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語集錦 » 七夕的古句

七夕的古句

發布時間: 2023-03-19 01:26:06

㈠ 關於七夕的古詩。

關於七夕的古詩如下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牛郎織女分在銀河的兩端,這首詩歌抓住銀河、機杼這些和牛郎織女的神話相關的物象,借寫織女有情思親、無心織布、隔河落淚、對水興嘆的心態,實際來比喻人間的離婦對辭親去遠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將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若現於紙上,意蘊深沉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古人寫牛郎織女分離的痛苦,多是抒發自己內心的離別之苦,這首詩就是描寫失意宮女孤獨的生活和凄涼的心境。
一個秋天的晚上,銀白色的蠟燭發出微弱的光,一個孤單的宮女用小扇子撲打著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夜已深了,寒意襲人,可宮女還沒去休息,而是久久眺望著天上的牽牛織女星。
是牽牛織女觸動了她的心事:感動真摯的愛情,什麼時候我也能擁有呢?

《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這首詩描寫了古時人們過七夕的情景。七夕節時,家家望向碧藍的天空,好像看到了牽牛織女在鵲橋相會的情景。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一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卧在那茫茫的銀河上, 聽著織女的佩環丁冬,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
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一年復一年,悵然間抬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亘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不那麼明顯。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一直以來,人們都對牛郎織女寄予深深的同情。但秦觀卻別具一格,他說: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種的戀愛觀,使這首詞在同類詞中脫穎而出,傳誦千年。

《鵲橋仙·七夕》
宋·蘇軾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
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這個七夕,蘇軾依依不捨地送走了朋友。此詞上闋寫七夕之事,緊貼詞牌之意,為友人離別之愁思開懷。下闋以晉人遇仙的典故人詞,寫和友人歡聚的快樂及離別的感慨。
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藉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緊扣七夕,格調上用飄逸超曠取代纏綿悱惻之風,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爾不群的姿態。

《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這首詞大約是李清照同丈夫婚後又離居的時期所作。
丈夫遠行後,正逢七夕佳節,李清照獨自在家,引起了對丈夫的思念。她想到天上的牛郎織女,今夜尚能聚首,而人間的恩愛夫妻,此刻猶兩地分離。濃重的離情別緒,鑄就了這首凄婉動人的詞作。

《惜秋華·七夕》
宋·吳文英
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
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
人間夢隔西風,算天上、年華一瞬。
相逢,縱相疏、勝卻巫陽無准。
何處動涼訊。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
彩雲斷、翠羽散,此情難問。
銀河萬古秋聲,但望中、婺星清潤。
輕俊。度金針、漫牽方寸。
這首詞是詞人借七夕抒發對所愛女子無由再會的感嘆。
七夕時,牛郎織女相會,只一瞬。可縱然只有一次,總好過愛人的生離死別,見面無期,所以,這樣說來,牛郎織女還是幸運的。

《沉醉東風·七夕》
元·盧摯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
蛛絲度綉針,龍麝焚金鼎。
慶人間七夕佳令。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這支小令化用唐杜牧《秋夕》,繪製成一幅靜夜(望天河)圖。七夕之夜,月明風清,人們焚起香來慶賀節日。渴望著心靈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針錢在梧桐樹影下乞巧,看牛郎織女相會。
這支曲子描繪了古時人們過七夕時的情景,具有一定的民俗學價值。

《七夕》
明·德容
玉露金風報素秋,穿針樓上獨含愁。
雙星何事今宵會,遺我庭前月一鉤。
德容,明末清初江南女僧。
古時的七夕佳節,女子們都聚集歡會,乞巧求福。而德容卻沒有這個心情。她留心的不是牛女的團聚,而是團聚之後的斷腸離別。這自然與她的家破國亡,流落異鄉的特殊遭遇有關。

㈡ 有關七夕的古詩詞

關於七夕的古詩如下:

1、《鵲橋仙·纖雲弄巧》秦觀〔宋代〕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秋夕》杜牧〔唐代〕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3、《迢迢牽牛星》佚名〔兩漢〕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4、《鵲橋仙·七夕》蘇軾〔宋代〕

