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今朝

七夕今朝

發布時間: 2025-07-29 17:56:41

七夕唐林傑這首詩的所有字體的繁體字怎麼寫

七夕
唐 林傑
七夕今朝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繁體字版如下:

圖示

Ⅱ 明麗七夕唐詩六首賞讀:家家乞巧望秋月,月下穿針拜九霄

七夕唐詩六首: 銀漢秋期萬古同 ,穿盡紅絲幾萬條

在唐朝,秋初的七夕節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有人說,七夕節牛郎織女相會,這是很愛情很浪漫也很私密的事情,如何舉國同慶,天子和平民同歡呢,這彷彿不符合中國人一貫的不談感情的道德規范啊。

但是在唐朝,七夕的確是盛大的節日。連皇帝也會在這天開高樓,宴請臣子,祈福神靈。還有最美妙的傳說,傳說唐玄宗和楊貴妃七月七日長生殿,許下天長地久的誓言。那麼七夕節為什麼會這么熱鬧呢?

一,唐朝道教立國,大力發展神話事業,將很多已經有的神話傳說都固定具體化。當然這是因為李唐尊奉老子李耳為先祖,大力封神。牛郎織女星本就是著名的天上星宿,又前朝多有各樣的傳說,自然在唐朝更加鮮明承認。

二,在唐朝之前,牛郎織女的傳說就已經定型,民間廣泛流傳。

三,織女最重要的身份,並非是牛郎的妻子,而是天帝之孫,著名的紡織之神。中國有悠久的紡織傳統和技術,源頭可以上達上古,而漢朝之後,絲綢布匹產量提高,不但滿足百姓日常所需,而且可以出口,那麼對紡織縫紉的技術會要求更高更精美。

漢朝宮廷豢養的宮女,重要的工作就是紡織和製作華美的布匹衣裳,她們奉織女為行業之神,也應對了她們在宮廷中的地位,在早秋祭拜織女,形成風潮。這股風潮由上而下,通過貴族傳播民間。在民間獲得更大的共鳴是普通女性擔負著紡織勞作,渴望自己的工作和地位被承認。

男子可以通過做官來達到自己人生的目標和成就感,而大多數女性被埋沒在家庭事物里,而織女的存在,而彰顯了她們自身的心靈手巧。

四,唐朝經濟繁榮,和民俗神話互相推高,七夕成為一個重要的民俗節日,而因為有著自漢朝來皇家傳統的基因,形成了普天同慶的狂潮。

「七夕今朝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唐朝林傑《七夕》

早秋時段的七月七日,正是秋天剛到,暑熱消除後,涼風送爽的好日子。

此時雨水不多,天高氣爽,天象中有銀河熠熠,織女和牽牛星在銀河兩岸,新月如梳,星光璀璨,最合適秋夜眺望。

是否能看到牽牛織女星互相會合呢?答案是否定的,但偶爾可以看到流星劃過。

我們知道在古代,秋涼意味著要准備秋冬的衣裳,女性將打起精神開始又一季度的紡織,這是古代女性終生的工作,無論富貴貧窮。

七夕節滿足了女性在盛夏以後短暫的身心休閑,在這天用瓜果祭祀天上的織女,女性之間,穿針乞巧,比試靈巧。

在唐朝,很多男性都必須當兵衛國,而城市的繁榮幾乎有大半都是女性撐起來的,她們為家人為將士准備秋冬的衣裳,長安一片月家家搗衣聲。但相對安定的時代也回饋了她們前所未有的富庶和自信。她們辛苦且快樂。

在七夕節,那各種紅絲掛在庭院里,在樹上,迎風飄動,家家戶戶都是如此喜慶,這應該是前所未有。

雖然宋朝的七夕節也有自己的熱鬧,但唐朝這種儀式感,應該是壯麗的。因為唐朝的女性不用纏腳,可以串門,那七夕的 快樂和喧嘩,也就更壯觀吧。

"今日雲輧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兢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

唐朝權德輿《七夕》

這是一個高官看自己的家人內眷過七夕。

今天是織女駕著雲車度過鵲橋會牛郎的日子,想必織女再也不用望著銀河對岸,用脈脈的眼神望著,覺得銀河深遠。因為織女牛郎今天相會呀。

那天上是一種熱鬧,人間是另外一種熱鬧。

你看看家裡的女性,她們快樂成什麼樣了,紛紛梳妝打扮,帶著歡天喜地的神情,嘰嘰喳喳,笑語不斷。看見她們擺上供桌,不但拜祭月亮,還在月光下穿針鬥巧,聚集熱鬧,喧嘩陣陣。

不知道這個高官家裡多少人,通常官僚家中的女性多於男性,七夕是女子們的狂歡。

少女們願望自己心靈手巧,那成年的女子呢,內心也許藏著另一種願望,自己的丈夫什麼時候回來,他是否變心?而懷春的女子,大約也設想著愛情和情郎吧。

但整體是那麼祥和熱鬧。

這是七夕節的博大內涵。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唐朝白居易《七夕》

到底是白居易,能夠將七夕節的內涵貼切把握。

這美好的日子,淡淡秋空,一鉤小小月亮,銀河橫貫天宇,這七夕的存在至少有千年萬年。白居易說的是對的,從有文字的詩經算起,到唐朝就有一千多年,在文字之前呢?

