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過情人節嗎
1.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節,以下哪個是西方情人節的別稱
情人節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
1、簡介:
情人節(英文:Valentine's Day),又叫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會贈送禮物給情人或心儀的人,例如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等,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
情人節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並在世界其他地方流行開來。在中國,七夕節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
2、來歷:
(1)來歷一:紀念反抗羅馬暴君的Valentine修士。
大約在公元三世紀的羅馬,暴君Claudius當政。這時的羅馬內外戰爭頻發,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繼續進行,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齡范圍內的男子,都必須進入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
在這個法令的逼迫下,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整個羅馬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十分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
而在國都里居住的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即Valentine,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被活活拆散,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結婚典禮。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消息被暴君Claudius知道後,他大發雷霆,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
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斗爭的人,人們就在2月14日那天紀念他,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隨著時間流逝,人們不再記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Valentine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Valentine's day,是情人節。
(2)來歷二:紀念Valentine與典獄長女兒的愛情。
公元三世紀,當時由於基督教對羅馬帝國的統治持否定態度,不承認對羅馬皇帝的崇拜,因而受到帝國政府的殘酷鎮壓和迫害。一位名叫Valentine的基督徒,因為公開譴責羅馬對基督教的壓制,號召信徒們起來反抗而被捕。
在獄中,他受盡了非人的折磨,但仍然堅持自己的信仰。典獄長的女兒,一個美麗、溫柔的姑娘,為他的凜然正氣所折服,愛上了他。從此,兩人經常在陰暗、潮濕的黑牢里,互訴衷腸,海誓山盟。有情人難成眷屬。
由於Valentine不肯屈從於羅馬政府,被處以死刑。臨刑前,他給情人寫了一封長信,表達自己對她至死不渝的愛,以及不能為了愛,而放棄信仰的苦衷,然後便慨然奔赴刑場,凜然就義。這一天恰好是2月14日。
Valentine死後,姑娘悲痛欲絕,伏在情人的屍身上嚎陶痛哭,看的人無不傷心落淚。廣大基督教徒和青年男女為了紀念這令人難忘的日子,以及表達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祝願,就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3、各地文化
(1)美國:
男性在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說「情人節快樂」已經沒有特別的感情關系,而逐漸演變為有如公開場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較少在公開場合對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2)英國:
從17世紀開始,情人節變得很普遍。
(3)韓國:
在商業行銷手段下,衍伸出每個月的14日都是情人節,一年共有12種情人節。
(4)中國大陸:
改革開放後,隨著商業炒作的發展,不少年輕男女也開始慶祝這個節日。由於對「情人」一詞的不同理解(在漢語中,「情人」有時包含「情婦」、「情夫」、即合法婚姻以外的男女關系的意味),遭到很多非議。
