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涵江七夕

涵江七夕

發布時間: 2023-03-19 04:51:35

『壹』 在福州有什麼地方好玩的啊

福州西湖公園(劃船、賞花)

左海公園(有游樂場)

左海海底世界(看魚)

江濱公園(看江景)

金牛山公園(夏天可以看水幕電影)

寶龍城市廣場(購物)

西禪寺(燒香)……

『貳』 關於娶莆田女孩後的風俗/風氣

結婚時有見面禮,問候禮,各地方規矩各不同
女婿----老婆娘家
1、小舅子結婚(繼香火的)要給一定的支持(看經濟,老丈人家關系密切可商量)
2、老婆娘家的父母、爺奶、姥爺、姥姥50歲以上逢10壽誕需壽禮
3、按現在的年頭,過年要給父母、爺奶、姥爺、姥姥壓歲錢,小舅小姨未婚還有小孩子也有必要
4、修墓,殯葬也是有必要的,可以不於老婆娘家繼香火的相等(本人建議:死了燒成灰扔到河裡或海里省錢省事)
5、還有老年人的較大醫療費

老婆娘家----女婿
1、外孫出生14天,送月子禮
2、外孫滿月禮,百日禮,周歲禮
3、正月的時候(一般在正月初幾)要請女婿、女兒、外孫吃個團圓飯(熟點心)。是部分地方有
4、端午節前(農歷四月份)給外孫(外甥)提虎蛋(紙做的老虎數只,街上有賣,生的蛋,逢雙或逢十,前面兩種收部分意思下,現在也比較隨便,小孩的衣服,現在衣服可用錢來替),直到外孫(外甥)結婚為止。是部分地方有
5、外孫(外甥)結婚時,老婆娘家的人要坐大位(有的地方是奶奶或曾祖母的娘家)

最重要一點,做為一個男人、丈夫、兒子,父母說老婆或老婆娘家的什麼什麼和老婆或老婆娘家說父母的什麼什麼要當耳邊風,裝傻子。這是經典啊

『叄』 莆田哪裡有種植玫瑰花的

有啊 莆田要去涵江的路上有很多家 你可以仔細看一下

『肆』 結婚前按莆田涵江風俗女方要做哪些准備

大暑節吃荔枝、米糟和羊肉。米糟是用米飯發酵透熟的,加紅糖煮食。俗叫「過大暑」。

農歷七月初七是神話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婦女向織女星乞巧,叫乞巧節。少女少婦於「七夕」用黃豆和紅糖炒成「炒豆」和果酒,擺在庭中,向織女星禮拜「乞巧」以五色線穿針七七四十九次,誰先穿過的是得巧。

農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俗叫「七月半」。民間以金果、豬頭等禮品祭祀祖先。這時,焚化楮帛、紙錢甚多,熱氣熏人,俗叫「公媽熱」。出嫁女子,如遇父母新亡,應於十三日送祭禮到娘家,俗叫「送紙」。第一次「送紙」叫「送頭年紙」,有「十三十四,擔來擔去」的俗諺。中元節又是「普度鬼魂」之節。新中國成立後,「普度」舊俗已廢。「七月半「祭祖習俗仍存。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也稱團圓節。已嫁女兒以豬肉、白果、米粉、板栗等送給娘家,俗叫「送秋」。在外親人多回家和家人團聚,同吃炒米粉、香芋、白果、栗子,俗叫「做秋」。中秋夜遊白塘玩月,是涵江人得天獨厚的賞心樂事。

