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七夕2017
Ⅰ 七夕是哪一天
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也是浪漫的一個日子,那麼2017七夕是哪一天呢,下面我為大家介紹2017七夕的時間,歡迎大家閱讀。
2017七夕是哪一天
2017年8月28(星期一) 農歷七月初七 為七夕節
七夕節,是中國情人節。它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來源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七夕即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所以七夕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很多女生都非常重視。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古時對於這個節的過法還是比較重視,女生們會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有配偶的會祈求多福永伴,還未有的則會祈求上天賜姻緣。
七夕情人節的習俗
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綵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誌》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
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嬪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
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喜蛛應巧
這也是較早的一種乞巧方式,其俗稍晚於穿針乞巧,大致起於南北朝之時。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說;「是夕,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喜蛛應巧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月七日,各捉蜘蛛於小盒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宋朝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內,次日看之,若網圓正謂之得巧。」
宋周密《乾淳歲時記》說;「以小蜘蛛貯合內,以候結網之疏密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樂事》說,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觀其結網疏密以為得巧多寡。」由此可見,歷代驗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視網之有無、唐視網之稀密,宋視網之圓正,後世多遵唐俗。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於穿針,又不同於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明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綉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
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於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於織女」請於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卜女之巧。」
蘭夜鬥巧
起源於漢朝宮廷的游戲,漢高祖愛妃戚夫人的宮女賈佩蘭在離開宮中嫁給扶風人段儒為妻後,經常跟人們談起在漢宮七夕的事。她說:「漢宮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於闐樂之後,就用五色彩縷,互相絆結起來,叫做『相憐愛』。
隨後,宮中的宮娥彩女們,一起到閉襟樓上,大家學習穿七巧針乞巧。而有個叫徐婕妤的宮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種奇花異鳥呈獻給皇上,皇上把這些小玩意在晚上隨手放置在宮中的桌角上讓宮女們摸黑尋找,這種游戲就叫做『鬥巧』。」
Ⅱ 七夕情人節是什麼時候
七夕情人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2017年的七夕是什麼時候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2017年七夕的時間,歡迎大家閱讀。
2017年七夕節是2017年8月28日 農歷七月初七,星期一 。
七夕節的簡介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的由來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Ⅲ 開展「我們的節日·七夕節」主題文化活動方案
【2017開展“我們的節日·七夕節”主題文化活動方案1】
“七夕節”作為我國重要的民族傳統節日之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保護和傳承好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中央、省文明辦的有關要求,市文明辦、市文廣新局、市旅遊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決定在全市聯合開展“七夕”主題文化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積極貫徹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戰略部署,以“愛情忠貞、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為主題,突出體現活動的地方性和群眾性,充分挖掘“七夕節”的優秀文化內涵,引導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家庭觀,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活動時間
