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情人節去處
❶ 佛山情人節晚上適合去哪裡玩佛山適合夜晚去的景點
在佛山的小夥伴們有沒有想好情人節的晚上要去哪裡玩呀?佛山有幾個晚上遊玩的好去處,不僅夜景迷人,還有許多好玩的等著大家前去打卡,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1、佛山嶺南天地
嶺南天地就在佛山祖廟的旁邊,這里有著大片的清末時期的嶺南民居風格建築,其中不乏珍貴跡基晌歷史建築,鑊耳牆、青磚屋、石板路、雕花屋檐、蜿蜒街巷等,每一處都極具象徵意義。沿街商鋪不斷,咖啡廳、陶藝店、文藝雜貨鋪等,與這些古舊房屋和諧並存,令人流連忘返。遊玩嶺南天地,大多以漫步休閑為主,這里的簡氏別墅、龍塘詩社等歷史建築均保存完好,沿街的誘人美食、文藝商鋪都值得慢慢發掘。白天這里有老屋和鬱郁蔥蔥的古樹,等到華燈初上,和心愛的TA在霓虹燈的照耀下牽手漫步,超級浪漫哦。
?景點門票:無需門票
?景點地址:佛山市禪城區祖廟大街2號
?開放時間:全年全天開放
2、佛山創意產業園
佛山創意產業園由舊工廠改造而成,極具文藝氣息,每一處都是拍照勝地。這里雲集各種中西餐廳、小資咖啡廳和甜品店,也不乏特色商鋪和娛樂休閑場所,非常適合周末和節假日休閑。晚上漫步其中,特色雕塑隨處可見,小火車、功夫人物等等,洋溢著濃郁的當代藝術魅力。洋人街是這里的核心街區,美味可口的小吃、充滿格調的小鋪,每一處都能給人帶來滿滿的感官享受。
?門票:無需門票
?坐標:佛山市禪城區季華四路33號
?開放時間:全年全天開放
3、順德容桂漁人碼頭
漁人碼頭是順德容桂「三舊」改造活化項目——「容桂時光」的重要子項目,也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該片區曾是順德的糧食集散地和商貿中心,滿載容桂人的集體記憶。通過改造,漁人碼頭成為市民懷古尋味、休閑娛樂的新商業地標。碼頭上各種依照場地特色而建的店鋪,風格各異,以濱江自然風光為背景,由燈塔、風鈴、紅磚、船錨等元素組成的標志性的場景設計。
?地址:順德區容桂街道辦事處東風居委會東堤路16號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4、華僑城歡樂海岸plus
順德歡樂海岸PLUS位於順德中心城區,毗鄰順峰山公園,連通桂畔湖水。文化+,美食+,更要好玩+。歡樂海岸PLUS開創性地將商業街區、主題公園、生態濕地融為一體,形成獨特的「商業+娛樂+文化+旅遊+生態」的全新商業模式。園中精選超120項主題景觀小品,40餘項全球先姿鋒進游樂設備、10餘台精彩演藝。這里夜太美,順德眼轉動著閃耀的光芒,整個華僑城燈火輝煌,遠處看,像是燦爛的煙火綻放在順德土地上。這里還有順德眼摩天輪~可以俯瞰順德夜景~
?打卡指南:
1、園區不設門票,遊玩項目收費。
2、被稱為順德「天眼」的摩天輪是一個網紅地標,白天可上摩天輪一覽城市天際線,晚上可觀賞園區內豐富的光影效果;
3、園內還有豐富正宗的順德美食,十分值得品嘗;
?地址:順德區大良街道歡樂大道1號歡樂海岸PLUS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10:00—22:00;周末及節假日10:00—22:30(僅供參考)
5、三龍灣遊船
佛山人必打卡情侶約會聖地佛山三龍灣遊船,想不想2月14日情人節,和你的「TA」來一組海上大片~鋒睜和愛人一起乘坐豪華遊船,從甲板上可以看到三龍灣沿途絢麗多彩的燈光,航線橫穿東平橋、華陽橋,經過龍舟廣場、世紀蓮、坊塔等景點,震撼不言而喻。
?碼頭地址: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三龍灣遊船碼頭
?營業時間:10:00-21:00
?預訂電話:0757-66637773
❷ 七夕節禮物什麼時間送比較合適
玫瑰花,七號晚上。
❸ 在古代七夕節是怎麼過的,有什麼活動
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改為陽歷7月7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
目錄 [隱藏]
1 緣由
2 七夕節的形成
3 節日習俗
3.1 大中華地區
3.1.1 江南
3.1.2 西南