農歷九月初九日是重陽節,俗叫「九重陽」。農家用晚米磨漿拌入紅糖,加適量明礬、食用紅蒸成九層重疊、可以逐層揭開的米果,俗叫「九重果」。並以此果過節、祭墓。

俗叫「冬節」。冬至前一日晚上俗叫「冬至暝」,廳堂桌上點紅燭,以紅柑作「果盒」,上插「三春」(福祿壽紙花)一支,用紅紙封新箸一副,生薑、板糖各一塊,放鞭炮後,全家人圍在「大笠弧」四周,用糯米粉和水調和推壓成條塊,把它搓成桂元核那樣大的「丸仔」,俗中「搓丸」,也叫「關門搓丸」。「丸子」為白色,當年有新婚夫婦,則是紅色。有的捏元寶、聚寶盆和小狗形狀,俗謂「運氣好,狗仔銜元寶」;有的捏飼喜鵲的「丸仔」,俗叫「客鳥丸」。「冬至暝」最長,有「愛吃丸仔湯,盼啊天未光」的俗諺。冬至早以「紅糖丸仔湯」祭祖後,一家人分吃。把「丸子」粘貼在門框上,以供「門神戶尉」,祈保平安。又把「客鳥丸」放於屋瓦上,喜鵲爭食之聲嗶然,俗叫「報喜」。冬至節也有掃墓習俗。新中國成立後,民間搓丸之俗仍存。

農歷十二月開始准備辭舊迎新,外出親人,多回家「過年」。十二月十六「做尾牙」,和「頭牙」一樣隆重。舊時,商家老闆結清店員工資,以示雇約終止。二十日以後,各家選個晴日(須雙日)大掃除,清理屋內外衛生,打掃後還要巡視其有無干凈,俗叫「掃巡」。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官三民四」),各家備辦禮品送神朝天,俗叫「送年」(正月初四「迎年」),祭灶公的禮品都是甜的,其中必須有一碟「油煎果」(俗叫「送年果」),很甜,並把它往灶公嘴上一抹,意在讓他吃了甜,心甘嘴短,「上天奏事」時會代人家隱惡揚善。這一習俗,新中國成立後漸廢。二十五日,俗叫「二十五日頭」,忌吵架,忌出門,不得討債。樂善好施的人,在涵江城隍廟為窮人施捨錢米,俗叫「放米」。二十八日貼春聯。春聯多由塾師代筆,寫上迎春吉祥句。涵江貼的「白頭春聯」,相傳是清兵入莆時,濫殺百姓,受難家屬貼白聯誌哀。「過年」時,清政府強迫百姓貼紅聯歌頌「新朝新政」,有人貼紅聯時,讓原來白聯上露出一截,表示反抗。從此,貼「白頭春聯」就形成習俗。「做歲」吃紅團,「番薯起」。紅團以糯米或綠豆或地瓜干為餡,以拌食用紅的米米祭皮包餡,印成模擬的「紅團」,上面點紅蒸成。

十二月最後一天是除夕,俗叫「三十暝」。除夕凌晨一時左右,家家紅燭高燒,香煙裊裊,以豐盛牲禮祭神祀祖,俗叫「辭年」。晚上燈火輝煌,全家男女同桌食酒菜;在外未回家的親人,也留個座位,表示全家團圓,俗叫「圍爐」。盤菜十二碗,全雞、全魚;小菜八碟,精緻可口,有「好食三十暝」的俗諺。小菜中的咸蟲戈,要十個腳的,俗叫「十戈全」,寓十全十美之意。一碟生豆腐,一碟生蟲代,傳說這是古代莆田苗民生食的遺俗。漢人怕孩子在節日說晦氣話,「圍爐」時,先把豆腐或蟲代往孩子嘴上一抹,俗叫「過竅」。如有失言,也認為「化外人」(苗民)說的,不礙事(此俗早廢)。「圍爐」後,長輩給下輩「壓歲錢」。小孩放鞭炮、玩焰火;大人談談笑笑,通宵不眠,俗叫「守歲」。除夕是窮人還債的最後一天,負債人被債主所迫往往不敢回家過年。城隍廟於「三十暝」演戲,讓負債人去看戲避債,債主不敢在城隍爺面前討債,俗叫「三十暝看爐戲」。新中國成立後,大掃除、貼春聯、祭神祀祖,圍爐家宴之風仍在,避債之俗不見

『伍』 蔚來車主之死背後,自動駕駛以「命」營銷

文 王欣

編輯 冒詩陽

「大佬」反思自動駕駛?

