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蘭花種植
⑴ 芥藍菜怎麼種
(一)概述
芥藍,別名白花芥藍,十字花科芸苔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以花苔為產品,幼苗及葉片也可食用。芥藍的花苔是我國著名的特產蔬菜之一,起源於中國的南方,主產區有廣東、廣西、福建和台灣等省區,沿海及北方大城市郊區有少量栽培。主產區廣州可周年生產和供應,除市銷外,還有大宗出口。近年來,在華北交通方便的地區建立夏季生產出口基地,需要量在不斷增加,發展前景可觀。
編輯本段
(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
芥藍喜溫和的氣候,耐熱性強,其耐高溫的能力是甘藍類蔬菜中最強者。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適溫為 25~30℃,20℃以下時生長緩慢,葉叢生長和菜苔形成適溫為15~25℃,喜較大的晝夜溫差。30℃以上的高溫對菜苔發育不利,15℃以下時生長緩慢,不同熟性的品種其耐熱性及花芽分化對溫度的要求有差別。早中熟品種較耐熱,在27~28℃的較高溫度下花芽能迅速分化,降低溫度對花芽分化沒有明顯促進作用。晚熟品種對溫度要求較嚴格,在較高溫度下雖能進行花芽分化,但時間延遲,較低溫度及延長低溫時間,能促進花芽分化。
2.日照
芥藍屬長日照作物,但現有品種對日照時間的長短要求不嚴格,其全生長發育過程均需要良好的光照,不耐陰。
3.水分
芥藍喜濕潤的土壤環境,以土壤最大持水量80%~90%為適。不耐乾旱,耐澇力較其它甘藍類蔬菜稍強,但土壤濕度過大或田間積水將影響根系生長。
4.土壤及養分
芥藍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而以壤土和沙壤土為宜。對氮磷鉀的吸收以鉀最多,磷最少,其比例為NPK=5.2:1:5.4。幼苗期吸肥量較少,生長較緩慢,菜苔形成期吸肥量最多。生長各期對氮磷鉀吸收量不同,應著重有機肥的施用,並適當追肥。
編輯本段
(三)品種類型及其特性
1.早熟種類型
此類型特點是耐熱性強,在較高的溫度下(27~28℃),花芽能迅速分化,降低溫度對花芽分化沒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可於4月中旬至8月上旬露地直播栽培,主要品種有:
(1)幼葉早芥藍 為廣州農家品種。植株的葉片卵圓形,深藍綠色,葉面平滑,多蠟粉,基部深裂成耳狀裂片。主苔中等高,花白色,花球緊密,主苔重30~50克,質地爽脆,分枝力強。從播種至初收60~65天,延續採收側苔30天。
(2)柳葉早芥藍 廣州引進品種。植株較直立,葉片長卵形,灰綠色,主苔較弱,生長勢中等,品質細嫩而脆。從播種至初收60天左右,延續採收30~40天。
(3)抗熱芥藍 廣州引進品種。植株生長勢中等。葉片寬卵圓形,葉面平滑,深綠色,主花苔大小適中,平均單重30克。從播種至初收60~65天,延續採收約30天。
2.中熟類型
在北京地區表現適應性強,耐熱,產量較早熟種高,可按市場需要排開播種,適宜露地及保護地栽培,全年生產供應市場。主要品種有:
(1)登峰芥藍 廣州引進品種。栽培適應性廣,菜苔品質好,外觀整齊,主苔節間疏,皮薄肉厚且脆嫩,很受消費者歡迎,一般主花苔重50~70克,分枝力強,抽苔一致。由播種至初收65~70天,延續收獲達50天。第一側蕾品質更優於主苔。
