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過
Ⅰ 四季海棠過高怎麼辦
建議看看土是否太濕,如果是太濕,就輕輕地把面土松一下,透透氣。
Ⅱ 貼根海棠過冬要搬進屋子嗎
不用,貼梗海棠耐低溫,冬天不需要進入室內。
Ⅲ 歲寒三友是指(3個)
歲寒三友,指復松、竹、梅三種植物。制因這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傳到日本後又加上長壽的意義。松竹梅合成的歲寒三友圖案是中國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築上常用的裝飾題材。歲寒三友也逐漸演變成為雅俗共賞的吉祥圖案,流傳至今。
Ⅳ 竹節海棠過冬
不能。能凍挺了。原產巴西,耐蔭性好,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要求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且較耐寒,冬季室內5℃左右,仍鮮綠如常。
Ⅳ 幻想三國志2中海棠過奈何橋 是什麼歌曲
黃佩娟唱的
情衷
花開花又落
相思無處寄託
雨笑雨含憂
要向誰訴說
聲聲琵琶中
是我的情衷
默默上小專樓
以曲相送
風吹過屬 你千年的寂寞
雲載動 我無法觸摸的溫柔
山重重 水重重
無奈情已深種
終日凝眸盼白頭
欲語卻還休
天悠悠 地悠悠
怎奈情深緣薄
即使世界已盡頭
我依然期待相逢
在夢中
Ⅵ 竹節海棠家裡怎麼養護好 竹節海棠度夏注意事項
育苗需要耐心等候。
通常情況下竹節海棠需要扦插育苗。扦插時間除嚴冬外都可進行,以5月份最好。插穗取生長健壯嫩枝的頂端,帶2到3個芽,在節下0.5厘米處切下,去掉下部葉片,如上部葉片過大可剪去1/2。然後扦插在河沙苗床中,扦插深度是插穗的1/3長,插後注意遮蔭與保持濕度,在22℃溫度下,3周便可生根,1個月後可以栽盆;也可水插,把選好的枝幹浸泡在水中,每隔1至2天換1次清水,生根後移栽。從扦插到開花,約需四到五個月時間。
日常管理需要細心。
竹節海棠適應性強,在中性和微酸性土壤,均能生長,尤在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的微酸沙壤中,發育最好。竹節海棠怕冷,也忌酷熱,最適宜生長的溫度18℃-21℃。夏天的管理尤為重要:1、避強光。高溫時,如果光照過強,容易引起葉片干尖焦邊,葉片變黃,甚至落葉。所以,炎夏季節最好放在院中通風的棚架下或走廊下,多接受散射光照。2、忌陰暗。竹節海棠喜散射光,卻怕陰暗。若夏季放置過於陰暗處,不但會造成葉與花數量減少,還會引起植株徒長。若較長時間置於過於陰暗處,也會引起黃葉落葉,甚至植株死亡。3、忌干怕濕。在夏季生長旺期,要保持盆土濕潤而不過濕,更忌盆內積水。如天氣過於乾燥酷熱時,除多向盆土澆水外,天天還應向葉面及花盆四周地面噴水2至3次,可有利其生長開花。4、適當施肥。竹節海棠在生長季節,約半月需施1次有機肥液;在孕蕾期間,應多施磷鉀肥,以促使花繁花艷,但在開花期間應少施或停止施肥。5、此外,還要注重防治病蟲害及修剪整形,促其抽生新枝、多孕蕾、多開花,才能保持其美麗的株型。
在養殖竹節海棠過程中會發現,竹節海棠葉緣枯焦、落葉等現象。造成竹節海棠葉緣枯焦、落葉的主要原因有:
低溫或酷暑。竹節海棠喜溫暖,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8℃-21℃,雖是秋海棠中較為耐寒的種類,但在5℃以下時,葉片也易受凍脫落。竹節海棠畏酷暑,溫度達30℃以上,植株生長緩慢而呈半休眠狀態,養護稍有不當時,也易產生落葉。
強光或過陰。竹節海棠喜充足的散射光。夏季高溫時如光照過強,易引起葉片的焦尖、焦邊,葉片變黃甚至落葉。光照不足時會造成葉、花數減少和植株徒長,光照過弱還會導致落葉。
乾旱或過濕。海棠自然生長於濕度較大的林下或溝谷地帶,而且它的莖葉柔嫩多汁,因此在生長時期除需要提供一個濕潤的生態環境外,還應供應充足的水分,但忌過濕。過於乾旱與水濕都會影響植物根系的吸收而引起落葉,特別是在冬季低溫時更要節制澆水,否則易導致爛根落葉。
我相信在科學的方法指導下每個人都能養出美麗的花朵。
Ⅶ 加工海棠果,去哪能買到海棠過去核機
樓主,我知復道哪裡有,你去河北制滄州看看,那裡有一家公司叫滄州萬頃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他們生產的萬頃牌沙果、海棠果的去核機每小時加工量在1000斤以上,可以做到去核、開瓣一體的,效果不錯,推薦給你!搜一下萬頃牌沙果去核機,你就能找到設備了,望採納!