8月14日,七夕當天,蔚來為所有車主送上定製的破窗錘,蔚來APP上則有很多車主發帖感謝。然而,溫馨的時刻沒有維持太久, 一則訃告將蔚來 汽車 推上了輿論風口。

「2021年8月12日下午2時,上善若水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意統天下餐飲管理公司創始人、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創始人林文欽(昵稱「萌劍客」),駕駛蔚來ES8 汽車 啟用自動駕駛功能(NOP領航狀態)後,在瀋海高速涵江段發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一個名為「美一好」的個人公眾號發布訃告稱。

根據事故發生的圖片來看,林文欽駕駛的ES8在高速公路的某施工路段,撞上了靜止的工程車輛,車輛側翻,「雪糕桶」四散,林文欽遇難。

雖然蔚來 汽車 團隊反應迅速,第一時間對遇難者深切哀悼、並對NOP作出解釋「並非自動駕駛」,但「蔚來車主NOP發生事故」很快沖上熱搜,一時間,車主心碎,人人惶恐,整個智能 汽車 行業氛圍凝重。

網友紛紛指稱,宣傳時自動駕駛,出事後又稱輔助駕駛,到底該聽誰的?

當競爭對手蔚來陷入窘境時,8月16日,理想 汽車 創始人兼CEO李想在朋友圈發文,呼籲媒體和行業機構統一自動駕駛的中文名詞的標准,避免誇張的宣傳造成用戶使用的誤解。


李想表示,最大化的控制期望值,避免自動和輔助出現在同一個狀態下,輔助駕駛就是人的責任,出現自動兩個字就是車的責任。「在推廣上克制,在技術上投入,對用戶、行業、企業都長期有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理想 汽車 剛剛公布了自己的自動駕駛計劃,將在2025年實現L4,即李想說的自動駕駛。

不只是李想,剛剛通過投資哪吒 汽車 入場「新造車」的360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鴻禕前排圍觀發言:「人工智慧不是營銷話術,沒有那麼神奇,自動駕駛、無人駕駛還有很多路要走,很多坑要填,不能為了營銷誤導用戶。」言下之意,也在暗指蔚來 汽車 過度營銷自動駕駛,造成車主將「命」交給駕輔系統。

此外,在新浪微博的「輔助駕駛普及但是事故頻發」話題下,威馬 汽車 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也刷起存在感,他在提出「三點個人意見」的同時,不忘強調自家「L4級別無人駕駛功能」的穩健。



就在全行業就自動駕駛安全性和話術展開討論時,北京時間8月16日晚間,大洋彼岸傳出消息,美國正以「與停放的緊急車輛相撞」為由,對特斯拉自動駕駛 汽車 展開正式調查。

對此,中國 汽車 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告訴AI 財經 社:「現在還沒有一個企業敢說自己的 汽車 完全達到了L3有條件的自動駕駛,它們還是停留在數值假設的階段,更多的宣傳還是在於裝了多少雷達、多少攝像頭和感測器,算力和大數據儲備了多少等等, 汽車 是安全第一的載體,無論是智能網聯還是自動駕駛,還遠遠達不到高度市場化、量產商業化程度。」


蔚來 汽車 NOP:「千萬別真當自動駕駛來使用」

據林文欽好友鄭先生提供的數據顯示,林文欽最近一次駕駛里程為85公里,總時長113分鍾,平均車速為45.1公里每小時,最高時速為114.6公里每小時。NIO Pilot自動輔助駕駛功能下行駛里程為72公里,使用總時長為48分鍾,領航輔助里程為68公里,時間為44分鍾,在整個行駛過程中,只出現一次急加速現象,並沒有急減速現象。