緱山仙子,高清雲渺,不學痴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慾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5、《西江月·新秋寫興》劉辰翁〔宋代〕

天上低昂似舊,人間兒女成狂。夜來處處試新妝。卻是人間天上。

不覺新涼似水,相思兩鬢如霜。夢從海底跨枯桑。閱盡銀河風浪。

㈢ 七夕的古詩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那麼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七夕的古詩大全,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夕的古詩 1

1、《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3、《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七夕》

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5、《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6、《燕歌行》

(三國)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7、《塞外七夕》

(清)納蘭容若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橋又迎河鼓。

清漏頻移,微雲欲濕,正是金風玉露。

兩眉愁聚。待歸踏榆花,那時才訴。

只恐重逢,明明相視卻無語。

人間別離無數,向瓜果筵前,碧天凝竚。

連理千花,相思一葉,畢竟隨風何處。羈棲良苦。

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孫,笑人愁似許。

8、《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七夕的古詩 2

1、《寒竹篇》

元·傅若金

寒竹依澗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陽散華景,枝葉被光彩。

及茲芳歲闌,使我憂心每。

遽悲凜節變,但恐驚塵免。

寒奧既宜異,遲暮復焉悔。

淇園蔭未息,解谷音憂在。

君子夙相好,深懷邈雲海。

竹性諒糜遷,人心懼中改。

願言卒封植,勿使傷樵採。

2、《新竹》

唐·元稹

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3、《酬人雨後玩竹》

唐·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

4、《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5、《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具懷鴻鵠志,苦有鳥鳥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6、《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餘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梢梢有餘清。

最愛返窗卧,秋風枝有聲。

7、《竹里館》

唐·裴迪

來過竹里館,日與道相親。

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

8、《同郭參謀崔僕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唐·劉長卿

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

蒙籠低冕過,青翠卷簾看。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

開花成鳳實,嫩筍長漁竿。

靄靄軍容靜,蕭蕭郡宇寬。

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

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

不知軒屏側,歲晚對袁安。

9、《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10、《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唐·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輕籜抱虛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

諒無要津用,棲息有餘陰。

11、《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汁液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阿,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12、《徐竹隱》

元·王冕

過江修竹靜郊居,門外陰陰千畝余。

直節不移高士操,息交那與俗人書?

卧聽翠雨飛瓴,笑清風過綺疏。

卻掃紅塵喧境寂,歲寒分席待樵漁。

七夕的古詩 3

(一)

蓮蕊飄香皓月明,湖中荷葉似雲屏。

一河隔斷相思夢,兩岸感懷天下情。

王母細言拆散事,兒童翹首數星瑩。

千年絕唱鵲橋會,祁盼銀河愛意生。

(二)

一卷詩書任我翻,泠泠疏影奈何天。

纖腰遠映雙飛曜,別淚重瞳九點煙。

千疊錦琴終白石,一鄉雲水寂寒鵑。

河流風助沖堤岸,直覺鍾情有所憐。

(三)

雲祥月曉伴長空,

遙望牛郎織女星。

牧笛不奏春耕曲,

竹梭不貫織布聲。

兩相情願難相見,

銀河彌漫浪千重。

輕舟不渡堤上岸,

柳絲不斷化長風。

七夕的古詩 4

幽情

鵲橋煙雨落雙肩

離歌幽怨千百年

端坐窗前空憶願

望穿秋水盼君還

愚情

仰望仙女聚佳期

獨人雙肩何所依

心慕天仙有傾訴

感嘆凡人為情愚

亦情

凝望銀河鋪天穹

彩橋高架鳥鵲鳴

千古佳話傳今世

煙雨過後現彩虹

別情

遙寄天穹兩顆星

鵲橋真情舞東風

夜半驟然一陣雨

仙子灑淚話別情

珍情

讀罷春秋化作煙

千古痴人鵲橋仙

銀河橫渡真情現

今宵雨後盼他年

怨情

守望銀河天穹間

鵲橋隱現雲霧端

停車駐足抬頭望

煙花散盡誰是仙

七夕的古詩 5

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

【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七夕宴懸圃二首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時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

