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一朵花小短篇

一朵花小短篇

發布時間: 2025-08-15 04:23:37

1. 《紫藤蘿瀑布》原文

《紫藤蘿瀑布》是當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選自《福建文學》1982年第7期。《紫藤蘿瀑布》原文: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

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仔細看時,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淺淡的部分,在和陽光互相挑逗。

這里春紅已謝,沒有賞花的人群,也沒有蜂圍蝶陣。有的就是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藤蘿。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開、下面的待放。顏色便上淺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澱下來了,沉澱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那裡裝的是什麼仙露瓊漿?我湊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我只是佇立凝望,覺得這一條紫藤蘿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緩緩流過。

流著流著,它帶走了這些時一直壓在我心上的焦慮和悲痛,那是關於生死謎、手足情的。我浸在這繁密的花朵的光輝中,別的一切暫時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寧靜和生的喜悅。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顏觀色,試探什麼。後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

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系。我曾遺憾地想:這里再看不見藤蘿花了。

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虯卧龍般的枝幹,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裡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1982年5月6日

(1)一朵花小短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一直壓在作者的心頭。這篇文章寫於1982年5月,當時作者的小弟身患絕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於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恆,於是寫成此文。

這篇散文的美在於描寫的細膩多姿和結構的玲瓏精美。文章的寫景細膩而又有層次感,有色彩的摹畫,有形態的繪制,又有芳香的捕捉,從外象寫到內質,從視覺形象寫到味覺感應,用墨豐腆,筆致多變。

從描寫的層次看,色彩的摹畫重在先勾勒整體的輪廓推架,形態的繪制則重在泛寫的畫面上推出單個的特寫。寫色寫形,重在外象,寫香則重在內蘊,為畫面增添立體感和深厚感。

文章中,作者藉助於輝煌的色彩所形成的氣勢與活力,極狀了紫藤蘿新生後生命的繁茂與蓬勃。表明了花的生命之旅也並非一帆風順,它和人一樣,在歷史的行程中註定要遭遇各種無可奈何的悲哀和不幸。花開花謝連著人類命運的沉浮與漂泊,花榮花枯膠結著社會的興衰與變遷。

作者對紫藤蘿的高度禮贊,是抒情主體心靈之光對自然之象的燭照與感應;是她對生命活力的深情呼喚和憧憬;是身心遭劫後尋求感奮勃興的精神寄託;是人生在歷史滄桑中解脫重負的心靈博動;是內心的悲痛焦慮化為精神的寧靜而後感悟到生命的永恆。

總之,本文借對一株紫藤蘿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美之本質深度的追求,對生命意義執著的拷問,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歷史長河迂迴曲折而終將前進的無限感慨。

2.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這句話什麼意思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 : 指只要能對美好事物有一點好處,就樂於犧牲自己的利益。

這句話出自魯迅《〈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貪圖用力少,紹介多,有些不肯用盡呆力氣的壞處,是自問恐怕也在所不免的。但也有隻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會朽的腐草的近於不壞的意思。」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2)一朵花小短篇擴展閱讀:

魯迅對未名社的愛護與扶植,正是他培養青年的自我犧牲精神的一幅縮影。

未名社是魯迅支持和影響的文學社團。

這時魯迅除了在教育部工作之外,還在北京大學教中國小說史,並在世界語專科學校兼點課。他和學生談話時,常談及從事文學譯作的人太少了。魯迅是一向注重培養青年人的,總隨時注意發現新人。

為了替中國培養可靠的青年人才,魯迅組織成立了未名社。可見,為了培育未名社這「一朵小花」,魯迅甘心做「會朽的腐草」,這正是魯迅偉大精神的體現與自我實踐。

熱點內容
柵欄茶花 發布:2025-08-15 05:47:53 瀏覽:333
煙台萊山花卉 發布:2025-08-15 05:41:37 瀏覽:886
孕婦玫瑰花可以喝嗎 發布:2025-08-15 05:40:57 瀏覽:68
七律盆景園 發布:2025-08-15 05:32:45 瀏覽:499
川弓百合 發布:2025-08-15 05:27:54 瀏覽:137
櫻花匯壺 發布:2025-08-15 05:27:54 瀏覽:675
茶葉種盆栽 發布:2025-08-15 05:22:12 瀏覽:405
六安野生櫻花 發布:2025-08-15 05:13:54 瀏覽:455
521校園情人節 發布:2025-08-15 05:05:54 瀏覽:89
七夕送男友什麼花好 發布:2025-08-15 05:04:36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