「我們在交警辦公室裡面,他們有通過電話聯系蔚來總部工程師,確認了事故車輛當時是處於NOP(Navigate on Pilot,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狀態下,目前交警得到的信息是,車輛發生事故時,沒有制動痕跡,也沒有轉向痕跡,我們就覺得車輛本身存在重大風險。」鄭先生稱。

8月16日,林文欽車禍案代理律師稱,蔚來 汽車 技術人員未經交警同意,存在私自接觸涉案車輛進行操作的情況。昨日(8月15日)交警已傳喚該技術人員做筆錄,「若車輛數據被篡改或毀滅,將涉嫌刑事犯罪。」

業界所謂的NOP,指的是一種自動駕駛輔助功能,可以使車輛在高精地圖覆蓋范圍內的大部分高速公路及城市高架路段內,按照導航規劃的路徑實現自動匯入主路、在主路巡航行駛並智能選擇最優車道、根據導航規劃自動切換至下一條高速/高架、自動駛離主路等操作。

但在蔚來NOP的使用手冊中明確提到,「領航輔助」無法響應靜態障礙物(如路障、三角警示牌等),如前方存在事故或施工區域,請立即接管車輛以控制方向和速度。

不過,ES8輔助駕駛系統採用「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的組合,與激光雷達相比,被業內認為在技術上對靜態的道路障礙物的檢測和分析能力並不充足,誤判率較高。

對於組合方案,李想很早就表達了這一系統的局限性。

他認為,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的組合像青蛙的眼睛,對於動態物體判斷還好,對於非標準的靜態物體幾乎無能。「視覺在這個層面的進展幾乎停滯,哪怕是動態,車輛以外的識別率也低於80%,千萬別真當自動駕駛來使用。」

長期從事自動駕駛技術研究的蔚來車主那小川告訴AI 財經 社,「毫米波雷達是雷達,它是電磁波,所以它對金屬的敏感度非常高,當毫米波雷達發現一個靜態物體,會在系統後台默認這是靜態物體,就直接屏蔽掉,這個時候就需要看攝像頭有沒有識別出來,如果萬一攝像頭也失效了,特別是對於一些不規則的物體,都可能識別不出來,那麼接下來,車輛肯定會撞上去。」

就在此次林先生遇難15天前,一輛蔚來EC6在上海浦東新區臨港大道上撞擊石墩後自燃,駕駛人不幸遇難。今年5月,在北京建國門內大街,一輛蔚來ES8將道路中央隔離帶撞毀,車輛前部損毀嚴重,所幸無人傷亡。

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鄲段發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輛特斯拉 Model S 直接撞上一輛正在作業的道路清掃車,Model S司機高先生不幸身亡。經調查,最終特斯拉承認車輛在案發時處於自動駕駛狀態。此事之後,特斯拉的宣傳標語也悄悄地從「自動駕駛」改為「自動輔助駕駛」。

「這次蔚來事故的原因跟特斯拉之前的事故幾乎一模一樣,對於靜止物體的識別,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存在極高的誤檢率。這個問題不管特斯拉、蔚來、小鵬還是理想,它們都解決不了。」那小川說,自動駕駛輔助功能當然可以用,但是各大車廠缺乏對自動輔助駕駛功能的說明。

就在不久前,華為自動駕駛產品部部長蘇箐用「殺人」字眼吐槽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但由於「殺人」兩字過於驚悚,蘇箐被華為免去職務。但這番議論,也讓行業警惕和反思自動駕駛的安全問題。


自動駕駛「倉促」商業化背後,行業內卷嚴重

由於過早地被納入到公眾視野,自動駕駛技術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和引導,造成了大眾對自動駕駛的過分信賴。

「之前新能源 汽車 都被吹的太猛了,某些觀念在人們腦海里根深蒂固之後就不好糾正,所以還是要適度宣傳。」一位熟悉自動駕駛的業內人士告訴AI 財經 社,自動駕駛風口太大,不排除存在很多車企為了競爭過分宣傳的現象。

