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七夕餅
❶ 乞巧的習俗求答案
乞巧節就是農歷的七月初七。是傳說中牛郎會織女的日子。各地有各地的風俗。
山東一帶有吃七個顏色做成的花色面餅,俗稱「巧餅」的風俗。還有吃包有七種不同蔬菜的餃子的習俗。
福建一帶,姑娘們有比誰的針線活做的好的習俗。輸的一方要給贏者准備節日禮物。
浙江杭州、溫州、寧波一帶,在七夕節這一天,人們用麵粉製作成各種小型物品,放到油鍋里烹炸後稱為「巧果」。浙江台州地區流行送「巧人」。「巧人」就是一種織女形象的酥糖,然後在頭上、腳上染上各種顏色,俗稱「巧人」、「巧酥」,商販出售時,就稱「送巧人」。
烏魯木齊部分地區,每年都要舉辦為期十天的「青苗會」。
各地還有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偷偷躲到葡萄架下或者瓜棚下聽牛郎和織女說悄悄話的習俗。
❷ 七夕巧餅家常做法,正宗七夕巧餅怎麼做
食材用料
麵粉1200克
雞蛋4個
牛奶400ml
白糖200克
玉米油50ml
酵母6克
花生300克
紅糖200克
七夕巧餅的做法
1.准備材料,麵粉8杯(150克一杯)
2.和面的材料
3.酵母和白糖加到麵粉里,攪拌均勻
4.打入雞蛋,和麵粉一起攪拌
5.慢慢少量多次加入牛奶,邊加邊攪拌
6.加入玉米油,揉成光滑的面團
7.把盆放入溫水中,蓋上鍋蓋,隔水醒發一個小時
8.醒發面的時候開始准備餡料,花生烤熟、去皮,用料理機打碎
9.花生碎中加入紅糖攪拌均勻,餡料就做好了
10.當面醒發至原來的兩三倍大的時候,醒發完畢
11.將面團揉出氣泡,揉光滑
12.切成大點的劑子
13.擀成圓餅,加入餡料
14.包成包子形狀,要捏緊,別漏出餡來
15.把包子倒過來,口朝下
16.用手掌輕輕摁圓、摁薄點的
17.像上面一樣,依次做完所有的巧餅
18.平底鍋加油燒熱,放入巧餅,煎至兩面金黃
19.煎好的巧餅放入燒熱的蒸鍋中,蒸25分鍾,
20.好了,出鍋了
21.美味的巧餅做好了,開始享用吧!
小貼士
我做了兩鍋的量,用的材料量比較大,友友們要適量減少材料用量;夏天熱,面醒發的時間比較短,等天氣涼了,要適當延長醒發時間;巧餅做好後,不用特意再醒發,因為等全部做完了,先做的已經醒發好了,先煎前面做的,做的晚的最後煎。
❸ 七夕的應節食品是以什麼最為出名
1、巧果
巧果即七夕果,乞巧果子,又稱巧食或巧舌,是上海地區特色傳統糕點,七夕的應節食品。民間常以「七曲八彎」來形容「七巧」的形狀。上海郊縣農村有這樣的習俗,即新婚婦女在農歷七月初七(俗稱巧日)走娘家時,都從娘家帶些巧果回來送給丈夫。
2、酥糖
酥糖:在我國一些地方的糕點鋪,這一天還要製作一些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民間認為,吃了這種「酥糖」的人會變得心靈手巧。
3、吃巧巧飯
漢族民間少女節日飲食風俗。流行於山東地區。時間因地而異。滕縣(今滕州)、費縣、臨朐、蒙陰、昌邑、膠縣(今膠州)、鄒縣(今鄒城)等地於夏歷正月十六日舉行,郵域、棗庄、諸城等地於夏歷七月七日舉行,而濱州等地則在清明舉行。
(3)山東七夕餅擴展閱讀
國外情人節的應節食物:巧克力
巧克力自它誕生以來就於情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相愛的人們用甜蜜的巧克力表達對愛人的濃濃情誼。
榛子巧克力——忠貞,果仁巧克力——可人,酒心巧克力——與你共醉,奶香巧克力——我的蜜糖。
不但口感細膩甜美,而且還具有一股濃郁的香氣。巧克力可以直接食用,也可被用來製作蛋糕、冰激凌等。在浪漫的情人節,它更是表達愛情少不了的主角。
巧克力體積小,發熱多,味甜可口。研究發現,巧克力中含有紅葡萄酒中所含有的抗氧化物。朱古力就是巧克力,都是chocolate的音譯,有很多人混淆。
我國巧克力產量均以兩位數的幅度在增長。總體來看,巧克力市場已經開始從發展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市場。
