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七夕
七夕節的流傳源於牛郎織女,七夕節的小情侶們都會在一起約會,但有許多人發現在今年有兩個七夕節,這是為什麼呢?2022年的都有多少個情人節?和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今年的情人節吧。
2022年為什麼有兩個七夕
七夕情人節是七月七日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後面就成為了現在的七夕情人節;這個2月14日是後面數字文字衍生而來的寓意是「愛一世」
2022年的情人節有哪些
一年有14個情人節。除了我們熟知的七夕和2月14之外,每個月的14日都是不同意義的情人節,再加上現在由網路衍生出來的「520」諧音為我愛你,所以5月20日也被網友譽為網路情人節,這樣一共加起來一年就有14個情人節了。
1月14日日記情人節
2月14日情人節(西方傳統的情人節)
3月14日白色情人節
4月14日黑色情人節
5月14日玫瑰情人節
5月20日「520」情人節
6月14日親親情人節
7月14日銀色情人節
8月14日綠色情人節
8月25日七夕情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
9月14日相片情人節
10月14日葡萄酒情人節
11月14日電影鄭運情人節
12月14日擁抱情人節
最早的情人節
有史可查的現代意義上的瓦倫丁情人是在十五世紀早期。法國年輕的奧爾良大公在阿根科特(Agincourt)戰役中被英軍俘虜,然後被關在倫敦塔中很多年。他寫給妻子很多首情詩,大約60首保存至今。
情人節的由來
雖然情人節一說起源於西方,但是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關於情人節的傳說。
1、中國的情人節——七夕節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巧夕等,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七舉辦,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最早是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晚上舉行,故名「七夕」。
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隨著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知租的美麗愛情傳說。相傳每年的七夕牛郎織女都會在鵲橋上相會,也因此,七夕節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也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2、西方的情人節
在西方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在每年的公歷2月14日,西方關於情人節的由來有這樣的一個傳說:據說瓦倫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個時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著危險和死亡。
為掩護其他殉教者,瓦倫丁被抓住,投入了監牢。在那裡他治癒了典獄長女兒失明的雙眼。當暴君聽到這一奇跡時,他感到非常害怕,於是將瓦倫丁斬首示眾。
據傳說,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倫丁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告別信,落款是: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倫丁)。當天,典獄長的女兒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喊猛梁。自此以後,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㈡ 為什麼會有兩個七夕節的
歷丙戌年(俗稱狗年)將有13個月,共計385天,重復的那個月——七月稱為閏七月。為什麼是閏七月?
農歷為保持和公歷(陽歷)的回歸年同步,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解決。
農歷為什麼會有閏月?為什麼今年農歷閏七月?——農歷置閏月是為了協調回歸年與農歷年的矛盾,能使月份和季節的變化比較吻合。
經天文學家觀察計算:回歸年(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為365.2422日,朔望月(月亮運行的一個周期)的平均時間為29.5306日。12個朔望月為354.3672日,比回歸年少10.88天。如果每12個朔望月定為農歷的一年,就會出現天時與歷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如農歷某年春節為大雪紛飛的寒冬,過十幾個春秋農歷年就會出現在赤日炎炎的盛夏的怪現象。
為了使月份和季節的變化比較吻合,我們的祖先經天文觀測計算,找出了科學的「閏月」辦法,在19個回歸年中加7個閏月後,只差:6939.6910-6939.6018=0.0892(天),這已經是夠精確的了,所以現行的農歷採用的是十九年七閏法。
至於農歷閏哪個月?決定於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說一年有二十四節氣,只是一種傳統的說法,嚴格的說一年有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在農歷中每個月都有固定的中氣,如雨水是一月的中氣;春分是二月的中氣;穀雨是三月的中氣……。由於兩個節氣或兩個中氣之間平均日數為365.2422/12=30.4368日,與朔望月有近一天的差數。因此,中氣在農歷月份中的日期會逐月有將近一天的推遲。這樣繼續下去,必然有的月份的中氣會落在這個月的最後一兩天,那麼下一個月中就很可能沒有中氣了,而是發生在再下一個的月初了。由於每月都有自己固定的中氣,那麼,把沒有中氣的月份叫做上一個月的閏月。如的2004年春分(二月中氣)是二月30日,下一個月只有清明一個節氣,而未出現穀雨這一三月的中氣,所以2004年年閏二月。今年的處暑(七月中氣)是七月30日,下一個月只有白露一個節氣,而未出現秋分這一中氣,只有設置閏七月後,秋分這一八月的固定中氣才可以在八月出現,所以今年閏七月。
㈢ 為什麼一年會有2個七夕
兩個七夕是因為為錯過第一個七夕的人再創造一個機會的,不是謊言也不是欺騙而是為天下有情人祝福!有情人終成眷屬!
㈣ 今年兩個七夕是什麼意思
就是出現了閏七月,從而出現兩個七月初七的情況。
閏月指的是陰歷版中的一種現權象,陰歷是按照月亮的圓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虧的周期。
閏月是陰陽歷中為使歷年平均長度接近回歸年而增設的月。
陰陽歷以朔望月的長度(29.5306日)為一個月的平均值,全年12個月,同回歸年(365.2422日)相差約10日21時,故需要置閏,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二個月,十九年閏七個月。
閏月加在某月之後叫「閏某月」,如已經過去的2009年農歷閏月為己丑年閏五月(2009年6月23日——2009年7月21日),2012年農歷閏月為的壬辰年閏四月(2012年5月21日——2012年6月18日)等。
㈤ 為什麼今年有2個7夕情人節
http://blog.taocu.com/m/50600/log/2006/27287.shtml
7月31和8月30日是雙七夕(38年一次)
今年(2006年)的中國情人節「七月七」由於恰逢閏七月,出現了38年一遇的兩個七夕節,分別是陽歷7月31日和8月30日。
解釋:農歷出現閏年是因為農歷一年約為354天,而陽歷一年中有365天,兩者相差約11天,為了平衡兩者之間的差距,每19年農歷要置7個閏月。今年是農歷狗年,七月後的那個月只有節氣白露,立秋後的中氣處暑落到另一個月去了,這樣七月後便出現一個沒有中氣的月份。(說到今年閏七月,因為我們在今年農歷的第八個月份當中沒有一個中氣,所以就把第八個月份設置為閏七月,就是有兩個七月。)
陽歷、陰歷和陰陽歷,今年為何閏七月?