8月28日至8月30日
三、活動內容
(一)組織“和睦夫妻、幸福家庭”典型宣傳活動。廣泛評選和宣傳我市夫妻恩愛、尊老愛幼、家庭和睦的模範。組織金婚慶典,請金婚老人講述愛情故事,為金婚老人送祝福活動。營造“愛情忠貞、幸福一生”的濃厚輿論氛圍。
(二)開展“我們的節日七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七夕“中華經典誦讀”內容主要包括五個部分。一是歷代關於七夕的經典詩文;二是與七夕節緊密聯系的歌謠、詩篇、美文等;三是歌頌純潔愛情的名篇佳作;四是千古流傳的經典愛情故事;五是關於愛情忠貞、家庭和睦的感人故事。要通過開展情侶誦、夫妻誦、老少誦、全家誦、集體誦等多種形式,傳承中華情愛文明,謳歌純潔愛情、詮釋愛情真諦,使人們在誦讀經典中受到中華情愛文明的熏陶,續寫高尚純潔、忠貞不渝的愛情新故事。
(三)開展“相約七夕,情定終生”主題活動。以歌舞晚會、愛情簡訊徵集、情歌會、青年聯誼會、集體婚禮等形式,為適齡青年男女搭建相互交流和溝通的平台,營造家庭美滿、社會和諧的氛圍。
(四)開展“七夕”民俗活動。結合本地風俗民情,通過舉辦乞巧賽、七夕觀星、對詩、對歌、講牛郎織女故事、唱七夕歌謠等,引導人們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使人們在娛悅身心過程中感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四、活動要求
(一)加強組織協調。各地文明辦要把今年七夕節主題文化活動作為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加強組織協調,切實把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吸引到活動中來。
(二)注重創新形式。要把七夕節主題文化活動與當前正在開展的 “文明常德我在行動”系列活動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創新活動內容、形式和載體,將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拓展主題文化活動的渠道和空間,使傳統節慶活動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重要社會活動。
(三)廣泛宣傳發動。要運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報道在“七夕”情侶節期間涌現出來的新習俗、新風尚,弘揚和宣傳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四)及時總結上報。請各地各部門認真收集整理有關活動資料。9月1日前,將活動開展情況及圖片資料上報市文明辦(同時報送電子版),圖片一般要有“我們的節日七夕”等字樣的橫幅背景內容。
【2017開展“我們的節日·七夕節”主題文化活動方案2】
今年的8月28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為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推動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依據《黃山市2017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點》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在我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來臨之際,廣泛開展以弘揚情愛文明為主要內容的主題活動,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宗旨
通過舉辦“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活動,在全社會培育健康向上的`愛情觀與價值觀,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二、活動內容
1、開展“文明家庭”網上展活動。在中國文明網聯盟黃山站開設文明家庭專頁,刊載“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典型事跡材料及和諧家庭的精彩圖片,展示家庭美德建設的成果。各區縣文明辦、市婦聯、市總工會各推薦不少於5個“五好文明家庭”或“十星級文明戶”典型事跡材料,並配以精彩生動的圖片,於8月2日前報市文明辦。
2、開展“我們的節日七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各級文明單位、黨政機關、各企事業單位、各街道社區要以歷代名人歌頌純潔愛情經典愛情詩篇、千古流傳的經典愛情故事、當代表現愛情忠貞、家庭和睦的感人故事為主要內容,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七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引導人們傳承中華情愛文明,謳歌純潔愛情、詮釋愛情真諦,續寫高尚純潔、忠貞不渝的愛情新故事。
3、開展情愛文化活動。以文明單位、窗口單位、企事業單位、婦聯組織、共青團組織社區和社區村鎮為基礎,通過聯歡會、聯誼會、集體婚禮、金婚銀婚鑽石婚慶典活動等,搭建青年和情侶間相互交流溝通的平台,謳歌中華情愛文明營造家庭美滿、社會和諧的氛圍。
4、廣泛開展家庭美德建設“四個一”活動。各地和各級文明單位要把“我們的節日七夕”作為家庭美德建設的有益平台,普遍開展“四個一活動”即開展一次家庭美德教育,開展一次愛情詩文和愛情故事及和諧家庭圖片徵集展示活動,進行一次文明家庭座談活動,組織一次家庭聯歡活動。
三、活動要求
1、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我們的節日七夕”是中央文明辦倡導開展的“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載體,各地各單位要結合 “我以黃山自豪,我為黃山添彩”市民素質教育活動等策劃活動內容,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做到廣泛參與、形式活躍、寓意深刻。