(2)佛山中遲芥藍 廣州引進品種。植株較高,生長勢強,分枝力強,葉片橢圓形,平滑。主苔較長而肥大,花球較大,主花苔重50~200克,質脆嫩纖維少。從播種至初收約70天,延續採收側花苔可達70天。
(3)台灣中花芥藍 株高約30~35厘米。基葉卵圓形,有蠟粉。主苔莖粗,莖葉長卵圓形,主花苔重80~150克。側花苔萌發力中等。
3.晚熟種類型
比佛山中遲芥藍、台灣中花芥藍兩種類型耐熱性差。較低溫度和延長低溫時間能促進花芽分化,在較高的溫度下也能花芽分化,但需時間較長。這種類型的品種在北京春夏季栽培均,並且這類品種的總產量比早熟種類型高。
(1)「客村銅殼葉」芥藍 植株較高大粗壯,生長旺盛。葉片近圓形,質地較薄,蠟粉少。葉面稍皺,葉緣略向內彎,形如殼狀。葉基部深裂成耳狀裂片。主花苔重約100克,質脆嫩,少纖維,側花枝萌發力強。從播種至初收70~80天,延續採收側花苔50天。在保護地栽培表現良好,一般畝產2 500公斤。
(2)「三員里遲花」芥藍 植株生長勢強,莖粗壯,葉片大,近圓形,葉面平滑,少蠟粉。主花苔長,平均單重150克,質脆嫩,風味好。分枝力中等。從播種至初收約80天,加強水肥管理可延續收獲60天,畝產2 500公斤左右。
編輯本段
(四)栽培技術
1. 周年栽培
北京地區種植基本上可以周年供應。4~8月播種可以選用香港白花芥藍、柳葉早芥藍等早熟品種進行露地栽培,以保證6~10月的供應。9月至第二年3月播種可選中花、中遲芥等中晚熟品種進行保護地栽培,保證11月至第二年5月的供應,其中要注意 7~9月是北京高溫、多雨季節,應選在冷涼的地方種植為宜。
2. 播種育苗
(1)播種
可採用直播或育苗移栽,北京地區多用育苗移栽,每畝需用種75~100克。育苗地應選擇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最好前茬不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地。整地時要多施腐熟的有機肥,用撒播方式進行播種。
(2) 育苗
要經常保持育苗畦濕潤,苗期施用速效肥2~3次,播種量適當,注意間苗,避免幼苗過密徒長成細弱苗。苗齡25~35天可達到5片真葉。間苗時間一般在2片真葉出現以後進行。
(3)優良壯苗標准
選擇生長好、莖粗壯、葉面積較大的嫩壯苗,不宜用小老苗。
3. 定植
(1) 整地施肥
選用保肥保水的壤土,精細整地,每畝施入基肥腐熟豬糞、堆肥3 000~40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翻入土壤混合均勻,耕耘耕平,土粒打細。畦一般做平畦,但夏季栽培應做小高畦。
(2) 定植
露地栽培,栽苗應在下午進行,保護地栽培宜在上午進行。栽苗日期確定後,在栽苗前一天下午給苗床澆一透水,以便於次日挖苗。定植當天隨挖苗,隨即運到定植地塊,按一定的行株距進行栽苗。一般早熟種行株距為25厘米×20厘米,中熟種行株距為30厘米×22厘米,晚熟種行株距為30厘米×30厘米。栽苗不宜深,以苗坨土面與畦面栽平或稍低1厘米。苗栽好後,隨即進行澆水,以恢復長勢。
4. 田間管理
(1) 澆水施肥
根據當時溫濕度情況及時澆緩苗水。緩苗後葉簇生長期適當控制澆水。進入菜苔形成期和採收期,要增加澆水次數,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基肥與追肥並重,追肥隨水施,一般緩苗後3~4天要追施少量的氮肥或雞糞稀,現蕾抽苔時追施適當的速效性肥料或人糞尿。主苔採收後,要促進側苔的生長,應重施追肥2~3次。
(2) 中耕培土