【唐】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七夕

【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彷彿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

楚塞餘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雲埋老樹空山裡,彷彿千聲一度飛。

七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

【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賦詠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雲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㈣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

關於七夕節的古詩如下:

1、《七夕》

作者:宋代楊朴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譯文:在未曾相會的時候,牽牛星的心意,不知怎樣,據我替他設想,需要邀請織女星來,弄那織棉的金梭子。年年的賜給人間的許多巧,卻不知道人間的巧事到底有多少。

2、《七夕》

作者:唐代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譯文:雲霄上掛著彎彎的月亮,讓今夜的天空顯得淡然明朗。自古以來的秋夕節都是在此刻。牽牛織女的團聚的歡情和離別的悵恨不知道有多少,都在歸入到七夕之夜當中。

3、《乞巧》

作者:唐代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4、《秋夕》

作者: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在秋夜裡燭光映照著畫屏,手拿著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里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5、《他鄉七夕》

作者:唐代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譯文:身在他鄉恰逢乞巧,看著所住途中旅店心中羈旅愁緒更甚。遠離故土,不見妻子月下穿針,心中空空只余孤寂,懷念家鄉。微風拂過帶走盛夏的炎熱,新月當空,初秋已快來臨。
是誰在忍著心中愁痛偷偷的看著銀河?就是那遙遠天際的牽牛星。

㈤ 七夕古詩有哪些

七夕一般指七夕節。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那麼七夕古詩有哪些呢?

1、 《乞巧》林傑(唐):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2、 《鵲橋仙》范成大(宋):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3、 《七夕曲》王建(唐):河邊獨自看星宿,夜織天絲難接續。拋梭振鑷動明璫,為有秋期眠不足。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流蘇翠帳星渚間,環佩無聲燈寂寂。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明星未出少停車。

4、 《鵲橋仙》秦觀(宋):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5、 《辛未七夕》李商隱(唐):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以上就是對於七夕古詩有哪些的相關內容。

㈥ 關於七夕的古詩

關於七夕的古詩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古詩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關於七夕的古詩,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七夕的古詩1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夕

【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

【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七夕宴懸圃二首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時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

【唐】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周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七夕

【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彷彿虛無為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

楚塞餘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雲埋老樹空山裡,彷彿千聲一度飛。

七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

【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

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

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賦詠成篇

【唐】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雲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關於七夕的古詩2

幽情

鵲橋煙雨落雙肩

離歌幽怨千百年

端坐窗前空憶願

望穿秋水盼君還

愚情

仰望仙女聚佳期

獨人雙肩何所依

心慕天仙有傾訴

感嘆凡人為情愚

亦情

凝望銀河鋪天穹

彩橋高架鳥鵲鳴

千古佳話傳今世

煙雨過後現彩虹

別情

遙寄天穹兩顆星

鵲橋真情舞東風

夜半驟然一陣雨

仙子灑淚話別情

珍情

讀罷春秋化作煙

千古痴人鵲橋仙

銀河橫渡真情現

今宵雨後盼他年

怨情

守望銀河天穹間

鵲橋隱現雲霧端

停車駐足抬頭望

煙花散盡誰是仙

㈦ 七夕的古詩有哪些

導語:關於七夕的古詩有哪些?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關於七夕的古詩有哪些

一、 露蛩初響,機杼還催織。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二、 幸回郎意且斯須,一年中別今始初。 —— 王建《七夕曲》

三、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 孟浩然《他鄉七夕》

四、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五、 緱山仙子,高情雲渺,不學痴牛?女。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六、 分鈿擘釵涼葉下。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七、 西風吹鶴到人間。 —— 吳文英《訴衷情七夕》

八、 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九、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 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十、 待付與、溫柔醉鄉。 —— 劉鎮《柳梢青七夕》

十一、 已駕七香車,心心待曉霞。 —— 李商隱《壬申七夕》

十二、 高樹數聲蟬送晚。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十三、 遙愁今夜河水隔,龍駕車轅鵲填石。 —— 王建《七夕曲》

