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神武七夕攻略

神武七夕攻略

發布時間: 2025-04-30 09:32:12

A. 七夕這個節日,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改革開放的頭幾年,西夷的一個節日,隨著一陣海風吹遍了我國的街頭巷尾,也吹進了年輕人的心裡。小情人們在2月14日這一天,互相贈送鮮花、巧克力等禮物,以表達愛意,歌頌愛情;緬懷一位叫Valentine的修士,這一天就是Valentine's day,中文叫做「情人節」。

又過了幾年,另外一個情人節悄悄走到人們中間,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傳統節日,冷到人們甚至都不知道那是怎麼延續至今的。

我們知道,每一個節日都有特定的風俗:比如西方人的聖誕節親友團聚,裝飾聖誕樹、扮聖誕老人。中國人春節也要親友團聚,放炮仗、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那麼七夕吃什麼?不知道~~ 七夕有什麼傳統活動?還是不知道~~ 根據我從網上搜索,七夕有零星的廟會,但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沒有一個人參加過。這些零星的廟會,既不排斥情人,也和情人沒有多大關系。

如果說七夕是一個傳統節日,那麼使它延續至今的,應該是牛郎織女的傳說。每個節日背後,都有一個傳說或典故,西洋的情人節也不例外。傳說公元三世紀的羅馬,有個國王,他為了保證兵源,竟然禁止國民結婚。西方的婚禮是由修士主持的,就在羅馬的國都里,有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不顧國王的禁令,偷偷的為一對對小情侶舉行結婚典禮。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在羅馬迅速傳開,不幸的是,也傳到了國王的耳朵里。國王把修士打入天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遇害的那一天是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一千多年過去了,那位國王早已下了地獄,「人們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人們將永遠緬懷那位敢於對抗強權的修士,他的名字叫Valentine(瓦淪丁),2月14日是Valentine's Day,這一天漸漸成為今日的情人節。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情人節」的故事,我們的瓦淪丁在哪裡?翻開我們的史書,誰是中國的瓦淪丁?有誰曾經為了愛情,對抗強權,甚至不惜性命?我想還是有的,只是人們並沒有象羅馬人那樣同情他,而是把他忘了。可以設想一下,如果瓦淪丁的故事發生在中國古代,以我們的傳統思想,誰去贊頌他?誰為他樹碑立傳?得到他幫助的人們,還不是紛紛向國王下跪磕頭?他更可能被人們當作叛逆,一個人寂寞的死去,任憑墳上長滿雜草,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誰會記得他?我們只會記得那位英明神武的國王,叱吒風雲萬人敬仰世代稱頌。當然我們也不可能有自己的情人節。

南朝梁文人沈約(公元441-513年)曾作過《織女贈牽牛》詩。同樣是一千多年的時間,哪一朝哪一代把七夕當作情人節了?中國人哪一朝哪一代把追求愛情,追求個人幸福當作天經地義的事了?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七夕節沒有情人之間互贈禮物的習俗,沒有表達愛情的傳統,即使那些零星的廟會,也是和西方情人節的習俗大相徑庭,那廟會也不是婚友聯誼會,可以說和情人沒多大關系。七夕就是七夕,有牛郎織女的傳說,但無情人節之實。Valentine's Day 為什麼不叫「瓦淪丁之日」,而翻譯成「情人節」?很簡單,因為那就是情人過的節~

既然七夕自古不是情人節,也沒有情人把它當作自己的節日,那麼為什麼近幾年要把西方情人節的習俗生搬硬套到七夕節上呢?我不知道是什麼人把七夕改造成了所謂的情人節,也不想無端猜測人家都是別有用心。羅馬出了一位流芳百世的修士,而中國幾千年燦爛文化文明古國,卻沒有醞釀出一個中國自己的情人節。西方情人節承載了歌頌愛情,不畏強權追求幸福的精神。反映了羅馬民間堅定的、正義的道德觀,一千多年過去了,偉大國王的生日沒有人記得,瓦淪丁修士的故事卻世代傳頌,成為追求愛情、追求幸福的人們的節日。為什麼中國沒有?

