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青島過七夕

青島過七夕

發布時間: 2025-05-21 03:21:30

⑴ 青島是怎樣過七夕

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天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七夕節,源於神話故事牛郎和織女七月初七夜天河相會的故事。

「七夕節」又被稱為「乞巧節」。又因參加乞巧活動的多為豆蔻年華的姑娘,故又稱為「女兒節」。乞巧之風起於南朝之前,而唐宋時為最盛。杜牧的「七夕」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街夜色涼入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更是千載傳誦的佳作。七夕除了拜月乞巧外,有的地方年輕姑娘還舉行「慕仙盛會」,有的還把「五色彩絲」扔到屋頂,謂之「送健繩」。

青島人七夕這天家家戶戶做「巧果子」,也稱「巧餅」,用油、雞蛋、糖和面,再用蓮子、柳葉、桃、魚、兔、元寶等造型的「磕子」(模具)扣出烙熟,用麥稈管間隔開,再用線穿在一起,下面墜個穗頭,掛在小孩的脖子上,或親友之間相互饋贈。有的地方這天生豆芽,稱「巧芽」。晚上少女們在庭院中擺放供桌,掛織女圖,擺上時令瓜果、花生、巧果子,互相擊掌,唱著乞巧歌,向天上的織女乞巧。嶗山、即墨一帶的婦女各自拿出自己精心製作的針線活,如針織、刺綉、花邊、綉鞋等,湊在一起過乞巧節(有炫耀和相互評比的意思)。

舊時青島的戲院,每年臨近七夕時總要演出應時劇目《天河配》,華樂戲院(中山路北端)為吸引觀眾,在大軸戲中鵲橋相會一折,牛郎牽著真牛上台,是當時戲劇舞台上使用假道具的一種突破,一時間媒體、街頭,議論紛紛。

據《風俗通》記載,「織女會牛郎時,喜鵲於天河上為之搭橋,名為『鵲橋』」。青島地區也有人說,七月初七這天,看不到喜鵲,因為都飛到天上搭鵲橋去了。對此,筆者卻不以為然。喜鵲搭橋只不過是由於人們對牛郎織女遭遇的同情而產生的一種願望的寄託而已。喜鵲是留鳥不是候鳥,從不遷徙。事實究竟如何,大家不妨留神觀察一下,看看七夕白天和晚上到底有沒有喜鵲出現。

據說在七夕的夜晚,靜靜地呆在葡萄架下就可聽到牛郎織女的喃喃情話,遙望星空,許願盟誓,這是舊時戀人的浪漫。難怪把七夕節稱為情人節呢。

熱點內容
西安飛牡丹江 發布:2025-05-21 09:01:08 瀏覽:340
夜市情人節 發布:2025-05-21 08:52:55 瀏覽:516
盆栽土壤硬化 發布:2025-05-21 08:30:34 瀏覽:705
櫻花樹油畫圖片 發布:2025-05-21 08:26:13 瀏覽:649
lol白色情人節2017地址 發布:2025-05-21 08:21:53 瀏覽:609
有緣花藝坊 發布:2025-05-21 08:20:23 瀏覽:884
櫻花家族微博 發布:2025-05-21 08:19:44 瀏覽:559
七夕集贊送 發布:2025-05-21 08:08:21 瀏覽:452
火龍果盆栽幾年開花 發布:2025-05-21 08:06:07 瀏覽:819
梅花蚊子 發布:2025-05-21 08:05:29 瀏覽: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