Ⅷ 歲寒三友指的是(),北京人的小吃"歲寒三友"指的是()。敬請回答,謝謝!!!
歲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種植物。因這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也藉以比喻忠貞的友誼。傳到日本後又加上長壽的意義。松竹梅合成的歲寒三友圖案是中國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築上常用的裝飾題材。同時歲寒三友還是中國畫的常見題材,化作常以「三友圖」命名。此外,北京有三種小吃「半空兒」、凍柿子、海棠紅」被合稱為歲寒三友。
北京人的小吃"歲寒三友"指的是
廟會小吃
一般人談到歲寒三友皆知為松、竹、梅也。但是早年的京華,每屆隆冬,亦有所謂「歲寒三友」,但非松、竹、梅,而指「半空兒」、凍柿子、海棠紅」。
所謂「半空兒」,即果仁稀小的花生。那時一般乾果行商,躉進大批花生,分別揀擇其肥瘠,按貨論價。花生果空而不實者,值最低廉,販商購得,炒得焦熟,以其香甜氣味,售諸愛好者,取名「半空兒」。寒冬小巷,常有小販身背大麻袋,叫賣「半空兒,多給」。居民恆有愛食此者,兒童因出少許錢可買一大堆,亦喜而購之。小販雖背大麻包,卻並不沉重,簡單易賣,很快售罄,滿意而去。間亦有狡黠的攤販,以「半空兒」摻入肥碩花生米中,論堆發售,待顧客購得吃時方知上當。
另一「友」為「凍柿子」。柿為秋熟果品。北京的西山、北山產量最豐。柿子初收上市,小販叫賣:「賽倭瓜的大柿子——澀了換喇!」及至霜降過後,叫賣改為:「喝了蜜啦——大柿子!」就此兩種吆喝聲,便可曉得秋柿與冬柿之不同。柿初熟期,皮厚味澀,須經人工「灠」過,則色紅味甘,食之清脆。一遇霜降,柿已熟透,澀味全消,而肉質熟爛,成為蜜汁,所以此時叫賣者以「喝蜜」來形容。到了冬令,經過嚴寒,柿子汁液凍結,用快刀切成薄片,食之涼澈心脾,且有潤燥、利大便之功。當時或有謂能祛除煤氣者,不知此言是否科學。
第三友者是「海棠紅」。所謂「海棠紅」,實是冬天已屆全紅的海棠。這種海棠經過嚴寒,凍得很堅實,街頭小販頗多販賣,買主大多是孩童。此種海棠,手捏把柄,含入口內一咬,冷透牙根。筆者幼時常樂於此道,每與同玩小孩,各持一枚咬之,冰得每人頻頻擠眼而笑。我們淘氣時,就把凍海棠用筷子夾起,接近爐火烤之,海棠冰質漸融;多烤一會,常因海棠皮破而發出吱吱聲,然後再放入口中,那種涼不涼、熱不熱的味道,唯有孩子們才知其中樂趣。由於海棠全身通紅,加上一烤,水汁漾出,其色更為鮮紅,故稱之為「海棠紅」。
「半空兒」、「凍柿子」、「海棠紅」這三位一體的「歲寒三友」,是北京人的獨特享受。有些攤販專賣此「歲寒三友」。
Ⅸ 歲寒三友
歲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種植物。因這三種植物在寒冬時節仍可保持頑強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徵,也藉以比喻忠貞的友誼。傳到日本後又加上長壽的意義。松竹梅合成的歲寒三友圖案是中國古代器物、衣物和建築上常用的裝飾題材。
松、竹經冬不凋,梅則迎寒開花,故稱歲寒三友。 梅、竹、石是取梅寒麗秀,竹瘦而壽,石丑而文 歲寒三友-狄少英國畫作品
[1],是三益友之意。 在舊社會結婚時,多在大門左右貼上「緣竹生筍,梅結紅實」的對聯,這是因「筍」與子孫的「孫」字同音、同聲。 將松、竹、梅圍成團狀;分作三個團狀,以簡潔的線條代表松、竹、梅,構成圖案:以松、竹、梅組成的門洞。 拼音suì hán sān yǒu 英文the three friends in cold weather 解釋 竹寧折不屈,梅傲然挺立,松四季長春。 歲寒三友--竹