我們是否該想一想,我們的祖先,我們的傳統尊重過愛情了嗎?真的追求過幸福嗎?中國的瓦淪丁,他真的存在嗎?他可能做過什麼呢?他的下場又怎麼樣?得到他幫助的人,感激過他嗎?他真的一片紙,一塊墳都沒留下嗎?

我們除了東施效顰,把本來不是情人節的七夕改造成瓦淪丁節,還會干什麼?

附:七夕的傳說

傳說古時候,有一個苦命的放牛郎叫靈兒,有一天受「灰牛大仙」教唆,跑到茶豆架底下去偷窺仙女洗澡。其中有個叫織女的特漂亮,絕對的天使的臉盤魔鬼身材。靈兒是個剛剛發育好的小夥子,那年頭又沒有貼圖網站,也沒有受過「坐懷不亂」等等先進事跡的教育,他能不動心嗎?只看了一眼就死心塌地地愛上織女了。織女是個情竇初開的大姑娘,對靈兒這小帥哥也是一見鍾情,沒嫌棄他是個一窮二白肉身凡胎的放牛郎,倆人一來二去就好上了。

這小兩口成家以後恩恩愛愛,日子過的村裡人都羨慕,還生了一對雙胞胎。「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可憐第三年的七月七,禍從天降!天上有個惡霸的壓寨夫人叫王母,這一天王母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突然下凡綁架了織女,往天上逃逸。靈兒就急眼了,帶了倆孩子一路追了上來。王母遂使妖術劃了一道銀河,擋住了靈兒父子三人。從此好好的一家四口,就被王母無端給拆散了。惡霸玉皇知道了他老婆幹了這么缺德冒煙的事,怕遭世人戳脊樑骨唾罵,決定每年七月七,招喜鵲搭橋,讓牛郎織女一家人團聚一天。
七夕故事和風俗的時間性,表明它原本只是一個秋天的節日,七夕故事所蘊含的意義,也不過是時令轉換、秋天開始的消息,盡管有纏綿悱惻、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但七夕卻初與愛情無關。七夕,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日,拉開了秋天的序幕,而秋天的戲劇永遠是令人傷感的悲劇,秋風起兮,繁華落盡,萬物蕭條,令人黯然神傷,因此,七夕與其是情人的節日,不如說是一個傷情的日子,與其說是一個令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的日子,不如說是一個自古多情傷離別的日子。七夕非愛情的季節,因此,在古人的觀念中,七夕對於婚嫁,並非一個吉利的日子,牛郎織女的愛情,也並沒有花好月圓的意味。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代占卜簡書《日書甲種》就有以牛郎織女為占的條目,一條說:「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另一條說:「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而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可見,在古人心目中,七夕故事,對於愛情和婚嫁而言,原本是凶多吉少的「下下簽」,是抽不得的。;

時下國人炒作七夕情人節概念,原因之一是為了和西方的情人節抗衡,用心可謂良苦,然而,把七夕當成情人節,可謂數典忘祖。本土意識為了回應外來沖擊而「復興」傳統,卻不得不參照外來文化而對傳統進行重新闡釋,因此反倒使「傳統」成了外來文化的拙劣模仿。其實,中國原本是有自己的情人節的,它和西方的聖瓦倫丁節一樣,不在秋天,而在春天。在古代,包括春分、花朝、春社、清明、上巳等等在內的春天節日,除了其特有的與農事、祭祀有關的儀式內容之外,無一不是風情搖曳的愛情節日,且不說自古以來那些在春天節日上吟唱的詩篇中流露出來的無邊風月,翻翻宋明話本、元人戲文,那些多情的才子佳人們幾乎無一不是在清明上巳、踏青游春的游戲場上一見鍾情、私定終身的。說到底,萬物盛開、搖盪性靈的春天才是滋生愛情的季節。

B. 日本的著名節日有哪些以及簡介。

日本從古代起就崇尚外國的技術和物品,只要是覺著好就積極地引進,隨後將其「本地化」,使之變成日本文化中的一部分。日本的節日也不例外,而且其中的大部分受中國的影響很深。日本的節日大多是依照各地神社(廟宇)的祭祀活動而沿襲下來的,因此日本稱節日為「祭」。古代日本的「祭」純屬是一種向神祈禱保佑的行為,但是今天的「祭」卻充滿了娛樂性、戲劇性和商業性。據統計,日本幾乎每天都有一個地區舉行「祭」。