3.1.3 膠東
3.1.4 廣東
3.1.5 閩南
3.1.6 香港
3.1.7 台灣
3.2 日本
3.3 朝鮮半島
4 相關文物
5 七夕陽歷日期
6 相關條目
7 參考文獻
8 資料來源
9 外部鏈接
緣由[編輯]《詩經·小雅》中有一首詩:
「或以其酒,不認其漿;鞙鞙佩璲,不認其長。
維天有漢,鑒亦有光;跤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救天畢,載施之行。」大意是說天上的織女星,坐在織布機旁,無心織絹,卻一心一意地想著銀河對岸的牽牛星,而為之眷念不已。可見在西周時代,就有了牛郎與織女愛情故事的想像與傳說。
《史記·天官書》和《漢書·天文志》中,也都有牽牛、織女雙星的記載。晉代宗懷的《荊楚歲時記》里,說織女是天帝的外孫女,七月七日夜晚與牽牛在銀河相會,已經為這個戀愛的故事勾勒出一個鮮明的輪廓。
到了南北朝時,任眆在《述異記》中記載:「大河之東,有美女麗人,乃天帝之子,機杼女工,年年勞役,織成雲霧絹縑之衣,辛苦殊無歡悅,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憐其獨處,嫁與河西牽牛為妻,自此即廢織紝之功,貪歡不歸。帝怒,責歸河東,一年一度相會。」
這項記載准確他講是從「古詩十九首」中獲得靈感,其中的一首描寫《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扎扎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首詩比起《詩經》中的那首,更描繪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對有情人,兩地相思,愁昔滿懷的悲涼況味。
此外,干寶的《搜神記》中把天上的牛郎與織女雙星,說成是漢代孝子董永夫婦的故事。南朝時吳均的《續齊諧記》里記載:「桂陽成武丁,有仙道,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暫詣牛郎。』至今雲:『織女嫁牛郎也』。」
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有: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記述唐玄宗與楊玉環,以牛郎織女為例,共誓白頭之約。
北宋秦觀專門寫過一首《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總之,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素材的詩詞、戲曲,不勝枚舉。
綜上所述,可以推斷牛郎與織女的凄美愛情故事,大約是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奴隸社會,等級十分嚴苛,這個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聲與飽受壓抑的寫照,託言天上雙星,也就是人間的實情。
傳說雖是如此,但這個故事為什麼會發生在農歷七月七日呢?其實觀察織女星與牛郎星(牽牛),是可以讓古人了解到「秋天到來」的方法。
在《夏小正》的古農事歷中有記載:「七月,……初昏,織女正東向。」在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正好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也在人們的頭頂上清晰可見。而織女星旁兩顆較暗的星星位置,正好形成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朝東方望去,正好可見牛郎星。再加初秋七月的秋雨,會衍生出這樣的愛情傳說,也不是無法理解的。
織女星名稱的由來,可以從《詩經·豳風·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來推敲得知,由於九月是氣候較為涼爽的晚秋,也是穿著寒衣的時節。九月授衣,則必須八月裁製,七月當然就是織婦們織布的時間。
