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殘葉的詩
㈠ 有哪些描寫「殘葉」的詩句
釋紹曇《偈頌一百零四首》
林間秋葉片片凋零。
納蘭性德《沁園春》專
塵緣未斷;春屬花秋葉。
《踏莎行》楊伯嵒
梅觀初花,蕙庭殘葉。納蘭性德《沁園春》
塵緣未斷;春花秋葉。
李賀《感楓五首》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感小株夜合》元稹
傷心落殘葉,猶識合昏期。戴叔倫《三閭廟》
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宣宗宮人《題紅葉》
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白居易《南湖晚秋》
手攀青楓樹,足踏黃蘆草。
《漢樂府·長歌行》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歲晚》陸放翁
點檢生涯還自笑,菜畦殘葉帶新霜。《偶書》錢鍾書
非復扶疏翠掃空,辭枝殘葉意倥傯。《玉胡蝶.歸長安》長庭全集
故園蛛網盤徑,幾樹老藤,零落殘葉。《慶春宮/高陽台》吳文英
殘葉翻濃,餘香棲苦,障風怨動秋聲。李覯《殘葉》:
一樹摧殘幾片存,欄邊為汝最傷神。休翻雨滴寒鳴夜,曾抱花枝暖過春。
㈡ 關於殘葉的詩句
《慶春宮/高陽台》吳文英
殘葉翻濃,餘香棲苦,障風怨動秋聲
《踏莎行》楊伯嵒
梅觀初花,蕙庭殘葉
《感小株夜合》元稹
傷心落殘葉,猶識合昏期。
《歲晚》陸放翁
點檢生涯還自笑,菜畦殘葉帶新霜。
《偶書》錢鍾書
非復扶疏翠掃空,辭枝殘葉意倥傯。
《一剪梅》長亭全集
月色無端照憂愁,一樹殘葉,滿院飄流
《玉胡蝶.歸長安》長庭全集
故園蛛網盤徑,幾樹老藤,零落殘葉
㈢ 關於「殘荷」的詩句有哪些
《踏莎行·衰柳殘荷》
年代:宋作者:晁端禮
衰柳殘荷,長山遠水。扁舟盪專漾煙波里。離杯屬莫厭百分斟,船頭轉便三千里。紅日初斜,西風漸起。琵琶休灑青衫淚。區區遊宦亦何為,林泉早作歸來計。
《蝶戀花·剪剪西風催碧樹》
年代:宋作者:趙師俠
剪剪西風催碧樹。亂菊殘荷,節物驚秋暮。綠葉紅苞迎曉露。錦屏綉幄圍芳圃。塵世鸞驂那肯駐。尚憶層城,仙苑飛瓊侶。能共牡丹爭幾許。惜花對景聊為主。
《題江湖偉觀》
年代:宋作者:劉黻
柳殘荷老客凄涼,獨對西風立上方。
萬井人煙環魏闕,千年王氣到錢塘。
湖澄古塔明寒嶼,江遠歸舟動夕陽。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贏得鬢毛霜。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年代:宋作者:陳與義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長恨拿舟晚。空見殘荷滿。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秋懹》
年代:宋作者:陸游
客思殘荷外,農功晚稻前。
祭多巫得職,稅足吏無權。
浦漵家家釣,村墟點點煙。
歸舟葛衣薄,始覺是秋天。
㈣ 魯迅有一首贊美蓮花的詩:「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去紅衣學淡妝。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墮寒塘。」愛蓮說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回亭亭凈植,可遠觀而答不可褻玩焉。 和這句話周元公的《愛蓮說》是一中古代文體,可記事,可議論,相當於現代的雜文。 而,魯迅中的「濂溪」指周敦頤字茂叔,別號濂溪。運用了舉例。兩首詩在文體上就不同。但他們都贊頌蓮花清白,出淤泥而不染高尚的品性。同時也表達了兩位詩人有著同樣的遠大理想和報復不庸俗的作風。
㈤ 殘荷古詩句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㈥ 描寫殘荷的詩詞
1、詩經.國風山有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自譯詩意:
山上小樹縱橫,沼澤荷花開盛。未見美男子都,卻遇輕薄狂人。
2、詩經.國風澤陂
彼澤之陂,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自譯詩意:
在那沼澤水邊,蒲草荷花並茂。那裡有一美男,我將如何撒嬌。長夜耿耿無眠,眼淚鼻涕雙拋。
《詩經》中已有荷花出現。雖是借景,亦為歷代荷花詩詞濫觴。故選入。
3、離騷(節選)先秦.屈原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自譯詩意:
剪裁綠荷做時裝,縫紉白蓮制衣裳。君非知臣此中意,忠情如花有清芳。
4、江南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5、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6、采蓮曲梁.蕭綱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7、采蓮曲梁.吳均
錦帶雜花鈿。羅衣垂綠川。問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蓮。遼西三千里。欲寄無因緣。願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鮮。
8、詠同心芙蓉詩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
9、秋池一株蓮隋.弘執恭
秋至皆空落,凌波獨吐紅。托根方得所,未肯即從風。
10、曲池荷唐.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㈦ 描寫殘葉的詩句
李覯《殘葉》:
一樹摧殘幾片存,欄邊為汝最傷神。
休翻雨滴寒鳴夜,曾抱內花枝暖過春。
與影有情容唯日月,遇紅無禮是泥塵。
上陽宮女多詩思,莫寄人間取次人。