日本的法定節日:在法定的國民節日里,學校、機關、企業都放假。

元旦:1月1日。按照日本的風俗,除夕前要大掃除,並在門口掛草繩,插上桔子(稱「注連繩」),門前擺松、竹、梅(稱「門松」,現已改用畫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全家團聚吃過年面,半夜聽「除夕鍾聲」守歲。元旦早上吃年糕湯(稱「雜煮」)。

年滿20歲的男女青年在成人節這天都穿上傳統服裝,慶祝成人
成人節:每年1月第2個星期一。日本的成人節源於古代的成人儀禮,而日本古代的成人儀禮是受中國「冠禮」的影響。所謂「冠禮」,指男子成年時舉行的一種加冠的禮儀。從加冠這天起,冠者便被社會承認為已經成年。日本仿我國舊禮制,始行加冠制度在天武天皇十一年(公元683年)。按中國古代陰陽學說,冠日多選甲子、丙寅吉日,特別以正月為大吉。1948年,日本政府根據民俗規定滿20歲的人要過「成人式」,目的是要讓青年意識到自己已成為社會的正式成員。凡年滿20歲的男女青年在成人節這天要身穿傳統服裝參加官方或民間團體為他們舉辦的成人儀式,內容包括年輕人宣誓、長者的祝賀和參拜神社以及參加各種傳統的文娛活動等(點擊上圖看大圖 )。
日本逾四成「新成人」對未來持悲觀態度
建國紀念日:2月11日。據日本神話,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本國。「建國紀念日」的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日本的「紀元節」(empire day)。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和二戰期間,當時的執政者為了在人民中間培植崇拜天皇的軍國主義思想,將這一天作為紀念日本天皇祖先「建立」日本的功績的紀念日。1948年在制定國民節日法時,否定了這個節日。1952年修改節日法時,又把2月11日更名為「建國紀念日」。從那時起,日本社會上就存在著贊成和反對兩種不同的觀點。
春分: 日歷上的秋分日,按日歷每年前後有所不同。歌頌自然,愛護生物。
憲法紀念日:5月3日。1947年5月3日,日本廢除了明治憲法,實施新憲法。
男孩節(端午節):5月5日。在這一天,有兒子的家庭門前均懸掛著祝男孩子健康成長的「鯉魚旗」。日本以陽歷5月5日作為端午節。端午節與男孩節同日,所以這天家家戶戶門上還擺菖蒲葉,屋內掛鍾馗驅鬼圖,吃去邪的糕團(稱「柏餅」)或粽子。「菖蒲」和「尚武」諧音,「鯉魚旗」表示鯉魚跳龍門。鯉魚旗是用布或綢做成的空心鯉魚,分為黑、紅和青藍三種顏色,黑代表父親、紅代表母親、青藍代表男孩,青藍旗的個數代表男孩人數。日本人認為鯉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徵,表達了父母期望子孫成為勇敢堅強的武士的願望。根據「尊重兒童的人格,謀求兒童的幸福,同時感謝母親」的原則,規定這一天為全國公休日。
男孩節同時也是日本的兒童節,所以不管男孩女孩,都可以在這一天享受到父母特別的祝福和關愛。
海之日:7月20日。制定於1941年,從1996年起成為國民紀念日。日本四面環海,為了感謝得自海洋的恩典,並祈禱能成為國運昌隆的海洋國家而制訂。
敬老節:9月15日。日本人到42歲時才可以稱「壽」做生日,通常被稱為「初老」。到60歲時稱為「還歷」。77歲時為「喜壽」,88歲時為「米壽」,99歲為「白壽」,即百字少一,活到百歲就是「百壽」了。每年9月15日,日本各地都要開展敬老活動,為老人體檢、整理修繕房屋、敬贈紀念品、組織慰問等。老人則根據自己的愛好,開展有益身心的活動。日本厚生省在這一天還要發布「長壽者名單」,登載在各地報紙上,只有百歲以上高齡者才能入闈。
秋分:日歷上的秋分日,按日歷每年前後有所不同,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
體育節:10月第2個星期一。紀念1964年第十八屆奧運會在日本東京開幕。
文化節:11月3日。1945年以前,這一天作為明治天皇的生日舉行慶賀活動。戰後,它的主題被定為「愛自由,愛平等,促進文化發展」,在這天,對文化事業有卓越貢獻者被授予「文化勛章」。
勤勞感謝節:11月23日。提倡勤勞,慶賀生產發展,國民之間相互感謝。
天皇誕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於1933年12月23日出生。
日本的民間節日:
元旦:1月1日。這一天祝賀新年的到來。從元旦到1月3日這三天叫做「正月」,是不幹活的。新年裡,大家去參拜神社或到朋友家去拜年、喝酒,吃新年裡獨特的美味佳餚。孩子們玩日本式紙牌、放風箏、拍羽毛毽子。新年裡,還在門上拉上稻草繩、插上松枝,意思是「插上樹木迎接神靈降臨」。裝飾松枝的時間是1日至7日,這一期間也叫「松之內」。

