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法國情人節郵票
㈠ 【冬天節日】冬天有什麼節日 冬季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節日不僅是形式上的慶祝,更是文化的象徵。無論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是西方引進的節日,都深深地嵌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觀念中。進入冬天,除了春節、元旦、聖誕節、情人節,還有中國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大節氣。這些節日讓冬天雖寒冷,卻充滿歡慶的氣氛。
聖誕節,又稱為「基督彌撒」,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慶祝耶穌的誕辰。聖誕節是一個公共假日,許多國家都會慶祝。
聖誕節期間,人們喜歡互贈禮物,常見的禮物有聖誕卡、聖誕襪、聖誕帽、聖誕樹、聖誕櫥窗、聖誕環等。飲食方面,火雞、樹干蛋糕、杏仁布丁、姜餅、海鮮、gologi酒、沙灘宴、玉米粥、煮肉等都是節日美食。
不同國家和地區慶祝聖誕節的方式各有特色。英國的家庭會在聖誕節早晨互相送禮,美國的家庭門外掛著花環,法國的成年人會在子夜彌撒後團聚吃飯,西班牙的孩子會在門外放鞋等待禮物,義大利的家庭布置耶穌誕生的模型景物,瑞典的家庭在聖誕節時歡迎朋友,瑞士的聖誕老人討取食品,丹麥的家庭發行防癆郵票籌款,智利則有獨特的猴子尾巴冷飲品,德國的家庭有聖誕樹和講究的聖誕餅。
情人節,又稱為「愛的節日」,慶祝男女互送禮物表達愛意。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情人節有著不同的習俗。美國的情侶會說「情人節快樂」,英國的年輕男女會在朱麗葉愛牆上表達愛意,日本的女性會在情人節送巧克力給男性,男性則在一個月後回禮,中國的情侶則會在這一天互送禮物。
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意味著新的一年的開始。在春節期間,人們會吃餃子、年糕、春卷、元宵等傳統食物,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掃塵、守歲、拜年、貼春聯、掛福字、放鞭炮、辦年貨等習俗,讓春節更加熱鬧。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大節氣,標志著冬天的到來。小雪時人們開始儲備食物,大雪時則觀賞封河,冬至則開始吃餃子或湯圓,小寒時氣溫降至最低,大寒時冰天雪地。
㈡ 德國藝術家雷蒙介紹
雷蒙佩內是法國漫畫家兼設計師,他在西方和日本其實早已大名鼎鼎。這位於年故去的藝術家一生創作頗豐並獲獎無數,除了漫畫,亦參與瓷器、雕塑、電影等設計製作。其中最為中國人熟悉的,大概是他最出名,並在國內雜志上連載過的《愛是…》系列漫畫。佩內的漫畫洋溢著天真與童趣,人物總是長條身材細眉細眼,輪廓的勾畫圓潤而優雅,與幾米頗為類似。事實上,佩內的創作期及成名期均早於幾米,,這讓人很難說該稱他為「法國幾米」還是叫幾米「中國佩內」。
佩內l908年生於巴黎,很小的時候就對繪畫產生了強烈愛好,l5歲進入巴黎應用藝術學院學習廣告專業,此後從事過促銷商品廣告畫和百貨公司商品目錄插圖的創作。1942年一個夏日傍晚,佩內正在一個涼亭前等候他的妻子。他隨手把那個涼亭的景緻勾畫在自己的畫簿上。為了給這幅畫增加生氣,他在那個空盪盪的涼亭里加畫了一個純朴的小人物,他身材瘦長,留著長發,戴一個圓頂硬禮帽,手拿一束鮮花一一也許是等候愛妻的浪漫心情促使佩內繼續畫下去,一個頭戴花帽,身著裙裝的異性情侶出現在畫簿上。佩內把這幅畫投給一家報紙,刊出時加上了標題《佩內的愛情》,一舉獲得成功,人們非常喜歡佩內筆下的這對小人物。這促使他繼續以這對情侶為主角,創作出許多浪漫而幽默的漫畫和水彩畫等,其中經常描繪的是這對情侶的二人世界,遠離喧囂紛爭的現實,周圍是綠樹、青草、鮮花、白鴿和天使,有的還有音樂,涼亭也常出現在畫中,表現了情侶間朴實的親密關系,散發著純真氣息。
l985年2月14日法國發行情人節郵票,畫面選用了佩內的一幅作品,一對情侶在花草樹木和白鴿的包圍中相擁,旁邊兩位丘比特(愛神)正把信件投入掛在樹上的紅色心形信箱(圖2),並取票名為《佩內——聖瓦倫丁(情人節),還選擇一個名為「愛侶鎮」的地方首發,圖3是那裡的首日戳。佩內其人恰如他的畫作,浪漫而又純真。他在巴黎做學生的時候,認識了後來的妻子丹妮絲·達穆爾。l930年,他倆結婚,相濡以沫6O年,至死沒有分離。
2000年l1月4日法國發行《佩內一戀愛亭一瓦朗斯郵票,畫面上佩內的作品中是他經常畫的涼亭,當中那頭戴圓頂硬禮帽的小人物正用小提琴奏出自己的心聲,而樂譜則在面前他的情侶手中(圖4)。這一郵票在法國的年度佳郵評選中,被評為2000年度的最佳郵票,圖5是其首發地瓦朗斯的首日戳。
佩內被譽為「愛的藝術家」,他也把一生獻給了愛。2002年第10期上海集郵一20一圖4圖5把一生獻給愛的藝術家 。
㈢ 誰有外國節日一覽
國外主要節日
