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會長出一朵花中花的含義
❶ 發朋友圈院子的花的美句
1. 漫步院子,花香四溢
踩著青石板路,陣陣清新的花香撲鼻而來,才剛走進院子,就已被五顏六色的花朵給圈粉了。粉色、紫色、紅色、黃色、白色,每一種顏色都綻放著不同種類的花朵,如詩如畫,讓人不禁心曠神怡。
2. 螢火般的靈動,悅目動人
院子里各類花卉的擺放位置毫不拘泥,但是整體卻分外和諧,給人以一種舒適的體驗感。有的花開的像雲彩,空氣中盪漾著她們的香氣,有的宛如螢火,點點呈現妙曼之美。院子里的每一盆花,都像是流動的魅惑,引來遊人駐足欣賞。
3. 舒適自然,人與花的互動
走在院子里,只有清新、舒適和自然的氣息,這里的花和草都在自由自在地生長和繁衍。艷麗的花兒與自然的草場相映成趣,讓空氣變得分外清新。而人與花的互動則更顯珍貴,輕撫花瓣,採摘花蕾,都是可以讓人平靜下來,享受生活的小情調。
4. 花藝美學,妙不可言
院子里的花卉精心布置著,似是有客人來訪一般。或者是垂掛在牆邊,或者是擺放在小木桶里,每一種花藝都有其美麗的譜系。開得正艷的花,或是含苞待放的花蕊,都展露出其最好的一面,流露出藝術家對色彩、幾何形狀和比例等美學原理的極致追求。
5. 與花共舞,感受生命的力量
在這個美麗的院子里,每一朵花兒都有她們獨特的生命力,雖然她們帶著短暫的壽命,卻從未停下過昂揚向上的步伐。與花共舞,是享受生命的盛宴,是感受到那涌動的生命力量,讓人變得自信而美好。如此美好的時光,也許轉瞬即逝,但感受到的美好是會長留心底的。
6. 自然呼吸,寧靜恬淡
城市的喧囂讓人上頭,置身於這片花海之中,讓人感到無比的平靜與恬淡。院子里自然的花卉氣息和夏日的清風微拂,帶來了片刻真正的寧靜。在這里,人們可以徹底放下心中的疲憊和不安,慢慢地深呼吸,讓身體裡面的每一個細胞都得以自在呼吸。
7. 身心愉悅,洗滌靈魂之旅
每一次到這樣的花園里走走,人們心情總是變得樂觀愉悅。走在花中,慢慢沉澱和轉變,讓人們的內心得以得到洗滌和潤澤,內外和諧舒適,回家時輕盈愉悅,彷彿奉上了一次身心上的愚人節。這片小院子,便成了人們心靈中的避風港灣,讓人們從這里開始,走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另一處花開的地方。
❷ 佛語里的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是什麼意思
凈空法師---佛說「芥子納須彌」,大小不二。這是佛學的名詞,就是科學講的全息,大小不二。一粒微塵、一根汗毛端,這里頭有整個宇宙的信息;不但有信息而且還有現象,一點都不缺,比芥菜子還小,毛端、微塵。
《超日明三昧經》說的這三句,「大智發外,能照法界,名為光明」,這幾句話前面講過,「光明慧辯願」里頭講過。「二者,如曇鸞大師《贊阿彌陀佛偈》」有兩句,「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上面這一句,意思跟前面相同,下面這一句「則表智能光是彌陀聖號之一,亦彌陀十二光明之一」,十二光明我們這個經後面會講到。「據此則智慧光,即無量光。且彌陀雖列十二名」,這十二個名就是十二光,「實則一一名中,均圓攝余之光德」。每一種,《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決定具足一切,一切決定在一法之中。這樁事情也被現在科學家發現了,科學家稱這個現象叫全息,他們用照相的方法發現到的。一張照片,全息的照片,你把它剪碎,剪成很小的碎片,放在激光底下去看,那個相片還是完整的,縮小了,一點都沒有漏。這是宇宙當中一種自然現象,這個現象佛經上有,不叫做全息,佛經上怎麼說?佛說「芥子納須彌」,大小不二。這是佛學的名詞,就是科學講的全息,大小不二。一粒微塵、一根汗毛端,這里頭有整個宇宙的信息;不但有信息而且還有現象,一點都不缺,比芥菜子還小,毛端、微塵。這句話佛在經論上也常說,我們都大意了,沒有深深去研究這個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是看到科學家全息的報告,才想到經上有這么一句話,跟科學家發現的報告完全一致。證明佛這句話不是妄語,不是隨便說的,而是事實真相,佛沒妄語。科學家對於現代學佛人有很大的貢獻。