出處 宋·林景熙《五雲梅舍記》:「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為歲寒友。」 事例花松隱映竹交加,千樹玉梨花。好個~,更堪紅白山茶。(元·白樸《朝中措》)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松、竹、梅。 天寒地凍,花木凋零。只有松竹梅這三位「朋友」欣欣向榮,一派生機。
具體解析
竹,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也有一些。北京有個'紫竹院'的公園,裡面就有竹子。北大校園里也有不少。我家的「小園」里,我也種了幾棵,長得不錯,一年四季窗前總是綠影婆娑,也可算「占盡風情向小園」了。竹子是重要的物質材料:蓋房子、做傢具都有它的用武之地。竹筍還是席上的美味佳餚。也可以經常進入「尋常百姓家」。竹子可以做成笙簫琴笛,發出絲竹之樂的「清音」。因此竹比松樹更得文人青睞。但是竹子有個缺點,就是平時不開花,沒有嬌艷之美。早熟禾科(Poaceae)竹亞科(Bambusoideae)高大喬木狀禾草類植物的通稱。植物學文獻中記載有75屬以上,1,000多種,但其中許多是同物異名。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青籬竹屬(Arundinaria)的少數幾個種原產於美國南部,在該處沿河岸生長或生長於沼澤地區,形成濃密的竹叢。竹是高雅、純潔、虛心、有節的象徵,周天侯的《頌竹》:苦節憑自珍,雨過更無塵。歲寒論君子,碧綠織新春。便是它的寫照。古今庭園幾乎無園不竹,居而有竹,則幽簧拂窗,清氣滿院;竹影婆娑,姿態入畫,碧葉經冬不凋,清秀而又瀟灑。古往今來,「不可一日無此君」已成了眾多文人雅士的偏好。
竹子是森林資源之一。全世界竹類植物約有70多屬1,2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少數竹類分布在溫帶和寒帶。竹子是常綠(少數竹種在旱季落葉)淺根性植物,對水熱條件要求高,而且非常敏感,地球表面的水熱分布支配著竹子的地理分布。東南亞位於熱帶和南亞熱帶,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風匯集的影響,雨量充沛,熱量穩定,是竹子生長理想的生態環境,也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竹子常和其他樹種一起組成混交林,而且處於主林層之下,過去很少受人重視。當上層林木砍伐後,竹子以生長快、繁殖力強的特點很快恢復成次生竹林。竹子用途不斷擴大,經濟價值高,人們植竹造林,形成人工林。次生竹林和人工竹林,又以它強大的地下莖向四周蔓延擴大。因此,近幾十年來,地球表面森林面積逐年減少(據統計,1988年以來,熱帶森林平均每年消失 2,425萬hm2,每分鍾消失46.14hm2),而竹林面積卻日益擴大。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積約2,200萬hm2。世界的竹子地理分布可分為3大竹區,即亞太竹區、美洲竹區和非洲竹區,有些學者還單列「歐洲、北美引種區」。 梅花雖然沒有遍布全國,甚至許多北方人沒有親眼見過。但由於歷代文人的「炒作」,已經深入人心。為什麼梅花如今會「位壓群芳」呢?這是由於民族歷史形成的集體潛意識所決定的。許多國畫家在畫梅花時,突出地表現在積雪的乾枯曲折的老樹之上,綻出了朵朵鮮花。 梅花