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成人節(日本,1月15日)-----ADULTS DAY
情人節(2月14日)-----ST.VALENTINE'S DAY (VALENTINE'S DAY)
狂歡節(巴西,二月中、下旬)-----CARNIVAL
桃花節(日本女孩節,3月3日)-----PEACH FLOWER FESTIVAL (DOLL'S FESTIVAL)
國際婦女節(3月8日)-----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聖帕特里克節(愛爾蘭,3月17日)-----ST. PATRICK'S DAY
楓糖節(加拿大,3-4月)-----MAPLE SUGAR FESTIVAL
愚人節(4月1日)-----FOOL'S DAY
復活節(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EASTER
宋干節(泰國新年4月13日)-----SONGKRAN FESTIVAL DAY
食品節(新加坡,4月17日)-----FOOD FESTIVAL
國際勞動節(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男孩節(日本,5月5日)-----BOY'S DAY
母親節(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MOTHER'S DAY
把齋節-----BAMADAN
開齋節(4月或5月,回歷十月一日)-----LESSER BAIRAM
銀行休假日(英國, 5月31日)-----BANK HOLIDAY
國際兒童節(6月1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父親節(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FATHER'S DAY
仲夏節(北歐6月)-----MID-SUMMER DAY
古爾邦節(伊斯蘭節,7月下旬)-----CORBAN
筷子節(日本,8月4日)-----CHOPSTICS DAY
敬老節(日本,9月15日)-----OLD PEOPLE'S DAY
啤酒節(德國十月節,10月10日)-----OKTOBERFEST
南瓜節(北美10月31日)-----PUMPKIN DAY
鬼節(萬聖節除夕,10月31日夜)-----HALLOWEEN
萬聖節(11月1日)-----HALLOWMAS
感恩節(美國,11月最後一個星期4)-----THANKSGIVING
聖誕除夕(12月24日)-----CHRISTMAS EVE
聖誕節(12月25日)-----CHRISTMAS DAD
節禮日(12月26日)-----BOXING DAY
新年除夕(12月31日)-----NEW YEAR'S EVE(a bank holiday in many countries)
中國主要節日
春節(農歷一月一日) --------------- Spring Festival (Chinese New Year)
元宵節(農歷一月十五日) -----------the Lantern Festival
植樹節(3月12日)------------------ Arbor Day
清明節(4月5日) ------------------- Ching Ming Festival; Tomb-sweeping Festival
中國青年節(5月4日)----------------Chinese Youth Day
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7月1日) ---the Party's Birthday
建軍節(8月1日) --------------------the Army's Day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 --------------Mid-autumn (Moon) Festival
教師節(9月10日)------------------- Teachers' Day
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 Double-ninth Day
國慶節(10月1日)------------------- National Day
除夕(農歷十二月三十日) ------------New Year's Eve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參考資料:http://www.radium.cn/blog/read.php?35&page=2
中外節日大全
節日名:New Year』s Day 新年,元旦Women』s Day 婦女節Labour Day 勞動節Children』s Day兒童節April Fools』 Day愚人節National Day國慶節Thanksgiving Day感恩節Christmas Day聖誕節.