牛郎星名為牽牛,則有著「犧牲」的意思。《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殺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時,正好是草木豐茂,用以貢獻牧草給牲畜的時節;到八月則依據牲畜體格,觀察哪些適合用以祭祀;九月則宰殺牲畜用以祭拜神明。《禮記·月令》稱八月為「循行犧牲」,而此時織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則升上天頂,宛若在追逐織女星般。
因此七夕時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背後應該有著配合時令與天文景象的源由。
七夕節的形成[編輯]主條目:牛郎織女
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可以淵源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如《詩經·大東》:「跤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牽牛,不認服箱。」還有明代羅頎《物源》曰:「楚懷王初置七夕。」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並無後面的故事。直到漢代,其細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系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如東漢應劭撰的《風俗通》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僑。」又如《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節日習俗[編輯]由於過往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所以每逢七姐誕,她們都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的節日。這也就是「乞巧」這名稱的來源。婦女亦會結綵樓,預備黃銅製成的細針(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久而久之,七夕也成為了「女兒節」。不過,古人乞巧不獨七夕,正月及八九月都可以乞巧,只有宋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荊楚歲時記》記載古代女子在七夕夜的「閨中秘戲」,「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采縷,穿七孔針,或陳幾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喜子是指一種小型蜘蛛。《東京夢華錄》則說:「婦女望月穿針,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杜甫在《牽牛織女》詩中曾提及這種風俗:「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劉言史《七夕歌》:「碧空露重新盤濕,花上乞得蜘蛛絲。」
到了現代,七夕節又被人們正式地稱為「愛情節」[1]。許多商家和民眾稱之為「中國情人節」,但由於「情人」一詞可能產生的歧義,以及七夕傳統習俗中並沒有情侶約會的內容,因此民俗專家認為稱為「情人節」不適當,而應稱「愛情節」[2]。在中國大陸,七夕節被商家作為商業促銷的一大良機,而傳統習俗則呈現失落[3],人們對七夕的熱情比不上西洋舶來品「情人節」。台灣和香港也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七夕節情況堪憂,比不上日本的節日氛圍。
頤和園長廊彩繪:牛郎織女鵲橋會大中華地區[編輯]江南[編輯]江南的刺綉女孩會在夜晚月光下,將一根綉花針輕輕放到一碗水面上,藉助水的表面張力將針托浮,在月光照射下,針周圍會出現水波紋,哪一個波紋最復雜,就會綉出最好的作品,有時針上穿有紅絲,也是向七仙女「乞巧」。唐代詩人林傑的詩《乞巧》說:「七夕今宵看碧宵,牛郎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西南[編輯]染指甲西南一帶的七夕習俗。年輕姑娘們在節日時用樹的液漿兌水洗頭發,傳說這樣可以年輕美麗,對未婚女子而言還意味著找到如意郎君。