芥藍前期生長較慢,株行間易生雜草,要及時進行中耕除草。隨著植株的生長,莖由細變粗,基部較細,上部較大,形成頭重腳輕,要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培肥,最好每畝施入1000~2 000公斤有機肥。
編輯本段
(五)病蟲害防治
芥藍的病害較少,北京地區多見黑腐病,此為細菌性病害,高溫高濕易發生。成株葉片多發生於葉緣部位,呈「V」形黃褐色病斑,病斑的外緣色較淡,嚴重時葉緣多處受害至全株枯死。幼苗染病時其子葉和心葉變黑枯死。防治方法為選用抗病品種,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發現病苗及時拔除,初發現病斑即噴灑殺菌劑,如百菌清等。另外,溫室栽培在溫度偏低,濕度大時葉片、莖和花梗易發生霜霉病。發病初期要及時摘除病葉,立即噴灑葯防治,常用葯劑是40%疫霜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常見蟲害有菜青蟲、小菜蛾和蚜蟲。苗期用殺蟲劑防治,可用敵百蟲1000倍液。
編輯本段
(六)採收與采種
1.採收時間及方法
(1)採收時間
當主花苔的高度與葉片高度相同,花蕾欲開而未開時,即「齊口花」時及時採收。優質菜苔的標準是苔莖較粗嫩,節間較疏,苔葉細嫩而少。出口東南亞芥藍的採收標准要求較嚴格,菜苔橫徑1.5厘米,長13厘米,花蕾未開放,無病蟲斑。收割後修理整齊。
(2)採收方法
主菜苔採收時,在植株基部5~7葉節處稍斜切下,並順便把切下的菜苔切口修平,碼放整齊。側菜苔的採收則在苔基部1~2葉節處切取。採收工作應於晴天上午進行。
2.采後保鮮貯藏
芥藍較耐貯運,採收後如需長途運輸的應放於筐內,在1~3℃恆溫、96%相對濕度室內進行預冷,約24小時後便可用泡沫塑料箱包裝運輸,或貯存於1℃的庫中。
3.采種
選擇具有需留品種特徵的植株留作母種外,還要求抽苔整齊一致,花球緊密,菜苔肥壯,皮薄,節間疏,苔葉細小。每年進行株選和群體選擇,與同期開花的甘藍類蔬菜嚴格隔離,以免自然雜交。種子畝產量60~100公斤。
⑵ 西蘭、芥蘭、西蘭花、芥蘭花的區別
西蘭花西蘭花又名綠菜花、青花菜,英文名:broccoli屬十字花科芸苔屬甘藍變種。其食用部分為綠色幼嫩花莖和花蕾,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糖、脂肪、維生素和胡蘿卜素,營養成份位居同類蔬菜之首,被譽為「蔬菜皇冠」。西蘭花口味超群,脆嫩爽口,風味鮮美、清香,可熱炒、涼拌、做湯,是蔬菜中的精品。
西蘭花又名莖椰菜、青花菜、綠花菜,十字花科芸薹屬甘藍種中以綠色花球為產品的一個變種。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的義大利一帶,19世紀末傳入中國。
芥蘭紫芥蘭又稱為芥藍菜。味道帶甘如芥,故稱之為芥蘭。較常見的品種有白花和黃花兩種。爽脆清嫩,含有極豐富的維生素。
芥蘭(Chinesekale*kailan):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屬中以花薹為產品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學名BrassicaalboglabraBailey,以肥嫩的花薹和嫩葉供食用,質脆嫩、清甜。原產於中國廣東。由於莖粗壯直立、細胞組織緊密、含水分少、表皮又有一層蠟質,所以嚼起來爽而不硬、脆而不韌。蘇東坡還曾寫詩贊美它*「芥藍如菌蕈,脆美牙頰響」。胡蘿卜素、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並含有豐富的硫代葡萄糖苷,它的降解產物叫蘿卜硫素,是所有蔬菜中最強有力的抗癌成分,經常食用還有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預防心臟病的功能。炒、熗,炒芥蘭時可以放點糖和料酒。糖能夠掩蓋它的苦澀味,料酒可以起到增香的作用。