但我國的節日前用定冠詞the Spring Festival春節the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節但也有一些專有名詞前不加冠詞
一月一日 元旦 New Year's Day
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這一天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稱"成道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吃臘八粥。最早的臘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紅小豆,後來演變的極為復雜考究,主料有白米、黃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數十種,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乾、桂圓肉、百合、蓮子等,通宵熬煮,香飄十里。除臘八粥外,還有臘八面、臘八蒜等風味食品。臘八日,民間還要用米醋泡上去皮的蒜瓣,密封於壇罐內,置於較暖處,20天後,其醋色澤深紅,味酸微辣,謂之"臘八醋"、"臘八蒜"。
農歷正月初一 春節 the Spring Festival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燈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農歷正月十五日 元宵節 Lantern Festival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三月八日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世界各國勞動婦女為爭取和平、民主、解放而斗爭的節日。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女工為爭取自由和平等舉行大規模的罷工和示威遊行,得到廣大勞動婦女的熱烈響應。1910年3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有17個國家代表參加的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會議,會議討論的中心議題是反對軍國主義擴軍備戰,保衛世界和平。同時還討論了保衛兒童權益、爭取8小時工作制和婦女選舉權等問題。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國際婦女運動領袖克拉拉·蔡特金在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大會上,建議每年3月8日為世界婦女斗爭日,該提議獲得一致通過,將3月8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的節日。次年起德、奧、瑞士、丹麥等國勞動婦女都舉行了示威遊行。以後紀念"三八"節國際婦女節的活動逐漸擴大到全世界。中國第一次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勞動婦女李大會,是1924年在廣州,由中國國民黨婦女部主持,此後每年都舉行紀念活動。建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於1949年12月規定,每年的3月8日為中國婦女的節日。
三月十二日 植樹節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1979年2月,中國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 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次年3月12日,郵電部發行了一套4枚題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郵票。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據聯合國統計,現在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全年12個月,每月均有一些國家歡度植樹節:約旦的植樹節是1月15日;西班牙的植樹節是2月1日;伊拉克的植樹節是3月6日;朝鮮的植樹節是4月6日;澳大利亞的植樹節是5月的第一個星期五;芬蘭的植樹節是6月24 日;印度的植樹節是7月的第一周;巴基斯坦的植樹節是8月9日;泰國的植樹節是9月24日;古巴的植樹節是10月10日;英國的植樹節是11月6日至12日;敘利亞的植樹節是1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四月一日 愚人節 April Fools' Day
愚人節也稱萬愚節,美國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四月一日。
五月一日 國際勞動節May Day
公元1884年10月7日,美國和加拿大的勞工團體,因工作時間太長,在美國芝加哥城聚會,提出"工作八小時,教育八小時,休息八小時"的三八運動(Eighthour Shift)。到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開始成立"八小時協會",舉行大規模示威,結果釀成流血慘案。不久,全美有二十萬工人得到每天八小時工作待遇。至1889年, 在英法等各國工運領袖組織的"國際勞動者同盟"大會上通過了法國代表提出的議案,把勞工運動的五月一日定為勞動節,從第二年開始紀念。從此,世界各地紛紛效仿,各國工人團體在這一天舉行盛大慶祝會,工礦廠商放假一天。
五月四日 青年節
1920年5月,"巴黎和會"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全部由日本繼承,消息傳來,全國上下人心憤慨,五月四日,北京各大學的學生約三千餘人,集合於天安門舉行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學生大示威遊行,以"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為口號,向總統府請願,遭到當時軍閥政府的鎮壓,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怒,學生罷課,工商罷工罷市,賣國賊曹、陸、章三人被免職。成為"五四"運動。五四運動不但是一場學生愛國運動,而且是新文化運動,後來的提倡科學、民主與提倡白話文,都是受五四運動的影響。