在過去,對佛這些說法,這叫甚深的密義,真的,我們一般人不能理解,道理確實是太深了。密是深密,不是秘密,佛是說清楚了,但是聽的人沒聽懂。透過科學家給我們一解釋,恍然大悟,佛說出來了。所以,任何一個名都含攝所有佛的名號,都在其中,任何一個佛的名。釋迦牟尼,這里頭有沒有阿彌陀佛、有沒有葯師如來、有沒有十方三世所有一切佛的名號?有,全具足,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釋迦牟尼佛的報土有沒有含攝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的報土?有,釋迦佛見到,我們見不到。還有誰見到?諸佛如來見到,法身菩薩見到,十法界裡面的眾生見不到。你要問為什麼?因 為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道理就是這個。一體就是全息的理論,一體里頭任何一點,那個里頭都具足圓滿的信息。這個境界,名之為不思議境界,你無法想像,你怎麼說也說不清楚。大乘經上一句老話,「唯證方知」,你見性了你自然知道。
❸ 這里會長出一朵花 韓寒閱讀理解
這里會長出一朵花
作者/韓寒
小野在很小的時候從她奶奶這里學會了一套評判標准,那就是害蟲和益蟲。有天我正吃飯,她突然從旁邊飛身而出,口中大喊一句,害蟲,打死。然後一隻飛蛾就被她拍死了。
我大吃一驚,說:我去,小野,這是不對的。
這句話的結果就是小野又學會了一句「我去」。
她說:我去,是奶奶說的。
這是我一直想和她探討的一個觀點,但我想了很久也沒找到合適的措辭。為此我和我母親還爭辯過:對於那些蟲族,所謂的有害與有益都是相對人類而言,但你讓小孩子有了這種二元對立非黑即白貼上標簽即可捕殺的想法,並不利於她的身心。我母親反駁道:那蚊子咬她怎麼辦,難道還要養起來?害蟲就是害蟲,小孩子不能好壞不分,《農夫與蛇》的故事你聽過沒有?
毫無疑問,這事一時爭不出個結果。但小野飛身殺蟲讓我很生氣。我站了起來,以前所未有的嚴厲再次責問她:你可以么?你可以這樣做么?
她從未見我如此,退了一步,有點畏怯道:它是壞的小動物,它是蒼蠅。(那時候她把一切在空中飛的小昆蟲都叫蒼蠅。)
我突然思路開朗,構建出了關於此事完整的哲學體系:什麼叫壞的,什麼叫好的?傷害你的小動物就是壞的,不傷害你的小動物就是好的。這個飛飛的小動物傷害你了么?你把它打死了,它的家人找不到它了,會很難過知道么?你不可以傷害它們,如果它們沒有傷害你,知道了么?你這樣做,它會很痛苦,所以你錯了,你要做那些讓它很快樂的事情,你知道么?你想想,如果你找不到家人了,你會難過么?
也許是我語氣太嚴肅,小野突然一句不說,兩眼通紅,凝滯幾秒,瞬間大哭了出來。
我沒有即刻安慰她,繼續追問:你說,你做錯了么?
小野已經哭得沒法說一句完整的句子,但抽泣之中,她還是斷斷續續說,我錯了。
我上前撫了撫她的腦袋,語氣緩和道:那你現在要做什麼呢?
小野哭著走到那隻飛蛾那裡,蹲下身子說:對不起,你很痛苦。
看著她好幾滴眼淚都落到地板上,我心疼不已,更怕她為此反而留下更大的心理創傷,便心生一計,說:別哭了,我們一起幫助它好么?
小野噙著淚水,道:好。
我把飛蛾撿起,帶上小鏟子,牽上小野到了一片土地。我挖了一個小坑,讓小野把飛蛾扔了進去,順便也告訴她,這是飛蛾,不是蒼蠅。我教小野把土蓋上以後說,這只飛蛾以前是個動物,現在它死了,我們把它埋了起來,它就會變成一朵花,變成另外一種生命,就不會再痛苦了。小野,你快去拿你的水壺來,我們要澆水了。
小野飛奔入屋。
我瞬間起身,跑到十幾米外摘了一朵花(罪過罪過),折返回去,把花插在剛才埋飛蛾的地方。完成這個動作,小野正好提著水壺從屋裡出來。她走到那朵花前,驚詫得說不出話。我說:你看,就在剛才,它變成了一朵花長了出來,說明它已經原諒你了。
小野破涕為笑,依偎到我懷里,說:它這么快就有了花。
我親了她一口,說:是啊,我們又是它的好朋友了。它很快長了出來,說明它很快樂。
小野開心地笑了。
我說,別難過了小野,那隻飛蛾變成了花,現在就像我們一樣快樂。
夕陽灑下,我抱起她,走向遠方。我想,所謂教育,也許就是這樣,愛與耐心,加上孩子能明白的方式。這世界不是那麼好,也不是那麼壞,但這世界上的很多東西不能只用好或者壞來形容。初秋,已經開始吹起涼風,但此情此景能溫暖一切。
她輕輕貼到我的耳邊,說:嗯,爸爸,那我們再去打一個飛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