芥蘭菜對腸胃熱重、熬夜失眠、虛火上升,或因缺乏維生素C而引起的牙齦腫脹出血,很有幫療功效。坊間流行將芥蘭茶切片,煮成清湯,帶溫飲用,如牙血較嚴重的話,可加入西洋菜和蓮藕同煮。
芥蘭菜含豐富的維生素A、C、鈣、蛋白質、脂肪和植物醣類。有潤腸去熱氣,下虛火,止牙齦出血的功效。
⑶ 芥蘭什麼時候播種
芥蘭是四季作物,在廣東這邊一年四季都可以種。請採納
⑷ 種植芥蘭菜年畝產多少
創造秧苗生長的有利環境條件...畝產量可達1500~2500千克。
。柳葉早芥藍等早熟品種進行露地栽培,以保證6~10月的供應。9月至第二年3月播種可選中花、中遲芥等中晚熟品種進行保護地栽培,保證11月至第2年5月的供應,其中要注意7~9月是北京高溫、多雨季節,應選在冷涼的地方種植為宜。
⑸ 筧蘭的種植方法如下什麼時候播種
應該是芥藍,
又名:白花芥藍、綠葉甘藍、芥蘭(廣東)、芥藍菜、蓋菜,為十字花科、芸苔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栽培歷史悠久,是中國的特產蔬菜之一。芥藍的菜苔柔嫩、鮮脆、清甜、味鮮美,以肥嫩的花薹和嫩葉供食用,每100克芥藍新鮮菜苔含水分92~93克,維生素C51.3~68.8毫克,還有相當多的礦物質,是甘藍類蔬菜中營養比較豐富的一種蔬菜,可炒食、湯食,或作配菜。芥藍含纖維素、糖類等。其味甘,性辛,具備利水化痰、解毒祛風、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等功效。不過久食芥藍則有耗人真氣的副作用,會抑制性激素的分泌。
芥藍喜溫和的氣候,耐熱性強,其耐高溫的能力是甘藍類蔬菜中最強
芥藍
者。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適溫為25~30℃,20℃以下時生長緩慢,葉叢生長和菜苔形成適溫為15~25℃,喜較大的晝夜溫差。
30℃以上的高溫對菜苔發育不利,15℃以下時生長緩慢,不同熟性的品種其耐熱性及花芽分化對溫度的要求有差別。
早中熟品種較耐熱,在27~28℃的較高溫度下花芽能迅速分化,降低溫度對花芽分化沒有明顯促進作用。
晚熟品種對溫度要求較嚴格,在較高溫度下雖能進行花芽分化,但時間延遲,較低溫度及延長低溫時間,能促進花芽分化。
北京地區種植基本上可以周年供應。柳葉早芥藍等早熟品種進行露地栽培,以保證6~10月的供應。9月至第二年3月播種可選中花、中遲芥等中晚熟品種進行保護地栽培,保證11月至第2年5月的供應,其中要注意7~9月是北京高溫、多雨季節,應選在冷涼的地方種植為宜。
⑹ 介蘭菜種植
一、整地與選種播種。為保證產量和品質,栽培地宜選擇肥沃的砂壤土每畝加入1500-2000公斤農家肥後翻地起高畦。播種期8-11月,可選用中花13號;12—次年2月播種選擇遲花品種。提早播種的可在前期用涼爽紗遮陰15-20天。直播或育苗移植均可,直播畝用種量500克。
二、苗期管理。幼苗2片真葉時,疏去弱苗,並追一次提苗肥,畝用尿素5公斤+復合肥15公斤混勻後撤施;4-5片葉時定苗,株行距10×12厘米,並追促苔肥,畝用尿素8公斤+復合肥20公斤。
