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瘦金體
Ⅰ 李煜文采出眾,為何卻成了一個亡國之君
「見其人物儼雅,再三嘆訝」這是文獻中對於神宗觀看完李煜畫像後的評價,以此為由,後又有「生時夢李主來謁,所以文采風流,過李主百倍」。由此趙佶為李煜轉世說基本成型,在某種程度上趙佶也成為了李煜的影子,成為了歷史上又一個多才多藝卻政治無為,寫的了詩詞卻當不了皇帝的人物。然,這些大概都是由於文藝方面才能過高的被表達,才充分體現出了這二人政治上的平淡表現。一個朝代到了後期,往往積重難返,一個人任是有了通天的才能,又如何免於大廈將傾?苦苦支持數載,也是幸事。
轉世脫胎實不可信,此說法卻並非空穴來風,這二人其實是很相像的,將這二人放到一起作比較無可厚非。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這二人相似的命運和身為皇帝之無奈。明明可以靠才華吃飯,卻偏偏因是亡國之君而遭人唾棄,遺臭萬年,連僅有的才華都被認為是不務正業。那麼?他們倆究竟是哪裡相像了呢?總結起來無非是太多才、太多情和太慘。
▲趙佶書畫作品
至於為什麼有人會說李煜轉世托生了趙佶,我覺得大概是因為二人的命運太相像了。此外,如果趙佶真是李煜托生,是不是有一種「一報還一報」的感覺?趙氏滅了南唐,然後南唐後主轉世變成了趙佶,間接搞垮了北宋,細思極恐。然,處於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是要摒棄這種思想的,轉世投胎實為繆談,當乃某些居心不良者編造之,但也不排除是出於對二人的同情。
Ⅱ 李煜和宋朝皇帝
北宋最後一位皇帝宋徽宗,宋徽宗酷愛丹青,還發明了一種新的字體,同南唐後主李煜一樣專都是亡國皇帝,死屬在異國他鄉,也許不做皇帝都會成為大藝術家,岳飛滿江紅中的靖康恥就是指的他被俘虜。
相似之處
1、宋徽宗趙佶擅書畫,後主李煜擅詞,都是藝術家
2、據說都長得儀表堂堂
3、都是末代皇帝,並且都是被俘虜後,客死他鄉
4、宋徽宗有紅顏知己李師師,後主李煜有美人大小周後
Ⅲ 中國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畫家
一、吳道子
吳道子(約680年—759年),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漢族,陽翟(今河南禹州)人。約生於公元680年(永隆元年) ,卒於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前後。少孤貧,年輕時即有畫名。曾任兗州瑕丘(今山東滋陽)縣尉,不久即辭職。
後流落洛陽,從事壁畫創作。開元年間以善畫被召入宮廷,歷任供奉、內教博士、寧王友。曾隨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尤精於佛道、人物,長於壁畫創作。
二、顧愷之
顧愷之(348年— 409年),字長康,小字虎頭,漢族,晉陵無錫人(今江蘇省無錫市)。傑出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顧愷之博學多才,擅詩賦、書法,尤善繪畫。
精於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痴絕。謝安深重之,以為蒼生以來未之有。顧愷之與曹不興、陸探微、張僧繇合稱「六朝四大家」。顧愷之作畫,意在傳神,其「遷想妙得」 「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繪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張擇端
張擇端,字正道,漢族,琅琊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居住於東京(今河南開封)。北宋畫家。宣和年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觀、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風俗畫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刻畫細致,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形象如生自幼好學,早年游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
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攻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等,皆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
四、倪瓚
倪瓚(1301年—1374年),初名倪珽,字泰宇,別字元鎮,號雲林子、荊蠻民、幻霞子,江蘇無錫人。元末明初畫家、詩人,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
倪瓚家中富有,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年,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倪瓚擅畫山水和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
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鋒干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
洪武七年卒,時年七十四歲,存世作品有《漁庄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五、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繪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准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Ⅳ 有哪些可以提前准備的七夕驚艷禮物
可以買富士instax新聯名的mini40菲力貓禮盒呀。聯名款的mini 40拍立得,機身正反面都印有菲力貓的元素,吸睛程度100%哦!去網路了解下。禮盒內標配了人氣款經典膠卷mini相紙、相紙收納盒、老電影場記板造型相框、黑白配色相機肩帶,心意和儀式感拉滿。
Ⅳ 山河永寂 一寒呵 結局
趙光義騙趙匡胤,脅迫他在江山與李從嘉之間做出抉擇,趙匡胤選擇從嘉,喝下酒,給了光義詔書。然而酒是有毒的(趙光義手下私自加的),此時趙光義也知道自己天大的秘密不是秘密,趙匡胤早在巢湖就試探出光義是假的,心中卻無法接受弟弟死去的事實,仍將光義視為手足。趙光義當上皇帝,失去了很多,滿目山河,皆是寂寥。受兄長遺願,發誓要治好從嘉的眼疾,從嘉說自己眼睛早就能看見了,光義大驚。從嘉七夕赴約,沒喝毒酒,選擇從高閣落下。流珠帶著從嘉留的「活著」的字條回到江南,將山河錦沉入秦淮春水。
最後有一段文字「經年而後,趙光義五世玄孫趙佶,文采風流,瘦金體書法獨步天下,挺拔秀麗,飄逸犀利,公元1126年11月,金軍大舉南侵,攻破汴京,金帝完顏晟不惜一切擄走徽宗禁於金國。」應該是趙匡胤和李從嘉的轉世。
Ⅵ 有人說是李煜轉世趙佶,這種說法有什麼歷史依據
李煜和趙佶,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藝術家皇帝,甚至在性格、人生際遇上都很相似,以至於有人說趙佶就是李煜的轉世。
我們先看他們的相似之處,再講述那段神奇的傳說,最後再剖析傳聞背後的故事。
李煜雖然是亡國之君,但是他在兩個方面,贏得了後世廣泛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