梅花為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姿、色、香、韻俱佳。宋人林和靖的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將梅花的姿容、神韻描繪得淋漓盡致。漫天飛雪之際,獨有梅花笑傲嚴寒,破蕊怒放,象徵著人卓爾不群,超凡脫俗的品格。 松一般為常綠喬木,很少為灌木,樹皮多為鱗片狀,葉子針形,花單性,雌雄同株,結球果,卵圓形或圓錐形,有木質的鱗片,木材和樹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濤;松針;松脂;松亭(旁邊有松樹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葉紮成人、鶴、鹿、亭等形狀,作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製成的一種古扇);松釵(松樹的枝葉);松腴(松脂);松花綠(亦作「松花」、「松綠」。偏黑的深綠色,墨綠);松篁(松樹與竹子) 松
松樹四季常青,姿態挺拔,葉密生而有層雲簇擁之勢,欹斜層疊,不啻馬遠、劉松年筆意。在萬物蕭疏的隆冬,松樹依舊鬱郁蔥蔥,精神抖擻,象徵著青春常在和堅強不屈。松樹的品格是中國人最為崇拜的。
成語解釋
(1) 指。蒼松隱映竹交加,千樹玉梨花,好個歲寒三友,更堪紅白山茶。——元· 白樸《朝中措》 到深秋之後,百花皆謝,惟有松竹梅花,歲寒三友。——明·無名氏《漁樵閑話》四折 宋代林景熙《霽山集》四《五雲梅舍記》:「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篁為歲寒友,」 (2) 歲寒:喻濁世。三友:山水、松竹、琴酒。三者為濁世之中的清高之物 所謂「歲寒三友」,即將松樹、翠竹、梅花 後來,松、竹、梅被世人合稱為「歲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潔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將其視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徵。而歲寒三友也逐漸演變成為雅俗共賞的吉祥圖案,流傳至今 。
相關詩詞
墨梅圖題詩 (元)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 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 歲寒三友--梅
只留清氣滿乾坤。 墨竹圖題詩 (清)鄭燮 衙齋卧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 一枝一葉總關情。 墨竹圖題詩(現代)王心鑒 昨夜長風曾入夢, 月華流霜凝小徑。 前身許是王子猷, 袒卧幽篁守澄境。 墨竹圖題詩(現代)王心鑒 千年復始又東風, 古國新篁傲群雄。 縱使虛心逢盛世, 勿讓高節隱蠹蟲。 [2]
竹子(8張)墨竹圖題詩(現代)王心鑒 夢醒無眠亂翻書, 三更興酣酒難沽。 誰搖清影掃落葉, 好竹只種兩三株。