三、肥水管理。芥蘭根系較淺,需肥量又較大,所以施肥應根據其不同生長發育階段的要求,做到適時適量:(1)苗期勤施薄施,除追施尿素和復合肥外,每周施一次10-20%的糞水;(2)定苗後至採收前,重施促苔肥,以保證主苔產量和品質,每7-10天畝用尿素10公斤+復合肥30公斤撒施或用30-50%糞水淋施,每百公斤糞水中加入0.5公廳硫酸銨。(3)採收主苔後及時追肥促進側苔發育,用法、用量與促苔肥相同。芥蘭生長全期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而不浸漬為宜,抽苔期更應保持合適的畦面濕度。以使花苔鮮嫩。
四、採收。齊口花時採收主苔,保留4-5片基葉。採收節位不宜過高,以免造成側苔細小;切口稍斜,以免積水而腐爛。播種至初收約58天,可連續採收40-50天。中花13號芥蘭主苔採收期較一致。多集中在播種後60-65天,種植者可成批採收。採收時帶幼嫩的小花蕾,但是花苔高度不能超過葉片的高度。清晨採收,手套鐵指甲,或用小刀切斷菜苔,輕輕放入籮筐,運回加工場。
五、病蟲害防治。霜霉病可用瑞毒霉600倍、大生富600倍、露剋星800倍等交替噴霧;黑斑病可用百菌清500倍、撲海因1000倍交替噴霧。芥蘭苗期注意防治黃曲條跳甲,可在播種時畝用米樂爾1公斤均勻撒施,預防效果良好;為害初期可用跳甲凈1000倍、殺蟲雙400倍、樂斯本1000倍等交替噴霧。
六、芥蘭貯藏保鮮技術工藝
芥蘭採收入庫需要預冷但不能浸水冷卻。最理想是真空冷卻。出口芥蘭常用真空預冷,保鮮效果最好。這樣做又可以先包裝後預冷,方便操作。如果沒有預冷設備,也可以把芥蘭放入冷庫,庫溫定在0℃,連續開機,次日菜溫降下來後再用籮筐包裝,內墊0.03毫米的薄膜,或者用防水紙箱包裝。溫度控制在1-2℃,相對濕度95-98%。如果芥蘭的質量好,貯運期一個月,除稍有輕耗外,商品率100%,不開花,不落蕾,風味正常。
值得注意的問題:第一、采後的芥蘭不要過水。這是保持菜苔柔軟爽口的關鍵;第二、芥蘭的葉片有特殊蠟層,田間要防好病蟲,采後不需進行防腐處理;第三、短途運輸最好加碎冰降低菜溫,但是碎冰千萬別直接與葉片接觸,否則葉片將被「燙傷」,變青軟,容易腐爛,失去商品價值。
⑺ 芥蘭頭在南方種植技
一品種選擇: 芥蘭頭有圓球型和扁球型品種,生產中以扁球型品種為主。扁球型品種:細葉介蘭頭、紅星芥蘭頭、紅葉芥蘭頭等;圓球型品種:圓球型芥蘭頭。
二播種育苗: ⒈苗床:應選近幾年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肥沃、疏鬆、土層深厚、近水源的田土作苗床,每畝大田需苗床0.1-0.2畝。選作苗床的田地,長有雜草,應連根鏟除或噴一次草甘磷除草劑。待雜草枯死後,撒生石灰,每分苗床10公斤,然後大塊深耕,任其烤曬過白。 ⒉整地作廂:將大塊土調皮碎後,開成1米寬的廂,初步整平後再潑澆稠人畜糞,每分苗床約300-400公斤,曬干,再淺翻入土,將廂面進一步整平待用。 ⒊播種:播種期:7月中、下旬-8月上旬;播種量:每畝150克-200克;播種:要求均勻撒播,然後蓋一層濃豬糞,再覆蓋1-2層遮陽網遮陰。 ⒋管理: ①芽期管理:從播種後的第二天起,早、晚各灑水一次,保持苗床濕潤。當有70%種子發芽出土時,需將遮陽網改為小棚覆蓋遮陽網,注意日蓋夜揭,雨天要蓋網,防暴雨或大雨打倒秧苗,陰天可不蓋網。 ②肥水管理:齊苗後要嚴格控制澆水,不使苗床過濕,如苗床過干,可適當潑稀淡糞水2-3次。 ③治蟲:主要害蟲為青蟲和蟲,敵殺死及樂果防治,每隔4-5天噴葯一次。 ④追肥:排苗成活後,應及時追1-2次提苗肥,促苗多發須根。
