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節登高

七夕節登高

發布時間: 2025-07-17 02:29:28

① 春節 重陽節 七夕節 中秋節 元宵節 除夕 端午節 清明節的詩各2首 急用 謝謝

春節詩文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重陽節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北山白雲里,隱者自怡悅。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七夕節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中秋節
《中秋登樓望月》 (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宋詩鈔》)
《中秋》 (宋)戴石屏
把酒冰壺接勝游,今年喜不負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
元宵節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上元夜>(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除夕
<除夜>(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端午節
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清明節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② 李白寫的關於七夕的詩句

1. 關於七夕的詩句李白
關於七夕的詩句李白 1.李白寫的七夕要全詩
1. 《擬古其一》

【作者:李白】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閨人理紈素,遊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遠客。客似秋葉飛,飄颻不言歸。

別後羅帶長,愁寬去時衣。乘月托宵夢,因之寄金徽。

2. 《游泰山六首》

【作者:李白】

四月上族滾泰山,石屏御道開。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想像金銀台。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語,卻掩青雲關。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岩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雙雲鬟。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盪難追攀。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暝。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銀台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葯,高飛向蓬瀛。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遠望不盈尺。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於此煉玉液。

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玉真連翠微。想像鸞鳳舞,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雲飛。

其他詩句:

1. 《七夕》

【作者:楊朴】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2. 《七夕》

【作者: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3. 《燕歌行》

【作者: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搖踵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4. 《元宮詞》

【作者:朱有燉】

鹿頂殿中逢七夕,遙瞻牛女列珍羞。

明朝看巧開金盒,喜得蛛絲笑未休。

5. 《回中山》

【作者:張九一】

承露甘泉次第開,如何七夕上之回。

班龍五色垂天下,翠鳳千旗盪日來。

異代巡遊那可問,殊方登眺自生哀。

茂陵只在興平里,夜雨秋風長綠苔。

6. 《送錢象先游楚》

【作者:王稚登】

七夕仍佳節,三湘乍遠游。

猿啼巫峽夜,人到渚宮秋。

作客兆轎余隨鷗鷺,離家望女牛。

所嗟王粲老,不得共依劉。
2.李白寫的七夕要全詩
1. 《擬古其一》 【作者:李白】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遊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遠客。

客似秋葉飛,飄颻不言歸。 別後羅帶長,愁寬去時衣。

乘月托宵夢,因之寄金徽。 2. 《游泰山六首》 【作者: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於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北眺崿嶂奇,傾崖向東摧。

洞門閉石扇,地底興雲雷。 登高望蓬瀛,想像金銀台。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搖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

曠然小宇宙,棄世何悠哉。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捫蘿欲就帆臘語,卻掩青雲關。

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岩間。 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

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平明登日觀,舉手開雲關。

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 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

憑崖攬八極,目盡長空閑。 偶然值青童,綠發雙雲鬟。

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 躊躇忽不見,浩盪難追攀。

清齋三千日,裂素寫道經。吟誦有所得,眾神衛我形。

雲行信長風,颯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暝。

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銀台出倒景,白浪翻長鯨。

安得不死葯,高飛向蓬瀛。 日觀東北傾,兩崖夾雙石。

海水落眼前,天光遙空碧。 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

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 長松入雲漢,遠望不盈尺。

山花異人間,五月雪中白。 終當遇安期,於此煉玉液。

朝飲王母池,暝投天門關。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山明月露白,夜靜松風歇。仙人游碧峰,處處笙歌發。

寂靜娛清暉,玉真連翠微。想像鸞鳳舞,飄颻龍虎衣。

捫天摘匏瓜,恍惚不憶歸。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

明晨坐相失,但見五雲飛。 其他詩句: 1. 《七夕》 【作者:楊朴】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2. 《七夕》 【作者: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3. 《燕歌行》 【作者: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搖踵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4. 《元宮詞》 【作者:朱有燉】 鹿頂殿中逢七夕,遙瞻牛女列珍羞。 明朝看巧開金盒,喜得蛛絲笑未休。

5. 《回中山》 【作者:張九一】 承露甘泉次第開,如何七夕上之回。 班龍五色垂天下,翠鳳千旗盪日來。

異代巡遊那可問,殊方登眺自生哀。 茂陵只在興平里,夜雨秋風長綠苔。

6. 《送錢象先游楚》 【作者:王稚登】 七夕仍佳節,三湘乍遠游。 猿啼巫峽夜,人到渚宮秋。

作客隨鷗鷺,離家望女牛。 所嗟王粲老,不得共依劉。
3.七夕節的古詩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七絕】 類別:【】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年代:【宋】 作者:【楊朴】 體裁:【七絕】 類別:【】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年代:【清】 作者:【吳綃】 體裁:【七律】 類別:【】

星光歷歷漢悠悠,悵望雙星獨倚樓。

莫謂人間多別恨,便疑天上有離愁。

梁清謫去誰相伴,子晉歸來合公游。

惟有月娥應最妒,一輪風露不勝秋。

怨王孫 七夕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體裁:【】 類別:【】

一水填卻雙星如約。

乞巧誰憑。

訴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憐不。

悠悠歲月辭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風細,露檻同憑,昔年曾。

紅娘子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體裁:【】 類別:【】

袖薄吹香過,發重縈鬟嚲。

壓眾風流,傾城色笑,趁時梳裹。

慣新詩詠罷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別淚看頻墮,密約何曾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燈火。