神話與傳說起源更早,更早的是這樣的秋景,開天闢地就存在。

但是七夕節又是如此不同,有織女作為紡織之神,針神的無上榮耀,引發世間的崇拜,更因為這是自古以來傳說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

有團聚的歡喜,也會有離別的惆悵。

而人間更是如此。有人在這個節日里感受單純新奇的快樂,有人在這個節日里團聚,看中夫妻和情人的相守,定會有人傷別離,思遠方。

所以白居易說,這七夕節的內涵實在是太多,歡樂和悲傷,可以集中在一個夜晚,甚至一個人身上啊。

如果是外出的遊子行人,回家過七夕,卻短暫的相守快樂後又是離別,那麼這中間深沉的滋味,大約會和牛郎織女深度共鳴吧。況且唐朝的七夕,又是這么紅絲滿城的華麗和熱鬧,讓人有著淚中帶笑。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唐朝崔塗《七夕》

這首詩角度新奇,都說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一會,人間有情人未免觸景傷懷。

你看他寫得多麼俏皮。

你在人間看見他們一年一會,可以天上一日,人間有十年千年之說,你怎麼知道那些神仙用的是人間的時間法。

沒准他們只是黃昏里轉個身的功夫,繼續著甜蜜的恩愛,只是人間的人覺得漫長,自帶投入感,替仙人們傷春悲秋。

這首詩讓我恍然大悟,說得對呀,人家牛郎織女過銀河,沒准一天要來去溜達好多次,只是他們的一次,頂你一年。

你那淚水流得真是無厘頭。你哭的大抵是自己吧。

我簡直懷疑此人拿著月光寶盒穿越到唐朝去的。

實際唐朝很多知識分子自然不相信神話,但是也不妨礙七夕節的美好,那總是一個讓人在熱鬧里有所思的佳節。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唐朝徐凝《七夕》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唐朝杜牧《七夕》

這兩首一起來談。因為前一首是寫牛郎,後一首寫織女。都是以自己的代入感寫。

一首是說,一道鵲橋在銀河上,可以想像得到織女滿身環佩,盛裝去會見牛郎。可是這個好日子,我卻沒有牛郎幸運,我們夫妻分別,我還真不如牛郎,至少今夜有他的團聚和幸福。

杜牧的這首詩很可愛,不是七月七號牛郎織女相會嗎?可惜頭一天就下了雨,而且雨還沒有停的意思。這織女就郁悶了,本來就等了一年多,這要是下雨,相會就得泡湯,銀河水漲,我用什麼渡過銀河?

實際上這兩首詩都是用七夕牛女會的典故來談現實的人生,很家常細膩,情致莞爾,是白居易「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的注腳。

總的說來,唐朝的七夕節熱鬧,整體的詩風清麗向上,那是封建帝國的鼎盛時代,人們對別離憂患沒有後世那麼深沉,七夕更代表著一種面向未來的願望,是個祥和熱鬧的美好日子。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Ⅲ 今朝七夕未相逢,他朝七夕各天涯,今朝七夕成眷屬,他朝七夕共流年.是什麼意思

今年的七夕如果沒有相逢 未來的七夕彼此也將散落天涯 若是今年的七夕能在一起 未來的七夕節都能相守在一起 大體就這個意思吧

Ⅳ 七夕是何夕今朝為何夕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熱點內容
情人節暨 發布:2025-07-30 07:09:50 瀏覽:601
滿背牡丹花紋身 發布:2025-07-30 07:09:08 瀏覽:554
百合花qq 發布:2025-07-30 06:51:57 瀏覽:284
雨荷花落 發布:2025-07-30 06:51:51 瀏覽:495
櫻花電器官方網站 發布:2025-07-30 06:51:16 瀏覽:345
金銀海棠花 發布:2025-07-30 06:46:27 瀏覽:41
絨背薊花語 發布:2025-07-30 06:41:27 瀏覽:41
運城紅玫瑰吧 發布:2025-07-30 06:28:42 瀏覽:281
番禺盆栽 發布:2025-07-30 06:14:34 瀏覽:112
5支玫瑰代表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30 06:00:24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