鐮倉節:2月在秋田縣橫手地區。在鐮倉節前夜,孩子們聚坐在一個縱橫2米左右,被稱為「鐮倉」的雪屋裡喝甜酒、吃甜餅,屋的中間設一祭壇,用來祭拜水神。在為期兩天的鐮倉節期間,遊客們被請進雪屋,品嘗日本米酒和米糕(點擊左圖看大圖 )。

女孩節(偶人節,「上巳」或「桃節」):3月3日。這是日本女孩子的節日。這個節日起源很早,要上朔到700年前的平安時代。如今的慶祝方式是從江戶時代傳下來的。有女孩子的家庭都要供出小巧的偶人(也叫「雛人形」),祝願家中女孩成長與吉祥。這種小偶人價格昂貴,女孩的父母,尤其是外祖父母,差不多都要為她買一套精美的小偶人。少的擺一層,多的用「偶人架」擺上好幾層,最多的可擺七、八層,而最上的一層,大多是一個皇帝和一個皇後。女孩從一歲時得到這些小偶人,以後每年3月3日都要拿出來陳列,直到出嫁時帶走。 日本歡度女兒節 女兒節的人偶
七夕(乞巧節):7月7日,被隔在銀河東西兩岸的牽牛星與織女星,只能在每年的這一天相會。這是中國的傳說與日本古老的習戍俗的融合。7月7日這天,人們在庭院前供上玉米和茄子,把寫有歌詞、心願的五彩詩箋系在竹竿上,祈禱女孩子的手藝象織女一樣靈巧。據說在日本,七夕節始於聖武天皇天平六年。每到「七夕」,婦女們便在一起玩各種游戲,其中最為常見的是「乞巧」。

盂蘭盆會:8月15日左右。盂蘭盆節是日本民間最大的傳統節日,又稱"魂祭"、"燈籠節"、"佛教萬靈會"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禱冥福的日子,現已是家庭團圓、合村歡樂的節日。每到盂蘭盆節時,日本各企業均放假7至15天,人們趕回故鄉團聚。在小鎮和農村生活的人還要穿著夏季的單和服跳盂蘭盆舞。

賞月:陰歷8月15日和9月13日夜晚月圓之時,用麥芒裝飾門窗,以酒和團子供奉月神,祈禱度過順利、美好的秋天。

彼岸:春分、秋分前後7天時間。這期間祭祀先祖亡靈,舉行佛事,前往掃墓。

「七五三」節:「七五三」是日本獨特的一個節日。每逢11月15日,3歲和5歲的男孩、3歲和7歲女孩穿上鮮艷的和服去參拜神社,祈願神靈保佑他們在成長道路上一帆風順。據說這種習俗始於江戶世代中期。這一天,孩子們都要吃「赤豆飯」,還要吃專為慶賀「七五三」而做的紅色或白色的棒形糖果「千歲糖」,希望孩子吃了可以活潑健壯、長生不老。古時日本人視奇數為吉祥之數,其中「七五三」又是最無忌諱的數字(與之相反,四和九是日本人最忌諱的數字)。
除夕:12月31日夜晚,人們一邊傾聽寺院里傳來的108響除夕鍾聲,一邊吃蕎麥面條。它象徵著人們對幸福的祈禱,願它象蕎麥面條一樣久長。