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時在農歷五月初五,並有"小端陽"(五月初五)與"大端陽"(五月十五)之分。其中,"端"為初的意思,"午"指陰陽交逆,"陽"乃奇數;古人按地支推算將五月寫作"午月",將雙午視為"重午",將初五寫成"端午",將午時寫成"陽辰",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便有了眾多相異的節名和習俗如端午節掛鍾馗像,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小孩子塗雄黃,賽龍舟,比武,吃鹹蛋和粽子等。
五月十二日 國際護士節
1910年南丁格爾逝世,國際上為紀念她的傑出貢獻和護士精神,把五月十二日定為國際護士節。南丁格爾獎是護士行業的最高榮譽獎。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母親節(今年是5月14日) Mother's Day
早在二百多年前,英國已有尊崇母親的節日,稱為"母親禮拜日"。1919年,美國的嘉維絲(Miss Anna Jarviz )女士看到許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將士們的母親和妻子孤苦可憐,遂發起母親節,以紀念在戰爭中受苦的母親。後來美國參議院通過,將嘉維絲的母親逝世的日子(1905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訂為母親節,把嘉維絲的母親生前喜愛的康乃馨(又名石竹花)作為母愛的象徵。習慣上在母親節集會日,母親健在者佩帶一朵紅色康乃馨,母親去世者佩帶一朵白色康乃馨,以表對母親的敬意。後來,經基督教的推行,各國紛紛開始採用。
五月十七日 世界電信日
國際電信聯盟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也是聯合國機構中歷史最長的一個國際組織。簡稱"國際電聯"、"電聯"或"ITU"。
六月一日 兒童節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每年的公歷6月1日過節。
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父親節
父親節是由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倡議成立的。農歷七月七日 七夕節
農八月一日 建軍節 Army Day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是中國的紀念性節日。每年8月1日舉行。農歷八月十五 中秋節 the Mid-Autumn Festival
相傳,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遠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下了九個多餘的太陽,解救百姓於水火這中。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的妻子,叫嫦娥。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將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不料,此事被後羿的門客蓬蒙看見,蓬蒙等後羿外出後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當機立斷,取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葯後,身體立刻飛離地面,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後羿回來後,侍女們哭訴了一切。悲痛欲絕的後異,仰望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她驚奇地發現,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別圓,特別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後羿忙命人擺上香案,放上嫦娥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後,紛紛在月下擺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九月十日 教師節
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9次會議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1932年,國民黨政府曾規定6月6日為教師節,解放後廢除了6月6日的教師節,改用"五一"國際勞動節同時為教師節,但教師沒有單獨活動,沒有特點。將教師節定在9月10日是考慮到全國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校要有新的氣象。新生入學伊始,即開始尊師重教,可以給"教師教好、學生學好"創造良好的氣氛。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恢復建立第一個教師節。
十月一日 國慶節 National Day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典禮,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庄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毛主席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隨即舉行閱兵式和群眾遊行。朱德總司令檢閱了海陸空軍,並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肅清國民黨一切殘余武裝,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同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在天安門廣場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實況廣播。這是中國人民廣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實況廣播,全國各地人民廣播電台同時聯播。