另一方面,由於擔心西方傳統節日不斷湧入中國文化,沖淡了對傳統節日的慶祝,這一節日經常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對和抵制。直到現在,每年的這一時候,仍在媒體上有著類似評論。
(5)中國台灣:
也慶祝這個節日,未有交往對象的年輕男女常在這天向心上人告白,情侶亦會在這天約會。
(6)中國香港:
受到西方文化長期影響下,慶祝情人節已有多年歷史。男女會互贈禮物,男送女的標准禮物通常是鮮花、巧克力、首飾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錶、領帶等男士服飾用品,並且常會到餐廳享用燭光晚餐。
(7)中國澳門:
在情人節日,男送女鮮花,女則會送給男朱古力(巧克力)。男女情侶都非常重視這天的節日。
(8)沙烏地阿拉伯:
信奉伊斯蘭教,而西方情人節被認為是一個帶有濃重基督教色彩的節日,宗教警察將在情人節臨近取締被認為是和情人節有關的商品。
(9)馬來西亞:
自2005年起,馬來西亞的伊斯蘭官員就在執行一部禁止慶祝情人節的法令,理由是情人節可能會引發婚前性行為等所謂「邪惡活動」。
(10)伊朗:
禁止情人節。
2. 有反對過情人節的國家嗎
有反對過情人節的國家。
1、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高等法院宣布情人節禁令,禁止人們舉辦慶祝情人節的所有活動。在巴基斯坦總統馬姆努恩看來,民眾必須聯合起來抵制情人節,因為情人節是西方人的節日,不符合伊斯蘭文化價值觀。
2、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
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教育部禁止學生在校內和校外慶祝情人節,認為這個節日會影響社會和文化。
3、俄羅斯
很多保守派的俄羅斯人都認為,情人節、萬聖節等西方節日對青少年的精神和道德觀念培養毫無益處,各類節日活動純粹只是讓商家獲利而已。
俄羅斯的別爾哥羅德省,在2011年就由省長的高級助理和該省東正教主教聯合簽署條令,禁止舉辦任何形式的情人節慶祝活動。
4、伊朗
伊朗民眾認為情人節是對伊斯蘭教文化的傷害,是頹廢的西方文化,會影響國民文化素養,所以全國禁止過情人節。並且禁止所有商店售賣與情人節慶祝有關的紅心、紅玫瑰等物品,不允許年輕人在餐廳和咖啡館約會。
5、穆斯林文化的阿拉伯國家
阿拉伯國家的穆斯林,其宗教信仰上明確規定禁止慶祝除了自己宗教節日以外的節日(包括西方情人節),只過聖紀節、開齋節和古爾邦節三大重要節日。
3. 一月14號是什麼情人節
1. 亞洲地域遼闊,為了便於認識,按照地理方位,將亞洲分為東亞、南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和北亞六個地區。
2. 東亞指亞洲的東部,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蒙古國。該地區面積約為1170萬平方千米,人口超過17億。地勢西高東低,分為四個階梯。
3. 西亞指亞洲的西部,包括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巴林、喬治亞、阿富汗、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4. 東南亞指亞洲的東南部地區,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寮國、菲律賓、柬埔寨、緬甸、汶萊和東帝汶。
5. 中亞指中亞細亞地區,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哈薩克。
6. 南亞指亞洲的南部地區,包括印度、馬爾地夫、不丹、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尼泊爾。
7. 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
關於情人節的描述:
8. 一月14號被稱為「情人節」,雖然它不如二月14號普及,但仍然有一些人慶祝這個特殊的日子。它起源於日本,最初是為了促進銷售而推出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開始被視為一個浪漫的節日。
9. 在一些亞洲國家,人們會在一月14號這一天送給愛人禮物或花束,以表達他們深情的愛意。盡管這個節日不如二月14號廣為人知,但它仍然具有自己的特別意義。
10. 對於那些想要表達愛意但錯過了二月14號的人來說,一月14號是一個完美的機會。因此,如果你還沒有為你的愛人准備好禮物,那麼一月14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4. 各國情人節的風俗
中國:改革開放後,不少年輕男女也開始慶祝這個西方的節日,目前年輕人對該節日的重視程度已經可以與中秋節相比。一般是男生送女生禮物比較正式,女生也要有所表示。除此之外的重要活動內容是到比較浪漫的地點共進晚餐,互相通過網路或手機發送祝福也成為新的時尚,表述對異性的愛情和友誼的願望與承諾。香港:受到西方文化長期影響下,慶祝情人節已有多年歷史。男女會互贈禮物,男送女的標准禮物通常是鮮花、巧克力、首飾等,女送男的一般是手錶、領帶等男士服飾用品,並且常會到餐廳享用燭光晚餐。