另外,日本還有許多形形色色的節日、紀念日:
北方領土日:2月7日。1855年2月7日,日本和俄國締結了《日俄通好條約》(即「下田條約」),規定北方四島為日本領土。1981年1月6日,日本政府舉行的內閣會議上正式決定把2月7日定為「北方領土日」,以推動收復北方領土的運動。
比基尼日:3月1日。1954年3月1日,美國在比基尼島上空爆炸氫彈,殘害了二十多名日本船員。日本人民每年在這一天都舉行活動,反對美國的侵略政策和核戰爭政策。
入學式:在日本,學校新學年、幼兒入園儀式、公司歡迎新人都是在櫻花盛開的4月舉行。在日本人看來,萬物如此開頭,是理所當然的。

高山祭:4月14-15日。高山祭是岐阜縣高山市祭祀「產土神」日枝神社一年一度的節日。由市內各界組織的豪華的花車參加祭典,在市內各條街道遊行。
夏節:數以萬計的群眾在東京的淺草慶祝為期三天的夏節,迎接夏天的到來(左圖 )。

富士山「開山」日:7月1日。每年由此拉開登山季節的序幕。
京都「大文字」送火節:8月16日。在京都市東郊如意岳(也叫大文字山)舉行的盂蘭盆會。在這座山的中腹,設有75座火床,形成「大」字,在火床里放鬆木劈柴,在晚上八點鍾左右同時生火燃燒。「大」字的第一筆畫長73米,第二筆長146米,第三筆長124米。據傳說,從前如意岳山麓耷座寺院失火時,這寺院的主佛阿彌陀如來佛升在山頂上發出光芒,照亮四方。從這以後便每年舉行「送火節」,紀念阿彌陀如來的靈驗。
防災日:9月1日。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後,日本各屆在每年9月1日這一天都要進行規模不同的防災訓練或演習。
廁所日:11月10日。日本廁所協會於1986年1月在「第一屆廁所討論會」上決定每年11月10日為「廁所日」。

C. 神武兩女一男結拜稱號

★魅靈三絕之幻夜夢冥魂見

xu:看你們三人是否喜歡這種風格了...★水果三派之草莓派菠蘿派巧克力派

xu:喜歡甜點什麼的可以試試★蝕骨三音之清泠音、殤離音、弦月音、

xu:建議根據門派另起適合的名字,比如逍遙派是霄渺音,峨眉派是仙舞音等等。★沐夏仨月之逐雲月皓曉月朔曦月

xu:或者可以綜合玩家自己的出生月份,「XX月」參考以下名稱,這些月份的別稱都是日本叫法,鏈接里還有農歷的十二月別稱。

初空月-1月、花見月-2月、彌生月-3月、早苗月-5月、水無月-6月、七夕月-7月、木染月-8月、竹醉月-9月、出雲月-10月、雪見月-11月、梅初月-12月

其他可見 http://hi..com/823xu/blog/item/8faa304e62b3f7d2d0c86a00.html若是其他要求限制可以追問,我會回來繼續回答。

