也讓紫陽湖得到了較好的保護。
4、嚴西湖
是一個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湖泊,面積約為20平方千米,眾多的港汊和魚塘,形成了嚴西湖獨特的濕地景觀。
在武漢市武昌區東部,西鄰武昌東湖,北近長江。系沉溺型崗間窪地經積水而成的滯積湖。水位20.40m,長7.2km,最大寬4.6km,平均寬1.6km,面積11.8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0m,平均水深1.9m,蓄水量0.22億立方米。
5、月亮湖
原生態景區位於武漢黃陂區明清古街背後,與當地木蘭湖景區夏家寺水庫和梅店水庫相呼應,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勢,該湖蓄水量1.08億方,已經成為著名的濕地生態旅遊區。
月亮湖周邊環境幽美靜謐,水質清澈,盤踞著名的木蘭山與木蘭天池腹地,周邊景區林立,景區四大特色景點--百年寨,千畝茶,萬畝葛根,億方月亮湖,共鑄景區與眾不同之經典。
② 為什麼說濟南是三面荷花一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大明湖位於濟南市區中心、舊城區北部,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濟南三名勝。濟南八景中,大明湖有三景:明湖泛舟、歷下秋風、匯波晚照。
濟南號稱「泉城」,有泉水百餘處,其中名泉七十二處。明湖即由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滿時從宋代修建於北岸的北水門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構成,因而湖水「恆雨不漲,久旱不涸」,常年保持較固定的水位。公園面積86公頃,其中湖面46公頃。湖上有歷下亭、匯泉堂、湖心島等大小島嶼六處,公園自然景觀優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鳶飛魚躍,遊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蓮,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的最好寫照。公園的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北極廟等三十餘處名勝古跡掩映於綠樹繁花之間,展現出悠久的歷史文化。
大明湖是一天然湖泊,最早見於文字記載是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隋唐時名蓮子湖,歷水波,宋時曾名西湖,到金元時始稱大明湖。公園內碑刻石碣較多,著名者有杜甫詩句:「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為清代何紹基書寫,另有鐵保書對聯,何紹基、翁方綱等的碑記,皆具深厚文化內涵和藝術水平。
公園主要游覽點有牌坊、遐園、稼軒祠、鐵公祠、歷下亭、北極廟、南豐祠、匯波樓、明昌鍾亭、明湖寶鼎、曾公畫壁、湖心百米大型噴泉等,其中歷下亭、鐵公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園每年舉辦多種游園活動,有春節文化廟會、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動和花卉盆景展覽、奇石展等。
③ 荷花湖這篇課文有什麼不同
課文《荷花》用生動優美的語言,按看荷花的順序,描寫了公園里的一池美麗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時的感受。《荷花湖》這篇文章概括寫荷花湖的美麗景象,再具體寫荷花和荷葉,表達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④ 武漢有哪些湖
1、紫陽湖
紫陽湖位於武漢武昌蛇山之南,東鄰首義路,南至津水閘、石灰堰,西接紫陽村,北抵紫陽路,面積約20公頃。紫陽湖古稱滋陽湖,每至夏日滿湖荷花呈紫色,朝霞夕陽映紫荷,故名紫陽湖。
2、菱角湖
菱角湖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中心城區,20世紀80年代以前,以盛產菱角而得名「菱角湖」,當地村民以捕魚為生,水質清澈。
3、龍陽湖
武漢市龍陽湖地處武漢市西南端,東臨長江,北依漢水,南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通三峽。總面積10平方公里。龍陽湖游刃有於長江、漢水之間,群山環抱,翠綠蔥郁;湖水清澈,無工業污染。
4、蓮花湖
蓮花湖,原名蓮花泡,北緯45°50′,東經128°45′。位於方正縣西效5公里處。湖區總面種73公頃,有花面積30.5公頃,現有蓮花約五百多萬株,因地理環境獨特天然生長蓮花而得名。是同緯度面積最大、有蓮花最多的一處天然蓮花湖。
5、墨水湖
墨水湖,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歸元寺以西,漢陽大道以南,由龍陽湖、太子湖等十幾座大小湖泊匯集而成。古時曾是漢陽十景之一,即「平塘古渡」。
⑤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什麼意思
大明湖的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倒映在湖水中。
出處:山東濟南大明湖
大明湖風景區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集水域風光、園林景觀、古建築為一體的公園。而被譽為「中國第一泉水湖」的大明湖就在公園中心,更可以說公園是依湖而建的。
大明湖是一處天然湖泊,水源來源於城內諸多泉水,有「眾泉匯流」之說,且它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
大明湖景區分為老景區和新景區,整個景區共有16景,漫步其中,就像是在水墨畫中游賞一般。此外,整個景區還與環城河相連,形成了環湖休閑游覽景觀線。
(5)天然荷花湖擴展閱讀: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 湖上鳶飛魚躍,荷花滿塘,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遊人如織,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台、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
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春日,湖上暖風吹拂,柳絲輕搖,微波盪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蔥綠片片,嫣紅點點;秋日,湖中蘆花飛舞,水鳥翱翔;冬日,湖面雖暫失碧波,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夾岸,蓮荷疊翠,寧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畫卷,沿湖的亭台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統年間仿江南園林建造的遐園。
遐園內曲橋流水,幽徑迴廊,假山亭台,十分雅緻,被稱為「濟南第一庭園」湖邊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臨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覽無余。
湖對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閣,依閣南望,遠山近水,樓台煙樹,皆成圖畫。清代書法家鐵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繪聲繪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絕之處。
⑥ 杭州的西湖到底是人工湖還是天然湖,
是天然湖。