2012年全國巧克力年總產量約為28萬噸,同比增長12%;我國巧克力進口量3.74萬噸,其中巧克力4973噸、巧克力製品11523噸、其他巧克力20978噸,進口額9945萬美元;巧克力出口量1.9萬噸,出口額7699萬美元。
❹ 七夕節的習俗 山東萊陽七夕風俗
說到「日月出東萊之陽」的山東萊陽,人們第一時間會想起的應該就是聞名全國的當地特產--萊陽梨了,也因此這里素有「中國梨鄉」之美稱。今天是2017年8月28日,我國傳統一年一度的七夕佳節,那麼就讓老黃歷為你介紹,「梨城」萊陽七夕節的風俗。
七月七磕果子萊陽的七夕節,叫做過七月七。萊陽的孩子小時候總期盼著過這個節日,因小夥伴們之間都有各自的幾串小果子,一邊炫耀,相互品嘗。在萊陽當地,按農時來說,有句農諺是「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看穀米」,意思是到了農歷的六月六田裡的穀物開始秀穗,待到七月七顆粒已基本飽滿,豐收在望。
為了迎接豐收,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有烙面果子的習俗,其做法是用油、牛奶、雞蛋、糖等把麵粉和好,再用模子(磕子)印成各種樣式的面果子,然後在鍋中烤烙,名為磕餅,即磕果子。
面果子的形狀大小不一,有圓的,有花、葉、桃等植物類的,有魚、雞、貓等動物類。大面果子叫「火燒」,是全家人節日的必備食品,食用後預示著迎接豐收到來。
小面果子叫「小果子」,做好後用長線將其串在一起成長串,中間夾上早熟的花紅果、海棠果及桃李棗等瓜果,尾部繫上多色花布,掛在新高梁桿上供孩子們玩耍零食,或掛在牆壁為裝飾品,或饋贈鄰居孩子以示喜愛。
「雅秋」的傳說另外,神話傳說天上的織女嚮往人間,私自下嫁牛郎。生氣的王母娘娘用她的發簪劃出一條天河將其二人分隔兩邊。每年的七月七由喜鵲搭橋相會。因此在萊陽當地有傳說,七月七這一天一般看不到喜鵲(膠東方言稱「雅秋」),因都聚集到天河搭彩橋去了。
「姐姐哭」的傳說再據說這一日有情人夜晚在葡萄架下約會能白頭諧老,夜深還能聽到牛郎織女的私語。這一日及前幾天如逢陰雨連綿,稱其「姐姐哭」,即盼姐姐望相會的日子。因天河相隔,織女思念牛郎,以淚水洗面,故天上的雨一陣一陣的,稱其為「姐姐哭」。
「生巧牙」乞巧從前民間小女有「生巧牙」集體吃「乞巧飯」,舉行「請姐姐」等乞求活動,以求心靈手巧。入夜小女們各自拿著長串的預示豐收的小面果子,掛在井台邊,圍成一圈,圈中桌子上擺放上用各種豆子生成的嫩牙,俗稱「巧牙」,請七仙女品嘗並乞求傳授手巧心靈。
大家兩人一組,相向拍手唱謠:「一拍巴掌一月一,姐姐教我納鞋底;二拍巴掌二月二,姐姐教我綉花鞋;三拍巴掌三月三,姐姐教我做針線;四拍巴掌四月四,姐姐教我織花布;五拍巴掌五月五,姐姐教我種五穀;六拍巴掌六月六,姐姐教我學俊秀;七拍巴掌七月七,姐姐教我撒穀米;八拍巴掌八月八,姐姐教我紡面花;九拍巴掌九月九……」一直唱到十二月。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❺ 七夕餅的做法
七夕餅的做法如下:
用料:侍派
麵粉125克、牛奶60克、糖16克
輔料:
乾酵母
七夕餅的做法:
1、拿出一半的牛奶(冬天記得用溫牛奶發酵快點),加入酵母,攪拌融化;
2、麵粉過篩,和糖一起加入容器內。將牛奶和酵母的混合液慢慢加入麵粉內,攪拌成絮狀,看情況再加入剩餘的牛奶(注意水不能過多);
3、用壓面機反復壓,壓出光滑的面片;
4、揉成團(手揉比較費勁);
5、面團放入大盆內,改保鮮膜,發酵2倍大(戳孔不會馬上反彈即可);
6、將發酵好的面團排去空氣,整塌歷圓,搓長條,切割成10克一個的小面團;
7、將糕點模具撒上薄薄的一層粉;
8、將小面團加入模具內,用手指用力按壓,使其貼合;
9、用剪刀剪去多餘的面團使勁磕出;
10、將巧果胚一字排入不粘烤盤內;
11、將烤盤入預熱180度,第二層,大約15分鍾,表面上色即可。
烹飪技巧:
1、揉出的面團一定要硬,揉起來很費力的樣子,這樣比較好保持現狀,烘烤完畢,表面花紋也不宜消失。
2、烘烤時間根據烤箱脾氣。
3、剪下來多餘的面團可以再次整個成團談搜團,再次按壓出,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