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解荷花
1. 關於荷花的詩句有哪些如何解析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蔭、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彷彿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詩從「小」處著眼,生動、細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於生命和動態感的新景象,現在用來形容初露頭角的新人,因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個池塘中顯得那麼的渺小 ,卻已經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輕人, 而蜻蜓就是賞識它們的角色。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景圖畫: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無窮」的藝術空間,塗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在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點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那麼嬌艷、那麼明麗。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不僅是春、秋、冬三季所見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貼切。這種在謀篇上的轉化,雖然跌宕起伏,卻沒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令人回味的藝術境地。
3、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____朱庭玉《天凈沙·秋》
概括了詩人在園林中所望見的秋景。「庭前」和「水邊」是兩處代表性的地點,暗示出詩人在四處徘徊,也在百般尋覓。但秋天對於詩人實在是太無情了,這兩句中的「盡」和「徹」就不留一點餘地。這兩個字也正是景句之眼。既然是「落盡梧桐」,詩人的判斷顯然是基於未盡之時綠葉繁茂的秋前情形;同樣,「開徹芙蓉」,首先浮現在他腦海中的也必然是舊時荷花盛開的熱鬧景象。
4、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____蘇軾《江神子·江景》
「一朵芙蕖」兩句緊接其後,既實寫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彈箏的美人,收到了雙關的藝術效果。從結構上看,這一表面寫景,而實則轉入對彈箏人的描寫,真可說是天衣無縫。據《墨庄漫錄》,彈箏人三十餘歲,「風韻嫻雅,綽有態度」,此處用「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的比喻寫她,不僅准確,而且極有情趣。接著便從白鷺似也有意傾慕來烘托彈箏人的美麗。詞中之雙白鷺實是喻指二客呆視不動的情狀。
5、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____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麼,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游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2. 怎樣解鬧蓮花的葯性
唯一的辦法:少喝酒。因為你是自製力較差的人。
祝你好運
3. 荷花有哪些謎底尚未解開
好神秘的樣子
4. 荷花求解
jugfghiiuggjkkk
5. 荷花這個詞怎麼解答
蓮多年水生草本又稱荷花。根莖橫生肥厚節間膨大
內有多數縱行通氣孔洞外生版須狀不定根。節上生葉露出權水面葉柄著生於葉背中央粗壯圓柱形多刺葉片圓形直徑25~90厘米全緣或稍呈波狀上麵粉綠色下面葉脈從中央射出有12次叉狀分枝。
花單生於花梗頂端花梗與葉柄等長或稍長也散生小刺花直徑10~20厘米芳香紅色、粉紅色或白色蓮花形狀大全花瓣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0厘米寬35厘米雄蕊多數花葯條形花絲細長著生於托之一心皮多數埋藏於膨大的花托內子房橢圓形花柱極短。
花後結「蓮蓬」倒錐形直徑5~10厘米有小孔20~30個每孔內含果實1枚堅果橢圓形或卵形長1.52.5厘米果皮革質堅硬熟時黑褐色。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2~1.7厘米種皮紅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歷史有一億三千五百萬年。
6. 中世紀,印度著名數學家婆什迦羅,在其著作中提出的 荷花問題 該怎麼解
荷花問題 <荷花問題>
又叫蓮花問題是指:「一個高出水面1/4腕尺(一 種古時長度單位)的蓮(荷)花在距原地2腕尺處正好浸入水中,求蓮花的高度和水的深度。」本題亦稱荷花問題(problem of lotus flower)。原記載於 印度古代約公元600年的數學家婆什迦羅第一部著作《阿耶波多歷書注釋》中。到12世紀,印度另一位著名數學家婆什迦羅第二次在他的名著《麗羅娃提》中重新闡述了這一問題,只將高出水面的1/4尺改為1/2尺,並用歌謠的形式記載下來,使蓮花問題 成為幾何定理應用的典型問題之一。14世紀印度另一位數學家納拉亞訥也在著作中記述過類似的問題。
其實在紀元前後成書的《九章算術》,是歷史上 最早記載這類問題的古算書。其中第九章題六敘述如下:「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適與岸齊。問水深、葭長各幾何?」故數學史家為這是中印古文化交流的結果。中國後來的古算書也有很多類似的題目,如《張邱建算經》(5-6世紀)卷上十三題,《四元玉鑒》(1303)卷中之 六,《演算法統宗》(1593)卷八等。其中《四元玉鑒》還是用歌謠體給出的題述。《九章算術》及後世算書都給出了該題的解法,但中算的「葭生池中」題是勾股定理的應用題,而印度的蓮花問題則是圓內相交弦性質的應用題。此外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在《算術之尺》(1427)中給出類似的<矛立水中>題目。16世紀英國算書中也有<蘆葦立於池中>的類似題目。
<解法>
平平湖水清可鑒,荷花半尺出水面,忽有一陣強風急,吹倒荷花水中偃。湖面之上不復見,入秋漁翁始發現。花離原花二尺遠,試問水深尺若干?
解:設湖水深x尺,則荷花高度為(x+0.5)尺,依題意可列式:
x^2+2^2=(x+0.5^)2
x^2+4=x^2+x+1/4
4=x+1/4
x=15/4=3.75
答:湖水深3.75尺。
7. 荷花問題的問題解法
題目:平平湖水清可鑒,面上半尺生紅蓮;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強風吹一邊,漁人觀看忙向前,花離原位二尺遠;能算諸君請解題,湖水如何知深淺?
花離原位二尺遠意思是圖中AC線段的長而不是線段CD的長,因此列如下的方程:
解:設湖水深x尺,則荷花高度為(x+0.5)尺,依題意可列式:
在RT△ADC中 根據勾股定理得
AD²+DC²=AC²
∵AD=0.5 AC=2
∴DC²=3.75
在RT△DCB中 根據勾股定理得
x²+DC²=(x+0.5)²
解得x=3.5
8. 解荷花問題
請把問題補充全面了我再來回答.多謝!
9. 荷花問題如何解答
設水深為x
則風吹前後與水面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
斜邊長x+0.5
一個直角邊為2(花離原位二尺遠,即水面)
另一個直角邊為水深
利用勾股定理
(x+0.5)^2=2^2+x^2
解得x=3.75(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