AI 財經 社梳理發現,當前不少車企在智能 汽車 的宣傳上可以迴避技術限制和風險,反之採用很多曖昧概念,除了蔚來的「NOP」、小鵬的「NGP」等,還有車企創造出「L2.5級別自動駕駛」概念。然而,業內普遍認為,鑒於自動駕駛生態建設的復雜性和長期性,真實的自動駕駛將可能長期停留在L2階段,即部分自動駕駛,主要起輔助功能,駕駛員仍需手握方向盤、集中精力主導車輛。

然而,從車企到自動駕駛企業,目前都在極力推動自動駕駛的商業化。根據網路財報,截至2021年6月,網路ACE智能交通簽署千萬訂單的覆蓋城市增加至20個,是去年同期的4倍;此外,網路Robotaxi還樂觀預計,最快在2025年即可實現盈利。

此外,車企中,無論是特斯拉還是小鵬、蔚來、北汽極狐等,都在將自動駕駛能力作為產品的核心賣點。

知名車評節目《38號不止會評車》曾對比了小鵬NCP、蔚來 汽車 NOP、特斯拉NOA等最新版本的同一原理的領航輔助功能,結論是三款車型「洋相頻出,一個都沒法用」。對此,一位車評人表示,在當前的水平下,一切打著自動駕駛擦邊球的功能,都不是真正的自動駕駛。

「如果一定要使用自動駕駛,請務必時刻保持比人工駕駛更加專注的精力,時刻准備接管和修正車輛系統的錯誤判定和執行,把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裡。」上述車評人表示,「 汽車 廠家誇大事實宣傳這些功能的目的,是為了強行拔高用戶對於車輛的智能化印象,為自己的銷量和股價負責。」

需要釐清的是,現階段的自動駕駛系統根本不是代替人,而是輔助人來駕駛。

「總而言之,『自動駕駛代替人』這件事目前的技術根本達不到,關於車廠技術局限性也涉及到競爭問題,所以如果蔚來一味地宣傳自己NOP局限性,也會讓人家誤以為蔚來很差。」那小川向AI 財經 社表示,「其實整個智能 汽車 領域內卷十分嚴重,這個事情需要整個行業或者政府來監管強制要求,不然車廠肯定沒動力主動去宣傳自身系統的局限性。」

此外,政策層面的引導仍在建立中。在今年7月舉行的2021人工智慧大會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建明表示,「相應的標准體系也還沒有建立完善,包括產品准入、安全評價、測試認證等一套體系沒建立起來,政策法規仍然有挑戰。」

例如,有些用戶就對特斯拉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的理解存在偏差。在2020年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斯克曾對未來實現L5級別自動駕駛或是完全自動駕駛信心十足,彼時他還曾高調地表示,「我覺得我們已經非常接近L5級自動駕駛了。我有信心,我們將在今年完成開發L5級別的基本功能」。

在事故頻發之後,2020年12月28日,特斯拉終於在加州車輛管理局的一封致信中承認,Autopilot和FSD功能都不是自動駕駛系統,「我們發現這僅是一個夢想」。

信中稱,Autopilot是一個可選的駕駛員輔助功能套件,屬於SAE的L2級自動駕駛,功能包括交通感知巡航控制和自動轉向。FSD,被認為是「全自動駕駛」,是另一個可選功能套件,基於Autopilot打造,也屬於SAE的L2級自動駕駛,都需要駕駛員保持主動監督。

盡管2017年奧迪A8是最早宣布推出搭載L3級別自動駕駛系統,但該車型也被質疑根本沒有真正應用過這一功能。2020年至今,多家車企紛紛表示已擁有L3級自動駕駛技術儲備,本田、寶馬也宣布量產L3級別自動駕駛 汽車 ;自主品牌中,長安、廣汽等車企紛紛發布了具備L3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