十四、 夜色銀河情一片。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十五、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十六、 留連,有殘蟬韻晚,時歌金縷。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十七、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 李商隱《辛未七夕》

十八、 玉纖暗數佳期近,已到也、忽生幽恨。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十九、 鶴鉤空帶蛛絲卷。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關於七夕的古詩有哪些

一、 瓜果幾度凄涼,寂寞羅池客。 ——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二、 花庭開粉席,雲岫敞針樓。 —— 李嶠《同賦山居七夕》

三、 怕聞井葉西風到。 —— 吳文英《秋蕊香七夕》

四、 天公定亦憐嬌俊,念兒女,經年愁損。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五、 尋思不似鵲橋人,猶自得、一年一度。 —— 趙以夫《鵲橋仙富沙七夕為友人賦》

六、 恨無端、添葉與青梧,倒減卻、黃楊一寸。 —— 顧貞觀《步蟾宮閏六月七夕》

七、 陳跡曉風吹霧散。 —— 吳文英《鳳棲梧甲辰七夕》

八、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九、 笑倩誰扶,又被春纖,攪住吟須。 —— 喬吉《折桂令七夕贈歌者》

十、 天如水,團扇撲流螢。 —— 呂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十一、 七夕年年信不違,銀河清淺白雲微,蟾光鵲影伯勞飛。 —— 毛文錫《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違》

十二、 流蘇翠帳星渚間,環佩無聲燈寂寂。 —— 王建《七夕曲》

十三、 東飛烏鵲西飛燕。 —— 陳師道《菩薩蠻七夕》

十四、 問歡情幾許?早收拾、新愁重織。 —— 張?《奪錦標七夕》

十五、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謝。 —— 嚴蕊《鵲橋仙碧梧初出》

十六、 乞巧雙蛾加意畫。 —— 晏幾道《蝶戀花喜鵲橋成催鳳駕》

十七、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 徐凝《七夕》

十八、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 林傑《乞巧》

十九、 卻扇藏嬌,牽衣索笑,今夜差涼。 —— 劉鎮《柳梢青七夕》

二十、 匆匆便倒離尊,悵遇合、雲銷萍聚。 —— 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㈧ 「七夕」的古詩詞

有關「七夕」的古詩詞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古詩准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有關「七夕」的古詩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七夕」的古詩詞1

1、《古詩十九首之一》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2、《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3、《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七夕》

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綉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5、《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6、《燕歌行》

(三國)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7、《塞外七夕》

(清)納蘭容若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橋又迎河鼓。

清漏頻移,微雲欲濕,正是金風玉露。

兩眉愁聚。待歸踏榆花,那時才訴。

只恐重逢,明明相視卻無語。

人間別離無數,向瓜果筵前,碧天凝竚。

連理千花,相思一葉,畢竟隨風何處。羈棲良苦。

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孫,笑人愁似許。

8、《行香子》

(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有關「七夕」的古詩詞2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

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

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

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

自掐檀痕教小伶。

《秋夕》

————(唐)杜牧

紅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夜女歌》

————(晉)無名氏

婉孌不終夕,

桑蠶不作繭,

盡夜長懸絲。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

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

山眉澹碧月眉黃。

有關「七夕」的古詩詞3

古詩十九首之一漢·無名氏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抒。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月七日夜詠牛女詩

南北朝·謝惠連

落日隱櫩楹,升月照簾櫳。

團團滿葉露,析析振條風。

蹀足循廣除,瞬目矖曾穹。

雲漢有靈匹,彌年闕相從。

遐川阻昵愛,修渚曠清容。

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

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

傾河易回斡,欵情難久悰。

沃若靈駕旋,寂寥雲幄空。

留情顧華寢,遙心逐奔龍。

沉吟為爾感,情深意彌重。

燕歌行

三國·魏·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雁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七夕夜女歌

