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七夕
A. 俄羅斯4月15日是什麼節日
俄羅斯4月15日沒有節日。
俄羅斯節日如下:
1月1日:新年元旦,是俄羅斯最重要的節日;
2月14日:聖瓦連京節(情人節);
2月23日:男人節,祖國保衛者日是俄羅斯的法定假日,一般要舉行閱軍和遊行等活動;
3月8日:國際婦女節,俄羅斯人也把三八婦女節理解成「開春節」,寓意是春天的開始;
2月底-3月初:謝肉節,每年俄羅斯都要舉行隆重的送冬迎春儀式,這就是俄羅斯的「謝肉節」又稱「送冬節」,期間禁止人們娛樂、吃肉,故名「謝肉節」;
5月1日:五一勞動節(國際性節日);
5月9日:勝利節(勝利日),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
6月6日:普希金誕辰日;
6月12日:俄羅斯獨立日,1994年通過主權宣言日被確定為全國性的俄羅斯節日,1998年它獲得了現在的名稱--俄羅斯日;
俄歷每年6月24日:樺樹節,樺樹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用樺樹枝、矢車菊、鈴鐺裝飾房間,還要行聯歡會、化裝遊行,遊行隊伍簇擁著樺樹,處處有白樺樹;
7月8號:俄羅斯定為傳統的「情人節」,就像我們中國的「七夕節」;
9月1日:知識節,這一天是全國大、中、小學開學的日子。成千上萬的兒童和青少年被迎入通往知識寶庫的學校大門;
12月12日:新憲法節(俄羅斯聯邦憲法日),紀念1993年公布新憲法。
B. 五十六個民族的傳統節日
我國民族眾多,多達56個民族,自然傳統節日也不會少,下面就粗略的例舉幾個:
1、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時間為4月13日—4月16日農歷清明前後十天左右。
期間,大家用純凈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相當於公歷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續3至7天。
2、古爾邦節:是維吾爾族的傳統節日,時間是伊斯蘭歷12月10日。
古爾邦節是我國穆斯林的盛大節日。「古爾邦」在阿拉伯語中稱作爾德·古爾邦,或稱為爾德·阿祖哈。「爾德」是節日的意思。「古爾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犧牲」「獻身」的意思。
3、燈桿節: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正月初一日到正月十五日。
節日里仡佬族人家把許多燈籠用繩子拴好,掛到桿子上,接著圍坐在桿下歡飲壇壇酒。除痛飲壇壇酒外,還在燈光下展開各種民族傳統游戲。
4、鄂溫克族米闊魯節:是鄂溫克族的豐收節日,時間為每年農歷五月廿二。
是鄂溫克牧民最歡樂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他們統計當年產幼畜數量,慶賀豐收的日子——米闊魯節。當天,人們拾馬烙印、除壞齒、剪耳記、剪鬃尾;給羊割羊勢等。上述生產活動結束後,人們互相拜訪,舉行宴飲、歌舞等活動,歡慶豐收。
5、會街節:是德宏一帶阿昌族的宗教節日,時間為農歷九月初十 。
節期5天,每天趕一個街子。會街節過去以求神保佑為主,現增加了群眾娛樂,物資交流等內容。阿昌族會街節是戶撒和臘撒地區的傳統節日。過去多在農歷九月中旬舉行,一般持續5天左右,現在已改在國慶節前後的三天舉行。
6、火把節:是雲南少數民族(例如彝族、白族)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時間為農歷的六月二十五,也有在六月二十四過節的。
傳說在南詔時期,蒙舍詔皮邏閣想吞並其他五詔而密設松明樓於大理城西,然後以祭祀知名邀請五詔詔主赴宴。鄧賧詔皮邏登的妻子白潔夫人聰明絕頂,早就猜到皮邏閣的陰謀而勸阻丈夫不要赴宴。結果皮邏登執意不聽,被燒死在松明樓,白潔夫人根據她給丈夫帶的鐵鐲而辨認出皮邏登的屍體。後來皮邏閣想霸佔白潔夫人為妻,白潔夫人在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後,跳入洱海自盡。當地民眾為了紀念白潔夫人,把每年農歷六月二十五定為火把節,流傳至今。
C. 民間故事包括什麼
01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鵲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俗稱「七夕」,相傳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千百年來這個古老而動人的愛情故事,世代流傳,這一天還被現代人譽為中國版的「情人節」。
02
《孟姜女哭長城》
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民間傳說,它以戲劇、歌謠、詩文、說唱等形式,廣泛流傳,可謂家喻戶曉。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不僅在我國的山東、山西、陝西、湖北、甘肅、河北、北京、河南、湖南、雲南、廣東和廣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蘇等地廣為流傳,也被日本、俄羅斯等國的民眾所熟知,並逐漸形成多種傳說版本。
03
《梁山伯與祝英台》