膠東[編輯]膠東地區則多在七夕拜七神姐。婦女們穿上新裝,歡聚一堂、盟結七姐妹;少女們則製作牡丹、蓮、梅、蘭、菊等帶花的餅饃食品,稱巧餅,用來祭祀織女。
廣東[編輯]在廣東,人們六月便開始准備,把稻穀、麥粒、綠豆等浸在瓷碗里等待發芽。臨近七夕便扎糊起一座鵲橋,還會製作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七夕之夜,人們在廳堂中擺放八仙桌,擺上各種精彩紛呈的花果製品和女紅巧物。
閩南[編輯]在閩南,當地人把織女稱為「七娘媽」,是保護孩子平安的神。閩南的習俗在七夕這天吃石榴和使君子煮蛋、肉,以及紅糖糯米飯以驅蟲防瘟疫。
香港[編輯]現時在香港,仍然有不少家庭保留過往的傳統習俗,於七姐誕當日到紙扎店購買「七姐衣」,於當晚用來拜祭七姐。而過往日子的婦女,亦有在拜祭之時利用小蜘蛛、豌豆或綠豆等物品,祈求七姐暗示能否傳得手藝。
在坪洲及西貢,分別有兩間七姐廟,坪洲的七姐廟名為仙姊廟,每年七月初六仍有不少善信前往拜七姐。
台灣[編輯]七月七也是「七娘媽」的誕辰,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床母是幼兒的保護神,台灣人有拜「床母」的習俗,有幼兒的家庭便在這晚祭拜床母,還會焚燒紙錢「四方金」(或「刈金」)和「床母衣」。除了在台南[4]、鹿港[5]還保有做十六歲[6]成年禮,傳統七夕民俗活動在台灣已日漸式微,但在廟方宣傳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參與七夕民俗活動。
現今七夕大多被商人炒作,變成商業化的七夕情人節,汽車旅館成為約會的熱門去處[7]。
日本[編輯]
日本江戶時代的七夕, 1852, 歌川廣重主條目:日本七夕
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便把農歷七月初七改為公歷七月七日慶祝。陰歷的七月七日被稱為「舊七夕」。
朝鮮半島[編輯]朝鮮時代的風俗是孩子們以牛郎和織女為素材作詩,另外亦有向北斗七星祈求長壽與幸福。
相關文物[編輯]
牛宿、女宿圖(漢畫像石)(漢代(前202年-220年),河南南陽南陽漢畫館)
青龍白虎、牛郎織女畫像 (漢代(前202年-220年),四川郫縣新勝場出土):主體為青龍白虎銜壁,龍虎上方刻牛郎牽牛,織女手執機梭。
宮宴圖Palace Banquet(北宋仿唐本,十世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漢宮乞巧圖(宋代,李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漢宮圖(宋代,趙伯駒,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幅為一紈扇形式的小冊頁,畫漢宮七夕故事,描寫宮娥彩女們在天階夜色涼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針樓乞巧習俗。
乞巧圖(明代,仇英,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卷用白描法寫出七夕夜間庭院中婦女們燃燭齋供的情景。
桐蔭乞巧(清代,陳枚,月曼清游圖冊八月部分):描繪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場面,七夕之夜,女人們以碗裝水置於庭院,然後將一束針散放其中,人們爭相觀看在水中呈列的圖案,據說圖案的形狀越好看,放針者的手就越靈巧。
緙絲七夕乞巧圖軸(清代):此圖軸在本色地上彩緙七夕佳節牛郎、織女在天上鵲橋相會、人間婦女或憑欄遠眺、或對空乞巧的場景。作品採用一至二色間暈的裝飾方法,施以平緙、構緙、緙金等技法緙織。紋樣大面積運用線條勾勒,然後填彩。圖中的亭台樓閣、卷簾、卧榻和牆壁完全依照界畫的程式用界尺畫出。
❹ 廣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廣州附近有不少南粵名山,情人節去山上踏踏青借機洗滌一下身心,怎麼樣?
韶關、河源的名山大川都是非常經典的推薦,而在眼前的白雲山,當然是我們的首選!