晉·佚名

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

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

七夕

唐·沈佺期

秋近雁行稀,天高鵲夜飛。妝成應懶織,今夕渡河歸。

月皎宜穿線,風輕得曝衣。來時不可覺,神驗有光輝。

七夕賦詠成篇

唐·沈叔安

皎皎宵月麗秋光,耿耿天津橫復長。

停梭且復留殘緯,拂鏡及早更新妝。

彩鳳齊駕初成輦,雕鵲填河已作梁。

雖喜得同今夜枕,還愁重空明日床。

七夕詩

唐·趙璜

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

莫嫌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

欲減煙花饒俗世,暫煩雲月掩樓台。

別時舊路長清淺,豈肯離情似死灰。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權德輿

佳期人不見,天上喜新秋。玉佩沾清露,香車渡淺流。

東西一水隔,迢遞兩年愁。別有穿針處,微明月映樓。

和長孫秘監七夕

唐·任希古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

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

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空接靈台下,方恧辨支機。

和東觀群賢七夕臨泛昆明池

唐·任希古

秋風始搖落,秋水正澄鮮。飛眺牽牛渚,激賞鏤鯨川。

岸珠淪曉魄,池灰斂曙煙。泛查分寫漢,儀星別構天。

雲光波處動,日影浪中懸。驚鴻絓蒲弋,游鯉入庄筌。

萍葉疑江上,菱花似鏡前。長林代輕幄,細草即芳筵。

文峰開翠瀲,筆海控清漣。不挹蘭樽聖,空仰桂舟仙。

和李公七夕

唐·任希古

落日照高牖,涼風起庭樹。悠悠天宇平,昭昭月華度。

開軒卷綃幕,延首晞雲路。層漢有靈妃,仙居無與晤。

履化悲流易,臨川怨遲暮。昔從九春徂,方此三秋遇。

瑤駕越星河,羽蓋凝珠露。便妍耀井色,窈窕凌波步。

始閱故人新,俄見新人故。掩淚收機石,銜啼襞紈素。

惆悵何傷已,裴回勞永慕。無由西北歸,空自東南顧。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詞

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

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白居易《長恨歌》

㈨ 七夕的古詩

七夕的古詩1

七夕

(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錦瑟

(唐)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

(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庄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七夕的古詩2

1、《寒竹篇》

元傅若金

寒竹依澗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陽散華景,枝葉被光彩。

及茲芳歲闌,使我憂心每。

遽悲凜節變,但恐驚塵免。

寒奧既宜異,遲暮復焉悔。

淇園蔭未息,解谷音憂在。

君子夙相好,深懷邈雲海。

竹性諒糜遷,人心懼中改。

願言卒封植,勿使傷樵採。

2、《新竹》

唐元稹

冉冉飄凝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

惟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3、《酬人雨後玩竹》

唐薛濤

南天春雨時,那鑒雪霜姿。

眾類亦雲茂,虛心寧自持。

多留晉賢醉,早伴舜妃悲。

晚歲君能賞,蒼蒼盡節奇。

4、《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5、《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具懷鴻鵠志,苦有鳥鳥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6、《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適,閉門秋草生。

何以娛野性,種竹百餘莖。

見此激上色,憶得山中情。

有時公事暇,盡日繞欄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陰未成。

已覺庭宇內,梢梢有餘清。

最愛返窗卧,秋風枝有聲。

7、《竹里館》

唐裴迪

來過竹里館,日與道相親。

出入惟山鳥,幽深無世人。

8、《同郭參謀崔僕射淮南節度使廳前竹》

唐劉長卿

昔種梁王苑,今移漢將壇。

蒙籠低冕過,青翠卷簾看。

得地移根遠,經霜抱節難。

開花成鳳實,嫩筍長漁竿。

靄靄軍容靜,蕭蕭郡宇寬。

細音和角暮,疏影上門寒。

湘浦何年變,山陽幾處殘。

不知軒屏側,歲晚對袁安。

9、《嚴鄭公宅同詠竹》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陰過酒樽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剪伐,會見拂雲長。

10、《巽公院五詠苦竹橋》

唐柳宗元

危橋屬幽徑,繚繞穿疏林。

迸籜分苦節,輕籜抱虛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蕭蕭吟。

差池下煙日,嘲哲鳴山禽。

諒無要津用,棲息有餘陰。

11、《野竹》

元吳鎮

野竹野竹絕可愛,汁液扶疏有真態。

生平素守遠荊榛,走壁懸崖穿石埭。

虛心抱節山之阿,清風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將如何,渭川淇澳風煙多。

12、《徐竹隱》

元王冕

過江修竹靜郊居,門外陰陰千畝余。

直節不移高士操,息交那與俗人書?