澳門:在情人節日,男會送鮮花給女,女則會送給男巧克力。男女情侶都非常重視這天的節日。中國台灣:因受鄰近國家日本的影響,也慶祝這個節日,但與日本不同的是,在台灣卻是男生送女生禮物。另外,沒有交往對象的年輕男女也常選在這天向喜歡的人告白,情侶亦會特別在這天約會。
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是一個浪漫的國度,家鄉與海為鄰,天然海貝資源豐富,在情人節這一天,戀人們常把代表浪漫愛情的紫貝殼送給對方,以示對愛情的忠貞。在一些青春偶像劇中,我們也常可以看到男主角送天然紫貝殼給女主角,表示對對方的愛慕。英國:從17世紀開始,情人節變得普遍。
美國:男性在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說「情人節快樂」已經沒有特別的感情關系,而逐漸演變為有如公開場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較少在公開場合對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巴西:「Dia dos Namorados」
巴西人不象美國人那樣在二月十四日過情人節,他們的情人節在六月十二日,這天叫「Dia dos Namorados",是向婚姻和媒人的保護神聖安東尼表示敬意的日子。單身的女性會做一些事情,比如在情人節前一天晚上,她們把喜歡的一些人的名字寫在紙上折好,情人節當天從中抽出,決定她們要嫁給誰;情侶或夫妻會交換小禮物,比如鮮花或巧克力。羅馬尼亞:Dragobete
羅馬尼亞人在每年的二月二十四日慶祝情人節,這一天這被稱為「Dragobete」(在他們的語言中,"drag"意思是「親愛的」)。他們在那天戴上好運符,與朋友或相愛的人互送鮮花。這天也被當作春天的第一天,也是小鳥開始配對築巢並且和配偶一起住下的日子。
瓜地馬拉:El Día del Cari?o
El Día del Cari?o,( 友愛日),跟美國的二月十四日情人節很像。當地人在當天互送鮮花、巧克力和賀卡,但他們的友愛日比美國的情人節含有更廣泛和更重要的意義,因為這天也是大家向朋友和同事表示友愛的日子。迦納:Valentine's Day(情人節/聖瓦倫丁節)
廣播和電視把二月十四日情人節商業化的版本直接王帶到了北非小國迦納。在這天,迦納人打開電台電視,熱切希望自己在抽獎活動中中獎,獎品小的有化妝品或廚具,大些的可能是南非浪漫之旅。
日本:Valentine's Day(情人節/聖瓦倫丁節)
日本女性在這天會送巧克力給她們的男友或男性朋友和同事。作為回報,男性會在之後有三月十四日回送她們巧克力、貼身衣物或者珠寶。博林格林州立大學從事民間文化研究的傑克山迪諾教授說,「聖瓦倫丁情人節在日本很流行」,高中學校會在這天舉行正式的舞會,那些擔心參加舞會沒有伴的人真的會急得滿頭大汗,「在這一天,一定要有個約會對象才行」。
挪威:Valentine's Day(聖瓦倫丁情人節)
在丹麥和挪威,慶祝聖瓦倫丁情人節的活動並不很普遍,只是一些情侶會一起共進浪漫晚餐、互送賀卡或玫瑰花。挪威人真正喜歡的,顯然是良好的環境:他們的國家正致力減少鮮花的進口,為的是能在2050年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碳中和」(carbon-neutral)經濟機制的國家。伊朗:Valentine's Day(聖瓦倫丁情人節)
「 穆斯林文化並不喜歡愛神丘比特,但聖瓦倫丁情人節對那些較為西化和年青的人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美籍伊朗電影製版人莎哈耶·阿茲米如是說,在她製作的影片里就有不少浪漫的故事。如今,越來越多的商店會用填充動物玩偶、心形巧克力和紅氣球來裝飾櫥窗,青少年也會表露他們的愛意、他們與喜歡的人手拉手在德黑蘭的大街上漫步。
墨西哥:Valentine's Day(聖瓦倫丁情人節)
愛神丘比特在墨西歌絕對很受歡迎。據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學教授珍尼弗·伊斯基說,「紅色浪潮」在聖誕節剛過就開始了。男女間互送鮮花、氣球很普遍,而且每種禮物都是紅色的或者是心形的。這些禮物往往寓意著愛和繁榮,尤其是移民勞工,他們通過款待他們的愛人來炫耀他們的成功。越南:Valentine's Day(聖瓦倫丁情人節)
華盛頓大學人類學教授哈尼特·菲尼說,聖瓦倫丁情人節在越南是個新興的節日,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越南還沒有賣賀卡的地方,也沒人提到過慶祝情人節這回事。她對世界各地的有關愛情和示愛文化習俗有所研究。但她最近一次到越南訪問時發現,在越南的一些主要街道上,出現有關情人節信息的廣告板,廣告上邀請人們去參加情人節慶祝的活動。當然,已婚人士通常不會參加,「因為在越南,浪漫被認為是發生在結婚之前的事情。」菲尼教授說。
新加坡:把情人節當作推動年輕人約會、結婚的好機會,自2002年起每年2月舉辦「浪漫新加坡」活動。今年內容包括電影馬拉松、通宵購物、尋寶以及在高165米的摩天觀景輪上約會等等。
印度:情侶們會在情人節這天前往位於北部城市阿格拉附近著名的泰姬陵拜謁,因為在當地人看來,泰姬陵就是對愛情忠貞不渝的最好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