白雲山:白雲深處有人家
白雲山之於廣州,不僅僅是一個依靠,一個信念,一個象徵,更是廣州人心靈的一個憩所,看一看白雲山上由早到晚的遊人如織,我們就不難想像白雲山在廣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如果這個周末您實在抽不出時間陪情人去周邊浪漫一下,那麼白雲山之行絕對不能省了。
到白雲山上去宵夜、喝豆腐花,或者登上高處,看看廣州的夜景尋找自己家的方向,再數數星星,這都是非常朴實而又真實的浪漫。
龍眼洞:鳳凰山上白雲懸
如果白雲山之游太無創意,那麼龍眼洞如何?同樣就在咫尺,同樣不用花費什麼心機,同樣是個好去處。
龍眼洞景區山清水秀,三面環山,一面臨湖。北有筲箕窩山,西有大和嶂,東有鳳凰山,山上林木蔥蘢,溪流淙淙;南有筲箕窩水庫,水質清澈。登鳳凰山可俯覽蒼茫林海,聽陣陣松濤。著名文學家郭沫若曾到此冒雨乘舟暢游,即興作詩寫道:畜牧場中黃犢壯,鳳凰山上白雲懸。風來松嶺千嶂綠,雨落平湖萬點圓,龍眼洞已成為廣州市旅遊風景區,而同樣位於龍眼洞廣汕公路南側火爐下的華南植物園,也是個非常不錯的好去處。
流溪河:北回歸線上綠色明珠
位於從化東北部的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是全國十大森林公園標兵單位之一,這里林深葉茂、地貌奇特,數百座山峰起伏連綿、重巒疊嶂、波涌雲濤、氣象萬千。公園四季常青、風光如畫,多年享有「北回歸線上綠色明珠」的盛譽。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8813公頃,其中流溪湖面積1146公頃,蓄水量3.6億立方米,水深約70米。在碧波萬傾的湖面上,分布著大小22個島嶼,如白玉鑲翡。在公園的東南部,聳立著五指山、牛角山、雞忱山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六座。其中雞忱山海拔1146.7米,是公園內第一高峰。登高望遠,一派「遠山時明滅」、「高峽出平湖」的壯觀景象奔來眼底,使人頓覺置身仙幻奇境之中。
韶關:千年慕南華
如果想情人節期間盡興,那麼粵北的韶關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南華寺里晨鍾暮鼓,丹霞山上千年情歌,韶關地質人文上的滄海桑田,在傳說里都與情人間的纏綿悱惻息息相關,情人節去韶關,一可以為彼此祈福迎祥,二可以追溯那遙遠的情人間生死不渝的愛情傳說,何樂不為?京珠高速通車之後,現在去韶關也非常方便,半天就可以實現往返,在韶關找個溫泉輕松一下,再去山寺里還願,到山林里滌盪身心,都堪稱不錯的選擇。
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節,最浪漫的莫過於海邊,「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周末到海邊過一個最浪漫最溫馨的情人節,怎麼樣?
廣東有不少海灘都值得推薦,不過最滿意的當屬陽江的「十里銀灘」和珠海的「情侶路」,相信在這里,你可以度過一個最滿意最浪漫的情人節。
陽江:「十里銀灘」
陽江的十里銀灘,是廣東沿海最長也最美麗的海灘,更是我國最大的魚翅生產基地,全長達7.4公里,入選上海吉尼斯之最,到這里過一個情人節,實在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十里銀灘濱海旅遊資源豐富,除了海灘之外,土特產也相當多,這里原是一個漁港,周圍海灘水清沙白,由於有海上長堤直通大陸,如今每逢炎夏,便會有成千上萬的泳客從廣州、江門、陽江等地涌來戲水。因為許多遊客都是乘夜車而來的,所以,鎮上夜市通宵營業,在這里吃海鮮便宜又新鮮,非常劃算。
不要以為天氣冷游不了泳是一種遺憾,其實吹吹海風,說說海誓山盟難道不是一種浪漫嗎?!
珠海:情侶路
珠海的情侶路即使算不上是國內最長的濱海路,也應該算得上是最浪漫的濱海路之一,一邊臨海、一邊依城,珠海綠蔥蔥的小山頭也時不時插進一個「休止符」,再加上乾乾凈凈的綠化和整齊的市政設施,珠海情侶路由此而聞名,到珠海不游情侶路就像到北京不游長城一樣,始終都是一種遺憾。再說情侶路上還有專門放煙花的地方,當天空飛起漫天花朵之時,你和她一定會融化在這詩一般的情景中。
海上日出、環澳游、海邊燒烤,都是最適合情侶消費的項目,如果再抽時間去御溫泉泡泡「情侶溫泉」,這樣的情人節,該是怎樣的一種旖旎風景?