講的是西晉時期,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3年,未能看出其女兒身。梁山伯臨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轎經過的路邊,讓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悉,身穿孝服出嫁,經過梁山伯墳時,提出下轎拜祭,趁人不備撞死在柳樹前。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惟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常有人把《梁山伯與祝英台》稱作「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然而,同樣體現了人類對愛情的忠貞精神的「梁祝」,不單比「羅朱」早了上千年,故事內容也曲折生動得多。
04
《白蛇傳》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並以此故事為原型拍攝了多部影視劇作和動畫片。
D. 俄羅斯美女怎麼過七夕
她們只過情人節,2月14號
E. 十大民間故事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四大民間傳說故事,有多個說法,但一般還是指《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與《梁山伯與祝英台》。我一直覺得4個太少了,所以這里再根據故事的經典性和知名度增加6個,即《天仙配》、《八仙過海》、《嫦娥奔月》、《孔雀東南飛》、《柳毅傳書》、《歌仙劉三姐》,成為中國古代十大民間傳說故事。因為這些故事各位都耳熟能詳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所以就不詳細介紹了,只以組圖展示就是。
牛郎織女
白蛇傳
孟姜女哭長城
梁山伯與祝英台
天仙配
八仙過海
嫦娥奔月
孔雀東南飛
柳毅傳書
歌仙劉三姐
中國民間傳說中主管男女婚姻的神。也稱月下老、月老。傳說他有赤繩,若把它系在男女朋方的腳上,雖仇人或相隔千里,終會結成姻緣。唐李復言《續玄怪錄.定婚店》略雲:唐代韋固旅次宋城南店,遇一老人倚囊坐,向月下檢書。固問所檢何書,雲婚牘耳。又問襄中何物,雲赤繩子耳,以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亦必好合。宋城宰聞之,題其店曰「定婚店」。俗因稱媒約為月下老人。
明初劉總《月下老定世間配偶》雜劇,即演其事。此傳說反映了古代人民在婚姻不能自主的情況下對媒姻的宿命,論神秘觀點。元曾瑞卿《留鞋記》一:「何須尋月老,則你是良媒。」明張四維《雙烈記.就婚》:「豈不聞月下老之事乎?千里姻緣著線牽。」《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從來說月下老赤繩系足,雖千里之外,到底相合。」《紅樓林》第五七回:「若是月下才能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
王實甫在唐·元稹《鶯鶯傳》的基礎上,創作了元雜劇《西廂記》,劇中極力撮合張珙、鶯鶯成其好事的丫環紅娘,因其活潑伶俐的性格和助人為樂的精神,受到世人的喜愛。後人因又稱媒人為「紅娘」。
明清時期又有「媒婆」一詞,亦用以指稱媒人。但因為媒婆能說會道,其話往往名不副實,所以,「媒婆」一詞略帶貶義。明?陶宗儀《輟耕錄》中所謂的「三姑六婆」,通常是指那些誇誇其談、不務正業的女人。如蒲松齡《聊齋志異?邵九娘》篇中,明明知道邵九娘還沒有婆家的媒婆來到邵九娘家中:
F. 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傳統節日
1、彝族
雲南的彝族主要分布在橫斷山脈南部、哀牢山脈、烏蒙山脈和金沙江、紅河、南盤江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崇虎、尚黑、敬火、愛武是彝族文化的幾個鮮明特點。而彝族的十月太陽歷,可與聞名於世的瑪雅文明相媲美。火把節和跳公節是彝族的傳統節日。
G. 中國的鄰國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國東鄰朝鮮,北鄰蒙古,東北鄰俄羅斯,西北鄰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西和西南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接壤,南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東部和東南部同韓國、日本、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隔海相望。
緬甸:獨立節:1月4日;建軍節:3月27日;潑水節:4月13日。
俄羅斯:
新年 1月1日 國家主權宣言通過日 6月12日
東正教聖誕節 1月7日 哀悼日 6月22日
祖國保衛者日 2月23日 人民團結日 11月4日
宇宙航行日 4月12日 和諧和解日 11月7日
衛國戰爭勝利日 5月9日 憲法日 12月12日
謝肉節 復活節過後的第八周
阿富汗:
阿富汗新年:每年3月21日
阿富汗獨立紀念日:每年8月19日
開齋節:每年日期不定(隨伊斯蘭歷變化)
古爾邦節:每年日期不定(隨伊斯蘭歷變化)
印度:
共和國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
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
灑紅節(Holi),每年公歷3、4月間,印度教四大節日之一。該節日正處於印度冬去春來、春季收獲季節,因此也被稱為春節。
