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六月六情人節
㈠ 六月六是什麼節日有什麼風俗
六月六是以下5種說法:
1、洗曬節
農歷六月初六,民間稱為「洗曬節」。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再加上值雨季,氣候濕,萬物極易霉腐損壞。
中國節日民俗有洗浴、曬物、洗象、曬經、賞荷、看谷秀等。因這時天氣已非常悶熱,再加上值雨季,氣候潮濕,萬物極易霉腐。所以在這一天從皇宮到民間,從城鎮到農家小院都有很多洗浴和曬物的習俗。當年一般百姓家沒有洗浴設備,但人們也很講清潔衛生,習慣在每個節日或節氣時,都要進行沐浴潔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潔凈之軀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誠。
2、曬秋節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洗曬節也叫曬秋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農歷六月初六這一天,中國民間傳說東海龍王每年的這天要出水曬鱗,人們也在這一天洗曬衣服,以求吉利,因此這天又叫「洗曬節」。漢代劉熙曰:」暑,煮也,熱如煮物也。」進入數伏,以農歷六月初六為中心。
3、洗象日
元明清時期,農歷六月六還是法定的「洗象日」。那時皇帝在朝會、祭祀或出巡。洗象,明清時,皇宮中例於三伏日為畜養之象洗浴,屆時遣官以鼓樂引導,監浴。往往河兩岸觀者萬眾,其情形多於詩人的描述。
4、伏羊節
伏羊節,是於每年傳統農歷初伏之日開始,至末伏結束,持續一個月。「伏天吃伏羊」在安徽蕭縣連同江蘇徐州地區有悠久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自古以來,淮海地區民間就有「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葯方」的說法。
㈡ 六月六日是什麼日子
農歷六月初六,漢族民間習俗稱之為天貺節、翻經節、姑姑節。這一天,中國傳統節日天貺節得以慶祝。雖然道家的稱謂較晚出現,但這一節日背後的故事卻源遠流長。淮安地區民間有在六月六日曬紅綠的習俗,相傳這一習俗起源於唐代。當時,唐代高僧玄奘從印度取回的佛經在海途中被浸濕,於是選擇在六月初六將經文曬干,從此這一天便被認為是吉祥的日子。起初,皇宮里會在這一天曬龍袍,隨後這一習俗逐漸傳入民間,家家戶戶也開始在這一天曬衣服,形成了獨特的民俗。
每年農歷六月初六,趕歌節在湖南鳳凰、貴州松桃等地的苗族社區中慶祝。苗族青年男女身著節日盛裝,聚集在歌場,歡歌勁舞,慶祝這一傳統節日。趕歌節的歷史悠久,其起源傳說也多種多樣。其中之一是,在封建統治壓迫下,苗族人民生活艱難。據說有一年六月初六,他們勇敢地與前來征糧的官兵戰斗,並成功擊退了敵人,保衛了家園。然而,後來在大批叛亂官兵的圍攻下,苗族人民遭受了殘酷的屠殺。自那以後,每到這一天,他們便聚在一起舉辦歌會,以此紀念英勇的烈士。另一個傳說則是為了紀念一段忠烈的愛情故事而形成的傳統。趕歌節的主要活動是賽歌,而對歌則是苗族人民表達愛意、選擇伴侶的方式。節日當天,小夥子們吹奏蘆笙、嗩吶、笛子等樂器前往歌場。姑娘們則穿著綉有各種花卉、彩蝶,邊緣鑲嵌著寬大花邊的服裝,佩戴著閃閃發光的銀飾,與小夥子們一同來到歌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