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台灣有七夕嗎

台灣有七夕嗎

發布時間: 2025-05-02 12:09:35

① 台灣為什麼稱七夕為七娘媽生日

以七月七日為「床母生」,要祭祀嬰兒神「床母」。床母的由來,據說是這樣的:古時候有個書生叫郭華,去參加秀才的考試。路過蘇州,住在旅館中,晚上出去買扇子時,竟和賣扇子的姑娘一見鍾情,當夜兩人變成了夫妻。不料郭華竟暴斃於床上。賣扇的姑娘很可憐郭華的慘死,又怕被親戚鄰居知道,就把他的屍體埋在自己床下。後來這個賣扇的姑娘竟懷孕了,個月以後產下一子,為了安撫郭華的靈魂,她經常地用酒菜在床上焚香祭拜。有人問她為什麼這樣作,她說是拜床母可使孩子長得快,曾此便有人認真的仿效她拜床母。也有人認為賣扇的姑娘拜的是情夫(即台灣話的「契兄」),所以拜床母就是拜「契兄公」。

據說這個以訛傳訛的床母生日就在七夕。本人將六歲以內的孩子稱為「花園內」,軍售床母的保護。所以在這天,這些少男少女都要從下午六點起,在自己的寢室供祭床母,供品要有雞酒油飯,並燒床母衣(木刻衣服圖案之金紙),以拜謝床母保護幼兒。

【七娘媽】

七夕也是另一位神只----七娘媽的生日。七娘媽和床母一樣,都是兒童的保護神,但是兩者擁有不同的傳說源。七娘媽又稱為「七星娘娘」、「天仙娘娘」,七星娘娘有人指其為北斗七星的配偶神,有人則認為是指包含織女在內的七仙女,又稱「七仙姐」或「七仙姑」。在台灣以七星娘娘為主神的廟有雲林縣斗六鎮的濟安宮與嘉義縣太保鄉的福濟宮。「七星媽」與「天女娘」則專指織女。台灣以七星媽為主神的廟有雲林縣水林鄉的七星宮及台南市的開隆宮,均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民間信仰七娘媽者,皆於七夕此日黃昏供祭。供品有軟稞(一種中心壓凹的湯圓,傳說是給織女裝眼淚的)、圓仔花(即千日紅,為祈求多子多孫)、雞冠花、茉莉花、樹蘭、胭脂、白粉、雞酒油飯、牲禮、圓鏡。必不可少的還有一座紙扎的七娘媽亭,家有滿六歲者,特供粽類、面線。祭後,燒金紙、經衣(印有衣裳之紙)、並將七娘媽亭焚燒,無法焚盡的竹古架丟至屋頂,此稱「出婆姐間」(婆姐,傳即臨水宮夫人女婢),表示該孩童已成年。胭脂、白粉一半丟至屋頂,一半留下自用,據稱可使容貌與織女一樣美麗。

約在兒童周歲前後,往寺廟祈求七娘媽或註生娘娘觀音媽、媽祖等,請求保護,並以古錢或銀牌、鎖牌,以紅絨線串成,懸在兒童頸上。父母並為孩子許願,如果子女能順利長至六歲,必至廟中還願。此後每年七夕,父母會帶孩子至廟中祭拜。附近無廟的,就在家中自設香案,並在神位前換上新的紅絨繩,稱為「換」。等到子女滿六歲則於七娘媽生日此日「脫」,往寺廟祭拜還願,答謝七娘媽的庇佑。

七娘媽的信仰,在閩南及客家兩個方言群中又有不同的傳說。閩南的傳說中只女的姐姐們由於同情牛、女兩人被王母娘娘拆散,便暗中保佑那兩個孩子,使他們平安健康的長大。由此才發展出七娘媽是兒童保護神的說法。為人父母者,為了能讓神保佑其子女,便把子女送給七娘媽為義子或義女,稱為「拜契」。

客家人也有「拜契」的習俗,但是原因截然不同:相傳七星娘娘有七位,自從織女退出後,只剩餘六星在一起,由於沒有固定祭祀的廟,所以在神格上屬於「閑神」,平時下凡來游游野野(即閑游亂逛之意)。相傳七星娘會抓人小孩,因此八字低的就給她作契子,以保平安。