湖:水是眼波橫
若嫌海邊無山、山邊無水而單調,那麼廣州附近以湖著稱的景區,總可以稱心了吧。
肇慶的七星岩、鼎湖山;河源的萬綠湖、野趣溝;廣州的南湖、麓湖,都以湖水著稱,而且離廣州也不太遠,兩天的時間應付,即使是最遠的萬綠湖、野趣溝,也綽綽有餘。
萬綠湖:萬綠秀色
提起湖,最值得一提的當然就是萬綠湖,位於河源的新豐江水庫碧水萬頃,素有「廣東千島湖」之稱,秀甲一方,乘船暢游湖區,就像投入了綠色的懷抱,天、地、山、水綠得淋漓盡致,讓你真正感受到「萬綠湖」之名得來不虛,這里更是中國古典愛情小說《鏡花緣》流傳的故里,情人節游覽此處,更是身逢其時,一邊是「舟行碧波上」,一邊是纏綿的客家情歌,這樣的風光再加上《鏡花緣》的典故,情人節實在過得瀟灑、自在。
萬綠湖畔,新近開發了一個野趣溝,梅林、山澗這樣普通的風景不提,在山間,主人還別出心機開發了專為情人開設的山間別墅小木屋,堪稱是獻給情人節的大禮,在山間別墅,坐在床上看星星,該是怎樣旖旎的風景呢?還是去看看吧。
鼎湖:天上人間
廣州到肇慶並不遠,走高速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去到,肇慶是廣東著名的旅遊城市之一,七星岩、鼎湖山,再加上端硯的故地,在我看來,廣東實在很難有另外一處的旅遊資源可與之匹敵,這里清秀的山水足可和江南相媲美,情人節去肇慶,就著眼前的山水憑吊一下江南風物,如何?
南湖、麓湖:游戲人間
如果不想舟車勞頓,那麼廣州附近也並非沒有賞湖之處,南湖、麓湖,都是賞湖的佳選,何況賞玩湖還可就近上白雲山,實在是劃算得很。
因為太過熟悉,這樣的景點即使不用我們推薦大家也知道二者風光的旖旎之處,值得提醒大家的是,這里情人節期間還有不少的活動舉行,大家不妨拭目以待給自己留一份驚喜。
溫泉:溫泉水滑洗凝脂
春寒料峭時節,去哪裡旅遊既浪漫又最能帶給情人體貼的感受?當然是泡溫泉,既可增添彼此間的感情,又有益身心,何樂不為?
從化碧水灣:最近的選擇
碧水灣這幾年來因為良好的軟硬體條件,已經越來越得廣州人的歡心,再加上離廣州不遠,一個半小時就可以去到,情人節去碧水灣泡個溫泉,實在是上上之選。
碧水灣溫泉,地處從化80公里綠色旅遊長廊中心,四周山峰俊秀,層林疊翠,清澈的流溪河水蜿蜒而過。離碧水灣溫泉約10公里的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是個天然大氧吧,群山綿延數百里,碧波環繞,五指群峰海拔千米,碧水灣溫泉奇特的自然環境再加上獨有的溫泉水質,造就了碧水灣溫泉在廣州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這里花園式情調的溫泉景區面積達25,000多平方米,擁有28個風格和功能各異的溫泉浴池,有中葯浴池、香薰浴池、高溫浴池、冰水浴池、石板泉、沖擊池等,還有國醫館、沐足廊、按摩廊等多種設施。這里同時還專門為小朋友設置兒童游樂池和多種兒童游樂設備。
清遠清新溫泉:水鄉情結
清新溫礦泉坐落在溫泉之鄉———廣東省清遠市清新縣三坑鎮,位於縣城西南25公里,南與四會市相鄰,方圓5.5平方公里,距廣州90分鍾車程,是廣州近年來名聲漸盛的一個溫泉景區。
這里山青水秀、氣候宜人,清澈的溫礦泉倒映著藍天白雲和蒼萃山色、散發著大自然的清新氣息。它糅合了中國園林特色和日式溫泉風情的露天溫泉,五十多個大大小小的溫泉池形態各異,湧泉瀑布、石溫泉池、木溫泉池、沙灘泳區……竹木亭台、小橋流水點綴其中,在溫泉裊裊輕煙掩映下,別有一番情趣:「小山溫泉」更是讓您有高人一等的溫泉享受。28套VIP房都設有未有的獨特享受,悠然人生由此升華。
❺ 七夕節的歷史由來(簡短點)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對天文星象有認識,並將天空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說,稱作「分星」,就地面說,稱作「分野」。
簡單來說,古人們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
關於牛郎織女的天文星空區域對應地上地域分野,文字記載見於漢代文獻,《漢書·地理志》:「粵(越)地,牽牛(牛郎)、婺女(織女)之分野也,今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南皆粵分也」。《漢書·地理志》記載了牛郎織女星區對應嶺南地域分野。