D. 七夕是情人節嗎,屬於什麼情人節,有什麼說法嗎

七夕不是情人節,更不是中國的情人節改革開放的頭幾年,西夷的一個節日,隨著一陣海風吹遍了我國的街頭巷尾,也吹進了年輕人的心裡。小情人們在2月14日這一天,互相贈送鮮花、巧克力等禮物,以表達愛意,歌頌愛情;緬懷一位叫Valentine的修士,這一天就是Valentine'sday,中文叫做「情人節」。又過了幾年,另外一個情人節悄悄走到人們中間,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傳統節日,冷到人們甚至都不知道那是怎麼延續至今的。我們知道,每一個節日都有特定的風俗:比如西方人的聖誕節親友團聚,裝飾聖誕樹、扮聖誕老人。中國人春節也要親友團聚,放炮仗、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八月十五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那麼七夕吃什麼?不知道~~七夕有什麼傳統活動?還是不知道~~根據我從網上搜索,七夕有零星的廟會,但是我所認識的人中,沒有一個人參加過。這些零星的廟會,既不排斥情人,也和情人沒有多大關系。如果說七夕是一個傳統節日,那麼使它延續至今的,應該是牛郎織女的傳說。每個節日背後,都有一個傳說或典故,西洋的情人節也不例外。傳說公元三世紀的羅馬,有個國王,他為了保證兵源,竟然禁止國民結婚。西方的婚禮是由修士主持的,就在羅馬的國都里,有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不顧國王的禁令,偷偷的為一對對小情侶舉行結婚典禮。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在羅馬迅速傳開,不幸的是,也傳到了國王的耳朵里。國王把修士打入天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遇害的那一天是公元270年的2月14日。一千多年過去了,那位國王早已下了地獄,「人們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人們將永遠緬懷那位敢於對抗強權的修士,他的名字叫Valentine(瓦淪丁),2月14日是Valentine'sDay,這一天漸漸成為今日的情人節。讓我們來看看「中國情人節」的故事,我們的瓦淪丁在哪裡?翻開我們的史書,誰是中國的瓦淪丁?有誰曾經為了愛情,對抗強權,甚至不惜性命?我想還是有的,只是人們並沒有象羅馬人那樣同情他,而是把他忘了。可以設想一下,如果瓦淪丁的故事發生在中國古代,以我們的傳統思想,誰去贊頌他?誰為他樹碑立傳?得到他幫助的人們,還不是紛紛向國王下跪磕頭?他更可能被人們當作叛逆,一個人寂寞的死去,任憑墳上長滿雜草,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誰會記得他?我們只會記得那位英明神武的國王,叱吒風雲萬人敬仰世代稱頌。當然我們也不可能有自己的情人節。南朝梁文人沈約(公元441-513年)曾作過《織女贈牽牛》詩。同樣是一千多年的時間,哪一朝哪一代把七夕當作情人節了?中國人哪一朝哪一代把追求愛情,追求個人幸福當作天經地義的事了?一千多年的時間里,七夕節沒有情人之間互贈禮物的習俗,沒有表達愛情的傳統,即使那些零星的廟會,也是和西方情人節的習俗大相徑庭,那廟會也不是婚友聯誼會,可以說和情人沒多大關系。七夕就是七夕,有牛郎織女的傳說,但無情人節之實。Valentine'sDay為什麼不叫「瓦淪丁之日」,而翻譯成「情人節」?很簡單,因為那就是情人過的節~既然七夕自古不是情人節,也沒有情人把它當作自己的節日,那麼為什麼近幾年要把西方情人節的習俗生搬硬套到七夕節上呢?我不知道是什麼人把七夕改造成了所謂的情人節,也不想無端猜測人家都是別有用心。羅馬出了一位流芳百世的修士,而中國幾千年燦爛文化文明古國,卻沒有醞釀出一個中國自己的情人節。西方情人節承載了歌頌愛情,不畏強權追求幸福的精神。反映了羅馬民間堅定的、正義的道德觀,一千多年過去了,偉大國王的生日沒有人記得,瓦淪丁修士的故事卻世代傳頌,成為追求愛情、追求幸福的人們的節日。為什麼中國沒有?我們是否該想一想,我們的祖先,我們的傳統尊重過愛情了嗎?真的追求過幸福嗎?中國的瓦淪丁,他真的存在嗎?他可能做過什麼呢?他的下場又怎麼樣?得到他幫助的人,感激過他嗎?他真的一片紙,一塊墳都沒留下嗎?我們除了東施效顰,把本來不是情人節的七夕改造成瓦淪丁節,還會干什麼?