2、突出主題、活躍形式。要以陶冶青少年高尚情操為主線,突出愛情忠貞、家庭幸福、社會和諧這個主題,引導廣大青年和公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應對戀愛、婚姻、家庭,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家庭觀,為和諧社會建設貢獻力量;要注重創新活動內容、形式和載體,將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緊密結合起來,引領文明風尚,陶冶高尚情操,提升文明素養。
3、因地制宜,務求實效。在按照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的要求的精心設計活動方案,做到既有聲有色,又扎扎實實。要堅持從青年特點出發、適應群眾的審美情趣,立足於群眾樂於參與和便於參與,緊密結合本地民俗風情開展活動,增強“我們的節日七夕”主題活動的群眾性、廣泛性和吸引力。
4、廣泛宣傳,擴大影響。各地、各單位要注重活動經驗總結,注重對外宣傳,擴大影響,要及時收集活動開展的資料和圖片,好的做法和資料圖片等及時報市文明辦。黃山日報社、黃山廣播電視台、黃山新聞網、黃山文明網要及時以專欄、專版、專題的形式在“七夕”前後密集宣傳“七夕”文化介紹、我市各地開展的節日活動、典型事跡,使“我們的節日七夕節”文化得到更廣泛、更深入的傳播。
Ⅳ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啊
2017年七夕節的日期:公歷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農歷 (丁酉年七月初七日)
七夕節的風俗習慣
七夕節的風俗習慣有很多,比較流傳的有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七姐誕等。
2017七夕節
七夕節在中國歷史上從漢代開始,直到現代,還是我國一項著名的節日,只是在現代人中,乞巧早已不需要了,而取而代之的則是七夕中那美好的愛情故事那些愛情故事,讓年輕人有著對愛情的嚮往與仰慕,也表達出了現代人對於傳統文化的新看法。
Ⅳ 中央七夕晚會節目單
中央七夕晚會節目單如下:
1、蔡明與華彩少年組合演唱《思念》+《你要跳舞嗎》歌曲串燒
2、張韶涵與黃明昊說唱版《刀劍如夢》
3、王晰、童聲組合pk演唱歌曲《望星空》
4、鳳凰傳奇、御軒、肉臉橙演唱歌曲《山河圖》
5、小唐人組合演唱經典崑曲曲目改編的《驚夢》
6、王子異和宋雨琦演唱《海芋戀》
7、楊千嬅演唱《寫給城市的詩》
8、胡夏、戚硯笛、任魯豫合作「愛情辯論賽」,任魯豫挑戰美聲音樂劇
9、張傑演唱《躍進人海擁抱你》
10、周深演唱《和光同塵》
11、、無限少女、THE9成員劉雨昕、許佳琪、謝可寅三人演唱一組紅歌組曲聯唱《絨花》《萬泉河水》《映山紅》和《打起手鼓唱起歌》
12、婚俗情景表演《穿越千年的愛戀》
13、穿越短劇《七夕·鵲橋仙·遇見》
14、楊宗緯演唱《一次就好》
8月14日,農歷七月初七,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又名女兒節。因為有牛郎織女的古老傳說在先,七夕節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情人節,當然也離不開愛情這一亘古不變的話題。又是一年乞巧佳令,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精心錄制的七夕節晚會,也如約而至。
七夕節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承載了流傳千年的傳統文化精粹,今年的央視七夕晚會,通過歌曲、舞蹈、音樂劇、情景表演、跨屏聯動等豐富多彩的節目形式,奏響關於「愛」的樂章,創新演繹七夕節的文化內涵和魅力。參加表演的嘉賓更是陣容強大,觀眾期待值拉滿。
Ⅵ 2017年七夕節是哪一天
農歷2017年七夕節的日期:
2017年08月28日 星期一(丁酉年(雞年)七月初七)
Ⅶ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七夕節一直是民間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那麼2017年的七夕節是幾月幾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17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2017年的七夕情人節時間則為2017年8月28日農歷七月初七星期一七夕情人節
關於七夕的來歷
一:七夕節的來歷之神話篇
傳說古時候有一個善良的年輕人,他父母早逝,經常遭到兄嫂的羞辱,最後家產都分不到一點,只分到了一頭牛,此人名叫牛郎。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上天為你關閉一扇門,必定會為你開啟另一扇門。牛郎的這只牛是天上星宿所幻化的一頭神牛,因為觸犯了天條,被玉帝貶為一頭牛。老牛看不慣如此好人受到欺負,它決定幫助牛郎。
一天老牛開口告訴牛郎,東邊湖裡有七個仙女洗澡,只要你偷其中一件衣服,那仙女就無法返回天宮,就會留下做你妻子。牛郎聽了老牛的話,真的偷了一件衣裳,等到其中一位仙女發現衣服不見的時候,牛郎及時出現,並且答應了牛郎的.請求嫁為人妻,此仙女叫做織女。
兩人婚後生活幸福美滿,並生下了一兒一女。不過老牛卻死了,老牛留下的唯一的東西就是一張牛皮,關鍵時刻可以用上。
織女嫁給凡人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天庭,玉帝動怒,王母用發簪在天空上劃了一條線,這條線變成了一條河後人稱之為銀河。這天正好是農歷的七月初七,王母於心不忍,於是每年的七月初七王母都特許他們見上一面。
所以說每年的七月初七,都會有無數的喜鵲在銀河的東西兩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和織女相會,據說七夕當天晚上如果下雨,那就是牛郎和織女留下的淚水。這就是關於七夕節來歷的神話版本。
二:七夕節的來歷之歷史篇