可事實卻是,在全球智能駕駛行業中,沒有一款量產車能真正達到L3。

「L2到L3有一個大的鴻溝,而小鵬 汽車 目前能做到L2.75級自動駕駛。」小鵬 汽車 汽車 副總裁、互聯網中心負責人紀宇曾表示,實現L5級別自動駕駛之前,先需要解決人車混流的問題,這是最大難題。

「當前各個企業為了突出智能化的標簽,突出智能駕駛功能,在公司層面宣傳自己的先進 科技 ,到銷售層面大家也都在給自己加戲。因此,我們現在所有能買到的量產車都是L2及以下的輔助駕駛,為了創業故事連貫性,車企才都去講自動駕駛,但從技術層面來講,目前的車輛都停留在輔助駕駛階段。」資深 汽車 工程師朱玉龍表示。

「自動駕駛是我們終極追求的目標,但是我們現在還是處於以輔助駕駛為主的階段,自動駕駛只能是在特殊的場景通過閉環來實現。」付於武向AI 財經 社表示,「在城市全場景的工況下,我們輕易不要談自動駕駛,多談一些智能駕駛,行業少炒作自動駕駛的概念,這樣才能對產業的發展有利,對廣大的消費者有利,這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程靚對本文亦有貢獻)

『陸』 涵江過年時的風俗

【過大暑】大暑節吃荔枝、米糟和羊肉。米糟是用米飯發酵透熟的,加紅糖煮食。俗叫「過大暑」。

【七夕】農歷七月初七是神話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婦女向織女星乞巧,叫乞巧節。少女少婦於「七夕」用黃豆和紅糖炒成「炒豆」和果酒,擺在庭中,向織女星禮拜「乞巧」以五色線穿針七七四十九次,誰先穿過的是得巧。

【七月半】農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俗叫「七月半」。民間以金果、豬頭等禮品祭祀祖先。這時,焚化楮帛、紙錢甚多,熱氣熏人,俗叫「公媽熱」。出嫁女子,如遇父母新亡,應於十三日送祭禮到娘家,俗叫「送紙」。第一次「送紙」叫「送頭年紙」,有「十三十四,擔來擔去」的俗諺。中元節又是「普度鬼魂」之節。新中國成立後,「普度」舊俗已廢。「七月半「祭祖習俗仍存。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也稱團圓節。已嫁女兒以豬肉、白果、米粉、板栗等送給娘家,俗叫「送秋」。在外親人多回家和家人團聚,同吃炒米粉、香芋、白果、栗子,俗叫「做秋」。中秋夜遊白塘玩月,是涵江人得天獨厚的賞心樂事。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日是重陽節,俗叫「九重陽」。農家用晚米磨漿拌入紅糖,加適量明礬、食用紅蒸成九層重疊、可以逐層揭開的米果,俗叫「九重果」。並以此果過節、祭墓。

【冬至】俗叫「冬節」。冬至前一日晚上俗叫「冬至暝」,廳堂桌上點紅燭,以紅柑作「果盒」,上插「三春」(福祿壽紙花)一支,用紅紙封新箸一副,生薑、板糖各一塊,放鞭炮後,全家人圍在「大笠弧」四周,用糯米粉和水調和推壓成條塊,把它搓成桂元核那樣大的「丸仔」,俗中「搓丸」,也叫「關門搓丸」。「丸子」為白色,當年有新婚夫婦,則是紅色。有的捏元寶、聚寶盆和小狗形狀,俗謂「運氣好,狗仔銜元寶」;有的捏飼喜鵲的「丸仔」,俗叫「客鳥丸」。「冬至暝」最長,有「愛吃丸仔湯,盼啊天未光」的俗諺。冬至早以「紅糖丸仔湯」祭祖後,一家人分吃。把「丸子」粘貼在門框上,以供「門神戶尉」,祈保平安。又把「客鳥丸」放於屋瓦上,喜鵲爭食之聲嗶然,俗叫「報喜」。冬至節也有掃墓習俗。新中國成立後,民間搓丸之俗仍存。