附:七夕的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個苦命的放牛郎叫靈兒,有一天受「灰牛大仙」教唆,跑到茶豆架底下去偷窺仙女洗澡。其中有個叫織女的特漂亮,絕對的天使的臉盤魔鬼身材。靈兒是個剛剛發育好的小夥子,那年頭又沒有貼圖網站,也沒有受過「坐懷不亂」等等先進事跡的教育,他能不動心嗎?只看了一眼就死心塌地地愛上織女了。織女是個情竇初開的大姑娘,對靈兒這小帥哥也是一見鍾情,沒嫌棄他是個一窮二白肉身凡胎的放牛郎,倆人一來二去就好上了。這小兩口成家以後恩恩愛愛,日子過的村裡人都羨慕,還生了一對雙胞胎。「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可憐第三年的七月七,禍從天降!天上有個惡霸的壓寨夫人叫王母,這一天王母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突然下凡綁架了織女,往天上逃逸。靈兒就急眼了,帶了倆孩子一路追了上來。王母遂使妖術劃了一道銀河,擋住了靈兒父子三人。從此好好的一家四口,就被王母無端給拆散了。惡霸玉皇知道了他老婆幹了這么缺德冒煙的事,怕遭世人戳脊樑骨唾罵,決定每年七月七,招喜鵲搭橋,讓牛郎織女一家人團聚一天。七夕故事和風俗的時間性,表明它原本只是一個秋天的節日,七夕故事所蘊含的意義,也不過是時令轉換、秋天開始的消息,盡管有纏綿悱惻、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但七夕卻初與愛情無關。七夕,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日,拉開了秋天的序幕,而秋天的戲劇永遠是令人傷感的悲劇,秋風起兮,繁華落盡,萬物蕭條,令人黯然神傷,因此,七夕與其是情人的節日,不如說是一個傷情的日子,與其說是一個令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的日子,不如說是一個自古多情傷離別的日子。七夕非愛情的季節,因此,在古人的觀念中,七夕對於婚嫁,並非一個吉利的日子,牛郎織女的愛情,也並沒有花好月圓的意味。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秦代占卜簡書《日書甲種》就有以牛郎織女為占的條目,一條說:「丁丑、己丑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不果,三棄。」另一條說:「戊申、己酉,牽牛以取織女而不果,不出三歲,棄若亡。」可見,在古人心目中,七夕故事,對於愛情和婚嫁而言,原本是凶多吉少的「下下簽」,是抽不得的。;時下國人炒作七夕情人節概念,原因之一是為了和西方的情人節抗衡,用心可謂良苦,然而,把七夕當成情人節,可謂數典忘祖。本土意識為了回應外來沖擊而「復興」傳統,卻不得不參照外來文化而對傳統進行重新闡釋,因此反倒使「傳統」成了外來文化的拙劣模仿。其實,中國原本是有自己的情人節的,它和西方的聖瓦倫丁節一樣,不在秋天,而在春天。在古代,包括春分、花朝、春社、清明、上巳等等在內的春天節日,除了其特有的與農事、祭祀有關的儀式內容之外,無一不是風情搖曳的愛情節日,且不說自古以來那些在春天節日上吟唱的詩篇中流露出來的無邊風月,翻翻宋明話本、元人戲文,那些多情的才子佳人們幾乎無一不是在清明上巳、踏青游春的游戲場上一見鍾情、私定終身的。說到底,萬物盛開、搖盪性靈的春天才是滋生愛情的季節

熱點內容
花店的嗆味 發布:2025-04-30 11:16:51 瀏覽:193
老歌一朵雲 發布:2025-04-30 11:10:46 瀏覽:583
宣漢鮮花在線 發布:2025-04-30 11:03:37 瀏覽:684
種橘子籽小盆栽 發布:2025-04-30 10:59:16 瀏覽:453
沒骨畫牡丹 發布:2025-04-30 10:49:52 瀏覽:314
酸棗仁百合湯做法 發布:2025-04-30 10:41:29 瀏覽:744
明草蘭花 發布:2025-04-30 10:37:57 瀏覽:138
玫瑰鯽魚混養 發布:2025-04-30 10:26:01 瀏覽:698
花卉雨滴 發布:2025-04-30 10:17:23 瀏覽:765
鮮花帝王花價格 發布:2025-04-30 09:42:54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