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好一朵茉莉在哪裡
① 請問膾炙人口的民歌《茉莉花》是哪裡的民歌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說起《茉莉花》,自然會讓人想到著名音樂家何仿,經過他的改編創作,《茉莉花》這首江南民歌成了香飄海內外的民歌之一。《茉莉花》唱紅後,它的出處也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經過多年考察研究,南京民俗學家王涌堅發現,這首膾炙人口的《茉莉花》前身發源於南京,早在明初就在南京唱響了。
「經過多年考察研究發現,《茉莉花》其實源自南京,而且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南京小調。」王涌堅告訴記者,《茉莉花》的前身「鮮花調」在白局曲調中原名「聞鮮花」,其意為,聞了茉莉聞玫瑰,聞了玫瑰聞水仙,聞了水仙再聞金銀花。「鮮花調」就是藝人們在聞了這4種不同的花後而創作的,至於這個「聞」字,是在代代相傳中,藝人們漸漸把這個「聞」字給省掉了,直呼「鮮花調」。
隨後,王涌堅拿出了一本於1960年由南京市工人業余藝術學校匯編成書的《曲調選》。他告訴記者,這本書是南京白局有史以來第一次請南京民間藝人演唱並正規錄音整理成冊的書。其中,第22頁記載著「聞仙花」。第一段歌詞仍舊是: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而第二段則改為了:好一朵水仙花,好一朵水仙花……
那麼,《茉莉花》與南京究竟有何淵源呢?王涌堅告訴記者,早在六百多年前的南京,有一群人得罪了朱元璋而被流放發配到了青海。由於背景離鄉,思念家鄉之情油然而生,他們就在南京到青海的路上一邊走一邊唱著「鮮花調」。因此,至今生活在青海的南京後裔們都會哼唱這首流傳已久的「鮮花調」。
② 請問:歌曲《茉莉花》的原名叫什麼
是揚州民歌「茉莉花」的原版《鮮花調》
《鮮花調》是揚劇的曲調,原歌分三段,藝人是用男扮女音的調門演唱給何仿聽的,何仿邊聽邊記詞曲,原詞是這樣的: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香香也香不過她;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
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
金銀花開好比勾兒牙;
奴有心采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
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
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
奴有心采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③ 南京六合區有什麼好玩
有金牛湖、靈岩山、滁河、長蘆寺、還有平山森林公園。
④ 南京市市歌
南京市,市歌《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香也香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看花的人兒罵。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旁人笑話。
好一朵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
滿園花開比也比不過它
我有心采一朵戴,
又怕來年不發芽。
《茉莉花》由何仿改編自中國民歌《鮮花調》,於1957年首次以單曲形式發行。
2003年3月21日,在江蘇省揚州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中,該曲被定為江蘇省揚州市的市歌 。2009年,鹽城工學院憑該曲獲得中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表演類節目普通組二等獎。
1942年冬天,新四軍淮南大眾劇團來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腳下演出。當時,隨團而至的何仿慕名拜訪了當地一位彈唱藝人。隨後,彈唱藝人為其表演了民歌《鮮花調》。何仿一下子就被《鮮花調》的旋律迷住了,於是他花了大半天的時間,用簡譜記下了該曲,而且按照藝人的方法准確唱了出來。因為《鮮花調》是來自中國民間的創作,所以在整體上顯得有些粗糙。為了打磨該曲,何仿考慮再三,將《鮮花調》進行了改編,將歌詞中描述的三種花統一改寫為茉莉花。1957年,在北京全軍文藝會演上,何仿策劃由前線歌舞團首次公開演出該曲。由於該曲在此次演出中獲得反響,因此發行了錄音版本。此後兩年間,何仿又對該曲歌詞作了修改,將「滿園花草」改為「滿園花開」,將「看花的人兒要將我罵」改為「又怕看花的人兒罵」,並對旋律進行了進一步的豐富。
《茉莉花》的五聲音階曲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的流暢的旋律和包含著周期性反復的勻稱的結構,又能與西方的審美習慣相適應,因此其能夠在西方世界傳播 。該曲屬於小調類民歌,是單樂段的歌曲。它以五聲調式和級進的旋律,表現了委婉流暢、柔和與優美的江南風格,生動刻畫了一個文雅賢淑的少女被芬芳美麗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棄不舍的愛慕和眷戀之情。全曲婉轉精美,感情深厚又含蓄。
2008年8月,為了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該曲進行了MV的拍攝。雷佳身著金色旗袍參與了MV的拍攝,為了給觀眾不同的視覺享受,MV導演孔嘉歡首次運用了另類表現手法,把中國宗教文化和該曲結合起來。作為MV鏡頭重要組成部分,導演策劃了雷佳站在幾丈高的大佛的手心裡演唱該曲,雷佳從容的在大佛上拍攝了MV畫面。此外,該曲MV作為向北京奧運會的獻禮,特別剪輯了鳥巢的鏡頭畫面,使整個MV充滿了奧運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