九月初九 重陽節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一年一度秋風勁」的重陽節。
十一月八日 記者節
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中列入了"記者節
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
1621年,那些乘"五月花"號船來到馬薩諸塞普利茅斯的英國人首次慶祝了感恩節。渡過了艱難冬季的這六十個人邀請了當地印地安人的首領(他們與他談判並簽了協議)來共享豐收之果實。令他們吃驚的是,這位印第安人首領帶來了九十名雖服飾整潔卻餓得慌的印第安勇士!很顯然,他們准備的食物不夠了。這些印第安人很快回去拿來來了野鹿和其它食物。這頓宴席由火雞、野鵝、野鴨、龍蝦、爆玉米、蛤肉、玉米餅、酸梅、水果和蘋果汁等組成,共持續了三天。自從1863年阿伯拉罕.林肯總統將感恩節宣布為全國性節日後,大多數美國人都慶祝這一節日。這一天,全家人歡聚一堂感謝頌揚上蒼在過去一年裡的仁慈和恩惠。美國人和加拿大人(10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一)慶祝感恩節時通常用加好調味品的烤火雞、鴨、鵝來擺宴。遠離家鄉的人被作為客人受到邀請。人們也為那些不幸者送去食物。當地一些機關、學校和教堂先收集食物然後裝入食品籃內分發給窮人。有些商店老闆還將火雞送給雇員和一些老顧客。
十一月一日(萬聖節前:10月31日夜) 萬聖節 Halloween
一年中最"鬧鬼"的這天夜裡,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紛紛出動。在基督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未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當時的占卜者點燃並施巫術以驅趕據說在四周遊盪的妖魔怪。後來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與凱爾特人的10月31日溶合了。在中世紀,人們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萬聖節前夜驅趕黑夜中的鬼怪。盡管後來基督教代替了凱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下來了。現在,孩子們帶著開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面具參加萬聖節舞會,這些舞會四周的牆上往往懸掛著用紙糊的巫婆、黑貓、鬼怪和屍骨,窗前和門口則吊著齜牙裂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燈籠。孩子們還常常試圖咬住懸掛著的蘋果。
節日 農歷十二月初八 臘八節
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這一天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稱"成道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吃臘八粥。最早的臘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紅小豆,後來演變的極為復雜考究,主料有白米、黃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數十種,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乾、桂圓肉、百合、蓮子等,通宵熬煮,香飄十里。除臘八粥外,還有臘八面、臘八蒜等風味食品。臘八日,民間還要用米醋泡上去皮的蒜瓣,密封於壇內,置於較暖處,20天後,其醋色澤深紅,味酸微辣,謂之"臘八醋"、"臘八蒜"。
十二月二十五日 聖誕節 Christmas Day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那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撒冷的教會例外,那裡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慣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
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那穌降生的傳說有關。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蘇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蘇",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㈣ 哪些鳥兒是象徵愛情的
象徵愛情的鳥:鴛鴦
X
鴛鴦:鴛指雄鳥,鴦指雌鳥。鴛鴦是中國最著名的觀賞鳥,並且被當做愛情的象徵,它們成雙成對不會輕易分離。鴛鴦在中國是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象徵愛情的鳥:喜鵲
喜鵲遍布世界各地,而在中國喜鵲是吉祥的象徵,在中國的民間神話中,每年的牛郎織女相會就是由喜鵲搭起鵲橋,因此,可以說喜鵲也有一定愛情的象徵和寓意。
象徵愛情的鳥:黑頸天鵝
黑頸天鵝是一種珍稀的鳥類,它們黑色頸部以及紅色的肉瘤成為了它們美麗的象徵。黑鏡天鵝還是一夫一妻制堅持,它們是著名的愛情鳥。
象徵愛情的鳥:金剛鸚鵡
FONT>
野生金剛鸚鵡幾乎滅絕,它們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鸚鵡之一,並且能夠學習模仿人類說話。值得一提的是它們幾乎成雙成對,尤其一次獵人用槍擊中了兩只金剛鸚鵡中的一隻,而另一隻金剛鸚鵡並沒有逃,而是對獵人無畏的發起了攻擊。
象徵愛情的鳥:牡丹鸚鵡
牡丹鸚鵡是一種性情活潑,但是叫聲嘈雜的鸚鵡,它們又被我們稱之為情侶鸚鵡、愛情鳥,牡丹鸚鵡幾乎成雙成對的在一起。
象徵愛情的鳥:紅嘴相思鳥
紅嘴相思鳥叫聲動聽,並且樣子美麗成為了人們喜愛的寵物鳥。紅嘴相思鳥還是著名的愛情鳥,它們雄雌幾乎形影不離,被人們視為忠貞的愛情象徵。
㈤ 求雷蒙佩內的詳細資料...