【賞析】這是一首詠物詩,詞句清新,寄情真摯,圍繞著秋天中僅存的樹葉展開思緒。詩的開頭兩句寫時已深秋,樹葉紛紛凋零,作者憑欄悵望,頓感神傷。三、四句,以「寒」字點出葉翻雨的清冷,以「暖」字點出枝抱花的溫馨;把葉兒的今昔作了鮮明的對比。五、六句,寫殘葉的遭遇。前句寫殘葉未落之前日月以無私之情為它們留下戀枝的瘦影;後句寫墜落的紅葉卻遭泥塵的無禮玷污。結尾兩句,是設想殘葉落後的歸宿,表達了作者對落葉的同情。
㈧ 寫殘荷的古詩
1、蘇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譯文
細焚沉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舊有鳥鳴可占雨之說),拂曉時分我偷偷聽它們在屋檐下的「言語」。荷葉上初出的陽光曬幹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潤圓正,荷葉迎著晨風,每一片荷葉都挺出水面。
(看到這風景)我想到遙遠的故鄉,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吳越一帶,長久地客居長安。五月,我故鄉的小時候的夥伴是否在想我,劃著一葉扁舟,在我的夢中來到了過去的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
2、贈荷花
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常相映 一作:長相映)
譯文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3、曲池荷
唐代: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譯文
輕幽的芳香朗繞在彎曲的池岸,圓實的花葉覆蓋著美麗的水池。
常常擔心蕭瑟的秋風來得太早,使你來不及飽賞荷花就調落了。
4、子夜吳歌·夏歌
唐代: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譯文
鏡湖之大有三百餘里,到處都開滿了欲放的苛花。
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蓮,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
西施回家不到一個月,便被選進了宮中。
5、白蓮
唐代:陸龜蒙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真合 一作:端合)
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譯文
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艷花欺,白蓮花總應生長在瑤池裡。
月兒明風兒清花兒要凋謝,只有恨卻無情誰人了解你?
㈨ 描寫秋天的荷花,或者是殘荷的詩句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兗》 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內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竹容塢無塵水檻清」,詩人起筆就以極為簡練的筆調,勾畫了駝氏亭的環境:水清、竹秀、亭靜,這里一片的清幽雅潔。然而,也正是這幽靜清廖的,遠離了塵囂的境地,牽引出詩人綿綿的相思。這種相思,了無痕跡地表現出清幽環境中詩人的孤寂;「相思迢遞隔重城」,而地域的距離又是這樣無情地阻隔了彼此的思情。詩人眼下所宿的駝氏亭與崔氏二兄弟居住的長安,遠隔千山萬水,詩人只能藉助於風、於雲,將自己的思念悠悠然地飄向遠方長安,以求得寂寞中的慰藉,間隔中的契合了。
㈩ 殘荷的詩句
1、《蘇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譯文:細焚沉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舊有鳥鳴可占雨之說),拂曉時分我偷偷聽它們在屋檐下的「言語」。荷葉上初出的陽光曬幹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潤圓正,荷葉迎著晨風,每一片荷葉都挺出水面。
(看到這風景)我想到遙遠的故鄉,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吳越一帶,長久地客居長安。五月,我故鄉的小時候的夥伴是否在想我,劃著一葉扁舟,在我的夢中來到了過去的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
2《贈荷花》
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常相映 一作:長相映)
譯文: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3、《曲池荷》
唐代: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譯文:輕幽的芳香朗繞在彎曲的池岸,圓實的花葉覆蓋著美麗的水池。常常擔心蕭瑟的秋風來得太早,使你來不及飽賞荷花就調落了。
4、《子夜吳歌·夏歌》
唐代: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譯文:鏡湖之大有三百餘里,到處都開滿了欲放的苛花。西施五月曾在此采蓮,引得來觀看的人擠滿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個月,便被選進了宮中。
5、《白蓮》
唐代:陸龜蒙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真合 一作:端合)
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譯文:素雅之花常常要被艷花欺,白蓮花總應生長在瑤池裡。月兒明風兒清花兒要凋謝,只有恨卻無情誰人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