悔當時花月可憐宵,鎮相逢閑坐。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傑】 體裁:【七絕】 類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

年代:【宋】 作者:【仇遠】 體裁:【】 類別:【】

河鼓天孫各老成,無愁可解任秋聲。

痴兒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針鬥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豈識別離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風夢亦清。

鵲橋仙 七夕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體裁:【詞】 類別:【】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李賀】 體裁:【五律】 類別:【】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牽牛織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古】 類別:【】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神光意難候,此事終蒙朧。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

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圓苟齟齬,丈夫多英雄。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審言】 體裁:【五律】 類別:【】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4.有關情人節的詩句
14.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6.李白《古朗月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仙人垂兩足,玉樹和團團。白兔搗葯成,問言與誰餐。

17.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8.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9.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20.李白《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5.描寫中秋的詩句描寫七夕的詩句描寫元宵的詩句描寫重陽節的詩句描寫
描寫中秋的詩句:《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描寫七夕的詩句:鵲橋仙· 纖雲弄巧秦觀【宋代】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描寫元宵的詩句:《正月十五夜》【唐朝】蘇味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十五夜觀燈》【唐代】盧照鄰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描寫重陽節的詩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作者:王維【唐代】賞析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寫惜時的詩句: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詩遲。
6.中國古代關於清明,重陽,七夕的詩句
《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問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寒食》(唐)韓翃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閭門即事》(唐)張繼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俏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宋)吳惟信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郊行即事》(宋)程顥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後還鄉亦可哀。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清江引 清明日出遊》(明)王磐問西樓禁煙何處好?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人倚鞦韆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採桑子 重陽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九日作(唐)王縉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唐)楊衡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韋安石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醉花蔭(宋)李清照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於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南朝 陳)江總心逐南雲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沉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明)文森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雲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古詩十九首之一(漢)佚名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五代·後唐)楊璞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唐)權德輿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唐)徐凝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宋)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清)姚燮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7.七夕節的古詩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體裁:【七絕】 類別:【】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年代:【宋】 作者:【楊朴】 體裁:【七絕】 類別:【】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年代:【清】 作者:【吳綃】 體裁:【七律】 類別:【】 星光歷歷漢悠悠,悵望雙星獨倚樓。

莫謂人間多別恨,便疑天上有離愁。 梁清謫去誰相伴,子晉歸來合公游。

惟有月娥應最妒,一輪風露不勝秋。 怨王孫 七夕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體裁:【】 類別:【】 一水填卻雙星如約。

乞巧誰憑。 訴愁君莫,知道呆女痴牛,肯憐不。

悠悠歲月辭家者,孤眠且。 此夕何夕也。

碧梧小院風細,露檻同憑,昔年曾。 紅娘子 年代:【清】 作者:【朱彝尊】 體裁:【】 類別:【】 袖薄吹香過,發重縈鬟嚲。

壓眾風流,傾城色笑,趁時梳裹。 慣新詩詠罷少人知,一篇篇教和。

別淚看頻墮,密約何曾果。 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燈火。

悔當時花月可憐宵,鎮相逢閑坐。 乞巧 年代:【唐】 作者:【林傑】 體裁:【七絕】 類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 年代:【宋】 作者:【仇遠】 體裁:【】 類別:【】 河鼓天孫各老成,無愁可解任秋聲。

痴兒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針鬥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豈識別離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風夢亦清。 鵲橋仙 七夕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體裁:【詞】 類別:【】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

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

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李賀】 體裁:【五律】 類別:【】 別浦今朝暗,羅帷午夜愁。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天上分金鏡,人間望玉鉤。

錢塘蘇小小,更值一年秋。 牽牛織女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古】 類別:【】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神光意難候,此事終蒙朧。

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

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 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

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

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

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

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

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

方圓苟齟齬,丈夫多英雄。 七夕 年代:【唐】 作者:【杜審言】 體裁:【五律】 類別:【】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熱點內容
浪花一朵朵有全集 發布:2025-07-17 06:08:32 瀏覽:148
梅花開動畫 發布:2025-07-17 05:51:06 瀏覽:844
ktv活動宣傳語情人節 發布:2025-07-17 05:46:04 瀏覽:611
北京插花藝術 發布:2025-07-17 05:44:44 瀏覽:40
心田上百合花閱讀答案 發布:2025-07-17 05:20:31 瀏覽:648
廣州七夕吧 發布:2025-07-17 05:20:23 瀏覽:277
丁香丹香料 發布:2025-07-17 05:20:20 瀏覽:677
佛山梅花足浴 發布:2025-07-17 05:07:48 瀏覽:162
山茶花能扦插嗎 發布:2025-07-17 05:07:42 瀏覽:611
銀耳蓮子百合紅棗枸杞湯的做法 發布:2025-07-17 05:05:29 瀏覽: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