【做六歲】

祭祀七娘媽最隆重的,要算是台南開隆宮的「做六歲」。台南地區在農歷七月七日,凡家中有小孩滿六歲的,家長都會帶著子女前往開隆宮還願。連橫台灣通史:『富厚之家,子女達六歲者,糊一紙亭,祀織女,刑牲設醴,以祝成人,親友賀之。』台南人做六歲的由來與五條港經濟活動另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據雲昔在台灣府成大西門外水仙宮前有五條港,郊行雲集,商業鼎盛,來往船隻皆由五大姓分據碼頭裝卸,其中不乏 仔工幫忙搬運,只有領半薪,所以當地工人家中,有小孩滿六歲即在農歷七月初七,「七娘媽生」時舉行座六歲的科儀,並告知鄰里分贈紅龜,請來工頭及親朋好友歡宴慶祝,並從此日後可領「大工錢」。

台南做六歲的科儀是於七月初七准備麻油雞酒、面線、四果、五牲、六色菜碗、七碗甜芋、紅龜稞、二根帶尾甘蔗、金紙、經衣、七娘媽亭等祭品於門口祭拜,七娘媽亭是由竹架紙扎糊成的樓台,高約五有三層,各曾分別貼有福祿壽全、蓬萊宮、百子亭或七娘媽亭等字。若為男孩者做紅龜,女孩做雙連龜分贈街坊鄰居除了攜帶供品祭拜外,還有一象徵子女成年的儀式:父母手持七娘媽亭立於神案前,年滿六歲的子女匍匐穿過供桌及七娘媽亭,男孩起身後須往左繞三次,女孩則右繞三次,稱為「出婆姐間」或「出鳥母間」,鳥母,據說是七星娘娘所託照顧小孩的仙鳥。祭拜的供品中,較特殊的有「甜芋」,取其「吃甜芋才有好頭路」的好口彩。有的人家也供祭香煙及檳榔,這是為七月日自鬼門關出來的「好兄弟」准備的。

除了父母當子女做六歲外,外婆家還須准備衣服、鞋帽、手錶、項煉、腳踏車或縫衣機、雞、鴨等,在七月七日這天至七娘媽廟為其外孫(女)做六歲,並設宴慶祝。

【乞巧會】

台灣府志:『人家女兒,羅瓜果、線針於中庭,為乞巧會』乞巧會台南府城婦女於七夕夜的傳統活動,是夜在月下設香案,備針線、花生、瓜果、凸粉、胭脂之類祭拜織女及牛郎星。祭畢向月引線穿針,穿進,解為針巧美兆;並向天邊拋凸粉,粉落臉上,解為面貌美兆。台南開隆宮正殿璧堵即有此種活動的彩繪。

台南府城夙以刺綉聞名,婦女皆專女紅,故七月初七是日午亦又一俗,即放清水一盆曝曬日中,水漸熱膨脹而生表面張力,置針浮水中,觀盆內針下陰影諸狀,如系雲彩、花鳥、剪刀等形態,謂之得巧;反之則粗如槌子、系向鐵絲,則謂之得拙。此與織布、刺綉信仰之神明有關,歲有拜織女、祭械神之說。

【魁星會】

「台灣縣志」雲:「七月七日,是日為魁星誕辰。是夜,各塾競鳩資備祭品以祭,間亦有演戲者,歡飲竟夕,村塾尤甚,更有屠犬以祀者」。連橫的「台灣通史」雲:「士子供魁星,祭以羊首,上加紅,為之解元,值當者持歸,吉兆。以羊被角為解,而若元字也」。

魁星相傳為文運之神,按魁星為北斗第一星,乃因魁有首選、第一之意,為士子所好,又魁與奎音近,遂以魁星作為奎星之俗稱,事實上魁星與奎星各有所屬,奎星為二八星宿之一,主掌文章。七月初七為魁星誕辰,故台南府城士子舉行「魁星會」慶祝,是一種求取功名的助興游戲。就是以桂圓、榛子、花生三種成圓形或橢圓形可實用的乾果,分別代表狀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以一人手握三種乾果各一顆往桌上投,隨它自行滾動,某種果乾滾到某人前面停止下來,某人為狀元、榜眼或探花..這樣吃喝玩樂,一直玩到大家都獲取功名才盡興。

台南孔子廟自清康熙年間即建有魁星樓,可見府城讀書人對求取功名的重視。

【曬書】

相傳是日曝經書,不蠹,乃舊俗也。「世說新語」任誕一則故事:「阮容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傳為七夕一段佳話。古人惜書怕潮濕或遭蟲蛀,乃於魁星壽誕曬書,表示讀經載道,戒慎恐懼。