經過地質工作者的多年勘測研究,「瀉湖」說流傳最廣。這一假說認為,至少距今兩千多年前,西湖還是一個淺海灣,除個別山嶺外全部淹沒在海水之中。隨著海水的沖刷,海灣四周的岩石逐漸變成泥沙沉積,使海灣變淺,錢塘江也帶來泥沙,在入海口沉積。
泥沙越積越多,最終將海水截斷,內側的海水就形成了一個湖。這種現象在地質學上稱為「瀉湖」。起初,瀉湖還隨著潮水出沒。後來,經過勞動人民多次築海塘阻攔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6)天然荷花湖擴展閱讀:
西湖曾是死水湖
曾經的杭州西湖,完全是一個死水湖,與周圍不通。
作為一個封閉的水體,如果沒有人為的干預,容易因為大雨而泛濫,因為乾旱而干澀。西湖能有如今人們看到的美麗的面貌,與歷朝歷代的疏浚和改善是密不可分的。
其中著名的有唐朝的李泌,白居易,北宋時期的蘇軾,明代的楊孟瑛,清代的阮元等。他們分別在杭州留下相國井,白堤、蘇堤、楊公堤、 阮公墩等建築,也是現在杭州西湖旅遊的金名片。
他們在造福一方的同時,還留下了許多著名的作品:「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題湖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等等。給自然的美景更增添了人文的情懷,使得杭州西湖更加的美麗動人。
進入現代,為了改善西湖的水質,國家開始建設引水工程,從錢塘江引水進湖,換出來的水流入運河,按其進水流量,西湖的水大約一個月更新一次。西湖水終於由死水變成了活水。
⑦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什麼意思
大明湖的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倒映在湖水中。
出處:山東濟南大明湖
大明湖風景區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集水域風光、園林景觀、古建築為一體的公園。而被譽為「中國第一泉水湖」的大明湖就在公園中心,更可以說公園是依湖而建的。
大明湖是一處天然湖泊,水源來源於城內諸多泉水,有「眾泉匯流」之說,且它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
大明湖景區分為老景區和新景區,整個景區共有16景,漫步其中,就像是在水墨畫中游賞一般。此外,整個景區還與環城河相連,形成了環湖休閑游覽景觀線。
(7)天然荷花湖擴展閱讀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 湖上鳶飛魚躍,荷花滿塘,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遊人如織,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台、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
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春日,湖上暖風吹拂,柳絲輕搖,微波盪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蔥綠片片,嫣紅點點;秋日,湖中蘆花飛舞,水鳥翱翔;冬日,湖面雖暫失碧波,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夾岸,蓮荷疊翠,寧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畫卷,沿湖的亭台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統年間仿江南園林建造的遐園。
遐園內曲橋流水,幽徑迴廊,假山亭台,十分雅緻,被稱為「濟南第一庭園」湖邊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臨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覽無余。
湖對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閣,依閣南望,遠山近水,樓台煙樹,皆成圖畫。清代書法家鐵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繪聲繪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絕之處。
⑧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什麼意思
大明湖的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倒映在湖水中。
出處:山東濟南大明湖
大明湖風景區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集水域風光、園林景觀、古建築為一體的公園。而被譽為「中國第一泉水湖」的大明湖就在公園中心,更可以說公園是依湖而建的。
大明湖是一處天然湖泊,水源來源於城內諸多泉水,有「眾泉匯流」之說,且它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
大明湖景區分為老景區和新景區,整個景區共有16景,漫步其中,就像是在水墨畫中游賞一般。此外,整個景區還與環城河相連,形成了環湖休閑游覽景觀線。
(8)天然荷花湖擴展閱讀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 湖上鳶飛魚躍,荷花滿塘,畫舫穿行,岸邊楊柳蔭濃,繁花似錦,遊人如織,其間又點綴著各色亭、台、樓、閣,遠山近水與晴空融為一色,猶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畫卷。
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紛呈,尤以天高氣爽的秋天最為宜人。春日,湖上暖風吹拂,柳絲輕搖,微波盪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蔥綠片片,嫣紅點點;秋日,湖中蘆花飛舞,水鳥翱翔;冬日,湖面雖暫失碧波,但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大明湖水色澄碧,堤柳夾岸,蓮荷疊翠,寧榭點綴其間,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一幅天然畫卷,沿湖的亭台樓閣,水榭長廊參差有致,湖的南面有清宣統年間仿江南園林建造的遐園。
遐園內曲橋流水,幽徑迴廊,假山亭台,十分雅緻,被稱為「濟南第一庭園」湖邊假山上建有浩然亭,登臨其上,大明湖的景色一覽無余。
湖對面北岸高台上有元代建的北格閣,依閣南望,遠山近水,樓台煙樹,皆成圖畫。清代書法家鐵保留下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繪聲繪色地道出了大明湖的佳絕之處。
⑨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思
大明湖的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倒映在湖水中。出版處:山東權濟南大明湖。
大明湖風景區位於濟南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集水域風光、園林景觀、古建築為一體的公園。而被譽為「中國第一泉水湖」的大明湖就在公園中心,更可以說公園是依湖而建的。
大明湖是一處天然湖泊,水源來源於城內諸多泉水,有「眾泉匯流」之說,且它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
(9)天然荷花湖擴展閱讀:
大明湖地區,浮游動物主要有原生動物、輪蟲類、枝角類和橈足類組成。原生動物在大明湖內共計32種,15屬,11科。
濟南市有挺水植物、浮葉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共20餘種,遍布河流、湖泊、水庫、坑塘。挺水植物有:蘆葦、蒲草、茨菰、蓮藕、荊三、旱草蓼。
浮葉植物有:子午蓮、荇菜,漂浮植物有:紫背浮萍、水花生、水浮萍。沉水植物有:馬來眼子菜、輪葉黑藻、聚草、菹草、金魚藻、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