燈節(Diwali),在公歷10月、11月間,是印度教徒最大的節日,全國慶祝3天。
元旦(New Year),印度從每年10月31日起為新年共5天,第四天為元旦。新年第一天,誰也不許對人生氣,更不準發脾氣。有些地區的人們以禁食一天一夜來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開始直到午夜為止。由於這種怪異的習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稱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日本:
元旦:每年1月1日;
成人節:每年1月第2個星期一,源於古代成人禮,1948年定為國家節日;
建國紀念日:每年2月11日,神武天皇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本國。舊時稱為「紀元節」;
憲法紀念日:每年5月3日,1947年5月3日廢除明治憲法,開始實行新憲法;
男孩節:每年5月5日,端午節,也是日本的兒童節,1948年定為國定節日;
海之日:每年7月20日,制定於1941年;
敬老節:每年9月15日;
體育節:10月第2個星期一,紀念1964年東京奧運會;
文化節:每年11月3日;
勤勞感謝日:每年11月23日;
天皇誕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1933年12月23日出生;
盂蘭盆會:每年8月15日左右;
乞巧節:每年7月7日。
H. 哪些節日是俄羅斯特有歷法的
1 .謝肉節 ( 送冬節)
謝肉節是傳統節日里的大節。它在復活節前的第八周,為期七天。按照民間習俗,每一天都有所不同。第一天是迎春日;第二天是娛樂日;第三天是美食日;第四天是醉酒日;第五天是岳母晚會日 ( 岳母在這一天要宴請新婚的女婿 ) ;第六天是小姑子相新嫂子日 ( 這天未婚女子要拜訪未婚夫的姐妹們 ) ;第七天是送冬和寬恕日 ( 人們互相串門,請求對方寬恕自己的言行 ) 。
今天,謝肉節已成為歷史名詞。這個節日已演變為「俄羅斯之冬狂歡節」,又稱「送冬節」。陳舊落後的祭祀儀式已消失,人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歡度送冬節,歡慶春天和春耕即將到來。全國各地的節日時間也不一致,一般在 2 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或 3 月的第一、第二個星期日。
節日期間各地都有豐富多彩的文體表演,各具特色的游藝活動,還要進行規模巨大的化裝遊行。這是群眾性的狂歡活動,從小孩到老人都可以參加。他們戴著各種面具,穿著奇裝異服,有的裝扮成國王,有的裝扮成貴婦,有的裝扮成神父和武士……遊行結束後還要評選出最佳服裝獎。
除此之外,人們還喜歡乘坐用花環、綵帶、鈴鐺裝飾的三匹馬拉的雪橇,賓士在白茫茫的田野上,欣賞大自然的美景。
2 .春耕節
春耕節一般在每年積雪已經融化、春耕生產即將開始時舉行。
在春耕節里,古俄羅斯人習慣吃黑麥烤成的犁形和耙形麵包;春耕的第一天,他們穿著干凈的衣服,帶著麵包、鹽、雞蛋下地。當犁好三條壟溝後,便拿出麵包和鹽,自己吃一些,其餘的喂牛,之後把雞蛋埋在土裡,以祭祀大地,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今天,俄羅斯農民不僅保留了這種儀式,而且又增加了新的內容。春耕節這一天,村民們要舉行盛大的儀式,歡送拖拉機手們下地開耕。村裡的姑娘們化裝成春姑娘和仙女,她們乘坐的彩車行駛在春耕隊伍的最前面,後面是化裝的村民,再後面是拖拉機、播種機,最後的是裝著巨大黑麥麵包的汽車,車上站著兩位盛裝少女,作為護送。田地里,一位婦女頭戴金冠,身穿褐色長袍裝扮成大地母親,她在四位少年的陪同下,來到春耕隊伍前面。春姑娘向她獻上潔白的雪球花後,少女們捧上節日的黑麥大麵包。大地母親將麵包掰開,拋撒給眾人。爾後樂隊奏起雄壯的樂曲,最優秀的拖拉機手犁出第一條壟溝,春耕正式開始了。
3 、詩歌節
6 月 6 日是俄羅斯的詩歌節。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俄羅斯的偉大詩人普希金而設的,因為他誕生在 1799 年的 6 月 6 日,他不僅聞名於俄羅斯,而且也聞名全世界。他的著名作品如長篇敘事詩《葉甫根尼·奧涅金》、中篇小說《上尉的女兒》等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俄羅斯人認為普希金是民族規范語言的奠基者。自1880 年 6 月 6 日起,詩歌節也被稱作普希金節,這天在普希金廣場上豎起了普希金紀念碑,這是俄羅斯人為詩人而建的第一座紀念碑。
俄羅斯人一般在普希金生活過的莫斯科和聖彼得堡慶祝普希金節。人們觀看演員、學者、詩人表演普希金的作品,人們在這一天說的每一句話都與詩人和他的作品有關。
4 、樺樹節
6 月 24 日是俄羅斯人的樺樹節,它原名夏節。這個節日的主角是白樺樹。白樺樹是俄羅斯的象徵,堪稱俄羅斯的「國樹」。
節日這天,人們用白樺樹裝飾家裡的各個角落,購買擦澡用的「樺樹枝浴帚」作為節日的紀念,商店裡也用白樺樹皮製作的圖案和標志來裝飾櫥窗。人們來到公園、廣場、河邊和林中空地,坐在草地上、樹蔭下,喝著啤酒等飲料,唱歌跳舞,做游戲,一直狂歡到第二天天亮。對於終年辛勞的農民來說,在樺樹節這天盡情歡樂,可以消除疲勞,以便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緊張的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