其實據我們文獻記載,關於最早七夕的來歷並不是上面這個神話傳說,而是別有內容。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一種崇拜,據歷史文獻記載,在三四千年以前,隨著人們對天體的認知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和織女星的記載就出現了。古人認為在天空中,有著二十八星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在深夜的時候可以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做魁星,後來就出現了科舉。文人雅士把七夕叫做魁星節,這就是保持了最早的七夕節的來歷。
三:七夕節的來歷之民間篇
話說在民間,人們把七夕稱作是一種數學的崇拜現象,古時候民間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預示成雙的二月二和六月六這「七重」均列為吉慶祥和的日子。而且「七」與「妻」同音,這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七夕是和女人相關的節日。
關於七夕的傳說,人間流傳最廣泛的就是神話傳說,無論這個傳說是真是假,人們的意圖是好的,都是為了紀念牛郎和織女那種可歌可泣的愛情而共同設立的一個節日。
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群星,一道茫茫的銀河橫跨東西,在河的兩邊都有一個最閃亮的星星,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和織女星。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一個七夕傳統,傳說在牛郎和織女在相會之時,便會向凡間灑下愛情的種子誰能得到,誰就可以收獲一份真摯的愛情。因此七夕節又成為乞巧節。
2017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相關文章:
Ⅷ 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七夕情人節是廣大的情侶,愛人的節日,是單身狗最不願意過的節日,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男女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愛情。那麼2017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2017七夕情人節是幾月幾號
2017年8月28日 農歷 七月初七 七夕節 星期一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
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也是在我國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地域最廣的傳說,在我國民間文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傳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頭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給他出了計謀,教他怎樣娶織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麗的仙女們果然到銀河沐浴,並在水中嬉戲。這時藏在蘆葦中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拿走了織女的衣裳。驚惶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飛走了,唯獨剩下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答應做他的妻子。婚後,牛郎織女男耕女織,相親相愛,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滿。織女還給牛郎生了一兒一女。後來,老牛要死去的時候,叮囑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來,到急難時披上以求幫助。老牛死後,夫妻倆忍痛剝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後,他們勃然大怒,並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織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時候,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急忙披上牛皮,擔了兩個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頭上的金簪向銀河一劃,昔日清淺的銀河一霎間變得濁浪滔天,牛郎再也過不去了。從此,牛郎織女只能淚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長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過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此外,七夕夜深人靜之時,人們還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聽到牛郎織女在天上的脈脈情話。
近幾年七夕時間表
2017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2017年8月28日 農歷七月初七
2018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2018年8月17日 農歷七月初七
2019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2019年8月07日 農歷七月初七
2020年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2020年8月25日 農歷七月初七
Ⅸ 2017年的七夕節是幾月幾號
2017年陽歷8月28日.周一也就是陰歷7月初7.中國的七夕
Ⅹ 2017年七夕節是哪一天
2017年七夕節那天的農歷日期是2017年七月初七, 公歷日期是2017年8月28日 ;
農歷:2017年七月初七
干支:丁酉 戊申 丁亥
公歷: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處女座
信息來源:華···網