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一朵情花
⑴ 一朵情花為誰開,下一句是什麼
我自恆橫空出世來,磋砣歲月心傷懷,醉生夢死年年去,一朵情花為誰開
⑵ 讀《花千樹:宋詞是一朵情花》的讀後感
近幾年,點評宋詞的圖書和文章如汗牛充棟,內容選材也更是五花八門。詞學大家的學術類圖書在此不論,單講普及類的,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本本包裝光鮮,名字也晃眼。但打開書來,大都是穠詞艷句的堆積,不知所雲,讀後讓人雲里霧里,如吃了一盤酸甜苦辣咸都不突出的菜,沒法回味。這些不是書,是一堆濫用樹木造的文字孽,是流進讀者心裡的毒。
五年前,《宋詞是一朵情花》剛剛出版的時候,大家都為之眼前一亮,覺得這是一本好書,一本值得讀的書。也正是它,引領了後來一個詩詞賞評的潮流,無論是從封面、還是從內容,甚至從書名上。
好的文字都是耐讀的。何謂耐讀?其關竅就在四個字:文質彬彬。
孔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詞彙的文飾縱然必不可少,但沒有內容讓其附麗,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宋詞是一朵情花》的文字就勝在這文與質俱有其價值、互相輝映上,作家給我們看的不僅僅是一首首美麗的詞的解讀,更多的是對詞人、對他們的人生、他們的苦樂、他們的時代的深入理解。她給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闋闋或穠艷、或清麗、或浩盪的情感激流,更讓我們看到了宋詞所生長的天地,那方不僅養育詞人,也養育普通百姓的土地。如今時隔五年,作家又推出了這本全新增訂本,取名《花千樹》,這簡潔的名字,可謂繁華落盡見真淳,三個簡單的字卻包含了宋朝幾百年風雨、詞人飽蘸著深情吟唱出的百態千姿。
「宋朝重文輕武,經濟富足的前提下,願意對周邊政權納稅稱臣,用經濟利益換政治和平,這基本符合中國古代的軍事思想:不戰而屈敵。另一方面,先是遼後是金接著是元,這些剽悍的民族擅騎射尚武力,希望通過攻城略地來擴大自己的版圖。所以,不論北宋如何屈己從人,金朝的鐵蹄終將如期而至,踩碎北宋柔弱的抵抗。」這是對北宋的才子皇帝徽宗所面臨命運的歷史分析,可謂是見天地,讓我們通過一個人想像著一個看似輝煌的王朝,如何在天地玄黃、風雨如晦的時代轟然崩塌。縱觀中國歷史,宋代的大一統從來都是殘缺的,北宋太祖皇帝在取得國家政權後,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態度,一直沒有徹底解決西部與北部的邊患問題,而防守形勝之地也都留給了契丹人,當時關系中原王朝安危的「燕雲十六州」就在他們的控制下,沒有這些屏障,契丹的騎兵可順著大平原直取北宋的都城汴梁,這也是為什麼宋朝在澶淵打勝了,還要輸送歲貢的原因。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版圖狹小,軍事積弱的國家,創造出了輝煌的文化,這與宋朝的政策有關,首先,為了防止武人掌權,宋朝極重文人,不殺讀書種子,另外,宋朝的版圖占據中原和江南,特別是江南富庶的經濟環境為其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這些也促進了文化的大繁榮,詞這一文體正躬逢其盛,創造了別於詩的另一種輝煌。讀《花千樹》全書,我們可以通過作家廣闊的視角、深切的關懷,觸摸到趙宋王朝在那種殘缺中盛放的美麗。
當然,作家的著力點更多在於描畫一個個生動的生命,刻寫一個個多彩的靈魂。全書七章35篇,作家精當地選擇了35位宋代典型或非典型的詞人,有落魄帝王、大家閨秀、青樓名妓、白衣才子、廟堂卿相等等,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思想維度,演繹了不同的精彩人生。作家將一闋闋情意飽滿的詞作放回他們人生的大環境中,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別有種天然的巧妙。
⑶ 花開花又謝,春去春又來,妹妹在哥的心裡栽的歌名是什麼
胡蜜丹 - 一朵情花開(DJ何鵬版)
作詞:張世東
作曲:劉亦敏
一輪明月升起來
照在阿妹梳妝台
阿妹的心思你別猜
情歌飛出了窗外
阿哥不要再徘徊
來為阿妹把花戴
阿妹是哥的心頭愛
誰也無法來替代
春去春又來
花謝花又開
妹是一朵情花
等著哥來摘
春去春又來
花謝花又開
妹像一朵情花
種在哥心懷
一輪明月升起來
照在阿妹梳妝台
阿妹的心思你別猜
情歌飛出了窗外
阿哥不要再徘徊
來為阿妹把花戴
阿妹是哥的心頭愛
誰也無法來替代
春去春又來
花謝花又開
妹是一朵情花
等著哥來摘
春去春又來
花謝花又開
妹像一朵情花
種在哥心懷
春去春又來
花謝花又開
妹是一朵情花
等著哥來摘
春去春又來
花謝花又開
妹像一朵情花
種在哥心懷
妹像一朵情花
種在哥心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