雷蒙佩內是法國漫畫家兼設計師,他在西方和日本其實早已大名鼎鼎。這位於1999年故去的藝術家一生創作頗豐並獲獎無數,除了漫畫,亦參與瓷器、雕塑、電影等設計製作。其中最為中國人熟悉的,大概是他最出名,並在國內雜志上連載過的《愛是…》系列漫畫。佩內的漫畫洋溢著天真與童趣,人物總是長條身材細眉細眼,輪廓的勾畫圓潤而優雅,與幾米頗為類似。事實上,佩內的創作期及成名期均早於幾米,,這讓人很難說該稱他為「法國幾米」還是叫幾米「中國佩內」。
佩內l908年生於巴黎,很小的時候就對繪畫產生了強烈愛好,l5歲進入巴黎應用藝術學院學習廣告專業,此後從事過促銷商品廣告畫和百貨公司商品目錄插圖的創作。1942年一個夏日傍晚,佩內正在一個涼亭前等候他的妻子。他隨手把那個涼亭的景緻勾畫在自己的畫簿上。為了給這幅畫增加生氣,他在那個空盪盪的涼亭里加畫了一個純朴的小人物,他身材瘦長,留著長發,戴一個圓頂硬禮帽,手拿一束鮮花一一也許是等候愛妻的浪漫心情促使佩內繼續畫下去,一個頭戴花帽,身著裙裝的異性情侶出現在畫簿上。佩內把這幅畫投給一家報紙,刊出時加上了標題《佩內的愛情》,一舉獲得成功,人們非常喜歡佩內筆下的這對小人物。這促使他繼續以這對情侶為主角,創作出許多浪漫而幽默的漫畫和水彩畫等,其中經常描繪的是這對情侶的二人世界,遠離喧囂紛爭的現實,周圍是綠樹、青草、鮮花、白鴿和天使,有的還有音樂,涼亭也常出現在畫中,表現了情侶間朴實的親密關系,散發著純真氣息。
l985年2月14日法國發行情人節郵票,畫面選用了佩內的一幅作品,一對情侶在花草樹木和白鴿的包圍中相擁,旁邊兩位丘比特(愛神)正把信件投入掛在樹上的紅色心形信箱(圖2),並取票名為《佩內——聖瓦倫丁(情人節),還選擇一個名為「愛侶鎮」的地方首發,圖3是那裡的首日戳。佩內其人恰如他的畫作,浪漫而又純真。他在巴黎做學生的時候,認識了後來的妻子丹妮絲·達穆爾。l930年,他倆結婚,相濡以沫6O年,至死沒有分離。
2000年l1月4日法國發行《佩內一戀愛亭一瓦朗斯郵票,畫面上佩內的作品中是他經常畫的涼亭,當中那頭戴圓頂硬禮帽的小人物正用小提琴奏出自己的心聲,而樂譜則在面前他的情侶手中(圖4)。這一郵票在法國的年度佳郵評選中,被評為2000年度的最佳郵票,圖5是其首發地瓦朗斯的首日戳。
佩內被譽為「愛的藝術家」,他也把一生獻給了愛。2002年第10期上海集郵一20一圖4圖5把一生獻給愛的藝術家 。
㈥ 「雞票」沒搶到來看西泠網拍中韓美林的十二生肖瓷盤
中華民族素有濃重的生肖情懷。都說,猴年收藏看黃永玉,雞年收藏看韓美林。2017丁酉雞年收藏界步入韓美林年。如果你沒有搶到韓美林的雞票,那麼,這里還有韓美林大師的全套十二生肖瓷盤。
西泠網拍 韓美林(b.1936) 十二生肖瓷盤
估價RMB:50,000-60,000
2017年2月9日,韓美林大師與杭州再續前緣。西泠網拍致愛情人節,將呈獻韓美林的十二生肖瓷盤,這是目前市場上已知韓美林創作的唯一一套完整的十二生肖瓷作。器型完美,品相絕佳,12隻生肖動物或坐或卧,或跑或跳,舉手投足,生動可愛。