新年伊始,當人們翻閱新的日歷時,便會發現明年(狗年)農歷七月緊隨其後的不是八月,而是「閏七月」。為什麼明年會多出個「閏七月」呢?要弄清其中的道理,就要從歷法談起。
歷法可分為陽歷、陰歷、陰陽歷三種。陽歷是以太陽周年視運動周期(即回歸年,等於365.2422日)為一年,一年劃分成12個月,它與月亮運動毫無關系。根據嚴厲日期,可知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但它不能顯示月亮的圓缺,這對那些需要根據月相了解潮汐變化的人來說是不便的。
陰歷則以月亮的圓缺周期(即朔望月,等於29.5306日)為一個月,積12個月為一年。它完全不考慮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規律,因而陰歷的日期不能顯示四季冷暖。這種歷法實用價值太小,現在除伊斯蘭教外,已棄置不用了。
陰陽歷,即我國的農歷,它揚陽歷之長避陰歷之短,取陰歷的月為月,陽歷的年為年,即以朔望月為月,以回歸年作為一年的平均長度。所以農歷是加入陰歷成分的陽歷,帶有陽歷因素的陰歷。根據農歷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漲落,又可基本掌握四季更替。農歷是我國獨創,它閃耀著我們祖先的智慧之光。
由於回歸年和朔望月兩者不能整除,為方便起見,農歷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或355天,比回歸年365.2422天少11天左右,積四年就要少一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例如,2002年春節在陽歷2月12日,正是寒冬季節;2003年春節在陽歷2月1日,比前一年提前11天,如不採取措施,這樣逐年提前,積上16年,我們就要在盛夏搖著扇子過年了;農事活動也無章可循——時而10月種麥,時而9月種麥……這自然是很不適宜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
遠在公元前六百多年,我們的祖先就開始採用「19年7閏法」,即在19個農歷年中,規定12個平年,每年12個月;另7年每年增加1個月,變成13個月,這個增加的月便叫「閏月」。這樣,19個農歷年的總日數(12年×12個月+7年×13個月)×29.5306日=6939.6910日,與19個回歸年的總日數(365.2422日×19年=6939.6018日)基本相等,農歷的月份和四季冷暖也基本相符,日歷和天時就不會錯亂了。
至於閏月如何安排,完全是人為規定。秦朝以前,曾把閏月置於年末,叫「十三月」;漢初則置閏月於九月之後,稱「後九月」;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閏月分插在各個月份。現在的農歷規定不含「中氣」的月份為閏月。
㈥ 為什麼有的年有兩個七夕
所謂的七夕就是農歷七月初七,也就是民間流傳的牛郎織女的故事,相信你也知道,兩個七夕那是因為那一年是閏月年,而且是閏七月(就是兩個七月,)
今年是2007年不是閏年,所以只有一個
公歷1982年至2042年與農歷閏年閏月對照表
公歷所在月份 閏月(初一日) 干支年
1982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壬戊年
1984年11月23日 閏十月大 甲子年
1987年7月26日 閏六月大 丁卯年
1990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庚午年
1993年4月22日 閏三月大 癸酉年
1995年9月25日 閏八月大 乙亥年
1998年6月24日 閏五月小 戊寅年
2001年5月23日 閏四月大 辛巳年
2004年3月21日 閏二月大 甲申年
2006年8月24日 閏七月大 丙戊年
2009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己丑年
2012年5月21日 閏四月小 壬辰年
2014年10月24日 閏九月小 甲午年
2017年7月23日 閏六月大 丁酉年
2020年5月23日 閏四月小 庚子年
2023年3月22日 閏二月大 癸卯年
2025年7月25日 閏六月大 己巳年
2028年6月23日 閏五月大 戊申年
2031年4月22日 閏三月大 辛亥年
2033年8月25日 閏七月大 癸丑年
2036年7月23日 閏六月小 丙辰年
2039年6月22日 閏五月大 己未年
㈦ 一年有幾個七夕
一年只有一個七夕。
七夕:七月七,人稱「七姐誕」,因拜祭活動在七月初七晩上(晚上,古稱「夕」),故稱為「七夕」。相關說明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文化和旅遊部獲得「七夕節」保護單位資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七夕節
㈧ 為什麼今年有兩個七夕節
今年由於閏七抄月,有襲兩個七夕節。所謂閏七月就是指農歷有兩個七月的意思。
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古老的節日——七夕節,傳說這一天牛郎、織女得以完成一年一次相見的心願。而因為今年農歷有兩個七月,牛郎織女又多了一次相見的機會。據北京天文館專家介紹,今年的兩個七夕分別是在7月31日和8月30日。 不僅西方情人節要過,今年的七夕中國情人節也不要錯過!
書同文「MSN彩書小機器人」准備了「七夕節小點心」,不妨去看看。
參見:caishu.unihan.com.cn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