從歷史文獻上看,在距今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星象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在東漢時,牛郎織女星象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在古代,七夕和牛郎織女傳說關系密切,它是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因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使七夕成為愛情象徵, 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更被現代人譽為「中國情人節」。
名稱由來
織女星名稱的由來,可以從《詩經·豳風·七月》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來推敲得知,由於九月是氣候較為涼爽的晚秋,也是穿著寒衣的時節。九月授衣,則必須八月裁製,七月當然就是織婦們織布的時間。
牛郎星名稱的由來,名為牽牛,則有著「犧牲」的意思。《史記·天官書》:「牽牛為犧牲」,此指在祭典上宰殺的牛、羊之牲畜。古代在六月夏秋交接之時,正好是草木豐茂,用以貢獻牧草給牲畜的時節;到八月則依據牲畜體格,觀察哪些適合用以祭祀;九月則宰殺牲畜用以祭拜神明。
而《禮記·月令》稱八月為「循行犧牲」,而此時織女星正好往西滑落,而牛郎星則升上天頂,宛若在追逐織女星般。七夕時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背後應該有著配合時令與天文景象的源由。
(5)大良情人節去處擴展閱讀:
簡介
七夕,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七娘生,是發源於中國周朝時期的一個傳統節日,相傳七夕節的形成與民間流傳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有關,它最早可能追溯至東周的春秋戰國時期。
當時的七夕為祭祀牽牛星、織女星,被推斷為牛郎與織女的愛情故事,大約發生在西周時代,當時的社會制度限制個人自由,故託言天上星宿以追求慰藉。當時的七月黃昏,織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點,清晰可見。
織女星與兩旁兩顆較暗的星形成一個朝東方開口的樣子,在此東面可見牛郎星。漢朝以後,開始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系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適齡男女的節日。
節慶習俗
由於過往女子的針黹技術為生產力的一部分,每逢七姐誕,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名為「乞巧」。其間結會綵樓,預備黃銅製成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巧。漸漸七夕成為「女兒節」。
而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宋朝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乞巧習俗後來演變成許願,不限於女性乞求巧手和姻緣。農歷七月七日也是魁星爺聖誕,求功名的男子會祭拜魁星。在一些地區如日本則變成祈求一切願望的日子。
廣東、港澳七夕的祭品,包括紙扎七姐盤及獻給王母娘娘(左上)、牛郎(左下)、七姐及其六位姐姐的紙衣。
由於過往女子的針黹技術為生產力的一部分,每逢七姐誕,會向七姐獻祭,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名為「乞巧」。其間結會綵樓,預備黃銅製成七孔針,以五色細線對月迎風穿針,穿進了為之得久。漸漸七夕成為「女兒節」。
而古人正月及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宋朝以後才有七夕乞巧。宋元時期,七夕乞巧節變得很隆重,有專門賣乞巧飾品的市場,稱作乞巧市。
主要是女性祭拜七姐,製作各種食品和傳統女紅如刺綉等,也會製作其他傳統手工藝如中國結、剪紙等,同時也作為祭拜七姐的祭品。在中國大陸、台灣的大城市中,七夕節被商家作為商業促銷的一大良機,而傳統習俗則呈現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