當代名家陶藝情人節特別專場
作為中國當代藝術巨匠,韓美林是中國美術界唯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擁有三座個人藝術館,場館面積之大、展品之多、門類之豐富,成為當今世界之最。他在20多個國家舉辦過個人藝術展覽,出版過68本藝術著作,一生獲得無數大獎,成就斐然。他以融貫古今民族文化精髓於一體的獨特藝術形式,為中國文化精神的符號化表現做出了巨大貢獻,被人們譽為東方畢加索。他設計創作的《1983年豬生肖郵票》、《1985年熊貓郵票》、《1993年雞生肖郵票》是中國郵票中的藝術珍品。今年,他更是以80歲高齡出山設計了2017《丁酉年》生肖雞郵票,可謂藝壇常青樹。
韓美林
韓美林設計的動物彩陶及瓷藝術品以憨態可鞠、富有感情的形象為國內外藏家所喜愛。加之陶瓷工藝特有的胎、釉特點和極難為人所控的燒制效果更使大師的作品倍受人們所青睞。韓美林的陶瓷藝術品在市場上,數量十分有限,已成為藏家爭相珍藏的佳品。有人甚至不惜花費數十年的時間只為集齊他的一套12生肖藝術瓷。
韓美林和杭州也有一段不解之緣。他先後將1500餘件作品捐贈給了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政府遂在毗鄰世界文化遺產西湖的杭州植物園內,建立了杭州韓美林藝術館。
致愛情人節:西泠網拍藝是月度拍賣會(第3期)
2月9日晚 陸續開拍,2月10日晚 次第結拍
本期拍賣會設立全場保證金RMB10,000元
19:30 法國勃艮第葡萄酒情人節特別專場
20:00 首屆西方古董首飾情人節特別專場
20:30 茶酒陳設情人節特別專場
21:00 當代名家陶藝情人節特別專場
21:00 中國書畫扇畫作品情人節特別專場
㈦ 除了2.14情人節,中國的七夕,別國還有自己的情人節嗎
韓國
有12個情人節
韓國人順勢把其他每月的14日都貼上了情人節標簽,巧立名目地起了各種名字。如1月14日為「日記情人節」,鼓勵年輕人列出表白計劃;4月14日為「黑色情人節」,戀人們應該吃一頓黏糊糊的黑色炸醬面,讓長長的面條將兩個人的心綁在一起;5月14日為「玫瑰情人節」,這一天要為心愛的人送上一束火辣辣的紅玫瑰;6月14日為「親親情人節」,這一天你可能在大街上看到有人在肆無忌憚地接吻;7月14日為「銀色情人節」,一對銀色的「情侶戒」將被列入購物清單;8月14日為「綠色情人節」,相愛的人將去郊遊,感受綠色的夏天和大自然;9月14日為「相片情人節」,這天的相機中應該留下情侶們親密的倩影;10月14日為「葡萄酒情人節」,這一天西餐廳將迎來成雙成對的男女顧客;11月14日為「電影情人節」,這天情侶們將沖向電影院,分享一部電影;12月14日為「擁抱情人節」,在寒冷的季節,還有什麼比相擁更溫暖的嗎?