蒼松怪石圖題詩 (清)李方膺 君不見,歲之寒, 何處求芳草。 又不見,松之喬, 青青復矯矯。 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 直干壯山嶽。秀色無等倫。 飽歷與冰霜,千年方未已。 擁護天闕高且堅, 迥干春風碧雲里。 青松翠柏迎春至, 白雪紅梅送福來。 江山萬里如畫 ,神州四時皆春。 冬去山明水秀, 春來鳥語花香。 詠梅 (宋)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來。 松柏風度, 梅竹情操 。 格超梅以上 , 品在竹之間 。 竹開霜啟翠 , 梅動雪前春。 吾愛松柏梅三友, 任爾東西南北風 。 品若梅花香在骨 , 人如秋水玉為神。 虛心竹有低頭葉 , 傲骨梅無仰面花 。 學翠竹到老虛心留勁節, 敬蒼松久經 風雨不知寒。 卜運算元·詠梅[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塵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墨梅圖題詩(現代)王心鑒 冷月寒風破混沌, 銅枝鐵骨赤子心。 不羨花房諸君子, 獨立冰雪作真人。 墨梅圖題詩 (現代)王心鑒 昨夜罡風驅黯霾, 短籬疏落冬草衰。 留得枯蕉遮新雪, 未解霜華卻潤梅。
編輯本段相關美術作品
歷代表現歲寒三友這一題材的畫家很多,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畫家和作品有:南宋趙孟堅(1199-1264)的《歲寒三友》、清代董邦達(1699-1769)的《三友圖》、近代吳昌碩(1844-1924)的《歲寒三友》以及現代朱宣咸(1927-2002)的《歲寒三友圖》,這些作品生動的表現了歲寒三友的意義,具有各自的時代氣息,是歲寒三友這一理念在美術方面的優秀代表作品。 朱宣咸中國畫作品《歲寒三友圖》
吳昌碩《三友圖》
董邦達《三友圖》
編輯本段相關事件
緣起蘇東坡
北宋神宗元豐二年(一○七九年),大文豪蘇東坡遭到權臣排擠,被貶至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初到黃州時,蘇東坡遠離親友,非常苦悶,唯有寄情詩歌,以解煩憂。《卜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正是他當時心情的最好寫照:「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歲寒三友
稍後,家眷來伴、朋友來訪使他的情緒漸漸好轉,然而生活上的拮據仍然是很大的問題。為了解決經濟困難,蘇東坡自己開墾了一片荒地,種植稻、麥、桑、棗等農作物。不久,他又在田邊築起一座小屋,在屋子四壁畫上雪花,取名為「雪堂」。蘇東坡在院子里種上松、柏、梅、竹等花木。整個寓所被他裝扮得素凈典雅,十分切合蘇東坡當時的心境。一次,黃州知州徐君猷特意來雪堂看望他,見他的居所冷清蕭瑟,便打趣地問他坐卧起居,滿眼看見的都是雪,是不是太寂寞,太冷清?蘇東坡指著窗外搖拽的花木,爽朗地笑道:「風泉兩部樂,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說,清風吹拂和泉水淙淙的聲音就是兩曲優美的音樂,枝葉常青的松柏、經歷寒冬而不雕謝的竹子和傲雪綻放的梅花,便是相伴嚴冬最好的朋友。徐君猷見蘇東坡在逆境中能以「松、竹、梅」自勉,仍然保持凌霜傲雪的高尚情操,非常感慨,從此對他更加敬仰。 後來,松、竹、梅被世人合稱為「歲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潔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將其視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徵。而歲寒三友也逐漸演變成為雅俗共賞的吉祥圖案,流傳至今。
傳統寓意圖案