【除夕】農歷十二月開始准備辭舊迎新,外出親人,多回家「過年」。十二月十六「做尾牙」,和「頭牙」一樣隆重。舊時,商家老闆結清店員工資,以示雇約終止。二十日以後,各家選個晴日(須雙日)大掃除,清理屋內外衛生,打掃後還要巡視其有無干凈,俗叫「掃巡」。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官三民四」),各家備辦禮品送神朝天,俗叫「送年」(正月初四「迎年」),祭灶公的禮品都是甜的,其中必須有一碟「油煎果」(俗叫「送年果」),很甜,並把它往灶公嘴上一抹,意在讓他吃了甜,心甘嘴短,「上天奏事」時會代人家隱惡揚善。這一習俗,新中國成立後漸廢。二十五日,俗叫「二十五日頭」,忌吵架,忌出門,不得討債。樂善好施的人,在涵江城隍廟為窮人施捨錢米,俗叫「放米」。二十八日貼虛搭春聯。春聯多由塾師代筆,寫上迎春吉祥句。涵江貼的「白頭春聯」,相傳是清兵入莆時,濫殺百姓,受難家屬貼白聯誌哀。「過年」時,清政府強迫百姓貼紅聯歌頌「新朝新政」,有人貼紅聯時,讓原來白聯上露出一截,表示反抗。從此,貼「白頭春聯」就形成習俗。「做歲」吃紅團,「番薯起」。紅團以糯米或綠豆或地瓜干為餡,以拌食用紅的米米祭皮包餡,印成模擬的「紅團」,上面點紅蒸成。

十二月最後一天是除夕,俗叫「三十暝」。除夕凌晨一時左右,家家紅燭高燒,香煙裊裊,以豐盛牲禮祭神祀祖,俗叫「辭年」。晚上燈火輝煌,全家男女同桌食酒菜;在外未回家的親人,也留個座位,表示全家團圓,俗叫「圍爐」。盤菜十二碗,全雞、全魚;小菜八碟卜伍,精緻可口,有「好食三十暝」的俗諺。小菜中的咸蟲戈,要十個腳的,俗叫「十戈全」,寓十全十美之意。一碟生豆腐,一碟生蟲代,傳說這是古代莆田苗民生食的遺俗。漢人怕孩子在節日說晦氣話,「圍爐」時,先把豆腐或蟲代往孩子嘴上一抹,俗叫「過竅」。如有失言,也認為「化外人」(苗民)說的,不礙事(此俗早廢)。「圍爐」後,長輩給下輩「壓歲錢」。小孩放鞭炮、玩焰火;大人談談笑笑,通宵不眠,俗叫「守歲」。除夕是窮人還債的最後一天,負債人被債主所迫往往不敢回家過年。城隍廟於「三十暝」演戲,讓負債人去看戲避債,債主不敢在城隍爺面前討債,俗叫「三十暝看爐戲」。新中國成立後,大掃除、貼春型譽或聯、祭神祀祖,圍爐家宴之風仍在,避債之俗不見

熱點內容
七夕口紅文章 發布:2025-05-14 20:25:35 瀏覽:142
用長方形紙折一朵花 發布:2025-05-14 20:19:58 瀏覽:446
櫻花漫舍網站 發布:2025-05-14 20:18:23 瀏覽:979
古街小綠植 發布:2025-05-14 20:09:00 瀏覽:434
養盆栽文案 發布:2025-05-14 20:07:32 瀏覽:40
七夕甜蜜打卡 發布:2025-05-14 20:07:29 瀏覽:339
露台綠植布局 發布:2025-05-14 20:06:45 瀏覽:521
北京養梅花鹿 發布:2025-05-14 20:01:53 瀏覽:367
鞋型蘭花 發布:2025-05-14 19:59:25 瀏覽:936
床頭適合放什麼綠植 發布:2025-05-14 19:30:41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