② 閩台七夕習俗:如何拜床母

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閩台地區有一個非常獨特且溫馨的傳統習俗——拜床母。這一習俗不僅是對兒童保護神的一種祭拜,也是父母對於子女健康成長的深切期望。通過探討這一習俗的執行方式,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文化意義及社會價值。拜床母的儀式中,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家族情感的寄託。以下是具體介紹:
1. 了解拜床母的背景與意義
- 文化背景:拜床母,作為台灣及閩南地區特有的民俗活動,根深蒂固於對兒童守護神的崇拜。這種習俗認為床母能夠保護孩童,避免病災和各種不利因素的侵襲。
- 精神象徵:床母不僅是守護孩童的神祇,也象徵著家庭對子女成長健康的祝願。通過這樣的儀式,家長希望子女能在床母的庇護下平安健康地成長。
2. 准備階段的重要性
- 選擇祭祀時間:祭祀床母的時間通常安排在七夕節當天的下午六點開始,這個時間被認為是最佳的祭祀時段,可以更好地與神靈溝通。
- 准備祭祀用品:祭拜床母需要准備豐富的供品,包括水果、糕點及其他佳餚。這些供品不僅顯示了家庭的誠意,也是對床母的尊重和感謝。
3. 祭祀的具體步驟
- 布置祭拜場所:在孩子的卧室內設立祭拜區域,擺放供品和祭拜用的香爐。室內的清潔和整齊是必要的,以示對床母的尊敬。
- 進行祭拜儀式:家長或家庭成員需先洗手並整理儀容,然後點燃香燭,向床母上香,並虔誠地祈求床母保佑孩子們健康成長,整個過程需要保持莊重和敬意。
4. 核心環節的詳解
- 獻上供品:將准備好的供品逐一呈現在床母的神位前,同時可以進行簡單的祈禱與表述心願,這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的供奉,更是心靈上的交流。
- 孩童的參與:在祭拜床母的過程中,家中有十五歲以內的孩子需要參與。他們的存在與參與使得整個祭祀活動更加有意義,也體現了家庭對未來一代健康成長的期望。
5. 儀式的結束與後續
- 收拾祭拜場所:祭祀完成後,應妥善清理祭拜區域,保持居室的整潔,這是對床母的尊重同時也是維護家庭環境的一部分。
- 延續床母的精神:雖然祭祀儀式已結束,但床母的精神和象徵意義應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延續。家長應以更多的關愛和教育來守護孩子的成長,正如床母一樣守護著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此外,在了解上述內容後,還可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 了解不同地區在執行拜床母習俗時的微小差別,這些差異反映了文化的多樣性和地域特色。
- 尊重並傳承這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應結合現代教育理念,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得到神靈的「庇護」,也能得到科學與知識的滋養。
總之,閩台地區的拜床母習俗不僅僅是一種形式上的祭祀活動,它更是一種文化與信仰的傳承,是家庭對子女成長最深切的期望與祈願。通過對這一習俗的持續傳承與維護,不僅展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也促進了家庭內部的和諧與團結,強化了親子間的情感聯系。在未來的日子裡,希望每個家庭都能在拜床母的習俗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與安寧,並在床母的庇護下,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③ 台灣人過七夕情人節

會過,但是相對2/14的西洋情人節,感覺過得比較低調。所謂的低調是因為七夕碰上台灣習俗中的七月鬼門開,很多長輩有忌諱(不要從事水上活動),所以不少晚輩還是會玩,但是就轉趨低調。

熱點內容
荷花詩配畫圖片大全 發布:2025-08-14 03:26:07 瀏覽:378
蘭花圖片素材 發布:2025-08-14 03:18:07 瀏覽:568
蕭山花卉店 發布:2025-08-14 03:17:20 瀏覽:318
荷花八卦陣 發布:2025-08-14 03:10:04 瀏覽:905
情人節之吻真田弦一郎 發布:2025-08-14 03:00:51 瀏覽:403
山西蘭花尿素最新價格 發布:2025-08-14 02:54:21 瀏覽:812
人情人節 發布:2025-08-14 02:51:31 瀏覽:457
盆景生樁交流吧 發布:2025-08-14 02:35:36 瀏覽:210
梅花三弄簡譜古箏 發布:2025-08-14 02:35:29 瀏覽:259
迷你小盆栽店 發布:2025-08-14 02:34:06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