卧聽翠雨飛瓴,笑清風過綺疏。

卻掃紅塵喧境寂,歲寒分席待樵漁。

七夕的古詩3

一.玄都五府風塵絕,碧海三山波浪深;桃實千年非易待,桑田一變已難尋。

二.別有仙居對三市,金闕銀宮相向起;台前鏡影伴仙娥,樓上簫聲隨鳳史。

四.雙童綽約時游陟,三鳥聯翩報消息;盡言真侶出遨遊,傳道風光無限極。

五.宋玉愁空斷,嬌饒粉自紅;歌聲春草露,門掩杏花叢。

六.注口櫻桃小,添眉桂葉濃;曉奩妝秀靨,夜帳減香筒。

七.鈿鏡飛孤鵲,江圖畫水葒;陂陀梳碧鳳,腰裊帶金蟲。

八.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月分蛾黛破,花合靨朱融。

九.發重疑盤霧,腰輕乍倚風;密書題豆蔻,隱語笑芙蓉。

十.莫鎖茱萸匣,休開翡翠籠;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十一.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十二.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二秋葉神媛,七夕望仙妃。

十三.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鵲橋波里出,龍車霄外飛。

十四.露泫低珠佩,雲移薦錦衣;更深黃月落,夜久靨星稀。

十五.空接靈台下,方恧辨支機;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

十六.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神光意難候,此事終蒙朧。

十七.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

十八.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

十九.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

二十.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終。

二十一.又近中元,素秋時候;月皎風高,漸涼生襟袖。

二十二.灝氣澄凝,是誰清白,應此□□秀;味洗膏粱,才侔沈謝,三朝勛舊。

二十三.好是新來,日臨連帥,化格黔黎,政歸仁厚。

二十四.早禱群祠,有雨隨車驟;願與寰區,共資膏澤,歲歲稱眉壽。

二十五.孝感靈泉,涓涓不絕,斟為醇酎。

二十六.坐中客。共千里.瀟湘秋色。

二十七.漸萬寶西成農事了,稏看.黃雲阡陌。

二十八.喬□橘洲風浪穩,岳鎮聳.倚天青壁。

二十九.追前事.興亡相續,空與山川陳跡。

三十.都會繁盛,依然似昔;聚翠羽明珠三市滿,樓觀涌.參差金碧。

三十一.乞巧處.家家追樂事,爭要做.豐年七夕。願明年強健,百姓歡娛,還如今日。

三十二.秋到郊原日夜涼,黍禾高下已垂黃;荷花猶有晚來香,天上佳期稱七夕。

三十三.人間好景是秋光,竹洲有月可徜徉。

三十四.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三十五.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三十六.桑蠶不作繭,盡夜長懸絲;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三十七.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三十八.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三十九.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熱點內容
七夕口紅文章 發布:2025-05-14 20:25:35 瀏覽:142
用長方形紙折一朵花 發布:2025-05-14 20:19:58 瀏覽:446
櫻花漫舍網站 發布:2025-05-14 20:18:23 瀏覽:979
古街小綠植 發布:2025-05-14 20:09:00 瀏覽:434
養盆栽文案 發布:2025-05-14 20:07:32 瀏覽:40
七夕甜蜜打卡 發布:2025-05-14 20:07:29 瀏覽:339
露台綠植布局 發布:2025-05-14 20:06:45 瀏覽:521
北京養梅花鹿 發布:2025-05-14 20:01:53 瀏覽:367
鞋型蘭花 發布:2025-05-14 19:59:25 瀏覽:936
床頭適合放什麼綠植 發布:2025-05-14 19:30:41 瀏覽: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