三整地作畦 ⒈選地:應選近年來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地,要求排灌方便、土層深厚、肥沃、羽體驗、保肥性好的砂壤土或壤土,前作最好是早稻田、瓜類、豆類作物田土。 ⒉深翻入土、烤土過白:栽植地確定好後,如長有雜草,首先將雜草干凈鏟除或噴草甘磷除草劑,然後打生石灰(每畝50-75公斤)後,大塊深挖烤土,烤曬過白後,放水入田,使土塊吸水破碎。 ⒊整地作畦,開好「三溝」:放水碎土後,按2.2米寬放樣,開廂作畦,畦面寬1.6-1.7米,畦溝寬0.5-0.6米,深0.3米,並開好圍溝和腰溝。 ⒋重施基肥:菜枯100-150公斤,人畜糞3000公斤,磷肥300-400公斤,鉀肥15-20公斤,基肥施後,將其翻入土內,然後將畦面進一步碎土、整平,過4-5天後方可定植。
二、栽培與管理。該品種潮汕平原露地栽培,1-6月以直播為主,播種後約40天可採收,7-12月育苗定植,苗期25天,定植至初收約40天。芥蘭定植密度應隨氣候變化而定,一般溫度在10-20℃,株行距10厘米×15厘米,單株重約50-100克;溫度在15-25℃,株行距15厘米×20厘米,單株重約100-200克;溫度在20-32℃,株行距20厘米×25厘米,單株重約200-400克。因芥蘭耐肥力較強,定植前翻地時,每畝施家禽糞腐熟肥1 000千克,復合肥25千克,花生豆餅50-75千克為基肥。定植成活後,應早追、勤施薄施水肥。如芥蘭葉片油亮鮮綠,臘粉較少,是生長正常表現,若芥蘭葉片淡綠無光澤,臘粉較多,是缺肥水表現,應及時施足肥水,整個生長期土壤應保持濕度80-90%,以達到莖嫩葉嫩,提高商品性。芥蘭產量高低、莖徑大小,因株行距、季節氣候、溫度、肥力等因素變化而表現差異太大,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適時、適法栽培,以達最佳效益。
⑻ 芥蘭、茴香、花葉青菜江蘇能種植嗎
芥蘭、茴香、抄花葉青菜,江蘇均可栽培種植。
江蘇的基本氣候特點是: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季風顯著、冬冷夏熱,秋高氣爽、雨熱同季、雨量充沛、降水集中、梅雨顯著,光熱充沛。以秦嶺——淮河線為分界線,江蘇南方屬於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北方則是溫帶季風氣候,都有利於植物的生長。
例如:芥蘭的栽培種植以中國南方居多。原產地是中國廣東揭西縣,現廣東,廣西,均有栽培,以廣東東部栽培較多。茴香,原產地歐洲、地中海沿岸、地中海地區。目前中國各省區都有栽培。茴香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溫暖,適應性非常強。比如中國北方主要春秋兩季栽培(露地栽培)。春播:3月下~4月上旬,5月中、下旬收獲。秋播:7~8月份,9月份可收獲。
⑼ 請問芥藍一年四季都可以種嗎
主要是冬天種,只是現在有大棚了,一年四季都能種了。薺菜性喜溫和,只要有專足夠的陽光,土屬壤不太乾燥,薺菜都可以生長,分布在全世界的溫帶地區,性喜溫暖但耐寒力強。野生於田野,也可人工栽培。
⑽ 如何種植芥蘭菜
芥蘭種植其實很簡單的啦。首先.把地翻鬆,然後把泥土打碎,整平這時候就能好耍菜籽進行培育菜苗嘍。。幾乎半個月以後。就可以移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