泰國
用結婚證明愛情
在情人節這天登記結婚,是不少泰國年輕人的選擇。尤其是那些從歐美留學歸國、受過西方教育的泰國人,更是偏愛浪漫主義色彩。因此,2月14日不僅是情人節,也成了越來越多泰國人的結婚紀念日。
以前,由於受中國文化影響,泰國人每逢婚喪嫁娶,都要請算命先生或星相師,選個吉利日子。而近年來,受西方文化影響,更多的泰國人追求浪漫,結婚、訂婚自然不會放過情人節這樣的節日。他們認為,在這天和心愛的伴侶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有特別的意義。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威告訴記者,他的父母就是在情人節結的婚。直到現在,他們都認為,這是一生中做得最浪漫的事。
由於2月14日成了最「搶手」的日子,因此,在這天結婚的人都要早做計劃,有的甚至提前半年就訂好了賓館、禮物等。泰國人辦婚禮現在多採用現代形式,在酒店辦一場婚宴,請親朋好友共同慶賀;經濟不富有的,就找類似小宴會廳的普通飯店辦婚禮,席間少不了開新人玩笑,也挺熱鬧。為了「與民同樂」,去年情人節,曼谷市長還為當天最後一對登記的泰國夫婦頒發了紀念品。
節日的氣氛也讓許多未婚年輕人深受感染,許多泰國學生在情人節私訂終身。泰國媒體的報道指出,這是現代人受西方性文化影響,頭腦發熱的結果。有泰國報紙還刊登情人節「群性」比賽。每遇到這樣的事,做父母的都很傷心,孩子們日漸開放的「性」,讓保守一代的泰國人很難接受。
除了「以身示愛,以婚示愛」外,也有不少泰國人選擇了幫無家可歸的小動物尋找歸宿。每年2月14日,泰國報紙、電台廣播就會公告哪有當天出生的小狗、小貓,請好心人認領。許多情侶或開車,或搭長途車來認領它們。威的兩只小狗就是在3年前的情人節被帶回家的。
法國
「只要一部電影是在巴黎拍的,那麼,一定有相應的愛情故事。」的確,如果要選出一個全球最浪漫的城市,一定非巴黎莫屬。在這種情況下,對法國人來說,2月14日的情人節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因為在他們眼裡,每天都是情人節。
盡管如此,商家們還是會挖空心思,想用這個特殊的日子大賺一筆。內衣廠商、香水廠商都提前推出了情人節系列產品。「我們的女士內衣賣得好極了,銷售額比上星期漲了40%。」巴黎一家內衣店的老闆告訴記者。情人節前夕,法國紅玫瑰則漲到了10歐元一支;近年來,每到情人節,蘭花的生意也出奇得好,銷量能增加50倍,其中尤以荷蘭、比利時和丹麥培育的一種新品種最受歡迎。
情人節郵票更是風靡整個法國。法國郵政從1990年開始,就推出了情人節心形郵票,開始了一系列的郵票營銷計劃。而今,法國時尚品牌成為了情人節郵票的主角,香奈爾、卡夏爾等品牌相繼上了郵票。
根據一項民意調查顯示,98%的法國人知道情人節,但真正過這個節的大多是25—34歲的年輕人,他們會在這一天交換禮物。「當然,如果我的丈夫忘記這個日子,我也不會介意。因為我們可以在一年中任何一天來慶祝我們的愛情。」32歲的奧德馬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