《孤本元明雜劇》缺名《漁樵閑話》四:「那松柏翠竹,皆比歲寒君子,到深秋之後,百花皆謝,惟有松、竹、梅花,歲寒三友。」清高宗御制詩三集也曰:「南宋馬遠有歲寒三友圖。所繪松竹梅。三友圖在內府。乾隆帝有題詩。」據此,足見宋代已把松、竹、梅作為歲寒三友了。這一圖案花紋,明清以來的瓷器、衣料、傢俱、建築等應用較多。
三友對聯
松柏風度 梅竹情操 格超梅以上 品在竹之間 竹開霜啟翠 梅動雪前春 吾愛松柏梅蘭友 任爾東西南北風 品若梅花香在骨 人如秋水玉為神 虛心竹有低頭葉 傲骨梅無仰面花 學翠竹到老虛心留勁節 敬蒼松久經風雨不知寒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暖一家。 心有三愛奇書駿馬佳山水 園栽四物翠竹青松白梅蘭 紅梅傲雪花千樹 青松耐寒葉萬年 青松翠柏迎春至 白雪紅梅送福來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無肉令人瘦 無竹令人俗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梅松竹歲寒三友 廉正清為官三要 梅松竹歲寒三友 書畫詩翰苑一池 松竹梅歲寒三友 歲寒三友
日月星碧空一景 松竹梅歲寒三友 風雅頌文史四精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風一家 松竹梅歲寒三友 忠孝悌為人三要 寧知霜雪後 獨見松竹心 梅花鐵為骨 綠竹虛作心 風吹竹葉龍擺尾 雨打雞冠鳳盧頭 風搖竹影有聲畫 雨打梅花無字詩 雪裡梅花稱俊傑 霜中菊蕊是英豪 松花漫天千年葯 桐葉滿雲五色香 松陰一徑白雲濕 花影半簾紅日遲
廟會小吃
一般人談到歲寒三友皆知為松、竹、梅也。但是早年的京華,每屆隆冬,亦有所謂「歲寒三友」,但非松、竹、梅,而指「「半空兒」、凍柿子、海棠紅」。 所謂「半空兒」,即果仁稀小的花生。那時一般乾果行商,躉進大批花生,分別揀擇其肥瘠,按貨論價。花生果空而不實者,值最低廉,販商購得,炒得焦熟,以其香甜氣味,售諸愛好者,取名「半空兒」。寒冬小巷,常有小販身背大麻袋,叫賣「半空兒,多給」。居民恆有愛食此者,兒童因出少許錢可買一大堆,亦喜而購之。小販雖背大麻包,卻並不沉重,簡單易賣,很快售罄,滿意而去。間亦有狡黠的攤販,以「半空兒」摻入肥碩花生米中,論堆發售,待顧客購得吃時方知上當。 另一「友」為「凍柿子」。柿為秋熟果品。北京的西山、北山產量最豐。柿子初收上市,小販叫賣:「賽倭瓜的大柿子——澀了換喇!」及至霜降過後,叫賣改為:「喝了蜜啦——大柿子!」就此兩種吆喝聲,便可曉得秋柿與冬柿之不同。柿初熟期,皮厚味澀,須經人工「灠」過,則色紅味甘,食之清脆。一遇霜降,柿已熟透,澀味全消,而肉質熟爛,成為蜜汁,所以此時叫賣者以「喝蜜」來形容。到了冬令,經過嚴寒,柿子汁液凍結,用快刀切成薄片,食之涼澈心脾,且有潤燥、利大便之功。當時或有謂能祛除煤氣者,不知此言是否科學。 第三友者是「海棠紅」。所謂「海棠紅」,實是冬天已屆全紅的海棠。這種海棠經過嚴寒,凍得很堅實,街頭小販頗多販賣,買主大多是孩童。此種海棠,手捏把柄,含入口內一咬,冷透牙根。筆者幼時常樂於此道,每與同玩小孩,各持一枚咬之,冰得每人頻頻擠眼而笑。我們淘氣時,就把凍海棠用筷子夾起,接近爐火烤之,海棠冰質漸融;多烤一會,常因海棠皮破而發出吱吱聲,然後再放入口中,那種涼不涼、熱不熱的味道,唯有孩子們才知其中樂趣。由於海棠全身通紅,加上一烤,水汁漾出,其色更為鮮紅,故稱之為「海棠紅」。 「半空兒」、「凍柿子」、「海棠紅」這三位一體的「歲寒三友」,是北京人的獨特享受。有些攤販專賣此「歲寒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